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知人论世,了解新诗的特点。反复诵读,赏析诗歌的意象、意境,感受诗歌的建筑美、音乐美、绘画美(三美)。体悟诗人的思想感情。学习目标知人论世,初入文本作者简介
徐志摩(1896—1931),原名章垿,字槱[yǒu]森,笔名云中鹤、南湖,浙江海宁人,我国现代著名诗人、散文家、翻译家。1916年考入北京大学,毕业后先后到美国、英国留学。历任北京大学、清华大学教授。一生中他辛勤笔耕,著作颇丰,影响深远,被人们誉为“一手奠定中国诗坛的人”。代表诗集《志摩的诗》、《猛虎集》、《翡冷翠的一夜》。新月社主要成员之一。其诗语言清新,韵律和谐,比喻新奇,想象丰富,意境优美,并追求艺术形式的整饬、华美,具有鲜明的艺术个性。1931年11月19日,由南京乘飞机到北平,因遇雾在济南附近触山,机坠身亡。作者生平1916年考入北京大学,并于同年应父命与年仅16岁的张幼仪成婚。1918年赴美留学,1920年赴英国,就读于剑桥大学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徐志摩爱恋林徵因。1922年与张幼仪离异。同年8月辞别剑桥启程回国。历任北大、清华教授。1923年与胡适等成立新月社,为主要成员。1924年,泰戈尔访华,徐志摩任翻译,林徽因和梁思成参与接待工作。同年认识有夫之妇陆小曼并相恋。1926年10月,与陆小曼结婚。胡适充当媒人,梁启超做证婚人:“徐志摩,你这个人性情浮躁,所以在学问方面没有成就。你这个人用情不专,以致离婚再聚……你们两人都是过来人,离过婚又重新结婚,都是用情不专。以后要痛自悔悟,重新做人。愿你们这是最后一次结婚。”1931年11月19日,从南京乘飞机去北平,途中飞机失事不率遇难,死于泰山脚下,时年35岁。创作背景1928年秋,徐志摩重到英国,本诗记下了诗人再别康桥的情感体验。康桥,即剑桥,英国著名剑桥大学所在地。徐志摩曾于1921-1922在英国留学两年,大部分时间在此度过。这是他一生最美好的时光。康桥的一切,早就给他留下了美好的印象,1922年徐志摩回国前夕,曾作长诗《康桥再会吧》,在诗中称康桥为“永为我精神依恋之乡”。如今又要和它告别了,自然千缕柔情、万种感触涌上心头。
康桥cambridge,即剑桥,邻近康河,以剑桥大学闻名于世。1921年922年,由于狄更生的介绍和推荐,徐志摩以特别生的资格进了康桥大学(现剑桥大学)皇家学院,研究政治经济学。在剑桥两年受西方教育的熏陶及欧美浪漫主义和唯美派诗人的影响并开始创作新诗。在那里,他接受了资产阶级教育,形成以“爱、自由、美”为核心的人生观和“康桥理想”。
创作背景1928年秋,徐志摩重到英国,本诗记下了诗人再别康桥的情感体验。康桥,即剑桥,英国著名剑桥大学所在地。徐志摩曾于1921-1922在英国留学两年,大部分时间在此度过。这是他一生最美好的时光。康桥的一切,早就给他留下了美好的印象,1922年徐志摩回国前夕,曾作长诗《康桥再会吧》,在诗中称康桥为“永为我精神依恋之乡”。如今又要和它告别了,自然千缕柔情、万种感触涌上心头。
胡适说:“他的人生观就是一种‘单纯信仰’,这里面只有三个字:一个是爱,一个是自由,一个是美。”林徽因——爱狄更斯——自由泰戈尔——美1921年,徐志摩经狄更斯介绍在皇家学院作旁听生。与狄更斯、罗素成为好友。泰戈尔访华后,他随泰漫游欧洲,其诗作大程度上受到了泰的影响。在那里,他结识了影响他生命、终生为之倾慕的林徽因。康桥情节
他曾动情地说:“我的眼是康桥教我睁的,我的求知欲是康桥给我拨动的,我的自我意识是康桥给我胚胎的……”康桥转为正式研究生。过了半年的正式学生生活后,8月中旬回国。发表了第一首回忆康桥的诗--《康桥再会吧》。再次访问伦敦写下了为人熟知的现代散文名篇--《我所知道的康桥》。1922年1923年1925年7月1926年1月创作背景1928年诗人第三次漫游欧洲。在一个明媚的夏日午后,诗人独自悄悄来到康河,徜徉于昔日的校园,在那一木一花中寻觅当年的欢声笑语和那洒落其间的青春年华。康河的水开启了诗人的性灵,唤醒了他的诗情,于是便吟成了这首传世之作——《再别康桥》。文学常识·现代诗派
现代诗派现代诗派是在自由主义文学思潮激荡下,自觉追求“纯诗艺术美的一个诗歌流派,得名于1932年5月施蛰存创办的《现代》杂志。代表诗人有戴望舒、卞之琳、施蛰存、何其芳、废名、林庚等。
现代诗派的诗意核心是象征主义,就是借助具体的事物,用暗示、隐喻的方式,传达内心各种幽微难明的情意。现代诗派诗人力图充分展现诗人的内在情感,其诗歌的主题往往是彷徨和失落。
在诗歌技巧上,现代诗派继承了初期象征派对“纯诗”的强调,对“契合”与“暗示”的强调,对法国象征主义的借鉴,但是排除了对西方象征主义诗歌意象的盲目照搬,而是将西方的象征主义和中国古典诗歌的意象融合在一起,诗歌意象具有鲜明的中国特色,并将意象和诗人的人生感悟有机地容纳整合。文学常识·新月派
新月派是中国现代新诗史上的重要诗歌流派,又被称为“新格律诗派”,受泰戈尔《新月集》的影响很大,曾活跃于20世纪20年代中后期。
代表人物为徐志摩、闻一多等,他们不满于“五四以后“自由诗人”忽视诗艺的作风,提倡新格律诗,主张“理性节制情感”,反对滥情主义和诗的散文化倾向,从理论到实践上对新诗的格律化进行了认真的探索。
闻一多在《诗的格律》中提出了著名的“三美”主张,奠定了新格律诗派的理论基础,对新诗的发展做出了一定的贡献。新月派提倡“三美”的诗歌创作主张,即音乐美、建筑美和绘画美。这一关于新诗“三美”主张遂成为新格律诗派的理论纲领。它在一定程度上克服并纠正了五四运动以来白话新诗过于松散、随意等不足,对中国现代新诗的健康发展做出了特有的贡献。文学常识·新月派
音乐美:强调“有音尺、有平仄,有韵脚”。主要指音节和韵脚的和谐,追求诗歌的韵律感。绘画美:强调词藻的选择要秾丽、鲜明,有色彩感。表现为诗人注意诗的画面感,用词讲究色彩运用和搭配,诗的每一节几乎都可以看作一幅色彩鲜明的图画;建筑美:强调“有节的匀称,有句的均齐”。表现在诗节和诗行的排列组合上,每节诗的行数相同,每行诗的字数基本相等。三美文学常识·新月派
主要指从诗的整体外形上,讲究节与节的匀称和行与行的整齐。建筑美主要指音节和韵脚的和谐,追求诗歌的韵律感。音乐美主要指辞藻的华丽,讲究诗的视觉形象和直观性。绘画美初读诗歌感知音乐美读文正音
河畔()荡漾()
青荇()榆阴()
揉碎()浮藻()
长篙()漫溯()
斑斓()笙箫()pànyàngxìngyúróuzǎogāosùlánshēngxiāo整体感知音乐美那河畔的金柳
是夕阳中的新娘波光里的艳影,
在我的心头荡漾。韵脚:来,彩;娘,漾;摇,草;虹,梦;溯,歌;箫,桥;来,彩。①押韵灵活,韵律柔和,朗朗上口。每一小节的2、4句压韵,节节换韵,韵律和谐。整体感知音乐美③回环复沓,首节和末节,语意相似,节奏相同,构成回环呼应的结构形式。轻轻的我走了,
正如我轻轻的来;我轻轻的招手,
作别西天的云彩。悄悄的我走了,正如我悄悄的来;我挥一挥衣袖,不带走一片云彩。②音节和谐,节奏感强研读诗歌内容连用三个“轻轻的”,运用反复手法,一词表达的是动作的轻柔,实写悄悄来到和离开康桥时的情景,营造了宁静和谐的意境,奠定了舒缓的感情基调。
诗歌开头一节连用了三个“轻轻的”,结尾又连用两个“悄悄的”叠词,造成一种寂然无声的寂静环境,表达了诗人的惆怅之情,对康河十分珍惜和依恋的感情,增加了诗歌的静谧、飘逸的成分。康河给诗人最美的印象是它的宁静与和谐,诗人不忍让自己的离别破坏这种境界,即使是挥挥手打一下招呼,也不能有一点的喧哗去惊扰康河的宁静。整体感知建筑美轻轻的我走了,
正如我轻轻的来;我轻轻的招手,
作别西天的云彩。A.四行一节B.每行6—8字,字数接近,单行双行错开一格排列,参差中见整齐。C.诗的尾节和首节句式、语意相似,遥相呼应,回环复沓,节奏相同,构成回环呼应的结构形式。深入研读欣赏绘画美研读诗歌内容再读诗歌,概括诗中意象构建的画面。招手作别云彩图青荇水底招摇图榆阴浮藻清潭图河畔金柳倒影图黄昏夏虫沉默图撑篙漫溯寻梦图挥手惜别云彩图绘画美研读诗歌内容思考1:阅读诗歌第一节
云彩招手作别云彩图
给人以清新飘逸之感,飘洒的云彩,难舍的离愁,营造出一种诗人缓步飘然而去的意境。
最后的“西天的云彩”,为后面的描写布下了一笔绚丽的色彩,整个景色都是在夕阳映照下的景物。所以这节诗为整首诗定下了一个哀而不伤基调。研读诗歌内容思考2:阅读诗歌第二节,分析作者的思想感情?河畔金柳倒影图①“柳”与“留”有一种谐音关系,古人折柳送别,以示对远行人的挽留,表达了作者对康桥的不舍之情。②运用比喻的手法,将河畔的金柳比作夕阳中的新娘,生动形象地写出了金柳的美好姿态,,既婀娜多姿、温润可人,又光彩照人。表达了诗人的无限欢喜和眷恋之情。研读诗歌内容思考3:阅读诗歌第三节,你认为哪些词用得最妙?青荇水底招摇图“青荇”本就嫩绿清新,“油油的”更显繁盛葱郁,它还“在水底招摇”,
招摇:用拟人的手法写出了水草随微波起伏的轻盈之态,自由自在的情态,它似乎认得岸边的诗人,并有向诗人打招呼,欢迎诗人之意。“甘心”两字,直接表达了诗人对康河的永久眷恋。
研读诗歌内容思考4:阅读诗歌第四节,“彩虹似的梦”是什么?榆阴浮藻清潭图
“榆荫下的一潭”指拜伦潭,那里榆树蔽日,非常清凉,诗人留学期间常去那里读书、乘凉、遐思。表达了诗人对拜伦的仰慕与追怀。
研读诗歌内容思考4:阅读诗歌第四节,“彩虹似的梦”是什么?榆阴浮藻清潭图
比喻:先把“清泉”比作天上的彩虹,形象地描摹出晚霞映照在水中,湖水变得色彩斑斓,继而比“梦”,以梦的绚丽多姿、变幻莫测突出了河水美得如梦似幻特点,而且化实为虚,引发读者的联想,丰富了诗歌的意境。“沉淀”一词展现了康河的梦幻与美好,表现了作者对康河的永久留恋。
研读诗歌内容思考5:阅读第五节,鉴赏“满载一船星辉,在星辉斑斓里放歌”一句。撑篙漫溯寻梦图
“寻梦”是对上节“梦”的引申。向诗意纵深处开掘,这里的“梦”是对过去的留学生活的真实写照。“撑一支长篙”出发,“寻梦”的过程美好;
“满载一船星辉”归来,(“一船星辉”比喻那时的生活,带有象征的意味。)“寻梦”归来喜悦。暗含了对逝去的康桥生活的无限留恋之情。,研读诗歌内容思考6:阅读第六节,分析作者的情感?黄昏夏虫沉默图①诗人从梦中回到现实,想到就要离别康桥而去,不禁忧从中来终不能放歌。②悄悄无声,笙箫有声,化无声为有声,化无形为有形,渲染了无边的寂静氛围。③将“夏虫”拟人化,就连喧闹的夏虫好像也体会到诗人的离别之情,也愿保持沉默,表达了诗人的无法化解的离愁别绪。研读诗歌内容思考7:阅读第七节,这一节和第一节是否重复,在诗中有何作用?挥手惜别云彩图
呼应首节,两个“悄悄”表露诗人不愿掠动心爱的康桥,不忍心让康桥与我一同伤感,造成一种寂然无声的寂静环境,
诗人悄悄地走了,“不带走一片云彩”,康桥却在诗人心中,挥之不去。唯有如此,才能表达诗人对母校的依恋之情。分析情感变化2.欢喜和眷恋3.热烈的爱恋和眷恋4.对康桥永久的眷恋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年03月山东今日莱阳报社公开招聘新闻记者1人笔试历年典型考题(历年真题考点)解题思路附带答案详解
- 2025年03月中国地质科学院水文地质环境地质研究所第一批公开招聘应届毕业生15人(北京)笔试历年典型考题(历年真题考点)解题思路附带答案详解
- 贵州省考试院2025年4月高三年级适应性考试地理试题及答案
- 柔印直接制版机项目安全评估报告
- 甘肃机电职业技术学院《汉语速录》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温州商学院《医药文献检索》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天津商务职业学院《第二外语(日、德)(2)》2023-2024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沙洲职业工学院《幼儿语言教育与活动指导》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楚雄医药高等专科学校《专修健美操(2)》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西北大学现代学院《现场急救知识与技术》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经典知识产权培训课件
- 十六年前的回忆阅读及答案
- 煤矿电气试验规程
- 钢筋混凝土排水管一级管配筋设计图册
- 新版药品经营质量管理规范应知应会
- 初一下册生物期中考试复习提纲
- APQP培训-经典案例(完整版)
- 最全的L13J1建筑工程做法(共170页)
- 钢筋混凝土检查井技术交底
- GH2-B组合型电气火灾监控探测器安装使用说明书
- 单位公章使用登记表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