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济宁市金乡县2024-2025学年七年级下学期3月月考语文试题(含答案)_第1页
山东省济宁市金乡县2024-2025学年七年级下学期3月月考语文试题(含答案)_第2页
山东省济宁市金乡县2024-2025学年七年级下学期3月月考语文试题(含答案)_第3页
山东省济宁市金乡县2024-2025学年七年级下学期3月月考语文试题(含答案)_第4页
山东省济宁市金乡县2024-2025学年七年级下学期3月月考语文试题(含答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付费下载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4—2025学年度第二学期3月份学情监测七年级语文试题中国是古老文明的重要发祥地之一。学校组织同学们开展“探寻家国文化底蕴,传承伟大民族精神”研学活动,请你参与。一、积累与运用:共21分第一站:泰山以下是小语负责的解说词的部分内容,有些地方还需打磨,请帮他优化完善。泰山,这座屹立于齐鲁大地的圣山,不仅是中华文化的象征,更是中华民族精神的丰碑。它巍峨壮丽,气势磅礴,自古以来便被尊为“五岳之首”,其名妇rú皆知,成为无数文人墨客笔下的灵感源泉。然而,泰山的美不仅仅在于它的雄伟,还有许多鲜为人知的故事。泰山的山体黝黑,岩石坚硬如铁,仿佛在诉说着它历经千万年的风雨沧桑。古往今来,无数帝王将相、文人雅士为了一睹泰山的风采,不惜跋山涉水,只为在泰山之巅留下自己的足迹。他们怀着chéng惶chéng恐的心情,登顶祭天,祈求国泰民安。泰山的日出更是举世闻名,当旭日初升,霞光万丈,仿佛气冲斗牛,震撼人心。而泰山的云海,时而如狂lán般汹涌澎湃,时而如轻纱般温柔缥缈,令人叹为观止。泰山的魅力不仅在于它所承载的文化底蕴,更在于它的自然景观。从古至今,无数人为了攀登泰山,展现出了锲而不舍的精神。无论是陡峭的十八盘,还是险峻的南天门,都无法阻挡人们追求顶峰的决心。泰山,这座古老的山岳,见证了中华民族的坚韧与不屈,也成为了中华文明永恒的象征。1.文中加点字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2分)A.鲜(xiǎn)黝(yǒu)锲(qì) B.鲜(xiǎn)黝(yǒu)锲(qiè)C.鲜(xiān)黝(yǒu)锲(qiè) D.鲜(xiǎn)黝(yōu)锲(qiè)2.根据拼音写汉字,全都正确的一项是()(2分)A.妇孺皆知诚惶诚恐狂澜 B.妇孺皆知城惶城恐狂澜C.妇儒皆知诚惶诚恐狂澜 D.妇孺皆知诚惶诚恐狂斓3.文中画线句子说法不太恰当,请你帮小语改正过来,把正确答案写在横线上。(2分)4.站在泰山之巅,小语不禁感慨万千,想起古诗文中同样有许多表现中华民族家国精神的诗句。请帮他完成表格。(6分)家与国诗句梳理保家卫国是军人的职分和荣光,也是普通人的责任与担当。为了和平,我们义无反顾。“①___________________,关山度若飞”是木兰巾帼不让须眉的一片赤胆忠心。(《木兰诗》)家园是永远的心灵港湾,思家是最真挚的情愫。那寂静的夜色中:“②___________________③___________________”笛声暗送,以声传情,勾起游子的无尽乡思。(《春夜洛城闻笛》)拥有闲适的生活是最值得珍惜的幸福。王维笔下的:“独坐幽篁里,④___________________”是难得的淡定与惬意。(《竹里馆》)尽情舒展生命的本色是最值得仰慕的幸福。韩愈笔下的:“⑤___________________,⑥___________________”是揶揄,更是赞许。(《晚春》)回望来时路,珍惜今日福,炽热的爱只为祖国。第二站:山东省图书馆同学们在山东省图书馆感受文字的魅力,以《骆驼祥子》为例展开了一场别开生面的读书交流会。5.下列关于《骆驼祥子》的表述,错误的一项是()(2分)A.《骆驼祥子》是老舍先生创作的一部长篇小说,讲述了人力车夫祥子三起三落的人生经历。B.祥子最大的梦想是拥有一辆属于自己的车,第一次买车后,祥子连人带车被大兵抓去当壮丁,失去了车。C.虎妞是祥子的妻子,她大胆泼辣,好逸恶劳,最后因为难产而死。D.小福子是一个善良、要强的女子,在祥子被大兵抓走回来之后安慰祥子,俩人从此相识。6.《骆驼祥子》中,祥子的车被当兵的拉走后,他一直想拥有一辆属于自己的车,但他的希望一次次破灭。第一次,他风里来雨里去,从饭里茶里省,攒了三年,终于买了一辆车,却___________________;第二次,车还没买上,他的钱就被___________________敲诈去了;第三次,他和虎妞结婚后用虎妞的钱买了车,可是好景不长,___________死后,祥子只好把车卖了来料理丧事。(3分)第三站:羊山军事博物馆学校学生会成功邀约博物馆朱馆长于3月20日15时,在学术报告厅做军事文物专题讲座。根据工作预案,特委派宣传部小语同学于讲座前一天致电确认。7.请根据情境将对话内容补充完整。(2分)小语: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朱馆长:小语同学,你好!小语:朱馆长,打扰了!今天给您打电话,是想和您确认一下,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朱馆长:没问题,我会准时参加的。小语:谢谢您!我们期待着您的精彩讲座!8.小语在活动的最后要总结一下参观羊山军事博物馆的意义,请你帮他完成。(2分)二、阅读与鉴赏:共39分第四站:杭州要继承民族精神并发扬光大,需要你我的努力学习,接下来,我们来到孙权的故乡,感受古人的好学精神。(一)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9—13题。【甲】孙权劝学初,权谓吕蒙曰:“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蒙辞以军中多务。权曰:“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但当涉猎,见往事耳。卿言多务,孰若孤?孤常读书,自以为大有所益。”蒙乃始就学。及鲁肃过寻阳,与蒙论议,大惊曰:“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蒙曰:“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大兄何见事之晚乎!”肃遂拜蒙母,结友而别。【乙】师旷劝学晋平公①同于师旷曰:“吾年七十,欲学,恐已暮矣!”师旷②曰:“何不炳烛③乎?”平公曰:“安有为人臣而戏其君乎?”师旷曰:“盲臣安敢戏其君乎!臣闻之:‘少而好学,如日出之阳;壮而好学,如日中之光;老而好学,如炳烛之明。’炳烛之明,孰与昧行④乎?”公曰:“善哉!”【注】①晋平公:春秋时晋国的国君。②师旷:春秋时期晋国的乐师。他双目失明,仍热爱学习,在音乐方面造诣很深。③炳烛:点燃蜡烛。④昧行:在黑暗中行走。9.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解释有误是一项是()(2分)A.蒙辞以军中多务辞:推脱 B.即更刮目相待更:另外,再C.恐已暮矣暮:傍晚 D.壮而好学好:喜欢10.下列句中加点词的意思不同的一项是()(2分)A.盲臣安敢戏其君乎!安能辨我是雄雌B.但当涉猎但闻黄河流水鸣溅溅C.蒙乃始就学壮而好学D.孰若孤孰与昧行乎11.把下面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2分)但当涉猎,见往事耳。12.用“/”给下面句子断句。(断两处)(2分)安有为人臣而戏其君乎?13.下列对甲、乙两文的分析有误的一项是()(2分)A.甲文孙权以自己和吕蒙比较,现身说法说服吕蒙。乙文师旷则用形象的比喻讲明老年人学习的重要性,从而说服晋平公。B.甲文中君劝臣学习,语重心长,谆谆告诫。乙文中臣劝君学习,语言巧妙,论述有力。C.甲、乙两文均运用了语言描写,直接表现人物思想;运用设问和对比,更有说服力。D.甲文告诉我们开卷有益,只要肯学,就会有收获;乙文启示大家年龄大不是学习的阻碍,坚持活到老,学到老。第五站:绍兴来到绍兴,走进南宋著名爱国词人陆游的故居,从诗词中感受他对国家命运的关切和对民族复兴的渴望,他的精神将永远激励着后人。(二)阅读下面这首词,完成14—15题。(4分)卜算子·咏梅(陆游)驿外断桥边,寂寞开无主。已是黄昏独自愁,更着风和雨。无意苦争春,一任群芳妒。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14.对这首词理解有误的一项是()(2分)A.陆游一生颇不得意,上阕四句写梅花的遭遇,也是词人自己被排挤的政治遭遇的写照。B.这是一首咏物词,以“咏梅”为题,托物言志,表现词人孤高自许的个性。C.“无意苦争春,一任群芳妒”的意思是一任百花嫉妒,我却无意与它们争春斗艳。D.“驿外”两句,是说梅花流离沦落,所居非地;“已是”两句,则是说梅花备受风雨摧残,所遇非时。15.词的上阕通过驿站、断桥、黄昏、风雨等意象,营造了______________的意境。下阕则写出了梅花___________________的品质。(2分)第六站:伟人蜡像馆(三)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16—19题。(11分)【甲】从“任人宰割”到“站起来了”①一百年以前,甲午战争和八国联军时代,恐怕是中华民族五千年历史上最黑暗最悲惨的时代,只举1898年为例:②德国强占山东胶州湾,“租借”99年。③俄国强占辽宁旅顺大连,“租借”25年。④法国强占广东广州湾,“租借”99年。⑤英国强占山东威海卫与香港新界,前者“租借”25年,后者“租借”99年。⑥那是中华民族任人宰割的时代,是有亡国灭种的危险的时代。⑦今天,一个世纪以后,中国人民站起来了。⑧这是千千万万人努力的结果,是许许多多可歌可泣的英雄人物创造出来的伟大胜利。在20世纪人类历史上,这可能是最重要的、影响最深远的巨大转变。⑨对这一转变做出了巨大贡献的,有一位长期以来鲜为人知的科学家——邓稼先。(选自杨振宁《邓稼先》)【乙】①作为争取民主的战士,青年运动的领导人,闻一多先生“说”了。起先,小声说,只有昆明的青年听得到;后来,声音越来越大,他向全国人民呼喊,叫人民起来,反对独裁,争取民主!②他在给我的信上说:“此身别无长处,既然有一颗心,有一张嘴,讲话定要讲个痛快!”③他“说”了,跟着的是“做”。这不再是“做了再说”或“做了也不一定说”了,现在,他“说”了就“做”。言论与行动完全一致,这是人格的写照,而且是以生命作为代价的。④1944年10月12日,他给了我一封信,最后一行说:“另函寄上油印物二张,代表我最近的工作之一,请传观。”⑤这是为争取民主,反对独裁,他起稿的一张政治传单!⑥在李公朴同志被害之后,警报迭起,形势紧张,明知凶多吉少,而闻先生大无畏地在群众大会上,大骂特务,慷慨淋漓,并指着这群败类说:“你们站出来!你们站出来!”⑦他“说”了。说得真痛快,动人心,鼓壮志,气冲斗牛,声震天地!⑧他“说”了:“我们要准备像李先生一样,前脚跨出大门,后脚就不准备再跨进大门。”⑨他“做”了,在情况紧急的生死关头,他走到游行示威队伍的前头,昂首挺胸,长须飘飘。他终于以宝贵的生命,实证了他的“言”和“行”。⑩闻一多先生,是卓越的学者,热情澎湃的优秀诗人,大勇的革命烈士。⑪他,是口的巨人。他,是行的高标。(选自臧克家《说和做——记闻一多先生言行片段》)【丙】①还是在二次战役的时候,有一支志愿军的部队向敌后猛插,去切断军隅里敌人的逃路。当他们赶到书堂站时,逃敌也恰恰赶到那里,眼看就要从汽车路上开过去。这支部队的先头连就匆匆占领了汽车路边一个很低的光光的小山冈,阻住敌人,一场壮烈的搏斗就开始了。敌人为了逃命,用了32架飞机、10多辆坦克发起集团冲锋,向这个连的阵地汹涌卷来,整个山顶的土都被打翻了,汽油弹的火焰把这个阵地烧红了。但是,勇士们在这烟与火的山冈上,高喊着口号,一次又一次把敌人打死在阵地前面。敌人的死尸像谷个子似的在山前堆满了,血也把这山冈流红了。可是敌人还是要拼死争夺,好使自己的主力不致覆灭。这场激战整整持续了8个小时。最后,勇士们的子弹打光了,蜂拥上来的敌人占领了山头,把他们压到山脚。飞机掷下的汽油弹把他们的身上烧着了火。这时候,勇士们是仍然不会后退的呀,他们把枪一摔,向敌人扑去,身上帽子上呼呼地冒着火苗,把敌人抱住,让身上的火,也把占领阵地的敌人烧死。……据这个营的营长告诉我,战后,这个连的阵地上,枪支完全摔碎了,机枪零件扔得满山都是。烈士们的遗体,保留着各种各样的姿势,有抱住敌人腰的,有抱住敌人头的,有掐住敌人脖子把敌人摁倒在地上的、和敌人倒在一起,烧在一起。有一个战士,他手里还紧握着一个手榴弹,弹体上沾满脑浆;和他死在一起的美国鬼子,脑浆迸裂,涂了一地。另一个战士,嘴里还衔着敌人的半块耳朵。在掩埋烈士遗体的时候,由于他们两手扣着,把敌人抱得那样紧,分都分不开,以致把有些人的手指都掰断了。……虽然这个连伤亡很大,他们却打死了300多敌人,更重要的,他们使得我们部队的主力赶上来,聚歼了敌人。……②朋友,当你听到这段英雄事迹的时候,你的感想如何呢?你不觉得我们的战士是可爱的吗?你不以我们的祖国有着这样的英雄而自豪吗?(选自魏巍《谁是最可爱的人》)16.阅读以上群文选段,下列说法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2分)A.【甲】文以点带面,从百年历史中选取了特定的一年——1898年,列举了这一年中华民族所遭受的屈辱,展现了整个时代的面貌。B.【乙】文的“动人心,鼓壮志,气冲斗牛,声震天地!”,通过对偶、短句、四字词语的运用,体现语言富于音乐美的特点。C.【丙】文采用正面描写和侧面描写相结合的手法,展现战斗的惨烈,塑造了一个英雄战斗集体的“群像”。D.三篇选文都运用了环境描写,将人物置身于特定的自然环境之中,凸显了人物的高大形象。17.家国情怀是人类共有的一种朴素情感。三篇选文从不同侧面表现了人物的爱国情怀。请结合材料具体分析。(3分)18.叙述事件时穿插议论和抒情,既能突出主题,又能使读者产生强烈的感情共鸣。请从三篇选文的画线句子中,任选一处进行赏析。(2分)19.一个有希望的民族不能没有英雄,选文中的三类人物都是当之无愧的英雄,值得我们永远铭记和敬仰。请仿照示例,为选文中的闻一多或志愿军群像写一段墓志铭。(4分)示例:他,是一个“大写”的人;一个“站立”的人。他用“大写”的智慧,用“站立”的志气,使中国的大地上“盛开”了两朵“大写”的蘑菇云。从此,让中国“大写”,让中国人“站立”。他,就是两弹元勋——邓稼先。第七站:凡人展览室(四)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20—23题。(14分)回忆与李霁野先生的交往杨建民①作为一个身处僻地的普通教师,我却在很长一段时间,得到尊敬的李霁野老人亲切的帮助,这是我无法忘怀的。②1985年七八月份的一天,朋友向我推荐一本窄窄小小的册子《给少男少女》。说实在的,书名并没有引起我的重视。③回到家,不料,我一读便不能放手。该书是李霁野先生四十年代给青年学生的几次谈话稿集成,它针对青年的特点,谈人生,谈读书……内容丰富,言辞恳切,加之文字保留了谈话特色,自然朴素,读来如闻作者娓娓道来,十分吸引人。我一口气就读完了它。④第二天,我把读书后的感受写成一篇短文,抄出一份寄给《博览群书》杂志编辑部。毕后又想,能否让李霁野先生知道青年们对该书的喜爱之情呢?我便又抄出一份,不知天高地厚地直接寄给李先生,并在信中希望能得到一册由他签名的《给少男少女》。⑤信寄出没几天,我便接到李先生的回信。这是我接到先生的第一封信,至今还珍藏着。信中说:“(给少男少女)是四十年前的讲稿,听朋友们劝告重印,居然还有人不厌读,我自然高兴……八十老翁不被青年厌弃,自然也是一大安慰。”当时,先生手头已没有了这本书,可他将一本自己新近出版的译诗集《妙意曲》题签惠赠给我,并答应从出版社寻找或等重印后,一定惠赠我这册引发了莫大兴趣的小书。不久,我便接到先生设法找到的一本《给少男少女》。⑥第二年八月,我到烟台参加一个学习班。返程途中,我特意绕道天津,拜访心仪已久的李霁野先生。⑦永远忘不了那时见到的李先生。他的发须全白了,连眉毛也白了。身着极宽松、软薄的便装,走路缓缓的,但面色很红润,在白的发须的映衬下,更显得鲜明。他脸上是极诚恳而和蔼的笑,我一下子将那个娓娓谈心的智者与眼前这位老人合为一体。⑧先生给我倒一杯清茶,我忙接过。那一天天气格外好,窗外阳光灿烂,室中也十分明亮。先生的书桌靠在窗户边上,桌面是刚刚放下的笔和一堆堆的稿子,先生将手头的一叠推开,谈话便开始了,我们谈《给少男少女》,谈他健朗的身体,谈鲁迅先生……⑨我因是中途转车,是空着手去的,李先生盛情留饭,我以小辈的不避深浅,又坐上饭桌……前前后后打扰先生两三个小时,一直到中午十二点多,我才赶紧打住,结束了这冒昧的造访。先生送出房门,又要送出大门。几番都推却不过。出了大门,先生说:“今天很高兴的。”对着恳挚的老人,我颇激动,捧起先生温热的手,道一声珍重,便赶紧离开。匆匆走了几十步,就要拐道口了,我忍不住又回过头,呵——李先生仍站在那里,手轻轻地扬起;阳光照着雪白的须发,映着充满笑意的红颜,为眼前慈祥的哲人敷一层彩色。我终于控制不住了,眼眶霎时充盈了泪水……⑩从天津返汉中后,我有颇多的感触,便赶紧写了一篇短文记述访问李先生的情形。文章写好后,又冒昧寄给李先生看看。⑪不久,李先生将稿子挂号寄回。我打开一看,见到上面有先生颇费心力的修改。修改的部分,除去一些史实的订正和字眼的调整,大部分都是如李先生附信中所说:“我删去些过誉之词……”其中,“知道他是鲁迅先生的一位朋友,是一位著名的翻译家和作家”这样的句子也被先生全数划掉;甚至评述《给少男少女》时说“其中涉及范围很广……叫人不忍释手”等也被划去。在李先生,真诚谦逊的态度一目了然;在我自己,也体会到为人为文的朴素风格。这一点我至今仍然受用着。⑫与李先生结识,出于偶然。但我从先生作品及人格中汲取的营养,是非常宝贵又丰富的。在我心中,李霁野先生是永在的。(选自《中华读书报》,有删改)【注】李霁野,现代著名翻译家,作家。历任南开大学外语系主任、天津市文化局局长、天津市文联主席,曾当选为天津市和全国政协委员。20.下列对文章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A.这是一篇回忆性散文,回忆了“我”与李霁野先生交往中的几件事。B.《给少男少女》书名平平,内容却很吸引人,这是先扬后抑的写法。C.我把读后感寄给李先生是为了让他知道青年们喜爱《给少男少女》。D.文章最后一句暗示了李霁野先生已经离世,抒发了作者的怀念之情。21.请根据选文,在下面文段的横线处补写出相应的内容。(4分)文章层次清晰,首尾两段为总写,主体部分按照__________顺序展开叙写:1985年七八月份,“我”将读后感抄送给李先生,__________;第二年八月,__________,先生与“我”长谈并送“我”离开;__________,“我”把记述访问先生的短文寄给他,先生把修改后的稿子寄回。22.结合语境,按要求赏析。(4分)(1)那一天天气格外好,窗外阳光灿烂,室中也十分明亮。(从描写角度)(2)我终于控制不住了,眼眶霎时充盈了泪水……(赏析加点词)23.读完文章,你对李霁野先生应该有了一定的认识。请以“先生是一个__________(四字短语)的人”的形式来谈谈你的认识,注意结合选文中的相关内容。(4分)三、写作:共40分24.研学活动结束后,小语感慨万千,想起父母老师的叮嘱,想起中华民族的伟大坚强的民族精神,想起中国伟大的复兴梦……他心中有无数话想要表达,请你帮助小语完成这篇作文。请以《那一刻,我懂得了__________》为题,写一篇文章。要求:①自选角度,自定立意,补全题目,自选文体;②要有真情实感,不要套作,不得抄袭;③不得泄露真实的人名、校名等个人信息;④不少于600字。

七年级语文试题参考答案一、积累与运用(共21分)1.B2.A3.(2分)泰山的魅力不仅在于它的自然景观,更在于它所承载的文化底蕴。4.(6分)①万里赴戎机②谁家玉笛暗飞声③散入春风满洛城④弹琴复长啸⑤杨花榆荚无才思⑥惟解漫天作雪飞5.D6.(3分)被大兵抢走孙侦探虎妞7.(2分)示例:①朱馆长,您好!我是学生会宣传部的小语。②明天的讲座,您能按约定的时间来吗?8.(2分)示例:参观羊山军事博物馆,不仅是一次历史的回顾,更是一次精神的洗礼。他让我们铭记历史,缅怀先烈,珍惜来之不易的和平生活,激励我们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努力奋斗。二、阅读与鉴赏(共39分)9.C10.D11.(2分)只是让你粗略地阅读,了解历史罢了。12.(2分)安有/为人臣/而戏其君乎?13.C14.B1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