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送元二使安西教学设计公开课1.知识与技能目标学生能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并背诵古诗《送元二使安西》。理解诗句的意思,体会诗歌所表达的真挚情感。2.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朗读感悟、小组讨论、角色扮演等方式,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合作探究的能力。引导学生掌握借助注释、联系上下文理解古诗的方法,提高学生对古代文学作品的阅读理解能力。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感受诗人与友人之间的深厚情谊,激发学生珍惜友情的意识。体会诗歌中蕴含的离别之情以及古人对友情的重视,培养学生积极向上的情感态度。二、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理解诗句含义,体会诗歌意境。有感情地朗读并背诵古诗。2.教学难点感悟诗歌所表达的真挚友情,体会诗人送别友人时复杂的情感。三、教学方法1.朗读法:通过多种形式的朗读,让学生在读中感悟诗歌的韵律美和情感美。2.讨论法:组织学生小组讨论,鼓励学生积极交流,共同探讨诗歌的内涵。3.情境教学法:创设情境,引导学生身临其境,更好地理解诗歌所表达的情感。4.讲授法:讲解诗歌的背景知识、字词含义等,帮助学生扫除学习障碍。四、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3分钟)1.播放一段友人分别的视频,画面中展现出离别的场景,人们相互拥抱、挥手道别,背景音乐轻柔而略带伤感。视频播放结束后,提问学生:"同学们,刚刚我们看到的是人们分别的场景,你们有没有经历过和好朋友分别的时刻呢?当时心里是什么样的感受?"请几位学生分享自己的经历和感受。2.由此引出古代文人墨客在送别友人时常常会写下感人至深的诗词,今天我们要学习的这首《送元二使安西》就是其中的经典之作。板书课题,介绍作者王维。(二)作者及背景介绍(3分钟)1.简要介绍作者王维:王维,字摩诘,号摩诘居士,是唐代著名诗人、画家。他的诗多咏山水田园,与孟浩然合称"王孟",有"诗佛"之称。其诗、画成就都很高,苏轼评价他"味摩诘之诗,诗中有画;观摩诘之画,画中有诗"。2.介绍诗歌的创作背景:这首诗是王维送朋友去西北边疆时作的诗,后有乐人谱曲,名为"阳关三叠",又名"渭城曲"。它大约作于安史之乱前。安西,是唐中央政府为统辖西域地区而设的安西都护府的简称,治所在龟兹城(今新疆库车)。这位姓元的友人是奉朝廷的使命前往安西的。王维在渭城送别,写下了这首诗。(三)初读古诗,整体感知(7分钟)1.教师范读古诗,要求学生边听边注意字音和节奏。强调"渭城""浥轻尘""客舍""更尽"等字词的读音。示范朗读诗句的节奏: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2.学生自由朗读古诗,读准字音,读通诗句。3.指名朗读,其他学生认真倾听并评价。教师针对朗读中存在的问题进行指导,如语调、语速等。4.全班齐读,读得通顺、流利。(四)理解诗句,体会意境(15分钟)1.学生结合课下注释,自己尝试理解诗句的意思,圈画出不理解的字词。2.小组合作交流,讨论诗句的含义。教师巡视各小组,参与讨论,适时给予指导。3.小组代表汇报讨论结果,教师针对学生理解不准确或有困难的地方进行讲解。"渭城朝雨浥轻尘"渭城:在今陕西省西安市西北,即秦代咸阳古城。朝雨:早晨下的雨。浥(yì):湿润。轻尘:地面的尘土。这句诗的意思是:渭城早晨一场春雨沾湿了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客舍:旅店。柳色:柳树象征离别。新:焕然一新。这句诗描绘了旅店周围柳树的颜色格外清新,呈现出一片生机勃勃的景象。"劝君更尽一杯酒"劝:劝勉。更尽:再饮完。诗人劝朋友再喝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阳关:在今甘肃省敦煌西南,为自古赴西北边疆的要道。故人:老朋友。意思是朋友西行出了阳关就难以再遇到故旧亲人了。4.引导学生想象诗句所描绘的画面,用自己的语言描述出来:清晨的渭城,细雨纷纷,打湿了地面的尘土。旅舍周围的柳树在雨水的滋润下显得格外清新。诗人和友人坐在旅舍中,一边饮酒,一边交谈。诗人深情地劝友人再饮一杯酒,因为友人一旦西行出了阳关,就再也没有老朋友相伴了。5.提问学生:从这幅画面中,你感受到了怎样的氛围?学生回答后,教师总结:诗句营造出了一种既清新又略带忧伤的氛围,为下文抒发送别之情做了铺垫。(五)深入探究,体会情感(10分钟)1.组织学生思考并讨论:这首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你从哪些地方体会到的?2.学生自由发言,教师引导学生从诗句的关键词、写作背景等方面进行分析。从"劝君更尽一杯酒"中的"劝"字和"更尽"一词,可以看出诗人对友人的不舍,希望能多与友人待一会儿,多劝友人喝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直接点明了友人此行的艰辛和孤独,表达了诗人对友人远行的担忧以及两人之间深厚的友情。结合诗歌的创作背景,友人要前往遥远的西北边疆,路途艰险,而且此后很难再见到故乡的亲人朋友,诗人的不舍之情更加浓烈。3.教师总结:这首诗通过描写细雨中设宴为朋友饯行的情景,含蓄地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的依依惜别之情和对友人远行的担忧牵挂,同时也体现了古人对友情的珍视。这种情感真挚深沉,感人至深。(六)朗读感悟,情感升华(8分钟)1.引导学生带着对诗歌情感的理解再次朗读古诗。要求读出诗人的不舍、担忧之情,注意语速适中,语调要有起伏。2.指名朗读,其他学生认真倾听,感受其朗读中所表达的情感。读完后,让其他学生进行评价,说说从朗读中体会到了什么。3.教师针对学生的朗读进行点评和指导,进一步强调情感的把握和朗读技巧的运用。4.全班再次齐读,读出诗歌的韵味和情感。5.开展朗读比赛,将学生分成小组,每组推选一名代表进行朗读,评选出表现最佳的小组和个人,给予表扬和奖励。6.在朗读的基础上,引导学生尝试背诵古诗。先让学生自己默背,然后同桌之间互相检查背诵,最后请几位学生站起来背诵,检查背诵效果。(七)拓展延伸(4分钟)1.让学生说一说自己知道的其他送别诗,如李白的《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王昌龄的《芙蓉楼送辛渐》等。2.请学生选择一首自己熟悉的送别诗,简要说说诗中表达的情感和自己的感受。通过拓展延伸,加深学生对送别诗这一题材的理解和感悟,进一步体会古人在表达友情方面的丰富情感。(八)课堂小结(3分钟)1.与学生一起回顾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包括古诗的朗读、诗句的理解、诗歌所表达的情感等。2.强调友情的珍贵,鼓励学生珍惜身边的朋友,在与朋友相处时多一些理解、包容和关爱。3.对学生在本节课中的表现给予肯定和鼓励,希望学生在今后的学习中能够继续深入学习古代诗词,感受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九)布置作业(2分钟)1.背诵并默写《送元二使安西》。2.把这首诗改写成一篇短文,字数在300字左右,要求能够体现出诗歌的意境和诗人的情感。3.收集一首你喜欢的送别诗,下节课与同学们分享。五、教学资源1.多媒体课件,包含作者简介、诗歌创作背景、古诗朗读音频、相关图片等资料。2.准备一些与送别相关的音乐,如《阳关三叠》等,用于课堂导入和朗读感悟环节,营造氛围。六、教学反思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大部分学生能够较好地理解诗句的意思,体会诗歌所表达的情感,并通过朗读展现出了诗歌的韵味。在教学过程中,采用多种教学方法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积极参与课堂讨论和活动。小组合作学习的方式让学生学会了相互交流、共同探究,培养了学生的合作能力和自主学习能力。然而,在教学中也存在一些不足之处。例如,在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数学-浙江强基联盟2024-2025学年高一下学期3月月考试题+答案
- 工会年度工作总结
- 北师大版三年级下册数学第一次月考(1-2单元)检测卷(含答案)
- 教育学校活动主题班会
- 幼儿园教育保育评估指南
- 天然气灶具知识培训课件
- 教育扶贫控辍保学政策
- 公司车辆停放培训
- 中秋立体美术课件
- 教育的未来:探索新时代的教学模式
- 产教融合校企合作框架协议书8篇
- 超星尔雅学习通《工程伦理(浙江大学)》2025章节测试答案
- 2025年招聘社工面试题型及答案
- 2025年驾驶三力测试题及答案
- 2025-2030年中国加湿器数据监测研究报告
- 中医情志调适在儿童的实践与应用
- 农产品电商农村电商供应链手册
- 儿童生长发育迟缓
- 肯氏分类课件
- 2025年河南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单招职业技能测试题库及参考答案
- 2《再别康桥》 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学设计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