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政治计算题命题趋势及答题技巧_第1页
高考政治计算题命题趋势及答题技巧_第2页
高考政治计算题命题趋势及答题技巧_第3页
高考政治计算题命题趋势及答题技巧_第4页
高考政治计算题命题趋势及答题技巧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19高考政治计算题命题趋势及答题技巧

计算题是高考政治试卷中的一种常见题型,纵观全国各

省市近儿年的高考试题,几乎每年都有计算题的影子。高中

经济生活所涉及的经济数量关系有很多,在2010年全国高

考文科综合和政治试卷中出现了数道计算题,涉及到商品价

值量与劳动生产率的关系、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汇率等方

面,部分试题的综合性较往年有所增强,难度加大,使学生

的思维过程延长。在考查学生对教材基础知识掌握的同时,

也考查了学生更强的综合运用各方面知识的能力,应该说这

是一种命题趋势,广大师生务必引起高度关注。

一、2010年高考政治学科计算题例析

例1(2010年文综全国卷I第24题):假设某国

2009年甲产品的总量是100万件。每件产品价值用货币表

示为10元。2010年生产甲产品的社会劳动生产率提高一

倍,在货币价值不变和通货膨胀率为20%的不司情况下,

甲产品2010年的价格分别是()

A.5元6元B.10元12元C.20元24元D.8元16元

答案:Ao

解析:2009年年甲产品的总量是100万件,每件

产品的价值是10元,2010年生产甲产品的社会劳动生产率

提高一倍,则甲产品的单位价值量为原来的一半,当货币币

值不变化的情况下即为5元,在通货膨胀率为20%的情况

下,物价上涨20%,则甲商品的单位价格为5十5x20%=6

兀,故答案为Ab

例2(2010年文综全国卷n第24题):假设某企

业2008年的生产条件属于社会平均水平,生产一件甲种商

品的劳动耗费为6元,产量为10万件。2009年该企业的劳

动生产率提高50%,其他条件不变,那么,该企业生产甲

种商品的个别价值、社会价值和价值总量分别为()

A.4元、4元、60万元B.6元、8元、90万元

C.4元、6元、90万元D.8元、6元、120万元

答案:Co

解析:本题考查关于单位商品价值量,价值总量的

计算。因为2009年该企业劳动生产率(个别劳动生产率)

提高50%,所以该企业甲商品的个别价值为6/(1+50%)

=4元;社会价值即单位商品价值量与个别劳动时间无关,所

以不变,为6元;价值总量=6x10(1+50%)=90万元。故答

案为C。

例3(2010年全国新课标文综卷第12题):按照

中国一东盟自由贸易协议,成员国90%的贸易商品实行零

关税。如果以前一件10人民币元的M商品出口到某东盟成

员国N国的关税为5%,本外币间的汇率为2010年该

商品实行零关税,中国生产M商品的劳动生产率提高

25%,其他条件不变,则一件M商品在实行零关税之前和

之后出口到N国的价格用N国货币单位表示分别为()

A.80,84B.84,80

C.84,64D.84,100

答案:Co

解析:本题考查商品的价值量与汇率计算。实行零

关税前,因为汇率为1:8,关税为5%,所以M商品用N国

货币表示价格为(10x8)x(1+5%)=84。实行零关税后,

因为劳动生产率(社会劳动生产率)提高25%,且零关

税,所以价格为(10/1.25)x8=64o故答案为C。

例4(2010年北京文综第34题):某商品的价格

p变化AP会引起其相关商品的需求量x变化ax,这种变化

可表现为两种关系:①ax/Ap<0,②ax/zip》0o在其他条

件不变的情况下,下列描述正确的是()

A.汽油价格变化和柴油需求量变化之间的关系符合

B.汽油价格变化和原油需求量变化之间的关系符合

C.煤炭价格变化和原油需求量变化之间的关系符合

D.煤炭价格变化和天然气需求量变化之间的关系符

合②

答案:Do

解析:本题考查价格波动对需求量的影响。

①《0,即价格与需求量之间呈反方向变

动;②Ax/Ap》0,即价格与需求量之间呈同方向变动。A中

汽油与柴油、C中煤炭与原油、D项中煤炭与天然气互为替

代品,一种商品价格与另一种商品需求量为同向变动,即

②,故AC错误,D正确。B项汽油提炼于原油,所以汽油

价格与原油需求量应为反向变动,即①。故答案为D。

例5(2010年安徽文综第3题):李某是一国有企

业工程师,去年工资收入36000元,奖金8000元,个人专

利转让收入5000元;其妻开一家个体杂货店,年收入15000

元;家里有房出租,年收入6000元。去年,李某一家按劳分

配收入和按生产要素分配收入分别是()

A.44000元26000元B.36000元19000元

C.49000元21000元D.44000元11000元

答案:Do

解析;本题考查分配方式。李某一家收入中,国企

的工资、资金属于按劳分配,为36000+8000=44000元。个

人专利收入和房租收入属于按街道生产要素分配,为

5000+6000=11000元。而个体杂货店收入为按个体劳动成果

分配6故答案为Do

例6(2010年江苏卷第7题):中国人民银行外汇

牌价显示:2007年8月24日,100美元兑换756,91元人民

币;2010年5月4日,100美元兑换682.65元。这表明()

A.人民币汇索跌落,美元贬值

B.人民币汇率升高,美元升值

C.美元汇率升高,人民币贬值

D.美元汇率跌落,人民币升值

答案:Do

解析:本题考查了解外汇与汇率知识。题目较为简

单,只要学生具备汇率变化的基本知识,适当换算即可得出

正确答案。

二、2010年高考政治学科计算题评析

1.理论联系实际,密切关注时政。

高考政治试卷考查学生调动和运用知识的能力。

2010年高考政治试卷中计算题,以社会经济生活中的热点

为背景,涉及人民币升值、中国一东盟自由贸易协议、人们

收入来源多样化等,有意识地将对热点的关注与教材知识紧

密衔接起来,通过强调现实生活中政治分析的实用价值来盘

活教材知识,考查考生是否能够正确阐释或评价有关理论问

题和现实问题。

2.重视基础知识,突出能力要求。

2010年政治高考中的计算题,注重综合能力的考

查,既考查了经济生活的基本原理(社会劳动生产率与商品

价值量关系、汇率换算、分配方式等),又考查了学生的转

换计算能力,以及考生准确和完整并整合所获得的有关信

息、运用知识去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运用数学思维,引入分析工具。

2010年高考政治试题中对计算能力要求较高,学

生不仅要掌握经济学中基础的理论知识,而且要有一定的数

学思维能力,数字的换算与正比、反比关系的运用,要能够

灵活掌握。

三、高考政治计算题命题趋势及应对策略

高考政治试题中计算题是目前命题的热点,也是考

生面临的难点。热在与时政紧密联系,实用性强;难在考点

分散,计算复杂。从近几年高考题中计算题的特点来看,组

合型的计算题应该是一种发展的趋势。2011年高考的计算

题会更加灵活,更加贴近实际。同时,人民币升值、货币的

发行量、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的执行等许多热点问题也可以

用计算题的形式进行考查。

针对近几年的高考计算题的命题特点,考生在复习

备考时应做到以下几点Q

1.消除畏难情绪。树立信心,沉着冷静作答,培养

良好的心理素质Q

2,夯实基础。从近年来的全国高考政治试题中的计

算题来看,尽管其背景千变万化,设问的角度层面纷繁,但

这些题目大多是对相关基础知识的重新排列组合,试题的

“基础性”特点十分显著。因此,过好教材关,准确掌握相关

知识是解决此类问题的关键。

3,关注高考,明确高考计算题的类型和要求。《经

济生活》中涉及计算的知识点有十个左右,如社会必要劳动

时间、商品价值量、流通中所需的货币量、个人消费品的分

配、股票价格、经济效益与利润、国民收入、个人工资薪金

所得税、银行利息、恩格尔系数、汇率等。

4.充分利用经典习题,寻找、发现自己的思维缺

陷、解题缺陷。严格规范自己解题思维过程,提高解题能

力,加强计算题的专项练习,培养良好的计算习惯。

在高考复习中,同学们一定要善于运用数学思维方

法,做好政治与数学跨学科之间的综合题,这样才能达到事

半功倍的效果。

经济生活计算题必需记住的解题公式

1、两无关:单位商品价值量与个别劳动时间、个

别劳动生产率无关

商品价值总量与社会劳动时间、社会劳动生产率无

2、两正比;单位商品价值量与社会劳动时间成正

商品价值总量与个别劳动生产率成正比

3、两反比:单位商品价值量与社会劳动生产率成

反比

商品价值总量与个别劳动时间成反比

4、无论社会劳动生产率和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如何

变化,同一劳动在同一时间内所创造的商品的价值总量不

变。

注:口诀“正比乘、反比除、增加加、减少减”

5、通货膨胀率(物价上涨率)与价格成正比;纸

币贬值率与价格成反比

(1)已知通胀率时,如何求商品现价?商品现价二

商品原价X(1+通货膨胀率或物价涨幅)

注:通胀率即物价上涨率

(2)已知货币贬值率时,如何求商品现价?商品

现价二商品原价/I-货币贬值率

(3)己知货币升值率时,如何求商品现价?商品

现价二商品原价“+货币升值率

6、求通胀率

公式①:通胀率(物价上涨率)二超发(即已发纸币

量-实际需要的金属货币量)/实际需要的金属货币量

xlOO%

公式②:通胀率(物价上涨率)=(本期价格指数-

上期价格指数)/上期价格指数

7、求贬值率

公式①:货币贬值率=己发纸币量-实际需要的金属

货币量/已发纸币量xlOO%

公式②;货币贬值率=本期价格指数■上期价格指数

/本期价格指数

8、求升值率

公式①:货币升值率=实际需要的金属货币量■已发

纸币量/已发纸币量乂100%

公式②:货币贬值率=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