航空行业智能化导航与飞行控制系统方案_第1页
航空行业智能化导航与飞行控制系统方案_第2页
航空行业智能化导航与飞行控制系统方案_第3页
航空行业智能化导航与飞行控制系统方案_第4页
航空行业智能化导航与飞行控制系统方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航空行业智能化导航与飞行控制系统方案TOC\o"1-2"\h\u20969第1章绪论 3315781.1航空行业背景及发展 352581.2智能化导航与飞行控制系统概述 3182741.3方案设计目标与意义 314035第2章航空导航系统发展现状与趋势 417922.1传统航空导航系统 4224432.1.1无线电导航系统 430762.1.2惯性导航系统 4322822.1.3卫星导航系统 4132902.2智能化航空导航系统 45012.2.1数据融合技术 5200462.2.2自主导航技术 5304692.2.3通信导航与监视技术 5142.3国内外发展现状与趋势 556542.3.1国外发展现状与趋势 5206122.3.2国内发展现状与趋势 515318第3章飞行控制系统发展现状与趋势 6147133.1传统飞行控制系统 649823.2智能化飞行控制系统 660783.3国内外发展现状与趋势 629531第4章智能化导航系统关键技术 724524.1卫星导航技术 7257084.1.1卫星导航系统组成及原理 7289994.1.2卫星导航信号的体制与结构 7206724.1.3卫星导航信号的接收与处理 7178314.2地基增强系统技术 7319214.2.1地基增强系统组成与工作原理 8264364.2.2地基增强系统关键算法 8103954.2.3地基增强系统在航空领域的应用 8153814.3数据链通信技术 8267744.3.1数据链通信系统组成与工作原理 867784.3.2数据链通信的关键技术 8230444.3.3数据链通信在航空导航中的应用案例分析 826992第5章智能化飞行控制系统关键技术 8102415.1飞行控制算法 8248325.1.1PID控制算法 9262075.1.2自适应控制算法 9230045.1.3鲁棒控制算法 9303495.1.4智能优化算法 9299995.2自主飞行控制技术 932235.2.1自主导航技术 961775.2.2自主飞行决策技术 974685.2.3自主飞行控制技术 9665.3飞行仿真与测试技术 1012315.3.1飞行仿真技术 1083055.3.2飞行测试技术 10311345.3.3仿真与测试融合技术 1012811第6章智能化导航与飞行控制系统设计 1093076.1系统总体架构 1011106.2导航子系统设计 10252346.2.1导航子系统功能 1093536.2.2导航子系统架构 117836.3飞行控制子系统设计 1127926.3.1飞行控制子系统功能 1159026.3.2飞行控制子系统架构 117613第7章系统集成与测试 1114697.1系统集成方案 1185157.1.1系统架构设计 11156327.1.2集成策略 1191467.1.3集成步骤 12291777.2系统测试方法与手段 12120887.2.1功能测试 12131747.2.2功能测试 1258847.2.3安全性测试 12284477.3系统功能评估 1292837.3.1评价指标 12151317.3.2评估方法 13181707.3.3评估结果 136296第8章智能化导航与飞行控制系统应用案例 13206698.1案例一:无人机应用 13151718.1.1系统概述 13135668.1.2应用效果 1313688.2案例二:有人驾驶航空器应用 13244038.2.1系统概述 1495298.2.2应用效果 14310298.3案例三:通用航空应用 14267958.3.1系统概述 146958.3.2应用效果 1415158第9章安全性与可靠性分析 15322589.1系统安全性分析 15123389.1.1安全性原则 15111579.1.2安全性指标 15160059.1.3安全性措施 1514329.2系统可靠性分析 15171929.2.1可靠性指标 15232419.2.2可靠性设计 15186619.2.3可靠性验证 15117209.3风险评估与应对措施 16181549.3.1风险识别 16255519.3.2风险评估 16218079.3.3风险应对措施 1626135第10章发展前景与政策建议 16325510.1航空行业智能化发展前景 161317910.2政策与产业环境分析 161516010.3政策建议与展望 17第1章绪论1.1航空行业背景及发展航空行业作为现代交通运输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发展水平是衡量一个国家科技、工业和国防实力的重要标志。自20世纪初第一架有人驾驶的飞机成功上天以来,全球航空业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特别是近几十年来,全球经济一体化进程的加快,航空运输需求持续增长,航空公司对安全性、燃油效率和运营效率的要求不断提高。在此背景下,航空技术的创新与变革成为了推动行业发展的核心动力。1.2智能化导航与飞行控制系统概述智能化导航与飞行控制系统是航空电子设备领域的研究热点,其核心目标是利用现代计算机技术、通信技术、自动控制技术和大数据分析等手段,提高飞行器的自动化水平,减轻飞行员负担,提高飞行安全性和经济性。该系统主要包括飞行管理、导航、自动飞行控制等功能模块,通过集成先进的传感器、执行机构和算法,实现对飞行器的智能化监控与控制。1.3方案设计目标与意义本方案旨在研究并设计一套适用于航空行业的智能化导航与飞行控制系统,其主要设计目标如下:(1)提高飞行安全性:通过引入智能化算法和传感器技术,实现对飞行环境的实时监控,降低人为因素导致的飞行风险。(2)提升飞行经济性:优化航路规划、飞行速度控制和燃油管理,降低航空公司的运营成本。(3)减轻飞行员负担:利用自动飞行控制技术,实现飞行任务的自动化执行,使飞行员能够专注于关键飞行阶段的监控和管理。(4)增强系统可靠性:采用冗余设计和故障诊断技术,提高系统在面对复杂环境和高风险情况下的可靠性。本方案的设计与实现,对于推动我国航空行业的技术进步、提高航空运输竞争力具有重要意义。同时对于促进我国航空电子设备产业的发展、提升国际市场地位也将产生积极影响。第2章航空导航系统发展现状与趋势2.1传统航空导航系统传统航空导航系统主要包括无线电导航系统、惯性导航系统以及卫星导航系统等。这些系统在航空领域发挥着重要作用,为飞行器的导航与定位提供技术支持。但是航空业的发展,传统导航系统在精度、可靠性和抗干扰能力等方面逐渐暴露出一定的局限性。2.1.1无线电导航系统无线电导航系统主要包括VOR(甚高频全向信标)、ILS(仪表着陆系统)和DME(测距仪)等。这些系统依赖于地面设备发射的无线电信号,为飞行员提供方向、距离和高度等信息。但是无线电信号易受到地形、气候等因素的影响,导致导航精度受限。2.1.2惯性导航系统惯性导航系统(INS)利用飞行器自身的加速度计和陀螺仪等设备,实时测量飞行器的速度、姿态和位置等信息。该系统具有较强的自主性和抗干扰能力,但在长时间飞行过程中,误差积累较大,需要与其他导航系统结合使用。2.1.3卫星导航系统卫星导航系统如GPS(全球定位系统)为飞行器提供高精度、全球覆盖的导航与定位服务。但卫星导航系统易受到信号干扰、多路径效应等因素的影响,尤其在复杂环境下,导航功能可能受到影响。2.2智能化航空导航系统为克服传统导航系统的不足,智能化航空导航系统应运而生。这类系统采用先进的计算机技术、通信技术和传感器技术,实现飞行器导航与控制的高度自动化和智能化。2.2.1数据融合技术数据融合技术将来自不同导航设备的观测数据进行综合处理,提高导航系统的精度和可靠性。通过卡尔曼滤波、粒子滤波等方法,实现对多源数据的有效融合。2.2.2自主导航技术自主导航技术使飞行器具备在复杂环境下独立完成导航任务的能力。主要包括视觉导航、地形跟随、障碍物避让等功能,提高飞行器的生存能力和环境适应性。2.2.3通信导航与监视技术通信导航与监视技术(CNS)将通信、导航和监视功能集成在一起,实现飞行器与地面设备、其他飞行器之间的信息共享和协同操作。2.3国内外发展现状与趋势2.3.1国外发展现状与趋势国外航空导航系统发展较早,以美国、欧洲等国家为代表,已实现航空导航系统的现代化。目前主要发展趋势包括:(1)推广使用卫星导航系统,如GPS、GLONASS、Galileo等,提高飞行器导航精度和覆盖范围。(2)发展基于功能的导航(PBN)概念,实现飞行器导航与飞行的最优结合。(3)摸索无人飞行器导航与控制技术,提高无人飞行器的自主性和智能化水平。2.3.2国内发展现状与趋势我国航空导航系统发展迅速,已初步形成以卫星导航为核心,多技术手段相结合的航空导航体系。目前主要发展趋势包括:(1)加大卫星导航系统建设力度,如北斗卫星导航系统,提高导航系统的自主可控能力。(2)推进航空导航设备现代化,提高飞行器导航与控制系统的功能和可靠性。(3)开展智能化航空导航技术研究,如数据融合、自主导航等,提高飞行器的智能化水平。(4)加强国际合作,引进国外先进技术,推动我国航空导航系统的发展。第3章飞行控制系统发展现状与趋势3.1传统飞行控制系统传统飞行控制系统主要依赖于机械和电子技术,其核心为飞行控制计算机、执行机构和传感器。自20世纪中叶以来,传统飞行控制系统在飞机的稳定性和操控性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但是航空技术的不断发展,传统飞行控制系统在功能、可靠性和成本方面逐渐暴露出一定的局限性。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系统复杂性:传统飞行控制系统涉及大量硬件设备和线路,使得系统结构复杂,重量增加。(2)功能限制:受限于传感器和执行机构的功能,传统飞行控制系统在应对极端天气和复杂飞行任务时,表现出一定的功能瓶颈。(3)成本与维护:传统飞行控制系统成本较高,且维护复杂,对航空公司运营造成一定压力。3.2智能化飞行控制系统智能化飞行控制系统是基于现代信息技术、计算机技术、人工智能技术等发展起来的新型飞行控制系统。其主要特点如下:(1)集成化:采用模块化设计,将多个功能集成于同一平台,简化系统结构,降低重量和成本。(2)智能化:利用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等技术,实现对飞行数据的实时分析,为飞行员提供决策支持,提高飞行安全性和经济性。(3)自适应:具备较强的环境适应能力,能够在复杂气象条件下实现稳定飞行。(4)容错性:采用冗余设计,提高系统可靠性,降低故障率。3.3国内外发展现状与趋势国内外航空行业在飞行控制系统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果,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国内发展现状:我国航空行业在飞行控制系统领域取得了一定的成绩,如C919大型客机的飞行控制系统,采用国际先进技术,实现了高度集成化和智能化。(2)国外发展现状:美国、欧洲等航空强国在飞行控制系统方面具有明显优势,如波音、空客等公司的先进飞行控制系统,已广泛应用于各类民用和军用飞机。发展趋势:(1)系统集成化:未来飞行控制系统将更加注重系统集成,实现飞行器各子系统的深度融合,提高飞行功能和效率。(2)智能化程度提高:人工智能技术的发展,飞行控制系统将更加智能化,为飞行员提供更高级别的决策支持。(3)绿色环保:飞行控制系统将更加注重节能环保,降低燃油消耗和排放,满足可持续发展需求。(4)无人驾驶技术:无人驾驶飞行器的发展将对飞行控制系统提出更高要求,推动飞行控制系统向高度自主化和智能化方向发展。第4章智能化导航系统关键技术4.1卫星导航技术卫星导航技术是航空行业智能化导航系统的核心技术之一。它主要通过全球导航卫星系统(GNSS)为飞行器提供精确、可靠的定位、导航及时间同步服务。本章主要介绍以下几方面内容:4.1.1卫星导航系统组成及原理卫星导航系统由空间段、地面控制段和用户段三部分组成。空间段由多颗卫星组成,地面控制段负责卫星的监测、控制和管理,用户段则是用户接收设备,实现对卫星信号的捕获、跟踪、解算等功能。4.1.2卫星导航信号的体制与结构分析卫星导航信号的体制与结构,包括载波频率、码速率、调制方式等,探讨不同信号体制的优缺点及适用场景。4.1.3卫星导航信号的接收与处理介绍卫星导航信号接收与处理的原理,包括信号捕获、跟踪、解调、伪距及载波相位测量等关键环节,探讨多径效应抑制、抗干扰等技术。4.2地基增强系统技术地基增强系统(GBAS)是提高卫星导航系统功能的重要手段,可以为航空器提供更高精度、更高可靠性的导航服务。本章主要讨论以下内容:4.2.1地基增强系统组成与工作原理地基增强系统主要由地面基准站、数据处理中心、地面发射站和用户接收设备组成。通过在地面上建立精确的定位基准,向航空器提供差分修正信息,提高导航精度。4.2.2地基增强系统关键算法分析地基增强系统中涉及的关键算法,包括基准站坐标解算、差分修正信息、完好性监测等。4.2.3地基增强系统在航空领域的应用探讨地基增强系统在航空领域的应用,包括精密进近、着陆、滑行等,提高飞行安全和效率。4.3数据链通信技术数据链通信技术是航空行业智能化导航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负责实现飞行器与地面、飞行器之间的信息传输。本章主要涉及以下内容:4.3.1数据链通信系统组成与工作原理介绍数据链通信系统的组成、工作原理及其在航空导航中的应用。4.3.2数据链通信的关键技术分析数据链通信中的关键技术,包括调制解调技术、编码解码技术、多址技术、抗干扰技术等。4.3.3数据链通信在航空导航中的应用案例分析通过实际案例,探讨数据链通信在航空导航领域中的应用,包括飞行计划传输、气象信息获取、实时监控等。第5章智能化飞行控制系统关键技术5.1飞行控制算法飞行控制算法是智能化飞行控制系统的核心,其功能直接关系到飞行器的稳定性和安全性。本节主要介绍了几种关键的飞行控制算法,包括PID控制、自适应控制、鲁棒控制以及智能优化算法等。通过分析不同算法的优缺点,为飞行控制系统设计提供了理论依据。5.1.1PID控制算法PID控制算法具有结构简单、参数易于调整等优点,被广泛应用于飞行控制领域。本节介绍了PID控制算法的基本原理,并针对飞行控制系统的特点,提出了相应的改进措施。5.1.2自适应控制算法自适应控制算法能够根据飞行器的动态特性变化自动调整控制器参数,提高飞行控制系统的适应性和鲁棒性。本节阐述了自适应控制算法的基本原理,并分析了其在飞行控制系统中的应用前景。5.1.3鲁棒控制算法鲁棒控制算法具有较强的抗干扰能力和适应能力,适用于飞行器在复杂环境下的控制。本节介绍了鲁棒控制算法的基本理论,并探讨了其在飞行控制系统中的应用。5.1.4智能优化算法智能优化算法如遗传算法、粒子群算法等,通过模拟自然生物进化过程,实现对飞行控制器参数的优化。本节分析了智能优化算法在飞行控制系统中的应用潜力,并提出了相应的改进策略。5.2自主飞行控制技术自主飞行控制技术是指飞行器在无人干预的情况下,能够完成飞行任务的能力。本节主要介绍了自主飞行控制技术的基本原理、关键技术和应用场景。5.2.1自主导航技术自主导航技术是自主飞行控制的基础,主要包括惯性导航、卫星导航、视觉导航等。本节分析了各种导航技术的优缺点,并提出了相应的融合策略。5.2.2自主飞行决策技术自主飞行决策技术是指飞行器根据任务需求、环境条件和自身状态,进行飞行路径规划和任务调度。本节阐述了自主飞行决策技术的基本原理,并介绍了相关算法。5.2.3自主飞行控制技术自主飞行控制技术包括飞行器的姿态控制、速度控制和高度控制等。本节介绍了自主飞行控制技术的基本原理,并分析了其在实际应用中面临的技术挑战。5.3飞行仿真与测试技术飞行仿真与测试技术是验证飞行控制系统功能和可靠性的重要手段。本节主要介绍了飞行仿真与测试技术的基本原理、方法和应用。5.3.1飞行仿真技术飞行仿真技术通过模拟飞行器的动态特性、环境条件和控制指令,实现对飞行控制系统的功能评估。本节阐述了飞行仿真技术的基本原理,并介绍了相关仿真软件。5.3.2飞行测试技术飞行测试技术通过对实际飞行数据进行采集、处理和分析,评估飞行控制系统的功能和可靠性。本节介绍了飞行测试技术的方法和设备,并分析了其在飞行控制系统研发中的应用价值。5.3.3仿真与测试融合技术仿真与测试融合技术是将飞行仿真与实际飞行测试相结合,以提高飞行控制系统研发的效率和可靠性。本节探讨了仿真与测试融合技术的发展趋势,并提出了相应的技术方案。第6章智能化导航与飞行控制系统设计6.1系统总体架构本章主要针对航空行业智能化导航与飞行控制系统进行设计。系统总体架构分为三个层次:数据采集层、数据处理层和决策控制层。数据采集层负责收集飞行器各项传感器数据和环境信息;数据处理层对采集到的数据进行处理、分析和融合,为决策控制层提供支持;决策控制层根据处理后的数据,实现飞行器的智能导航与飞行控制。6.2导航子系统设计6.2.1导航子系统功能导航子系统主要负责实现飞行器在飞行过程中的路径规划、航迹跟踪和姿态控制。其主要功能包括:(1)获取飞行器当前位置、速度和姿态信息;(2)根据飞行任务和飞行环境,最优飞行路径;(3)实时调整飞行器航迹,保证飞行安全;(4)对飞行器姿态进行控制,保持稳定飞行。6.2.2导航子系统架构导航子系统采用模块化设计,主要包括以下模块:(1)传感器数据处理模块:对飞行器各传感器数据进行预处理和校准;(2)航迹规划模块:根据飞行任务和环境信息,最优飞行路径;(3)航迹跟踪模块:实时调整飞行器航迹,实现精确飞行;(4)姿态控制模块:对飞行器姿态进行控制,保持稳定飞行。6.3飞行控制子系统设计6.3.1飞行控制子系统功能飞行控制子系统主要负责实现飞行器在飞行过程中的高度、速度和航向控制。其主要功能包括:(1)接收导航子系统提供的飞行路径和姿态信息;(2)根据飞行器功能和飞行环境,制定飞行控制策略;(3)对飞行器高度、速度和航向进行实时控制;(4)保证飞行器在飞行过程中的安全稳定。6.3.2飞行控制子系统架构飞行控制子系统采用分层设计,主要包括以下层次:(1)控制策略层:根据导航子系统提供的信息,制定飞行控制策略;(2)控制指令层:根据控制策略,飞行器高度、速度和航向控制指令;(3)控制执行层:接收控制指令,对飞行器进行实时控制。第7章系统集成与测试7.1系统集成方案7.1.1系统架构设计本章节主要阐述航空行业智能化导航与飞行控制系统的集成方案。从系统架构设计入手,保证各子系统间的高效协同与数据交互。系统架构分为三个层次:数据处理层、控制决策层和执行层。各层之间通过标准化接口进行信息传递,保证系统集成的高效性与稳定性。7.1.2集成策略在系统集成过程中,采用模块化设计方法,将各个功能模块分别开发、测试,然后进行集成。通过制定详细的集成计划,保证各阶段工作的顺利进行。同时针对不同子系统间的兼容性问题,采用适配器模式进行解决,以提高系统集成效率。7.1.3集成步骤系统集成分为以下步骤:(1)梳理各子系统功能需求,明确各模块之间的关系;(2)制定集成策略,保证各子系统之间的协同工作;(3)搭建集成测试环境,进行初步集成;(4)对集成过程中出现的问题进行定位、分析并解决;(5)进行多轮集成测试,直至系统稳定运行。7.2系统测试方法与手段7.2.1功能测试功能测试主要验证系统各模块的功能是否满足设计要求。测试方法包括:单元测试、集成测试和系统测试。通过编写测试用例,模拟实际飞行场景,检查系统在各种情况下的响应是否符合预期。7.2.2功能测试功能测试旨在评估系统在特定条件下的运行效率。测试手段包括:负载测试、压力测试和稳定性测试。通过模拟高负载、极端天气等场景,检查系统的响应速度、资源消耗和稳定性等指标。7.2.3安全性测试安全性测试是验证系统在面临恶意攻击和意外情况时的应对能力。测试方法包括:漏洞扫描、渗透测试和风险评估。通过模拟攻击场景,检查系统在各种威胁下的防护能力。7.3系统功能评估7.3.1评价指标系统功能评估主要从以下指标进行:(1)准确性:系统在各种飞行环境下,导航与飞行控制精度是否满足要求;(2)实时性:系统对飞行指令的响应速度,以及处理大量数据的能力;(3)稳定性:系统在长时间运行过程中的可靠性,以及在极端条件下的抗干扰能力;(4)安全性:系统在面临潜在威胁时的防护能力,以及应对意外情况的能力。7.3.2评估方法系统功能评估采用定量与定性相结合的方法。通过收集系统运行数据,结合评价指标,采用数据分析、对比实验等方法,全面评估系统功能。7.3.3评估结果根据系统功能评估结果,对系统进行优化调整,以提高导航与飞行控制精度、实时性、稳定性和安全性。同时为后续系统升级和优化提供参考依据。第8章智能化导航与飞行控制系统应用案例8.1案例一:无人机应用无人机作为航空行业的新兴领域,其导航与飞行控制系统的智能化程度日益提高。本案例以我国某型无人机为例,介绍智能化导航与飞行控制系统在无人机领域的应用。8.1.1系统概述该型无人机采用基于大数据和云计算的智能化导航与飞行控制系统,实现了飞行全程的自主规划、自主决策和自主执行。系统主要包括以下几个部分:(1)高精度全球定位系统(GPS);(2)多源数据融合处理模块;(3)自适应飞行控制模块;(4)故障诊断与健康管理模块。8.1.2应用效果通过智能化导航与飞行控制系统的应用,该型无人机在以下方面取得了显著效果:(1)提高了飞行精度,实现了厘米级定位;(2)降低了操作难度,实现了无人机的自主飞行;(3)提升了任务执行效率,缩短了任务周期;(4)增强了系统可靠性,降低了故障率。8.2案例二:有人驾驶航空器应用智能化导航与飞行控制系统在有人驾驶航空器领域的应用也日益广泛。本案例以我国某型民用客机为例,介绍智能化导航与飞行控制系统在有人驾驶航空器领域的应用。8.2.1系统概述该型客机采用的智能化导航与飞行控制系统主要包括以下部分:(1)先进飞行控制系统;(2)高精度导航系统;(3)飞行参数实时监测与优化系统;(4)飞行风险预测与管理系统。8.2.2应用效果通过智能化导航与飞行控制系统的应用,该型客机在以下方面取得了显著效果:(1)提高了飞行安全性,降低了飞行风险;(2)减少了飞行员的工作负荷,提高了飞行舒适度;(3)优化了飞行路径,降低了燃油消耗;(4)提高了航班准点率,提升了航空公司运营效益。8.3案例三:通用航空应用智能化导航与飞行控制系统在通用航空领域的应用同样具有重要意义。本案例以我国某型通用航空飞机为例,介绍智能化导航与飞行控制系统在通用航空领域的应用。8.3.1系统概述该型通用航空飞机采用的智能化导航与飞行控制系统主要包括以下部分:(1)集成化导航系统;(2)智能飞行控制模块;(3)飞行数据实时分析与处理系统;(4)飞行任务规划与调度系统。8.3.2应用效果通过智能化导航与飞行控制系统的应用,该型通用航空飞机在以下方面取得了显著效果:(1)提高了飞行安全性,降低了风险;(2)简化了飞行员操作,提高了飞行效率;(3)实现了飞行任务的快速规划与调度,提升了航空器利用率;(4)降低了运营成本,提高了通用航空企业的竞争力。第9章安全性与可靠性分析9.1系统安全性分析9.1.1安全性原则在航空行业智能化导航与飞行控制系统中,安全性原则始终是核心要素。系统设计遵循“安全第一”的原则,保证在各种情况下都能保障飞行员与乘客的生命安全。9.1.2安全性指标系统安全性指标包括:故障概率、故障检测率、故障隔离率、故障恢复率等。通过对这些指标的监控与优化,保证系统安全性达到行业领先水平。9.1.3安全性措施(1)系统具备多重冗余设计,保证关键组件故障时,系统仍能正常运行。(2)采用故障预测与健康管理系统(PHM),实时监测系统状态,提前发觉潜在故障。(3)设计紧急逃生与应急程序,保证在极端情况下,飞行员能够迅速采取措施,降低风险。9.2系统可靠性分析9.2.1可靠性指标系统可靠性指标包括:平均无故障时间(MTBF)、平均修复时间(MTTR)、可靠性增长率等。通过优化这些指标,提高系统运行可靠性。9.2.2可靠性设计(1)采用高可靠性元器件,从源头上降低故障概率。(2)优化系统架构,提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