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古诗三首《石灰吟》《竹石》《夏日绝句》教学设计教学教案设计(S版六年级上册)古诗三首《石灰吟》《竹石》《夏日绝句》教学设计教学教案设计(S版六年级上册)「篇一」石灰吟《夏日绝句》《竹石》《石灰吟》教学目标1.认知目标: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学会生字,理解诗句中的词语,并说说诗句的意思。2.能力目标:能凭借语言文字,体会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教学过程一、回顾旧知、导入新知同学们,我国是四大古国之一,有着悠久的历史、灿烂的文化。在源远流长、丰富多彩的文化长河中,诗歌就像是一朵馨香独具的奇葩,永开不败。而学习古诗能使我们领略古代诗人豪放、婉约的艺术风格,更能让我们领略诗歌描绘的雄壮、优美的意境。因此,我们从小一直学诗,请同学们回想一下,你还记得哪些诗?1.今天我们来学习一首有名的诗--《石灰吟》,齐读诗题。2.提问:你们知道题目是什么意思吗?(吟:古代诗歌体裁的一种名称。)3.简介作者,为理解诗情奠下基础。二、看诗句,理解诗意。1.老师范读或录音读。2.学生细读诗,借助词典,把自己不理解的词语掌握,实在不会的则做上记号质疑。3.指名读。读出韵味和节奏。4.说说自己读懂了哪些句子?你展开了哪些想象?还有哪些不理解的词句?(讲解词语时顺便讲“锤”、“焚”的写法,指导写字、描红。)5.引导学生想象:山石承受千锤万击以及烈火焚烧的情景。6.动画显示石灰的形成。7.见到此情此景,作者会怎么想,怎么说,怎么做?讨论交流。8.再读诗句,谈谈你从这首诗中体会到了石灰的哪些品质?三、朗读指导,领悟诗情。1.诗中哪些词突出了石灰的高贵品质,我们朗读时应怎么读?2.再读体会,思考:于谦仅仅是写石灰吗?他想借石灰表明什么样的志向呢?我们该用什么语气读呢?3.学生自由读,在小组内讨论。(诗人借石头表明自己不同流合污,坚决同恶势力斗争到底的志向。应用高昂、坚定的语气读。)4.情感朗读,赛读。5.齐读。四、拓展延伸1.总结古诗。石灰由于它的坚强不屈、洁身自好在人间留下了清白,而于谦呢,他也像石灰一样任凭怎样的千锤万击,任凭烈火如何焚烧,哪怕是粉骨碎身,他都毫不畏惧,坚决同恶势力斗争到底。可见,《石灰吟》就是于谦自己一生的写照啊!2.于谦为官清廉,为国为民,他的诗歌大多表达自己忧国忧民的感情和坚贞的情操。不信,我们再来看一首:咏煤炭于谦凿开混沌得乌金,藏蓄阳和意最深。爝火燃回春浩浩,洪炉照破夜沉沉。鼎彝元赖生成力,铁石犹存死后心。但愿苍生俱饱暖,不辞辛苦出山林。此诗借物咏志,诗中句句赞颂煤炭,实际是句句抒写自己为国家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怀抱。“混沌”,天地未分之前,指自然界。“乌金”喻煤炭如黑色的金子。“阳和”,原指和暖的阳光,这里指煤炭的热力。“凿开混沌得乌金,藏蓄阳和意最深”两句意为:开凿出来的煤炭,藏蓄着巨大的热力。“爝(jue)火”,小火把。“爝火燃回春浩浩,洪炉照破夜沉沉”,意思是:煤炭燃烧像火炬,使人感到无限温暖,如大地回春;也使深沉的夜空变得很明亮。“鼎彝”指帝王宗庙的祭器;“铁石”,古人认为煤炭是铁石变的。“鼎彝元赖生成力,铁石犹存死后心”这两句的寓意是:人要以国家社稷为己任,就是死了也要为国家做贡献。最后两句“但愿苍生俱饱暖,不辞辛苦出山林”,直抒胸臆,表达了作者愿意尽最后一滴血、一份热,为人类造福。五、总结学法1.学生回忆:我们是怎样学习《石灰吟》?2.老师总结学习方法:(1)理解诗句,初步弄懂诗意。(2)想象古诗意境,体会作者感情。(3)熟读吟诵,拓展延伸。六、作业1.收集有关于谦的故事。2.收集托物言志的古诗。一、照样子,认真写,再组词。锤凿焚()()()二、照样子,写词语。东西南北春夏秋冬____________________千磨万击千变万化____________________三、连一连。《夏日绝句》于谦清咬定青山不放松《竹石》李清照明生当作人杰《石灰吟》郑燮宋要留清白在人间四、结合诗句,解释词语。浑:____________________清白:____________________坚劲:____________________任尔:____________________鬼雄:____________________人杰:____________________五、默写《石灰吟》,并写出诗的大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诗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六、读下面的诗句,试着理解诗的意思,再背下来。杂诗(清)龚自珍九州生气恃风雷,万马齐喑究可哀。我劝天公重抖擞,不拘一格降人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古诗三首《石灰吟》《竹石》《夏日绝句》教学设计教学教案设计(S版六年级上册)「篇二」《竹石》教案设计范文《竹石》教案设计范文设计理念:语文课堂要体现开放襟怀,把课外的学习引进课内,使古诗的教学变得“充实”“厚实”起来。而且诗人的生平与他诗作蕴涵的精神一脉相承,感悟诗中内涵,学习诗人借物喻人、咏物明志的写法,达到人文性与工具性的统一。设计特色:通过多种形式的学习,如竹与石的对话、把自己假想成郑燮,用情景的创设来加强对文本的体验。教学过程讲究承接、回环,从入课时赏画到结课时在画上题诗,前后呼应,浑然一体。教学准备:1、课前搜集郑燮的故事,有关竹的诗句2、小黑板或课件一、导入:1看图:图上有什么?(板书:竹石郑燮说到诗人,他还有一个比他的名“燮”更有名的号——板桥)2你知道郑板桥的故事吗?学生交流,老师适时补充(1)江苏兴化人,扬州八大怪之一。(2)写过“难得糊涂”(原意是“一粥一饭,当思来处不易”)(3)早年家贫,中进士,曾任山东范县、潍县知县,后因帮助县民诉讼得罪地方豪绅而罢官(辞行前,百姓跪请挽留,板桥当即题诗:“乌纱掷去不为官,囊橐萧萧两袖寒。写取一枝清瘦竹,秋风江上做鱼竿”说他两袖清风回扬州吟诗作画去了,表现得十分坦荡、洒脱)(4)故事:一天,郑板桥听说镇江江心有座焦山,风景优美,栽了许多竹子。于是他每天逛竹林,摊开纸作画,画上留下了许许多多竹的形象。那一竿竿墨竹翠茎葱葱,枝叶扶疏,配上一两块清奇古怪的石头,题上几句妙趣横生的诗文,让人耳目一新。3郑板桥人称“诗书画三绝”,特别是他画的竹兰、山石,形象逼真,姿态万千。留下了许多名画——竹石图、丛竹图、墨竹图、兰竹芳香图……课件欣赏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他的一首题写在竹石图上的诗。师吟诗,生读读古诗。二、学诗1学习古诗,我们不仅要读懂古诗的内容,体会诗人所表达的思想感情,还要领悟学习古诗的方法,以便能够学习更多的诗,赏析祖国语言文字之美2学生说说学古诗的有效方法。3学生自渎,选择适合自己的学习方式弄懂诗意。合作学习、自我体会均可。4反馈:抓住哪些字眼来理解?你认为哪些字词写得最传神?(“咬”字极为有力,充分表达了劲竹的刚毅性格)根据学生学情板书:咬定千磨万击坚劲立根东西南北风三、体情1合作表演竹与石的对话。2诗人喜欢竹子吗?他是怎样表达的?再读古诗,体味诗人写竹,是写什么?(板书:咏物明志)借物喻人,表明诗人刚正不阿的品性,不怕打击、不畏风浪的气节。把自己想象成郑燮,说说自己看到竹石的心情、感悟3怀着对劲竹、对诗人的敬佩之情朗读全诗(对读、指名读、齐读)4你喜欢竹子吗?你认为竹子具有哪些品质?(如:竹是空心的,很谦虚;竹在生命的旅程中每成长一步会留下印记;竹不开花,朴素,保持本色;竹扎根很深,打好了坚实的基础……)四、拓展“花中四君子——梅兰竹菊”有竹,“岁寒三友——竹松梅”也有竹。有多少人吟诵过这看似普通的竹子!交流诵读我们课外搜集的竹的典故,竹的诗句。典故:宋代文与可画竹“胸有成竹”。诗句:王维《竹里馆》“独坐幽篁里,弹琴复长啸。深林人不知,明月来相照”。王维《山居秋暝》“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苏轼《於潜僧绿筠轩》“可使食无肉,不可居无竹。无肉令人瘦,无竹令人俗”。李白《慈老竹》“里竹攒石生,含烟映江岛。翠色落波深,虚声带寒早”。郑燮《竹》“一节复一节,千枝攒万叶,我自不开花,免撩蜂与蝶”。刘禹锡《庭竹》“露涤铅粉节,风摇青玉枝。依依似君子,无地不相宜”。五、巩固在画的空白处题写《竹石》,要求默写。也可以题写你喜欢的写竹的诗句。竹石郑燮板书:咬定千磨万击坚劲立根东西南北风咏物明志古诗三首《石灰吟》《竹石》《夏日绝句》教学设计教学教案设计(S版六年级上册)「篇三」竹石教案设计学习目标:1.会认生字:破磨击尔南。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学习古诗。了解课文内容,感悟诗中内涵,学习诗人借物喻人、咏物明志的写法。教学重点:认识生字,诵读古诗。教学难点:感悟诗中内涵,学习诗人借物喻人、咏物明志的写法。教学准备:1、课前搜集郑燮的故事,有关竹的诗句2、小黑板或课件教学过程:一、导入:1简介作者:郑燮,他有一个比他的名燮更有名的号板桥)(1)江苏兴化人,扬州八大怪之一(2)写过难得糊涂(原意是一粥一饭,当思来处不易)(3)早年家贫,中进士,曾任山东范县、潍县知县,后因帮助县民诉讼得罪地方豪绅而罢官(辞行前,百姓跪请挽留,板桥当即题诗:乌纱掷去不为官,囊橐萧萧两袖寒。写取一枝清瘦竹,秋风江上做鱼竿说他两袖清风回扬州吟诗作画去了,表现得十分坦荡、洒脱)2郑板桥人称诗书画三绝,特别是他画的竹兰、山石,形象逼真,姿态万千。留下了许多名画竹石图、丛竹图、墨竹图、兰竹芳香图课件欣赏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他的一首题写在竹石图上的诗。板书:竹石二、学习古诗1学生自学古诗。读准字音,读顺诗句。2全班集体正音。3教师吟诗,学生思考古诗是写竹,还是写石?4小组讨论。反馈:抓住哪些字眼来理解?你认为哪些字词写得最传神?咬:像用牙齿咬住一样,极为有力,充分表达了劲竹的刚毅性格立:站立,扎根。破岩:风化的岩石。磨:磨难。坚劲:坚定,强劲。尔:那。任:任凭。5说说这首诗的意思。青竹抱住青山一直都不放松。原来是把根深深地扎入岩石的缝隙之中。经历狂风千万次的吹打折磨依旧坚硬如铁。任凭你地东西南北的狂风。三、诵读古诗,体验情感。1诗人喜欢竹子吗?他是怎样表达的?再读古诗,体味诗人写竹,是写什么?(板书:咏物明志)(借物喻人,表明诗人刚正不阿的品性,不怕打击、不畏风浪的气节。)2怀着对劲竹、对诗人的敬佩之情朗读全诗(对读、指名读、齐读)3你喜欢竹子吗?你认为竹子具有哪些品质?四、课外拓展1花中四君子梅兰竹菊有竹,岁寒三友竹松梅也有竹。有多少人吟诵过这看似普通的竹子!典故:宋代文与可画竹胸有成竹诗句:王维《竹里馆》独坐幽篁里,弹琴复长啸。深林人不知,明月来相照。王维《山居秋暝》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苏轼《於潜僧绿筠轩》可使食无肉,不可居无竹。无肉令人瘦,无竹令人俗。李白《慈老竹》里竹攒石生,含烟映江岛。翠色落波深,虚声带寒早。郑燮《竹》一节复一节,千枝攒万叶,我自不开花,免撩蜂与蝶。刘禹锡《庭竹》露涤铅粉节,风摇青玉枝。依依似君子,无地不相宜。五、巩固要求默写《竹石》,也可以题写你喜欢的写竹的诗句。古诗三首《石灰吟》《竹石》《夏日绝句》教学设计教学教案设计(S版六年级上册)「篇四」《竹石》教案设计设计特色:通过多种形式的学习,如竹与石的对话、把自己假想成郑燮,用情景的创设来加强对文本的体验。教学过程讲究承接、回环,从入课时赏画到结课时在画上题诗,前后呼应,浑然一体。教学准备:1、课前搜集郑燮的故事,有关竹的诗句2、小黑板或课件一、导入:1看图:图上有什么?(板书:竹石郑燮说到诗人,他还有一个比他的名“燮”更有名的号——板桥)2你知道郑板桥的故事吗?学生交流,老师适时补充(1)江苏兴化人,扬州八大怪之一。(2)写过“难得糊涂”(原意是“一粥一饭,当思来处不易”)(3)早年家贫,中进士,曾任山东范县、潍县知县,后因帮助县民诉讼得罪地方豪绅而罢官(辞行前,百姓跪请挽留,板桥当即题诗:“乌纱掷去不为官,囊橐萧萧两袖寒。写取一枝清瘦竹,秋风江上做鱼竿”说他两袖清风回扬州吟诗作画去了,表现得十分坦荡、洒脱)(4)故事:一天,郑板桥听说镇江江心有座焦山,风景优美,栽了许多竹子。于是他每天逛竹林,摊开纸作画,画上留下了许许多多竹的形象。那一竿竿墨竹翠茎葱葱,枝叶扶疏,配上一两块清奇古怪的石头,题上几句妙趣横生的诗文,让人耳目一新。3郑板桥人称“诗书画三绝”,特别是他画的竹兰、山石,形象逼真,姿态万千。留下了许多名画——竹石图、丛竹图、墨竹图、兰竹芳香图……课件欣赏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他的一首题写在竹石图上的诗。师吟诗,生读读古诗。二、学诗1学习古诗,我们不仅要读懂古诗的内容,体会诗人所表达的思想感情,还要领悟学习古诗的方法,以便能够学习更多的诗,赏析祖国语言文字之美2学生说说学古诗的有效方法。3学生自渎,选择适合自己的学习方式弄懂诗意。合作学习、自我体会均可。4反馈:抓住哪些字眼来理解?你认为哪些字词写得最传神?(“咬”字极为有力,充分表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4年初中物理重要公式和试题答案
- 收纳师职业道德与考试关联试题及答案
- 提升分数的关键:2024物理试题及答案
- 明理、用心、求实:2024年记者证试题及答案
- 智能电网技术发展试题及答案
- 2024年 收纳师考试关键知识试题及答案
- 2024年统计分析案例试题及答案
- 档案管理专业的职业道路试题及答案
- 2024年税务师考试引导试题及答案
- 2024年二级建造师考试考试形式试题及答案
- 电梯维保服务投标方案
- 小学生班主任三年级家长会课件
- 跨省户口网上迁移告知单
- 高中物理实验目录及器材
- 学校食堂食品安全管理25项制度
- 军事博物馆参观感想专题培训课件
- 2023年娄底市生地会考综合真题卷
- 钢结构桁架吊装安装专项施工方案30
- 2022年中国石油大学《化工原理二》完整答案详解
- 功能性食品课件
- GB/T 41837-2022温泉服务温泉水质要求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