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地理二轮复习等值线专题_第1页
高中地理二轮复习等值线专题_第2页
高中地理二轮复习等值线专题_第3页
高中地理二轮复习等值线专题_第4页
高中地理二轮复习等值线专题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专题一等值线第1页等高线(09福建卷)第2页等高线(08全国卷Ⅰ)第3页下列图示意某区域某时海平面等压线分布,虚线为晨昏线。读图完成3—4题。10.此时,①地盛行风向为

A.东北风B.东南风

C.西北风D.西南风11.与①地相比,②地A.气温年较差较小B.正午太阳高度较大C.昼终年改变较小D.较早进入新一天12.图示现象可能出现在A.1月B.2月C.7月D.8月10C11D12A2011年福建高考选择题第4页5.影响甲处等值线向北凸出主要原因是A.纬度位置B.大气环流C.地形原因D.海陆分布6.在中国东北地域,玉米气候生产潜力空间改变规律改变基本一致指标是A.≥10℃积温B.日照时数C.太阳辐射量D.年降水量7.对东北地域玉米气候生产潜力空间改变分析伎俩属于A.WEBB.GISC.GPSD.RS年福建高考试题选择题5C6A7B第5页

(l)描述图示区城地形主要特点。(7分)年福建高考试题综合题第6页一、等值线(面)概念和类型1、概念:将某地理要素数值相等点用光滑线连接起来,叫做等值线;等值线能够反应某地理要素空间分布。2、类型:等高线、等深线、等温线、等降水量线、等压线(面)、等太阳辐射量线、等日照时数线、等盐度线、等震线、等PH值线、等太阳高度线、等潜水位线、等承压水位线、≥10℃积温线等等。近几年高考又出现了许多新形式:等农业产值线、等时间线、等蒸发量线、等距离线、等噪音线、等地租线、等集约度、等运费线、等PH值线、等冻害频率线、等寒潮次数线……第7页二、等值线(面)共性特征1、为平滑曲线,且同线等值;2、同图等距:相邻两线差值相等或为零;3、不相交不重合(除等高线陡崖外);4、数值递变:数值沿一定方向改变具渐变性规律;5、为闭合曲线,但常受图幅限制出现中止。第8页第9页三、等值线图判读要领:读数值;读延伸方向(走向);读疏密程度;读弯曲方向;读局部小范围闭合曲线;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影响原因。“五读一分析”:第10页三、等值线图判读要领:读数值:“五读一分析”:大小范围、极值及差值(06四川卷改编)某区域太阳年辐射总量等值线(单位:百万焦耳/平方米·年)图。●A读出各点A、③

、①、②数值及①③两点差值?第11页三、等值线图判读要领:读延伸方向(走向):“五读一分析”:答:10℃等值线东半段靠近东西走向(与纬线平行);主要受纬度(太阳辐射)因素影响。该等值线西半段因受东北一西南走向太行山(黄土高原东缘)影响,呈东北一西南走向。2、描述图中10℃等温线走向,并说明其原因(16分)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影响原因第12页三、等值线图判读要领:读疏密程度:“五读一分析”:密集:数值差较大;稀疏:数值差较小。在不一样类型等值线图中,等值线疏密程度反应地理意义不一样:比如:

①等高线图:②等压线图:③等温线图:稠密:坡度陡,河流流速快;稀疏:坡度缓,河流流速慢。稠密:水平气压梯度力大,风速快;稀疏:水平气压梯度力小,风速慢。稠密:温差大;稀疏:温差小。第13页三、等值线图判读要领:读弯曲方向:“五读一分析”:(·高考)读“我国某地1月等温线图”,回答下列问题。(1)由A地中4℃等温线可知,A处地形最可能是

凸低为高,凸高为低第14页中心点高于两侧点;向高度小方向突出中心点低于两侧点;向高度大方向突出山谷山脊判读等值线弯曲方向以等高线为例50100150第15页三、等值线图判读要领:读弯曲方向:“五读一分析”:凸低值高,凸高值低等值线凸向低值凸向高值等高线等温线等压线等降水量线等盐度线山脊(分水岭)山谷(集水线)气温比两侧高(夏季大陆,冬季海洋,暖流,地势较低)气温比两侧低(冬季大陆,夏季海洋,寒流,地势较高)高压脊线低压槽线(易形成锋面系统)降水比附近多降水比附近少盐度比附近高盐度比附近低第16页三、等值线图判读要领:读局部小范围闭合曲线:“五读一分析”:7月AB“大于大,小于小”第17页三、等值线图判读要领:读局部小范围闭合曲线:“五读一分析”:“大于大,小于小”AB第18页36.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以下各题。图5示意某区域多年平均降雪量与雪期(从当年初雪日到第二年底雪日天数)空间分布。1、依据等雪期线分布,分析沿MN一线地形分布特点。(12分)2、比较甲、乙两地雪期与降雪量差异,并解释原因。(6分)【探究活动二】(辽宁)第19页36.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以下各题。图5示意某区域多年平均降雪量与雪期(从当年初雪日到第二年底雪日天数)空间分布。1、依据等雪期线分布,分析沿MN一线地形分布特点。(12分)【探究活动二】(辽宁)所以,中部地势较低(为平原),东西部地势较高(为山地)(东西高,中间低)。答:1、等雪期线在中部地域向北(东北)凸出。表明MN一线中部雪期短于其东西两侧地域。即东西部气温连续低于0℃时间较长;中部气温连续低于0℃时间较短。第20页36.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以下各题。图5示意某区域多年平均降雪量与雪期(从当年初雪日到第二年底雪日天数)空间分布。2、比较甲、乙两地雪期与降雪量差异,并解释原因。(6分)【探究活动二】(辽宁)甲地降雪量比乙地多,主要是因为甲地比乙地距海近,水汽更为充分。(3分)答:差异:甲地雪期比乙地短,原因是甲地纬度低于乙地。(3分)第21页四、等值线地图判读主要规律1、凸低为高,凸高为低2、局部闭合曲线:大于大,小于小;3、等温线:

等压面:“高高低低”和“1陆南7陆北”洋流流向与等温线凸出方向相同;“上凸为高压,下凹为低压”;河流流向与等高线凸出方向相反;潜水流动方向总是垂直于等潜水位线流向低处。。。。。第22页(1)潜水流向总是垂直于等潜水位线由高水位流向低水位。(2)潜水与河流补给关系看潜水流向,经过作垂线来确定。潜水流向、潜水与河流补给关系第23页五、等值线分布特征描述方法【探究活动三】(2010四川卷)36.读右侧区域图,完成以下要求。

描述等值线数值总体递变规律、极值、延伸情况、疏密程度及局部弯曲情况等;2、右图为某地等温线分布图。简述130经线以东地域气温空间分布显著特点,并利用大气运动相关知识,解释图中等温线沿虚线方向弯曲原因。(10分)等温线弯曲原因:甲地位于大兴安岭东侧,冬季风越过大兴安岭,下沉(或背风坡)增温,甲地气温高于同纬度两侧,致使等温线向北弯曲。答:气温分布特点:气温由东南向西北(或由南向北)递减;单位距离气温差沿海大于内陆(或东南部大于西北部);低温中心位于图示区域东北角。第24页37.(37分)固态降水率是指固态降水(雪、雹等)量占整年降水总量百分比。图10示意S半岛及周围地域等固态降水率线分布,据图回答以下问题。(2012厦门)(1)说明S半岛固态降水率分布特点及其主要原因。(14分)第25页(2)分析S半岛主要山脉东南坡森林覆盖率高于西北坡自然原因。(6分)(3)分析S半岛南部乳畜业发达原因。(8分)(4)描述S半岛海岸线特点,并分析其对经济发展影响。(9分)37.(37分)固态降水率是指固态降水(雪、雹等)量占整年降水总量百分比。图10示意S半岛及周围地域等固态降水率线分布,据图回答以下问题。(2012厦门)第26页六、等值线图解题步骤:首先要读图名与图例,明确等值线图上所要反应地理事物,认清地图上方向和所处地理位置。其次读出等值线间距,注意观察比较等值线数据,详细结合题目要求从数值、弯曲情况、疏密程度、延伸方向、闭合曲线等方面推断其分布规律,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影响原因。最终依据题目要求,结合材料分析结果及所学知识加以归纳,而后用专业述语进行表示描述。第27页【课堂小结】等值线类型多样,且富于变化,是历年高考常考内容。我们应该深入了解等值线本质属性,掌握其判读方法,理清其基本原理和规律,并能熟悉各种等值线知识内涵与外延,深入掌握知识之间内在联络,建立相对完整专题知识结构,与此同时,要注意学科内知识综合,形成相关知识贮备和应试能力,并能熟练地进行知识迁移,利用已经有知识和能力来处理地理综合性事物问题。第28页陡崖最高点和最低点海拔范围示意图右图中陡崖最高点和最地低点分别能够有下边两种情况(见右下列图):

此陡崖最高点海拔范围为400米≤H最高

<500米,陡崖最低点海拔范围为100米<

H最低≤200米,第29页陡崖最高点和最低点海拔范围示意图普通规律:若地形图中陡崖处重合等高线中,数值最大一条为h,数值最小一条为P,等高距为d,则陡崖最高点海拔范围为h≤H最高

<h+d

陡崖最低点海拔范围为P-d<H最低≤P则陡崖相对高度范围为(n-1)d≤

H最高

H最低

<(n+1)d第30页

一是特殊地形等高线,如火山口湖、地上河、蘑菇石、梯田等特殊地形地貌等高线地形图。如:

1.火山口湖等高线地形图及景观图示坡线4.特殊等高线第31页2、读下面我国东部某地等高线图,回答:第32页2.梯田等高线地形图及景观图第33页3.蘑菇石等高线地形图及景观图第34页一.等值线普通规律

等值线为一组概念:在地图上,将……相同各点连接成线,叫等……线。1.等值线图类型等太阳辐射量线(等热量线、等≥10℃积温线)、等日照时数线等太阳高度线(以直射点为圆心同心圆分布)等年降水量线、等温(水温、气温)线、等压线(等压面)、等潜水位线(等地下水位线,海拔)、等盐度线、等高线(等深线)、等物候线(开花日期)等地租线、等集约度、等运费线等震(烈度)线、等PH值线、等冻害频率线、等寒潮次数线……第35页三.等温线1.气温(1)世界气温分布图分布规律(低纬两极递减、海陆间弯曲、南北半球走向、极值区)影响原因(★纬度、海陆等)(2)沿海地域:走向大致与海岸线平行(3)受洋流影响:(4)受地形影响:2.水温(1)世界水温分布:由低纬向两极降低、季节改变、受陆地影响(受人类活动影响)、垂直分布(2)洋流影响第36页四.等压线与等压面1.等压线(1)气压系统高压、低压、高压脊、低压槽、鞍型气压场(2)水平气压梯度力→大小→风力大小→风向(3)对天气影响★低压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