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台州市九年级语文中考一模试题卷附答案解析_第1页
2024年台州市九年级语文中考一模试题卷附答案解析_第2页
2024年台州市九年级语文中考一模试题卷附答案解析_第3页
2024年台州市九年级语文中考一模试题卷附答案解析_第4页
2024年台州市九年级语文中考一模试题卷附答案解析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4年台州市九年级语文中考一模试题卷答题时,请注意以下几点:1.全卷共6页,17小题。满分120分,其中卷面书写3分。考试时间120分钟。2.答案必须写在答题纸相应的位置上,写在试题卷、草稿纸上无效。3.答题前,请认真阅读答题纸上的“注意事项”,按规定答题。4.要求书写规范、工整,保持卷面整洁。学习语文,可以在课堂上,也可以在课外生活中。班级开展“我的语文生活”综合性学习活动,邀请你一起参与。活动一:拟新年书单1.阅读《新周刊·新年的第一份书单》的序言,完成(1)-(3)题。(6分)为什么要坚持阅读?这是老生cháng▲谈的话题。当热搜频繁更新,短视频高度qīn▲占人们的时间,直播成为最大的公共话题策源地……阅读似乎退到了国人精神生活的角落。但如果仔细聆听,还是能在公共cáo▲杂的背后,听到流动的文学性。诗人韩东的一首《温柔的部分》,大概能概括书本对我们精神世界的锚(A.máoB.miáo)定作用:“我有过寂寞的乡村生活,它形成了我生活中温柔的部分,每当厌倦的情绪来临,就会有一阵风为我解脱,至少我不那么无知,我知道粮食的由来。”书页是(▲),字行是(▲),书写是耕耘,阅读是收获,这永远是“精神粮食”的重要由来。(1)根据拼音写汉字。(3分)老生cháng▲谈qīn▲占cáo▲杂(2)给文段中的加点字“锚”选择正确的读音(▲)(1分)A.máoB.miáo(3)根据语境,为空白处选出恰当的词语(▲)(2分)A.田垄田地B.田地田垄2.班级举办名为“龙年的第一份书单”读书分享会。请你完成(1)-(2)题。(7分)(1)小台拟了一份红色书单,请选择与其对应的推荐语。(3分)书名推荐语《红星照耀中国》①_______▲________《艾青诗选》跳动的脉博,时代的精神《创业史》②_______▲_________《红岩》激励了无数青年的奋斗热情和爱国情怀《钢铁是怎样炼成的》青年人的生活教科书,闪烁着理想的光芒《平凡的世界》③________▲______A.展示了年轻人在时代大变革中走过的壮丽人生画卷B.引导学生掌握纪实文学作品的阅读方法,为他们“补钙壮骨”C.深刻展示了我国农业合作化的历史风貌和农民群众精神世界的巨变(2)请从上面书单中任选一部,结合名著内容,谈谈你从中得到的“精神粮食”。(4分)活动二:品精美诗文青石板路李汉荣①没有一条路能把我们领回到过去,但是青石板路能。青石板路,它就是过去,你站在上面,就是站在过去的时光里面。②它青灰色的皮肤上,烙满了各种痕迹。低下头来——如果你是个喜欢凝视的人,你一定要低下头来,在时间面前,你只有低下头,才能看见时间的秘密。③古老的青灰色石板,它多古老呢?据说它是宋朝的一段路面,够老了吧。现在,你和古老面对面,你和时光面对面,你看见多少细节,都藏在时光的容颜里。④你看见牛蹄踩下去的凹痕,你看见宋朝的牛、明朝的牛、清朝的牛、民国的牛,嚼着一样的青草,迈着相似的牛步。它们一生重复着上山下山的路,几乎每一天都要经过这段青石板路,它们或许也喜欢这段路吧,因为它们发现:这段路不陡,也不泥泞,这段路上没有追赶和鞭子,这段路不需要它们负重拉犁,青石板上不种植什么,青石板上只需要放松行走,于是它们全都放松下来,也放慢下来。这时,你会从这散漫的蹄痕里,看见那散漫的黄昏、散漫的牛、散漫的夕阳、散漫的古代生活。⑤你会从众多牛蹄痕之间,看见少许马的蹄痕。那是哪个朝代,这里出过一个进士,他成了朝廷的官人,但是他不习惯匍匐在一堆帽子和官衔里,他想念那被轿子和文牍隔离了的亲爱的南山,他想念月夜里的田园,想念故乡的青石板。他早早地托病辞官,带回很多书,骑回一匹马,马背驮着那个朝代的明月清风和琴棋书画。他回乡办学收徒,授业传道,闲时就骑马漫游,踏雪访梅,寄情山水。你看见那深深浅浅的蹄痕了吗?一匹马行走在一群牛中间,诗书行走在青草中间,儒雅行走在质朴中间,马粪和牛粪都成了庄稼的肥料,马蹄和牛蹄都成了岁月的回声。后来,这里一直延续着办学、读书、吟诗的儒风,是否与那匹马、与马背上的那个人有关呢?你无法考证,但当你低下头来,你看见了马蹄,你听见了在那些霜晨月夜里,马蹄敲出清寂的声音。那个年代远去了,但留下了马蹄,马蹄曾经为一首田园诗押韵,为一个村庄的记忆押韵。⑥你还会看见什么呢?你不愿从历史的磁场里迅速抽身,你愿长时间逗留在时光长久逗留过的地方。⑦这时,你看见密集的鞋的印子,布鞋、草鞋、棉鞋、单鞋、绣花鞋、大鞋、小鞋、宽鞋、瘦鞋——数不清的鞋子们走过去,声音踩着声音走过去,鞋底贴着鞋底走过去。是的,是鞋底,青石板把每一双走过去的鞋底看得最清楚,鞋面是属于人看的,鞋底是属于路看的,看鞋底,这是路的职业。青石板看清了,也记住了每一双鞋底,记住了每一个年代的鞋底,不管是民间的样式,还是官家的样式,不管是细针密线,还是粗针疏线,不管走得慢,还是走得急,不管鞋印是深是浅,不管鞋们有着怎样的鞋面,不管鞋们的目的地是什么,青石板记住了,所有的鞋底上都有母亲的针脚,都有母亲的手纹。世世代代的鞋走过去了,母亲们的针脚和手纹,反复抚摸着青石板,那其实是母亲们的手在反复抚摸。青石板就在母亲们的抚摸里,忘记了时间,也忘记了衰老,它一直保持着它的青灰色,那最初的青春容颜。⑧青石板保持着它千百年前的样子,甚至保持着它千万年前的样子——在它没有下山之前,它见过女娲补天,那时候,它是青石山上的青石头,它青灰的眸子映照了女娲的身影;它下山之后,成为一段青石板路,虽然地处偏僻,但是无论显赫的王朝或迷乱的年月,都必须经过这段路才能把那个年代走完,把那个年代人们的生活走完。青石板是录音的光盘,如实录下了时光的足音和生活的口音,可惜我们还没有破译的技术,更由于我们的耳朵里灌进了太多现代的水泥,我们习惯了噪音的轰炸和谎言的诱拐,我们失去了微妙真切的听力,我们已经听不见时光深处的声音,听不见任何深沉的声音。⑨此时,我执意从密集的高速路网里逃出,从高速的央击里、从机械的追赶和围困里逃出,撤退到这段青石板路上,撤退到这段古老的缓慢里。我缓慢地走着,有时就蹲下来,低下头,与时光面对面,凝视,聆听,感到天长地久的岁月,踏踏而来。【散文·梳理】3.请根据文意完成下面的思维导图。(3分)【散文·品味】4.联系上下文,揣摩下列句子,回答括号中的问题。(6分)(1)这时,你看见密集的鞋的印子,布鞋、草鞋、棉鞋、单鞋、绣花鞋、大鞋、小鞋、宽鞋、瘦鞋.....——数不清的鞋子们走过去,声音踩着声音走过去,鞋底贴着鞋底走过去。(句中的加点词,能否改成“各种各样的鞋子”?为什么?)(3分)(2)在它没有下山之前,它见过女娲补天,那时候,它是青石山上的青石头,它青灰的眸子映照了女娲的身影。(作者为什么由青石板联想到“女娲”?)(3分)【散文·感悟】5.第⑤段中进士形象寄寓着作者的人格追求。请结合内容,谈谈对进士形象的理解。(4分)6.作者凝视青石板路,引发了怎样的联想与感悟?请联系链接材料,并结合全文内容进行阐述。(6分)链接材料写作的意义就在于对存在的真相和生命体验作深度呈现和揭示。——李汉荣【散文·联想】7.请根据语境,完成填空。(10分)李汉荣的散文能引发我们对古诗文的联想。读到“想念月夜里的田园”,我们会想起“此夜曲中闻折柳,(1)▲”(李白《春夜洛城闻笛》);读到“亲爱的南山”,我们会想起“(2)▲,(3)▲”(陶渊明《饮酒(其五)》);读到“踏雪访梅”,我们会想起“(4)▲,只有香如故”(陆游《卜算子·咏梅》);读到“办学、读书、吟诗的儒风”,我们会想起“(5)▲,往来无白丁”(刘禹锡《陋室铭》);读到“霜晨月夜”,我们会想起“鸡声茅店月,(6)▲”(温庭筠《商山早行》);读到“明月清风”,我们会想起“(7)▲,(8)▲”(杜甫《月夜忆舍弟》),还会想起“(9)▲,(10)▲”……8.文章第⑤段中有大量的“一”,如“一个进士”“一堆官帽”“一首田园诗”……引发了同学们对“一”字的兴趣。请结合诗歌内容,探究下面两首诗中“一”字的妙处。(4分)央视网消息:近期,一些地方中小学生“课间10分钟被约束”的问题受到社会广泛关注,不少家长反映,课间十分钟学生除了接水、上厕所,其他时间都得老老实实待在教室里。随后,教育部相关负责人表示,中小学校安排课间休息十分重要、十分必要。那么,如何让课间十分钟“燃”起来?台州各地的学校有新招,他们将跳皮筋、接力跑、投壶、踢毽子、滚铁环、踩高跷、抖空竹、老鹰捉小鸡、丢沙包等传统游戏引入校园,让曾经专属于80后90后的童年记忆,在10后中活跃起来。孩子们在课间活动中“跳”出花样、“玩”出自信,收获快乐和成长。【资料一】《论语·先进》篇有曰:“暮春者,春服既成,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浴乎沂①,风乎舞雩②,咏而归。”这充满诗情画意的描写曲折地表达了古人理想的课余休闲生活。而中国士人的很多课余放松也来自游戏。游戏,古时称“戏、游嬉”。《礼记·学记》中记载:“藏焉修焉,息焉游焉。”意思是:学习时就努力进修,休息时就尽情游乐。【资料二】宴酣之乐,非丝非竹,射者中,弈者胜,觥筹交错,起坐而喧哗者,众宾欢也。然而禽鸟知山林之乐,而不知人之乐;人知从太守游而乐,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欧阳修《醉翁亭记》投壶之礼主人奉矢司射③奉中使人执壶。主人请曰:“某有枉矢哨壶④,请以乐宾。”宾曰:“子有旨酒嘉肴,某既赐矣,又重以乐,敢辞。”……主人曰:“枉矢哨壶,不足辞也,敢固以请。”宾曰:“某固辞不得命,敢不敬从?”宾再拜受,主人般还⑤,曰:“辟⑥。”主人阼阶上拜送,宾般还曰:“辟。”已拜,受矢,进即两楹间,退反位,揖宾就筵。左右告矢具,请拾投。有入者,则司射坐而释一算焉。宾党于右,主党于左。——《礼记·投壶》【注释】①沂(yí):水名,在今山东曲阜南。②舞雩(yú):这里指鲁国祭天求雨的地方,在今山东曲阜南。③司射:主持射礼的官员,投壶属于射一类的事。④枉矢哨壶:弯曲的矢和歪嘴的壶。⑤般还:古人受拜时退缩转身以示谦让的一种动作。⑥辟:免礼。【资料三】①中国民间传统游戏历史悠久,门类齐全。流传至今的游戏项目,数不胜数。游戏既是民间娱乐活动,又是一种传统文化。传统游戏是一代又一代人传承下来的人类智慧和生活趣味,不管是大人还是小孩,都乐此不疲。②民间游戏可以帮助孩子增强体质。游戏中孩子情不自禁地展开互动,肢体逐渐协调运动,在游戏参与中获得无穷的乐趣。如家喻户晓的民间游戏踢毽子、丢沙包等,能够锻炼孩子的腿部支撑力、弹跳力,锻炼手部的力量,使其与腿部运动互相协调。再如:捉迷藏,孩子在游戏中需要系统地观察周围的环境,通过左顾右盼、来回奔跑等形式。锻炼了心肺功能,在观察用眼等方面也获得了进步。③民间游戏可以帮助孩子树立正确的观念。积极的民间游戏,可以让孩子在活动中潜移默化地受到游戏的熏陶,对游戏中吸收的知识形成深刻的印象,有助于孩子形成生活智慧,并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念。此外,他们在游戏后建立了深情厚谊,延伸到生活中也愿意互相帮助,从帮助他人、与他人合作等方面获得了很多的快乐,这些独生子女也变得不再孤立、自私。如④民间游戏可以提高孩子对文化的认同。民间游戏可以宣传传统文化,促进文化的交流,让孩子自然地记住文化信息,对传统文化形成一种熟悉感,激发学生爱家乡、爱祖国的情感。如各个地区都有一些方言,部分的方言游戏能够传承语言文化,如花样跳皮筋时孩子说唱的歌谣:“马兰开花二十一,二五六、二五七、二八二九三十一……”⑤民间游戏在孩子的成长中有着重要的教育和休闲作用。当然,随着时代的变迁,一些传统游戏在传承过程中,还可以创新,如手工制作小灯笼、舞龙、旱船、毛驴等秧歌道具。传统游戏经过改良,又增添了新的元素,有了更大的价值和意义。9.在阅读【资料二】时,小州对画波浪线句“左右告矢具,请拾投”中的“具”字不太理解,请结合所学为他答疑解惑。(3分)10.用“/”给【资料二】中画横线句断句。(限断3处)(3分)投壶之礼主人奉矢司射奉中使人执壶11.《礼记·投壶》中主人和宾客的对话颇有意味,请你任选下面一个句子,在括号中补充其说话时的神态或动作,并阐述理由。(4分)A.主人(▲)曰:“枉矢哨壶,不足辞也,敢固以请。”B.宾(▲)曰:“某固辞不得命,敢不敬从?”12.阅读【资料一】和【资料二】,分析《论语·先进》与《醉翁亭记》中理想的休闲状态有什么不同?(4分)13.在阅读【资料三】后,小台和小州对于文章的观点有不同的见解。请结合文章内容谈谈你的看法。(4分)14.从【热点再现】中另选一个游戏,并参照【资料三】第②段的画线句,为第③段补写一个事实论据。(3分)15.为了丰富“课间十分钟”活动,小台准备向学校推荐以下传统游戏。请你任选一项,帮忙阐明推荐理由。(4分)A.投壶B.对弈C.吟咏(飞花令)16.在推动“课间十分钟”活动过程中,小州听到了另一种声音:课间十分钟的活动让学生的大脑皮层处于兴奋状态,会影响下节课的学习效率。你赞同这种说法吗?请结合以上【资料】及【热点再现】发表自己的看法,要求做到有理有据,120字左右。(6分)活动四:抒成长感怀17.阅读下面文字,按要求写作。(40分)年轻人,你的职责是平整土地,而非焦虑时光。你做三四月的事,在八九月自有答案。——余世存《时间之书》以上文字引发了你怎样的思考和感悟?请你写一篇文章,可以讲述经历,可以抒发情感,可以阐述观点⋯⋯要求:(1)立意自定,题目自拟。(2)文体自选,诗歌除外。(3)不少于600字。文中不得出现个人信息,如地名、校名、人名等。语文答案书写(33分)1.卷面整洁,书写规范、清楚,即可得满分。2.卷面虽有修改痕迹,但仍保持整洁、规范,也可得满分。3.书写潦草,涂改过多过乱,卷面不整洁,酌情扣分。活动一:拟新年书单1.(3分)(1)常侵嘈评分标准:每空1分。(1分)(2)A(2分)(3)B2.(3分)(1)BCA评分标准:每空1分。(4分)(2)示例1:《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一书讲述了保尔在社会底层饱受磨难、面对敌人的严刑拷打坚贞不屈,在战场上勇往直前,在全身瘫痪、双目失明后仍坚持工作,最终成长为一名坚定的布尔什维克的故事,歌颂了他在革命战争时期自强不息、意志刚强的精神。书中洋溢着革命激情和理想主义精神,给人以强烈的震撼,能激励我们勇往直前。示例2:《艾青诗选》充满着对中国乡村和民族命运的深切关注以及对祖国和人民深沉的爱,表达了诗人对黑暗的憎恶,对光明、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如《启明星》一诗,通过赞颂启明星面对黑暗永不退缩、敢于斗争的精神,激励我们奋力创造美好生活。示例3:《平凡的世界》中孙少安和孙少平两个平凡的农民,一个扎根乡土,一个走进城市,自始至终都在艰难的生活中奋勇挣扎,他们都选择了勇敢地面对磨难,把磨难当作前进的动力。这种精神可以激励我们在平凡的生活中做出不平凡的贡献。评分标准:共4分。结合名著内容2分,揭示意义2分。意对即可。活动二:品精美诗文3.(3分)(1)马蹄痕(2)散漫的古代生活(3)母亲的温情评分标准:每空1分,意对即可。4.(3分)(1)示例1:不可以。鞋印代表人们的行走和生活痕迹,作者列举了各种鞋子的类型、尺寸和样式,写出了走过青石板的路人繁多,年龄参差、身份各异,暗示着青石板路历史悠久,见证了无数的变迁。示例2:不可以。鞋印代表人们的行走和生活痕迹,作者列举了各种鞋子的类型、尺寸和样式,写出了走过青石板的路人繁多,年龄参差、身份各异。同时,增加了句子的节奏感和音乐性(更具有画面感,与全文舒缓的基调相符合)。评分标准:共3分,意对即可。(3分)(2)“女娲补天”的故事代表着遥远的过去和古老的传说,将青石板路的年代追溯到远古时代,突出了它的历史悠久,丰富了文章的文化内涵,增强了厚重感和艺术感染力(增加了神秘色彩)。评分标准:能写出“历史悠久”2分,“丰富文化内涵/神秘色彩”1分,言之有理即可。5.(4分)他因不满官场、托病辞官,是一个身正有傲骨、淡泊名利的士人形象;他带回很多书、驮回琴棋书画,是一个学识渊博(学富五车)的士人形象;他回乡办学、传道授业,是一个心系桑梓的士人形象;他骑马漫游踏雪寻梅,是一个热爱自然(寄情山水)、生活有情趣的士人形象。文中的进士集儒家各种美好品德于一体。评分标准:能结合内容从两个角度进行分析,言之有理即可。6.本题采用分层赋分。第一层次:仅从一个角度考虑,思维单一肤浅。(1~2分)示例1:作者凝视青石板路,看到了各种凹痕,由此引发联想,感受到了它的悠久历史。(1分)示例2:作者凝视青石板路,看到了各种凹痕,由此联想到过去的各种生活场景,表达了对过去生活的留恋。(2分)第二层次:从两个角度考虑,思维相对全面,理解有一定深度。(3~4分)示例3:作者凝视青石板路,看到了各种凹痕,由此联想到过去的各种生活场景,感受到历史的厚重和深远,表达了对散漫诗意、淡泊闲适的生活的向往。(3分)示例4:作者凝视青石板路,看到了各种凹痕,由此联想到过去的各种生活场景,感受到历史的厚重深远以及过去人们的生活状态和思想情趣,表达了对散漫诗意、淡泊闲适的生活的向往,也流露出对过去温情时光的憧憬。(4分)第三层次:从多个角度考虑,并能联系材料,勾连现实意义,思维全面深入。(5~6分)示例5:作者凝视青石板路,看到了各种凹痕,由此联想到牛蹄痕、马蹄痕以及过去的各种生活场景,感受到历史的厚重深远,表达了对散漫诗意、淡泊闲适的生活的向往。此外,又由凹痕联想到鞋印及背后的温情。青石板路见证了过去缓慢时光里的惬意、温暖及诗意,即使在密集、高速、机械的时代,它始终保持最初的样子。作者借此抒发独特的生命体验:慢下来,与时光对话,倾听内心的声音,感受岁月的天长地久。7.(10分)(1)何人不起故园情(2)采菊东篱下(3)悠然见南山(4)零落成泥碾作尘(5)谈笑有鸿儒(6)人迹板桥霜(7)露从今夜白(8)月是故乡明(9)深林人不知(10)明月来相照评分标准:每空1分。其中(9)(10)答案不固定,只要出现“月”或“风”即可。8.(4分)【甲】诗中“一火”的“一”字强调了渔火的孤独和微小,展现了夜幕下江村的静谧和安宁(暗示渔民的孤独辛勤、艰辛不易)。【乙】诗中“一天雪”的“一”字,写出了月光下雪花漫天飞舞的景象,给人苍茫壮阔之感。评分标准:每首分析各2分,【甲】诗提到“静谧”“孤独”即可,【乙】诗能描绘景象,概括特点即可。活动三:议热门话题9.(3分)(1)详细(2)同“俱”,全、都(3)①评分标准:每空1分。10.(3分)投壶之礼/主人奉矢/司射奉中/使人执壶评分标准:每处1分。11.(4分)示例1:主人作揖/微笑。理由:主人再三邀请宾客参加投壶活动,后又向宾客作揖,如“主人请曰”“揖宾就筵”“拜送”等,体现出主人的有礼有节。此外,投壶本身就是一种宴饮礼仪,这样的动作/神态更有恭敬意味。示例2:宾客作揖/微笑。理由:从“敢不敬从”等语言描写以及“再拜受”“般还”等动作可以看出在主人诚心邀请之下,客人最终恭敬不如从命,一起投壶,体现出宾客的有礼有节。此外,投壶本身就是一种宴饮礼仪,这样的动作/神态更有恭敬意味。评分标准:补充神态或动作1分,结合内容阐述理由3分,能体现“恭敬”之意,言之有理即可。12.(4分)《论语·先进》中的理想休闲状态是简单朴实、无忧无虑、接近自然。“暮春三月,穿上春衣,约上五六个成人、六七个小孩,在沂水里洗澡,在舞雩台上吹吹风。一路唱着歌回家。”一幅春日郊游图,呈现出的是生命的欢乐与身心的自由。《醉翁亭记》中理想的休闲状态是与民同乐。“宴酣之乐,非丝非竹”,表明快乐并不在于高雅的音乐,即便是常见的投壶、下棋等游戏也能带来无限的快乐,这是因为社会安定,能和百姓一同游玩。评分标准:对《论语·先进》和《醉翁亭记》的分析各占2分。13.(4分)我认同小州的观点。文章的第②—④段分别从三个角度论述了民间游戏对于孩子的作用,即可以帮助孩子增强体质、树立正确观念、提高孩子对文化的认同。与最后一段的这句话相呼应,起到了总结的作用。而第一段的这句话仅仅起到引入的作用,并不是文章的观点。评分标准:观点1分,分析3分,意对即可,认同小台的观点不得分。14.(3分)示例1:在接力跑游戏中,由于性别、年龄、能力等差异,需要所有队员相互配合、全力以赴,才能取得好成绩。通过这个游戏,能让孩子学会与他人合作,培养他们的社交能力和竞争意识。示例2:在老鹰捉小鸡游戏中,“母鸡”和“小鸡”必须齐心协力才能躲避“老鹰”的追击。“母鸡”要张开翅膀,身体左右移动,尽力保护“小鸡”。这样的游戏能培养大家的团结互助及责任意识。示例3:在跳皮筋游戏中,孩子们需要分组分队、相互配合,所有人完成同一关卡后才能进行下一关。这样的游戏可以培养他们的协作精神,也让孩子在游戏中学会理解和宽容。评分标准:能紧扣“民间游戏可以帮助孩子树立正确的观念”这一分论点,意对即可。15.(4分)示例1:我推荐投壶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