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单元检测试卷(四)一、选择题(每题3分,共45分)1.(2022·大连高二检测)张骞出使西域,远至今中亚阿姆河流域,受到渴望与汉朝通使往来的大宛等国的欢迎。张骞在出使过程中所获得的信息对打开丝绸之路和建立中国与西方的联系起到了关键作用。据此可知,张骞出使西域的功绩是()A.开辟了沟通中西的丝绸之路B.建立了汉朝与西方的直接联系C.确立了汉朝对西域的管辖权D.推动了中国与中亚的交往答案D解析根据材料可知,张骞通西域加强了西域与汉朝之间的联系,所以张骞出使西域的功绩是推动了中国与中亚的交往,故选D。2.(2023·济南高二阶段练习)汉武帝时期,张骞两次前往西域,在此基础上,中国与西方国家交往的商业通道——丝绸之路得以开拓。汉王朝在派遣使节通往西域时,赠礼一般都很丰厚。汉使所需食物及牛马等,全部用币帛购买。这主要是因为汉朝()A.与西域各国实行朝贡贸易B.经营西域重在政治目的C.生产力水平远高于西域D.经济繁荣国家财政充盈答案B解析据材料可知,汉代对西域地区的国家赠礼丰厚,汉使所需食物及牛马用币帛购买的做法体现出其不以经济掠夺为目的,结合所学可知,汉武帝派张骞通西域的目的是联合大月氏进攻匈奴,即使在打败匈奴之后,西域地区的政治稳定也是汉朝经营西域的主要目的,B项正确;西域与汉朝之间的贸易关系并不属于朝贡贸易,排除A项;汉朝对西域地区国家采取的措施主要出于稳定西域地区的政治目的,并非因为生产力水平高于西域,排除C项;经济繁荣财政充盈是汉朝实行相应政策的有利条件,但并非主要原因,排除D项。3.(2023·洛阳高二期中)以下考古成果与历史解释对应准确的是()考古成果历史解释A四川西昌发现王莽时期的一处窖藏,出土铜锭4个和铸造货币的钱范5块汉代西南地区商品经济发达B考古学家在印度河流域的哈帕拉文化遗址中发现了2500多枚刻有文字的印章印度文字是最早最成熟的文字C敦煌出土的部分唐代借贷文书上有担保物和保人的记载唐朝时开始出现实物借贷D中国新疆和中亚地区考古发现一批粟特(西域古政权)铸造的圆形方孔钱币,上有“开元通宝”等汉字丝绸之路推动中华文化传播答案D解析通过丝绸之路,中华文明得以传播到其他地区,因此才会出土带有“开元通宝”字样的货币,D项正确;仅从铜锭4个和铸造货币的钱范5块并不能得出商品经济发达,排除A项;材料没有比较,因此不能证明印度文字最早,排除B项;材料虽有出土相关的借贷记录,但并不能证明是从唐朝开始的,排除C项。4.(2023·重庆高二期中)有西方探险家在中国楼兰古城发现的彩色缂毛残片上发现了赫尔墨斯头像,在新疆民丰尼雅蜡染蓝白印花棉布残片上发现了希腊丰收女神堤喀,以及在甘肃灵台、陕西姜塬、汉长安城发现了铅饼背面刻铸的希腊文铭文。由此可知,丝绸之路()A.促使中国成为世界中心B.促进了中外经济文化交流C.推动沿线地区经济发展D.成为中西交通的主要通道答案B解析在丝绸之路的各大城镇中,发现了来自西方的文化元素,说明丝绸之路促进了中外经济文化交流,B项正确;当时中国并非世界中心,排除A项;材料未涉及丝绸之路对沿线地区经济的推动,排除C项;材料强调的是丝绸之路的历史意义,并非成为中西交通的主要通道,排除D项。5.(2023·汕尾高二期中)玄奘于627年(一说629年)自长安沿丝绸之路西行,经中亚进入印度佛教最高学府学习。645年,玄奘回到长安,从印度带回佛经657部,后将其中的75部共1335卷译为汉语,这些佛经中的许多内容在印度已经失传,仅凭汉译本流传于世。这说明()A.商路发展利于文化传承B.中印经济文化交流频繁C.佛教在中国渐趋本土化D.古代商路促进西学东渐答案A解析佛经通过丝绸之路传入中国,流传于世,说明商路发展利于文化传承,A项正确;题目中强调的是文化的交流,没有中印“经济”交流的信息,排除B项;题目中没有介绍佛经在中国的传播情况,无法得出“本土化”的结论,排除C项;西学东渐指在明末清初以及晚清民初两个时期之中,欧洲及美国等地学术思想的传入,排除D项。6.“对中世纪的西非来说,这条商道是它跟外部世界联系的唯一渠道。西非通过长途贸易引进新的作物,特别是棉花、靛蓝、洋葱等。这条商道的发展使北非和苏丹地区先后出现了一系列的早期城镇。”材料中“这条商道”指的是()A.地中海商路 B.大西洋商路C.丝绸之路 D.撒哈拉商路答案D解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连通北非地中海沿岸国家与西非国家之间的商路是撒哈拉商路,D项正确;地中海商路是古代连接非洲和欧洲的商路,与材料信息不符,排除A项;大西洋商路是以大西洋为中心,连接世界的贸易网络,与材料信息不符,排除B项;丝绸之路是沟通欧洲和亚洲的商路,与材料信息不符,排除C项。7.(2023·毕节期中)《后汉书·西域传》中记载:大秦(罗马)其王常欲通使于汉,而安息欲以汉缯彩(丝织品)与之交市,故遮阂(阻隔)不得自达;至桓帝延熹九年(166年),大秦王安敦遣使自日南(今越南中部)徼外(塞外)献象牙、犀角、玳瑁,始乃一通焉。由此可知()A.罗马与汉朝贸易关系日益密切B.西汉重视发展同欧洲的关系C.罗马的扩张推动了贸易的发展D.两汉时期朝贡贸易比较兴盛答案A解析据材料及所学知识可知,罗马与汉朝的贸易关系不断发展,主要是受丝绸之路的影响,A项正确;材料中体现了罗马与汉朝通商的意愿,并未体现汉朝的意愿,排除B项;材料内容只体现了罗马帝国与汉朝贸易的发展,没有体现其发展受到罗马扩张的影响,排除C项;汉朝与罗马之间的贸易并不属于朝贡贸易,排除D项。8.(2023·宁波高二期中)据考证,东汉时,安息国王向中国献上了第一头狮子,狮子开始被国人认识。同时,随着佛教的传入和传播,被尊为佛教圣物的狮子得到了国人的喜爱,宫殿、庙宇、园林、住宅等建筑前守卫着雕刻的石狮,民俗活动中表演舞狮,独特的“狮子文化”在中国兴起并发展起来。据此可知()A.艺术创新推动了文化交流B.安息文化开始影响中华文化C.佛教深受中国文化的熏陶D.中华文化在吸收中发展升华答案D解析狮子在汉朝之后被西域使者带入中国,伴随着佛教文化在中国的广泛传播,石狮子的造型以及蕴意也随之发展,并逐渐在中国形成一套中国独有的“狮子文化”,故D项正确;材料没有涉及艺术的创新,排除A项;据材料可知,安息进献狮子,狮子开始被国人认识,并不是安息的文化开始影响中华文化,排除B项;材料强调的是佛教对中国文化的影响,而不是中国文化对佛教的影响,排除C项。9.(2023·舟山高二期中)唐绘是盛行于日本奈良(710-794)和平安(794-1185)时代的装饰绘画,主要包括中国式的意境山水及描绘中国传说和故事的插图,这一画风被大和绘、日本水墨画、狩野派、日本文人画等不同程度地吸取。这说明()A.唐文化是中华文化的最高峰B.东亚文化同宗同源C.中华文化具有深刻的影响力D.日本抛弃传统文化答案C解析据材料可知,中国绘画的内容、形式和技法被日本绘画各派不同程度地吸取,说明中华文化具有深刻的影响力,C项正确;“最高峰”表述过于绝对,排除A项;“东亚文化同宗同源”表述不符合史实,排除B项;材料涉及日本吸取了唐朝的绘画风格,并不是抛弃自身传统文化,排除D项。10.(2023·连云港高二校考)中国引种美洲作物大多发生在明清时期,总数接近30种,中国的一些农作物也传入美洲。欧洲人饮用从中国和印度输入的茶、来自阿拉伯的咖啡和品尝用来自美洲的可可加工成的巧克力。随着热饮的盛行,购置中国瓷制的饮具、炊具成为欧洲家庭的时尚。这表明()A.新航路的开辟促进全球性联系的建立,食物物种实现了世界的自由流动B.殖民扩张活动扩展了欧洲的势力,加强了对美洲和亚洲的掠夺C.新航路的开辟促进了世界食物物种的交流,丰富了世界各地人民的生活D.欧洲国家的殖民活动加强了世界的联系,成为沟通美洲和亚洲的纽带答案C解析新航路的开辟促进了美洲、欧洲和亚洲等地的食物物种交流,世界食物物种的交流丰富了人们的生活,C项正确;新航路的开辟促进了全球性联系的建立,但“自由流动”说法不恰当,排除A项;欧洲殖民者的殖民扩张活动扩展了欧洲的势力,但“加强了对美洲和亚洲的掠夺”在材料中没有涉及,排除B项;D项与材料主旨不符,排除。11.有学者通过对18世纪至19世纪前期中国黄埔港往来的西方船只的数量进行分析研究后发现,1779—1833年,西方国家往来广州的船只数量有了极大的增加,但法国船只数量没有特别明显的变化,贸易量已明显落后于英国,相比之下英国的船只在整个西方国家来华船只数量上的占比不断增长并占据主导地位。出现这一情况是因为()A.《航海条例》导致法国船只数量下降B.法国国内革命影响海外贸易C.英国确立“日不落帝国”世界殖民霸权D.贸易成为海外殖民主要方式答案B解析18世纪至19世纪前期正值法国国内革命时期,政局的动荡起伏影响了本国海外贸易,导致对华贸易萎缩,B项正确;《航海条例》针对的是荷兰,排除A项;材料只反映了英国在来华船只和对华贸易中占据主导地位,不能说明英国确立了世界殖民霸权,排除C项;材料没有反映西方国家其他海外殖民方式,不能说明贸易成为海外殖民主要方式,排除D项。12.(2023·杭州高二阶段练习)中华民族的祖先饮茶始于药用。秦汉成书的《神农本草经》有“茶”的记载。三国两晋时期,有关茶的诗词歌赋日渐问世。进入唐代之后,780年陆羽著《茶经》,以后又出现大量茶书、茶诗。宋代塞外的茶马交易和茶叶对外贸易都逐渐兴起,宫廷中设立茶事机关,茶仪已成礼制。在下层社会中,有各种茶文化习俗。元朝时,北方民族希望在茶中表现自己的清节,磨炼自己的意志。由元朝到明朝中期以茶表现自己的苦节。到清朝茶叶出口已成一种正式行业,茶书、茶事、茶诗不计其数。材料表现了()A.饮茶之风开始于秦汉时期B.清朝出售茶叶成为正式行业C.各少数民族都盛行茶文化D.茶文化改变了中国社会生活答案D解析根据材料可知,茶文化影响了经济生活、文学、习俗、外贸等方面,所以改变了中国社会生活,D项正确;《神农本草经》有“茶”的记载,说明饮茶之风早于秦汉时期,排除A项;B项不符合材料主旨,排除;题目提到北方民族有茶文化,不能扩大到各少数民族,排除C项。13.(2023·南昌高二联考)1595年,利玛窦进入江西传教。他说:“在这地方,我是第一次留须出门,穿儒服去拜访官吏。”他用中文写的第一部著作《交友论》,是为回答南昌建安王的询问而著。上述现象反映了()A.利玛窦主动适应中国现实B.中华文化的世界性影响C.中西交流限于传教士之间D.儒学正统地位有所体现答案A解析利玛窦主动适应中国社会而采取的一系列措施,能帮助他更好地融入中国社会和传教,这是题干直接反映的事实,A项正确;利玛窦留胡须、穿儒服、用中文写书籍是为了融入中国社会,未体现中华文化对世界的影响,排除B项;材料不能反映交流人群仅限于传教士之间,排除C项;利玛窦留胡须、穿儒服、用中文写书籍不能说明儒学的正统地位,排除D项。14.(2023·佛山高二阶段练习)17—18世纪,以杭嘉湖平原为基地,中国生产了一批专为欧洲市场加工的独特的“中国风”丝绸。这些丝绸上的中国风格装饰是从事染织服饰设计的中国匠人为了迎合欧洲人的审美需求而再创作的一种独特的装饰风格。这一现象反映出()A.清廷的商业政策发生了变动B.东西方之间文化交流加深C.封建官营手工业走向衰落D.中国逐渐被卷入世界市场答案B解析17、18世纪,中国专门为欧洲市场加工生产了一批丝绸,说明这一时期东西方文化交流的加深,B项正确;这一时期,清政府仍是重农抑商政策,排除A项;仅从材料无法得出官营手工业的发展状况,排除C项;鸦片战争后,中国逐渐被卷入世界市场,排除D项。15.(2023·钦州高二期中)1876年,浙海关税务司文书李圭参加美国万国博览会后写道,博览会“原以昭友谊,广人才,尤在扩充贸易”,而国人出外甚少,“多以无益视之”,若能明了西人办会之意,“亟亟焉图维之,上可以裕国,下可以利民”。李圭的言行表明()A.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B.国人需重视对外交流C.美国成为世界工厂和世界贸易中心D.首倡师夷长技以制夷答案B解析根据材料“亟亟焉图维之,上可以裕国,下可以利民”可知,李圭认为对外交流对国家和百姓有利,希望国人重视对外交流,B项正确;根据所学知识可知,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是在《辛丑条约》(1901年)后,材料也没有涉及,排除A项;材料没有提及其他国家的情况,不能证明美国成为世界贸易中心,排除C项;材料没有反映首倡师夷长技以制夷,排除D项。二、非选择题(共55分)16.(2023·重庆一中月考)(14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17、18世纪欧洲大陆掀起了一股“中国热”。这股“中国热”从思想领域延伸为对中国的器物和品饮文化的追求。中国精美贵重的丝绸与器物是普通老百姓消费不起的,但宫廷贵族追捧的饮茶之风在民间普及开来,英国社会一改酗酒的靡靡之风,开创一股文明绅士的饮茶风尚。中国茶所传递的精致典雅的东方美学和美容养颜的功效为西方女性所推崇,宫廷茶会和下午茶让贵族千金和劳动群众都有了饮茶社交的机会。——摘编自盛敏《近代中国茶文化向西欧的传播与中西文化交流》材料二1998年在美国洛杉矶举行了“走向21世纪中华茶文化国际学术研讨会”,标志着中国茶文化交流走出了国门。2019年在中国等主要产茶国的倡导和推动下,联合国大会宣布将每年5月21日确定为“国际茶日”。2022年“中国传统制茶技艺及其相关习俗”被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摘编自宋时磊《人类命运共同体视域下中国茶全球传播的价值论析》(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中国茶文化在英国传播的影响。(8分)(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新时期中国茶文化全球传播的原因。(6分)答案(1)影响:改变饮食习惯,丰富物质生活;改变了社会风气;促进中英文化的交流发展;推动中英茶叶贸易,促进世界市场的发展。(2)原因:学术团体和国际组织的推动;改革开放后,中国综合国力和国际影响力的增强;经济全球化的加速发展;中国茶产业的迅速发展。17.(2023·重庆巴蜀中学月考)(14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汉武帝时期,张骞出使西域开辟了中西交通之路。汉代政府在河西设驿站,保护丝路上的使者、商贾。汉朝派赴中亚的各国使节、追逐厚利的冒险商人以及西行者相望于道。中国的丝绸、漆器和铁器运往中亚。大宛的葡萄、乌孙的黄瓜、奄蔡的貂皮,以及异域的杂技、胭脂、音乐绘画艺术和风土人情也传入中土。随着佛教传入中国,佛教文化深深影响了中国传统文化。汉灵帝时兴起“胡化”浪潮,“灵帝好胡服、胡帐、胡床、胡坐、胡饭、胡空筷、胡笛、胡舞,京都贵戚皆竞为之。”总之,汉代形成了中外文化交流的第一个高潮时期。——摘编自韩养民《汉代的中西文化交流》材料二近代中国对西方的认知,并非出于自觉,而是在西方的武力入侵下迫不得已做出的自保之举。西方的坚船利炮打碎了中国天朝上国的美梦,西方成为近代中国发展的一个“榜样”,洋务运动、戊戌变法、清末新政、辛亥革命、五四运动,中国近代史上的每个大事件无一不带有西方的色彩。然而,中国认识西方和学习西方的过程,同样是中国挽救颓势、徐图自强的过程,是中国人抵抗外侮、重塑民族自尊的历史进程。总之,近代中国各种西方观的演变,具有强烈的中国特征和时代特征。——摘编自徐启瑞《近代以来中国西方观的嬗变》(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汉代中外交流的特点,并分析汉代出现中外文化交流高潮的原因。(8分)(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中国近代前期国人对西方认知历程的特征。(6分)答案(1)特点:主要集中于丝绸之路沿线;中国居主导地位;内容涵盖领域广;中外文明交融互鉴。原因:汉代开放的对外政策;张骞通西域和丝绸之路的开辟;汉代的统一强盛(汉代经济文化的发展);中国手工业技术处于世界领先地位。(2)特征:对西方事物的认知经历一个由表及里的深入过程;对西方文明的认知经历从被动到主动学习实践的过程;学习西方先进文化的过程,也是国人反抗外来侵略、争取民族独立的过程。18.(2023·咸阳模拟)(15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唐代敦煌壁画中的飞天形象,是印度的乾达婆、希腊天使和道教羽人等多元文化的混合物。唐代大型歌舞剧《羽衣霓裳舞曲》则源于印度的婆罗门曲,并含有胡旋舞等中亚歌舞元素……敦煌文化成为四大文明体系交汇融合的结晶。“儒门释户道相通,三教从来一祖风”就是一个缩影……通过丝绸之路,各国的政治、军事、经济、文化、宗教等实现了交流和对话;通过丝绸之路,中国走向了世界,不同文明实现了交流互鉴。中华文明以海纳百川、开放包容的广阔胸襟,不断吸收借鉴域外优秀文明成果,造就了独具特色的敦煌文化和丝路精神。季羡林先生说过:“敦煌文化的灿烂,正是世界各族文化精粹的融合,也是中华文明几千年源远流长不断融会贯通的典范。”——摘自新华网材料二明清之际,《崇祯历书》的编纂和应用,《几何原本》的引进,以及全国大地图的测绘等标志性成果,开启了天文学、数学和地图测绘学等学科向近代科学的转变,并开始了向经世致用思想方法的转变……明清之际中西文化交流并不只是单向的西学东渐,与之相伴相随的还有一个中学西渐。葡萄牙在租借澳门后,中国产品如丝绸、陶瓷、茶叶等,更多地输往欧洲。一些传教士推介孔子思想的同时,将儒家经典如“四书”及《周易》《书经》《孝经》《诗经》《礼记》等翻译为西文出版。葡国传教士曾德昭的《大中华帝国志》,全面介绍了中国历史、地理和思想史等方面的情况。——摘编自袁行霈、严文明《中华文明史(第四卷)》、林延清《试论明清之际中西文化交流的分期、特点和历史作用》(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敦煌文化成为四大文明体系交汇融合结晶的原因及价值。(6分)(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东西方文化交流的特点及影响。(9分)答案(1)原因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4-2025学年高中历史 第四单元 工业文明冲击下的改革 第15课 戊戌变法(2)教学教学实录 岳麓版选修1
- 部队军考试卷真题及答案
- 2025年全国中小学生安全知识竞赛参考试题(附答案)
- 居家安全主题班会
- 高三班主任年度个人总结
- 区域代理商合同
- 水果购买合同
- 烟酒食材采购合同范本
- 2025年延迟退休政策下制造业劳动合同的调整与应对
- 江苏省盐城市2022年高二《生物》上学期期末试题与参考答案
- 法定代表人、执行董事董事长、董事、监事、经理的任职文件
- 毕业生就业推荐表参考样本
- 现场勘查学(全套课件)
- 中考化学复习的策略课件
- DB44∕T 322-2006 大海马养殖技术规范 人工繁殖技术
- 《中国古典园林史》课件第四章园林的全盛期-隋唐
- DB23∕T 2474-2019 黑龙江省人民政府质量奖评审指南
- 可爱的嘉兴三年级教材分析与教案(共23页)
- 《髂胫束综合征》ppt课件
- 基于PLC的四柱万能液压机液压系统设计
- NDS_重装机兵2重制版_MM2R_金手指大全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