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四川省绵阳市游仙区2024-2025学年九年级下学期开学考试语文试题一、选择题(本大题共5小题)1.下面加点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踱进(duó)
皱眉(zòu)
飒飒(sà)
消耗殆尽(dài)B.皱纹(zhòu)
绯红(fěi)
怜悯(mǐn)
汗流浃背(jiā)C.茴香豆(huí)
干瘪(bǐ)
凛冽(lín)
喋喋不休(dié)D.倘肯(tǎng)
逃遁(dùn)
炮制(páo)
怡然自乐(yí)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A.深宵
鸠占鹄巢
愧怍
雕梁画栋B.蹒跚
相辅相成
熄灭
不修边幅C.撺缀
见义思迁
端详
振聋发馈D.要决
前赴后继
恪守
浑为一谈3.下列加点成语使用错误的一项是()A.作为班干部,需要处处起到模范带头作用,在各项活动中,一定要首当其冲。B.西风紧,落木萧萧,北雁南飞,活跃在田间草际的昆虫也都销声匿迹,尽显肃杀。C.如果你来到大庆旅游,一定要深度游,静心感受城市的魅力,切忌走马观花。D.晚年的杜甫可谓颠沛流离,但忧国忧民之心不曾改变,创作了许多伟大的诗篇。4.下列各句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截止2023年年底,包括风电、太阳能、水电等在内的全口径非化石能源发电装机容量占比已达47%左右,历史上首次超过煤电装机。B.被称作“中国人的存在与时间”的二十四节气,始于立春,终于大寒,它是古代农耕文明的产物,也是我国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C.由AI创作的诗歌,不过是一种浅表的类型化文本,丰富生动的审美体验无法让读者实现,只能满足读者的好奇心。D.在2023年10月举行的第三届中国空间科学大会上,哈尔滨工业大学的研究人员通过相关视频,展示了一段未来在月球上建造基地的构想。5.探究活动中,同学们分享了文学文化常识,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剧本是戏剧演出的文字依据,剧本主要由剧中人物的对话、旁白、独白和舞台说明组成。B.新闻广义上包括消息、通讯、新闻特写等,狭义专指消息。消息的正文一般包括标题、导语、主体、背景和结语五部分。C.“飞来峰上千寻塔”之“寻”是古代长度单位,“一食或尽粟一石”之“石”是古代容量单位,“是日更定矣”之“更”是古代夜间的计时单位。D.史书有不同体例,《史记》是纪传体通史,《资治通鉴》是编年体通史,《战国策》属于国别体。二、诗歌鉴赏(本大题共1小题)6.阅读下面这首宋词,然后完成问题。清平乐·和晁倅①【宋】王安中花时微雨,未减春分数。占取帘疏花密处,把酒听歌金缕②。斜风轻度浓香,闲情正与春长。向晚红灯入坐,尝新青杏催觞③。【注】①晁倅:晁姓官吏。②金缕:古曲名。③觞:酒杯。(1)下列对这首词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春分时节,尽管小雨纷纷,但在词人眼中,美好的春光并未因此而减损。B.“斜风”句写微风送来缕缕花香,“浓香”与上片中的“花密”二字形成照应。C.天色渐晚,词人依然兴致不减,燃灯入坐,继续享受这美好的春日时光。D.春日因其美好、短暂,更令人珍惜,本词写春光之美,旨在抒发伤春之感。(2)“闲情”是本词词眼,词人写了哪些“闲事”来表现“闲情”?请结合全词,简要回答。三、文言文阅读(本大题共1小题)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甲】贞观元年,太宗谓房玄龄等曰:“致理①之本,惟在于审②。量才授职,务省官员。《书》称:‘任官惟贤才。’又云:‘官不必备,惟其人。’若得其善者,虽少亦足矣。其不善者,纵多亦奚为?”(取材于《贞观政要》)【乙】国初,四明人王桓与二儒者同赴召,见太祖()便殿。上问二儒者:“在家何业?”一对曰:“臣业农。”上曰:“卿业农,亦知禾麦之节有不同乎?”对曰:“知之。禾三节,而麦四节,是不同()。”上曰:“禾麦类耳节之不同何也?”对曰:“禾播种于春,至秋而获,历三时,故三节;麦则历四时始成,故四节。”上曰:“是能知稼穑之艰难者。”即擢某州知州。其一儒对曰:“臣业医。”上曰:“卿为医,亦知蜜有苦而胆有甜者乎?”对曰:“蜂酿黄连花,则蜜苦;猿猴食果多,则胆甜。”上曰:“是能格物者。”擢为太医院使。次问及桓,桓对曰:“臣所业训蒙。”上曰:“卿亦有好恶乎?”对曰:“人之善者好之,其不善者恶之。”上曰:“是能明理者。”擢国子助教。(取材于明代笔记小说《涌幢小品》)[注]①致理:使国家安定。②审:仔细考察。7.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选项文言语句方法提示字词理解A务省官员查阅词典:①问候;②反省;③精简③精简B卿业农课内迁移:卿今当涂掌事(《孙权劝学》)古代君对臣的爱称C麦则历四时始成联想成语:周而复始开始,开端D是能知稼穑之艰难者字形推断:“稼穑”的形旁是“禾”,可能与农作物相关泛指农业生产A.A B.B C.C D.D8.乙文括号内依次填入词语,正确的一项是()A.以也 B.于也 C.于哉 D.以哉9.请用“/”给乙文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断句。(限断两处)禾麦类耳节之不同何也?10.请将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若得其善者,虽少亦足矣。(2)禾播种于春,至秋而获。11.根据你对两则文本的理解,将相应的序号填在横线上。甲文中唐太宗提出要“量才授职”,乙文中(明)太祖的用人理念与此类似。(明)太祖让_______的人做知州,让_______的人做太医院使,让_______的人做国子助教。①明道理辨善恶②能知百姓疾苦③善推究事物原理四、名句名篇默写(本大题共1小题)12.默写古诗文。(任选5句作答。若全部作答,只计前5句。)在中华民族的历史长河中,爱国主义始终是昂扬的主旋律。不同的年代有不同的爱国方式,但爱国的底色始终不变。我们感受到苏轼“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江城子·密州出猎》)的卫国之心;体会到辛弃疾“,赢得生前身后名”(《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的忠国之意;理解了陆游“夜阑卧听风吹雨,”[《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其二)]的忧国之情;感动于文天祥“,”(《过零丁洋》)的爱国之誓;敬佩过秋瑾“身不得,男儿列,心却比,”[《满江红》(小住京华)]的报国之志。“三军可夺帅也,。”(《<论语>十二章》)新时代的我们必须坚定信念,让爱国主义伟大旗帜始终在心中飘扬。五、现代文阅读(本大题共4小题)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材料一】汉字是音、形、义的结合体。一个字,一个读音,一个偏旁部首,甚至一个笔画,都蕴藏着古老的文化和深厚的内涵,散发着独特的魅力。如“仁”字,左为“人”,右为“二”,指两个人,意为人与人交往的第一原则就是仁爱。“武指的是战争,“止戈”就是不用武器,意为战争是为了消灭战争,不战才是战争的根本目的。再如“美”,含有中国人有关审美观念的信息,上面是“羊”,下面是“大”,合而为“羊大为美”,意为大羊肥羊就是美的。在古代,羊和人的衣、食等关系密切,这反映出中国早期关于美的认识是和人的生命活动联系在一起的。(摘编自《中国文化亮,点通俗读本》)【材料二】中国人从孩提时代就开始捉笔写字,练习的是书法,打造的却是性格与魂魄。汉字的间架结构紧而不拘,繁而不赘,宽而不松,方正圆润,启承呼应,勾连之间敛气凝神聚魂。横平竖直的浑厚刚劲,蚕头燕尾的生动潇洒,有包裹四海之气象、驰骋古今之豪迈。那端庄、厚重与质朴,那灵秀、洒脱与率性,铸成独特的东方思维和中国性格。文字的坚挺反映出文明的刚强,端庄方正的汉字在风霜雨雪中形不销、神不散,浴火淬打,百炼成钢,走出中华文明顽强坚韧的特质和蒇蕤芳菲的仪态。强大的汉字系统和丰富的汉语表意,构成中国文化的博大精深。相同的语言文字把相同的人群凝聚在一起,相通的语言文字把不同的人们团结在一起。汉字尚在,心就不分,一方汉字,成为天下中华儿女的心与根。中华文明不曾断裂的内因之一,正在于这汉字的力量。(摘编自网络文章《汉字的力量与汉语的革命》,作者刘汉俊)【材料三】汉字发展规律有三:1、汉字形体存在简化趋势。作为一种表意文字,汉字最初的形体大都相当复杂,在数千年的使用过程中,汉字经历了一个由繁到简的自然演变过程,简化的途径大致有以下几种:变图形为符号,删减多余和重复的偏旁,用笔画简单的字体代替笔画复杂的字体,截取原字的一部分代替本字等等。汉字字形大致经历了甲骨文—金文—小篆—隶书—魏碑—楷书几种形体,还有两种辅助性的字体:行书和草书。2、汉字形体趋向规范化。早期的汉字形体没有一定之规,偏旁位置不固定,或左或右、或上或下,同字异体现象也相当严重。汉字在简化的同时也不断地进行着规范化。汉字规范化主要由政府完成,当然,个体也可能影响汉字的规范化,例如撰写《说文解字》的许慎。3、汉字形体存在形声化趋势。汉字是一种表意文字,甲骨文中主要是象形字和会意字,形声字所占的比例仅为20%,到了许慎《说文解字》,形声字已占80%,今天汉字中的形声字所占比例更高达90%以上。可以看出汉字的发展存在一个形声化的过程。可见,汉字是一种与时俱进、能适应现代化要求的、不断自我调整的文字。(摘编自徐光春《汉字文化》)13.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汉字的字,读音,偏旁部首,甚至笔画,都蕴藏着古老的文化和深厚的内涵。B.中华文明不曾像古埃及文明、古罗马文明断裂的原因,正在于这汉字的力量。C.汉字字形大致经历了甲骨文—金文—小篆—隶书—魏碑—楷书几种形体。D.材料三介绍了汉字的发展规律,是按逻辑顺序来阐述的。14.根据以上材料,简要说明汉字有哪些魅力?阅读下文,回答问题。在“科技之美”活动中,东东带领大家寻找科技改变生活的实例,体会科技助力发展、惠及民生的魅力。【材料一】航天育种助力粮食生产①作为一个国家科技水平和综合国力的重要体现,航空航天技术的发展引领带动一系列高新技术的快速发展。②阜航麦1号是航天科技惠及育种事业的例证。2013年初,阜阳市农业科学院将100克自主培育的省审小麦品种阜麦8号种子,经由神舟十号飞船搭载送入太空,进行长达15天的太空遨游。种子返回地面后,阜阳市农业科学院集中科研力量,进行田间筛选与鉴定。又经过多年的选育、试验工作,他们从众多小麦穗系中鉴定出一个优质品种,定名为阜航麦1号。2021年,阜航麦1号正式获得安徽省农作物新品种审定证书,成为安徽省首个利用航天诱变技术自主育成的小麦新品种。2023年,阜航麦1号已经累计推广40万亩。安徽省农业科学院要进一步将航天育种与生物育种充分结合,加快育种技术创新,培育更多优良品种。【材料二】北斗导航技术应用广泛①近年来,湖北省加快推动北斗卫星导航技术在农业领域的应用。截至目前,湖北省已经装配各类北斗农机终端4万多台(套),累计监测作业面积1.12亿亩。稻田里装有北斗导航系统的旋耕机无人驾驶,通过手机上的北斗智能终端操作机器,作业时行驶的路线精确度高。不仅是耕作,种、管、收等农业生产各个环节都可以更便捷地管理,在稻田不同位置装上传感器,通过5G+北斗+物联网+云计算技术,对每个田块的酸碱度、温度、风速等数据进行实时监管。②除了农业领域,湖北省在电力、水利、交通领域也广泛应用北斗卫星导航技术。2021年,湖北省北斗卫星导航产业发展“十四五”规划提出,做好北斗终端应用和产业融合,完善优化北斗产业生态。国网湖北超高压公司宜昌运维分部,装有北斗的无人机,可以提供厘米级的实时精度定位服务,还能实现全天候、无盲区的精准感知。③湖北省北斗产业链条,基本形成由基础软件、数据处理及算法等技术和产品构成的产业上游,以北斗终端设备为主的产业中游,以及北斗运营服务应用为主的产业下游。【材料三】高质量建设屋顶的“阳光银行”①在我国,零星分布在屋顶、院落等处的户用光伏,被用户称为“阳光银行”。户用光伏如同我国推进能源革命的“轻骑兵”,发挥着独特的作用。②数据显示,截至2023年,全国户用分布式光伏累计装机容量超1.15亿千瓦,相当于约5个三峡电站的总装机容量。2023年,户用分布式光伏新增装机占光伏新增总装机的20%左右。③利用建筑屋顶、闲置院落等安装户用光伏,能有效减轻对长距离外送电的依赖,更好地保障能源供给,缓解降碳压力。目前,我国农村地区户用分布式光伏累计安装户数已超500万户,根据有关机构预测,我国农村地区可安装光伏屋顶总面积约273亿平方米,超过8000万户,拥有巨大的开发潜力。④安装户用光伏还亟待解决部分用户组件质量不高、设备安装不规范、后续运维服务跟不上、配电网可接入容量有限等问题。为推进户用光伏发展,需要理顺体制机制,出台相应标准规范,积极开展智能电网建设,完善源网荷储多要素互动模式等举措。⑤国家能源局印发的《2024年能源工作指导意见》提出,在条件具备地区组织实施“千家万户沐光行动”。更多高质量的“阳光银行”必将在保障电力安全可靠供应、推动能源绿色转型发展、带动农民用户增收就业等方面发挥更大的作用。(三则材料均摘自《人民日报》,有删改)15.细读文章,请你选出理解分析正确的一项(
)A.阜麦8号是经历15天的太空遨游和多次田间筛选、鉴定,最终选出的一个优质品种。B.近年来,湖北省在农业、电力、水利、交通领域广泛应用北斗卫星导航技术。C.截至2023年,户用分布式光伏新增装机占光伏新增总装机的20%。D.以上三则材料说明我国高科技已全面取得显著成果,并全部应用于人民生活实际。16.请你分析【材料二】中加点词语的表达效果。截至目前,湖北省已经装配各类北斗农机终端4万多台(套),累计监测作业面积1.12亿亩。17.请你指出【材料三】中画线句运用的说明方法,并分析其作用。在我国,零星分布在屋顶、院落等处的户用光伏,被用户称为“阳光银行”。18.科技改变生活,请你联系生活实际,从智能家居、智能出行、智能购物三个方面任选其一,说说科技改变生活、惠及民生的实例。阅读下文,完成问题。古文字:开启中华文明的管钥代生①汉字由起源到成熟体系的甲骨文、金文、战国文字,以及后期篆书、隶书等的绵延发展,都承载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蕴含着中华民族的悠久历史和灿烂文明。②古文字的起源发展与中华文明基本同步。中国新石器时代中晚期是中华文明起源的时代。在距今8000多年的河南舞阳贾湖遗址,出土了刻划在龟甲、骨臀器、陶器和石器上的大量原始文字。其中,龟甲上的刻符,有形似眼睛的“目”字,还有像门的“户”字,可以说是世界上最早具有文字属性的符号之一。带有刻符的背甲与腹甲恰是“天圆地方”的象征,这是古人宇宙观的反映,也是中华文明起源的重要体现。③在安徽蚌埠双墩文化遗址发现的象形、会意符号,与距今5000多年的大汶口遗址的符号一样,属于早期文字。距今4000多年的山西临汾陶寺遗址出土的扁壶上,“文”“尧”二字清晰可见,表明该遗址与尧都平阳密切相关。文字的起源和早期发展,是中华民族进入文明社会的重要标识。④古文字资料也证实夏王朝存在。学界梳理出的“王城岗——新密新砦——二里头文化”夏文化发展谱系,得到更多学者认可。二里头文化遗址发现的许多刻划符号,可以在甲骨文中找到相同或相似的字。据古文字学者研究,清华大学收藏的战国楚简中“西邑”指的就是夏王朝。因为在周代文献中,周人称商王朝为“商邑”“大邑商”,夏商周时代都邑代表的就是“国家”。此外,杞人是夏后裔,甲骨文、金文中的“杞”“杞侯”等记载反映了夏人后裔在商代得到继封,说明夏王朝真实存在。又如,经王国维等论证,甲骨文资料印证了《史记·殷本纪》商族先公先王世系的可靠性,而诸多先公乃至甲骨文的“成唐”“大乙”——商汤,既是商代开国君王,又曾是夏代部族首领。这足以说明,甲骨文、金文等资料是印证夏王朝确不可疑的重要证据。⑤古文字的内涵塑造了中华民族的精神品格。古人造字即赋予字形以丰富文化内涵,正确解读古文字,是了解上古历史文化的重要途径。以“文”字为例,字形本义是胸有文身,体现了古人审美观念。《尚书·尧典》中记载尧的品格“文”(以文为美,强调和谐)与陶寺遗址扁壶的“文”字密切相关。“文”成为那个时代的重要标识。西周文王之“文”就借鉴了“文”的内涵,后来他又在“文”的理念基础上创立了礼乐文明制度。尚“文”之风不仅影响周代社会风貌,还持续影响中国古代社会,塑造了中华民族的精神品格。由文身之俗到“文”字之形,再到审美与理念,“文”字所蕴含的思想在中华民族的历史发展中意义重大。⑥古文字的使用体现了早期文明的特点。夏商周是中华文明的早期发展阶段,但每个时代的特点并不相同,这在古文字的形体演变和记录中有所体现。中国文字的发明与农耕文明密切相关,文字的使用与农耕祭祀和祖先崇拜有密切联系。比如,甲骨文主要是记录商王占卜、祭祀的文字,与宗教祭祀、王朝政治生活息息相关。大量的铭文记录了周人对祖先的祭祀,他们虽然信仰天命却不迷信天命,反映出更多理性精神,如强调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兄弟孝友,父子和谐,等等。战国时期的文字与商和西周的文字有着极大不同,其书写风格和字形呈现出地域差异和多元特点,用字之法也有不同,而文字书写的特点正是百家争鸣的体现。⑦因此说,古文字是开启中华文明的管钥。揭示古文字的起源、发展及其蕴含的丰富思想和历史价值,对于中华文明起源和发展研究具有重要意义。只有深入探究古文字深刻的文化意蕴,阐发其在中华文明传承发展中的作用,才能准确把握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精髓。(选自《光明日报》,有删改)19.下列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A.甲骨文、金文、战国文字,以及篆书、隶书等古文字都承载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B.记载“杞”“杞侯”“成唐”等的甲骨文资料是印证夏王朝确不可疑的唯一证据。C.战国时期的文字书写风格和字形呈现多元特点,与商和西周的文字有着明显不同。D.只要深入探究古文字深刻的文化意蕴,就能准确把握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精髓。20.为什么说“古文字是开启中华文明的管钥”?结合文本简要说明。21.文中第⑥段主要运用了什么论证方法?简要分析其作用。22.本文论述思路严密。请以文章第②~④段为例进行分析。阅读下文,回答问题。那些可爱的人①岗巴位于喜马拉雅山北麓。有报道曾这样描述:“这片平均海拔4800米,含氧量不足其他地方50%的冰峰雪岭,历来都是艰难险阻和无私奉献的代名词……”当年,老一辈军人听从号令,扛着红旗就上山,誓将此地当家建。这里就有了飘扬的国旗,有了钢铁般的长城。②最初几年,每到夏天,除了日常巡逻,战士们都要为“冬囤”做准备,以应对大雪封山。晚上,海拔较高的哨所最低温度降到零下40摄氏度,让这里一年只剩一个季节。驾驶员们一趟趟开车拉萝卜、土豆等过冬物资,这些东西上来就冻成了“冰坨坨”,大家白天把莱抱出来晒,晚上再收回去。战士们印象最深的就是第一次吃到冻土豆,里面像蜂窝,水分一点都没有了。③戍守的边境长达百余公里,战士们拿着北斗导航,走到电子地图所示的边界线处,每次巡逻,都代表对领土主权的一次宣誓。战士们巡逻时,有一段路车上不去,坡度陡,碎石遍地,步巡十分艰难,但大家说:“就是要走那条路,往两边一步都不行。”向右,相当于越界;向左,相当于国土就少走了一块。60年来,国土未失一寸。“绝不能把国土守小了,更不能把国土守丢了。”这句话早已印刻在每一位战士的心里。④在这里,军民互助,相亲相爱。乡亲们说的最多的是“金珠玛米亚咕嘟”,藏语是“解放军好”的意思。军车开在路上,乡亲们会主动招手,小孩子见了,会向车敬礼。这是人民群众的拥军情结,也是对军人的“专属待遇”。⑤在海拔5371米的某驻勤点,这里积雪终年不化,四季举目不见一片绿叶。一位服役16年的老兵,退伍前在连部种下几棵矮松。他说:“我走了,让树替我站岗。”本来没报太大期望,结果树竟然活了,现在还“站”在那里。营区河沟边还有几棵柳树,20年来,从两米多高逐渐被积雪压趴下来,如今矮得如陀螺一般,树冠却依然如盖。⑥现在,我们的生活安宁而幸福,但很少有人知道军人在边境一线做着什么。回到平原,人们看到的是他们高原红的脸,却很少想到他们肩上的分量和胸腔里炽热的信念。⑦号声,还在不同地方吹响。(改编自《青年文摘》)23.概括文中与战士们有关的几件事情。24.按要求作答。(1)从修辞角度赏析第②段画线句子。(2)赏析第⑤段画线句中加点词的表达效果。25.结合文章,谈谈你对第⑥段画线句子的理解。26.有人认为,文章第⑦段应该删除,你赞同这种说法吗?结合文章结构和内容说明理由。六、作文(本大题共1小题)27.大作文“圆规为什么可以画圆?因为脚在走,心不变。”这句话给你带来怎样的启示?请自拟题目写一篇议论文。要求:①议论文观点鲜明,有理有据;②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地名;③不得抄袭、套作;④不少于600字。
参考答案1.【答案】D【详解】本题考查字音。A.皱眉(zòu)——zhòu;B.绯红(fěi)——fēi;C.干瘪(bǐ)——biě,凛冽(lín)——lǐn;故选D。2.【答案】B【详解】本题考查字形。A.鸠占鹄巢——鸠占鹊巢;C.撺缀——撺掇,见义思迁——见异思迁,振聋发馈——振聋发聩;D.要决——要诀,浑为一谈——混为一谈;故选B。3.【答案】A【详解】本题考查成语运用。A.首当其冲:比喻首先受到冲击、攻击或首先遭受灾难。本句用来形容班干部起到模范带头作用,不符合语境,使用错误。B.销声匿迹:不再公开讲话,不再出头露面,形容隐藏起来不出声不露面。本句用来形容昆虫在冬天隐藏起来,使用正确。C.走马观花:骑在跑着的马上看花。比喻匆忙地不深入细致地观察事物。本句用来形容匆忙地游览观光,使用正确。D.颠沛流离:形容生活艰难,四处流浪。本句用来形容晚年杜甫四处漂泊流浪的生活,使用正确。故选A。【关键点拨】正确使用词语“五注意”:①注意理解词语的整体意义,不能望文生义;②注意把握词语的结构特征,不能肢解其含义;③注意词语的适用范围,不要界限不清;④注意把握词语的感情色彩,不要褒贬失当;⑤注意把握词语的一词多义现象,不要“一概而论”。4.【答案】B【详解】本题考查病句辨析。A.“已”和“左右”语意矛盾,应删去“已”或“左右”;C.语序不当,将“丰富生动的审美体验”和“无法让读者实现”调换顺序;D.成分残缺,在句末加“画面”;故选B。5.【答案】B【详解】本题考查文学文化常识。B.新闻在广义上涵盖多种体裁,如消息、通讯、新闻特写等。而狭义的新闻专指消息。消息的正文结构一般包括导语、主体、背景和结语部分。标题不属于正文部分;故选B。6.【答案】(1)D(2)看花看雨、对酒听歌、听风闻香、灯下尝杏。【详解】(1)本题考查词句的理解赏析。D.有误,本词写了词人坐在百花丛深处,听歌饮酒赏春的情景,表达了词人对春天的热爱和对美好时光的珍惜。并非“旨在抒发伤春之感”。故选D。(2)本题考查对诗文内容的理解概括。由“花时微雨”“把酒听歌”“斜风轻度浓香”“红灯入坐”“尝新青杏”可知词人围绕“闲情”二字写了看到微雨中花开,赏花听雨;坐在百花丛处听歌饮酒;闻微风带来的芳香;天色渐黑,红灯初上,品尝青梅等内容。据此可概括作答。【答案】7.C8.B9.禾麦类耳/节之不同/何也?10.(1)如果得到好的官员,即使人数少也足够了。(2)禾在春天播种,到秋天收获。11.②③①【详解】7.本题考查文言文字词的含义。C.根据成语“周而复始”的意思“转了一圈又一圈,不断循环”可知,“始”是“才”的意思,故“麦则历四时始成”的“始”也是“才”的意思。句意:麦子要经历四个季节才长成。故选C。8.本题考查文言文虚词的运用。第一空:结合语境可知,“见太祖”是动作,“便殿”是动作发生的地点,此处应用“于”表示处所,“于”可译为“在”。句意:当初,四明人王桓和两位儒者一同被征召,在便殿拜见太祖。明确了见面的地点是在便殿。故填:于。第二空:“禾三节,而麦四节,是不同()”是判断语气,此处应用“也”表示判断语气。句意:禾苗有三个生长阶段,而麦子有四个生长阶段,这是不同的。肯定了禾麦生长阶段不同这一事实。故填:也。故选B。9.本题考查文言文断句。根据文言文断句的方法,先梳理句子大意,分清层次,然后断句,最后反复诵读加以验证。本句句意:禾苗和麦子同类,生长阶段不同,为什么呢?“禾麦类耳”句意独立完整,且“耳”是句末语气词;“节之不同”指出禾苗和麦子的不同处;“何也”表疑问。故断句为:禾麦类耳/节之不同/何也?10.本题考查文言文句子的翻译。翻译时要做到信、达、雅,注意重点字词。重点字词及其含义:(1)若:如果。善者:好的人才。虽:即使。足:足够。(2)于:在。至:到。获:收获。11.本题考查对文言文内容的理解。根据乙文中“上曰:‘是能知稼穑之艰难者。’即擢某州知州”可知,一位儒者回答以务农为业,且能说出禾麦生长阶段不同的原因,体现出他了解农业生产,能知百姓疾苦,所以(明)太祖让能知百姓疾苦的人做知州,故选②。根据乙文中“‘蜂酿黄连花,则蜜苦;猿猴食果多,则胆甜。’上曰:‘是能格物者。’擢为太医院使”可知,这位以医为业的儒者能够通过观察和推理说出蜜有苦而胆有甜的原因,是善推究事物原理的人,所以(明)太祖让善推究事物原理的人做太医院使,故选③。根据乙文中“‘人之善者好之,其不善者恶之。’上曰:‘是能明理者。’擢国子助教”可知,王桓能明道理辨善恶,所以(明)太祖让明道理辨善恶的人做国子助教,故选①。【参考译文】【甲】贞观元年,唐太宗对房玄龄等人说:“使国家安定的根本,只在于仔细考察人才。衡量人的才能高低授予相应官职,务必精简官员。《尚书》中说:‘任用官员只任用贤才。’又说:‘官员不一定要齐备,只在于任用有德之人。’如果得到好的人才,即使人数少也足够了。那些不好的人,即使人数再多又有什么用呢?”【乙】明朝初年,四明人王桓和两位儒者一同被征召,在便殿拜见太祖。皇上问两位儒者:“在家从事什么职业?”一个人回答说:“我以务农为业。”皇上说:“你从事农业,也知道禾苗和麦子的生长时节有不同吗?”那人回答说:“知道。禾苗有三个生长阶段,而麦子有四个生长阶段,这是不同之处。”皇上说:“禾苗和麦子同类,生长阶段不同,为什么呢?”那人回答说:“禾苗在春天播种,到秋天收获,历经三个季节,所以有三个生长阶段;麦子则历经四个季节才成熟,所以有四个生长阶段。”皇上说:“这是能知道农事艰难的人。”当即提拔他做某州知州。另一个儒者回答说:“我以行医为业。”皇上说:“你作为医生,也知道蜂蜜有苦的而胆汁有甜的吗?”那人回答说:“蜜蜂酿造黄连花的花蜜,那么蜂蜜就是苦的;猿猴吃的水果多,那么胆汁就是甜的。”皇上说:“这是能推究事物原理的人。”提拔他做太医院使。接着问到王桓,王桓回答说:“我从事启蒙教育。”皇上说:“你也有喜好和厌恶吗?”王桓回答说:“对于善良的人我就喜欢他,对于不善良的人我就厌恶他。”皇上说:“这是能明白事理的人。”提拔他做国子助教。12.【答案】射天狼了却君王天下事铁马冰河入梦来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男儿烈匹夫不可夺志也【详解】本题考查古诗文名句默写。默写题作答时,一是要透彻理解诗文的内容;二是要认真审题,找出符合题意的诗文句子;三是答题内容要准确,做到不添字、不漏字、不写错字。“射、却、冰河、汗青、烈”等字词容易写错。【答案】13.B14.①汉字是音、形、义的结合体。②汉字打造了中华儿女性格与魂魄,强大的汉字系统和丰富的汉语表意,构成中国文化的博大精神。③汉字可以与时俱进,能适应现代化要求的进行不断自我调整。【详解】13.本题考查对材料内容的理解和分析能力。B.有误,结合材料二中“中华文明不曾断裂的内因之一,正在于这汉字的力量”可知,不是全部原因;故选B。14.本题考查内容理解和概括。结合材料一“汉字是音、形、义的结合体。一个字,一个读音,一个偏旁部首,甚至一个笔画,都蕴藏着古老的文化和深厚的内涵,散发着独特的魅力”可概括为:汉字是音、形、义的结合体,蕴藏着古老的文化和深厚的内涵;结合材料二中“中国人从孩提时代就开始捉笔写字,练习的是书法,打造的却是性格与魂魄”可概括为:汉字打造了中华儿女性格与魂魄;结合材料二中“强大的汉字系统和丰富的汉语表意,构成中国文化的博大精深。相同的语言文字把相同的人群凝聚在一起,相通的语言文字把不同的人们团结在一起。汉字尚在,心就不分,一方汉字,成为天下中华儿女的心与根。中华文明不曾断裂的内因之一,正在于这汉字的力量”可概括为:构成中国文化的博大精神;结合材料三尾段中“可见,汉字是一种与时俱进、能适应现代化要求的、不断自我调整的文字”可概括为:汉字可以与时俱进,能适应现代化要求的进行不断自我调整。【答案】15.B16.“截至目前”表示到目前为止,这一词语明确了数据统计的时间节点,表示“湖北省已经装配各类北斗农机终端4万多台(套),累计监测作业面积1.12亿亩”这一数据是到当前时间为止的统计结果,不排除相关数据将会继续增长,“截至目前”一词体现了说明语言的准确性,严谨性。17.运用了打比方的说明方法。将户用光伏形象地比喻为“阳光银行”,生动形象地说明了户用光伏在利用太阳能、储存电能并为用户提供能源服务方面的功能和作用。18.示例:智能家居。智能家居通过物联网技术将家中的各种设备连接起来,实现远程控制和自动化管理。例如,智能灯光系统可以根据时间和环境自动调节亮度,智能安防系统可以实时监控家庭安全,智能家电可以通过手机APP进行远程操作。【详解】15.本题考查材料信息筛选。A.根据材料一第②段“阜麦8号种子,经由神舟十号飞船搭载送入太空,进行长达15天的太空遨游。种子返回地面后,阜阳市农业科学院集中科研力量,进行田间筛选与鉴定。又经过多年的选育、试验工作,他们从众多小麦穗系中鉴定出一个优质品种”可知,再经由“筛选与鉴定”之后,还要进行多年的选育、试验工作,最后才能熊众多小麦穗中鉴定出一个优质品种,选项表述不完整;C.根据材料三第②段“2023年,户用分布式光伏新增装机占光伏新增总装机的20%左右”可知,选项表述过于绝对;D.根据材料一第②段“安徽省农业科学院要进一步将航天育种与生物育种充分结合,加快育种技术创新,培育更多优良品种”材料二第③段“湖北省北斗产业链条,基本形成由基础软件、数据处理及算法等技术和产品构成的产业上游”材料三第⑤段“在条件具备地区组织实施‘千家万户沐光行动’”可知,材料中所提到的高科技并未全部都应用于人民生活实际,选项表述过于绝对;故选B。16.本题考查说明语言。“截至目前”意思是到目前为止,强调的是时间点,即某个动作或状态持续到当前的时间点。在句中起限制性作用,说明后面提到的“湖北省已经装配各类北斗农机终端4万多台(套),累计监测作业面积1.12亿亩”是到目前为止的统计结果。由于科技发展迅速,特别是北斗卫星导航技术的广泛应用,相关数据和情况会不断更新。使用“截至目前”这个词语,暗示了后续可能还有更多的进展和变化,体现了说明语言的准确性和严谨性。17.本题考查说明方法辨析及作用。画线句中“户用光伏,被用户称为‘阳光银行’”把户用光伏比作“阳光银行”,是运用了打比方的说明方法,巧妙地传达了户用光伏能够像银行一样储存和提供能源的特性,使得原本较为抽象或陌生的户用光伏概念变得生动、具体,易于读者理解和接受。根据第③段“利用建筑屋顶、闲置院落等安装户用光伏,能有效减轻对长距离外送电的依赖,更好地保障能源供给,缓解降碳压力”可知,把户用光伏比作“阳光银行”可以生动形象地说明户用光伏在利用太阳能、储存电能并为用户提供能源服务方面的功能和作用。18.本题考查拓展运用。根据题干要求,从智能家居、智能出行、智能购物三个方面任选一个方面进行科技改变生活、惠及民生的实例列举即可。示例一:智能出行。共享单车通过物联网、大数据、云计算等先进技术的融合应用,实现了车辆的精准定位、智能调度和便捷支付。用户只需通过手机APP就能轻松找到附近的单车,扫码解锁后即可骑行,到达目的地后停放在指定区域并锁车即可完成支付,整个过程无需人工干预,高效且便捷。示例二:智能购物。移动支付的普及更是为智能购物增添了无限可能。无论是支付宝、微信支付还是其他移动支付工具,它们都通过手机等移动设备,实现了交易的即时完成,省去了携带现金、找零等繁琐步骤,大大提高了购物的便捷性和安全性。在超市、商场、餐馆等各类消费场所,移动支付已经成为主流支付方式,消费者只需扫描二维码或出示付款码,就能轻松完成支付,享受科技带来的便利。【答案】19.C20.“古文字是开启中华文明的管钥”这一说法,是因为古文字在承载历史与文化、反映文明起源与发展、证实历史存在、塑造民族精神品格以及体现早期文明特点等方面都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它们是我们了解中华文明、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窗口和工具。21.运用了举例论证(或事实论证)的方法。通过列举甲骨文、铭文和战国时期文字的不同特点及其与当时社会、文化的紧密联系,如甲骨文记录商王占卜、祭祀,铭文反映周人理性精神及人际关系,战国时期文字书写风格的地域差异和多元特点等,具体有力地论证了“古文字的使用体现了早期文明的特点”这一分论点,使得论证更加具体、生动,增强了文章的说服力和可信度。22.这三段内容紧密围绕古文字与中华文明的关系展开:第②段介绍了古文字起源与中华文明同步,第③段介绍了早期文字的发展与文明社会的标识,第④段介绍了古文字证实夏王朝存在,从起源、发展到历史实证,层层递进,充分展示了古文字在中华文明传承中的重要地位。【详解】19.本题考查内容理解和辨析。A.有误,结合①段中“汉字由起源到成熟体系的甲骨文、金文、战国文字,以及后期篆书、隶书等的绵延发展,都承载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蕴含着中华民族的悠久历史和灿烂文明”的内容可知,这里的“汉字”是一个总体概念,而不仅仅是“甲骨文、金文、战国文字,以及篆书、隶书”这些具体形式的文字;B.有误,结合④段中“古文字资料也证实夏王朝存在。……杞人是夏后裔,甲骨文、金文中的‘杞’‘杞侯’等记载反映了夏人后裔在商代得到继封,说明夏王朝真实存在。又如,经王国维等论证,甲骨文资料印证了《史记·殷本纪》商族先公先王世系的可靠性……这足以说明,甲骨文、金文等资料是印证夏王朝确不可疑的重要证据”的内容可知,记载“杞”“杞侯”“成唐”等的甲骨文资料是印证夏王朝确不可疑的重要证据之一;D.有误,结合⑦段中“只有深入探究古文字深刻的文化意蕴,阐发其在中华文明传承发展中的作用,才能准确把握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精髓”的内容可知,选项表述不完整,且过于绝对;故选C。20.本题考查内容理解和概括。结合①段中“汉字由起源到成熟体系的甲骨文、金文、战国文字,以及后期篆书、隶书等的绵延发展,都承载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蕴含着中华民族的悠久历史和灿烂文明”可知,这句话明确说明了古文字作为文化载体的重要性,它们不仅记录了历史,还承载了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可概括为:承载历史与文化;第②段通过介绍河南舞阳贾湖遗址出土的原始文字符号,如形似“目”和“户”的刻符,以及这些符号所反映的古人宇宙观,展示了古文字与中华文明起源的紧密联系。这些符号是世界上最早具有文字属性的符号之一,证明了中华文明在很早时期就有了文字记录。第③段通过安徽蚌埠双墩文化遗址、大汶口遗址和山西临汾陶寺遗址出土的象形、会意符号及文字,进一步证明了文字的起源和早期发展与中华民族进入文明社会的重要标识。这些文字符号不仅反映了古代社会的发展水平,也为我们理解中华文明的发展脉络提供了重要线索。据此可概括为:反映文明起源与发展;文章第④段详细论述了古文字资料在证实夏王朝存在方面的作用。通过列举“王城岗——新密新砦——二里头文化”夏文化发展谱系、二里头文化遗址的刻划符号、战国楚简中的“西邑”记载以及甲骨文、金文中关于“杞”“杞侯”等夏人后裔的记载,文章充分说明了古文字资料在印证历史存在方面的重要价值。据此可概括为:证实历史存在;第⑤段以“文”字为例,阐述了古文字在塑造中华民族精神品格方面的作用。从“文”字的本义(胸有文身)到其在《尚书·尧典》中体现的尧的品格(以文为美,强调和谐),再到西周文王在“文”的理念基础上创立的礼乐文明制度,文章展示了“文”字所蕴含的思想在中华民族历史发展中的重要意义。这种思想不仅影响了周代社会风貌,还持续影响了中国古代社会,塑造了中华民族的精神品格。据此可概括为:塑造民族精神品格;第⑥段通过分析夏商周三个不同时期的古文字特点和使用情况,展示了古文字在体现早期文明特点方面的作用。甲骨文主要记录商王占卜、祭祀的内容,反映了商代社会的宗教祭祀和王朝政治生活;周代铭文则更多关注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和和谐社会的构建,体现了周代社会的理性精神和人文关怀;而战国时期的文字则呈现出地域差异和多元特点,反映了百家争鸣的学术氛围。这些特点不仅丰富了我们对古代社会的认识,也为我们理解中华文明的发展脉络提供了重要线索。据此可概括为:体现早期文明特点;据此概括作答即可。21.本题考查对论证方法的理解及作用分析。论证方法主要有举例论证、道理论证、对比论证、比喻论证。解答时,首先根据句子内容判断论证方法,再结合语境分析其作用。结合“比如,甲骨文主要是记录商王占卜、祭祀的文字,与宗教祭祀、王朝政治生活息息相关。大量的铭文记录了周人对祖先的祭祀,他们虽然信仰天命却不迷信天命,反映出更多理性精神,如强调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兄弟孝友,父子和谐,等等。战国时期的文字与商和西周的文字有着极大不同,其书写风格和字形呈现出地域差异和多元特点,用字之法也有不同,而文字书写的特点正是百家争鸣的体现”的内容可知,作者在这一段中,精心挑选了三个具有代表性的历史时期——商代的甲骨文、周代的铭文以及战国时期的文字,通过具体阐述它们各自的特点及其与当时社会、文化的紧密联系,来支撑和证明“古文字的使用体现了早期文明的特点”这一分论点,运用了举例论证。这些具体的实例不仅丰富了文章的内容,还使得论证过程更加具体、生动,有助于读者更直观地理解古文字在早期文明中的重要作用。同时,这些实例的引入也增强了文章的说服力,使得“古文字的使用体现了早期文明的特点”这一观点更加可信和有力。22.本题考查论证思路。阅读文章可知,第②段主要介绍了古文字起源与中华文明起源的同步性,并通过河南舞阳贾湖遗址出土的原始文字符号为例,展示了这些符号的文字属性及其所反映的古人宇宙观,从而强调了这些符号作为中华文明起源重要体现的意义。第③段主要介绍了在中国不同地区发现的早期文字符号,包括安徽蚌埠双墩文化遗址和大汶口遗址的象形、会意符号,以及山西临汾陶寺遗址出土的清晰可见的“文”和“尧”二字。这些发现表明,文字的起源和早期发展是中华民族进入文明社会的重要标志。第④段主要内容是古文字资料为夏王朝的存在提供了确凿证据。通过学界认可的夏文化发展谱系、二里头文化遗址的刻划符号与甲骨文的相似性、战国楚简中的“西邑”指代夏王朝、甲骨文和金文中关于夏人后裔的记载,以及甲骨文资料印证《史记·殷本纪》中商族先公先王世系的可靠性,多方面证明了夏王朝的真实存在。据此可知,文章第②至④段通过清晰的时间线索、层层递进的逻辑关系以及充分多样的论据,构建了严密的论述体系,有力地阐述了古文字在中华文明起源和发展中的重要作用。【答案】23.为“冬囤”做准备;按规定巡逻;军民鱼水情;老兵退伍前种矮松。24.(1)运用比喻修辞手法,生动形象地写出了冻土豆干与糯的特点,表现出严寒条件下生活的艰苦和战士们的坚韧品质;(2)表现了矮松种活后战士们惊喜的心情。25.指出公众对军人在边境一线工作的付出与艰苦往往缺乏关注与了解,强调对军人奉献精神的敬意和感激。26.不赞同。内容上看,画龙点睛,深化主旨;言有尽而意无穷,给读者留下想象空间,激发读者的阅读兴趣。结构上看,收束全文;首尾照应,使文章浑然一体。【导语】这篇文章通过描写在艰苦条件下驻守边疆的军人,展现了他们勇敢无畏的精神和高度的责任感。通过具体事例,如极地生活的辛劳、冬囤物资和边境巡逻等,凸显战士们对国土的忠诚和对人民的深厚感情。文中还通过自然环境的对比,反映出坚守的艰难,增强读者的情感共鸣。结尾以号声继续吹响,象征着使命的延续,而非局限于一代人,具有深远的象征意义。【详解】23.本题考查内容理解与概括。根据第②段“最初几年,每到夏天,除了日常巡逻,战士们都要为‘冬囤’做准备,以应对大雪封山”可知,本段主要写战士们为“冬囤”做准备。冬天,大雪封山,给养困难,为应对极端天气带来的困难,驾驶员们就一趟趟开车拉萝卜、土豆等过冬物资,这些东西上来就冻成了“冰坨坨”,于是,大家白天把莱抱出来晒,晚上再收回去。故可概括为:为“冬囤”做准备;根据第③段“戍守的边境长达百余公里,战士们拿着北斗导航,走到电子地图所示的边界线处,每次巡逻,都代表对领土主权的一次宣誓”可知,本段主要写战士们巡逻的情景。戍守的边境长达百余公里,战士们巡逻时,有一段路车上不去,步巡十分艰难,但大家依然坚定地就是要走那条路。60年来,国土未失一寸。故可概括为:按规定巡逻;根据第④段“在这里,军民互助,相亲相爱”可知,在战士们戍守的岗巴,军民鱼水情情深,乡亲们说得最多的是“解放军好”,军车在路,乡亲们会主动打招呼,小孩子会敬礼。故可概括为:军民鱼水情;根据第⑤段“在海拔5371米的某驻勤点,这里积雪终年不化,四季举目不见一片绿叶。一位服役16年的老兵,退伍前在连部种下几棵矮松”可知,驻勤点终年积雪,四季不见绿叶,一位老兵在退伍前在连部种下几棵矮松,竟然神奇地种活了。故可概括为:老兵退伍前种矮松。24.本题考查词句理解与赏析。(1)“战士们印象最深的就是第一次吃到冻土豆,里面像蜂窝,水分一点都没有了”,根据“像”字,判定这句话运用了比喻修辞手法,将“冻土豆”比作“蜂窝”,生动形象地写出了冻土豆干与糯的特点。岗巴位于喜马拉雅山北麓,平均海拔4800米,冬天,大雪封山,给养困难,土豆会冻成“蜂窝”,战士们在这样恶劣的环境中生活和巡边,表现出严寒条件下生活的艰苦和战士们的坚韧品质;(2)“竟然”是表示出乎意料,通常用于形容某人或某事的结果与原来的预期相反,表达了一种惊讶或意外的情绪。在海拔5371米的驻勤点种植矮松,以改变四季不见绿叶的现状,是大家都不敢相信的,然而“树竟然活了”,这是一个惊喜。“竟然”表现了矮松种活后战士们惊喜的心情。25.本题考查语句的理解。根据第①段“岗巴位于喜马拉雅山北麓。有报道曾这样描述:‘这片平均海拔4800米,含氧量不足其他地方50%的冰峰雪岭,历来都是艰难险阻和无私奉献的代名词’”,第②段“最初几年,每到夏天,除了日常巡逻,战士们都要为“冬囤”做准备,以应对大雪封山。晚上,海拔较高的哨所最低温度降到零下40摄氏度,让这里一年只剩一个季节。驾驶员们一趟趟开车拉萝卜、土豆等过冬物资,这些东西上来就冻成了“冰坨坨”大家白天把莱抱出来晒,晚上再收回去。战士们印象最深的就是第一次吃到冻土豆,里面像蜂窝,水分一点都没有了”可知,戍边将士所处环境极端恶劣,他们的生活很艰苦;根据第③段“戍守的边境长达百余公里,战士们拿着北斗导航,走到电子地图所示的边界线处,每次巡逻,都代表对领土主权的一次宣誓”可知,他们巡逻时不折不扣,极端负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好饿的小蛇操作课
- 阿坝职业学院《健身理论与指导》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2025年幼儿教育教学方案
- 陕西学前师范学院《医学细胞生物学A》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陕西省商洛市2025年高三下学期第二次模拟考试物理试题(2020吉林二模)含解析
- 陕西省延安市洛川县市级名校2025届初三5月联考化学试题试卷含解析
- 防震减灾馆建设
- 病死动物无害化处理规程培训
- 公共安全与应急管理科学技术-幻灯片1
- 陕西省西安市西电附中2025年高考第一次模拟考试生物试题含解析
- 2024年山西林业职业技术学院单招职业技能测试题库附答案
- 旅游概论(刘伟主编)(全国高职高专旅游类“十二五”示范教材) 全套课件(上)
- 19J102-1 19G613混凝土小型空心砌块墙体建筑与结构构造
- 2024届高考二轮复习备考 有机化学基础 课件(共35张)
- 贵州省情知识考试总题库(含答案)
- 女职工权益保护
- 抽水蓄能电站工程岩锚梁砼施工监理控制措施
- 2022版义务教育(道德与法治)课程标准(附课标解读)
- 仪容仪表礼节礼貌培训(定)
- 2023年衢州市属事业单位选调考试真题及答案
- 新生儿口腔行为运动干预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