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5年九年级历史作业练习试题考试时间:60分钟试卷分值:100分一、选择题(16道,每道题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正确答案,共计48分)1.公元前8世纪到公元前6世纪,在爱琴海、黑海和地中海沿岸和近海的许多岛屿上,建立了100多个以城市为中心的小国,小的城邦公民不过几百人,最大的城邦领土面积也只有8400平方千米。这说明希腊城邦的特点是()A.人民主权 B.小国寡民 C.独立自治 D.封闭保守2.公元前21—前18世纪,两河流域先后制定了《乌尔纳姆法典》《埃什鲁那法典》这些法典的颁布()A.说明法制建设基本完备 B.有利于法律意识的增强C.缓和了社会尖锐的矛盾 D.表明惩罚力度的加大3.世界文明是在不断冲撞和融合中向前发展的,把包括零在内的10个数字符号从东方传入西方的是()A.古代印度人 B.古代阿拉伯人C.古代罗马人 D.古代日本人4.有同学收集了希波战争、亚历山大东征、罗马帝国扩张、马可·波罗来华等素材。由此推断,他们学习的主题最有可能是()A.文明的冲撞与融合 B.帝国的扩张C.人类文明的起源 D.东西方经济的交流5.有人说,中世纪的欧洲是一个“黑暗的时代”,宗教神学占统治地位,对异端进行残酷的迫害,以卑鄙的手段掠夺土地……也有人认为,在西方文明的形成与发展中,基督教发挥了至关重要的作用。上述材料说明()A.基督教作用明显弊大于利 B.没有基督教就没有欧洲文明C.基督教导致欧洲长期落后 D.基督教对欧洲文明影响重大6.房龙的《人类的故事》中这样描述庄园:“中世纪的骑士同时也是拥有田产的乡绅,少有出现必须付钱购买某种物品的情形,他们的庄园里能够产生供他和他的家人的一切物品。”由此可以判断中世纪庄园经济的特征是()A.商品经济发达 B.严格禁止竞争 C.基本自给自足 D.自耕农为主体7.关于文艺复兴时期的人文主义思想,下列哪一项描述最准确?()A.人文主义强调神权高于一切,主张回归中世纪宗教传统B.人文主义倡导以人为中心,重视人的价值和理性思考C.人文主义反对科学探索,主张完全依赖宗教解释世界D.人文主义提倡封建制度的复兴,反对资本主义萌芽8.关于三角贸易,下列解读不正确的有()A.路线:欧洲—美洲—非洲—欧洲B.促进欧洲资本主义发展C.给非洲带来了巨大灾难D.给美洲带来了大量劳动力9.按时间先后顺序排列下列历史上著名的文献()①《人权宣言》②《独立宣言》③《解放黑人奴隶宣言》④《权利法案》A.①②③④ B.②①④③ C.④②①③ D.④②③①10.如图是近代某国政权组织形式图。由此判断该国应是A.美国 B.俄国 C.法国 D.英国11.下图是英国的城市化过程曲线图。其中BC段城市化进程加快发展的主要原因是()A.议会改革 B.殖民掠夺 C.圈地运动 D.工业革命12.下表内容可以用来解释第一次世界大战的()英国保住世界霸主的地位,夺取更多的殖民地法国雪耻普法战争的失败,恢复昔日欧洲大陆的霸主地位德国企图建立大德意志帝国,夺取英法的殖民地A.进程 B.结果 C.性质 D.影响13.苏俄新经济政策实施后,农民洛夫斯基家的日子越过越好了。他们种的粮食交完税后还有很多剩余,可以拿到集市上卖,再买些日用品,儿子在德国人承租的工厂做工,有一份还不错的工资。上述材料表明新经济政策的特点是()A.交纳粮食税 B.实行计划经济C.生产资料私有化 D.发展商品经济14.面对空前经济大危机,罗斯福实施新政“以工代赈”获得了一举多得之利。“多得之利”应该包括()A.稳定了农产品的市场秩序 B.协调了劳资关系C.为失业者提供了就业机会 D.开创了福利国家先河15.关于美国独立战争和法国大革命比较,下列哪一项是正确的?()A.两者都受到了启蒙思想的深刻影响,但法国大革命更注重社会平等B.两者都以建立君主立宪制为最终目标C.美国独立战争的主要目标是推翻封建制度,而法国大革命是为了争取殖民地独立D.两者都未对世界历史产生深远影响16.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爆发与下列哪一项国际关系格局密切相关?()A.维也纳体系的建立B.凡尔赛-华盛顿体系的形成C.两极格局的对抗D.欧洲列强之间的同盟体系和军备竞赛二、非选择题(21到24四道题,共计52分)17.阅读大事年表,回答下列问题。1492年哥伦布到达美洲1840年英国成为第一个工业国(“世界工厂”),称雄世界两个世纪1914年萨拉热窝事件1919年巴黎和会1919年五四运动1939年德军闪击波兰1945年雅尔塔会议回答:(1)指出年表中使各大洲从彼此隔绝走向紧密联系的标志性历史事件。指出中国古代推动丝绸之路的“凿空”历史事件名称。(2)根据年表指出这场大战对中国的影响。(3)根据年表简述世界格局演变历程。(4)根据年表结合所学知识谈谈对世界格局演变的规律性认识。18.18世纪中期到20世纪初,欧美等地相继发生两次工业革命,工业革命深刻影响了世界历史的发展进程。材料一英国人均国民生产总值的指数变化(1500-1900年)材料二英、美、中三国产品在世界产量份额中的变化(1750-1900年)1750年(%)1830年(%)1860年(%)1900年(%)英国1.99.519.918.5美国—2.47.223.6中国32.829.819.76.2(1)材料一中英国人均国民生产总值的指数变化有什么特点?(2)你能从材料二中提取到哪些信息?(3)列举两例中国古代农业不断进步过程中所发明出的铁制农具。(4)基于以上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对两次工业革命影响看法。19.建构时序性的历史知识体系是学好历史的重要方法。以下是美俄两国历史发展示意图,看图结合材料,回答问题。各自危机各自解】(1)A年,美国与俄国是如何解决本国危机的?【一进一出一战终】材料B年因两个事件——俄国革命和美国参战——而被证明是决定性的一年。因为革命,俄国退出了第一次世界大战。美国总统威尔逊宣称美国参战是为了结束战争、结束痛苦和灾难,他提出的《十四点和平纲领》引发了一场和平期望与民主愿望的骚动,欧洲民众以发狂的热情把威尔逊当作“救世主”、“和平王子”来欢迎。——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2)导致俄国退出一战的革命是什么性质的革命?美国宣称参加第一次世界大战是为了结束欧洲的痛苦和灾难,你认为美国参战的目的是什么?【杰出领袖谋发展】C阶段,苏联在斯大林领导下进行社会主义工业化建设,美国正在与一场席卷整个资本主义世界的大危机做斗争。(3)根据所学知识写出美国应对这场大危机所涌现的领导人是谁,并说明政策的主要特点是什么?20.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一个画家应该描绘两件主要的东西:人和人的思想意图。”达•芬奇在论述绘画的宗旨时强调指出。他在绘画中着眼于生活,努力创作真实而生动的艺术形象。一次,他作为助手和老师合作一幅画卷,老师由于跳不出宗教神学观念的束缚,所绘作的部分枯燥无味,毫无生气;而达•芬奇所绘的一个天使,神态自然,栩栩如生,两者成鲜明对比,老师看后自叹不如。材料二它是一场反封建的思想文化运动,这场以人权对抗神权、以法律对抗专制、以科学对抗蒙昧的运动,是继文艺复兴之后,欧洲发生的第二次思想解放运动。它有力的批判了封建专制和天主教会,为资产阶级取得统治地位作了思想上和理论上的准备。材料三让统治阶级在共产主义革命面前发抖吧,无产者在这个革命中失去的只是锁链,他们获得的将是整个世界。请回答:(1)根据材料一结合所学知识回答,达·芬奇的绘画体现了什么“时代精神”?在中国古代战国时期,同样有一场影响深远的思想文化运动,请说出其名称。(2)根据以上材料,完成历史小论文,请自拟论点作为标题,通过两件以上史实进行论证,要求论点清晰、论证合理、语言通畅。
2025年九年级历史作业练习试题考试时间:60分钟试卷分值:100分一、选择题(16道,每道题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正确答案,共计48分)1.公元前8世纪到公元前6世纪,在爱琴海、黑海和地中海沿岸和近海的许多岛屿上,建立了100多个以城市为中心的小国,小的城邦公民不过几百人,最大的城邦领土面积也只有8400平方千米。这说明希腊城邦的特点是()A.人民主权 B.小国寡民 C.独立自治 D.封闭保守【答案】B【解析】【分析】【详解】根据“以城市为中心的小国,小的城邦公民不过几百人”可知,希腊城邦的特点是小国寡民,B项正确;材料信息无法体现人民主权、独立自治、封闭保守,排除ACD项。故选B项。【点睛】2.公元前21—前18世纪,两河流域先后制定了《乌尔纳姆法典》《埃什鲁那法典》这些法典的颁布()A.说明法制建设基本完备 B.有利于法律意识的增强C.缓和了社会尖锐的矛盾 D.表明惩罚力度的加大【答案】B【解析】【详解】根据题干“公元前21—前18世纪,两河流域先后制定了《乌尔纳姆法典》《埃什鲁那法典》”并结合同一时期的《汉谟拉比法典》可知,这些成文法典的出现,标志着法律从习惯法向成文法的过渡。这些法典的颁布使法律内容更加明确、公开,民众能够更清晰地了解行为规范与惩罚标准,从而有助于增强社会的法律意识,是古巴比伦王国留给人类的宝贵文化遗产,表明人类社会的法制传统源远流长,B项正确;法制建设是一个随社会体系变化不断改善的长期的过程,故“基本完备”说法有误,排除A项;这些法典严格保护奴隶主的利益,因此无法缓和尖锐的社会矛盾,排除C项;法典的出现是为了规范行为,明确惩罚标准,并非单纯加大惩罚力度,因此不能得出“惩罚力度的加大”的结论,排除D项。故选B项。3.世界文明是在不断冲撞和融合中向前发展的,把包括零在内的10个数字符号从东方传入西方的是()A.古代印度人 B.古代阿拉伯人C.古代罗马人 D.古代日本人【答案】B【解析】【分析】【详解】包括零在内的10个数字符号是阿拉伯数字,其发明者是古印度人,经过阿拉伯人传播在西方,所以称为阿拉伯数字,所以答案选B。4.有同学收集了希波战争、亚历山大东征、罗马帝国扩张、马可·波罗来华等素材。由此推断,他们学习的主题最有可能是()A.文明的冲撞与融合 B.帝国的扩张C.人类文明的起源 D.东西方经济的交流【答案】A【解析】【详解】据题干“希波战争、亚历山大东征、罗马帝国扩张、马可·波罗来华等素材”可知,希波战争、亚历山大东征、罗马帝国扩张都伴随着不同文明之间的冲突与碰撞,马可・波罗来华则促进了东西方文明的交流与融合。这些素材综合体现了文明的冲撞与融合这一主题,A项正确;马可・波罗来华不属于帝国的扩张,排除B项;材料主要体现的是不同文明间的冲撞与融合,没有体现人类文明的起源,排除C项;材料主要体现的是不同文明间的冲撞与融合,“东西方经济的交流”不能完全概括这些事件中文明冲撞等方面的内容,排除D项。故选A项。5.有人说,中世纪的欧洲是一个“黑暗的时代”,宗教神学占统治地位,对异端进行残酷的迫害,以卑鄙的手段掠夺土地……也有人认为,在西方文明的形成与发展中,基督教发挥了至关重要的作用。上述材料说明()A.基督教作用明显弊大于利 B.没有基督教就没有欧洲文明C.基督教导致欧洲长期落后 D.基督教对欧洲文明影响重大【答案】D【解析】【详解】根据题干“在西方文明的形成与发展中,基督教发挥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并结合所学可知,中世纪宗教神学垄断整个欧洲文化,因此基督教对欧洲文明影响重大,D项正确;题干没有涉及基督教作用的弊、利问题,排除A项;没有基督教就没有欧洲文明说法有误,排除B项;基督教导致欧洲长期落后与题干秦国,排除C项。故选D项。6.房龙的《人类的故事》中这样描述庄园:“中世纪的骑士同时也是拥有田产的乡绅,少有出现必须付钱购买某种物品的情形,他们的庄园里能够产生供他和他的家人的一切物品。”由此可以判断中世纪庄园经济的特征是()A.商品经济发达 B.严格禁止竞争 C.基本自给自足 D.自耕农为主体【答案】C【解析】【详解】根据材料“中世纪的骑士同时也是拥有田产的乡绅,少有出现必须付钱购买某种物品的情形,他们的庄园里能够生产供他和他的家人的一切物品”和所学知识可知,材料反映的是骑士很少购买物品,庄园的生产是基本自给自足的,C项正确;材料“少有出现必须付钱购买某种物品的情形”说明庄园内商品经济不发达,排除A项;材料未体现禁止竞争,排除B项;自耕农拥有自己的土地,与材料“骑士同时也是拥有田产的乡绅”不符,排除D项。故选C项。7.关于文艺复兴时期的人文主义思想,下列哪一项描述最准确?()A.人文主义强调神权高于一切,主张回归中世纪宗教传统B.人文主义倡导以人为中心,重视人的价值和理性思考C.人文主义反对科学探索,主张完全依赖宗教解释世界D.人文主义提倡封建制度的复兴,反对资本主义萌芽【答案】B【解析】【详解】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人文主义强调以人为中心,重视人的价值、尊严和理性思考,反对中世纪以神为中心的观念,B项正确;文艺复兴时期的人文主义反对神权至上,是对中世纪宗教传统的突破,并非主张回归,排除A项;人文主义鼓励科学探索,推动了科学技术的发展,并非反对科学探索和完全依赖宗教解释世界,排除C项;人文主义是资本主义萌芽发展在思想文化领域的反映,它反对封建制度的束缚,而不是提倡封建制度复兴,排除D项。故选B项。8.关于三角贸易,下列解读不正确的有()A.路线:欧洲—美洲—非洲—欧洲B.促进欧洲资本主义发展C.给非洲带来了巨大灾难D.给美洲带来了大量劳动力【答案】A【解析】【详解】本题为逆向选择题,依据所学可知,“三角贸易”将非洲的黑奴卖到了美洲,其路线是:欧洲—非洲—美洲—欧洲,A项符合题意,选择A项;三角贸易给欧洲带来了大量的资本原始积累,促进欧洲资本主义发展,使非洲丧尸的大量精壮劳动力,给非洲带来了巨大灾难,通过黑奴贸易给美洲带来了大量劳动力,促进美洲种植业经济发展,排除BCD三项。故选A项。9.按时间先后顺序排列下列历史上著名的文献()①《人权宣言》②《独立宣言》③《解放黑人奴隶宣言》④《权利法案》A.①②③④ B.②①④③ C.④②①③ D.④②③①【答案】C【解析】【详解】据所学知识可知,①1789年法国制宪会议颁布《人权宣言》;
②1776年7月4日美国大陆会议颁布《独立宣言》;③1862年林肯政府颁布《解放黑人奴隶宣言》;④1689年英国议会颁布《权利法案》。按时间先后顺序排列④②①③,C项正确;而ABD项排序错误,排除ABD项。故选C项。10.如图是近代某国政权组织形式图。由此判断该国应是A.美国 B.俄国 C.法国 D.英国【答案】D【解析】【详解】依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689年,英国通过《权利法案》,议会权力扩大,逐渐形成了君主立宪制政体,议会限制国王的权力,国王的权力转移给了内阁,议会又产生和监督内阁,D项正确;美国和法国是民主共和制,不存在“国王”,排除AC项;俄国是沙皇专制,排除B项。故选D项。11.下图是英国的城市化过程曲线图。其中BC段城市化进程加快发展的主要原因是()A.议会改革 B.殖民掠夺 C.圈地运动 D.工业革命【答案】D【解析】【详解】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工业革命的时间是18世纪60年代—19世纪40年代,因此材料中BC段城市化进程主要和工业革命有关,D项正确;议会改革是指起始于19世纪60年代初至1867年,英国展开的争取第二次选举改革的群众运动,英国工业资产阶级反对贵族寡头统治,争取扩大资产阶级民主的政治改良运动,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城市化进程,但并非主要原因,排除A项;殖民掠夺为英国资本主义发展提供了原始资本积累,但与英国城市化发展无直接关联,不是其主要原因,排除B项;圈地运动是发生在15至19世纪圈占农民土地的运动,与题干时间不符,排除C项。故选D项。12.下表内容可以用来解释第一次世界大战的()英国保住世界霸主的地位,夺取更多的殖民地法国雪耻普法战争的失败,恢复昔日欧洲大陆的霸主地位德国企图建立大德意志帝国,夺取英法的殖民地A.进程 B.结果 C.性质 D.影响【答案】C【解析】【详解】根据材料“英国保住世界霸主的地位,夺取更多的殖民地”“法国雪耻普法战争的失败,恢复昔日欧洲大陆的霸主地位”“德国企图建立大德意志帝国,夺取英法的殖民地”可知英国、法国、德国都有自己的如意算盘,都想利用一战来获得更多的殖民地,从而说明一战的性质是一场帝国主义掠夺战争,C项正确;ABD项在材料中没有体现,排除。故选C项。13.苏俄新经济政策实施后,农民洛夫斯基家的日子越过越好了。他们种的粮食交完税后还有很多剩余,可以拿到集市上卖,再买些日用品,儿子在德国人承租的工厂做工,有一份还不错的工资。上述材料表明新经济政策的特点是()A.交纳粮食税 B.实行计划经济C.生产资料私有化 D.发展商品经济【答案】D【解析】【详解】据题干“他们种的粮食交完税后还有很多剩余,可以拿到集市上卖,再买些日用品,儿子在德国人承租的工厂做工,有一份还不错的工资”和所学知识可知,1921年春,苏维埃政府开始实施新经济政策。新经济政策的内容包括:以征收粮食税代替余粮收集制;允许使用雇佣劳动力和出租土地,农民可以自由买卖纳税后的剩余产品,实行自由贸易;允许私人经营中小企业;实行按劳取酬的工资制。材料通过农民自由交易、工人参与市场就业等事例,反映了新经济政策通过发展商品经济恢复国民经济,D项正确;新经济政策以粮食税取代战时共产主义的余粮收集制,这是具体措施而非本质特点,排除A项;计划经济是斯大林模式的产物,与新经济政策的市场化改革方向相悖。材料中农民可自由买卖剩余产品,说明市场存在,排除B项;新经济政策允许中小企业私有,但大型工业仍属国有,材料中“德国人承租的工厂”属于租让制,并非全面私有化,排除C项。故选D项。14.面对空前的经济大危机,罗斯福实施新政“以工代赈”获得了一举多得之利。“多得之利”应该包括()A.稳定了农产品的市场秩序 B.协调了劳资关系C.为失业者提供了就业机会 D.开创了福利国家先河【答案】C【解析】【详解】根据所学,“以工代赈”是指给失业的人员提供就业的机会,从而缓和社会矛盾,拉去内需消费,C项正确;AB项不属于“以工代赈”的内容,排除AB项;D项是建立社会保障体系的内容,排除D项。故选C项。15.关于美国独立战争和法国大革命的比较,下列哪一项是正确的?()A.两者都受到了启蒙思想的深刻影响,但法国大革命更注重社会平等B.两者都以建立君主立宪制为最终目标C.美国独立战争的主要目标是推翻封建制度,而法国大革命是为了争取殖民地独立D.两者都未对世界历史产生深远影响【答案】A【解析】【详解】结合所学可知,美国独立战争和法国大革命都受到了启蒙思想的影响,如自由、平等、民主等理念。然而,法国大革命在追求社会平等方面更为激进,尤其是在废除封建特权、推行公民平等等方面,A项正确;美国独立战争的最终目标是建立独立的共和国,而非君主立宪制;法国大革命初期虽有君主立宪的尝试,但最终走向了共和制,排除B项;美国独立战争的主要目标是摆脱英国的殖民统治,争取独立,而非推翻封建制度;法国大革命的主要目标是推翻封建专制制度,建立新的社会秩序,排除C项;美国独立战争和法国大革命都对世界历史产生了深远影响,前者推动了殖民地的独立运动,后者激发了欧洲乃至全球的民主革命浪潮,排除D项。故选A项。16.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爆发与下列哪一项国际关系格局密切相关?()A.维也纳体系的建立B.凡尔赛-华盛顿体系的形成C.两极格局的对抗D.欧洲列强之间的同盟体系和军备竞赛【答案】D【解析】【详解】根据所学可知,第一次世界大战(1914-1918)的爆发与欧洲列强之间的矛盾直接相关。战前,欧洲形成了两大军事同盟集团(三国同盟:德、奥匈、意;三国协约:英、法、俄),这些同盟关系使局部冲突极易升级为全面战争,D项正确;拿破仑战争后形成维也纳体系,排除A项;一战后,先后召开了巴黎和会和华盛顿会议,形成了新的国际关系格局——凡尔赛—华盛顿体系,排除B项;二战后形成两极格局,排除C项。故选D项。二、非选择题(21到24四道题,共计52分)17.阅读大事年表,回答下列问题。1492年哥伦布到达美洲1840年英国成为第一个工业国(“世界工厂”),称雄世界两个世纪1914年萨拉热窝事件1919年巴黎和会1919年五四运动1939年德军闪击波兰1945年雅尔塔会议回答:(1)指出年表中使各大洲从彼此隔绝走向紧密联系的标志性历史事件。指出中国古代推动丝绸之路的“凿空”历史事件名称。(2)根据年表指出这场大战对中国的影响。(3)根据年表简述世界格局的演变历程。(4)根据年表结合所学知识谈谈对世界格局演变的规律性认识。【答案】(1)事件:新航路开辟(或:哥伦布到达美洲);张骞通西域(2)影响:一战后的巴黎和会上,列强将德国在山东的侵略特权转交给日本,导致了中国的五四运动。(3)演变:工业革命后英国成资本主义世界霸主;一战后形成凡尔赛华盛顿体系;二战后形成两极格局。(4)认识:国际格局的实质就是世界大国的实力格局(综合国力是一个国家在国际格局中地位的决定性因素);国际格局的演变充斥着霸权主义和大国强权政治;落后就要挨打。等等【解析】【小问1详解】历史事件:根据大事年表中“1492年哥伦布到达美洲”并结合和所学可知,新航路开辟(或:哥伦布到达美洲)后,欧洲、与亚洲、非洲、美洲之间建立起了直接的商业联系,往来日益密切,世界开始连为一个整体,世界的观念也从此逐步确立起来。故使各大洲从彼此隔绝走向紧密联系的标志性历史事件是新航路开辟(或:哥伦布到达美洲);名称:依据所学可知,中国古代推动丝绸之路的“凿空”历史事件是张骞通西域。【小问2详解】影响:根据大事年表中“1919年巴黎和会、1919年五四运动”并结合和所学可知,一战后,在巴黎和会上,列强将德国在山东侵略特权转交给日本,消息传到国内,中国爆发了五四爱国运动。【小问3详解】演变:根据大事年表中“1840年英国成为第一个工业国(“世界工厂”),称雄世界两个世纪”和所学可知,工业革命后英国成为资本主义世界霸主;根据大事年表中“1919年巴黎和会”和所学可知,一战后,在巴黎和会和华盛顿会议的基础上,形成了新的国际秩序“凡尔赛——华盛顿体系”;根据大事年表中“1945年雅尔塔会议”和所学可知,二战后,美苏双方互相敌对,进而发展为两大军事集团的全面冷战对峙,形成两极格局。【小问4详解】认识:本题是开放性题,只要言之有理即可。如:国际格局的实质就是世界大国的实力格局(综合国力是一个国家在国际格局中地位的决定性因素);国际格局的演变充斥着霸权主义和大国强权政治;落后就要挨打。等等18.18世纪中期到20世纪初,欧美等地相继发生两次工业革命,工业革命深刻影响了世界历史的发展进程。材料一英国人均国民生产总值的指数变化(1500-1900年)材料二英、美、中三国产品在世界产量份额中的变化(1750-1900年)1750年(%)1830年(%)1860年(%)1900年(%)英国1.99.519.918.5美国—2.47.223.6中国32.829.819.76.2(1)材料一中英国人均国民生产总值的指数变化有什么特点?(2)你能从材料二中提取到哪些信息?(3)列举两例中国古代农业不断进步过程中所发明出的铁制农具。(4)基于以上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对两次工业革命影响的看法。【答案】(1)特点:英国的人均国民生产总值逐渐提高;1800年后增长迅速。(任答一点即可)(2)信息:19世纪30年代前中国产品在世界中所占份额高于英国;到20世纪初中国已落后于英国;20世纪初英美产品在世界中所占的份额超过中国;美国在20世纪初超越英国。(任答两点)(3)耧车、曲辕犁、筒车、秧马。(任答两点)(4)看法:工业革命促进了经济的发展;但是也带来环境污染等。【解析】【小问1详解】特点:根据“英国人均国民生产总值的指数变化(1500-1900年)”可知,从1500年到1900年间,英国的人均国民生产总值逐渐提高,1650年后整体增幅增大;在1800年后增长迅速。小问2详解】信息:根据材料“英、美、中三国产品在世界产量份额中的变化(1750-1900年)”数据可知,从1750年到1830年,中国产品占世界产量份额都大于英国,但是从1860年则下降,中国为19.7%,英国为19.9%,1900年,美国产品占世界产量份额比重增大,超过英国,而中国下降到6.2%。因此,可以得到的信息有:到19世纪30年代前中国产品在世界中所占份额高于英国;到20世纪初中国已落后于英国;20世纪初英美产品在世界中所占的份额超过中国;美国在20世纪初超越英国。【小问3详解】铁制农具:根据所学知识可知,汉代的耧车是播种工具,属于铁制农具;唐朝时期改进的曲辕犁是耕种工具,提高了农业生产力;此外,筒车是灌溉工具、以及宋代时期的秧马等。【小问4详解】看法:综合上述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英国在工业革命后成为世界工厂,美国第二次工业革命期间发展迅速,因此,工业革命促进了经济的发展;但是也带来环境污染等。19.建构时序性的历史知识体系是学好历史的重要方法。以下是美俄两国历史发展示意图,看图结合材料,回答问题。【各自危机各自解】(1)A年,美国与俄国是如何解决本国危机的?【一进一出一战终】材料B年因两个事件——俄国革命和美国参战——而被证明是决定性的一年。因为革命,俄国退出了第一次世界大战。美国总统威尔逊宣称美国参战是为了结束战争、结束痛苦和灾难,他提出的《十四点和平纲领》引发了一场和平期望与民主愿望的骚动,欧洲民众以发狂的热情把威尔逊当作“救世主”、“和平王子”来欢迎。——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2)导致俄国退出一战的革命是什么性质的革命?美国宣称参加第一次世界大战是为了结束欧洲的痛苦和灾难,你认为美国参战的目的是什么?【杰出领袖谋发展】C阶段,苏联在斯大林领导下进行社会主义工业化建设,美国正在与一场席卷整个资本主义世界的大危机做斗争。(3)根据所学知识写出美国应对这场大危机所涌现领导人是谁,并说明政策的主要特点是什么?【答案】(1)解决危机:美国通过南北战争;俄国通过1861年农奴制改革。(2)革命性质:无产阶级社会主义革命。目的:实际上是为了捞取战利品,在战后重新瓜分世界时处于有利地位,进一步夺取世界霸权。(3)领导人:罗斯福。特点:国家干预经济。【解析】【小问1详解】解决危机:根据A的时间“1861年”,结合所学可知,为了解决奴隶存废问题,美国爆发了南北战争。根据所学知识可知,俄国1861年改革废除了农奴制。【小问2详解】革命性质:根据材料B年的时间“1917年”,结合所学可知,1917年俄国爆发了十月革命,十月革命是人类历史上第一次胜利的社会主义革命。导致俄国退出一战的革命是无产阶级社会主义革命。目的:根据所学可知,美国参战实际上是为了捞取战利品,在战后重新瓜分世界时处于有利地位,进一步夺取世界霸权。【小问3详解】领导人:根据材料“美国正在与一场席卷整个资本主义世界的大危机做斗争”,结合所学可知,为了应对经济危机,罗斯福采取新政。美国应对这场大危机所涌现的领导人是罗斯福。特点:根据所学知识可知,罗斯福一上任,就宣布实施新政,采用国家干预手段来扭转经济形势。罗政策的主要特点是国家干预经济。20.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一个画家应该描绘两件主要的东西:人和人的思想意图。”达•芬奇在论述绘画的宗旨时强调指出。他在绘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年银行从业资格证知识点试题及答案
- 学生学习评估方案计划
- 优化仓库采购流程的个人计划
- 教学质量提升的路径探讨计划
- 银行机构财务健康检测试题及答案
- 黄金投资的运作机制与风险试题及答案
- 小语种考试方法论试题及答案
- 2025年特许金融分析师考试目标达成试题及答案
- 2025年特许金融分析师考试解题思路试题及答案
- 国际金融理财师考试风险偏好评估试题及答案
- 2025年辽宁中考物理模拟练习卷(3)(含答案)
- 2024-2025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中英语模拟试卷(深圳专用)(原卷版)
- 生物样本库建设及其在研究中的应用试题及答案
- 2025-2030中国硫酸铵行业市场运行分析及竞争格局与投资发展研究报告
- 北京市海淀区2024-2025学年第二学期期中练习暨海淀高三高三一模(海淀一模)(英语试卷+答案 )
- 2024年河南轻工职业学院单招职业适应性测试题库必考题
- 中医药行业数字化转型的机遇与挑战
- 工程塑胶材料采购合同(2篇)
- 儿童发展问题的咨询与辅导-案例1-5-国开-参考资料
- 安全生产法律法规汇编(2025版)
- 【MOOC】健身气功八段锦-东南大学 中国大学慕课MOOC答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