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化学能转化成电能实验活动6
一、实验目的1.理解氧化还原反应在化学能转化成电能过程中的作用,体会化学的价值。2.认识原电池的构成要素及其作用。二、实验用品1.试剂:锌片、铜片、石墨棒、稀硫酸。2.仪器:导线、烧杯、电流表。三、实验方案设计1.将电极材料用导线直接与电流表连接,观察是否有电流产生。2.将电极材料插入电解质溶液中,观察实验现象。3.将不同电极材料制成不同的原电池装置,根据实验现象确定正、负极。四、实验方案实施1.电极材料的实验(1)按图用导线将电流表分别与锌片、铜片相连接,使锌片与铜片接触,观察电流表指针是否发生偏转;用石墨棒代替铜片进行上述实验。观察并记录实验现象。电极材料电流表指针是否发生偏转实验结论锌片、铜片否没有电解质溶液,不能发生原电池反应锌片、石墨棒否(2)按如图所示的装置做实验,记录实验现象并解释原因。实验装置实验现象实验结论锌片溶解,表面产生无色气泡锌的还原性比H2的强,溶液中的H+直接得到Zn失去的电子生成H2①锌片溶解,表面产生无色气泡;②铜片表面无明显变化铜的还原性比H2的弱,不能置换出H2,电子不能在溶液中移动,锌的电子不能转移到铜片,H+只能在锌片表面被还原成H2①锌片溶解,表面产生无色气泡;②石墨棒表面无明显变化石墨为惰性材料,不能置换出H2,电子不能通过溶液转移到石墨棒,H+只能在锌片表面被还原成H22.原电池实验按如图所示的装置进行实验,选择不同的电极材料,以及稀硫酸、导线和电流表,组装原电池,试验其能否产生电流,记录实验现象并解释原因。实验材料实验现象实验结论Zn、Cu、稀硫酸①锌片溶解;②铜片不溶解,表面产生无色气泡;③电流表指针偏转锌失去的电子通过导线转移至铜片表面,产生电流,溶液中的H+在铜片表面获得Zn失去的电子生成H2Zn、石墨、稀硫酸①锌片溶解;②石墨棒表面产生无色气泡;③电流表指针偏转锌失去的电子通过导线转移至石墨棒表面产生电流,溶液中的H+在石墨棒表面获得Zn失去的电子生成H2Cu、石墨、稀硫酸铜片不溶解,电流表指针不偏转铜的还原性比H2的弱,不能发生氧化还原反应,没有电子转移,因而不能产生电流五、问题和讨论1.结合实验,分析组装原电池的操作注意事项。提示:电极材料活动性不同,且能与电解质溶液发生自发的氧化还原反应;电极用导线连接或直接接触。2.根据以上实验,说明原电池的工作原理。提示:原电池工作时在负极和正极上分别发生氧化反应和还原反应,电子从负极通过导线流向正极,溶液中的阳离子(H+)从负极移向正极,阴离子从正极移向负极,构成闭合回路产生电流,使化学能转化为电能。3.结合实验,分析原电池的构成条件或要素。提示:①原电池反应是自发的氧化还原反应;②有两个活动性不同的电极;③将两个电极插入电解质溶液(或熔融电解质)中;④形成闭合回路。4.能否用铁片作为电极代替铜锌原电池中的锌片?为什么?提示:能。铁的金属性强于铜的,作原电池的负极,溶液中存在自发的氧化还原反应,能构成原电池。『链接高考』(2023·浙江1月选考)关于反应2NH2OH+4Fe3+N2O↑+4Fe2++4H++H2O,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生成1molN2O,转移4mol电子B.H2O是还原产物C.NH2OH既是氧化剂又是还原剂D.若设计成原电池,Fe2+为负极产物A解析:
由上述分析可知,生成1molN2O,转移4mol电子,A正确;反应中H2O既不是氧化产物也不是还原产物,B错误;NH2OH中N元素的价态升高,H、O元素的价态不变,故NH2OH只作还原剂,C错误;Fe3+→Fe2+得到电子,在原电池中Fe2+为正极产物,D错误。『实验专练』1.在如图所示的8个装置中,属于原电池的是(
)A.④⑦ B.③④⑤C.②④⑧ D.①⑤⑥A解析:①中只有一个电极,不能形成原电池;②⑥中两电极未相连,没有形成闭合回路,不能形成原电池;③⑧中电极相同,而且没有形成闭合回路,不能形成原电池;⑤中酒精不是电解质溶液,没有形成闭合回路,不能形成原电池。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构成原电池正极和负极的材料必须是金属B.在原电池中,电子流出的一极是负极,该电极被还原C.原电池的正极一定是化学性质较不活泼的金属D.原电池可以把物质内部的能量部分转化为电能D解析:原电池的正极和负极材料可以是两种活泼性不同的金属,也可以是能导电的非金属和金属,A错误;原电池中电子从负极流出,该电极失去电子发生氧化反应,B错误;原电池中一般相对活泼的金属作负极,相对不活泼的金属或能导电的非金属等作正极,C错误;原电池中化学能除转化为电能外,还有部分能量转化为热能或光能等,原电池的能量转化率小于100%,D正确。3.下列各组材料组成如图装置,能形成原电池且M作正极的是(
)C选项MNPAZnCu稀硫酸BAgZn蔗糖溶液CAgFeFeCl3溶液DAlMgNaOH溶液解析:Zn、Cu和稀硫酸构成的原电池中Zn是负极,Cu是正极,即M作负极,A错误;蔗糖不是电解质,不能形成原电池,B错误;Ag、Fe和FeCl3溶液形成的原电池中Fe是负极,Ag是正极,即M作正极,C正确;Al和NaOH溶液反应,Mg、Al和NaOH溶液构成的原电池中Mg是正极,Al是负极,即M作负极,D错误。4.一个原电池的总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Zn+Cu2+Zn2++Cu,利用该反应设计成的原电池的正确组成是(
)C选项正极负极电解质溶液AZnCuCuCl2溶液BZnCuZnCl2溶液CCuZnCuSO4溶液DCuZnZnSO4溶液5.某反应的反应物和生成物有FeCl3、FeCl2、Cu、CuCl2,小林将上述反应设计成原电池。(1)该电池的负极材料为
,负极反应式为
。
Cu(2)正极材料为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中考数学高频考点专项练习:专题14 考点29 多边形和平行四边形 (2)及答案
- 护理礼仪沟通中语言的使用
- 幼儿园老师教育笔记撰写指南
- 2025年镁合金牺牲阳极项目建议书
- 我与创新创业教育
- 护士行为规范
- 二年级数学计算题专项练习1000题汇编集锦
- 2025年高速救助艇项目合作计划书
- 户外活动护理指导
- 陕西警官职业学院《文献检索与论文写作》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GB/T 45083-2024再生资源分拣中心建设和管理规范
- 2024年3月天津高考英语第一次高考真题(原卷版)
- 有趣的汉字《甲骨文》课件
- 中国食物成分表2018年(标准版)第6版
- 九三学社申请入社人员简历表
- 各种网络安全设备巡检报告汇总
- 爱美的小公鸡(共22张)课件
- 碳酸丙烯酯法脱碳工艺工程设计
- 丽声北极星分级绘本第三级下 A Long Wait课件
- 沥青路面工程施工监理细则
- 不稳定性心绞痛和非ST段抬高心肌梗死诊断与治疗指南(全文)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