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全工程师《安全生产专业实务(金属冶炼安全)》预测试卷一(含答案)_第1页
安全工程师《安全生产专业实务(金属冶炼安全)》预测试卷一(含答案)_第2页
安全工程师《安全生产专业实务(金属冶炼安全)》预测试卷一(含答案)_第3页
安全工程师《安全生产专业实务(金属冶炼安全)》预测试卷一(含答案)_第4页
安全工程师《安全生产专业实务(金属冶炼安全)》预测试卷一(含答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安全工程师《安全生产专业实务(金属冶炼安全)》预测试卷一(含答案)

[单选题]1.铁水是氧气转炉炼钢的基本原料,铁水供应的方式之

是混铁炉供应。其具体流程是()。

A.高炉铁水一铁水罐一铁水罐车一混铁炉一转炉

B.高炉铁水一铁水罐车一混铁炉一铁水罐一转炉

C.铁水罐车一高炉铁水一铁水罐一混铁炉一转炉

D.铁水罐车一铁水罐一高炉铁水一混铁炉一转炉

参考答案:B

参考解析:铁水供应主要有三种方式:混铁炉.混铁车(鱼雷罐车),铁水罐直

接热装。①混铁炉方式流程:高炉铁水一铁水罐车一混铁炉一铁水罐一转炉。

混铁炉可起到均匀铁水成分和温度的作用,并能均衡高炉和转炉之间的铁水供

应。②混铁车(鱼雷罐车)方式流程:高炉铁水一鱼雷罐车一铁水罐一转炉。

这种供应方式的优点是投资省.铁水温降小和有较好的生产环境。适合于大型高

炉向大型转炉(1001以上)供应铁水。③铁水罐直接热装即所谓的“一包到

底”。“一包到底”铁水运输技术与鱼雷罐车运输比较,具有显著的经济效益.

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

[单选题]2.成品振动筛的主要作用不包括()。

A.即将冷却后的烧结饼料分成大小成品.铺底料和返矿

B.铺底料和返矿返回烧结流程重新进行烧结

C.大小成品输送至高炉

D.为烧结提供助燃空气

参考答案:D

参考解析:成品振动筛在烧结工艺过程中主要起到分级整粒的作用,即将冷却

后的烧结饼料分成大小成品.铺底料和返矿,铺底料和返矿返回烧结流程重新进

行烧结,大小成品输送至高炉。D项,属于抽风机的作用。

[单选题]3.铜的电解精炼是火法冶炼的重要环节,电解过程中,是将火法精炼

的铜浇铸成阳极板,用()作为阳极片。

A.纯铁薄片

B.纯铜薄片

C.纯银薄片

D.纯铝薄片

参考答案:B

参考解析:铜的电解精炼,是将火法精炼的铜浇铸成阳极板,用纯铜薄片作为

阳极片,相间地装入电解槽中,用硫酸铜和硫酸的水溶液作为电解液,在直流

电的作用下,阳极上的铜和电位较负的金属溶解进入溶液,而贵金属和某些金

属(硒.硅)不溶,成为阳极泥沉淀于电解槽底,溶液中的铜在阳极上优先析

出。

[单选题]4.使粗大.不均匀的铸造结构变成均匀的细晶组织的生产工艺是

()o

A.轧钢

B.连铸

C.炼钢

D.炼铁

参考答案:A

参考解析:轧钢是指将钢锭或钢坯经过轧机轧制成所需的钢材,实际上是塑性

加工变形和改善钢内部结构的过程。通过轧机轧制,不仅使原来粗大.不均匀的

铸造结构变成均匀的细晶组织,而且力学性能得以提高,从而可生产各种形状

和不同规格的钢材,以供应有不同用途和性能要求的用户。

[单选题]5.烧结生产对熔剂粒度也有一定的要求,一般要求粒度为()。

A.0〜3nlm的含量不低于90%

B.0〜4nlm的含量不低于85%

C.0〜5mm的含量不低于80%

D.0〜6nlm的含量不低于75%

参考答案:A

参考解析:烧结生产除对熔剂化学成分有要求外,对其粒度也有一定的要求,

一般要求粒度为。〜3mm的含量不低于90%。通常在烧结厂使用的熔剂(石灰石

或白云石)的粒度为0〜40mm,有时高达100mm,在配料前必须将熔剂破碎至生

产所要求的粒度。

[单选题]6.烧结和球团过程中需要用到起重机械设备,下列选项中,关于起重

与运输安全技术措施说法正确的是()。

A.运行中的吊物距障碍物应在0.4m以上

B.拆装吊运备件时,应在屋面开洞或利用桁架.横梁悬挂起重设施

C.铁道运输车辆进入卸料作业区域和厂房时\车速不应超过10km/h

D.起重机械应标明起重吨位,应装设卷扬限制器.行程限制器和启动.事故.超载

的信号装置

参考答案:D

参考解析:A项,吊物不应从人员或重要设备上空通过,运行中的吊物距障碍物

应在0.5m以上。B项,拆装吊运备件时;不应在屋面开洞或利用桁架.横梁悬挂

起重设施。不应用煤气.蒸汽.水管等管道作起重设备的支架。C项,铁道运输车

辆进入卸料作业区域和厂房时,应有灯光信号及警示标志,车速不应超过

5km/h0

[单选题]7.按照球团矿的碱度一般分为酸性球团矿和熔剂性球团矿。酸性球团

矿的特点不包括()。

A.品位高

B.强度好

C.便于长途运输

D.成本高

参考答案:D

参考解析:酸性球团矿与熔剂性球团矿相比,前者在生产上不会引起操作上的

困难,而且其品位高.强度也好,便于长途运输;同时也由于大多数烧结厂生产

高碱度烧结矿,需要酸性球团矿配合使用以满足高炉冶炼的要求,所以,目前

世界各国仍以生产酸性球团矿为主。

[单选题]8.下列关于电炉冶炼过程中,可采取的安全控制措施正确的是

()O

A.电炉的最大出钢量,不应超过平均出钢量的130%

B.30t及其以上的电炉,均应采用高架式布置

C.电炉炼钢车间可设置单路电源供电,提高电能利用效率

D.氧气阀门站至氧燃烧嘴和碳氧喷枪的氧气管线,应采用铜制作

参考答案:B

参考解析:电炉炼钢生产是高温多相的物理化学反应,危险因素较多。设备设

施的安全措施包括:①电炉的最大出钢量,不应超过平均出钢量的120吼②30t

及其以上的电炉,均应采用高架式布置,并采用钢水罐车出钢。③电炉炼钢车

间必须设置两路电源供电,基础自动化与过程控制计算机系统必须设置应急电

源。④氧气阀门站至氧燃烧嘴和碳氧喷枪的氧气管线,应采用不锈钢制作,并

应在软管接头前焊接长1.5m以上的铜管。

[单选题]9.铝在生产过程中由4个环节构成,下列选项中,工艺排序正确的是

()O

A.铝矿石开采一氧化铝制取一电解铝冶炼一铝加工生产

B.铝矿石开采一电解铝冶炼一氧化铝制取一铝加工生产

C.铝矿石开采一铝加工生产一电解铝冶炼一氧化铝制取

D.铝矿石开采一氧化铝制取一铝加工生产一电解铝冶炼

参考答案:A

参考解析:铝在生产过程中由4个环节构成一个完整的产业链:铝矿石开采一

氧化铝制取一电解铝冶炼一铝加工生产。

[单选题]10.除尘是烧结作业过程中的重要步骤,也是保护作业人员免受粉尘危

害的主要举措。按照除尘机理,下列属于机械除尘器的是()。

A.惯性除尘器

B.过滤式除尘器

C.湿式除尘器

D.电袋复合除尘器

参考答案:A

参考解析:烧结过程产生的粉尘较多,根据实际情况采用不同的除尘器进行除

尘,按照除尘机理主要分为机械除尘器(重力沉降室.惯性除尘器和旋风除尘

器).过滤式除尘器(布袋除尘器和颗粒层除尘器).湿式除尘器(低能湿式除

C.容易触及的移动式卸料漏矿车的裸漏电线应设置防护网

D.粉料.湿料矿槽倾角不应小于50°

参考答案:D

参考解析:原料仓库应符合的要求包括:①堆料高度应保证抓斗吊车有足够的

安全运行空间,抓斗处于上限位置时,其下沿距料面的高度不应小于0.5m。②

应设置挡矿墙和隔墙。③容易触及的移动式卸料漏矿车的裸露电源线或滑线,

应设防护网,上下漏矿车处应悬挂警示牌或信号灯。④粉料,湿料矿槽倾角不应

小丁65。,块矿矿槽不应小丁50。。采用抓斗上料的矿槽,上部应设安全设

施。

[单选题]15.烧结过程最常用的除尘器之一是()。

A.颗粒层除尘器

B.旋风除尘器

C.高能文氏管除尘器

D.脉冲布袋除尘器

参考答案:D

参考解析:烧结过程产生的粉尘较多,根据实际情况采用不同的除尘器进行除

尘,最常用的是脉冲布袋除尘器和电除尘器。

[单选题]16.带式焙烧机法已成为主流工艺。其生产设备不包括()。

A.圆盘给料机

B.配料秤

C.辐压机

D.烧结矿成品处理设备

参考答案:D

参考解析:带式焙烧机工艺生产设备主要包括:圆盘给料机.配料秤.干燥窑.辐

压机.混合机.造球机.带式焙烧机.振动筛.风机及除尘器等。

[单选题]17.焦炉工艺设备包括护炉设备和煤气设备两部分,下列相关叙述错误

的是()。

A.护炉设备包括炉门.炉框.保护板.炉柱.纵横拉条及大小弹簧

B.煤气设备包括荒煤气导出设备和加热煤气设备

C.加热煤气设备包括加热煤气管道和交换传动装置

D.加热煤气管道作用是改变焦炉加热系统内煤气.空气和废气的流动方向

参考答案:D

参考解析:加热煤气管道用于向焦炉供给加热用煤气,分为单热式(单烧焦炉

煤气或单烧高炉煤气)和复热式(既可烧焦炉煤气,又可烧贫煤气)。为防止

焦炉煤气中的禁等杂质沉积,焦炉煤气管道上设有预热器。为使两种煤气混合

均匀,混合煤气管道上设有混合器。交换传动装置包括交换机和交换传动机

构。其作用是改变焦炉加热系统内煤气.空气和废气的流动方向。

[单选题]18.当前铜冶炼以火法冶炼为主,其中闪速熔炼技术是世界铜熔炼的主

流工艺技术,其优点不包括()。

A.热强度低

B.单炉处理量大

C.炉子寿命长

D.环保效果好

参考答案:A

参考解析:铜熔炼作为铜冶炼工艺的重要环节,其常用技术有闪速熔炼技术和

富氧吹炼铜技术。其中:闪速熔炼技术是世界铜熔炼的主流工艺技术,且口臻

成熟;闪速熔炼技术成熟可靠.热强度高.单炉处理量大.炉子寿命长.环保效果

好。

[单选题]19.原料储料设备设施分布广.人员比较分散.粉尘大.作业环境差,工

人的劳动强度大.易疲劳,存在诸多危险有害因素。下列选项中,不属于翻车机

主要危险有害因素的是()。

A.易造成人员碰撞伤害

B.易发生机械碰撞伤害

C.易发生跌倒摔伤或坠落伤害

D.易发生火灾伤害

参考答案:D

参考解析:翻车机主要危险有害因素包括:①在翻车机区域车辆进出频繁,易

造成人员碰撞伤害。②翻车作业时,易发生机械碰撞伤害。③矿槽算子磨损或

缺失,易发生跌倒摔伤或坠落伤害。④处理捅槽堵料.粘料故障时,易发生风管

脱落伤人或物料飞溅伤眼的危险。

[单选题]20.泥炮是高炉出铁后采用耐火材料将铁口迅速堵住的专用设备。按驱

动方式不同,不属于此项分类的是()。

A.气动式

B.电动式

C.内燃式

D.液压式

参考答案:C

参考解析:泥炮是高炉出铁后采用耐火材料将铁口迅速堵住的专用设备。它要

在高炉全风压条件卜将炮泥压进铁口逋道,其压力必然大于炉缸内压力。按驱

动方式不同,泥炮分为气动式.电动式和液压式3种。由于气动泥炮活塞推力

小,打泥压力不稳而已被淘汰。

[问答题]1.F氧化铝厂采用拜耳法生产氧化铝,生产工艺为:原料储运.石灰消

化原矿浆制备.高压溶出.赤泥沉降洗涤.分解与种子过滤.蒸发及排盐,氢氧化

铝焙烧与包装等。原料.中间产品.产品主要有:铝土矿.石灰.液碱.燃煤.硫酸.

柴油.硫酸镇.赤泥.氧化铝.灰渣.煤气.过热蒸汽.液氨.水等。该厂生产的主要

工作由本厂负责,辅助性工作承包给G企业。F厂主办公楼有2部电梯,1套消

防系统,26个灭火器。

F厂自备煤气站和热电站。煤气站生产氢氧化铝焙烧用煤气,煤气生产能力为

3

65000N•m/ho热电站有3台130t/h燃煤锅炉.2套12MW汽轮发电机组.1套

25MN汽轮发电机组。热电站生产270c的蒸汽,生产能力为220t/h,蒸汽在管

道中的输送压力为3.7MPao

F厂热力工程系统有:主厂房.堆煤场.燃煤破碎筛分输送系统.油泵房.除盐水站.

点火泵房.灰渣库.熔盐加热站.除灰系统.供热管网.氨法脱硫系统等。工艺间物

料采用管道或机动车辆输送。

2010年3月,F厂组织了安全检查,对发现的事故隐患分析表明,现场作业人

员没有意识到的事故隐患占31%,查出的两个重大事故隐患I.H在2010年1月

份检查时就已发现。重大事故隐患I未整改的原因是F厂的甲车间认为应由乙

车间负责整改,乙车间认为应由甲车间负责整改;重大事故隐患H未整改的原

因是F厂认为应由G企业出整改资金,G企业认为应由F厂出整改资金。

要求:根据以上资料,回答下列问题。

1.指出F厂原料.中间产品.产品中的火灾爆炸物质并说明理由。

2.指出上述场景中的特种设备。

3.指出F厂热力工程系统中危险因素及其存在的单元。

4.确定重大事故隐患I.II的整改责任单位并说明理由。

5.针对安全检查发现的问题,提出整改措施。

参考答案:无

参考解析:1.具有燃烧爆炸性质的危险物质可分为七大类:爆炸性物质.气体燃

烧性物质.液体燃烧性物质.固体燃烧性物质.自燃物质.遇水易燃物质以及氧化

性物质。F厂原料.中间产品.产品中的火灾爆炸物质包括:(1)燃煤.理由:

属于易燃(自燃)物质。(2)柴油。理由:属于易燃液体。(3)煤气。理

由:主要成分是一氧化碳,具有燃烧爆炸的特性,属于易燃气体。(4)硫酸铁.

硫酸。理由:属于强氧化性物质。

2.根据《特种设备安全监察条例》的规定,特种设备是指涉及生命安全,危险

性较大的锅炉.压力容器(含气瓶).压力管道.电梯.起重机械.客运索道.大型

游乐设施和场(厂)内专用机动车辆。案例中,特种设备有:电梯.锅炉.蒸汽

管道和压力容器。

3.根照《企业职工伤亡事故分类》(GB6441),综合考虑起因物.引起事故的

诱导性原因.致害物,伤害方式等,将危险因素分为20类:物体打击.车辆伤害.

机械伤害.起重伤害.触电.淹溺.灼烫.火灾.高处坠落.坍塌.冒顶片帮.透水.放

炮.火药爆炸.瓦斯爆炸.锅炉爆炸.容器爆炸.其他爆炸.中毒和窒息及其他伤

害。F厂热力工程系统中存在的主要危险有害因素及其存在单元包括:

(1)火灾。其存在单元有:堆煤场.燃煤破碎筛分输送系统.油泵房.点火泵房.

溶盐加热站等。

(2)其他爆炸。其存在单元有:除灰系统(粉尘爆炸).热力管网(管道爆

炸)O

(3)坍塌。其存在单元是:堆煤场。

(4)高处坠落。其存在单元是:主厂房等检修。

(5)淹溺。其存在单元是:除盐水站。

(6)触电。其存在单元是:各种电气设备。

(7)机械伤害。其存在单元是:各种机械。

(8)窒息和中毒。其存在单元是:供热管网气体。

(9)灼烫危害。其存在单元是:熔盐加热站.热力工程系统.供热管网。

(10)车辆伤害。其存在单元是:机动车辆输送。

4.重大事故隐患I.II的整改责任单位均为F厂。理由:(1)生产经营单位

是本单位事故隐患排查.整改.防控的主体。(2)生产经营单位应当保证事故隐

患排查.整改.防控的主体。(3)生产经营单位主要负责人组织制定并实施本单

位重大事故隐患治理方案。(4)生产经营单位对承包方.承租方的隐患排查负

有统一协调,管理的职责。

5.针对安全检查发现的问题,提出以下整改措施:(1)加强员工教育培训,

增强安全意识。(2)建立健全安全生产责任制,并保证落实。(3)建立健全

隐患的排查.治理,复查,举报等隐患排查制度。(4)加强安全生产投入,建立

隐患排查专项资金使用制度。(5)坚持相关方管理,签订安全生产管理协议,

明确各方安全生产职责。(6)对重大事故隐患要制定整改方案,落实整改措

施;整改完毕后,应对整改情况进行评估。

[问答题]2.2013年6月16日13时20分左右,C钢铁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大型轧

钢厂发生机械伤害事故,造成1人死亡,直接经济损失约80万元。

2013年6月16日7时30分,夜班调度值班长张某交班时,告诉白班调度值班

长唐某说:“线材生产线打包机的2号线和4号线工作卡线,有断腰现象。”8

时,唐某便直接到有故障的线材生产线打包机现场了解情况,发现维检工李某

已在现场观察打包机的运行状况,对出现卡线.断腰的故障进行排除。维检工李

某上午一直在断断续续修理打包机,对打包机边维修,边观察。11时40分,打

包机故障排除。然后,李某回休息室吃午饭。这时,唐某也回到了调度室,12

时40分,唐某在调度室的实时监控器内发现打包机又出现故障,就用对讲机呼

叫李某到现场排除故障。12时50分,李某和唐某几乎同时到达打包机现场。此

时,打包机经过操作工崔某和袁某的处埋后已经正常打包运转了。唐某.崔某.

李某.袁某就一起回到操作室。这时,设备科技术员刘某也到操作室了解打包机

故障情况。发现打包机1号线的打包线不多了,唐某就用对讲机呼叫闫某开叉

车过来装卸打包线,叉车卸完打包线后,打包机操作工崔某派袁某把刚卸的打

包线与1号线焊接到一起,在这期间打包机正常运转。13时15分左右,李某要

回休息室休息,唐某就对李某说:“别回去休息了,也快到上班点儿了,打包

机老有事,在这儿休息会儿,打包机再有事,在这儿就处理了。”李某说:

“不行,我得回去休息,不休息我头晕,下班后就回不了家了。”这样,唐某

就没再说什么。然后,李某和刘某一同出了操作室。此时,打包机仍然在正常

工作。此时,袁某把线焊接好后在磨线,崔某看到袁某磨线时,就把打包机停

了下来。大约10s后,袁某向操作工崔某示意线磨好了,可以打包了。崔某看

到后,就按下打包机的启动键。与此同时,与李某一道走出操作室的刘某发现

李某没在身边,扭头一看,李某已到打包机南侧并被打包机压实小车和线道架

击中头部。于是,他急忙跑向操作台喊停车。听到外边大喊停车,崔某当即按

下紧急制动键。停车后,刘某发现李某已经倒在打包机南侧地上,安全帽掉在

一边,就马上喊其他人救援。

要求:根据以上资料,回答下列问题。

1.指出轧钢厂可能导致员工罹患的职业病及其有害因素。

2.说明调度值班长唐某在接到事故报告后应采取的应对措施。

3.简述生产经营单位应急预案编制程序。

4.简述现场处置方案注意事项。

参考答案:无

参考解析:1.轧钢厂可能导致员工罹患的职业病及其有害因素包括:(1)中暑

一高温。(2)噪声聋一噪声。(3)白内障一红外线。(4)一氧化碳中毒一一

氧化碳(CO)o(5)其他尘肺病一金属粉尘。

2.调度值班长唐某在接到事故报告后应采取的应对措施包括:(1)询问并核

实现场情况。(2)向有关人员和部门报告。(3)通知其他人员做好撤离准

备。(4)通知相关人员和部门做好事故应急响应准备。

3.生产经营单位应急预案编制程序为:(1)成立应急预案编制工作组。

(2)收集资料。(3)风险评估。(4)应急能力评估。(5)编制应急预案。

(6)应急预案评审。

4.现场处置方案注意事项主要包括:(1)佩戴个人防护器具方面的注意事

项。(2)使用抢险救援器材方面的注意事项。(3)采取救援对策或措施方面

的注意事项。(4)现场自救和互救注意事项。(5)现场应急处置能力确认和

人员安全防护等事项。(6)应急救援结束后的注意事项。(7)其他需要特别

警示的事项。

[问答题]3.X年X月X日10时50分,某钢铁公司某钢铁工业学院,在实习学

生铁301班从炉后工作与炉前工作的铁302班调换不久,自建6.88而高炉的铸

铁场砂型处发生铁水与铁管爆炸事故,造成师生26人的重大伤亡,其中死亡8

人,伤18人。

X月义日10时30分,由铁301班实习生孙某等三人开始打开铁口,但是没有

打开,他们为了及时出铁就请来工人孙某将铁匚打开了,火龙般的铁水从炉内

一跃涌出。当铁水流淌到砂型上时,在现场观看的人员都看到铁水往上冒泡,

特别是铁水淌到砂衔模型时,在铁管周围冒的泡较大,在铁水快要流完的时

候,砂型的铁水表面已发暗红色,稍有凝固状态。这时教员陈老师,职员程某.

学生李某等人看到带有铁管模型的铁水向四周铺渲,而且还上下鼓动着,大家

都往后退。当时陈老师就喊了一声:“可能要爆炸!快跑开!”职员程某也喊

了一声:“要爆炸!”随着大家转身后退的倾刻之间,即在10时50分许发生

了强烈的爆炸,铁管和将凝固的铸砂衔已被全部崩碎。

经对事故现场检查,发生铁水爆炸地点是在砂型流铁沟西侧,铁302班学生姜

某与职员程某合作的8个砂衔中靠近炉体方向的第三.第四砂衔段。爆炸点地形

低洼潮湿,地表面上有约10cm深的砂子,砂土底下有石头和红砖,地表面无爆

炸痕迹,爆炸的铁水面积直径约70cm,8个砂衔铸件只剩下4个。距爆炸地点

5川远有一个汽油桶,双层被穿透。距爆炸点12川远的热风炉和煤气管道约有一

分厚的钢板也被击穿,飞片从爆炸点击穿距离26m远的机械厂窗玻璃后进入屋

内,又击中11m多远的墙壁上。造成工人.教员.学生共26人伤亡,死亡者和受

伤者的伤害部位多数是胸部.头部和四肢,惨不忍睹。当时死亡和受伤的人员相

距爆炸点最近的3m远,最远的8m远,可见其杀伤面积之广,爆炸威力之巨

大。

要求:根据以上材料•,试分析这起事故的直接原因和间接原因。

参考答案:无

参考解析:(1)这起事故的直接原因是:铁水流淌到潮湿的砂型上,发生铁水

与铁管爆炸事故。

(2)这起事故的间接原因包括:

①安全管理制度不健全,没有对潮湿砂型进行检查;

②安全知识教育与安全技能培训不到位,大家对潮湿砂型遇到铁水会爆炸认识

不足。

共享题干题

2013年9月9日上午8时35分,某新材料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矿冶分公司铅冶

炼厂在粗铅冶炼建设项目试生产调试期间发生一起喷炉灼烫事故,造成8人死

亡,10人受伤,其中重伤3人。

该建设项目于2011年3月由A省冶金研究设计院完成可行性研究,2012年2月

该公司与B科技有限公司签订“顶吹沉没炉炼铅新方法”技术转让合同,4月开

工建设。

该建设项目采用富氧顶吹熔炼工艺,属熔池熔炼,其反应区位于渣层。精矿.熔

剂,燃料和富氧空气连续加入炉内,富氧空气输送喷枪头部沉没于渣中,气泡从

熔体中逸出形成的烟气通过烟道进入制酸系统。反应产出的粗铅和富铅渣通过

炉体下部的放铅口和放渣口间断放出。富氧顶吹熔炼炉和喷枪是该工艺的两个

核心设备。

事故发生前,该装备尚处于试生产调试阶段。9月9日凌晨在试车中曾从加料口

喷出炉渣,将加料皮带烧坏,6时20分开始采用人工加料。8时35分,调试现

场指挥打开观察孔向炉内观察,之后指挥控制工下枪,并在观察富氧空气输送

喷枪架刻度后,再次指挥控制工下枪,随后又一次观察喷枪刻度,并给出提枪

信号,喷枪尚未动作,即从加料口喷出一股白烟,此时,10余吨温度高达

1150℃的炉渣将炉顶盖的西面掀开,直接喷向控制室方向,摧毁了控制室及设

施,造成现场9人中,6人当场死亡,3人从三楼跳窗坠地后重伤,其中2人经

抢救无效死亡。炉渣喷出控制室后,将距炉体47m的原料厂房玻璃击碎,造成

其他人员受伤。本次事故共造成8人死亡.10人受伤,其中3人重伤。

要求:根据以上资料,回答下列问题。

[单选题]1.按照《生产安全事故报告和调查处理条例》(国务院令第493

号),这起事故构成的事故等级是()。

A.特别重大事故

B.特大事故

C.重大事故

D.较大事故

E.一般事故

参考答案:D

参考解析:根据生产安全事故造成的人员伤亡或者直接经济损失,事故一般分

为以下等级:①特别重大事故,是指造成30人以上死亡,或者100人以上重伤

(包括急性工业中毒,下同),或者1亿元以上直接经济损失的事故。②重大

事故,是指造成10人以上30人以下死亡,或者50人以上100人以下重伤,或

者5000万元以上1亿元以下直接经济损失的事故。③较大事故,是指造成3人

以上10人以下死亡,或者10人以上50人以下重伤,或者1000万元以上5000

万元以下直接经济损失的事故。④一般事故,是指造成3人以下死亡,或者10

人以下重伤,或者1000万元以下直接经济损失的事故。上述内容所称的“以

上”包括本数,所称的“以下”不包括本数。本案例中,事故造成8人死亡.10

人受伤,其中3人重伤,事故等级为较大事故。

该建设项目于2011年3月由A省冶金研究设计院完成可行性研究,2012年2月

该公司与B科技有限公司签订“顶吹沉没炉炼铅新方法”技术转让合同,4月开

工建设。

该建设项目采用富氧顶吹熔炼工艺,属熔池熔炼,其反应区位于渣层。精矿.熔

剂,燃料和富氧空气连续加入炉内,富氧空气输送喷枪头部沉没于渣中,气泡从

熔体中逸出形成的烟气通过烟道进入制酸系统。反应产出的粗铅和富铅渣通过

炉体下部的放铅口和放渣口间断放出。富氧顶吹熔炼炉和喷枪是该工艺的两个

核心设备。

事故发生前,该装备尚处于试生产调试阶段。9月9日凌晨在试车中曾从加料口

喷出炉渣,将加料皮带烧坏,6时20分开始采用人工加料。8时35分,调试现

场指挥打开观察孔向炉内观察,之后指挥控制工下枪,并在观察富氧空气输送

喷枪架刻度后,再次指挥控制工下枪,随后又一次观察喷枪刻度,并给出提枪

信号,喷枪尚未动作,即从加料口喷出一股白烟,此时,10余吨温度高达

1150C的炉渣将炉顶盖的西面掀开,直接喷向控制室方向,摧毁了控制室及设

施,造成现场9人中,6人当场死亡,3人从三楼跳窗坠地后重伤,其中2人经

抢救无效死亡。炉渣喷出控制室后,将距炉体47m的原料厂房玻璃击碎,造成

其他人员受伤。本次事故共造成8人死亡.10人受伤,其中3人重伤。

要求:根据以上资料,回答下列问题。

[单选题]2.按照《生产安全事故报告和调查处理条例》(国务院令第493

号),这起事故由()负责调查。

A.国务院

B.国资委

C.事故发生地省级人民政府

D.事故发生地设区的市级人民政府

E.事故发生地县级人民政府

参考答案:D

参考解析:重大事故.较大事故.一般事故分别由事故发生地省级人民政府.设区

的市级人民政府.县级人民政府负责调查。省级人民政府,设区的市级人民政府.

县级人民政府可以直接组织事故调查组进行调查,也可以授权或者委托有关部

门组织事故调查组进行调查。未造成人员伤亡的一般事故,县级人民政府也可

以委托事故发生单位组织事故调查组进行调查。本案例中事故属于较大事故,

应由设区的市级人民政府负责调查。

该建设项目于2011年3月由A省冶金研究设计院完成可行性研究,2012年2月

该公司与B科技有限公司签订“顶吹沉没炉炼铅新方法”技术转让合同,4月开

工建设。

该建设项目采用富氧顶吹熔炼工艺,属熔池熔炼,其反应区位于渣层“精矿,熔

剂.燃料和富氧空气连续加入炉内,富氧空气输送喷枪头部沉没于渣中,气泡从

熔体中逸出形成的烟气通过烟道进入制酸系统。反应产出的粗铅和富铅渣通过

炉体下部的放铅口和放渣口间断放出。富氧顶吹熔炼炉和喷枪是该工艺的两个

核心设备。

事故发生前,该装备尚处于试生产调试阶段。9月9日凌晨在试车中曾从加料口

喷出炉渣,将加料皮带烧坏,6时20分开始采用人工加料8时35分,调试现

场指挥打开观察孔向炉内观察,之后指挥控制工下枪,并在观察富氧空气输送

喷枪架刻度后,再次指挥控制工卜枪,随后又一•次观察喷枪刻度,并给出提枪

信号,喷枪尚未动作,即从加料口喷出一股白烟,此时,10余吨温度高达

1150C的炉渣将炉顶盖的西面掀开,直接喷向控制室方向,摧毁了控制室及设

施,造成现场9人中,6人当场死亡,3人从三楼跳窗坠地后重伤,其中2人经

抢救无效死亡。炉渣喷出控制室后,将距炉体47m的原料厂房玻璃击碎,造成

其他人员受伤。本次事故共造成8人死亡.10人受伤,其中3人重伤。

要求:根据以上资料,回答下列问题。

[多选题]3.根据《生产安全事故报告和调查处理条例》(国务院令第493

号),事故报告应包括的内容是()。

A.事故发生单位及受害者概况

B.事故发生经过和事故救援情况

C.事故造成的环境污染情况

D.事故发生的原因和事故性质

E.事故责任的认定以及对事故责任者的处理建议

参考答案:BDE

参考解析:事故调查报告应当包括下列内容:①事故发生单位概况;②事故发

生经过和事故救援情况;③事故造成的人员伤亡和直接经济损失;④事故发生

的原因和事故性质;⑤事故责任的认定以及对事故责任者的处理建议;⑥事故

防范和整改措施。

该建设项目于2011年3月由A省冶金研究设计院完成可行性研究,2012年2月

该公司与B科技有限公司签订“顶吹沉没炉炼铅新方法”技术转让合同,4月开

工建设。

该建设项目采用富氧顶吹熔炼工艺,属熔池熔炼,其反应区位于渣层。精矿,熔

剂.燃料和富氧空气连续加入炉内,富氧空气输送喷枪头部沉没于渣中,气泡从

熔体中逸出形成的烟气通过烟道进入制酸系统。反应产出的粗铅和富铅渣通过

炉体下部的放铅口和放渣口间断放出。富氧顶吹熔炼炉和喷枪是该工艺的两个

核心设备。

事故发生前,该装备尚处于试生产调试阶段。9月9日凌晨在试车中曾从加料口

喷出炉渣,将加料皮带烧坏,6时20分开始采用人工加料。8时35分,调试现

场指挥打开观察孔向炉内观察,之后指挥控制工下枪,并在观察富氧空气输送

喷枪架刻度后,再次指挥控制工下枪,随后又一次观察喷枪刻度,并给出提枪

信号,喷枪尚未动作,即从加料口喷出一股白烟,此时,10余吨温度高达

1150℃的炉渣将炉顶盖的西面掀开,直接喷向控制室方向,摧毁了控制室及设

施,造成现场9人中,6人当场死亡,3人从三楼跳窗坠地后重伤,其中2人经

抢救无效死亡。炉渣喷出控制室后,将距炉体47nl的原料厂房玻璃击碎,造成

其他人员受伤。本次事故共造成8人死亡.10人受伤,其中3人重伤。

要求:根据以上资料•,回答下列问题。

[多选题]4.如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