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保行业工业固体废物处理与处置技术方案_第1页
环保行业工业固体废物处理与处置技术方案_第2页
环保行业工业固体废物处理与处置技术方案_第3页
环保行业工业固体废物处理与处置技术方案_第4页
环保行业工业固体废物处理与处置技术方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环保行业工业固体废物处理与处置技术方案TOC\o"1-2"\h\u32140第一章工业固体废物概述 353891.1工业固体废物的定义与分类 348991.2工业固体废物的环境影响 310271.3工业固体废物处理与处置的必要性 31320第二章工业固体废物处理技术 417532.1物理处理技术 4125672.1.1筛分技术 4103322.1.2破碎技术 453102.1.3粉碎技术 4318582.1.4洗涤技术 452432.2化学处理技术 476532.2.1稳定化/固化技术 441632.2.2氧化还原技术 5173542.2.3离子交换技术 597342.3生物处理技术 5293882.3.1好氧生物处理技术 5133692.3.2厌氧生物处理技术 5128362.3.3堆肥化技术 51407第三章工业固体废物处置技术 5105053.1填埋处置技术 558343.1.1填埋场选址与规划 6288873.1.2填埋场设计与施工 6131723.1.3填埋场运行与管理 623693.2焚烧处置技术 6161513.2.1焚烧炉类型与选型 618703.2.2焚烧过程控制 78153.2.3焚烧余热利用 774033.3资源化利用技术 7181263.3.1物理处理技术 7180043.3.2化学处理技术 7268543.3.3生物处理技术 750413.3.4复合利用技术 714842第四章工业固体废物处理与处置设备 7308624.1物理处理设备 7307704.2化学处理设备 861694.3生物处理设备 810528第五章工业固体废物处理与处置工程实例 9318175.1物理处理工程实例 999225.2化学处理工程实例 9223725.3生物处理工程实例 98583第六章工业固体废物处理与处置政策法规 9108716.1国家级政策法规 9100656.1.1法律法规框架 9165676.1.2政策措施 10327276.2地方性政策法规 10120196.2.1地方性法规 10288856.2.2政策措施 10162486.3国际合作与标准 10207106.3.1国际合作 10138376.3.2国际标准 1117914第七章工业固体废物处理与处置项目管理 11299477.1项目立项与可行性研究 11135187.1.1项目立项 1149307.1.2可行性研究 11206867.2项目设计与施工 11136627.2.1项目设计 12307877.2.2项目施工 12177397.3项目验收与运行维护 1299187.3.1项目验收 12193777.3.2运行维护 1222563第八章工业固体废物处理与处置安全与环保 13315788.1处理与处置过程中的安全措施 13186258.1.1防护设施 13187788.1.2操作规程 1390398.1.3应急预案 13326728.2处理与处置过程中的环保措施 13296518.2.1减量化 13257848.2.2资源化 13119628.2.3无害化 13110268.3应急处理与防范 14219258.3.1应急处理 14110158.3.2防范 1420415第九章工业固体废物处理与处置产业发展 14180299.1产业发展现状 14311239.2产业技术创新 1424369.2.1技术研发与创新 14206649.2.2技术集成与创新 14318639.3产业政策与市场前景 154709.3.1产业政策 15291379.3.2市场前景 155068第十章工业固体废物处理与处置技术发展趋势 151677610.1国际发展趋势 1525110.2国内发展趋势 16757810.3技术创新方向与展望 16第一章工业固体废物概述1.1工业固体废物的定义与分类工业固体废物是指在工业生产过程中产生的,不再具有使用价值的固态废弃物。这类废物包括但不限于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废渣、废料、废水处理污泥以及其他固体废弃物。根据其性质、来源和产生过程,工业固体废物可分为以下几类:(1)一般工业固体废物:主要包括金属和非金属矿山开采、加工过程中产生的废石、废渣、尾矿等。(2)危险废物:具有毒害、腐蚀、爆炸、燃烧、感染等危险特性的废物,如废矿物油、废有机溶剂、废电池、废催化剂等。(3)工业污泥:来源于工业废水处理过程中的污泥,含有一定量的重金属、有机污染物等。(4)其他固体废物:如废包装材料、废纺织品、废塑料等。1.2工业固体废物的环境影响工业固体废物对环境的影响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土壤污染:工业固体废物中含有的重金属、有机污染物等有害物质,可通过渗透、淋溶等作用进入土壤,导致土壤污染。(2)水体污染:工业固体废物中的有害物质可通过地表水、地下水等途径进入水体,造成水体污染。(3)大气污染:部分工业固体废物在堆放、处理过程中会产生恶臭、粉尘等污染物,对大气环境造成影响。(4)生态破坏:工业固体废物的大量堆放和处置,会占用大量土地资源,破坏生态环境。1.3工业固体废物处理与处置的必要性我国工业化的快速发展,工业固体废物产生量逐年增加,对环境的影响日益严重。因此,加强工业固体废物的处理与处置工作具有重要意义。工业固体废物处理与处置是保护环境、保障人体健康的需要。通过有效的处理与处置技术,可以减少工业固体废物对土壤、水体、大气等环境的污染,降低对人体健康的危害。工业固体废物处理与处置是资源化利用的基础。通过回收、利用工业固体废物中的有价值资源,可以减少资源浪费,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工业固体废物处理与处置是推动绿色发展的必然要求。在当前环保形势严峻的背景下,加强工业固体废物的处理与处置,有助于实现绿色发展、循环发展、低碳发展。第二章工业固体废物处理技术2.1物理处理技术物理处理技术是利用物理方法对工业固体废物进行处理,以达到减少废物体积、去除有害成分或改善废物性质的目的。以下是几种常见的物理处理技术:2.1.1筛分技术筛分技术是通过不同孔径的筛网将废物进行分级,从而实现固体废物中有用组分与无用组分的分离。筛分技术广泛应用于矿石、尾矿、废渣等固体废物的处理过程中。2.1.2破碎技术破碎技术是将大块固体废物破碎成小块,以便于后续处理和利用。破碎设备包括颚式破碎机、反击式破碎机、圆锥破碎机等。破碎技术适用于金属、非金属、有机废物等固体废物的处理。2.1.3粉碎技术粉碎技术是将固体废物进行细化处理,使其达到一定细度。粉碎设备有球磨机、雷蒙磨、气流粉碎机等。粉碎技术常用于废渣、废料等固体废物的处理。2.1.4洗涤技术洗涤技术是通过水或其他溶剂对固体废物进行处理,去除其中的有害成分。洗涤设备有搅拌槽、浮选机、离心机等。洗涤技术适用于含有重金属、有机物等有害成分的固体废物处理。2.2化学处理技术化学处理技术是利用化学反应对工业固体废物进行处理,以达到去除有害成分、改善废物性质的目的。以下是几种常见的化学处理技术:2.2.1稳定化/固化技术稳定化/固化技术是将有害废物与稳定剂、固化剂混合,使其转化为无害或低害的固体物质。稳定剂和固化剂包括水泥、石灰、沥青等。稳定化/固化技术适用于含有重金属、有机物等有害成分的固体废物处理。2.2.2氧化还原技术氧化还原技术是利用氧化剂或还原剂对固体废物进行处理,使其发生氧化还原反应,达到去除有害成分的目的。氧化还原技术适用于含有有机物、重金属等有害成分的固体废物处理。2.2.3离子交换技术离子交换技术是通过离子交换树脂将固体废物中的有害离子去除,达到净化废物的目的。离子交换技术适用于含有重金属、放射性物质等有害成分的固体废物处理。2.3生物处理技术生物处理技术是利用微生物对工业固体废物进行处理,使其转化为无害或低害的物质。以下是几种常见的生物处理技术:2.3.1好氧生物处理技术好氧生物处理技术是在有氧条件下,利用微生物将固体废物中的有机物质降解为无机物质。好氧生物处理技术适用于含有有机物的固体废物处理,如城市污泥、食品工业废渣等。2.3.2厌氧生物处理技术厌氧生物处理技术是在无氧条件下,利用微生物将固体废物中的有机物质转化为甲烷、二氧化碳等气体。厌氧生物处理技术适用于含有高浓度有机物的固体废物处理,如啤酒废水、肉类加工废水等。2.3.3堆肥化技术堆肥化技术是将固体废物与微生物混合,在适宜的条件下进行生物降解,有机肥料。堆肥化技术适用于含有有机物的固体废物处理,如农作物秸秆、城市园林垃圾等。第三章工业固体废物处置技术3.1填埋处置技术填埋处置技术是工业固体废物处理的一种常用方法。该技术主要通过将废物填埋于特定地点,并进行相应的防护措施,以达到减少废物对环境的影响。3.1.1填埋场选址与规划填埋场的选址与规划是保证填埋处置技术有效性的关键环节。选址时需考虑以下因素:(1)地质条件:选择地质稳定、地下水埋深较深、土壤渗透性差的地区;(2)水文条件:避免洪水、泥石流等自然灾害对填埋场的影响;(3)交通条件:方便废物的运输和处置;(4)周边环境:保证填埋场对周边居民和环境的影响降到最低。3.1.2填埋场设计与施工填埋场的设计与施工应遵循以下原则:(1)防渗措施:采用双层防渗系统,保证废物不渗透到地下水;(2)排水系统:设置排水管道,收集和排放填埋场产生的渗滤液;(3)气体收集与处理:收集填埋气体,进行脱硫、脱硝等处理;(4)土壤覆盖:定期覆盖土壤,减少废物对环境的影响。3.1.3填埋场运行与管理填埋场运行与管理主要包括以下内容:(1)废物分类:对废物进行分类,保证废物处置的合理性;(2)填埋工艺:采用分层填埋、压实等方法,提高填埋场的容量;(3)渗滤液处理:对渗滤液进行处理,达标排放;(4)环境监测:定期监测填埋场周边环境,保证环境安全。3.2焚烧处置技术焚烧处置技术是将工业固体废物在高温下进行燃烧,以达到减容、减量、无害化的目的。3.2.1焚烧炉类型与选型焚烧炉类型包括炉排炉、流化床炉、旋转窑炉等。选型时需考虑以下因素:(1)废物种类:根据废物特性选择合适的焚烧炉;(2)处理能力:满足废物处理需求;(3)燃料类型:根据燃料供应情况选择合适的焚烧炉;(4)排放标准:保证焚烧过程满足国家排放标准。3.2.2焚烧过程控制焚烧过程控制主要包括以下内容:(1)燃烧温度:保证焚烧温度在850℃以上,以达到无害化;(2)氧气浓度:保持炉内氧气浓度在6%以上,保证燃烧充分;(3)烟气处理:采用脱硫、脱硝、除尘等设备,减少污染物排放;(4)自动控制系统:实现焚烧过程的自动控制,保证焚烧效果。3.2.3焚烧余热利用焚烧余热利用主要包括以下方面:(1)发电:利用焚烧产生的热量发电;(2)供热:利用焚烧产生的热量为周边企业提供蒸汽或热水;(3)回收:回收焚烧过程中的可利用物质,如金属、玻璃等。3.3资源化利用技术资源化利用技术是指将工业固体废物转化为可利用资源,实现废物的减量化和资源化。3.3.1物理处理技术物理处理技术主要包括破碎、分选、脱水等,目的是将废物中的有价物质分离出来,实现资源化利用。3.3.2化学处理技术化学处理技术主要包括焚烧、中和、氧化还原等,目的是改变废物的化学性质,实现资源化利用。3.3.3生物处理技术生物处理技术主要包括堆肥、发酵等,利用微生物将废物转化为有机肥料或其他产品,实现资源化利用。3.3.4复合利用技术复合利用技术是将多种资源化利用技术相结合,实现废物的多元化利用。例如,将物理处理、化学处理和生物处理技术相结合,提高废物的资源化利用率。第四章工业固体废物处理与处置设备4.1物理处理设备物理处理设备主要用于工业固体废物的预处理和资源化利用。这类设备主要包括破碎机、筛选机、磁选机、离心分离机等。破碎机:用于将大块的工业固体废物破碎成小块,便于后续处理。破碎机根据破碎方式的不同,可分为颚式破碎机、反击式破碎机、圆锥破碎机等。筛选机:用于将工业固体废物按粒度大小进行分级,以实现资源的合理利用。筛选机可分为振动筛、圆筒筛、摇动筛等。磁选机:用于从工业固体废物中分离磁性物质,如铁、镍等。磁选机可分为永磁磁选机、电磁磁选机等。离心分离机:用于将工业固体废物中的固体和液体分离,实现资源化利用。离心分离机可分为卧式离心分离机、立式离心分离机等。4.2化学处理设备化学处理设备主要用于工业固体废物的无害化和资源化处理。这类设备主要包括焚烧炉、中和池、氧化池、还原池等。焚烧炉:用于将有机工业固体废物进行高温焚烧,实现减量化、无害化。焚烧炉可分为旋转窑焚烧炉、流化床焚烧炉等。中和池:用于将酸性或碱性工业固体废物进行中和处理,使其达到环保排放标准。中和池可分为间歇式中和池、连续式中和池等。氧化池:用于将含有还原性物质的工业固体废物进行氧化处理,降低其污染程度。氧化池可分为间歇式氧化池、连续式氧化池等。还原池:用于将含有氧化性物质的工业固体废物进行还原处理,降低其污染程度。还原池可分为间歇式还原池、连续式还原池等。4.3生物处理设备生物处理设备主要用于工业固体废物的生物降解和资源化利用。这类设备主要包括好氧生物处理设备、厌氧生物处理设备等。好氧生物处理设备:用于在好氧条件下,利用微生物将有机工业固体废物降解为无害物质。好氧生物处理设备可分为活性污泥法、生物膜法等。厌氧生物处理设备:用于在厌氧条件下,利用微生物将有机工业固体废物降解为无害物质。厌氧生物处理设备可分为UASB(上流式厌氧污泥床)反应器、EGSB(膨胀颗粒污泥床)反应器等。通过以上各类设备的应用,可以有效实现工业固体废物的处理与处置,降低其对环境的影响。第五章工业固体废物处理与处置工程实例5.1物理处理工程实例物理处理是工业固体废物处理的基本方法之一,主要通过物理手段对废物进行分离、破碎、筛选等操作,以达到减量化、资源化和无害化的目的。以某大型钢铁企业为例,其产生的废钢渣中含有大量的金属和非金属物质,具有较高的资源价值。该企业采用物理处理技术,将废钢渣进行破碎、筛选、磁选等处理,最终实现了金属和非金属物质的分离。其中,金属部分回收利用,非金属部分则作为建筑材料进行资源化利用。5.2化学处理工程实例化学处理是利用化学反应将有害物质转化为无害物质或资源的方法。在某化工企业中,其产生的含汞废物对环境造成严重污染。企业采用化学处理技术,将含汞废物进行氧化、还原、中和等反应,使汞离子转化为无害的汞化合物,实现了废物的无害化处理。某电镀企业产生的含铬废水,采用化学处理技术,通过投加还原剂、调节pH值等步骤,将六价铬还原为三价铬,再通过沉淀、过滤等操作,实现废水中铬的去除。5.3生物处理工程实例生物处理是利用微生物对有机物质进行降解、转化的一种方法。在某食品加工企业中,其产生的废水含有大量有机物质,采用生物处理技术进行处理。该企业首先将废水进行预处理,去除悬浮物和油脂,然后进入好氧生化池,利用活性污泥中的微生物对有机物质进行降解。经过一段时间的生化处理,废水中的有机物质浓度明显降低,达到了排放标准。在某制药企业中,其产生的废水含有抗生素残留,具有生物难降解性。企业采用生物酶处理技术,将抗生素残留转化为无害物质,实现了废水的无害化处理。第六章工业固体废物处理与处置政策法规6.1国家级政策法规6.1.1法律法规框架我国工业固体废物处理与处置的政策法规体系,以《中华人民共和国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为核心,构建了一套完整的法律法规框架。该法律法规明确了工业固体废物的管理原则、处理与处置的基本要求、污染者责任等内容,为工业固体废物处理与处置提供了法律依据。6.1.2政策措施国家层面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措施,以推动工业固体废物处理与处置工作。主要包括:(1)制定《工业固体废物处理与处置技术政策》,明确了工业固体废物处理与处置的技术路线、技术要求和技术规范。(2)发布《关于进一步加强工业固体废物处理与处置工作的意见》,要求各地切实加强工业固体废物处理与处置工作,提高管理水平。(3)实施《工业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行动计划》,明确了工业固体废物处理与处置的目标、任务和措施。6.2地方性政策法规6.2.1地方性法规各地根据国家法律法规,结合本地实际情况,制定了一系列地方性法规,以加强对工业固体废物处理与处置的管理。这些地方性法规主要包括:(1)规定工业固体废物处理与处置的基本原则、要求和标准。(2)明确工业固体废物处理与处置的责任主体、监管部门和法律责任。(3)设立工业固体废物处理与处置的专项资金,用于支持相关设施建设和运行。6.2.2政策措施地方性政策措施主要包括:(1)开展工业固体废物处理与处置设施建设,提高处理能力。(2)加大对工业固体废物处理与处置技术的研发投入,推广先进适用技术。(3)加强工业固体废物处理与处置的监管,保证政策法规的有效实施。6.3国际合作与标准6.3.1国际合作我国在工业固体废物处理与处置领域积极参与国际合作,与各国分享经验、交流技术。主要合作形式包括:(1)参与联合国环境规划署(UNEP)等国际组织举办的固体废物管理相关活动。(2)与各国开展技术交流、培训和项目合作。(3)加入国际固体废物处理与处置领域的公约和协议。6.3.2国际标准我国积极采用和推广国际固体废物处理与处置标准,以提升国内工业固体废物处理与处置水平。主要措施包括:(1)参照国际标准,修订和完善国内固体废物处理与处置标准。(2)加强与国际标准化组织(ISO)等机构的合作,参与国际标准的制定和修订。(3)推动国内固体废物处理与处置技术走向国际市场,参与国际竞争。第七章工业固体废物处理与处置项目管理7.1项目立项与可行性研究7.1.1项目立项工业固体废物处理与处置项目的立项,需遵循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及政策要求,保证项目符合我国环保产业发展战略。项目立项前,需进行充分的调查研究,明确项目目标、规模、投资估算、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等内容。项目立项文件应包括项目建议书、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等。7.1.2可行性研究可行性研究是项目立项的关键环节,主要包括以下内容:(1)技术可行性:分析项目所采用的技术路线、工艺流程、设备选型等是否成熟可靠,能否满足处理固体废物的需求。(2)经济可行性:评估项目的投资成本、运行成本、经济效益等,保证项目具有良好的盈利能力。(3)社会效益:分析项目对环境保护、资源循环利用、产业发展等方面的贡献。(4)法律法规符合性:保证项目符合国家及地方有关环保、土地、建设等方面的法律法规。7.2项目设计与施工7.2.1项目设计项目设计应充分考虑以下方面:(1)工艺设计:根据项目规模、废物种类、处理要求等因素,合理设计工艺流程、设备选型等。(2)设备选型:选择具有成熟技术、稳定功能、良好售后服务的产品,保证项目运行可靠。(3)设施布局:合理规划项目用地,优化设施布局,提高土地利用率。(4)安全防护:充分考虑项目运行过程中可能存在的安全隐患,采取相应的防护措施。7.2.2项目施工项目施工应遵循以下原则:(1)按照设计文件进行施工,保证项目质量。(2)严格执行国家及地方有关环保、建设、安全等方面的法律法规。(3)强化施工现场管理,保证施工安全、环保。(4)做好施工记录,为项目验收提供依据。7.3项目验收与运行维护7.3.1项目验收项目验收分为初步验收和正式验收两个阶段。初步验收主要对项目施工质量、设备安装调试等方面进行检查,保证项目具备运行条件。正式验收则对项目整体效果进行评估,包括处理效果、运行稳定性、环保指标等。(1)验收依据:项目验收应依据国家及地方有关环保、建设、安全等方面的法律法规和标准。(2)验收程序:按照验收依据,组织专家进行现场检查、资料审查、功能测试等。(3)验收结论:根据验收结果,对项目进行评价,提出整改意见。7.3.2运行维护项目运行维护主要包括以下内容:(1)设备维护:定期检查、维修设备,保证设备正常运行。(2)环境监测:对项目运行过程中的污染物排放进行监测,保证符合环保要求。(3)安全管理:建立健全安全管理制度,加强员工安全培训,预防发生。(4)技术升级:根据行业发展趋势,适时进行技术升级,提高处理效果和经济效益。第八章工业固体废物处理与处置安全与环保8.1处理与处置过程中的安全措施8.1.1防护设施在工业固体废物处理与处置过程中,必须配备完善的防护设施,保证操作人员的人身安全。具体措施如下:(1)设置隔离防护设施,如防护罩、防护网等,以防止废物飞散和溅射。(2)对操作人员进行个体防护,如穿戴防护服、防护眼镜、防尘口罩等。(3)在关键部位设置警示标志,提醒操作人员注意安全。8.1.2操作规程(1)制定严格的安全操作规程,保证操作人员按照规程进行操作。(2)定期对操作人员进行安全培训,提高其安全意识及操作技能。(3)加强现场管理,保证设备正常运行,发觉异常情况及时处理。8.1.3应急预案(1)制定应急预案,明确应急处理流程和责任人。(2)定期组织应急演练,提高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8.2处理与处置过程中的环保措施8.2.1减量化(1)优化生产工艺,减少固体废物的产生量。(2)推广清洁生产技术,降低废物排放。8.2.2资源化(1)对废物进行资源化利用,如废金属、废塑料等可回收资源。(2)开展废物综合利用,提高资源利用率。8.2.3无害化(1)对无法资源化的废物进行无害化处理,如焚烧、填埋等。(2)采用先进技术,降低无害化处理过程中对环境的影响。8.3应急处理与防范8.3.1应急处理(1)建立应急处理机构,负责协调、指挥应急处理工作。(2)制定应急处理预案,明确应急处理流程、措施和责任人。(3)配备应急处理设备,如吸尘器、消防器材等。(4)建立应急处理信息平台,及时发布信息。8.3.2防范(1)加强日常安全管理,及时发觉并消除安全隐患。(2)对重点部位进行监控,保证设备运行安全。(3)定期对设备进行检查、维护,保证设备功能稳定。(4)建立报告制度,鼓励员工积极报告隐患。第九章工业固体废物处理与处置产业发展9.1产业发展现状我国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工业固体废物的产生量逐年增加,对环境造成了较大的压力。我国高度重视环保事业,工业固体废物处理与处置产业得到了迅速发展。目前我国工业固体废物处理与处置产业已形成了一定的规模,产业链条不断完善,技术水平和处理能力不断提高。在产业规模方面,我国工业固体废物处理与处置产业市场规模逐年扩大,已成为全球最大的工业固体废物处理市场。在地域分布上,沿海地区和经济发达地区产业发展较快,中西部地区产业发展相对滞后。在技术水平方面,我国工业固体废物处理与处置技术取得了显著进步,已具备一定的自主创新能力。目前我国已拥有一批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工业固体废物处理技术,如焚烧、填埋、资源化利用等。9.2产业技术创新9.2.1技术研发与创新我国工业固体废物处理与处置产业技术创新取得了显著成果。在技术研发方面,我国科研团队针对不同类型的工业固体废物,研发了一系列高效、环保的处理技术。如:利用生物技术处理有机废物,采用物理方法处理无机废物等。9.2.2技术集成与创新我国工业固体废物处理与处置产业在技术集成与创新方面也取得了重要进展。通过将多种处理技术进行优化组合,实现了工业固体废物的减量化、资源化和无害化处理。例如,将焚烧、填埋、资源化利用等多种技术相结合,提高了工业固体废物的处理效果。9.3产业政策与市场前景9.3.1产业政策为推动工业固体废物处理与处置产业发展,我国制定了一系列产业政策。如《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工业固体废物处理与处置工程技术规范》等。这些政策为工业固体废物处理与处置产业的发展提供了有力的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