护理专业人才培养方案(高职) (一)_第1页
护理专业人才培养方案(高职) (一)_第2页
护理专业人才培养方案(高职) (一)_第3页
护理专业人才培养方案(高职) (一)_第4页
护理专业人才培养方案(高职) (一)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0级护理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统招版)

一、专业名称及代码

专业名称:护理

专业代码:620201

二、入学要求

高中或中职阶段教育毕业生或具有同等学力者。

三、修业年限

标准学制为3年,有效学习年限为3-5年,可以根据学生灵活学习需求合理、弹性安排

学习时间。

四、职业面向

职业面向分析表

所属专所属专业对应行业主要职业类别主要岗位(或职业技能等级证

业大类类(代码)(代码)技术领域)书

内科护士(2-05-08-01)

儿科护士(2-05-08-02)

急诊护士(2-05-08-03)外护士执业资格

医药卫临床护理;

护理类卫生科护士(2-05-08-04)社区证;老年照护职

生大类社区护理;

(6202)(84)护士(2-05-08-05)业技能等级证书

(62)健康保健

口腔护士(2-05-08-07)(初、中、高级)

妇产科护士(2-05-08-08)

中医护士(2-05-08-09)

五、培养目标与培养规格

(一)培养目标

本专业培养适应医疗卫生事业和健康服务产业发展需要,理想信念坚定,德、智、体、

美、劳全面发展,具有一定的科学文化水平,良好的人文素养、职业道德和创新意识,

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较强的就业能力和可持续发展的能力;掌握本专业必备的基本理

论、基础知识和技术技能,面向医院及其他医疗卫生机构的护理岗位,能够从事临床护

理、社区护理、健康保健等相关工作领域的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

(二)培养规格

本专业毕业生应在素质、知识和能力等方面达到以下要求:1.

素质

(1)坚定拥护中国共产党领导和我国制度,在新时代

思想指引下,践行核心价值观,具有深厚的爱国情感和中华民族刍豪感;积极参加“青

年”培养工程;

(2)崇尚宪法、遵法守纪、崇德向善、诚实守信、尊重生命、热爱劳动,履行道

德准则和行为规范,具有社会责任感和社会参与意识;

(3)具有质量意识、环保意识、安全意识、信息素养、人道主义精神、奉献精神、

评判性思维、创新思维;

(4)具有科学精神、慎独修养、严谨求实的工作态度及符合职业道德标准的职

业行为;具有与护理对象及其他卫生保健服务进行有效交流的意识。

(5)勇于奋斗、乐观向上,具有自我管理能力、职业生涯规划的意识,有较强的

集体意识和团队合作精神。

(6)具有健康的体魄、心理和健仝的人格,掌握基本运动知识和1〜2项运动技能,

养成良好的健身与卫生习惯,以及良好的行为习惯。

(7)具有一定的审美和人文素养,能够形成1〜2项艺术特长或爱好。2.

知识

(1)掌握必备的思想政治理论、科学文化基础知识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知识。

(2)熟悉与本专业相关的法律法规以及环境保护、安全消防等知识。

(3)掌握护理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以及一定的基础医学和临床医学知识。

(4)掌握生命各阶段各系统常见疾病的概念、病因、发病机理、健康史、身心状况、

辅助检查、治疗原则、护理诊断、护理措施及护理评价相关知识。

(5)掌握生命各阶段各系统常见疾病的健康教育、健康促进及职业防护相关知

识。

(6)熟悉社区传染病防治以及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对知识°

(7)了解中医、康复及精祖科等专科护理知识。3.

能力

(1)具有探究学习、终身学习、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具有良好的语言、文字表达能力和沟通能力。

(3)能够规范地开展急危重症的抢救配合,具有一定的突发事件的应急救护能力。

(4)能够独立进行常见疾病的健康教育和卫生保健指导。

(5)具有完整记录护理过程的能力。

(6)会正确使用和维护常用仪器设备。

(7)具有一定的信息技术应用和维护能力。

六、毕业标准

(一)毕业学分

修习本方案规定的公共必修课程35分,专业必修麟96分制选修课8学分,

公共选修课程8学分以上,第二课堂活动10学分以上,合计157学分。

(二)职业能力

1.思想道德素质考核合格,毕业设计(出科考试)合格和顶岗实习考核合格。

2.护士执业资格证书:本专业学习内容的选取参照了国家护士执业资格考试大纲

要求的相关知识和技能,要求学生毕业时通过全国护士执业资格考试。

3.“1+X”老年照护试点项目技能等级证书:学生自主选择加入该项目学习及培训,

并可申请参加初、中、高级老年照护技能等级考试以取得相应证书。

七、人才培养模式

(一)人才培养模式描述

实施“循环教学、学做合一”人才培养模式,即在院-院专业共建的基础上,通过

三方面的循环教学,即教学环境的循环、教学师资的循环、技能训练的循环,让学生在

学中做,做中学,学做合一,达到突出岗位职业能力培养和让学生零距离上岗就业的人

才培养目标。

人才培养分五阶段:即职业基本认知与素养培养,职业岗位基本能力培养,职业

岗位综合能力培养,职业岗位拓展能力培养,顶岗实习。完成从职业基本能力到职业综

合能力,从护生到合格护理人员的阶梯式培养。“循环教学、学做合一“人才培养路径

如下图所示:

职业展力递增,从新手到熟练护理人员

(二)人才培养模式实施流程图

为突出职业技能培养,主要选用以学生为主体,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教学模式。建

议采用的教学模式有:情境教学、项目引领、引导一发现、任务驱动等教学模式。人才

培养过程中采用的教学模式与途径如下图所示:

护理专业教学模式与途径图

八、课程体系构建

(一)课程设置依据

课程设置依据表

目标岗对应国/省赛赛项

典型工作任务职业能力对应支撑课程

位或职业能力证书

1.临床1应用护理基本知识,护理学基础、内科护执业护士资格证

护士独立分析和解决临床理学、外科护理学、全国护理技能大赛

常见的护理问题;妇产科护理学、儿科

2能够熟练规范的进行护理学、护理心理学、

各项护理技能操作;传染病护理、精神病

3熟练掌握内科、外科、护理、五官科护理、

妇产科及儿科常见病、老年护理、急危重症

多发病病人的护理评护理、护理管理、中

估、诊断、措施、评价医护理

等内容,具有相关解

剖、生理、病理、微生

物、药物等基础知识;4

门诊病人的

能够对内科、外科、妇

护理

产科及儿科常见的

住院病人的

急危重症病人实施

护理

应急处理,能够配合医

手术室病人

生实施抢救;

的护理

5熟悉手术室工作

急危重症病

4.内

人的护理容,遵循无菌技术操作

原则,能够按照手术要

求做好器械台的管理、

术中的配合及手术室

管理等工作;

6能够对内外妇儿科常

见病、多发病病人和围

手术期病人进行健康

指导,提供有关疾病预

防信息;

7能够灵活运用语言和

非语言沟通技巧与不

同患者进行有效沟通,

增进护患关系。

2.城乡社区卫生服务1运用社区健康评估方社区护理、中医护理、执业护士资格证

社区卫预防保健服务法收集社区整体健护理教育、护理管理、护

生服务康复护理康状况材料,参与社区理学基础、内科护理

机构护健康档案的建立与管学、外科护理学、妇产

理岗位理;2对■社区人群进行科护理学、儿科护理学、

免疫接种、卫生宣教、护理心理学、传染病护

传染病相关知识的理、精神病护理、五官

健康教育,指导社区人科护理、老年护理、急

群运用中医知识和危重症护理

常见的中医护理技术,

指导居民进行养生保

健和疾病预防;

3参与社区慢性病病人

的筛查与管理,指导慢

性病人自我护理;

4配合医生管理好家庭

病床,完成居家病人的

病情观褰、治疗、护理

等工作;

5能为社区常见病、多

发病、慢性病病人提供

整体护理。

3.老年-1根据老年人生理、心老年护理、中医护理、护1.执业护士资格证

养护机理、家庭状况制定有效理教育、护理管理、护理2.老年照护证书

构护理的健康保健措施;学基础、内科护理学、

岗位3-2按照护理程序解决外科护理学、妇产科护

老年人常见的健康理学、儿科护理学、护

问题,防止并发症的理心理学、传染病护理、

老年护理

发生,并进行安全护理精神病护理、五官科护

用药指导;理、急危重症护理

3-3对临终老人进行心

理、精神慰藉以及恰当

的对症欠理,给予丧偶

老年人关怀和支持。

(二)专业核心课程描述

1.护理技巧

课程名称基础护理学总学分8总学时144

实施学期第2、3学期课程类型B

1.素质目标

1.1体现人文关怀,具有慎独精神和良好的护理职业道德。

1.2严谨求实,善于沟通,反应敏捷,具备团队精神、创新思维及良好的护士礼仪风范。

L3具有医疗风险及医疗安全意识。2.

知识目标

2.1掌握常用基础护理操作的目的、原则及注意事项。

2.2掌握病人安全防护的基本原则及发生安全意外后的处理原则。

2.3熟悉影响疼痛、休息与睡眠和活动的因素及相应的护理措施。

应知2.4掌握危重患者的病情观察要点。3.

应会能力目标

3.1能熟练地完成生命体征测量、铺床、口腔护理、给氧、吸痰、洗胃、无菌技术、隔

离技术、鼻饲、导尿、灌肠等基础护理操作。

3.2能正确地执行医嘱,熟练地完成注射给药、静脉输液与输血等治疗技术,并能及时识别

用药后的反应。

3.3能正确规范地书写医疗护理文书。

3.4能针对常见的影响医患安全的因素提出防护措施。

3.5能以现代护理观为造导,运用护理程序为服务对象实施整体护理。

实施:以全方位、全过程、全课程育人理念为指导,根据课程特点和学生认知规律,坚持以

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融入课程思政元素,采用任务驱动、理论与实践一体化,

教、学、做、用一体化,课堂与实习地点一体化等形式组织教学,体现课程的实践性、、

职业性,突出对职业能力和职业素养的培养。根据课程内容和学生特点,借鉴翻转课

堂教学理念,灵活采用多种教学方法如任务驱动、小组讨论、角色扮演等,同时采用

标准化病人教学、开放课程及虚拟技术等手段优化教学过程,提高教学效果。

考核:L坚持多元评价原则,充分考虑评价主体(学生自评与互评、教师评价、医

院评价)评价要素(知识、能力、素质)评价构成(过程评价、结果评价)等多因素,

教学

进行课程综合评价。

实施

2.重视学生平时表现(如考勤、作业、小组讨论、课堂表现等)赋予必要的评价权重比。

与考核

3.注重学生动手能力和分析与解决问题能力的考核。

4课.业成绩评定建议:成绩;平时成绩X20%+理论考核成绩X30%+技能考核成绩50%。

5.技能综合考核:建设《护理技巧》综合项目案例库,学生随机抽取一项综合操作案

例,分析需要完成的护理操作并实施,以提高学生对知识和技能的综合应用能力,培养学

生的职业能力。

2.成人护理(内)

课程名称成人护理(内)总学分6学分总学时108

实施学期第3、4学期课程类型B

1.素质目标

1.1实施各项护理操作时具有慎独精神,懂得尊重、关心和爱护病人,并在今后的临床工

作中得以体现。

1.2开朗稳重,乐观自信,具有临危不惧、忙而不乱、处变不惊、从容应对的心理素质。

L3团结协作,善于沟通,具备团队精神。2.

知识目标

2.1能理解并解释内科常见疾病的临床表现、防治原则、护理措施和健康教育有关理论;

2.2能理解内科常见疾病的概念、病因;

2.3能说出内科常见疾病的实验室、影像学检查的意义。

应知3.能力目标

应会3.1具有敏锐的观察能力和灵活的应变能力,能识别常见内科疾病的病情发展演变,及

时做出正确的判断。

3.2能够熟练进行内科常见护理技术操作(如胸部物理治疗)及多项操作的护理配合

(如胸穿、腹穿、腰穿的护理配合》

3.3能够正确对内科常见疾病病人进行护理评估,并制定正确、有效的护理计划;

3.4能够正确使用心电监护仪、呼吸机等抢救仪器,具备对内科常见危重急病的监护及配

合抢救能力;

3.5能为常见内科疾病病人进行健康教育。

实施:遵循职业能力培养的基本规律和学生的认知规律,坚持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

主导,以理实一体化为主要教学组织形式,以小组为单位,任务为引领,教、学、做一体

化相结合,突出职业能力的培养。

根据课程内容和学生特点,以临床案例为载体创设教学情境,以引导学生学习和思考,

教学拓展学习内容;配合使用视频、图片、多媒体等多种教学手段。

实施考核:1.坚持多元评价原则,充分考虑评价主体(自评与他评)评价要素(知识、能

与考核力、素质)评价构成(过程评价、结果评价)等多因素,进行课程综合评价。2.重

视学生平时表现(如考勤、作业、课堂表现等)赋予必要的评价权重比。

3.注重学生动手能力和分析与解决问题能力的考核。

4.课业成绩建议由平时成绩、理论考核成绩、技能考核成绩三部分按比例评定。

3.成人护理(外)

课程名称成人护理(内)总学分6学分总学时108

实施学期第3、4学期课程类型B

1.素质目标

1.1具备良好的公民意识,遵纪守法,诚实守信,勇于担当。

1.2具备基本的政治素养,热爱祖国,热爱人民,热爱。

1.3具备良好的职业道德,热爱护理事业,爱岗敬业,乐于奉献。

1.4具有良好的心理素质和健康的体魄。

1.5具有终身须学习的理念。

2.知识目标

2.1能阐述外科护理实践的基本知识,基本理论。

2.2能运用正确的护理评估方法,对外科疾病病人提出护理诊断并制定护理措施。

应知2.3能对外科常见病、多发病采取恰当的护理。3.

应会能力目标

3.1具有规范、熟练的外科专科护理操作技能。

3.2初步具有运用护理程序为外科护理对象实施整体护理的综合能力。

3.3具有观察外科病人的症状、体征,识别病情变化,对危重病人做出应急处理的

能力。

3.4具有开展社区护理服务与管理的综合能力,指导个体、家庭和社区预防、保

健、康复及健康教育。

3.5具有良好的沟通交流、团队合作能力、心理调节及社会适应能力。

3.6具有评判性思维能力、解决问题的能力及自学能力。

实施:遵循职业能力培养的基本规律和学生的认知规律,坚持以学生为主体,教

师为主导,以理实一体化为主要教学组织形式,以小组为单位,任务为引领,教、学、做

一体化相结合,突出职业能力的培养。根据课程内容和学生特点,以临床案例为

载体创设教学情境,以引导学生学习和思考,拓展学习内容;配合使用视频、图片、

多媒体等多种教学手段。

考核:1.坚持多元评,介原则,充分考虑评价主体(自评与他评)评价要素(知识、能

教学力、素质)评价构成(过程评价、结果评价)等多因素,进行课程综合评价。

实施2.重视学生平时表现(如考勤、作业、课堂表现等),赋予必要的评价权重比。

与考核3.注重学生动手能力和分析与解决问题能力的考核。

4.课业成绩由平时成绩(占30%)理论考核成绩(占60%)技能考核成绩(占

10%)三部分构成。

4.母婴护理

课程名称母婴护理总学分4学分总学时72

实施学期第4学期课程类型B

1.素质目标

1.1具备热爱母婴护理事业的敬业精神和高度的责任心。

1.2具有良好的心理素质和职业道德素质。

1.3具有勤奋学习的态度,严谨求实的工作作风。

1.4具有一定的自学发展及创新能力。

2.知识目标

2.1掌握正常孕产妇、异常孕产妇的护理评估、护理诊断、护理措施。

2.2掌握妇产科常见急、危重病人的急救原则及护理措施。

应知

2.3熟悉异常妊娠、分娩、产褥及妇科常见疾病的治疗原则。

应会

2.4了解异常妊娠、分娩、产褥及妇科常见疾病的病因、病理。3.

能力目标

3.1具备妇产科常见病的病情观察、疾病初步判断及观察治疗效果的能力。

3.2能熟练地进行母婴常用护理操作技术。

3.3能配合医生对常见的急、危重病人进行抢救。

3.4具备指导妇女进行自我保健,预防疾病的能力。

3.5具备评判性思维能力和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3.6能运用人际沟通技巧及护理程序对护理对象实施个性化整体护理。

实施:根据生源特点实施分层教学,坚持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将传统教学模

式与信息化教学模式相结合,实现教学做一体化。根据教学内容及学生特点灵活应

用问题引导法、角色扮演法、病例教学法等多种教学方法,配合使用多媒体课件、

视频、图片、仿真模型、学习软件等多种教学手段。

考核:1.评价原则:坚持多元评价原则,充分考虑评价主体(自评与他评)评价

要素(知识、能力、素质)评价构成(过程评价、结果评价)等多因素,进行课程

教学综合评价。

实施2.评价方式:包括自评、学生互评和教师评价。

与考核3.改革举措:考试题型充分接轨护士执业资格考试,采取Al、A2、A3/A4型题和图

片试题。

4.课业成绩由平时成绩(占30%)理论考核成绩(占60%)技能考核成绩(占

10%)三部分构成。

5.儿童护理

课程名称儿童护理总学分4学分总学时72

实施学期第4学期课程类型B

1.素质目标

1.1具备认真、刻苦、勤奋的学习精神。

1.2热爱儿童,同情、爱护与关心患儿。

1.3具有良好的身体、心理素质和职业道德素质。

1.4具有科学的思维方式和分析问题的能力。

1.5具备儿童护理管理的基本能力。

2.知识目标

2.1能描述儿童各年龄阶段生长发育的规律。

2.2能了解儿童各系统的主要解剖生理特点。

应知

2.3能准确描述儿童保健措施及预防接种程序。

应会

2.4描述儿童常见各系统疾病的病因、诊治要点和护理评缶。

2.5准确描述儿童常见各系统疾病的临床表现及护理措施。

3.能力目标

3.1能对儿童常见病的病情进行观察、药物疗效观察。

3.2能对儿童常见疾病进行初步判断分析。

3.3能运用所学的知识对患儿进行整体护理。

3.4能运用人文科学知识对患儿及家属进行健康教育、保健指导。

3.5能按操作规程,熟练运用儿童护理常用的技术。

3.6具备较强的人际沟通能力和团队协作精神。

实施:遵循职业能力培养的基本规律和学生的认知规律,坚持以学生为主体,教

师为主导,以理实一体化为主要教学组织形式,以小组为单位,任务为引领,教、学、做

一体化相结合,突出职业能力的培养。根据课程内容和学生特点,以临床案例或

任务为载体创设教学情境,应用问题引导法、小组讨论法、标准化病人教学法、角色

扮演法、等方法引导学生学习和思考,拓展学习内容;配合使用视频、图片、多媒体

教学等多种教学手段。

实施考核:1.坚持多元评,介原则,充分考虑评价主体(自评与他评)评价要素(知识、能

与考核力、素质)评价构成(过程评价、结果评价)等多因素,进行课程综合评价。

2.重视学生平时表现(如考勤、作业、课堂表现等),赋予必要的评价权重比。

3.注重学生动手能力和分析与解决问题能力的考核。

4.课业成绩建议由平时成绩、理论考核成绩、技能考核成绩三部分按比例评定。

1嫩醯懒

㈠裤腿蟒

孵黑圳俵

WE备料舲㈱M

a(ft

88腮;鼬B狼护就第二韩

黜照映懦?

性麴夕

咐20202020

构a娥聪期

MH8闻

飒及削信醐处与

100000001C35454琳

岸生姓辨)

100000002嬲躺瞬墉#飘Bu7544410粗M

嬲1懒

100000003B72IM8lit72

&迪麟系励

100000012嬲与醵A1粕2020什*8888

ik

公V

1000W府B236浦考K36

共8

%100000009mB23636赖36

M0010何咻蒯陈C240408888N

ri!

100000006闾惘册Bi543024

gc54

10018大牲心理触A23636箱36

7

公100M熠期IAu5454魏54

共IOOOW.5燃相A3,ilM狗51

looom?翅林㈱A23636

g

%100000011撇(含舰竭界中华A23636

脑牖斓

»

MOONH牌弛蒯业A23636揪36

36S

1000(^15跚学卜2/3

掰码

10019岸生岫觎与触耨A236

100000020购辨B130822箱4422

娥—

小计

公服斓

HM11)!•-':㈱域;H率就,腿、工私相蹲施虢1(1.

共年辘

豺膜Pl10

%小计力)18010

(

4

g

,卜计

S62O2O1O1牌瓶单B€1俯3672轼108

''U0102曲B€1(836林108

1;业

*

0»103muimiB118180林18

俵修

fflOlW

力6晋赫麻B236281%

1

%

邛M0105艇轮艇士睥B-'17236钺72

431

win源B2361818翔36

BO网制B236288林36

262020108版和B2361818轼36

OOIN视期B8画7272箱7272

WHO■献攫的t61086451箍64

raom城人例㈤BE1俯54荆5454

W112姆媚i4723636辕72

262020113也蝌B4723636找72

况2(0)114B2361818制%

misA搬樽B2361818轴36

渤唧116穆辕螂B118108轼18

262020117B118180If18

162020118糟植驮躺电B2361818林36

制)加19mB2361818%

W0120群“C11822凝II

册020121对羽C32576576

小it%1728570涮598

»01miB3543618林54

1;

).林

*262020102mB2361818%

W01Q3楠耳腿B118108柱18

删僦林

1■:B11810818

8

262020105SiB2361818%

432

»0106B2361818%

»107卿捌B118180M18

262020108胞脚B2361818林36

攫!|

翻QI的B236181836

螂3锲赫概B2361818式36

小/p>

mm但2232

的嬲物悔楸用0删邮A御喇魏骊地制腿

(二)第二课堂活动设计与安排

此活动面向全院各专业学生,由学校团委、学工处和二级院(部)组织认定,

以学分方式纳入各专业参与学习范围,详细情况见《学生素质学分管理办法》,要求

学生在校期间必须修满10学分。具体安排见下表。

第二课堂活动与素质学分对照表

学分

修习内容

体系

学生通过参加各种思恁教育活动和道德呈现获得思想道德学分。思想教育活动主要

思想

包括理论学习教育活动、以“爱国、成才、奉献”为主线的主题教育活动及突出时代主旋

道德

律,针对性、思想性强的特色团体活动。道德呈现主要是指见义勇为、拾金不

学分

昧等行为和被评为优秀党员、优秀团员、三好学生等称号等。

学生通过参加学校组织的社会实践与志愿服务活动获得社会服务学分。社会实践与

社会

志愿服务活动包括大学生文化科技卫生“三下乡”、挂职锻炼、社区援助、法律援

服务

助、、社会调查、勤工助学等社会实践活动和公益性劳动、义务支教、义务

学分

献血、赛会服务、学雷锋等校内外的志愿服务活动。

学生通过参加科技学术与创新创业活动获得创新创业学分。科技学术与创新创业活

创新

动包括校内外有关的学术科技与创新创业讲座、报告等,学校承认的各项校内外科技学

创业

术与创新创业竞赛,主持或参加各类科研项目,撰写和公开发表学术论文,申报

学分

获得国家专利,创业实践,实现研究成果转让等活动。

学生通过参加学校组织的文化体育艺术和身心发展活动获得文化活动学分。文化体

文体

育艺术和身心发展活动包括学校承认的校内外各类文化艺术讲座、各种文艺演出、演

活动

讲褰、辩论赛、歌手大赛、主持人大赛、舞蹈大赛、阅读、田径比罪球类比赛等

学分

各项文化艺术体育竞赛。

学生通过从事团学工作、社团活动和文明创建评比获取团队意识学分。团学工作主

团队

要指学生在团委、学生会、院部、班级等组织中担任学生干部职务并能够按照岗位要求组

意识

织参与开展有关活动的情况,文明创建评比项目包括文明班级、文明寝室等评

学分

比活动,视评比获奖结果获得学分。

职业

学生通过参加职业技能培训、职业资格和技能等级考证、职业技能竞赛等活动获

素养

得职业素养学分。学生取得相关证书即获得学分。

学分

(三)课程结构及学时、学分分配

表8课程结构及学时、学分分配一览表

434

课程类别总学时理论学时实践学时学分

公共素质公共必修课

基础课程公共选修课18020

专业(群)平台课

职业能力

专业

课程172857056096

必修课程

职业专业

32418214218

拓展课程选修课

合计

理论学时占比实践学时占比

十、实施保障

(一)师资队伍

护理专业已形成了一支教学经验丰富、科研能力强、学术水平高的“双师型”

教学团队。本专业教学团队坚持以教学为中心,以育人为根本,注重教学科研相结

合,培养护理专业技术型人才为根本任务。

1.队伍结构

学生数与本专业专任教师数比例低于1:20;双师素质教师占专业教师比例不

低于60%;专任教师队伍要考虑职称、年龄,形成合理的梯队结构,其中高职职称比

例达到20%o

2.专任教师

专任教师均具有高校教W任职资格;有理想信念、有道德情操、有扎实学识、有仁爱

之心;具备护理相关专业本科及以上学历,研究生学历或硕士及以上学位比例达到15%

以上。专业课教师具备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具有扎实的本专业相关理论功底

和实践能力;具有较强信息化教学能力,能够开展课程教学改革和科学研究;每两年医

院实践三个月以上,每五年企业实蝴间累计不少于6个月。

3.专业带头人

在专业课教师中,有1-2名高职称教师担任专业带头人。专业带头人能够较好地

把握护理行业、专业发展,能广泛练习行业企业,了解行业企业对本专业人才的需求

实际,教学设计、专业研究能力强,组织展教科作能*强,在本区域或本领域具有

一定的专业影响力。必要时,可设立楚天技能名师岗位,聘任楚天技能名师。

4.兼职教师

兼职教师主要从本专业相关的行业企业聘任,具有良好的思想政治素质、职

435

业道德和工匠精神,具有扎实的专业知识和丰富的实际工作经验,并具有本科及以上

学历、中级及以上护理(或医药卫生系列)专业技术职称,能担仟专'业课程教学、

实习实训指导和学生职业发展规划指导等教学任务。兼职教师占专任教师的20%左右,

建立了兼职教师聘任管理制度。

(-)教学设施

对教室,校内、校外实习实训基地等提出有关要求。

校内实践教学场地与功能介绍表

实验室、实训基地(中心)

序号完成的实践教学内容备注

的名称

备用床22张、麻醉床5张、多功

自蜩床9张、多痂缈理人23个、

1基本护理技术实训室

鼻饲模型18个、导尿速瞬翘6

个、各类给药模型等

智能化胸腹部检查教学仪、心电图

机、心肺复苏训练模拟人、快速血

糖仪、心电监护仪、局部仓临模型、屡

2专项护理技术实训室管造口术护理模型、手术器械

台、常用手术器械包、胎心监护仪、分

娩综合技能模型、婴儿护理模

型、老年护理模拟人等

物理(PT)治疗床、肩关节回

旋训练器、助行器、

多媒体按摩点穴电子人体模型、家

3拓展护理技术实训室

庭访视包、约束床、智能身心反馈

音乐放松

仪等。

校外实践教学基地介绍表

序号校外实习基地名称(企业名称)完成的实践教学内容备注

1科技学院基础医学实验室解剖、病理、药理、微生

物等学科

2中心医院临床护理教学

(三)教学资源

1.建设课程网站:利用网络资源搜索相关资料,建立网上学习平台,学生通过

该平台可以和老师进行教学互动,还可以进行测试,浏览信息,了解生理学的新技

术、新进展。

436

2.完善基础资源:如课件、教案、电子教材、实习指导、案例库、试题库、视

频、音频、教学软件等。

3.开发拓展资源: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开发视听光盘、、投影片等多媒体资源,

利用学校教学图书馆、电子期刊、网络资源,使教学内容从单一化向多元化转化,

使学生知识和能力的拓展成为可能。

4.充分利用教学医院的实习基地,学校实验室,开展实训I、见习、实习等活动,

满足学生综合职业培养的要求。

(四)教学方法

随着高考制度的改革实施,高职生源由以普通高中毕业生为主逐步向生源多样化转

变,客观上需要根据生源结构特点实施分层教学。相对于中升高学生而言,普通高中毕

业生文化基础较好而职业技能欠缺,在教学中应重点加强职业素质和职业技能的培养,

实施“做中学、学中做、工学一体”课堂教学模式,不断深化课堂教学改革,切

实提高课堂实效。

鼓励教师围绕立德树人、培养高素质技术技能型护理人才目标,根据课程特点、

教学条件、学习需求以及学生的个性特征等,因材施教、因需施教,改革课堂教学

组织模式,创新教育教学方法与策略,探索实施“翻转课堂”、慕课、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