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叙述顺序与逻辑性试题及答案姓名:____________________
一、单项选择题(每题1分,共20分)
1.下列句子中,叙述顺序错误的是:
A.从前有座山,山里有座庙。
B.那天,我去了图书馆,借了几本书。
C.他走进教室,坐下,开始听课。
D.小明在公园里跑步,突然发现一只小狗。
2.下列句子中,逻辑性最强的是:
A.我今天去公园,看到了很多小鸟。
B.我昨天去公园,看到了很多小鸟,今天也去了。
C.我去公园,看到了很多小鸟,它们在树上唱歌。
D.我去公园,看到了很多小鸟,我非常喜欢它们。
3.下列句子中,叙述顺序正确的是:
A.他拿起笔,写了一封信,然后寄出去。
B.他寄出去了一封信,然后写了一封信。
C.他写了一封信,然后寄出去。
D.他寄出去了一封信,然后写了一封信。
4.下列句子中,逻辑性最强的是:
A.我今天去超市,买了牛奶、面包和鸡蛋。
B.我去超市,买了牛奶、面包和鸡蛋。
C.我去超市,买了牛奶、面包和鸡蛋,还买了水果。
D.我去超市,买了牛奶、面包和鸡蛋,然后去了图书馆。
5.下列句子中,叙述顺序错误的是:
A.他走进教室,坐下,开始听课。
B.他走进教室,坐下,开始写作业。
C.他走进教室,坐下,开始看书。
D.他走进教室,坐下,开始吃饭。
二、多项选择题(每题3分,共15分)
6.下列句子中,叙述顺序正确的是:
A.他拿起笔,写了一封信,然后寄出去。
B.他写了一封信,然后寄出去。
C.他寄出去了一封信,然后写了一封信。
D.他寄出去了一封信,然后写了一封信。
7.下列句子中,逻辑性最强的是:
A.我今天去超市,买了牛奶、面包和鸡蛋。
B.我去超市,买了牛奶、面包和鸡蛋。
C.我去超市,买了牛奶、面包和鸡蛋,还买了水果。
D.我去超市,买了牛奶、面包和鸡蛋,然后去了图书馆。
8.下列句子中,叙述顺序错误的是:
A.他走进教室,坐下,开始听课。
B.他走进教室,坐下,开始写作业。
C.他走进教室,坐下,开始看书。
D.他走进教室,坐下,开始吃饭。
9.下列句子中,叙述顺序正确的是:
A.他拿起笔,写了一封信,然后寄出去。
B.他写了一封信,然后寄出去。
C.他寄出去了一封信,然后写了一封信。
D.他寄出去了一封信,然后写了一封信。
10.下列句子中,逻辑性最强的是:
A.我今天去超市,买了牛奶、面包和鸡蛋。
B.我去超市,买了牛奶、面包和鸡蛋。
C.我去超市,买了牛奶、面包和鸡蛋,还买了水果。
D.我去超市,买了牛奶、面包和鸡蛋,然后去了图书馆。
三、判断题(每题2分,共10分)
11.叙述顺序和逻辑性是写作中非常重要的两个方面。()
12.叙述顺序和逻辑性在写作中可以互换位置。()
13.叙述顺序和逻辑性是相互独立的,不需要考虑。()
14.叙述顺序和逻辑性在写作中非常重要,但不是必须的。()
15.叙述顺序和逻辑性在写作中是相互关联的,需要同时考虑。()
四、简答题(每题10分,共25分)
题目:请举例说明在叙述故事时,如何运用顺叙、倒叙和插叙三种叙述顺序,并分别说明它们各自的特点和适用场景。
答案:
1.顺叙:
特点:按照时间顺序,将事件的发展过程依次叙述。
适用场景:适合叙述事件发展过程清晰、时间线明确的情景。
举例:《西游记》中,唐僧师徒四人西天取经的故事,就是按照顺叙的方式展开的。
2.倒叙:
特点:将事件的结局提前叙述,再按时间顺序叙述事件的发展过程。
适用场景:适合在故事高潮或关键情节前制造悬念,吸引读者兴趣。
举例:《鲁滨逊漂流记》中,鲁滨逊在荒岛上生活的经历,就是通过倒叙的方式呈现的。
3.插叙:
特点:在叙述事件的过程中,插入对过去事件的回忆或对其他事件的叙述。
适用场景:适合在叙述事件的同时,补充背景信息,丰富故事内容。
举例:《红楼梦》中,贾宝玉与林黛玉的爱情故事,穿插了贾、史、王、薛四大家族的兴衰史,采用了插叙的叙述方式。
五、论述题
题目:论述叙述顺序与逻辑性在写作中的重要性,并结合具体作品进行分析。
答案:
叙述顺序与逻辑性在写作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它们直接影响着读者对故事的理解和接受程度。
叙述顺序决定了故事的时间流向和事件发展的节奏。顺叙是最常见的叙述方式,它按照时间顺序展开故事,使读者能够清晰地跟随事件的发展。例如,在《三国演义》中,罗贯中采用顺叙的方式,将曹操、刘备、孙权三国的兴衰史娓娓道来,让读者对历史的进程有清晰的了解。
倒叙则通过先揭示结局或高潮,再回溯事件的发展过程,制造悬念,增强故事的吸引力。例如,在《老人与海》中,海明威通过倒叙的方式,先讲述老人与马林鱼的斗争,再回溯老人的孤独生活和前几次失败的捕鱼经历,使故事更加引人入胜。
插叙则是在叙述过程中插入对过去事件的回忆或对其他事件的叙述,它可以补充背景信息,丰富故事内容。在《红楼梦》中,曹雪芹通过插叙,展现了贾、史、王、薛四大家族的复杂关系,以及主人公贾宝玉和林黛玉的爱情故事。
逻辑性则是指故事中事件发生的合理性和内在联系。一个逻辑严密的故事能够让读者在理解故事的同时,感受到情节的连贯性和合理性。例如,在《哈利·波特》系列中,J.K.罗琳构建了一个庞大的魔法世界,所有的事件和人物关系都围绕着逻辑主线展开,使读者能够接受并沉浸在这个奇幻世界中。
具体作品分析:
以《红楼梦》为例,小说中的叙述顺序和逻辑性处理得非常巧妙。作者曹雪芹通过顺叙、倒叙和插叙等多种叙述方式,将贾宝玉和林黛玉的爱情故事与整个贾家的兴衰史交织在一起。在逻辑性上,小说中的人物关系错综复杂,但每个事件都有其合理性和内在联系,使得故事的发展既符合人物性格,又符合社会背景。
试卷答案如下:
一、单项选择题(每题1分,共20分)
1.B
解析思路:选项A、C、D中的叙述顺序都是按照时间发展的,而选项B中的叙述顺序是按照空间转换的,与题目要求不符。
2.C
解析思路:选项A、B、D中的句子都存在逻辑上的不连贯,而选项C中的句子通过“然后”连接,逻辑关系清晰。
3.A
解析思路:选项B、C、D中的叙述顺序都是按照事件发展的,而选项A中的叙述顺序是按照时间顺序的,符合顺叙的要求。
4.A
解析思路:选项B、C、D中的句子都存在逻辑上的不连贯,而选项A中的句子通过“突然”连接,逻辑关系清晰。
5.B
解析思路:选项A、C、D中的叙述顺序都是按照事件发展的,而选项B中的叙述顺序是按照时间顺序的,符合顺叙的要求。
6.B
解析思路:选项A、C、D中的叙述顺序都是按照事件发展的,而选项B中的叙述顺序是按照时间顺序的,符合顺叙的要求。
7.A
解析思路:选项B、C、D中的句子都存在逻辑上的不连贯,而选项A中的句子通过“还”连接,逻辑关系清晰。
8.B
解析思路:选项A、C、D中的叙述顺序都是按照事件发展的,而选项B中的叙述顺序是按照时间顺序的,符合顺叙的要求。
9.C
解析思路:选项A、B、D中的叙述顺序都是按照事件发展的,而选项C中的叙述顺序是按照时间顺序的,符合顺叙的要求。
10.D
解析思路:选项A、B、C中的句子都存在逻辑上的不连贯,而选项D中的句子通过“然后”连接,逻辑关系清晰。
二、多项选择题(每题3分,共15分)
6.ABC
解析思路:选项A、B、C中的叙述顺序都是按照时间顺序的,符合顺叙的要求。
7.ABCD
解析思路:选项A、B、C、D中的句子都存在逻辑上的连贯性,符合逻辑性要求。
8.ABCD
解析思路:选项A、B、C、D中的叙述顺序都是按照事件发展的,符合顺叙的要求。
9.ABCD
解析思路:选项A、B、C、D中的叙述顺序都是按照时间顺序的,符合顺叙的要求。
10.ABCD
解析思路:选项A、B、C、D中的句子都存在逻辑上的连贯性,符合逻辑性要求。
三、判断题(每题2分,共10分)
11.√
解析思路:叙述顺序和逻辑性确实是写作中非常重要的两个方面。
12.×
解析思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至2030年中国平面活性炭防毒口罩行业投资前景及策略咨询报告
- 促进多功能面料综合性能提升策略
- 掌握压力变送器滞回调整的专业技巧
- 安全知识教育
- 大学生礼仪规范
- 环保行业保安工作机制与管理计划
- 领导力提升的路径计划
- 学习成绩提升的学习小组计划
- 班级交际与合作的技巧计划
- 互联网创新创业路演
- 自愿放弃补偿金协议书
- 《“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全文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全文
- 南京交通技师学院招聘真题
- 部编人教版五年级下册语文 第9课 古诗三首教学反思
- 水利部2002《水利建筑工程概算定额》
- 军人个人自传5000字
- 机械制图习题集(第五版)习题解答
- 部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下情境式默写
- 标准-美国DS-160中文表格-1
- 设计成果确认单
- 软考高级优秀论文(十大知识领域各一篇)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