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37页(共37页)2024-2025学年下学期初中物理北师大版八年级同步经典题精练之压强综合题一.选择题(共8小题)1.(2024秋•沙坪坝区校级期末)在火箭与导弹领域,手工制造固体燃料十分重要,火药雕刻技术也直接决定了一个国家武器装备的国防实力。如图所示,雕刻火药时刀刃磨得锋利是为了()A.减小压强 B.减小压力 C.增大压强 D.增大压力2.(2025•虹口区模拟)下列实例中,属于利用大气压的是()A.密度计 B.血压计 C.液位计 D.脱排油烟机3.(2025•姑苏区模拟)如图,一个装满水的饮料瓶,正放在水平桌面上时,水对瓶底的压力为Fa,桌面受到压强为pa,倒放在水平桌面上时,水对瓶盖的压力为Fb,桌面受到压强为pb,则()A.Fa<Fb、pa=pb B.Fa=Fb、pa<pb C.Fa>Fb、pa<pb D.Fa>Fb、pa>pb4.(2025•泗洪县模拟)如图所示,轿车在水平路面上高速行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车对路面的压力和路面对车的支持力是一对平衡力 B.以行驶的汽车为参照物,路边的树是静止的 C.驾驶室座椅上安装头枕的目的是防止碰撞前车时造成伤害 D.高速行驶过程中,车对路面的压力小于车静止时对路面的压力5.(2024秋•崇明区期末)如图所示,水平桌面上放有甲、乙两个完全相同的圆柱形容器,甲容器内只有水,乙容器中放入木块静止时漂浮在水面上,此时两容器内水面相平。若在两容器中分别抽取相同体积的水,最终木块仍能漂浮在水面上,此时剩余部分的水对容器底部的压强为p甲、p乙,容器对地面的压力为F甲、F乙,则()A.p甲=p乙;F甲=F乙 B.p甲=p乙;F甲>F乙 C.p甲>p乙;F甲>F乙 D.p甲>p乙;F甲=F乙6.(2024秋•浦东新区校级期末)站在沙地上的一名初三同学,已知他一只鞋底的面积为200cm2,请估计该同学对地面的压强约为()A.100Pa B.1000Pa C.10000Pa D.100000Pa7.(2024秋•金山区期末)下列实例中利用连通器原理工作的是()A.吸尘器 B.抽水机 C.船闸 D.密度计8.(2024秋•徐汇区期末)如图所示,水平面上足够高的圆柱形容器A、B中分别盛有甲、乙两种液体,且甲对A底部的压强大于乙对B底部的压强。现在两容器中各放入一个物体,物体均漂浮在液面上。小陈认为:若两物体体积相等,甲对容器底部的压强可能小于乙;小王认为:若两物体质量相等,甲对容器底部的压强一定大于乙。关于两人观点,下列判断中正确的是()A.两人的观点均正确 B.两人的观点均不正确 C.只有小陈的观点正确 D.只有小明的观点正确二.填空题(共5小题)9.(2024秋•永春县期末)晋朝葛洪所著《抱朴子》记述:“或用枣心木为飞车,以牛革结环剑,以引其机……上升四十里”。其中的“飞车”被认为是关于竹蜻蜓的设想记载。竹蜻蜓旋转时,流过叶片上方的气流速度较,对叶片产生向的合力,推动竹蜻蜓爬升。10.(2025•广州模拟)如图甲所示,茶壶的壶身和壶嘴构成了;如图乙所示是小明自制的气压计,若拿着此气压计从29楼下到1楼,玻璃管内水柱的高度将(选填“升高”或“降低”)。11.(2025•昆明校级一模)如图甲,饮料瓶盖上有一些竖纹,是通过来增大摩擦的;如图乙,接种疫苗的注射器针头做得很尖,是通过来增大压强的。12.(2025•昆明校级一模)如图为机翼的模型图,我国自主研制的国产大飞机C919在轨道上高速滑行时,机翼上方受到空气的压强(选填“大于”“小于”或“等于”)下方受到空气的压强;在我国的青藏高原,如果没有高压锅,“生米煮成熟饭”是不可能的,煮软了仍是夹生的,这是因为海拔越高,气压越低,沸点越。13.(2024秋•徐汇区期末)物理知识与日常生活和技术密切相关。在图(a)中,用密度更小的材料来制作书包,是为了能减小书包对肩部的,书包带做得比较宽大,是为了能减小;在图(b)中,“自动喂水器”利用的是原理,使得两容器中的水面相平。三.实验探究题(共1小题)14.(2024秋•花都区校级期中)2020年11月,“奋斗者”号潜水器在马里亚纳海沟成功坐底,创造了中国载人深潜新纪录,标志着我国在载人深潜领域达到世界领先水平。这激发了小钟同学探究液体内部压强的兴趣,他进行了如图的操作。(1)图甲是U形管压强计,金属盒上的橡皮膜应该选用(选填“薄”或“厚”)一些的能更好地对比实验现象,从结构来看,正常使用的U形管压强计(选填“是”或“不是”)连通器;实验前,小钟没有按压橡皮膜时,U形管两侧液面就存在高度差(如图所示),接下来的操作是,使U形管左右两侧的水面相平。(2)分析乙、丙两图的实验现象,初步得出的结论是:在同种液体中,液体压强的大小随液体深度的增加而(选填“增加”“减小”或“不变”),因此拦河大坝要做成的形状(选填“上窄下宽”或“上宽下窄”);(3)小钟同学在原探究的圆柱容器中又装进一些纯净水后,原海水的密度变小了,则:海水对容器底的压强(选填:“变大”、“变小”、“不变”)。四.计算题(共1小题)15.(2024秋•闵行区期末)重力大小为2牛、底面积为0.01米2的某款平底薄壁容器放置在水平桌面中央,容器内装有10牛的水,水对容器底的压强为700帕。求:(1)水对容器底压力F水的大小。(2)容器对桌面的压强p杯。
2024-2025学年下学期初中物理北师大版八年级同步经典题精练之压强综合题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题号12345678答案CDCDACCC一.选择题(共8小题)1.(2024秋•沙坪坝区校级期末)在火箭与导弹领域,手工制造固体燃料十分重要,火药雕刻技术也直接决定了一个国家武器装备的国防实力。如图所示,雕刻火药时刀刃磨得锋利是为了()A.减小压强 B.减小压力 C.增大压强 D.增大压力【考点】增大压强.【专题】压强、液体的压强;应用能力.【答案】C【分析】增大压强的方法:在压力一定时,减小受力面积来增大压强。在受力面积一定时,增大压力来增大压强。【解答】解:雕刻火药时刀刃磨得锋利,是在压力一定时,通过减小受力面积来增大压强。故选:C。【点评】本题考查增大压强的方法,属于基础题。2.(2025•虹口区模拟)下列实例中,属于利用大气压的是()A.密度计 B.血压计 C.液位计 D.脱排油烟机【考点】大气压的综合应用.【专题】应用题;气体的压强、流体压强与流速的关系;应用能力.【答案】D【分析】大气压的存在能够解释很多现象,这些现象有一个共性:通过某种方法,使设备的内部气压小于外界大气压,在外界大气压的作用下出现了这种现象。【解答】解:A、密度计利用的是物体漂浮条件,不属于大气压利用,故A不合题意;B、血压计利用的是液体压强,不属于大气压利用,故B不合题意;C、液位计的上端开口、下端连通,是利用连通器原理工作的,即水位计中的水位与锅炉水位是相同的,故C不合题意;D、抽油烟机在工作时,由于转动的扇叶处气体的流速大,压强小,从而在周围大气压的作用下将油烟压向扇口排出,利用了大气压,故D符合题意。故选:D。【点评】此题考查大气压的综合应用,大气压在现实生活中的存在和应用特别广泛,生活中要注意观察,此题属于生活常识。3.(2025•姑苏区模拟)如图,一个装满水的饮料瓶,正放在水平桌面上时,水对瓶底的压力为Fa,桌面受到压强为pa,倒放在水平桌面上时,水对瓶盖的压力为Fb,桌面受到压强为pb,则()A.Fa<Fb、pa=pb B.Fa=Fb、pa<pb C.Fa>Fb、pa<pb D.Fa>Fb、pa>pb【考点】固体压强的比较大小;压力的比较大小.【专题】应用题;比较思想;重力、弹力、摩擦力;压强、液体的压强;分析、综合能力.【答案】C【分析】(1)水对瓶底和瓶盖的压强可直接利用p=ρgh进行判断;水对瓶盖和瓶底的压力,可以根据水产生的压力和水重力的关系进行分析,注意上下粗细一样的容器中,水对容器底的压力等于水的重力;上面粗、下面细的容器中水对容器底的压力小于水的重力;上面细、下面粗的容器中水的压力大于水的重力;(2)倒置后瓶子对桌面的压力不变,但是受力面积减小,对桌面的压强变大。【解答】解:饮料瓶装满水,则倒立后水的高度将不变,由p=ρgh得:倒立后对底部压强不变;由p=FS得:Fa=ρghaSa,Fb=ρghbSb,因瓶为细口,故haSa大于瓶中液体的体积,hbSb小于液体的体积,故haSa>hbSb,则有Fa>F瓶子放在水平桌面上,对桌面的压力等于瓶子和水的总重力,即F=G,倒置后容器对桌面的压力不变,受力面积减小,根据p=F故选:C。【点评】本题判压力也可以定性分析,瓶中的液体重力不变的,但倒立后两侧壁受到部分压力,故对底部压力减小。4.(2025•泗洪县模拟)如图所示,轿车在水平路面上高速行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车对路面的压力和路面对车的支持力是一对平衡力 B.以行驶的汽车为参照物,路边的树是静止的 C.驾驶室座椅上安装头枕的目的是防止碰撞前车时造成伤害 D.高速行驶过程中,车对路面的压力小于车静止时对路面的压力【考点】流体压强与流速的关系;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惯性的危害;平衡力的判断.【专题】应用题;参照思想;运动和力;气体的压强、流体压强与流速的关系;应用能力.【答案】D【分析】(1)平衡力的条件: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同一直线上、作用在同一物体上;(2)在研究物体运动时,要选择参照的标准,即参照物,物体的位置相对于参照物发生变化,则运动,不发生变化,则静止;(3)物体保持原来运动状态不变的性质叫惯性,据此结合不同运动状态下人身体运动情况的改变分析即可解答;(4)根据流体压强与流速的关系可对压力与重力的大小做出分析。【解答】解:A.车对路面的压力和路面对车的支持力作用在两个物体上,不是一对平衡力,故A错误;B.以行驶的汽车为参照物,路边的树相对于汽车的位置发生了变化,是运动的,故B错误;C.当后车追尾时,坐在座椅上的人的头部由于惯性要保持原来的运动状态,头会突然后仰,这时较软的头枕会保护头颈不被撞伤,故C错误;D.车静止时对路面的压力大小等于车的重力大小,小汽车高速行驶时,车身上方空气流速快、压强小,下方空气流速慢、压强大,产生向上的升力,所以车对路面的压力小于车静止时对路面的压力,故D正确。故选:D。【点评】以汽车为背景,考查了多个与之相关的知识点,体现了物理知识在实际中的应用,有一定综合性,但难度不大。5.(2024秋•崇明区期末)如图所示,水平桌面上放有甲、乙两个完全相同的圆柱形容器,甲容器内只有水,乙容器中放入木块静止时漂浮在水面上,此时两容器内水面相平。若在两容器中分别抽取相同体积的水,最终木块仍能漂浮在水面上,此时剩余部分的水对容器底部的压强为p甲、p乙,容器对地面的压力为F甲、F乙,则()A.p甲=p乙;F甲=F乙 B.p甲=p乙;F甲>F乙 C.p甲>p乙;F甲>F乙 D.p甲>p乙;F甲=F乙【考点】液体压强的大小比较;压力的比较大小.【专题】应用题;压强、液体的压强;浮力;应用能力.【答案】A【分析】根据p=ρgh分析压强的大小关系;水平面上的物体对水平面的压力等于自身的重力,据此分析压力的大小关系。【解答】解:根据题意可知,两容器内水面相平,在两容器中分别抽取相同体积的水,则液面下降的高度相同,剩余的水的深度相同,根据p=ρgh可知,剩余部分的水对容器底部的压强相同,即:p甲=p乙;木块漂浮在水面上,根据物体的浮沉条件可知,此时木块受到的浮力等于自身的重力;根据阿基米德原理可知,木块排开的水的重力等于浮力,所以木块的重力等于排开的水的重力;由此可知,甲、乙两个装置的总重力是相同的;在两容器中分别抽取相同体积的水,抽去的水的重力相同,剩余的重力也相同,对地面的压力相同,即:F甲=F乙。故选:A。【点评】本题考查了压力和压强的大小比较、阿基米德原理和物体浮沉条件的应用,难度不大。6.(2024秋•浦东新区校级期末)站在沙地上的一名初三同学,已知他一只鞋底的面积为200cm2,请估计该同学对地面的压强约为()A.100Pa B.1000Pa C.10000Pa D.100000Pa【考点】压强的估测.【专题】压强、液体的压强;应用能力.【答案】C【分析】先估出人的重力,再得到人与地面的接触面积,利用压强公式计算人对地面的压强。【解答】解:初三学生的重力约为500N,该同学站在沙地上时与地面的接触面积为2×200cm2=400cm2=0.04m2,该同学对地面的压强p=FS=GS=500N0.04m故选:C。【点评】本题考查压强的估测,要正确估出人的重力,根据压强公式计算即可。7.(2024秋•金山区期末)下列实例中利用连通器原理工作的是()A.吸尘器 B.抽水机 C.船闸 D.密度计【考点】连通器的应用.【专题】应用题;压强、液体的压强;理解能力.【答案】C【分析】几个底部互相连通的容器,注入同一种液体,在液体不流动时连通器内各容器的液面总是保持在同一水平面上,这就是连通器的原理。【解答】解:A.吸尘器在工作时,由于转动的扇叶处气体的流速大,压强小,从而在周围大气压的作用下将灰尘、纸屑等垃圾“吸”入,与连通器原理无关,故A不符合题意;B.活塞式抽水机移动活塞后下方压强减小,在大气压作用下水上升,故是利用大气压强来工作的,与连通器原理无关,故B不符合题意;C.船闸的原理先打开一端,船闸里的水位逐渐与外面相等,外面的船就可以开进船闸;然后把这一端船闸关闭,打开另一端的船闸,船闸里的水位逐渐与外面相等,船就可以开到另一端去,应用了两次连通器,故C符合题意;D.密度计是利用漂浮条件的原理制成的,与连通器原理无关,故D不符合题意。故选:C。【点评】本题考查连通器的原理,关键知道连通器是上端开口,底部相连的,液面静止时保持相平。8.(2024秋•徐汇区期末)如图所示,水平面上足够高的圆柱形容器A、B中分别盛有甲、乙两种液体,且甲对A底部的压强大于乙对B底部的压强。现在两容器中各放入一个物体,物体均漂浮在液面上。小陈认为:若两物体体积相等,甲对容器底部的压强可能小于乙;小王认为:若两物体质量相等,甲对容器底部的压强一定大于乙。关于两人观点,下列判断中正确的是()A.两人的观点均正确 B.两人的观点均不正确 C.只有小陈的观点正确 D.只有小明的观点正确【考点】液体压强的大小比较.【专题】应用题;压强、液体的压强;应用能力.【答案】C【分析】由于对于柱形容器,液体对容器底的压力等于液体的重力;根据力的作用的相互性知道容器底增大的压力等于物体的重力。根据物体漂浮在液面上时浮力等于重力判断出压力的变化,利用p=F【解答】解:由于物体均漂浮,所以物体受到的浮力等于重力;若两物体的质量相等,则所受浮力相等,容器底增大的压力等于物体的重力,由图知,A的底面积大于B的底面积,所以甲对容器底部增加的压强一定小于乙,由于原来甲对容器底部的压强大于乙,故甲对容器底部的压强可能小于乙,故小王的观点错误。若两物体体积相等,由于甲、乙物体漂浮在液面上,V排的大小无法判断,无法得出液面上升的情况,故无法比较对容器底压强的大小关系,故小陈的观点是正确的。故选:C。【点评】本题主要考查了液体对容器底部压强、压力的大小判断,分析过程中,要注意柱形容器的特殊之处。二.填空题(共5小题)9.(2024秋•永春县期末)晋朝葛洪所著《抱朴子》记述:“或用枣心木为飞车,以牛革结环剑,以引其机……上升四十里”。其中的“飞车”被认为是关于竹蜻蜓的设想记载。竹蜻蜓旋转时,流过叶片上方的气流速度较大,对叶片产生向上的合力,推动竹蜻蜓爬升。【考点】流体压强与流速的关系.【专题】气体的压强、流体压强与流速的关系;应用能力.【答案】大;上。【分析】流体压强与流速的关系:流速大的地方压强小,流速小的地方压强大,据此解答。【解答】解:如图所示,竹蜻蜓的叶片上表面凸起,当旋转时,流过叶片上方的气流速度较大,压强较小;流过叶片下方的气流速度较小,压强较大;在叶片上下表面产生压强差,形成对叶片向上的压力差,推动竹蜻蜓飞行。故答案为:大;上。【点评】本题考查流体压强跟流速的关系,解答这类题目的思路是先确定哪里的流体流速大,压强小,在这个压力差的作用下便产生了什么现象。能用流体压强解释有关的问题这是本题的关键。10.(2025•广州模拟)如图甲所示,茶壶的壶身和壶嘴构成了连通器;如图乙所示是小明自制的气压计,若拿着此气压计从29楼下到1楼,玻璃管内水柱的高度将降低(选填“升高”或“降低”)。【考点】大气压强与高度的关系;连通器原理.【专题】气体的压强、流体压强与流速的关系;理解能力.【答案】连通器;降低。【分析】上端开口,底部连通的容器叫连通器。大气压随高度增大而减小。【解答】解:茶壶的壶身和壶嘴的底部相连通,上端均开口,构成了连通器。大气压随高度增大而减小,若拿着此气压计从29楼下到1楼,高度减小,外界大气压增大,会将玻璃管内的水柱压入瓶中,玻璃管内水柱的高度将降低。故答案为:连通器;降低。【点评】此题考查了连通器、大气压与高度的关系,属于基础知识。11.(2025•昆明校级一模)如图甲,饮料瓶盖上有一些竖纹,是通过增大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来增大摩擦的;如图乙,接种疫苗的注射器针头做得很尖,是通过减小受力面积来增大压强的。【考点】增大压强;增大有益摩擦的方法.【专题】重力、弹力、摩擦力;压强、液体的压强;应用能力.【答案】增大接触面的粗糙程度;减小受力面积。【分析】(1)增大摩擦的方法:在接触面的粗糙程度一定时,增大压力;在压力一定时,增大接触面的粗糙程度;(2)增大压强的方法:在压力一定时,减小受力面积;在受力面积一定时,增大压力。【解答】解:(1)饮料瓶盖上有一些竖纹,是在压力一定时,通过增大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来增大摩擦力。(2)注射器针头做得很尖,在压力一定时,通过减小受力面积来增大针头对肌肉的压强。故答案为:增大接触面的粗糙程度;减小受力面积。【点评】本题考查了增大摩擦的方法和增大压强的方法,属于基础题。12.(2025•昆明校级一模)如图为机翼的模型图,我国自主研制的国产大飞机C919在轨道上高速滑行时,机翼上方受到空气的压强小于(选填“大于”“小于”或“等于”)下方受到空气的压强;在我国的青藏高原,如果没有高压锅,“生米煮成熟饭”是不可能的,煮软了仍是夹生的,这是因为海拔越高,气压越低,沸点越低。【考点】流体压强与流速的关系;沸点及气压影响液体沸点.【专题】气体的压强、流体压强与流速的关系;应用能力.【答案】小于;低。【分析】(1)流体压强与流速的关系:流速越大的位置,压强越小;流速越小的位置,压强越大;(2)大气压与高度有关,高度越大,气压越低;液体的沸点与气压有关,气压越低,沸点越低。【解答】解:(1)机翼模型上凸下平的形状导致机翼上方的空气流速比机翼下方的空气流速大。流速大的地方压强小,机翼上方的空气流速比机翼下方空气流速大,所以机翼上方受到空气的压强比机翼下方受到的压强小。(2)大气压与高度有关,高度越大,气压越低;液体的沸点与气压有关,气压越低,沸点越低,青藏高原海拔较高,大气压较低,气压低于1标准大气压时,水的沸点就会低于100℃,所以如果没有高压锅,“生米煮成熟饭”是不可能的。故答案为:小于;低。【点评】本题考查了流体压强与流速的关系、沸点与气压的关系,属于基础题。13.(2024秋•徐汇区期末)物理知识与日常生活和技术密切相关。在图(a)中,用密度更小的材料来制作书包,是为了能减小书包对肩部的压力,书包带做得比较宽大,是为了能减小压强;在图(b)中,“自动喂水器”利用的是连通器原理,使得两容器中的水面相平。【考点】连通器的应用;密度在生产、生活中的应用;减小压强.【专题】应用题;密度及其应用;压强、液体的压强;应用能力.【答案】压力;压强;连通器。【分析】(1)用密度更小的材料来制作书包,在体积一定时可以减小书包的质量,据此根据G=mg、压力与重力的关系分析解答;(2)减小压强的方法:①在受力面积一定时,减小压力,②在压力一定时,增大受力面积;(3)连通器是上端开口,下部连通的容器。是不是连通器关键看下边是否连通,上端是否开口。【解答】解:(1)用密度更小的材料来制作书包,在体积一定时可以减小书包的质量,从而减小书包的重力,减小书包对肩部的压力;(2)在图(b)中,书包带做得比较宽大,是在压力一定时,增大受力面积来减小压强;(3)上端开口、下部相连通的容器叫连通器;连通器内的液体不流动时,各容器中的液面就是相平的,乳牛自动喂水器是利用连通器原理,使得两容器中的水面相平。故答案为:压力;压强;连通器。【点评】本题考查减小压强的方法、密度的应用、连通器原理等,属于简单题目,平时学习需要准确区分各物理知识点及其应用。三.实验探究题(共1小题)14.(2024秋•花都区校级期中)2020年11月,“奋斗者”号潜水器在马里亚纳海沟成功坐底,创造了中国载人深潜新纪录,标志着我国在载人深潜领域达到世界领先水平。这激发了小钟同学探究液体内部压强的兴趣,他进行了如图的操作。(1)图甲是U形管压强计,金属盒上的橡皮膜应该选用薄(选填“薄”或“厚”)一些的能更好地对比实验现象,从结构来看,正常使用的U形管压强计不是(选填“是”或“不是”)连通器;实验前,小钟没有按压橡皮膜时,U形管两侧液面就存在高度差(如图所示),接下来的操作是将软管取下,再重新安装,使U形管左右两侧的水面相平。(2)分析乙、丙两图的实验现象,初步得出的结论是:在同种液体中,液体压强的大小随液体深度的增加而增加(选填“增加”“减小”或“不变”),因此拦河大坝要做成上窄下宽的形状(选填“上窄下宽”或“上宽下窄”);(3)小钟同学在原探究的圆柱容器中又装进一些纯净水后,原海水的密度变小了,则:海水对容器底的压强变大(选填:“变大”、“变小”、“不变”)。【考点】探究液体内部的压强.【专题】应用题;实验题;简答题;压强、液体的压强;实验基本能力.【答案】(1)薄;不是;将软管取下,再重新安装。(2)增加;上窄下宽;(3)变大。【分析】(1)橡皮膜越薄,橡皮膜越容易发生形变;上端开口底部连通的仪器是连通器;U形管右端上方是和大气相通的,等于大气压强;U形管右端液面比较高,就说明U形管左端液面上方的气体压强大于大气压;只要取下软管,让U形管左端液面和大气相通,这样U形管两端的液面就是相平的;(2)液体压强与深度和液体的密度有关,研究液体压强与其中一个因素的关系,要控制另外一个因素不变;分析实验中相同量和不同量,根据转换法得出结论;(3)根据柱形容器中液体对容器底部的压力等于液体的重力,由p=【解答】解:(1)橡皮膜越薄,橡皮膜越容易发生形变,越能反映受到液体压强的变化,所以压强计的金属盒上的橡皮膜应该选用薄一些的;U形管压强计的左侧上端封闭,不是上端开口底部连通的容器,因此不是连通器;若在使用压强计前,发现U形管内水面已有高度差,只需要将软管取下,再重新安装,这样U形管中两管上方的气体压强就是相等的(都等于大气压),当橡皮膜没有受到压强时,U形管中的液面就是相平的。(2)由乙、丙可知,液体密度相同,金属盒浸入液体的深度不同,丙实验中金属盒浸入液体的深度较大,U形管中液面高度差较大,表明丙实验中橡皮膜处液体产生的压强较大,所以可以得到的结论是同种液体中,液体压强随着液体深度的增加而增加。河水越深,压强越大,为了能承受较大的压强,拦河大坝要做成上窄下宽的形状。(3)因为容器为规则柱体,所以容器底部所受压力等于海水的重力,由于加入纯净水后,海水的重力增加,对容器底的压力增加,由p=故答案为:(1)薄;不是;将软管取下,再重新安装。(2)增加;上窄下宽;(3)变大。【点评】此题主要考查学生对于液体压强实验的理解和掌握,熟知液体压强特点和实验原理是解题关键。四.计算题(共1小题)15.(2024秋•闵行区期末)重力大小为2牛、底面积为0.01米2的某款平底薄壁容器放置在水平桌面中央,容器内装有10牛的水,水对容器底的压强为700帕。求:(1)水对容器底压力F水的大小。(2)容器对桌面的压强p杯。【考点】液体压强的公式及计算;压强的公式的应用.【专题】定量思想;压强、液体的压强;应用能力.【答案】(1)水对容器底压力F水的大小为7N。(2)容器对桌面的压强p杯为1200Pa。【分析】(1)由压强公式的变形公式F=pS可以求出水对容器底压力F水的大小;(2)在水平面上容器对桌面的压力等于容器的总重力,由p=FS算出容器对桌面的压强p【解答】解:(1)水对容器底压力F水的大小为:F水=p水S=700Pa×0.01m2=7N;(2)在水平面上容器对桌面的压力等于容器的总重力,即压力F=G总=2N+10N=12N,容器对桌面的压强为:p杯=FS答:(1)水对容器底压力F水的大小为7N。(2)容器对桌面的压强p杯为1200Pa。【点评】本题考查了液体压强公式、固体压强公式的理解和掌握,属于基础题。
考点卡片1.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知识点认识】1.选取的参照物不同,物体的运动情况就不同,所以物体的运动和静止是相对的。2.相对静止:若两个物体以同样快慢、向同一方向运动,则它们是相对静止的关系。(1)卡车和联合收割机:以地面为参照物,二者都是运动的;以卡车为参照物,收割机是静止的;以收割机为参照物,卡车是静止的。(2)空中加油机和受油机:以地面为参照物,二者都是运动的;以加油机为参照物,受油机是静止的;以受油机为参照物,加油机也是静止的。【命题方向】所选参照物与运动状态之间的关系.例:甲、乙两同学以相同的速度同向骑行在滨河大道上,分别以乙同学、大道两旁的房屋为参照物,甲同学的状态()A.都是运动的B.都是静止的C.运动、静止D.静止、运动分析:物体相对于参照物的位置变化了,物体就是运动的;物体相对于参照物的位置不变,物体就是静止的。解析:解:甲、乙两同学以相同的速度同向运动,以乙同学为参照物,甲同学和乙同学的位置没有发生变化,甲同学是静止的;以道路两旁的房屋为参照物,甲同学的位置发生变化,甲同学是运动的。故选:D。点评:一个物体的运动状态的确定,关键取决于所选取的参照物。所选取的参照物不同,得到的结论也不一定相同。这就是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解题方法点拨】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意味着物体的运动状态取决于所选参照物,不同的参照物可能导致不同的描述。2.密度在生产、生活中的应用【知识点的认识】密度的特殊用途:密度的特殊用途密度的特殊用途是根据需要选取不同密度的物质作产品的原材料.铅可用作网坠,铸铁用作落地扇的底座、塔式起重机的压铁等,都是冈为它们的密度比较大.铝合金用来制造飞机,玻璃钢用来制造汽车的外壳,泡沫塑料用来制作救生器件,氢气、氦气是气球的专用充气材料等,都因为它们的密度比较小.【命题方向】考查密度在生产、生活中的应用。例:铝合金材料在生活中有广泛的应用。室内推拉门门框多用铝合金制成,因为铝合金密度小,质量小,推拉更轻便。铝合金的缺点是熔点低,不耐高温。分析:(1)根据m=ρV可知,体积相同的不同物质,质量与密度成正比。(2)晶体在熔化时的温度叫做晶体的熔点。解析:解:室内推拉门门框多用铝合金制成,因为铝合金密度小,质量小,推拉更轻便。根据铝合金不耐高温可知,其缺点是熔点低。故答案为:密度;熔点。点评:本题考查的是学生对密度公式的正确理解和应用、熔点的概念,属于基础知识考查,难度不大。【解题方法点拨】解答时除了注意解答计算题的方法,还要在学习中多联系实际,平时多留意与密度相关的现象,学会用分析法分析问题.3.惯性的危害【知识点的认识】惯性有有利的一面,也有有害的一面,我们有时要利用惯性,有时要防止惯性带来的危害,但并不是“产生”惯性或“消灭”惯性。【命题方向】考查生活中的惯性的危害现象。例:下列交通规则,主要用于防止因惯性而造成事故的是()A.严禁超速、超载B.桥梁设有限重标志牌C.红灯停,绿灯行D.车辆靠右行驶分析:要求选出的是:“防止因惯性而造成事故的是”,也就是选出防止惯性产生的不利影响,然后进行判断即可。解析:解:A、超速或超载时,若遇到紧急情况,由于惯性的原因,汽车不容易刹住车,易造成交通事故,超速惯性虽不变,但因速度快,刹车距离长,而超载则会使惯性变大。故符合题意;B、车辆超载时,地面所受的压力和压强会随之增加,从而加快路面的损坏程度,与惯性无关,不合题意;C、D中的现象都和惯性没有联系;故选:A。点评:惯性在生活中无处不在,在平时的学习过程中,要擅于运用所学物理知识来解释一些简单的现象,为解答此类题积累经验。【解题方法点拨】惯性在生活中的应用和防治1.纸飞机离开手以后,还会继续飞行。2.星际探测仪,一经脱离地球引力范围,不需要用发动机就可保持飞行。3.锤头松了,只要把锤柄在固定的物体上撞几下,锤头就牢牢地套在锤柄上了。4.跳远时利用助跑,使自己跳得更远。5.车启动或者突然加速时,人会向后靠。6.汽车左转弯时,人会向右靠。右转弯时,人会向左靠。7.子弹离开枪口后还会继续向前运动。4.平衡力的判断【知识点的认识】(1)平衡状态:物理学中,物体处于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我们就称物体处于平衡状态(2)平衡力:如果一个物体在几个力的作用下处于平衡状态,物体受到的力就是平衡力.平衡力包括二力平衡和多力平衡,其中二力平衡是最简单的平衡状态【命题方向】考查平衡力与平衡状态的概念,以及平衡力与平衡状态的判断。例:下列情况中,物体所受到的力为平衡力的是()A.在空中摇摆的吊灯B.绕地球做匀速圆周运动的人造卫星C.正在制动刹车的汽车D.平直轨道上匀速行驶的列车分析: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的物体处于平衡状态,受平衡力。解析:解:A.在空中摇摆的吊灯,运动方向不断变化,处于非平衡状态,不受平衡力作用,故A不正确;B.绕地球做匀速圆周运动的人造卫星,运动方向不断变化,处于非平衡状态,不受平衡力作用,故B不正确;C.正在制动刹车的汽车,速度的大小不断减小,不受平衡力作用,故C不正确;D.平直轨道上匀速行驶的列车,速度的大小、方向不变,处于平衡状态,受平衡力作用,故D正确。故选:D。点评:物体受平衡力时处于平衡状态,处于平衡状态时受平衡力作用。【解题方法点拨】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是平衡状态,平衡状态下受到的是平衡力,平衡力的作用下,物体处于平衡状态。5.增大有益摩擦的方法【知识点的认识】增大有益摩擦的方法:(1)增大接触面的粗糙程度,如汽车轮胎做上花纹;(2)增大压力,如骑自行车捏闸的力越大,摩擦力越大;(3)变滚动为滑动,如汽车急刹车时车只滑不滚;(4)变湿摩擦为干摩擦.【命题方向】怎样增大摩擦力或减小摩擦力,生活中的现象使用的是增大还是减少摩擦都是命题方向。例:自行车上应用了很多物理知识,其中属于增大摩擦力的是()A.把手上刻有花纹B.车轮做成圆形C.给链条加润滑油D.前后轮都安装在滚动轴承上分析:(1)摩擦力大小的影响因素:压力大小和接触面的粗糙程度;(2)增大摩擦的方法:在接触面粗糙程度一定时,增大压力;在压力一定时,增大接触面的粗糙程度;(3)减小摩擦的方法:在接触面粗糙程度一定时,减小压力;在压力一定时,减小接触面的粗糙程度;使接触面脱离;用滚动代替滑动。解析:解:A、把手上刻有花纹,是在压力一定时,通过增大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来增大摩擦力,故A符合题意;B、车轮做成圆形,是用滚动代替滑动的方法来减小摩擦力,故B不符合题意;C、给链条加润滑油,是通过使接触面脱离的方法减小摩擦力,故C不符合题意;D、前后轮都安装在滚动轴承上,是用滚动代替滑动的方法来减小摩擦力,故D不符合题意。故选:A。点评:本题在考查影响滑动摩擦力大小的两个因素的同时,也考查了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实际问题的能力,要求学生在生活中多注意观察,并学会应用。【解题方法点拨】解答此类题目时,分析操作前后的摩擦力变化即可.例如,锁生锈不好开时,将少量食用油注入锁孔就易开了,起初开锁难说明摩擦力大;操作后,开锁容易说明摩擦力减小.前后对比说明注入食油使摩擦力减小了,或者,直接分析操作符合增大或减小摩擦的哪一项,这需要我们熟练应用增大或减小摩擦的方法与途径.6.压力的比较大小【知识点的认识】固体压强一般根据公式p=FS比较,根据F=G的关系比较压力。对于柱形固体,也可以根据公式p=ρgh比较压强大小,根据F=【命题方向】比较压力的大小是各省、市中考物理的热点,考题常以填空、选择等形式出现。只有加强这方面的训练,全面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才能在中考时取得好成绩。例:艺术体操是一项力量与灵动结合,产生极致美感的体育运动。如图是某体操运动员表演过程中静止在水平地面上的甲、乙两种姿势,其对地面的压力分别为F甲和F乙,压强分别为p甲和p乙。下列判断正确的是()A.F甲>F乙,p甲>p乙B.F甲=F乙,p甲=p乙C.F甲<F乙,p甲<p乙D.F甲=F乙,p甲<p乙分析:(1)人对地面的压力等于自身重力的大小,据此分析两图中人对地面的压力的大小关系;(2)由图可知,甲图中人与地面的接触面积大于乙图中人与地面的接触面积,根据p=FS解析:解:人对地面的压力等于自身重力的大小,且同一个人的重力一定,所以两图中人对地面的压力大小相等,即F甲=F乙;由图可知,甲图中人与地面的接触面积大于乙图中人与地面的接触面积,且压力大小相等,根据p=FS可知甲图中人对地面的压强比乙图中的小,即p甲<p乙,故D正确,ABC错误。故选:点评:本题考查了压力、压强大小的比较,属于对基础知识的考查,难度不大。【解题方法点拨】掌握比较压力大小的方法以及对公式的熟练应用是关键。7.压强的估测【知识点的认识】压强的估测值涉及不同情境下的压力作用效果:中学生站立时对地面的压强约为104Pa。中学生行走时对地面的压强约为2×104Pa。物理课本平放时对桌面的压强约60—80Pa。一张报纸平放在水平桌面上,对桌面的压强约为0.5Pa。【命题方向】考查测量平均速度的实验,包括实验原理,实验器材,实验步骤,实验方法,数据分析,注意事项等内容。例:下列物理数据估算不合理的是()A.一个鸡蛋的重力约为0.5NB.将一个鸡蛋从地面举过头顶所做的功约为1JC.人站立时对地面的压强约为105PaD.一个标准大气压的值是1.01×105Pa分析:不同物理量的估算,有的需要凭借生活经验,有的需要简单的计算,有的要进行单位的换算,最后判断最合理的是哪一个。解析:解:A、一个鸡蛋的质量约为50g=0.05kg,其重力约为G=mg=0.05kg×10N/kg=0.5N,故A符合实际;B、1个鸡蛋的重力约为0.5N,将1哥鸡蛋从地面举过头顶举的高度约为2m,对鸡蛋做的功约为W=Gh=0.5N×2m=1J,故B符合实际;C、一个中学生的重力约为500N,对地面的压力约为F=G=500N,双脚与地面的接触面积约为500cm2,对地面的压强约为p=FS=500N0.05D、一个标准大气压的值是1.01×105Pa,故D符合实际。故选:C。点评:本题考查对生活中常见物理量的估测,结合对生活的了解和对物理单位的认识,找出合理的选项即可。【解题方法点拨】这些估测值提供了对不同情境下压强大小的直观理解,有助于理解压强的概念及其在实际中的应用。压强的测量和使用在日常生活、工业生产和科学研究中有广泛的应用,例如测量人体对地面的压强可以帮助了解不同活动对人体负荷的影响,而测量物体对平面的压强则对于设计和使用各种容器、管道等具有重要意义。8.压强的公式的应用【知识点的认识】计算公式:P=F【命题方向】压强的计算,主要是运用公式及其变形解决有关问题,另外,压强的计算常常与密度公式,重力公式相联系,体现了知识的综合性,所以常成为中考的热点。例:我国研发的四轮长航程极地漫游机器人,科考队在附近遇控机器人。若机器人质量为500kg,履带与地面的总接触面积为400cm2。求:(1)机器人对水平冰面的压力;(2)若南极某处冰面能承受的压强为2×105Pa,该机器人能顺利通过该冰面吗?分析:(1)已知机器人的质量,利用G=mg求其重力,机器人对冰面的压力等于本身的重力;(2)知道履带与冰面的接触总面积(受力面积),利用p=F解析:解:(1)机器人的重力为:G=mg=500kg×10N/kg=5000N,机器人对冰面的压力等于机器人的重力,即F=G=5000N;(2)机器人对冰面的受压面积S=400cm2=0.04m2,则机器人对冰面的压强为:p=FS=5000N0.04m2=1.25×10答:(1)机器人对水平冰面的压力是5000N;(2)该机器人可以顺利通过冰面。点评:本题考查了重力公式、压强公式的应用,关键是知道物体对冰面的压力等于物体重力。【解题方法点拨】压强的计算,需要确定压力、面积.要注意面积的计算与单位,其中压力的确定是难点.正确判断物体间的压力,进行受力分析是关键;物体间接触部分的面积,一般与较小的物体面积相同.9.固体压强的比较大小【知识点的认识】准确判断压力、受力面积及其变化:固体压强的大小与压力的大小、受力面积有关。中考中对于压强的考查,往往在同一情境中出现多个力、多个面积发生变化的情景。要想准确的比较、计算压强的大小,找准产生压强的压力和该压力的受力面积是关键。我们审题时要抓住“谁对谁的压强”,找到压力的施力物体和受力物体,以及这两个物体的接触面积就可以准确判断压力和受力面积。利用公式p=F【命题方向】比较压力的大小是各省、市中考物理的热点,考题常以填空、选择等形式出现。只有加强这方面的训练,全面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才能在中考时取得好成绩。例:小明同学将三个完全相同的长方体木块竖放在水平面上,将图中的阴影部分切去,剩余部分对水平面的压强值依次为p甲、p乙、p丙,则长方体甲对水平面的压强跟切去前相比不变(选填“增大”“减小”或“不变”);在这三个压强值中最小的是p乙。分析:根据p=FS=GS=mgS解析:解:将图中的阴影部分切去,根据p=FS=GS=mgS故答案为:不变;p乙。点评:判断压强的变化,不但考虑压力的变化,同时还要考虑受力面积的变化。【解题方法点拨】掌握比较压强大小的方法以及对公式的熟练应用是关键。10.减小压强【知识点的认识】利用公式:p=F(1)压力一定,增大受力面积;(2)受力面积一定,减小压力;(3)同时减小压力,增大受力面积.应用:①载重卡车装有许多的车轮;②房屋建在较大的地基上;③书包带做得较宽.【命题方向】生活中那些是增大和减小压强的现象,是命题方向。例:一名滑雪运动员穿上滑雪板后发现她在雪地上留下的痕迹变浅了。下列现象中与滑雪板的作用相同的是()A.用久的菜刀磨一磨B.同学们的书包带较宽C.压路机的碾子很重D.盲道上有凸起分析:增大压强的方法:在压力一定时,减小受力面积;在受力面积一定时,增大压力;减小压强的方法:在压力一定时,增大受力面积;在受力面积一定时,减小压力。.解析:解:运动员穿上滑雪板后发现在雪地上留下的痕迹变浅了,是通过增大受力面积来减小压强。A.用久的菜刀磨一磨,是通过减小受力面积增大压强,故A不正确;B.同学们的书包带较宽,是通过增大受力面积减小压强,故B正确;C.压路机的碾子很重,是通过增大压力增大压强,故C不正确;D.盲道上的凸起,是通过减小受力面积增大压强,让盲人容易感受到,故D不正确。故选:B。点评:本题考查增大和减小压强的方法,平时学习物理知识时要多联系生活实际、多举例、多解释,提高利用所学物理知识分析实际问题的能力。【解题方法点拨】要知道压强大小的影响因素,会解释生活中有关增大和减小压强的现象11.增大压强【知识点的认识】利用公式:p=F(1)压力一定,减小受力面积;(2)受力面积一定,增大压力;(3)同时增大压力,减小受力面积.应用:①速滑运动员的冰鞋装有冰刀;②投向靶盘的飞镖;③用力刹车.【命题方向】生活中那些是增大和减小压强的现象,是命题方向。例:下列现象中,属于增大压强的是()①载重量大的汽车装有许多车轮;②压路机上碾子的质量很大;③短道速滑运动员的冰鞋上装有冰刀;④房屋建在承受面积更大的地基上。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④分析:增大压强的方法:在压力一定时,减小受力面积增大压强;在受力面积一定时,增大压力增大压强。解:①汽车装有许多车轮,是在压力一定时,增大受力面积,减小压强。②压路机上碾子的质量很大是在受力面积一定时,增大压力,增大压强。③短道速滑运动员的冰鞋上装有冰刀,是在压力一定时,减小受力面积,增大压强。④房屋建在承受面积更大的地基上,是在压力一定时,增大受力面积,减小压强。故选:B。点评:(1)压强大小的影响因素。(2)增大、减小压强的方法。【解题方法点拨】要知道压强大小的影响因素,会解释生活中有关增大和减小压强的现象12.探究液体内部的压强【知识点的认识】研究液体内部的压强与哪些因素有关1.观察U形管压强计U形管压强计左右两管中液面相平,液面上方的压强相等。用手指轻压橡皮膜,橡皮膜所受的压强较小,两管液面呈现较小的液面差。用手指稍重一些压橡皮膜,橡皮膜所受的压强较大,两管液面呈现较大的液面差。2.研究液体内部的压强与液体内部深度的关系。[实验一]玻璃筒中盛有水,将U形管压强计的覆有橡皮膜的金属盒放入玻璃筒中,观察在不同深处U形管压强计左右两管中液面高度差的变化情况。U形管压强的金属盒在水内较深处,U形管左、右两管中液面的高度差大于金属盒在水内较浅处的高度差。[实验二]玻璃筒中盛有水,将U形管压强计的覆有橡皮膜的金属盒放入玻璃筒中,观察在一定深度处,改变橡皮膜面的朝向,观察U形管压强计左右两管中液面高度差的变化情况。U形管压强计的金属盒在水内一定深度处,改变橡皮膜的朝向,U形管左、右两管中液面的高度差。实验表明,在同种液体内部,深度越小,该处压强越小;在同一深度处,各个方向的压强相等。3.研究液体内部液强与液体密度的关系。[实验三]两个玻璃筒内分别盛有水和浓盐水,将U形管压强计的覆有橡皮膜的金属盒放在水和浓盐水内部同一深度处,观察U形管压强计左右两管中液面高度差的变化情况。U形管压强计的金属盒在浓盐水内一定深处,左、右两管中液面的高度差大于金属盒在水内相同深处的高度差。实验表明,在不同液体的同一深度处,密度大的液体产生的压强。4.液体内部的压强取决于液体密度的和液体内部的深度。【命题方向】考查探究液体内部的压强的实验,包括实验原理,实验器材,实验步骤,实验方法,数据分析,注意事项等内容。例:如图所示,是小明同学“探究影响液体内部压强大小的因素”的实验。(1)实验前,用手指按压图甲中探头的橡皮膜,发现U形管中的液面升降灵活,说明该装置不漏气(选填“漏气”或“不漏气”)。(2)如图乙、丙所示是将该装置的探头放入水中不同深度的情况,比较后可初步得出结论:液体内部的压强随深度的增加而增大。(3)将探头放入水中某一深度不变,改变橡皮膜朝向,目的是探究液体内部压强大小与方向是否有关。(4)比较图丙和图丁,可得出结论:不同的液体,产生的压强大小与液体的密度有关。(5)在做图丙和图丁所示的实验时,小明同学认为图丙、丁两烧杯中的液面必须相平。小明的观点是否正确?并说明理由:不正确,只需控制探头在液体中的深度相同即可。分析:(1)检查装置是否漏气时,用手轻轻按压几下橡皮膜,看液体能否灵活升降;(2)(3)(4)找出相关实验中相同量和不同量,结合转换法,得出压强随与变化量的关系。(5)根据深度是某点到液面的竖直距离分析。解析:解:(1)压强计是通过U形管两端液面的高度差来反映被测压强大小的,用手指按压探头的橡皮膜,发现U形管中的液面升降灵活,说明装置不漏气。(2)图乙、丙所示是将该装置的探头放入水中不同深度,压强计液面的高度差不一样,且探头在液面中越深的,液面高度差越大,则可得结论:液体内部的压强随深度的增加而增加。(3)将探头放入水中某一深度不变,改变橡皮膜朝向,即改变橡皮膜在各个方向上所受的压强,观察U形管液面高度差,目的是探究液体内部压强大小与方向的关系。(4)图丙和丁中,探头在液面的深度相同,液体的密度不同,U形管液面高度差不同,所以可得结论:不同的液体,产生的压强与液体的密度有关。(5)在做探究液体内部压强与液体密度的关系时,需要控制探头在液体的深度相同即可,即某点到液面的距离相等即可,所以不需要两烧杯中液面相平,只需控制金属盒在液体的深度相同即可。故答案为:(1)不漏气;(2)增大;(3)方向;(4)密度;(5)不正确,只需控制探头在液体中的深度相同即可。点评:本题探究液体内部压强,考查控制变量法及液体压强的规律。【解题方法点拨】1、控制变量法实验中影响压强的因素有深度、密度。我们需要用控制变量法来研究各个因素对压强的影响。2、转换法液体内部压强的大小无法直接测量,我们用压强计两侧的液面高度差来判断液体内部压强的大小,这种方法叫做转换法。13.液体压强的公式及计算【知识点的认识】1、计算液体压强的公式是p=ρgh.可见,液体压强的大小只取决于液体的种类(即密度ρ)和深度h,而和液体的质量、体积没有直接的关系。运用液体压强的公式计算时,必须注意相关知识理解,以免造成干扰。确定深度时要注意是指液体与大气(不是与容器)的接触面向下到某处的竖直距离,不是指从容器底部向上的距离(那叫“高度”)。2、液体压强中隐含“密度不同”的有关计算:由液体的压强公式p=ρgh可知,液体的压强大小取决于液体的密度和深度,深度的不同比较直观,一眼可以看到,而密度不同需引起注意,有时直接给出物质不同,密度不同,有时则隐含着密度不同,需要自己发现。3、液体对容器底的压强、压力与容器对支持面的压强、压力的计算方法:液体对容器底的压强和压力与容器对支持面的压强和压力不是一同事。(1)液体内部压强是由液体的重力产生的,但液体对容器底的压力并不一定等于液体的重力,而等于底面积所受的压强乘以受力面积,因此,处理液体内部问题时,先求压强再算压力。(2)容器对支持面的压力和压强,可视为固体问题处理,先分析压力大小,再根据p=F【命题方向】液体压强的计算,题型常见的有填空、选择、计算及探究题。例:面积为1m2的水平桌面正中央放着一个平底鱼缸,内外底面积均为100cm2;缸内有3kg的水和一条100g的鱼,水的深度为20cm,忽略鱼缸厚度和质量,求:(1)水对鱼缸底的压强;(2)水对鱼缸底产生的压力;(3)鱼缸对桌面产生的压强。分析:(1)根据p=ρgh求水对鱼缸底的压强;(2)根据p=FS求出水对鱼缸(3)根据G=mg求鱼和水的重力,鱼缸对水平桌面的压力大小等于鱼缸、水和鱼的总重力,根据p=F解析:解:(1)水对鱼缸底的压强:p=ρ水gh=1×103kg/m3×10N/kg×0.2m=2×103Pa;(2)鱼缸的底面积S=100cm2=0.01m2,则水对缸底产生的压力:F=pS=2×103Pa×0.01m2=20N;(3)鱼的重力:G鱼=m鱼g=0.1kg×10N/kg=1N,水的重力:G水=m水g=3kg×10N/kg=30N,鱼缸对桌面的压力:F'=G总=1N+30N=31N,鱼缸对桌面产生的压强:p'=F'答:(1)水对鱼缸底的压强为2×103Pa;(2)水对鱼缸底产生的压力为20N;(3)鱼缸对桌面产生的压强为3100Pa。点评:本题考查了液体压强和固体压强的计算方法,同时出现固、液体压力压强,要注意先后顺序:液体,先计算压强(p=ρgh),后计算压力(F=pS);固体,先计算压力(在水平面上F=G),后计算压强(p=F【解题方法点拨】(1)液体的压强与液体的深度和密度有关,因此计算时关键找到“液体”的深度和密度。当容器是柱形容器时,液体对容器底部压力等于液体重力时,先判断压力等于重力后利用p=F/S求压强。(2)液体的压强公式,对于固体来说,不能直接应用此公式,但对于长方体、正方体、圆柱体等规则形状的物体来说,经过推导以后可以使用。(3)找出题目中隐含条件是解本题的关键。(4)一些题按常规方法比较,很复杂。重要是抓住问题的关键:容器内液体体积不变。结合图形分析、比较,得出结论。14.液体压强的大小比较【知识点的认识】液体内部的压强主要与液体的密度、深度有关要比较其大小一定采取控制变量法来分析,利用公式采用密度比较法和深度比较法。【命题方向】比较压强的大小是各省、市中考物理的热点,考题常以填空、选择等形式出现。只有加强这方面的训练,全面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才能在中考时取得好成绩。例:如图所示,甲、乙、丙是三个底面积不同的圆柱形容器,且S甲<S乙<S丙,容器内装有质量相同的不同液体,液体对容器底部的压强分别为p甲、p乙、p丙,它们的大小关系是()A.p甲>p乙>p丙B.p甲=p乙<p丙C.p甲<p乙<p丙D.无法比较分析:根据容器形状,判断三种液体对容器底部的压力与各自重力的关系,又知三种液体的质量关系,进而得到三种液体对容器底的压力关系,由p=F解析:解:由图可知,三个容器都为直壁容器,液体对容器底的压力都等于液体的重力,甲、乙、丙三种液体的质量相等,则液体的重力相等,所以,甲、乙、丙三种液体对容器底的压力相同,即:F甲=F乙=F丙;由于S甲<S乙<S丙,由p=FS知液体对容器底部的压强p甲>p乙>p丙,故故选:A。点评:此题考查压强和压力的大小比较,关键是会根据容器形状判断液体对容器底部的压力与自身重力的关系。【解题方法点拨】掌握比较压强大小的方法以及对公式的熟练应用是关键。15.连通器原理【知识点的认识】上端开口不连通,下部连通的容器叫做连通器.连通器的原理可用液体压强来解释.若在U形玻璃管中装有同一种液体,在连通器的底部正中设想有一个小液片AB.假如液体是静止不流动的.左管中之液体对液片AB向右侧的压强,一定等于右管中之液体对液片AB向左侧的压强.因为连通器内装的是同一种液体,左右两个液柱的密度相同,根据液体压强的公式p=ρgh可知,只有当两边液柱的高度相等时,两边液柱对液片AB的压强才能相等.所以,在液体不流动的情况下,连通器各容器中的液面应保持相平.【命题方向】判断是否为连通器。例:如图所示是家里常用的水壶,壶嘴与壶身构成一个连通器;壶内水静止时,壶身与壶嘴的水位相平,茶壶盖上有一个小孔,使用时,若用手堵住这个小孔,则不能倒出茶水,这是由于大气压强的作用。分析:茶壶是个连通器,壶嘴和壶身构成了一个连通器,壶嘴和壶身的液面是相平的,故放低壶嘴,水就会从壶嘴处流出。但要构成连通器,就要求连通器的各部分上端是开口的,所以壶身上方不能用壶盖盖严实了,必须开个小孔。解析:解:茶壶的壶嘴和壶身构成上端开口,底部连通的容器叫连通器,连通器中装同种液体,液体静止时液面是相平的。茶壶盖上有一个小孔,作用是使壶内与壶外的大气相通,在重力的作用下,水才容易倒出,若用手指堵住小孔,在大气压强的作用下,茶水不容易流出来。故答案为:连通器;相平;大气压强。点评:该题考查了连通器原理在生活中的应用,同时也考查了大气压的综合应用,难度不大。【解题方法点拨】连通器的性质主要体现在当几个底部互相连通的容器注入同一种液体且液体不流动时,各容器中的液面总是保持在同一水平面上16.连通器的应用【知识点的认识】连通器是一种上端开口、底部互相连通的容器,其应用广泛,主要基于连通器内液体的液面总是保持在同一水平面上的原理。以下是连通器的一些典型应用:水渠的过路涵洞:用于让水流在不同高度或不同位置的水渠之间传递,保持水位一致。牲畜的自动饮水器:通过连通器的原理,确保水位稳定,方便动物随时饮水。锅炉水位计:用于监测锅炉内部的水位,确保锅炉安全运行。日常生活中所用的茶壶、洒水壶:利用连通器的原理,使得液体在倒出时能够保持液面的平衡,方便使用。三峡船闸和自来水水塔:这些是世界上最大的人造连通器,用于控制和调节水流,确保船只顺利通过和水流的供应。【命题方向】连通器原理的应用(生活中的事例)是命题方向例如,水渠的过路涵洞、牲畜的自动饮水器、水位计,以及日常生活中所用的茶壶、洒水壶等都是连通器.世界上最大的人造连通器是三峡船闸和自来水水塔。例:如图所示的装置中,不属于连通器应用的是()A.自动喂水装置B.茶壶C.下水的回水管D.船闸分析:上端开口,下部连通的容器叫做连通器,连通器的特点是容器中的水不流动时,各个容器中液面总是相平的。解析:解:A、当瓶口在水面以下时,瓶子内的水和空气的压强之和等于外界的大气压强,水不流出;当瓶口露出水面时,空气进入瓶内,水流出,直到封住瓶口为止,利用的是大气压,不是连通器原理,故A符合题意;B、茶壶的壶身与壶嘴上端开口,底部相通,构成了连通器,壶嘴和壶身在同一高度,倒满水后,液面相平,故B不符合题意;C、洗手池下水的回水管,上端开口、底部连通,构成了连通器,故C不符合题意;D、船闸的闸室和上下游之间构成上端开口,下部连通的容器,故D不符合题意。故选:A。点评:本题考查连通器的原理,关键知道连通器是上端开口,底部相连的,液面静止时保持相平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温州市达标名校2025年初三下学期百日冲刺模拟考试英语试题含答案
- 四川省绵阳第五中学2025年全国初三冲刺考(三)全国I卷生物试题试卷含解析
- 江西省余江一中2025年高三阶段性测试(四)生物试题试卷含解析
- 辽阳职业技术学院《医用生物材料B》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许昌职业技术学院《程序设计Ⅰ》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内江师范学院《毒理学》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信阳市商城县2025届六年级下学期小升初数学试卷含解析
- 吉林省伊通满族自治县第三中学2025年高三下学期第二次诊断性考试数学试题含解析
- 山西省范亭中学2024-2025学年普通高考第一次适应性检测试题数学试题含解析
- 吉林铁道职业技术学院《交通软件系统分析与设计》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民法典知识竞赛课件
- 绞车工考试题及答案
- 2025年度“基层法治建设年”活动实施方案
- 2025年升降机司机作业证理论考试笔试试题(200题)附答案
- 2025年网络安全培训考试题库(网络安全专题)实战试题
- DBJ51T 108-2018 四川省建筑岩土工程测量标准
- 2025年国家保密基本知识考试题库及答案
- 2024年四川省成都市武侯区中考化学二模试卷附解析
- 《大学生创新创业基础》全套教学课件
- CB/T 3784-1996木材产品物资分类与代码
- 外科学试题库及答案(共1000题)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