消火栓系统基础知识课件_第1页
消火栓系统基础知识课件_第2页
消火栓系统基础知识课件_第3页
消火栓系统基础知识课件_第4页
消火栓系统基础知识课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消火栓系统基础知识二系统组成及工作原理三系统设置要求一系统分类目录系统分类一系统分类一消火栓系统室外消火栓系统室内消火栓系统市政消火栓室外消火栓系统分类一室外消火栓分类系统分类一室内消火栓分类系统分类一室内消火栓分类双栓阀单栓阀系统分类一室内消火栓分类双出口单出口系统组成及工作原理二系统组成及工作原理二(一)室内消火栓系统组成消防给水包括市政管网、室外消防给水管网、室外消火栓、消防水池、消防水泵、消防水箱、稳压泵、水泵接合器等,该设施的主要任务是为系统储存并提供灭火用水。消防给水管网包括进水管、水平干管、消防竖管等,其任务是向室内消火栓设备输送灭火用水。室内消火栓设备包括水带、水枪、水喉等,是供人员灭火使用的主要工具。系统附件包括各种阀门、屋顶消火栓、报警控制设备等。报警控制设备用于启动消防水泵。室内消火栓系统由消防给水、管网、室内消火栓及系统附件等组成。水箱进水管消防水箱单向阀出水管屋顶消火栓室内消火栓消防竖管阀门水泵接合器市政管网进户管水平干管消防水泵消防水池室外消防给水管网室外消火栓系统组成及工作原理二(一)室内消火栓系统组成——系统组件室内消火栓消火栓箱水带水枪栓阀消火栓按钮系统组成及工作原理二(一)室内消火栓系统组成——系统组件管网消防管网系统组成及工作原理二(一)室内消火栓系统组成——系统组件消防给水消防给水系统组成及工作原理二(一)室内消火栓系统组成——系统组件系统附件明杆闸阀暗杆闸阀信号碟阀消火栓按钮系统组成及工作原理二(二)室内消火栓工作原理在临时高压消防给水系统中,系统设有消防泵和高位消防水箱。当火灾发生后,现场人员可以打开消火栓箱,将水带与消火栓栓口连接,打开消火栓的阀门,消火栓即可投入使用。按下消火栓箱内的按钮向消防控制中心报警,并由设在消防水泵出水干管上的压力开关联动启动消防水泵。在供水的初期,由于消火栓泵的启动需要一定的时间,其初期供水由高位消防水箱来供给。对于消火栓泵的启动,还可由消防泵现场、消防控制中心控制,消火栓泵一旦启动便不得自动停泵,其停泵只能由现场手动控制。系统组成及工作原理二(三)室外消火栓的组成室外消火栓给水系统由消防水源、消防供水设备、室外消防给水管网和室外消火栓灭火设施组成。室外消防给水管网包括进水管、干管和相应的配件、附件。室外消火栓灭火设施包括室外消火栓、水带、水枪等。系统设置要求三系统设置要求三(一)室内消火栓系统设置场所建筑占地面积大于300m2的厂房(仓库)。体积大于5000m3的车站、码头、机场的候车(船、机)楼以及展览建筑、商店建筑、旅馆建筑、医疗建筑和图书馆建筑等单、多层建筑。特等、甲等剧场,超过800个座位的其他等级的剧场和电影院等,超过1200个座位的礼堂、体育馆等单、多层建筑。建筑高度大于15m或体积大于10000m3的办公建筑、教学建筑和其他单、多层民用建筑。高层民用建筑和建筑高度大于21m的住宅建筑。对于建筑高度不大于27m的住宅建筑,当确有困难时,可只设置干式消防竖管和不带消火栓箱的DN65的室内消火栓。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的重点砖木或木结构的古建筑。以下需要设置室内消火栓系统设置要求三存有与水接触能引起燃烧、爆炸的物品的建筑物和室内没有生产、生活给水管道,室外消防用水取自储水池且建筑体积不大于5000m3的其他建筑。耐火等级为一、二级且可燃物较少的单层、多层丁、戊类厂房(仓库),耐火等级为三、四级且建筑体积小于或等于3000m3的丁类厂房和建筑体积小于或等于5000m3的戊类厂房(仓库)。粮食仓库、金库以及远离城镇且无人值班的独立建筑。可不设置室内消火栓的情况系统设置要求三(二)室内消火栓系统设置要求室内消火栓的选型应根据使用者、火灾危险性、火灾类型和不同灭火功能等因素综合确定。其设置应符合下列要求:应采用DN65的室内消火栓,并可与消防软管卷盘或轻便水龙设置在同一箱体内。配置公称直径65mm有内衬里的消防水带,长度不宜超过25.0m;宜配置喷嘴当量直径16mm或19mm的消防水枪,但当消火栓设计流量为2.5L/s时,宜配置喷嘴当量直径11mm或13mm的消防水枪。设置室内消火栓的建筑,包括设备层在内的各层均应设置消火栓。消防电梯前室应设置室内消火栓,并应计入消火栓使用数量。室内消火栓的设置系统设置要求三室内消火栓的布置应满足同一平面有2支消防水枪的2股充实水柱同时达到任何部位的要求,但建筑高度小于或等于24.0m且体积小于或等于5000m3的多层仓库、建筑高度小于或等于54m且每单元设置一部疏散楼梯的住宅,以及《消防给水及消火栓系统技术规范》(GB50974-2014)第3.5.2中规定可采用1支消防水枪计算消防量的场所,可采用1支消防水枪的1股充实水柱到达室内任何部位。系统设置要求三建筑室内消火栓的设置位置应满足火灾扑救要求,并应符合下列规定:室内消火栓应设置在楼梯间及其休息平台和前室、走道等明显易于取用,以及便于火灾扑救的位置。住宅的室内消火栓宜设置在楼梯间及其休息平台。汽车库内消火栓的设置不应影响汽车的通行和车位的设置,并应确保消火栓的开启。同一楼梯间及其附近不同层设置的消火栓,其平面位置宜相同。冷库的室内消火栓应设置在常温穿堂或楼梯间内。系统设置要求三建筑室内消火栓栓口的安装高度应便于消防水龙带的连接和使用,其距地面高度宜为1.1m;其出水方向应便于消防水带的敷设,并宜与设置消火栓的墙面成90°角或向下。室内消火栓宜按直线距离计算其布置间距,对于消火栓按两支消防水枪的两股充实水柱布置的建筑物,消火栓的布置间距不应大于30.0m。对于消火栓按一支消防水枪的一股充实水柱布置的建筑物,消火栓的布置间距不应大于50.0m。系统设置要求三2.室内消火栓栓口压力和消防水枪充实水柱充实水柱是指由水枪喷嘴起至射流90%的水柱水量穿过直径为380mm圆孔处的一段射流长度。消火栓栓口动压力不应大于0.50MPa,当大于0.70MPa时,必须设置减压装置。高层建筑、厂房、库房和室内净空高度超过.8m的民用建筑等场所,消火栓栓口动压不应小于0.35MPa,且消防水枪充实水柱应达到13m;.其他场所的消火栓栓口动压不应小于0.25MPa,且消防水枪充实水柱应达到10m。系统设置要求三3.消防软管卷盘和轻便水龙的设置要求消防软管卷盘由小口径消火栓、输水缠绕软管、小口径水枪等组成。与室内消火栓相比,消防软管卷盘具有操作简便、机动灵活等优点。消防软管卷盘应配置内径不小于φ19的消防软管,其长度宜为30m,轻便水龙应配置公称直径φ25mm有内衬里的消防水带,长度宜为30.0m。消防软管卷盘和轻便水龙应配置当量喷嘴直径为6mm的消防水枪。消防软管卷盘和轻便水龙的用水量可不计入消防用水总量。剧院、会堂闷顶内的消防软管卷盘应设在马道入口处,以方便工作人员使用。软管卷盘轻便水龙系统设置要求三(三)室外消火栓系统设置场所在城市、居住区、工厂、仓库等的规划和建筑设计中,必须同时设计消防给水系统;城镇(包括居住区、商业区、开发区、工业区等)应沿可通行消防车的街道设置市政消火栓系统。民用建筑、厂房(仓库)、储罐(区)、堆场周围应设室外消火栓。用于消防救援和消防车停靠的屋面上,应设置室外消火栓系统。耐火等级不低于二级,且建筑物体积小于或等于3000m3的戊类厂房;或居住区人数不超过500人,且建筑物层数不超过两层的居住区,可不设置室外消防给水系统。以下需要设置室外消火栓系统设置要求三(四)室外消火栓系统设置要求建筑室外消火栓的数量应根据室外消火栓设计流量和保护半径经计算确定,保护半径不应大于150.0m,每个室外消火栓的出流量宜按10~15L/s计算,室外消火栓宜沿建筑周围均匀布置,且不宜集中布置在建筑一侧;建筑消防扑救面一侧的室外消火栓数量不宜少于2个。人防工程、地下工程等建筑应在出入口附近设置室外消火栓,距出入口的距离不宜小于5m,并不宜大于40m。停车场的室外消火栓宜沿停车场周边设置,与最近一排汽车的距离不宜小于7m,距加油站或油库不宜小于15m。室外消火栓的设置系统设置要求三甲、乙、丙类液体储罐区和液化烃罐罐区等构筑物的室外消火栓,应设在防火堤或防护墙外,数量应根据每个罐的设计流量经计算确定,但距罐壁15m范围内的消火栓,不应计算在该罐可使用的数量内。工艺装置区等采用高压或临时高压消防给水系统的场所,其周围应设置室外消火栓,数量应根据设计流量经计算确定,且间距不应大于60.0m。当工艺装置区宽度大于120.0m时,宜在该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