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专题五地表形态的塑造
考点一岩石圈物质循环
(2023浙江6月选考,3—4,4分)下图为广
东某丹霞地钝景观图,该地貌主要发育于
白垩纪的红色地层。该地质时期,当地主要
受信风、副
高控制。完成下面两题。
1.该地貌景观的物质组成是
A.砂砾岩B.石灰岩
C.石英岩D.花岗岩
A]由图喉II,该眼断觊JW潮显的^构也属于加积岩。
砂解泥陆榴I积侬的底哈,故H襁岩鳏物积
岩,但石砌多为灰臼色B错。石期提变质着彳撵造
是割谢侵A岩),不照层
理鳍C、D镶
2.该红色地层形成时期的气候特任为()
A.冷湿B.暖湿C.冷干D.暖干
D]该崛小期,当蛀螃息讶醐官影响,信风T51肝
燥副图蒯卜的地区气流卜沉降水稀少,气雨旱月当地
纬度摘氐这说月例的气候尚11晶暖
干,小她)
读图,回答下面两题。
图例尸1花岗岩E松放沉积物E变质岩月1断乂
3.(2021北京,5,3分)图示地区地质地貌演化的顺序是
()
A.甲乙丁丙B.乙丙丁甲C.丙丁甲乙D.T
乙丙甲
4(2021北京63分)甲图中,形成最晚的是()
A.B.C.D.
DC命题意图本题组以地层的剖面示意图为载体.考行
地质地貌的演化过程;主要考查获取和解读地理信息、
调动和运用地理知识的能力;体现了区域认知、综合思
维等地理核心素养;突出了综合性的考杳要求。
I.审题指导解答本题的关键是获取图中的信息,明确岩
石的性质,并通过其形态的变化推断其演化过程。
解题思路花岗岩化形成时伴随高温岛压的环境,在具
周边会形成变质岩,且花岗岩顶部较为平坦,如丁图所示;
随着表层变质岩不断被侵蚀,花岗岩裸露出来,接受外力
侵蚀,顶部逐渐凹凸不平,变质岩岩层也越来越薄;随后
在左侧出现断层,断层下沉处由于地势低,接受沉积。所
以囿示地区地质地貌演化的顺疗是丁乙丙甲,选D°
解题思路甲图中,先发生断层,断层左则由于相对下沉,
接受沉积。故形成最晚的是发生断层后在低处沉积的松
散沉积物,选C。
下图示意某地质剖面,其中①指断层。据此完成下
面两题。
断
层
石
劈
岩
灰
岩
岩
器
誉
5.(2020课标川,7,4分)①②(⑨④中最先形成的是()
A.①B.②C.③D.④
答案D按照沉枳的规律,先沉积的在下,后沉积的在
上。②形成的比④晚;①处断层线通过④所在岩层,但没
有通过②所在岩层,故①形成的时间早于②晚于④;③为
堆积于②表层的喷出性岩浆岩,其形成应晚于②;故①②
③<3)中形成最早的是④。
6.(2020课标IH,8,4分)砂砾石层的下界为相对平坦而广
阔的面。该面形成时期,所在区域可能()
A.地壳持续抬升,遭受侵蚀
B.地壳持续下降,接受沉积
C地壳运动稳定,遭受侵蚀
D.地壳运动稳定,接受沉积
答案C砂砾石层的下界相对平坦.说明该区域地壳
运动稳定,但砂砾石层的下界面有明显岩层缺失痕迹,可
能是岩层遭受侵蚀。
下图所示地貌景观位于今北地区,其形成需要特定
的地质条件。读图文材料,回答下题。
丹霰山
7.(2020天津,4,3分)形成上图所示地貌景观的岩石类型、
地质构造和所需的外力作用分别是()
A.变质岩、水平裂隙、流水侵蚀
B.沉积岩、水平裂隙、风力侵蚀
C.岩浆岩、垂直裂隙、风力侵蚀
D.沉积岩、垂直裂隙、流水侵蚀
答案D由景观图可以看出该地岩石有明显的层理
构造,应为沉积岩;广东省降水丰富,外力作用以流水作
用为主:;山体陡峻,存在垂直裂隙,在流水侵蚀作用下,形
成这一特殊地貌。该处地貌为典型的丹霞地貌,多“顶平、
身陡、麓缓”的红层砂岩山体。
2019年2月19日,我国在塔里木盆地顺北油气田
完成某钻井拈探,钻井深8588米,创亚洲陆上拈井最深
纪录。据此完成下题。
8.(2019海南单科,15,3分)该钻井深8500多米表明当地
拥有深厚的()
A.侵入岩B.喷出岩
C.变质岩D.沉积岩
答案D该钻井钻探目的是勘探油气资源,深达8588
米,说明油气储存在此深度内;油气等化石燃料储存在沉
积岩中,故表明当地拥有深厚的沉积岩.
某中学背山面河。该校组织学生开展野外采集岩石
标本的实践活动。一组学生上山在基岩上打了2块岩石
标本,另一组学生去河床捡了2块岩石标本。下图为学
生们采集的岩石标本,经地理老师鉴定有砂砾岩、页岩、
石灰岩和花面岩。完成下而两题。
①②③
9.(2018浙江4月选考,22,2分)4块岩石标本,属于岩浆岩
的是()
A.①B.②C.③D.④
答案D页岩一般有明显的层理构造,且颗粒较细小,
与①相符;砂砾岩颗粒物粗大、大小不一,与③相符;花岗
岩为岩浆岩,不可能含有化石,也没有层理构造,且物质
颗粒较粗大,与④相符;石灰岩为海相沉积岩,可能含有
化石,与②相符。故D正确。
10.(2018浙江4月选考,23.2分)从基岩上打来的岩石标
本,成因是()
A.岩浆侵入
B.海洋中溶解物化学沉积
C.岩浆喷出
D.碎刑物沉积并固结成岩
答案D河床中捡来的岩石标本,受河水侵蚀作用,一
般外观较圆;而从基岩上打下的岩石标本,一般外观棱角
分明;结合4块岩石标本的外观,可判断从基岩上打来的
岩石标本是①和③,结合上题分析,可判断为页岩和砂砾
岩,均为陆地沉积环境下形成的沉积岩,故D正确。
下图为某地的地质剖面示意图。读图,回答下题。
回沉积物
£3砂岩
国石灰岩
国页岩
国花岗岩
W溶洞
\断层
11.(2018北京文综,4,4分)图中()
A.甲处的物质主要来源于地壳
B.断层发生在花岗岩形成之后
C.岩浆侵入可能导致乙处岩石变质
D.丙处的溶洞景观山岩浆活动造成
答案C本题考查地壳物质循环与地质作用。甲处为
花岗岩,属于岩浆岩,物质来源于地幔中的软流层,A项错
误;读图可知,甲在丙之后,断层在丙之前,故甲在断层之
后,B项错误;乙在岩浆岩附近,高温高压下易变质,C项正
确;溶洞景观由流水溶蚀作用造成,D项错误。
某矿物形成于上地慢软流层,后随岩浆活动到达地
表。人们在下图所示古火山的岩浆岩及河滩泥沙中均发
现了该矿物。读图文材料,回答下题。
12.(2015天津文综,3.4分)使该矿物从上地幔软流层到
达河滩泥沙中的地质作用,依次应为()
A.岩浆喷发岩层断裂风化、侵蚀搬运、沉积
B.岩浆喷发岩层断裂搬运、沉积风化、侵蚀
C岩层断裂岩浆喷发风化、侵蚀搬运、沉积
D.岩层断裂岩浆喷发搬运、沉积风化、侵蚀
答案C本题考查影响地表形态的内、外力作用。该
矿物形成于上地幔,然后经过地质作用到达河滩泥沙中。
那么,应该是岩层断裂后,该矿物通过岩浆喷发而出露地
表,然后经外力的风化、侵蚀作用,再经过流水搬运在河
滩泥沙中沉积,C项正确。
岩石物质循环模型说明岩石通过不同的过程可以
从一种形态转化成为另一种形态。
13.(2013上海单科,5,2分)大理岩是有灰岩经过程①形
成的。在这一过程中()
A.温度升高,压力降低B.温度降低,压力升高
C.温度升高,压力升高D.温度降低,压力降低
答案C石灰岩经过高温、高压的变质作用变质成大
理岩。①过程代表变质作用,则这过程中温度7I高JE
力升高。
12.(2013上海单科,6,2分)图中能够反映大洋中脊处新
的洋壳形成过程的代码是()
A.②B.③C.④D.⑤
答案C大洋中有位于板块的生长边界,岩浆从板块
的分离边界处喷发形成海岭。大洋中脊处新的洋壳是因
为岩架活动形成。图中④表示岩浆活动形成岩浆岩。
考点二内力作用与地貌
新西兰南岛上的南阿尔卑斯山脉(约42°~45°S)位于
板块边界附近,呈东北一西南走向,其形态受板块运动
和以流水为主的外力作用共同影响。某科研团队对该山
脉东西向剖面形态进行研究,观测到目前该山脉仍在升
高并向西扩展;模拟研究表明未来该山脉升高速度逐渐
放缓,高度将趋于稳定。据此完成下面三题。
1.(2023全国乙,6,4分)推测目前该山脉仍在升高并
向西扩展是由于()
A.板块挤压B.火山不断喷发
C.板块张裂D.岩浆持续侵入
1.A由材料“南阿尔卑斯山脉(约42°~45。S)位于板块边
界附近,呈东北一西南走向,其形态受板块运动和以流水
为主的外力作用共同影响”可知,该山脓仍在升高并向西
扩展与板块运动有关,结合六大板块相关知识可判断南阿
尔卑斯山脉由太平洋板块和印度洋板块碰撞挤压形成,A
正确。火山喷发可使山脉升高,但对山脉向西扩展影响很
小;板块张裂形成裂谷;岩浆持续侵入对该山脉向西扩展
影响极小。
图显示地中海北岸某地水系分布,①②③④为湖泊,
其中①②③分别与入湖河流构成独立.人系。研究者在野
外考察中发现,①②③南侧高地上均存在谷地,谷底卵
石堆积。研究表明该地曾发生过水系重组。据此完成下
2.(2023全国甲,8,4分)据水系变化推测,MN一线
()
A.南部抬升,北部沉降
B,南部沉降,北部抬升
C.褶皱隆起
D.褶皱凹陷
2.A由图文材料可知,VN一线北部地势大体上北高南低,
基本延续了水系重组之前该地区的地势帧斜方向.VN一线
南部为高地,且地势由北向南倾斜,说明MN一线南部岩体
在构造运动中发生了整体抬升,在MN一线形成断层构造,
而一线北部的岩体相对沉降。综上,选项A正确。
(2023河北,14—16,9分)河流阶地的形成及
形忑变化受控于地质构造活动和地理环境变
化。下图为华北某盆地边缘河流阶地被断层
错断的情景,「~14分别为第r4级阶地面,
F为间歇性活动的直立断层,其两侧数据为
校正
后的阶地面高程。据此完成下面三题。
曲一线2025版《5年高考3年模拟》A版
986m
T979m
964m1
T1)59in
I....
949m
T一———947m———一,:mT.
2...,
T-----期川―942mET;
一河床
3.断层F两侧同级阶地而高差的产生是由于
()
A.北盘上升B.两盘差异上升
CWWD.颜娜确
B诩巡他多是防冰侵像伴眦阳诃歇性描F卜而形7戈
的。下为间歇雷舌动的直述li层”,说如郅施发
布僧也蛎城蜗缱溺的总M特点用嘲的升,阶
地被断即锚析,顺便断层南、北躺阶地面出现播是两
盘曜体日柏倘景下出现了田峻勺差异。故选B。
4.断层F错断阶地的活动()
A.心形彪前4硼显
B.T,形成之前不明显
C.T1形成之后不明显
D.T2形成之后不明显
河流阶地的形成发育规律表明四级阶地形成的
痂恻丽、T3、T?、T]。由例总价J1'溷与舌动,
使r,、13、T2被不就驰地记断颔网传物触到
低r级舜也阶顺雌在不碉蝴J、只对最晚形成的
T,未被错断,故可判H^iT,形成后断层活动不明
显懒C。
5.至T2错断前,断层F两侧T3的高差是
()
A.2mB.3mC.4mD.5
m
B揄舸得T3高差值是T:和T2两次错断产生的高
辱嗦加T2两贝联为白舜量诟产±的握可知,已知
T3两侧高差为5m,Tz两侧高差为2m.故在Tz错断前,
T3两侧的高差应为5m-2m=3mo故选B。
下图为某地地质剖面图。完成下面两题。
曲一线2025版《5年高考3年模拟》A版
(m)
400
30()
200
100
0
沉积物砾岩砂岩石灰岩花岗岩大理岩
IIII
新------------------------►老袋断层
6.(2022浙江6月选考,5,2分)图中可能找到化石的是
()
A.B.C.D.
B能找到化石的岩层是沉积岩。图中①是沉积物,②是
沉积岩,③是变质岩,④是岩浆岩,故B正确。
7.(2022浙江6月选考,6,2分)图中甲处()
A.岩层受挤压形成向斜构造
B.受断层影响下陷形成谷地
C.因岩浆活动地表出露喷出岩
D.因外力作用地卜埋藏变质岩
A图中甲处为沉积岩,因地下岩浆活动,此处岩层受到
挤压并向下弯曲,形成了向斜构造,故A正确。
方法点拨地质构造的判读需要观察岩层的形状:岩层
向上弯曲为背斜,向下弯曲为向斜;岩层断裂并上下错动,
形成断层,断层中上升的•侧是地垒,下降的•侧是地堑。
下图为某地的地质剖面示意图。读图,回答下题。
用回花岗岩皮]岩脉圈石灰岩豳砾岩
例因砂岩圜泥岩■煤、断层
8.(2022北京,5,3分)图中()
A.地貌符合向斜成山规律
B.甲处岩脉形成年代晚于断层
C.岩层比的沉积事早
D.岩层与的形成环境相同
B读图可知,岩层向上拱起为背斜构造,地貌为山谷,因
此为背斜成谷;观察甲处岩脉和断层的关系,可以看出岩
脉完整未受到断层影响.B正确;还原断层可以判断岩层
在岩层的上方,则新老;岩层为石灰岩与在浅海环境形
曲一线2025版《5年高考3年模拟》A版
成,为泥岩,至在陆地环境形成。
下图为世界局部图。完成下面两题。
9.(2022浙江6月选考,11,2分)图中海沟的成因是
()
A.欧亚板块张裂B.美洲板块抬升
C.太平洋板块张裂D.太平洋板块俯冲
D海沟的形成是大泮板块与大陆板块挤压碰撞,由于
大洋板块位置较低,俯冲到大陆板块之下,在大洋板块一
侧形成海沟,在大陆板块一侧抬升形成海岸山脉或者是
岛弧。太平洋板块属于大洋板块,美洲板块属于大陆板
块。因此D正确。
知识归纳板块张裂处形成裂谷、断层、海洋或海岭;两
个大陆板块挤压处形成高大的山脉;大陆板块与大洋板
块挤压处形成海沟、海岸山脉或岛弧链。
10.12022浙江6月选考,12,2分)与海沟相伴的宏观地
形有()
海岭裂谷山脉岛弧
A.B.C.D.
C海岭和裂谷位于板块张裂处,因此错误;图中阿留申
海沟北侧有阿留申群岛,因此正确;图中北美洲阿拉斯加
半岛太平洋沿岸是阿拉斯加山脉,因此壬确,故选C。
解题关键从图中获取信息:阿留申海沟北侧有群岛,且
与阿留申海沟延伸方向一致,说明是相伴形成的。
珊瑚礁是由造礁珊瑚和其他生物骨骼共同形成的
生枝质石灰岩,主要分布在热带浅水海域。造礁珊瑚一
般生活在距海面25米以内海域。图2示意珊瑚礁发育
的一种模式的不同阶段。据此完成下面三题。
曲一线2025版《5年高考3年模拟》A版
11.(2021全国甲,9,4分)判断图示珊瑚礁的发育阶段依
次是()
A.B.C.D.
12.(2021全国甲,10.4分)图2所示④阶段珊瑚礁的形成
过程中,海平面可能()
A.先升后降B.先降后升C.持续上升D.
持续下降
13.(2021全国甲,11,4分)西太平洋35°N附近海域也分
布有珊瑚礁,主要原因是这里()
A.於屿众多B.受副热带高压控制
C.受暖流影响D.受东亚季风影响
11-13.CAC命题意图本题组以珊瑚礁发育的一种模式
的不同阶段为教体,考查外力作用的相关知识,主要考查
学生获取与解读地理信息、调动与运用地理知识的能力;
体现了区域认知、综合思维等地理核心素养;突出了综
合性和应用性的考查要求。
11.审题指导解答本题的关键:一是注意获取文字材料中
的信息“造礁珊瑚一般生活在距海面25米以内海域”;二
是获取图中信息、。
解题思路根据文字材料信息可知珊瑚生活在距海面25
米以内海域,根据图中信息可知,珊瑚礁的发育应是先有
海底火山爆发形成火山岛,然后在火山岛周围距海面25
米以内海域有珊瑚生长,接着在火山岛周围形成潟湖,最
后形成珊瑚礁,故C项正确。
12.目题指导解答本题的关键是充分利用材料中信息
的店在联系,挖掘文字材料和图中隐含的条件。
解题思路从图中信息可知,火山岛形成后面积变小,说
明海平面先有上升;珊瑚牛.活在距海面25米以内海域,
而图中信息表明,珊瑚礁的分布距海面非常近,甚至露出
了海面,说明海平面有下降,故A项正确。
曲一线2025版《5年高考3年模拟》A版
13.由题指导解答不题的关键是明确文字材料中的信
息:珊瑚礁主要分布在热带浅水海域。
解题思路根据题意可知珊瑚礁主:要分布在热带浅水海
域,而西太平洋35ON附近海域也分布有珊瑚礁,说明该
处海域的水温较高。表层海水的温度受太阳辐射、洋流
等因素的影响.故C项正确。岛屿多少以及季风并不会
使水温升高;副热带高气压带主要分布在南北纬30。附
近,故A、B、D项错误。
(2021福建,11—13.9分)下图示意黄土高原某地区考古
挖掂出的古聚落遗址,遗址中有许多盘土烧制的陶器。
仰湖文化晚期,我国亚热带一暖温带界线南移。在人类
活动和环境变化的双重影响下,该地区聚落向高处迁移。
为避免坍塌,窑洞宽度须小于窑顶黄土厚度。据此完成
下面三题。
14.(2021福建.11,3分)仰韶文化晚期,该地区气候趋向
()
A.冷湿B.冷干C.暖湿D.暖干
15.12021福建,12,3分)仰韶文化晚期,该地区聚落向高
处迁移是由于()
A.水土流失加剧,河床抬升B.人口增长迅速,耕地不
足
C.蓄水技术提高,供水充足D.土壤肥力下降,作物减
产
16.(2021福建.13,3分)龙山文化时期,该地区坡地的窑
洞平面形态最可能是图6中的()
I4-I6.BAA命题意图本题组以黄十.高原考古事件为背
曲一线2025版《5年高考3年模拟》A版
景,有查自然环境变化对聚落分布的影响;土要考查学生
获取和解读地理信息、调动和运用地理知识的能力;体
现了区域认知、综合思维和人地协调观等地理核心素养;
突出了基础性、综合性的考杳要求。
14仲题指导解答本题的关键是要注意提取材料和图
片中的有效信息,调用气候变暖的影响与影响聚落分布
的因素等知识来作答。
解题思路根据材料信息“亚热带一暧温带界线南移”,
可以推测该时期该地气候变冷,排除C、Do抓住图中的
文字信息“地面大型木骨泥墙建筑,木材耗费量很大”,可
推测当聚落分布在较低处时,修建聚落的木材容易得到,
后来因为木材减少难以获取,人们只能就地取材,选取靠
山崖“几乎不用木材”的窑洞居住,于是聚落就表现出向
高处迁移。木材减少,与气候变干、森林减少直接相关,
所以判断气候变干。因此仰韶文化晚期,该地区气候趋
向冷干,选Bo
15.市题指导解答本题的关键是把握河流对聚落分
布的影响,提取有效信息并结合区域特征进行分析判断。
解题思路人们为了躲避可能的洪涝灾害,沿河居住
的聚落多分布在河流两边较高的阶地上。提取材料信息
“在人类活动和环境变化的双重影响下“,结合黄土高原
的区域特征分析,流经黄土高原的河流多因不合理的人
类活动比如破坏植被引起水土流失导致下游河床淤积
抬升,洪水泛滥成灾,促使人们向高处迁移,A正确。人口
增K,聚落需求增加,成是增加聚落,而不是迁移聚落,且
聚落一般在平坦的地方更容易修建,B错;蓄水技术提高,
供水充足,并不影响人们继续居住在较低处,C错;地势
高的区域土壤肥力更低,D错,选Ao
16.亩题指导解答本题的关键是注意材料信息”为避
免挑塌.窑洞宽度须小于窑顶黄土厚度”。
解鹿思路由图可知.该帘洞位千坡面体管.门口空顶时土
厚度最薄,越往里,窑顶的土层越厚,根据材料信息“为避
免坍塌,窑洞宽度须小于窑顶黄土厚度”,可以推测窑洞
最易坍塌的部位应该是窑洞的前部,即门的位置,所以门
的位置不能太宽,结合图形可看出C、D两图门的位置
比较宽,排除C、Do结合第9题的结仑该时期气候冷
曲一线2025版《5年高考3年模拟》A版
干,而窑洞有冬暖夏凉的特性,门的位置设置•个门廊由
窄变宽更利于冷暖空气的缓冲和交换,里面方正宽敞有
更大的利用空间,所以A对.B错。
下图所示地貌景观位于乌北地区,其形成需要特定
的地质条件。读图文材料,回答下题。
17.(2020天津,5,3分)导致上图所示景观岩层出露地表
的最直接的内力作用形式是()
A.垂直抬升B.水平拉张
C.水平挤压D.岩浆喷发
答案A该地岩层为沉积岩层,并非岩浆活动形成,排
除D;岩层水平,说明并未经过内力的拉张和挤压作用,
排除B、C;该景观岩层应为成岩后受垂直抬升作用而出
露地表,故选Ao
下图为某区域的地质剖面图。该区域由地表平坦的
X区和地表略有起伏的Y区组成。X区的玄武岩岩层
较厚,Y区的玄武岩岩层较薄。据此完成下题。
18.(2018海南单科,14,3分)导致该区域分异为X区和Y
区的主要原因是()
A.流水侵蚀B.岩层褶皱
C.风沙侵蚀D.岩层断裂
答案D图中显示X区和Y区岩层性质大致相同,只
是位置有高低差异,同时岩层中有断裂面且同一岩层沿
断裂面错开,应为内力作用所致.图中岩层没有弯曲变形,
因此不属于褶皱,故D正确。
读图文材料,回答下面两题。
曲一线2025版《5年高考3年模拟》A版
图例
国石灰岩
国页岩
回砂岩
□占河床沉积物
我国广西某地地质剂面示意图
19.(2018天津文综,3,4分)依据图中信息判断,造成甲、
乙、丙三地地貌类型不同的最主要原因是()
A.年降水量的差异B.地质构造部位不同
C植被覆盖率不同D.地表岩石种类不同
答案D本题考查地质作用对地表形态的影响。由地
质剖面图可知,该地区有页岩、砂岩和石灰岩分布,在页
岩、砂岩分布地区,流水作用主要表现为流水侵蚀(下切)
作用,形成河谷地貌;而在石灰岩分布地区,流水作用主
要表现为流水溶蚀作用,即水的溶解和冲刷,形成峰林等
喀斯特地貌.图中甲、乙、丙三处的岩石种类不同,流水
作用差异明显,D项正确;该地区小范围内年降水量差异
较小,A项错误;由图中岩层弯曲状态可以判断,该地区
为向斜构造.甲、乙两处均位于向斜的侧翼但地貌不
同,B项错误;材料中没有显示该区域植被状况,C项错误。
古河床沉积物是某地质历史时期河流位置的标志。
在乙地不同高度上分布着两个地质历史时期的古河床
沉积物。
20.(2018天津文综,4,4分)这反映了自古河床形成以来,
该地区地壳经历过()
A.何歇性抬升B.持续性抬升
C间歇性沉降D.持续性沉降
答案A本题考查内外力作用对地表形态的影响。图
示区域河流形成了两级阶地.阶地是地壳运动和流水作
用共同作用的产物,当地壳抬升时,河流下切作用明显,
形成深切河谷;当地壳相对稳定时,流水下切作用减弱,
堆积作用增强,形成河流阶地。由此可知,该地地壳经历
门间歇性抬升,A项正确:持续抬升不会形成两个地质历
史时期的古河床沉积物,B项错误;地壳沉降,该地区河
流下切作用较弱,图中古河床较现代河谷的位置明显偏
高,说明有明显的下切作用.C、D项错误。
T图为“某区域地质简图该区沉积地层有Q、P、
C、D、S2、Si.其年代依次变老。读图回答下面两题。
曲一线2025版《5年高考3年模拟》A版
21.(2018江苏单科,5,2分)从甲地到乙地的地形地质剖
答案A由等高线可知,甲乙之间最高海拔为185米,
甲、乙两地海拔均小于100米,则甲乙之间地形为山地,
据此可排除C、D两项。再由地层可知,甲到乙地层分别
为C—PY,而岩层由P到C,年代越来越老,则甲乙之
间地质构造为向斜;同时图示甲、乙两地地层为C;故甲
乙之间地形地质剖面与A图相符。
22.(2018江苏单科,6,2分)为揭示深部地质状况,在丙处
垂直钻探取芯,可能发现的地层是()
A.志留系B.石炭系
C.二叠系D.第四系
答案A沉积地层在垂直方向上的分布规律一般是
老地层在下,新地层在上。丙处地表为D地层,比其老的
地层为志留系地层,故A项正确。
贝加尔湖(下图)是世界上最深的湖泊,监测表明湖
水深度还在加大。贝加尔湖湖底沉积物巨厚,可达8千
米。据此完成下面两题。
23.(2018课标川,6,4分)贝加尔湖形成于()
A.地壳断陷集水B.火山口集水
C.河流改道D.滑坡阻断河流
曲一线2025版《5年高考3年模拟》A版
答案A由图可知,湖面海拔低于I000米,而沉积物
厚达8千米,说明湖盆远低于地面;再结合“世界上最深”,
以及图示湖泊东南有与湖泊走向一致的山地、能体现该
地有东南上升、西北下降的地质作用。故A正确。
24.(2018课标IH,7,4分)贝加尔湖湖底沉积物巨厚,且湖
水深度还在加大,说明()
A.湖区降水量加大B.入湖径流增多
C.湖盆在加深D.入湖泥沙增多
答案C沉积物厚达8千米,说明有大量沉积物进入,
湖泊深度应变浅;但“监测表明湖水深度还在加大”,说明
湖盆还在下沉加深,故C正确、D错误。降水量和入湖
径流增加,会在一定程度上升高湖泊水位,从而加深湖泊
水深,但湖泊水位不会超过地面高度;且在自然状态下,
湖泊水应处于“收支”的相对平衡之中,材料也不能体现
区域降水与径流的增加,故A、B错误。
读图,回答下题。
甘都省张掖某地区地貌景观
25.(2017天津t综,3,4分)图中地貌景观显示的岩石类
型和主要的地质构造最可能是()
A.岩浆岩、褶皱B.沉积岩、褶皱
C.岩浆岩、断层D.沉积岩、断层
答案B本题考查岩石类型及地质构造。读图可知,图
示地貌景观的岩石呈层状分布,最可能是沉积岩,FL岩层
向某一个方向倾斜,可判断地质构造为褶皱。
下因为“某地区的地盾剖面示意图读困回答下面
两题。
曲一线2025版《5年高考3年模拟》A版
26.(2017江苏单科,5,2分)地质构造和岩层形成的先后
顺序是()
A片乙丙B.乙丙甲
C.丙乙甲D.丙甲乙
答案B断层乙上方岩层形成的时间晚于断层,则乙
早于甲。岩浆岩丙侵入断层乙所在岩层及其上方岩层,
说明岩浆岩丙形成晚于断层乙。甲岩层形成在内的侵蚀
面之匕说明甲晚于丙。故B正确。
方法技巧岩层新老关系的判断方法:沉积岩岩层越向
下,一般岩层的年龄越老;若有岩浆侵入活动,则岩浆岩
的形成晚于其侵入的岩层。
27.(2017江苏单科,6.2分)在地质演化过:程中,形成褶皱
的次数是()
A.IB.2C.3D.4
答案B褶皱是岩层受挤压发生的弯曲变形。沉积岩
岩层形成之初一般是水平的,若发生倾斜则判断其可能
受挤压形成褶皱。同一次褶皱形成过程中,同一区域岩
层穿曲变形倾斜的角度保持一致。若发生岩层倾角不一
致的情况,则可能出现多次褶皱过程。所以,图中乙所在
左下角岩层为一次褶皱过程,甲所在右上角岩层为另一
次褶皱过程。
下图示意平顶海山的形成过程。读图,回答下题。
28.(2016北京文综,4,4分)平顶海山()
A.为褶皱山
B.由沉积岩构成
C.顶部形态由内力作用塑造
D.随着板块的移动没入水下
曲一线2025版《5年高考3年模拟》A版
答案D图示平顶海山在阶段1由岩浆喷发出露海
平面而成,属于火山,由岩浆岩构成,故A、B错误;由阶段
II、阶段HI可知,随着时间推移,山顶部不断变平缓,应该
是受外力侵蚀等形成的;且随着板块移动而不断没入海
平面以下;故C错误、D正确。
板块构造学说科学地解释了地震、火山等地壳运动
的机理。
29.(2015上海单科,11,2分)两个大陆板决碰撞的地区,一
般出现的地壳运动现象是()
A.地震和火山B.火山和断裂
C.地震和断裂D.火山和褶皱
答案C板块张裂处易形成地震和火山活动,板块碰
推挤压处易形成地震、断裂,故C正确。
30.(2015上海单科,12,2分)2亿年前的海洋板块不全在
俯冲带下沉消熔,部分随地壳抬升变为陆地,其证据包括
()
①部分沉积岩转变为岩浆岩
②古老大陆地壳中有大量沉积岩
③部分沉积岩转变为变质岩
④部分沉积岩中有海洋生物化石
A.①②B.①③
C.②④D.(3>@
答案C海洋是接受外力沉积的环境,构成海洋板块
的岩层表层往往形成较厚的沉积物堆积,经外力作用进
而形成沉积岩。这些沉积岩中含有大且海洋生物化石。
沉积岩在地壳深处受高温高压作用可转化为变质岩或
重燧再生转化为岩浆。C正确。
某地理兴趣小组在一次野外考察中,选择了一条与
考察区域总体构造线方向垂直的路线,呢测出露的地层,
记录了观测点的相关信息并绘制了考察路线地质剖面
示意图。下表为观测点相关信息表。完成下题。
地层新老关系地层代号观测点坐标
(31°38'I3UN,117°5O'12"E)
C
(31o37-54uN,117°50'59"E)
新1老
(31°38'IOUN,117°5O'19"E)
D
(3r37,57uN,ll705O'52"E)
曲一线2025版《5年高考3年模拟》A版
(31*38WN.11F5(T32-E)
(31°38'OI"N,1I7°5O’43"E)
31(2015山东文综,12.4分)该小组绘制的考察路线地质
剖面示意图应为()
|
AR
CD
答案C由表中信息可知,地层由C-D-S为两翼向
中心分布,岩层年龄依次变老,应为背斜构造,结合图示
可知。项正确。
方法应用由观测点坐标确定考察线路与构造线方向
・结合材料信息确定岩层新老关系・运用地质构造判
读方法・确定地质构造,并得出答案。
下图示意某地的等高线分布,从a河谷到b、c河谷
32.(2015福建文综,9,4分)图中X地的地质构造地貌最
可能为()
A.背斜谷B.背斜山
C向斜谷D.向斜山
答案A从地层的新老关系上分析,X地的地层是中
部老两翼新,为背斜,从X地的河流分布及等高线弯曲特
征可以判断其为山谷,故A项正确。
下图为某地地质剖面图.图中①〜⑧为岩层编号,其
年代由老到新。完成下面两题。
曲一线2025版《5年高考3年模拟》A版
33.(2015浙江文综,5,4分)图中甲、乙两地有关地质地貌
的叙述,正确的是()
A.牛一背斜岩层受到水平挤压成山
B.甲一向斜槽部岩层向下弯曲成谷
C.乙一背斜顶部受张力被侵蚀成谷
D.乙一向斜上覆岩层差别侵蚀成谷
答案C本题考查地质构造。甲处岩层向下倾斜为向
斜.A错;甲处向斜槽部坚硬不易被侵蚀,形成山岭,B错;
乙处岩层向上拱起为背斜,顶部受张力被侵蚀成山谷,C
对,D错。故选C。
34.(2015浙江文5,6,4分)有人称丙处山峰为“飞来峰人
其岩石可能是()
A.石灰岩砂岩B.花岗岩流纹岩
C.大理岩石英岩D.安山岩玄武岩
答案A本题考查地质构造与地貌。该地①一⑧岩层
均为沉积岩,丙处山峰必为沉积岩,四个选项中石灰岩和
砂岩按成因为沉积岩,故选A。
图a为某班一次地理野外实习的现测点分布图,①
一④为观测点编号。图b为该班某小组在其中一个观测
35.(2014山东文综,12,4分)图b中地质剖面示意图所示
沉积岩层由老到新的顺序是()
A.I、n、mB.ii、I、m
CHI、I、iiD.iikn、i
曲一线2025版《5年高考3年模拟》A版
答案B根据关键信息••向斜两翼中的东翼”,将向斜
地貌补充完整(如下图),向斜中心地层较新,两翼地层较
老.上面后来覆盖上的地层最新,故选Bo
F图为某向斜山地形地质示意图。读图回答下面两
36.(2014江苏单科,7,2分)与M点的地形一地层关系相
符的是()
答案B本题主要考查等高线地形图与地质构造图
的判读能力。M点位于山脊,向斜的侧虱故B项正确。
易错警示忽视题干中“向斜山”这一关键,且未能在地
图观察出向斜槽部为东北一西南走向。
37.(2014江苏单科,8,2分)与沿XY线相符的剖面图是
()
答案A本题主要考查地形剖面图的判读。剖面线通
过II峰,地质构造为向斜,XY线为向斜嘈线,岩层以此线
曲一线2025版《5年高考3年模拟》A版
为对称轴弯曲,故A项正确。
下图中K岛于1983年火山爆发植被消失殆尽。
1987年,该岛上已有64种植物生长旺盛。据研究,百年
之内该岛上的天然植被就可以恢复。据此完成下题。
A.印度洋板块与太平洋板块界线的东侧
B.印度洋板块与太平洋板块界线的西(W
C.亚欧板块与印度洋板块界线的北侧
D.亚欧板块与印度洋板块界线的南侧
答案C本题考查六大板块的位置。依据经纬度可判
断K岛处于亚欧板块与印度洋板块界线的北侧。
知识总结印度洋板块主要包括印度洋以及三个陆地
部分(阿拉伯半岛、印度半岛、澳大利亚大陆)。
某年3月P地(位置见下图)发生强烈地宸目发大
规模海啸,导致附近某核电站核物质泄漏。泄漏到海洋
的核物质主要通过洋流扩散。据此完成下题。
A.亚欧板块与太平洋板块挤压带
B.亚欧板块与印度洋板块挤压带
C.亚欧板块与美洲板块挤压带
D.太平洋板块与美洲板块挤压带
答案A本题较易,主要考查六大板块分布。因P地
曲一线2025版《5年高考3年模拟》A版
处在H本太平洋沿岸,故位于亚欧板块与太平洋板块挤
压带。
下图表示某地区多次地震的震中到海岸线的距离
与震源深度的关系。图中纵坐标为宸源深度,横坐标表
示震中到海岸线的距离,其中0表示的是海岸线位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档案管理员的专业素养与能力考核试题及答案
- 2024年记者证考试复习计划表试题及答案
- 一站式物理复习指导试题及答案
- 发掘自身的考场优势:记者证考试试题及答案
- 咖啡师岗位职责考核试题及答案
- 2024年电网事业单位试题及答案
- 咖啡的渗透与扩散原理试题及答案
- 力与位移的向量分析试题及答案
- 2024年调酒师考试新趋势考题试题及答案
- 2024年二级建造师技巧试题及答案
- 新石器时代考古课件
- 中俄技术创新合作的必要性和领域选择
- 连续梁挂篮施工控制要点(共130页)
- 河北省中等职业学校专业设置管理办法实施细则
- DB3501_T 001-2021工业(产业)园区绿色低碳建设导则(高清版)
- 邮差先生详细解析(小说复习用).ppt课件
- 氯化铵安全技术说明书MSDS
- 河海大学材料力学第五章弯曲应力
- 螺杆设计说明书
- 常用螺电批扭力选用对照表
- run@rate表格实例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