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初高中化学衔接7优秀名师资料
(完整版)资料
(可以直接使用,可编辑优秀版资料,欢迎下载)
初高中化学衔接7
【例】年秋季初升高化学
Zn,HSO,ZnSO,Hz24422021
衔接?第7讲
,2e化合价升高,失,被氧化——高一年级化学知识提前
学习
【知识结构及重点剖析】
L化学反应的划分方法:——可从不同角度划分。0,
1,20
化合反应,
Zn,HSOzZnSO,Hz2442
,分解反应还原剂氧化剂氧化产物还原产物,从反应前后物
质的种类变化分为,,置换反应2,e,化合价降低,得,被还原,
复分解反应,
单线桥:表示得失电子(或电子转移)数目及方向。氧化
还原反应,,2e从得失氧元素可分为【例】,非氧化还原反
应,,lOZnHSOZnSOH...........离子反应,2442从反应中粒子
种类可分为0,+2还原剂氧化剂氧化产物还原产物分子反应
(或其他非离子反应),
6、氧化性、还原性强弱的判断依据:放热反应,从反应的
能量变化可分为(1)根据反应规律判断:——两强生两弱,
吸热反应,
通过还原反应后等等。还原剂氧化剂氧化产物还原产
物,,,
,(强还原性)(强氧化性)(弱氧化性)(弱还原性)
CuO,HCu,HO222、氧化还原反应概念的深化:以为例。
H国通失.汇京於反应交铲一“二☆蜿画#里一一,i瞥.,“利龊国章“4口
通过氧化反应后
,则,还原性:还原剂还原产物
,氧化性:氧化剂氧化产物判断依据实质(2)根据反应
条件判断:(略,随后加深)3、由电子得失这一实质可得
〃无氧元素参加的某些化学反应也属于氧化还原反应〃(3)
从化合价态的高低判断:(略,随后加深),22NaCINaCI,
(4)单质所在周期表中的位置判断:(略,随后加深)2这
一结论,如:。
4、氧化还原反应与四种基本反应类型的关系:
在四种基本反应类型中,一般凡有单质参加的反应均为氧
化还原反应。[例1]下列氧化性强弱顺序正确的是()
,XMYMXY,,,ZMXMZX_2222(1)(2),
2NaCI2NaCI2如:化合反应—(是氧化还原反应)
XYZ〃YZX〃ZXY,,YXZ〃222222222222A、B、C、D、
CaCOCaO,CO,,32(不是氧化还原反应)【根据氧化剂的
氧化性强于氧化产物的规律判断。
MnO2XY,ZX,ZXY〃2222222(1)(2),总:,故选C。
2KCIO2KCI,3032分解反应—(是氧化还原反应)
【例2】,,,,,,,已知:浓2KMnO16HCI()2
KCI2MnCI5cl8Ho燃烧4222CaCOCaO,C0〃32
(不是氧化还原反应),,一浓MnO4HCI()MnCICI
2Ho2222Zn,HS0(稀)〃ZnSO,H,4224置换反应—
(是氧化还原反应)催化剂......浓04HCI()2CI2
H0NaCI,H。HCIzNaOH,,2复分解反应——(不是氧化
还原反应)222
5、氧化还原反应中变化的表示方法:CI2三个反应均可生
成,则氧化剂的氧化性由强到弱的顺序为:o双线
桥:表示化合价变化,电子转移情况、氧化反应、还原反应及
反应物、生
【此题可通过对比三个反应得知还原性相同,氧化产物相
同,但反应条成物所属种类。
2021-7-17高一化衔7第1页共3页
一2T牛不同,则反应条件要求越高,说明氧化剂的氧化
性越弱。故答案为:MnOMnz4?CIB、A、
Cl2KMnOMnOO〃422。COCO,NaCIHCI,2C、D、
点燃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例3]已知反应:2Fe
3CI2FeCI23A,分解反应和化合反应一定是氧化还原反应
点燃,3Fe20Fe0B、非金属单质在氧化还原反应中一定
作氧化剂234点燃,FeSFeSC、氧化剂具有氧化性,还
原剂具有还原性
D、氧化剂在化学反应中被氧化
判断氧化剂的氧化性由强到弱的顺序o4、下列叙
述中正确的是
【当反应条件相同时,可根据同种还原剂被氧化的程度来
判断,还原剂A、含最高价元素的化合物,一定具有强氧化性
CIOS,,B、阳离子只有氧化性,阴离子只有还原性22被氧
化后的价态越高,则相应氧化剂的氧化性则越强。故答案为:
C、失电子多的还原剂比失电子少的还原剂还原性强【例
4]某金属单质跟一定浓度的硝酸反应,假定只生成单一的还
原产物。当
D、化学反应中,某元素由化合态变为游离态,此元素可能
被氧化也可能被还21参加反应的单质的原子个数与还原的硝
酸分子数之比为时,还原产物是()o
原NONON222NOA、B、C、D、5、下列反应中,水
只作氧化剂的是();水只作还原剂的是();水【当遇到
不知具体反应的习题,判断时应抓住一般的氧化还原反应规
律,既作氧化剂又作还原剂的是();水既不作氧化剂又不
作还原剂的是()。,,,,1234、、、(1)得失电子总
数相等;(2)金属元素氧化后的一般价态为,
222NaHONaOHH,,,,224FHOHFO,,,22222A、B、
由此可判断:
通电当金属单质氧化后为价,失电子总数得电子总数,则
中氮元素价,〃12HNO22HoHO,,,22NOHOHNONO…
3222223C.D、态降价为,生成,无此答案。23,
NO23XYXYz,226、下列反应的叙述中,正确的是当金属单
质氧化后为价,失电子总数得电子总数,则中氮元素
价,,,24HNO3YX被还原,显氧化性2A、X被氧化,Y是还
原剂B、2态降价为,生成,故选。41,N0C2
2,当金属单质氧化后为价,依上述方法推得氮为,无此答
案。,,31XY是还原剂,被氧化YX被还原,是氧化产物
22C、D、当金属单质氧化后为价,推得氮为价,生成,无
此答案。,,43NH37、下列各组物质中只有还原性的是
,,故此题选。CFCONa、、NaCICu.、A、B、
2,,,223,,FeSOCO.、NaOFe、、243C、D、8、在
相同条件下,所给的离子中氧化性最强的是2,,,2,
AgMgHCuA、B、C、D、
9、请把符合要求的化学反应方程式的编号填入括号内。
(1)既属于分解反应又是氧化还原反应的是()
2021年秋季初升高化学衔接?第7讲?课后练习(2)属于
化合反应,但不是氧化还原反应的是()
(3)既属于化合反应,又是氧化还原反应的是()姓
名:
(4)属于分解反应,但不是氧化还原反应的是()
(5)不属于四种基本反应类型的氧化还原反应的是()
(试题卷I)
点燃,一、选择题(每题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22NaCINaCI,2NaHCONaCOCOHO…232322A、B、
1、氧化还原反应的实质是MnO2223KCIOKCI。,,,,32
A、得氧与失氧B、化合价升降ZnCuSOCuZnSO.......44
C、D、C、电子得失或偏移D、有无新物质生成高温
FeOCOFeCO,,323CaOCOCaCO,〃2、下列变化中,需
要加入氧化剂方能实现的是23223E、F、
2021-7-17高一化衔7第2页共3页
(试题卷II)三、计算题:
二、简答题:11、化工厂经常用液氨水检验管道是否漏氯
气,其反应式为:
10、在下列化学反应方程式中,标出电子转移的方向和数
目,指明氧化剂和还原386CINHNHCI,,,
16O5.gNHCIN23442,当有产生时,求被氧化的氨气是多少
克?
剂。
,3S,6NaOH2NaS,NaSO,2HO2232(1)氧化剂:
还原剂:,MnO,4HCI(浓)MnCI,Cl,,2H02222(2)
氧化剂:还原剂:
,HgS,OHg,SO22(3)
氧化剂:还原剂:
3Cu,8HNO(稀)〃3Cu(NO),2N0,,4HO3322(4)氧
化剂:还原剂:
2021-7-17高一化衔7第3页共3页
2021年秋季初升高化学衔接?第7讲?课后练习参考答案
一、选择:
1、C2、D3、C4、D5、A;B;C;D6、D
7、B8、A9、(1)D;(2)E;(3)B;(4)A;
(5)F二、简答题:
10、
4e~
nA
3S+6泌OH=2而&S+质2sQ+3HQ
s既是氧化剂,又是还原剂
2e-
9M+%T+2”
MnOHCI2是氧化剂,是还原剂
(3)
0HgS2既是氧化剂又是还原剂,是氧化剂
3Cu+8JWQ(稀)=3C〃(曾Q)2+2期0TM%。
(4)
HN03CU是还原剂,是氧化剂
三、计算题:
11、解:
3CI,8NH〃6NHCI,N2342
2NH——6NHCI34
NH3NHCI3,4——
17g3mol
160.5g
/lm(NH)53.5g/mol3
17g,160.5gm(NH),3,153.5g,mol,3mol
,17g
答:略。
2021-7-17高一化衔7第4页共3页
初高中化学衔接教材(第一章做好
考试必备
初高中化学衔接教材
第一章做好学习高中化学的准备
亭林中学金龙
第一节进行心态调整适应高中生活
高一是中学阶段承前启后的重要时期,对于刚入学的高一
新生而言,能否尽快适应高中的学习很关键,适应得好则能为
高考打下好的基础;适应得不好就会让自己陷入被动。俗话
说:〃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要学会分析环境,正确地
评估自己,树立信心,保持一种平和、积极的心态。
1、〃强中更有强中手〃
每年的高一新生,尤其是重点中学的新生,他们在初中阶
段由于学习成绩突出,颇受老师和学校的青睐。长此以往,他
们心中就滋长了一种优越感、特殊感。而到了高中阶段,由于
新生的素质大体相同,角色和地位上的改变,给他们造成很大
的心理压力,昔日佼佼者的自尊自信严重受损,并由此波及对
前途产生焦虑。不少家长在看到孩子成绩大幅下降时,不是细
心帮助孩子分析问题,而是显出不满,责怪孩子。有一些学
生,面对着身边众多的尖子
变得自卑起来J再也找不到自己的位置了。生突然丧失了
信心,
其实,初、高中不同学习阶段对成绩的要求不同。高中考
试平均分一般要求在65,70分左右。如果一个班有40名学
生,通常会有10位左右同学不及格,90分以上的同学很
少。有些同学和家长不了解这些情况,对初三时的成绩接近满
分到高一开始时的不及格这个落差感到不可思议。其实,按高
考成绩来看,总分为630分,500分的考分(79.3%)就能进入
重点大学(一本);420分的考分(66.7%)也能考上大学本科(二
本)。
而且,我们自身的水平并没有下降,只是比较的参考标准
不同了,周围的对手比以前更强了。此时,应该积极地肯定自
己能在这种环境中得到磨炼,只要不断地超越自己,就能获得
成功~
【学生活动】与自己的前后左右四组同学建立近10人的学
习团队。了解他们中考化学成绩,明确自己的位置。
我的成绩最高成绩差距同一水平同学
考试必备
2、〃咬定青山不放松〃
由于初三学习比较辛苦,到高一部分同学会有松口气的想
法,因为离高考毕竟还有三年时间,尤其是初三靠拼命补课突
击上来的部分同学,还指望〃重温旧梦〃,这是很危险的想
法。初中化学只有二册书、半年多的学习量;而高中化学要五
本书、三年半(包括初中)的学习量,靠几个月突击根本不可
能。因此到了高中,需要学生踏踏实实,一步一个脚印,不能
放松。
3、〃常把兴趣作良师〃
学生初学化学还是比较感兴趣的,但具有不稳定性。刚开
始学习化学时,出于好奇心,兴趣较浓。但时间一长,一部分
学生学习遇到困难,兴趣便会下降,因此要培养持续稳定的化
学学习兴趣,就要及时帮助学生突破难点。突破难点的方法主
要有:?运用信息技术,呈现知识结构;?安排伏笔,以旧带新;?
分散难点、逐个击破;?运用比喻、类比。例如:讲授原子结构
时,运用多媒体技术模拟原子核外电子运动,可以化抽象为具
体,化枯燥为生动;化合价是重要的化学用语,但死记硬背很
困难,引导学生编制口诀,这样一来,朗朗上口,一旦记住,
长久不忘,元素符号、化学式、化学方程式的掌握,采取分散
教学,反复呈现,定期默写,开展比赛,实施奖励,这样就可
把死板的记忆变得有趣、灵活,学生从而满怀信心主动学习。
化学每个知识点的学习都离不开兴趣,托尔斯泰说过:〃成功
的教学所需要的不是强制而是激发学生兴趣〃。兴趣又恰是一
颗颗钻石,只要努力开发,就会串成一条闪亮的智慧长链。
考试必备
第二节改进学习方法提高学习质量
高中学习是一个系统的过程,它不像初中的课程,可以凭
借小聪明在考试前突击一下就把成绩提上去,对于难度更大、
覆盖面更广的高中内容来说,预习、听课、复习、作业、笔记
等等都是必不可少的环节,不但这样,还有一些习惯性的做法
需要培养,高中生应当尽早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按部就班地
跟着课程进度学习。
高中生应当培养的优良习惯有许多,诸如有疑必问的习
惯,有错必改的习惯,动手实验习惯,查找工具书的习惯,健
康上网、积极探究的习惯等等。从课堂学习的过程看,主要培
养以下一些好习惯。
1、认真预习的习惯
课前预习也是学习的重要环节,预习可以扫除课堂学习的
知识障碍,提高听课效果;还能够复习、巩固已学的知识,最
重要的是能发展学生的自学能力,减少对老师的依赖,增强独
立性;预习可以加强记课堂笔记的针对性,改变学习的被动局
面。
在预习时,要做到:了解教材的大概内容与前面已学的知识
框架;找出本章或本课内容与前面已学知识的联系,找出所需
的旧知识,并补习此时的知识;找出本课的(作难点和重点为听
课的重点);对重点问题和自己不理解的问题,用笔划或记入预
习笔记。
2、专心听课的习惯
如果在每节课前,学生都能自觉要求自己〃必须当堂掌
握〃,那么上课的效率一定会大大提高。实际上,有相当多的
学生认为,上课听不懂没有关系,反正有书,课下可以看书。
抱有这种想法的学生,听课时往往不求甚解,或者稍遇听课障
碍,就不想听了,结果浪费了上课的宝贵时间,增加了课下的
学习负担,这大概正是一部分学生学习负担的重要原因。
上课听讲一定要理清思路。要把老师在讲课时运用的思维
形式、思维规律和思维方法理解清楚。目的是向老师学习如何
科学地思考问题,以便使自己思维能力的发展建立在科学的基
础上,使知识的领会进入更高级的境界。
3、及时复习的习惯
及时复习的优点在于可加深和巩固对学习内容的理解,防
止通常在学习后发生的急速遗忘。根据遗忘曲线,识记后的两
三天,遗忘速度最快,然后逐渐缓慢下来。因此,对刚学过的
知识,应及时复习。随着记忆巩固程度的提高,复习次数可以
逐渐减少,间隔的时间可以
考试必备
逐渐加长。要及时〃趁热打铁〃,学过即习,方为及时。
忌在学习之后很久才去复习。这样,所学知识会遗忘殆尽,就
等于重新学习。
4、独立完成作业的习惯
经过预习、上课、课后复习,真正懂没懂,记住没记住,
会不会应用,要在做作业时通过对知识的应用才能得到及时的
检验。做作业可以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和记忆;可以说做作业促
进了知识的〃消化〃过程,使知识的掌握进入到应用的高级阶
段。做作业可以提高思维能力;面对作业中出现的问题,就会
引起积极的思考,在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不仅使新学的
知识得到了应用,面且得到了〃思维的锻炼〃,使思维能力在
解答作业问题的过程中,迅速得到提高。做作业可以为复习积
累资料;作业题一般都是经过精选的,有很强的代表性、典型
性。因此就是做过的习题也不应一扔了事,而应当定期进行分
类整理,作为复习时的参考资料。
5、练后反思的习惯
一般说来,习题做完之后,要从五个层次反思:?怎样做出来
的,想解题采用的方法;?为什么这样做,想解题依据的原理;?为什
么想到这种方法,想解题的思路;?有无其它方法,哪种方法更好,
想多种途径,培养求异思维;?能否变通一下而变成另一习题,想
一题多变,促使思维发散。当然,如果发生错解,更应进行反
思:错解根源是什么,解答同类试题应注意哪些事项,如何克服常
犯错误,〃吃一堑,长一智〃,不断完善自己。
6、积极应考的习惯
首先,对参加考试要有一种积极的态度,不要给自己再施
加压力。临考前,不要去想考试成败将会给自己带来什么后
果,尤其不夸大考试成败的影响,要想好万一考不好的〃对
策〃,对自己的期望要实事求是;正确对待外来的压力。其
次,考试前要休息好。临考前要减轻学习负担,要保证充分的
睡眠,要适当进行文体活动,要保证身体键康。再次,在考试
过程中,注意答卷顺序,按先易后难的答卷法,审题要认真,
想不起来,先放一放,做好后要仔细检查,更正错误。
7、切磋琢磨的习惯
同学之间的学习交流和思想交流是十分重要的,遇到问题
要互帮互学,展开讨论。每一个人都必须努力吸取别人的优
点,弥补自己的不足,像蜜蜂似的,不断吸取群芳精华,经过
反复加工,酿造知识蜂蜜。
8、总结归纳的习惯
考试必备
每章每节的知识是分散的、孤立的,要想形成知识体系,
课后必须有小结。对所学知识进行概括,抓住应掌握的重点和
关键。对比理解易混淆的概念。每学习一个专题,要把分散在
各章中的知识点连成线、辅以面、结成网,使学到的知识系统
化、规律化、结构化,这样运用起来才能联想畅通,思维活
跃。
以上所说的一些学习习惯并不是绝对不变的教条,在这里
只是希望抛砖引玉,让高中的同学们借鉴更多更好的学习经
验,来改善自己的学习方法。
第三节了解高中特点做好知识衔接
不同年龄阶段,人的认知水平是有区别的,尤其是学生时
期,认知水平的变化就更明显了。如:新高一学生对高中的学
习有一个摸索和适应的过程,因为从初中到高一不仅仅是升了
一级,更重要的是在该年龄段学生的认知水平会有一个飞跃。
初中(基础型课程)、高一高二(基础型课程)、高三(拓展型课
程[?])的内容与要求有其各自的特点初中的内容涉及面广,
但要求相对较低,其主要目的是让学生对化学有一个整体的了
解;高一高二年级的内容是在初中的基础上,深入学习一些物
质的性质及其变化规律,并掌握必要的实验技能,不强求知识
的完整性和系统性;高三年级的内容是在高一高二年级的基础
上,更注重知识的系统性、知识间的关联以及化学的基本规律
及其应用。
比如,初中阶段的学习内容是从六个方面阐述的,在高一
高二年级的学习内容是从五个方面阐述,高三年级的学习内容
是从八个方面阐述的。具体见下表:
学段初中高一、高二高三
1身边的化学物质1物质的微观世界1研究原子的特性
2物质构成的奥秘2物质的变化及其规律2探究物质的结
构学
3物质分类和物质变化的多样性3一些元素的单质及化合
物3有机物的结构和性质习
4溶液4常见的有机化合物4平衡常数K的意义内
5化学与生活5化学实验活动5化学反应中电子的转移容
6化学实验活动6化工生产
7石油化工
8化学实验活动
通过该各学段的学习内容对比可见,在学习水平上也提出
了不同的要求,如原子结构中对电子的学习,初中没有涉及;
在高一高二年级只要求掌握原子核外每一电子层上拥有的
考试必备
电子数,而高三年级对这部分的学习要求有了思维上的升
华,要求学生掌握电子的微观运动状态,第一次引入了微观粒
子运动与宏观物体运动本质上不同的概念,为学生开辟了另一
个思维空间,虽然抽象,但从高三年级学生平均的认知发展水
平来看,这是一个能够达到的目标。
又如有机化学部分,初中只要求知道五种物质(甲烷、酒
精、葡萄糖、蔗糖、淀粉)是有机物。高一高二年级主要学习
几个有代表性的有机物,即对个别物质进行了解,知识体系比
较孤立。因为考虑到学生从无机化学到有机化学的学习有一个
适应过程,所以在该学段是以常见有机化合物的学习为载体,
对有机化学的基本概念和有机物的基本性质初步了解,为高三
年级系统学习有机化学奠定基础。由此可见从初中到高一高
二、再到高三年级,对于同一学习内容的深度和广度都有不同
程度的提高。
因此,摆在高一同学面前的首要问题是怎样做好高中学习
的思想准备和心理准备。高中教材知识量明显增大,每门学科
都涉及至多个分支;理论性明显增强,高中学习对理解要求很
高,不动一番脑子,就难以掌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与区别;综
合性明显加强,往往解决一个问题,还得应用其它学科的知识;
系统性明显增强,高中教材的知识结构化升级;能力要求明显
提高。如果上了高中,不注意在学习基础知识的过程中培养自
己的能力,特别是思维能力,就会使学习越学越困难;即使勉
强毕业,也会直接影响到进一步的学习和工作。
调整好学习的态度和方法,做好心理准备的同时也要做好
接受新知识的准备。初高中阶段衔接复习是非常必要的,有些
学习要求是需要进一步提醒,如:
1、初中化学强调定性分析,只要求学生记住现象或结论;而
到高中则要定性和定量相结合。也就是说,高中除了记住〃是
什么〃外,还要求弄清〃为什么〃和〃是多少〃。在化学实
验活动模块中,要特别关注高中增设了许多定量实验,如气体
摩尔体积的测定等。
2、初中化学以形象思维为主,通常从熟悉的、具体的、直
观的自然现象或演示实验入手,建立化学概念和规律;而高中
化学除了加强形象思维外,还通过抽象、理想化的模型建立化
学概念和规律,这需要给学生一个学前提醒。
3、初中阶段很大程度记忆的知识多,很多同学的学习方法
是靠死记硬背,学习依赖老师,缺乏独立思考能力,不会归
纳、总结学过的知识点,养成了被动接受知识的习惯;而高中
阶段则要求学生有较强的理解力,理解后再记忆,并能将学过
的知识提升,学会触类旁通,举一反三,深刻理解化学原理。
如果还是采用死记硬背的方法学高中化学,则会事半功倍。故
利用复习时间灌输高中化学学习思想和学习方法应是最佳时
机。
4、新生除逐步适应高中化学的学习要求外,还要适应高中
教师的教学方法和高中化学学习方法。与初中的教法不同,高
中的教学过程容量大,进度快、知识点多,综合性强为
考试必备
课堂教学的特点。高中老师的要求也与初中相异,注重方
法的点拔而〃稍轻视〃不断地反复多次。利用学前复习时间使
学生适应新要求,接受老师的教学风格和适应老师教学习惯,
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
初高中化学衔接4
—2),质量4—2021年秋季初升高化学衔接?第4讲2
分数为69%,由于SO~S4
9632中学化学计算题常见方法及策略
69%?整体),由于铁元素占混合物的质量分数为31
%,则另一部分(即SO
所以硫元素占混合物的质量分数为69%X32/96=23%O
[例4]有一放置在空气中的KOH固体,经测定,其中含
KOH84.9%,KHCO13在解题过程中,当接触到一个难以
解决的陌生问题时,要以已有知识为依据,5.1%,KCO2.38
%,H07.62%。将此样品若干克投入98克10%的盐酸
中,待232将所要求解的问题与已有知识进行比较、联系,
异中求同,同中求异,将陌生转化反应完全后,再需加入20
克10%的KOH溶液方能恰好中和。求蒸发中和后的溶为熟
悉,再利用旧知识,解决新问题。液可得固体多少克。
【例11现有25?的硫酸铜饱和溶液300克,加热蒸发掉
80克水后,再冷却到此题信息量大,所供数据多。根据有关
化学反应方程式逐一分步求解,原来的温度,求析出CuSO
计算繁杂,失误率高。如果抛开那些纷繁的数据和局部细节,
将溶液看成一个整体?5Ho多少克(已知25?时,CuSO的溶
解度为20424(化局部为整体),则无论是KOH、K克)。
CO还是KHCO,与盐酸反应最终均生成233-结晶水合物的
析晶计算难度大,是由于带有结晶水晶体的析出,会导KCL
由于KCI中的CI全部来自于盐酸,故可得关系式:致溶剂水
量的减少,从而使结晶水合物继续从饱和溶液中析出,这样依
次重复,最HCI~KCI
终使晶体的总量趋向于定值。由此可见,结晶水合物的析
出过程实质上是无数次结36.574.5
晶的总结果。作为一个数学问题,这类题目可以应用无穷
递缩等比数列求和知识解98克x10%?决,但初中学生尚
未学过,故对于学生来说是陌生的。若仔细分析题意,可抓住
析所以蒸发中和后的溶液可得固体质量=98克xlO%
X74.5/36.5=20克晶后的溶液仍为饱和溶液求解。原饱和溶
液中溶质CuSO3的质量4著名数学家华罗庚教授曾经说过:
〃把一个较复杂的问题‘退’成最简单、最原
=300gx20g/120g=50go水的质量=300g-50g=250gc
设析出CuSO?5HO质量为x.42始的问题,把这最简单、最
原始的问题想通了,想透了〃/然后各个击破,复杂
CuSO?5HO~CuSO~5H04242问题也就迎刃而解,不攻
自破了。华罗庚教授所说的〃退〃,就是〃转化〃,这种
25016090〃遐中求进的思维策略常被用于解决复杂的化
学问题。x160/250x90/250X【例5】向1000克未知溶质
质量分数的硫酸铜溶液中加入一定量的氢氧化钠溶
20g/100g=(50g-160/250x)/(250g-80g-
90/250X)解得x=28.2克液,过滤、干燥后得到蓝色固体
19.6克。在所得滤液中加入过量铁粉,充分反应后,【例
2]溶质质量分数为3x%和x%的两种硫酸等体积混合后,混
合液中溶质再加入足量盐酸,最后得到6.4克固体,求原溶液
中硫酸铜的质量分数。的质量分数是这是一道综合性题目,
根据题意,可将该题分解成容易作答的四个小A、2x%B、大
于2x%C、小于2x%D、无法计算题(化复杂为简单):
溶液等体积混合,求混合后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课本上无
例题,(1)得至IJ19.6克氢氧化铜,有多少克硫酸铜参加了
反应?(32克)教师授课时也未必补充,题目新颖,陌生度
大,似有无从下手之感。若把题中两种(2)与铁粉反应生成
6.4克铜,有多少克硫酸铜参加了反应?(16克)硫酸等体
积混合想象成熟知的等质量混合(化陌生为熟悉),则混合后
溶液中溶质(3)(1)、(2)中硫酸铜的总质量是多少克?
(克)的质量分数为硫酸越浓,密度越大,故等
482x%o
体积混合时,较浓硫酸的质量比混(4)根据(3)的结果,
原溶液中硫酸铜的质量分数是多少?(4.8%)合溶液的质量
一半要多,所以混合后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应大于
2x%0
B。将一定难度的综合题分解为数个简单题,实现由繁到简,
由难到易的转化,使2本来感觉很难的题目转化成了简单易
做的题目。这样做,易学易懂,不仅学会了思复杂的化学问
题,往往是由几个小问题组合而成,若将这些小问题孤立起
来,考问题的方法,更重要的是增强了克服困难的勇气和信
心,对后继化学课程的学习逐个分析解决,不但耗时费力,且
易出错。如能抓住实质,把所求问题转化为某一将产生深远的
影响。整体状态进行研究,则可简化思维程序,收到事半功
倍之效。4【例3】有一包FeSO有些题目从表面看来似缺
条件而无法求解,实际上解题条件就隐含在语言叙
和Fe(SO)的固体混合物,已测得含铁元素的质量分
4243述、化学现象、化学原理之中。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
是充分挖掘题中的隐含条件,
数为31%,则混合物中硫元素的质量分数是o
化隐为显,架设由未知到已知的〃桥梁〃。
这是一道利用化学式计算物质中某元素质量分数的常见
题。学生熟知
的解题模式是先分别求出两化合物中硫元素的质量,再相
加得到混合物中硫元素的
质量,进而算出硫元素在混合物中的质量分数,但运算复
杂,计算量大。如果克服
一思维定势,开拓思路,把S和。组成的原子团(SO2)
看成一个整体(化局部为4
2021-7-14高一化衔4第1页共5页
【例6】将镁粉和碳酸镁的混合物置于氧气中灼烧,直至
质量不再改变为止。
经测定,灼烧后所得固体质量与原混合物质量相同,求原
混合物中镁粉和碳酸镁的38.4al00,38.4,a质量比。,2,,
1,,2a,40248016(克)故Br%=40%o设混合物的质量
为100克,其中Br元素的质量为a克,则整个题目全用文
字叙述,没有一个可供直接利用的具体数据。仔细审
视题意,抓住关键词语,将〃灼烧后所得固体质量与原混
合物质量相同"转化为(化【例9】将44.4克碱式碳酸铜粉
末加热一段时间,经测定铜元素的质量占试管
隐含为显露)〃Mg吸收的。内的80%。试求:质量等于
MgCO分解放出的CO质量〃,即可由2Mg~232
(1)求此时试管中氧化铜的质量?(2)若将试管内的剩余
固体全部溶于100克O和MgCO~CO,导出44Mg~
16Mge0。这一关系式表明,在原混合物中镁粉2323盐酸
溶液,求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与碳酸镁的质量比是
44x24:16x84=ll:14o
根据铜元素质量守恒计算出固体剩余物的质量,与原固体
的质量之差5
即为产生的气体(二氧化碳和水)的质量,由此可根据化
学方程式计算试管中氧化有些化学计算题,叙述冗长,信息点
多,一时难以理M各种关系。若能将文字
铜的质量等。信息转化为图示信息,则可使题意简明清
晰,过程具体形象,从而发现解题的途径。
44.4克碱式碳酸铜中铜元素的质量=44.4克
xl28/222=25.6克,当其质量【例7】把47克氧化铜与炭
的混合物充分加热后冷却。已知反应中炭已消耗完,
占试管内的80?时,固体剩余物的质量=25.6克/80%=32
克。则产生的气体的质量剩余固体的质量为36克。向此固体
中加入100克4.9%的稀硫酸恰好完全反应,过
=44.4克-32克=12.4克。设此时试管中氧化铜的质量为
X。滤后,将滤液蒸发掉46克水,再冷却到t?时,溶液恰好
饱和(无晶体析出)。求:
Cu(l)原混合物中含多少克炭;(2)t?时,CuSO在水
中的溶解度。(OH)CO=2CuO+HO+CO??m(固体减少
的质量)242232
此题主要考查质量守恒定律及其应用、根据化学方程式的
计算和关于222160184418+44=62
溶解度计算三个重要知识点,头绪多,综合性强,思维能
力要求高。若将文字信息X12.4g解得:x=32g转换成图示
信息,则能帮助我们理清脉络,找到解题的关键点。图示如
下:说明此时试管中的固体都是氧化铜。将其全部溶于100
克盐酸溶液中设所得溶
液中溶质的质量为y。CuO+2HCI=CuCI4-HO
222CO,C〃,Cu80135,,稀硫酸,蒸发46克水,冷却
CuO〃,,,,〃,〃CuO,CuSO饱和溶液32gy解得:y=54g4
所以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54g/(32g+100g)
xl00%=40.9%设原混合物中含炭质量为x,参加反应的氧
化铜的质量为V。
2高温2CuO+C2Cu+CO?【例10】将w克由
NaHCO,〃,〃2和NHHCO组成的混合物充分加热,排出气体
343
后质量变为w/2克,求混合物中NaHCO1601244和
NHHCO的质量比。343
yx47g-36g=llg〃由2NaHCO,“,,〃,NaCO+HO?+CO?
和NHHCONH7+HO?x=12xllg/44=3g,
y=160xllg/44=40g323224332
所以剩余氧化铜的质量=47g-3g-40g=4go+CO?可
知,残留固体仅为NaCO,可巧设残留固体的质量为106
克,则原混合物223设反应生成的CuSO的质量为106克
x2=212克,故m(NaHCO质量为z)=168克,m
(NHHCO)=212克-4343CuO+HSO=CuSO+HO24
42m克16842NaHCO3n8098160克m4411168克二44
克。NHHCO434gl00克x4.9%z
z=4gx160/80=8g设t?时,CuSO3在水中的溶解度为
So4
酸中,反应结束后,金属仍有剩余;若2.5克该金属投入
与上述相同质量、相同质
量分数的稀盐酸中,等反应结束后,加入该金属还可以反
应。该金属的相对原子质1
量为()[例8]某种含有MgBr和MgO的混合物,经
分析测得Mg元素的质量分数为2A、24B、40C、56D、
6538.4%,求漠(Br)元素的质量分数。盐酸溶液中溶质的
质量为50克xl8.25%=9.125克,9.125克盐酸溶质在混合
物中,元素的正价总数二元素的负价总数,因此,Mg原子数
xMg
元素的化合价数值二Br原子数xBr元素的化合价数值+0原
子数x。元素的化合价数2,9.125克最多产生H值。73的
质量为=0.25克。由题意知,产生1克H需金属的平均质量
22
2021-7-14高一化衔4第2页共5页
小于3.5克x4=14克,大于2.5克x4=10克,又知该金属
为二价金属,故该金属的相
对原子质量小于28,大于20。答案选A。
4
的OxlOO%=xlOO%=64%0设加水(溶质质量分数可看
成0%)的质量为x,2KCIO-3O32
24596则4.9M根据此关系式也很容易可以看出:M是
小于1.92克的。所以剩所以x=60克
余的质量一定大于克很明显故选[例]向
2.98Co13
100g8%的NaOH溶液中通入CO气体,所得溶液经小心蒸
干后,26所得固体的质量为13.7g,则通入CO气体的质
量。2【例16】某有机化合物含有碳、氢、氧三种元素,其
相对分子质量为32。取该CO与NaOH反应可能NaOH过
量生成NaCO尚余NaOH,随CO2232有机物6.4克,将其
充分燃烧后的产物通入足量的石灰水被完全吸收,经过滤,得
的通入量不同还可生成NaHCO或NaCO或NaCO与
NaHCO混和物,设全部生323233到20克沉淀物,滤液的
质量比原石灰水减少了4克。求:成NaCO,则
m(NaCO)=10.6g<13.7g,若全部生成NaHCO,贝U23233
(1)原6.4克有机物中所含氧元素的质量为多少?
I"'、3.1-1
(2)通过计算确定该有机物的化学式。
根据燃烧后的产物通入足量的石灰水被完全吸收,经过
滤,得至I」20m(NaHCO)=16.8g>13.7g,则二者均有,,可
求CO,质量32克沉淀物可计算出燃烧后生成的CO
有些选择题涉及计算,像这类计算题大多不用计算出确切
的数值,只要大约估烧生成的水),也就可知其中氢元素的质
量,即为原有机物中所含氢元素的质量。
算一下,再依据题目中的条件,就可得出答案,这样不但
不会出现计算失误,也为最后根据有机物的质量可求出其中所
含氧元素的质量,再确定出其化学式。解决后面的问题争取
了大量的时间。设燃烧生成的二氧化碳质量为X,则根据化
学方程式有:
【例14】将13.2克可能混有下列物质的(NH)S。样
品,在加热的条件下,424,,,,Ca(OH)COCaCOHO2232
与过量的NaOH反应,可收集到4.3升NH(密度为17克
/22.4升),则样品中不3744410018可能含有的物质是
x20gA、NHHCO、NHNOB.(NH)CO、NHNO
434342343
?反应的二氧化碳的质量x=44x20/100=8.8gC、
NHHCO、NHCID、NHCL(NH)CO4344423
因为,该有机物燃烧生成水和二氧化碳,二氧化碳会与石
灰水反应,而水并不假设样品为纯(NH)SO424
参与反应,而是被石灰水溶液吸收。所以,反应后滤液减
重的质量二离开溶液的物则由(NH)SO72NH4243质的质
量-进入溶液的物质的质量二反应生成的碳酸钙的质量-有机
物燃烧生成的13.2g3.4g水的质量-有机物燃烧生成的二氧化
碳的质量,即:3.4克/(17克/22.4升)=4.48升20g-
8.8g-有机物燃烧生成的水的质量=4g+可知,能产生4.48
升NH,大于4.3升。因此样品中的杂质造成样品NH的34?
有机物燃烧生成的水的质量=7.2g+含量小于纯(NH)SO
中NH的含量。这就要求选项的两种物质中至少有一种物
4244?有机物中碳元素的质量=8.8gx12/44=2.4g,氢元
素的质量=7.2gx2/18=++质的NH含量小于(NH)SO中
NH的含量,都大于是不可能的。可将备选答442440.8g?有
机物中氧元素的质量=6.4g-2.4g-0.8g=3.2g
NHHCO,(NH)(HCO)434232案化学式变形后进行估算:,?
碳、氢、氧元素的原子个数比二(1.2/12):(0.4/1):
(1.6/16)=1:4:1
NHNOZ(NH)(NO)NHCIZ(NH)CI43432442,。部分〃式
量〃:(叱0)=122,?当该有机物的化学式为印32
(NH)SOO时,其相对分子质量恰为32,符合题目要求,4
(NO424)=124,Cl=71,CO=60,而中,SO=96,故答
案选D。32234
2021-7-14高一化衔4第3页共5页
2021年秋季初升高化学衔接?第4讲?课后练习
5、机动车尾气排放的氮的氧化物是城市污染源之一,其中
有一种含氮约为姓名:OB、NOC、NOD、2246.7%,它
是()1、在温度不变的情况下,向一定量的硫酸铜溶液中
加入25克胆矶(CuSON?5HO)04225A、N或蒸发掉55
克水均可得到饱和溶液,求该温度时硫酸铜的溶解度。6、将
质量分数为P%的硫酸与等体积的水混合后得到质量分数为
q%的硫酸,
则下列关于P、q的关系式正确的是()
A、q<p<2qB、p<2qC、p=2qD、p
?2q
7、实验室用氢气还原氧化铜m克,当大部分固体变红时
停止加热,冷却后称
得残留固体质量为n克,共用去氢气w克。则被还原得氧
化铜的质量为()
A、40w克B、80n/64克C、5(m-n)克D、m
克
8、X、Y元素的原子量之比为2:1,由两元素形成的化合物
中,X、Y元素的
2、在化合物X质量比为2:3,其中X元素的化合价为
+a,则化合物中Y元素的化合价为()
Y和YZ中,Y的质量分数分别为40%和50%,则在化合
物22A、XYZ中,Y的质量分数是多少?23,a/2,a/3,3a/2
B、C、D、
,2a/39、将一些氧化铜粉末加入到100克14?的硫酸溶液
中微热至氧化铜全部溶解,
再向该蓝色溶液中加入铁粉20克,充分反应后过滤仍得到
干燥固体物质20克,求:
(1)原加入的氧化铜粉末的质量是多少?(2)最后得到
的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
数?
3、已知某混合物由NaS、NaSO.NaSO三种物质组
成。经测定,其中钠元22324素的质量分数为m,求混合物
中氧元素的质量分数。10、某溶液中含有Na一
+2+++2+2、Mg、SO三种离子,设Na个数为nNa,
Mg个4——2+22数为nMg,SO个数为nS。下列关系式
正确的是()44+2++2+2-2-A、nNa+nMg=nSO
B、2nNa=nSO-nMg442+++2+2-2-C、nMg=n
Na+nSOD、nSO=1/2nNa+nMg4411、已知乙醇在
O不足时燃烧得到CO、CO和HOo今有23克乙醇与定量
2224、在托盘天平的两边各放置一只烧杯,烧杯内分别盛有
质量相等的同种盐酸(盐的O点燃后发生如下反应:
XCHOH+8O=YCO+ZCO+9Ho,反应后生成HO2252222
酸均过量)调节天平至平衡。现向左边烧杯中投入纯锌7.8
克,若要使反应后天平
质量为27克。仍保持平衡,右边的烧杯中应加入多少克
碳酸钙固体?
求:(1)系数的值;(2)反应生成CO的质量。
2021-7-14高一化衔4第4页共5页
12、氢氧化铜与一定质量的稀硫酸恰好完全反应,所得溶
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17、将质量分数为P%的硫酸与等体积
的水混合后得到质量分数为q%的硫酸,
为16%,则稀硫酸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多少?则下列关于
P、q的关系式正确的是()
A、q<p<2qB、p<2qC、p=2qD、p
?2q
18、以知X和Y两种物质混合后能发生反应,设X物质的
相对分子质量为A,xY物质的相对分子质量为A,当X和Y
按质量比A:A反应后,溶液的pH)1,yxy如果X和Y按
质量比为2A:A,则反应后的pH=7,X、Y应是下列物质中的
()xy13、托盘天平左、右两盘的烧杯中各盛有100g9.8
%的稀硫酸,天平平衡。在A、NaCI和Ba(OH)B、HCI
和Ba(0H)22左盘烧杯里放入5.6gFe片,右盘里放入一
定量的其他物质,充分反应后,天平仍然C、HCI和NaOH
D、NaOH和HSO24保持平衡,则右盘放入的物质可能是
()
19、向一定质量的用氢氧化钢与氢氧化钠固体配成的混合
溶液中加入足量的纯碱A、5.49(:53粉末氏5.6gCu片
C、5.6gMg条D、
溶液,经充分反应后,将生成的沉淀过滤、干燥,称得沉
淀的质量与配制混合液的5.6gZn片
固体总质量相等,则配制的混合溶液所用的氢氧化钢与氢
氧化钠的质量比为多少?14、一定质量的氧化镁刚好与10
倍质量的稀硫酸反应,则该稀硫酸的溶质的
质量分数是?
15、某5.6g不纯的铁片(含有下列一种金属)与足量的稀
盐酸反应。放出0.21g
氢气,则铁片中含有的金属杂质可能是()
A、ZnB、AgC、AlD、
Cu
16、有80克稀硝酸溶液,取其中一半,跟100克的氢氧
化钾溶液恰好完全反
应,取另一半稀硝酸跟50克氢氧化钠溶液恰好完全反应,
将溶液蒸发掉56克水后,
所得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为25%。求氢氧化钾溶液的溶质
质量分数?
2021-7-14高一化衔4第5页共5页
SO=CuSO+HO,24422021年秋季初升高化学衔接?第
4讲?课后练习参考答案8098160CuO+Hx98x/802x
L【设想将原来的不饱和硫酸铜溶液分解成两部分(化复杂
为简单):
CuSO一部分是饱和溶液,另一部分是55克水,而在这
55克水中若溶解25克胆机(内+Fe=FeSO+Cu44含
16克CUSO1605615264和9克H0),则也恰好成为该
温度时的硫酸铜饱和溶液。42
2x112x/160304x/160128x/160
16则与铁反应的硫酸的质量=100克xl4?-98x/80=14-
98x/80,25gs25设与硫酸反应的铁的质量为
V。,9100g,25g,55gH25,,S=25gSO+Fe=FeSO+H
2442
9856152
2、25%14-98x/80y152y/56
y=56(14-98x/80)/98=8-7x/10
3、1-39/23m所以112x/160+8-7x/10=128x/160,解
得x=10g,y=lgo
最后得到的溶液中溶质的质量
=304x/160+152y/56=21.7g
4、【最后得到的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21.7g/
(21.7g+100gx(1-14%))=20.15%
Zn~H
210、D
6527.8g0.24g11.【设反应生成CO为m克。左边烧
杯实际增重为7.8克-0.24克=7.56克。3CCaCO~C。质
量差HOH+8O=4CO+2co+9HO3225222
10044563x46569x18
(13.5g)7.56gm27
解得m约=9.3克
5、【估算:A的含氮量为28/44,很明显>56%(把分母
看作50则它的答:反应生成CO9.3克。值是56%);B的
含氮量为14/46,略大于28%,不会是46.7%;D的含氮量
为28/108,
也很明显<28%,那么答案就是C了(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中小企业网络营销效果评估方法
- 2025-2030中国丁香香烟行业市场发展趋势与前景展望战略研究报告
- 2025-2030中国一次性浴帽行业市场发展趋势与前景展望战略研究报告
- 2025-2030中国UV镜片行业发展分析及发展趋势与投资前景预测研究报告
- 2025-2030中国ABS橄榄球头盔行业市场发展趋势与前景展望战略研究报告
- 2025-2030UPVC管行业市场现状供需分析及重点企业投资评估规划分析研究报告
- 2025-2030Elapegademase-lvlr药物行业市场现状供需分析及重点企业投资评估规划分析研究报告
- 销售主管个人计划
- 2025小学期末学业水平测试方案
- 传统节日与民俗文化
- 【9物一模】安徽合肥瑶海区2025年中考物理一模试卷
- 双休日超车好时机!课件-2024-2025学年高中下学期学习哲思主题班会
- 唐山市化工行业安全检查手册(2025版)
- 2025届河南省豫西北教研联盟(洛平许济)高三下学期3月二模生物学试卷(含答案)
- 中考科创班试题及答案
- 2025年江苏省职业院校技能大赛中职组(网络建设与运维)考试题库(含答案)
- 学校师德师风建设经验分享-校长汇报:从“尊重被看见”出发打造“四有好老师”团队
- TY/T 1111-2024路跑赛事活动指南
- 办公室文员招聘启事范文模板
- 2024初级会计职称考试题库(附参考答案)
- 基建工程安全管理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