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影响评价(第2版)第7章 噪声环境影响评价_第1页
环境影响评价(第2版)第7章 噪声环境影响评价_第2页
环境影响评价(第2版)第7章 噪声环境影响评价_第3页
环境影响评价(第2版)第7章 噪声环境影响评价_第4页
环境影响评价(第2版)第7章 噪声环境影响评价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七章噪声环境影响评价7.1.噪声和噪声评价量7.1.1环境噪声和噪声源《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噪声污染防治法》第二条规定:环境噪声:指在工业生产、建筑施工、交通运输和社会生活中所产生的、干扰周围生活环境的声音。环境噪声污染:指所产生的环境噪声超过国家规定的环境噪声排放标准,并干扰他人正常生活、工作和学习的现象。噪声源的分类?稳态、非稳态;机械噪声、空气动力性噪声、电磁噪声;点声源、线声源、面声源几个定义:噪声排放:噪声源向周围生活环境辐射噪声。环境敏感建筑物:指医院、学校、机关、科研单位、住宅等需要保持安静的建筑物。环境敏感建筑物集中区域:指医疗区、文教科研区和以机关或者居民住宅为主的区域。夜间:指晚22点至晨6点之间的期间。机动车辆:汽车和摩托车。7.1.2声音的频率、波长和声速(P179)声音三要素:声源、介质、接收器。频率:声源在单位时间内的振动次数,用f表示。每秒振动一次称1赫兹(Hz)。人耳能觉察的频率在20~20000Hz间。<20Hz次声,>20000Hz超声。波长:是振动经过一个周期,声波传播的距离,用希腊字母λ表示。单位:m周期:声波通过一个波长的距离所用的时间,用T表示。单位:s声速:振动在介质中传播的速度。在任何介质中,声速的大小只取决于媒质的弹性和密度,与声源无关。单位:m/s

声在空气中传播的速度是随气温的升高/降低而增大/减小。气温与声速的关系可按下式计算:空气:340m/s水:1370m/s钢:5182m/s式中:c——声速,m/s;

t——空气温度,℃;

声波的波长λ、频率f、周期T与声速c之间的关系:

c=λf;f=1/T;c=λ/T;7.1.3噪声的基本评价量7.1.3.1声压、声强、声功率课本P161A.分贝

指两个相同的物理量(例如A1和A0)之比取以10为底的对数并乘以10(或20)即

式中A0是基准量(或参考量),A1为被量度的量。被量度量与基准量取对数,所得值称为被量度量的“级”;表示被量度量比基准量高出多少级。分贝符号为“dB”,是无量纲的。7.1.3.2声压级、声强级、声功率级B.声压和声压级(P181)

声压是衡量声音大小的尺度(N/m2或Pa)。人耳对1000Hz的听阈声压为2×10-5N/m2(Pa),痛阈声压为20N/m2(Pa)。

声压级就是声压的平方与一个基准的声压平方的比值的对数值,可以用下式表示:式中:Lp——对应声压P的声压级,dB;

P——声压,N/m2;

P0——基准声压,取2×10-5N/m2

,即听阈声压。C.声强和声强级

声强即单位面积上的声功率,是在单位时间内通过与传播方向垂直的单位面积的声能量,单位W/m2。

I=E/(∆t·∆s)=W/∆s

以人耳的听阈声强值10-12W/m2为基准,则声强级定义为:式中:LI——对应声强I的声强级,dB;

I——声强,W/m2;

I0——基准声强,等于10-12W/m2;

声压级和声强级都是描述空间某处声音强弱的物理量。在自由声场中,声压级与声强级的数值近似相等。

D.声功率和声功率级(P181)声功率是声源在单位时间内向空间辐射声的总能量,单位W。

W=E/∆t以10-12W为基准,则声功率级为:式中:Lw——对应声功率W的声功率级,dB;

W——声功率,W;

W0——基准声功率,等于10-12W;A声级

环境噪声的度量与噪声的物理量和人对声音的主观听觉有关。声压级相同的声音,高频的比低频的听起来响。为模拟人耳对声音的反应,用仪器直接测量出人的主观响度感觉,研究人员在噪声测量仪器中安装一个滤波器——计权网络。当声音进入网络时,中低频的声音按比例衰减通过,1000Hz以上的高频声音无衰减地通过。

通过A计权网络测得的声压级称为A声级,以LPA或LA

表示,单位为dB。凡不加声明的声级均指A声级。7.1.3.4A声级、等效A声级、昼夜等效声级等效连续A声级

A声级用来评价连续的稳态噪声具有明显的优点,但在评价非稳态噪声时有明显的不足。等效连续A声级将某一段时间内连续暴露的不同A声级变化,用能量平均的方法以一个A声级值去表示该段时间内的噪声大小,Leq(A),单位为dB。

A声级的测量,实际上是采用间隔取样的,所以等效连续A声级可以按下式计算:Li——第i次读取的A声级,dBN——取样总数

噪声在夜间对人影响更为严重,将夜间噪声另增加10dB加权处理后,用能量平均的方法得出24小时A声级的平均值,用Ldn表示,单位为dB。

昼夜等效声级式中:Li——昼间16小时中第i小时的等效声级,dB;

Lj——夜间8小时中第j小时的等效声级,dB;

在某点噪声级有较大波动时,用于描述该点噪声随时间变化状况的统计物理量。一般用L10

、L50

、L90表示。L10:取样时间内10%的时间超过的噪声级,噪声平均峰值;L50:取样时间内50%的时间超过的噪声级,噪声平均中值;L90:取样时间内90%的时间超过的噪声级,噪声平均底值;7.1.3.5统计噪声级

计权有效等效连续感觉噪声级是在有效感觉噪声级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用于评价航空噪声的方法,其特点在于既考虑了在24h的时间内飞机通过某一固定点所产生的总噪声级,同时也考虑了不同时间内的飞机对周围环境所造成的影响。7.1.3.6计权有效连续感觉噪声级WECPNL—N次飞行的有效感觉噪声级的能量平均值,dB;

N1—7时~19时的飞行次数;

N2—19时~22时的飞行次数;

N3—22时~7时的飞行次数。噪声的衰减:主要受传播距离、空气吸收、阻挡物的反射与屏障等影响,而使其衰减。噪声影响预测:根据声源附近某一位置(参考位置)处的已知声级来计算远处预测点的声级。在预测中,需要考虑由声波几何发散、声屏障、空气吸收及其他附加衰减量。

采用不同的噪声评价量,其噪声衰减计算采用不同的公式。常用的有以下两种:倍频带衰减和A声级衰减。7.2噪声的衰减和反射效应7.2.1声压级的计算遵循对数运算法则。(1)分贝的相加:公式法(P184)pi、Lpi为噪声源i作用于该点的声压与声压级。补充:若两个声源的声压级相等Lp1=Lp2,则总声压级:

LpT=Lp1+10lg2≈Lp1+3(dB)*(1)分贝的相加:查表法(P184)例如L1=100dB,L2=98dB,求L1+2=?

先算出两个声音的分贝差,L1-L2=2dB,再查表找出2dB相应的增值△L=2.1dB,然后加在分贝大的L1上,得出L1与L2的和L1+2=100+2.1=102.1,取整数为102dB。声级差(L1-L2)/dB012345678910增值△L3.02.52.11.81.51.21.00.80.60.50.4例题1.求70、76、73、82、70、79dB的声压级叠加后的总声压级。7070737376767979828285dB例题(P200习题7-5)2.某车间3个声源,在测试点产生的声压级分别为96、95、85dB,求测试点的总声压级。解:

Lp=10lg(109.6+109.5+108.5)=98.7dB

或者先查表求得95dB与96dB的和为98.5dB,再根据公式法求98.5dB与85dB的和。

例题(P200习题7-6)3.室内吊扇工作时,测得噪声声压为0.002Pa;电冰箱单独开动时声压级是46dB,两者同时开动时的合成声压级是?解:吊扇单独工作时的声压级为

L1=20lg(0.002/2×10-5)

=40dB

电冰箱声压级46dB,即L2=46dB。查表法:L2-L1=6dB,△L=1dB,两者同时工作时L合=46+1=47dB或公式法:L合=46.97dB≈47dB

(2)分贝的相减公式法(P185)

已知两个声源在某一预测点产生的合成声压级为LpT和其中一个声源在预测点单独产生的声压级Lp2,则另一个声源在此点单独产生的声压级Lp1可用下式计算:(2)分贝的相减查表法

已知两个声源在M点产生的总声压级LpT及其中一个声源在该点产生的声压级Lp1,则另一个声源在该点产生的声压级Lp2可按定义,得

Lp2=LpT+△LpLpT-Lp1差值与△Lp的对应关系如下表LpT-Lp134567891011△Lp-3-2.2-1.6-1.3-1-0.8-0.6-0.5-0.44.为测定某车间中一台机器的噪声大小,从声级计上测得声级为104dB,当机器停止工作,测得背景噪声为100dB,求该机器噪声的实际大小。解:由题可知104dB是指机器噪声和背景噪声之和LPT,背景噪声LP1为100dB。由LPT-LP1=4dB,从表知道,△Lp=-2.2dB,因此机器噪声为104-2.2=101.8dB。或用公式法计算。

Lp2=10lg(1010.4-1010)=101.8dB例题(P200习题7-7)(3)分贝的平均(增加)

一般不按算术平均,而求对数平均值,声压级平均值可按下式计算:式中,

Lp——n个噪声源的平均声级;

Li——第i个噪声源的声级;

n——噪声源的个数。(4)声压级相同的声音叠加(增加)

设L1=L2=……Ln,则例题(P2007-8)5.某机修车间共有13台机器设备,其中1台冲床在车间中央点的噪声贡献值为78dB,2台钻床各自单独产生75dB,10台车床单独产生71dB,试求机器全部运行时,车间中央点的总噪声级。解:两台钻床同时运转在中央点的噪声值为

75+3=78dB

再次与冲床噪声叠加

78+3=81dB10台车床同时运行在中央点产生的噪声值

71+10lg10=81dB

全部运转时中央点的噪声级为

81+3=84dB7.2.2户外声传播衰减计算

距离衰减空气吸收衰减地面衰减屏障衰减

*距离衰减1.点声源衰减值:△L1——距离增加产生衰减值,dB;

r——点声源至受声点的距离,m。在距离声源r1处传播至r2处的衰减值:当r2=2r1时,△L1

=-6dB,点声源声传播距离增加1倍,衰减值是6dB。例题(P2007-10)

在城市1类声功能区内,某卡拉OK厅的排风机在19:00-02:00间工作,在距直径0.1m的排气口1m处,测得噪声级为68dB,在不考虑背景噪声和声源指向性条件下,问距排气口10m处的居民楼前,排气噪声是否超标?如果超标,排气口至少应距居民楼前多少米?解:排气口视为点源从1m到10m的衰减量为△L=20lg10/1=20dBL2=L1-△L=68-20=48dB1类区标准白天55dB,夜间45dB,故白天达标,夜间超标。为使不超标,L2=68-45=23dB,△L=20lgr2/r1

r2=r1×10△L/20=1023/20=14.1m*

距离衰减2.线声源衰减值:△L1——距离增加产生衰减值,dB;

r——线声源至受声点的垂直距离,m;

l——线声源长度。当r/l<1/10时,可视为无限长线声源,此时距离声源r1~r2处的衰减值为:当r2=2r1时,△L=-3dB,线声源声传播距离增加1倍,衰减值是3dB。当r/l>>1时,可视为点声源。有限长声源采用不同的计算公式。例题(P2007-12)

一测点距平直公路中心线20m,测得等效声级68dB,试求距中心线200m处的等效声级。若在路旁建一医院,医院位于声环境质量1类功能区内,在不考虑背景噪声情况下,问至少应距公路中心线多远处方能噪声达标?解:设公路直长△L=10lg(r2/r1)=10lg(200/20)=10dBL200m=68-10=58dB执行GB3096-93一类区标准68-45=10lg(r2/r1)=10lg(r2/20)=23dBr2=20×102.3=3990m若仅考虑距离衰减,至少建在4km之处。由空气吸收引起的衰减值,dB

空气吸收衰减

空气吸收声波而引起声的衰减与声波频率、大气压、温度、湿度有关,可由下式计算△L2——空气吸收造成的衰减值,dB;

α0——空气吸收系数;

r——声波传播距离,m。△L2=α0·r当r<200m时,△L2

近似为零。

在实际工作中为简化计算手续,常把距离衰减和空气衰减两项合并,用下式计算(设声源位于硬平面上):△L2=20lgr+6×10-6f·r+8f——噪声的倍频带几何平均频率,Hz;r——噪声源与受声点距离,m。

地面效应衰减

环境影响评价中,一般不考虑声波在传播过程中由于云、雾、温度梯度、风而引起的附加衰减,但在下列条件下考虑地面效应的影响:

预测点距离声源50m以上;声源距地面高度和预测点距地面高度的平均值小于30m;声源与预测点之间的地坪被草地、灌木等覆盖。地面效应引起的附加衰减量按下式计算:△L4=5lg(r/r0)

地面效应引起附加衰减量上限为10dB;声屏障和地面效应共同作用下,衰减量之和上限值为25dB。

声屏障衰减(1)墙壁屏障效应总隔声量噪声衰减值:Lp1——室内混响噪声级,dB;Lp2——室外1m处的噪声级,dB;S——墙壁的阻挡面积,m2;A——受声室室内吸声面积,m2

。(2)户外建筑物声屏障效应(3)植物的吸收屏障效应思考题:某工厂内有4种机器,声压级分别是84dB,82dB,86dB,89dB,它们同时运行时的声压级是多少?室内有两个噪声源,同时工作时总声压级为73dB,当其中一个声源停止工作时,测得室内声压级为72dB,另一声源的声压级是多少dB?某厂鼓风机产生噪声,距离鼓风机3m处测得噪声为85dB,鼓风机距居民楼30m,该鼓风机在居民楼处产生的声压级是多少dB?如果居民楼执行55dB的标准,能否达标?如果不达标,则鼓风机离居民楼的距离应为多少m?(P2007-13)一居民楼附近有一锅炉房和一冷却塔两噪声源,锅炉房2米处声压级为80dB(A),锅炉房距居民楼16米。冷却塔5米处声压级为80dB(A),冷却塔距居民楼20米。该居民楼的声压级为多少?(P2007-14)7.3声环境影响评价评价建设项目引起的声环境质量的变化和外界噪声对需要安静建设项目的影响程度;提出合理可行的防治措施,将噪声污染降低到允许水平;从声环境影响角度评价建设项目实施的可行性;为建设项目优化选址、选线、合理布局以及城市规划提供科学依据。7.3.1声环境影响评价的基本任务按声源种类划分,可分为固定声源和流动声源的环境影响评价。固定声源是指在声源发声时间内,声源位置不发生移动的声源;流动声源是指在声源发声时间内,声源位置按一定轨迹移动的声源。固定声源的环境影响评价主要指工业(工矿企业和事业单位)和交通运输(包括航空、铁路、城市轨道交通、公路、水运等)固定声源的环境影响评价;流动声源的环境影响评价主要指在城市道路、公路、铁路、城市轨道交通上行驶的车辆以及从事航空和水运等运输工具,在行驶过程中产生的噪声环境影响评价。7.3.3评价类别噪声环境影响评价工作程序根据建设项目实施过程中噪声的影响特点,按施工期和运行期分别开展声环境影响评价。运行期声源为固定声源时,应将固定声源投产运行后作为环境影响评价时段;运行期声源为流动声源时,应将工程预测的代表性时段(一般分为运行近期、中期、远期)分别作为环境影响评价时段。7.3.4评价类别*

噪声评价工作等级划分依据(1)建设项目所在区域的声环境功能区类别;(2)建设项目建设前后所在区域的声环境质量变化程度;(3)受建设项目影响人口的数量。7.3.5声环境影响工作等级*声环境影响评价工作等级划分基本原则

一级评价:评价范围内有适用于GB3096规定的0类声环境功能区域,以及对噪声有特别限制要求的保护区等敏感目标,建设项目建设前后评价范围内敏感目标噪声级增高量超过5dB(A)(不含5dB(A))受影响人口数量显著增多。*声环境影响评价工作等级划分基本原则

二级评价:建设项目所处的声环境功能区为GB3096规定的1类、2类地区;建设项目建设前后评价范围内敏感目标噪声级增高量达3dB(A)~5dB(A)(含5dB(A));受噪声影响人口数量增加较多。*声环境影响评价工作等级划分基本原则

三级评价:建设项目所处的声环境功能区为GB3096规定的3类、4类地区;建设项目建设前后评价范围内敏感目标噪声级增高量低于3dB(A)(不含3dB(A))且受影响人口数量变化不大。7.3.6评价范围1.以固定源为主的建设项目2.以线状声源为主的建设项目3.机场建设项目噪声环境影响的评价范围一般根据评价工作等级确定(1)以固定源为主的建设项目对于包含多个呈现点源性质的拟建项目(如工厂、港口、施工工地、铁路的站场等)①一般项目边界向外200m的评价范围可满足一级评价的要求;②二级、三级评价范围可根据实际情况适当缩小;③若建设项目噪声源强较高或周围较为空旷而较远处有敏感区域时,评价范围应延伸到敏感区附近。7.3.6评价工作范围(P173)(2)对于呈现线状声源性质的拟建项目(如铁路线路、公路)——流动声源①铁路、城市轨道交通、公路等项目两侧200m范围一般可满足一级评价要求;②二级、三级评价范围可根据实际情况适当缩小;③若建设项目周边较空旷而较远处有敏感目标,应适当将评价范围延伸至敏感目标处。(3)对于拟建机场①评价范围可根据飞行量计算到LWECPN为70dB的区域;②一般主要航迹下离跑道两端各6~12km,侧向各1~2km内的评价范围可满足一级评价要求;③二、三级评价范围可适当缩小LWECPN计权等效连续感觉噪声级

7.3.7各等级声环境影响评价工作的基本要求

(1)在工程分析中,给出建设项目对环境有影响的主要声源的数量、位置和声源源强,并在标有比例尺的图中标识固定声源的具体位置或流动声源的路线、跑道等位置。(2)评价范围内具有代表性的敏感目标的声环境质量现状需要实测,对实测结果进行评价,并分析现状声源的构成及其对敏感目标的影响。(3)对于固定声源评价、机场周围飞机噪声评价、流动声源经过城镇建成区和规划区路段的评价,应绘制等声级线图(4)当建设项目噪声级在不同代表性时段内可能发生变化时,应分别预测其不同时段的噪声级。(5)应根据不同方案噪声影响人口的数量和噪声影响的程度进行比选并从声环境保护角度提出最终的推荐方案。(6)进行经济、技术可行性论证,明确防治措施的最终降噪效果和达标分析结论。*一级评价工作基本要求:(6条)(1)在工程分析中,给出建设项目对环境有影响的主要声源的数量、位置和声源源强,并在标有比例尺的图中标识固定声源的具体位置或流动声源的路线、跑道等位置。(2)评价范围内具有代表性的敏感目标的声环境质量现状以实测为主,可适当利用评价范围内已有的声环境质量监测资料,并对声环境质量现状进行评价。(3)噪声预测应覆盖全部敏感目标,给出各敏感目标的预测值及厂界(或场界、边界)噪声值,根据评价需要绘制等声级线图。(4)当建设项目噪声级在不同代表性时段内可能发生变化时,应分别预测其不同时段的噪声级。(5)从声环境保护角度对评价中提出的不同选址(选线)和建设布局方案的环境合理性进行分析。(6)针对建设项目的工程特点和所在区域的环境特征提出噪声防治措施并进行经济、技术可行性论证,给出防治措施的最终降噪效果和达标分析结论。*二级评价工作基本要求:(5条)(1)在工程分析中,给出建设项目对环境有影响的主要声源的数量、位置和声源源强,并在标有比例尺的图中标识固定声源的具体位置或流动声源的路线、跑道等位置。在缺少声源源强的相关资料时,应通过类比测量取得,并给出类比测量的条件。(2)重点调查评价范围内主要敏感目标的声环境质量现状,可利用评价范围内已有的声环境质量监测资料;若无现状监测资料时,应进行实测,并对声环境质量现状进行评价。(3)噪声预测应给出建设项目建成后各敏感目标的预测值及厂界(或场界、边界)噪声值,分析敏感目标受影响的范围和程度。(4)针对建设项目的工程特点和所在区域的环境特征提出噪声防治措施,并进行达标分析。*三级评价工作基本要求(3条)(1)影响声波传播的环境要素(2)声环境功能区划(3)敏感目标(4)现状声源主要调查内容:7.3.8环境噪声现状调查与评价(1)影响声波传播的环境要素。调查建设项目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