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PUNIX初级培训教材_第1页
HPUNIX初级培训教材_第2页
HPUNIX初级培训教材_第3页
HPUNIX初级培训教材_第4页
HPUNIX初级培训教材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HPUNIX初级培训教材

编者:赵霁月

中兴通讯网络南京用服部

目录

第1章编写目的.........................................................................1

第2章HP-UNIX............................................................................................................................2

2.1HPUNIX基础知识介绍.............................................................2

2.1.1HPUNIX基本命令.............................................................2

2.2HPUNIX的设备管理...............................................................4

2.2.1设备的基本概念................................................................4

2.2.2磁盘设备......................................................................4

2.2.3磁带设备......................................................................8

2.2.4光驱设备......................................................................9

2.2.5网络设备......................................................................9

第3章HP-UN1X群集有关基础知识......................................................13

3.1什么是MC/SERV【CEGUARD?......................................................................................................13

3.2群集的冗余以太网结构.............................................................14

3.3冗余磁盘存储器...................................................................15

3.4MC/SERVICEGUARD的体系结构.....................................................15

第4章HP-UNIX群集配置与ORACLE的安装................................................16

4.1安装流程.........................................................................16

4.2HP-UNIX操作系统的安装.........................................................17

4.2.1HP-UNIX的安装..............................................................17

4.2.2安装Java2SDKforHP-UX(700/800)与MC/ServiceGuard.....................................19

4.2.3配置网络.....................................................................20

4.2.4配置/.rhosts、沁tc/hosts与/etc/hosts.equiv文件.................................20

4.3ORACLE应用程序的安装.........................................................21

4.3.1创建oracle用户及隶属的用户组...............................................21

43.2Oracle816安装.........................................................22

4.3.3安装ORACLE....................................................................................................................25

4.3.4生成建数据库的脚本..........................................................26

4.4配置磁盘阵列并创建数据库........................................................29

4.4.1在scdbsrvl上创建逻辑盘LUN及数据VG.....................................................................29

4.4.2创建Oracle数据库...........................................................31

4.4.3在scdbsrvl上启动Oracle服务,单机测试Oracle.......................................................32

4.5拷贝VG与ORACLE并在第二个节点进行ORACLE启动验证........................33

4.5.1在scdbsrv2上导入VG......................................................................................................33

4.5.2将scdbsrvl上的Oracle目录拷贝到scdbsrv2上...............................34

4.5.3在scdbsrv2上启动Oracle服务,单机测试Oracle.......................................................34

4.6创建CLUSTER系统...............................................................34

4.6.1准备工作.....................................................................34

4.6.2酉已置Cluster........................................................................................................................35

4.6.3Package配置................................................................37

4.7停止/运行CLUSTER服务...........................................................40

4.7.1运行Cluster服务.............................................................40

4.7.2停止整个Clusler服务.........................................................40

4.7.3在单节点上运行Cluster服务..................................................40

4.7.4停止单节点上的Cluster服务..................................................41

第5章HPUNIX日常保护...............................................................42

5.1开关机步骤.......................................................................42

5.2文件系统保护....................................................................42

5.2.1HPUX下的文件系统概述......................................................42

5.2.2扩文件系统的方法............................................................43

5.2.3文件系统满的处理方法........................................................43

5.2.4HPUX下的常用的日志文件....................................................44

5.2.5HPUX下常用的系统文件......................................................44

5.3软件管理方法....................................................................45

5.4系统备份恢复方法.................................................................45

5.4.1tar命令的使用方法............................................................45

5.4.2dd命令的使用方法...........................................................45

5.4.3make_recover>r的使用方法....................................................46

5.5SAM的使用......................................................................47

5.6开机时进入单用户的方法..........................................................48

5.7超级用户密码丢失的处理方法......................................................48

5.8将系统改成非TRUSTEDSYSTEM的方法..............................................48

第6章HPUX小型机故障诊断与解决.....................................................50

6.1远程接入的配置方法...............................................................50

6.2故障诊断的通常方法...............................................................50

6.2.1操纵台(console)显示.....................................................50

6.2.2系统的错误代码..............................................................50

6.2.3检查系统状态的命令..........................................................51

6.2.4系统的各类日志...............................................................52

第1章编写目的

编写本文稿的目的在于说明HP-UNIX一些基础知识,并就HP-UNIX11.0操作系统的安装、

MC的安装与配置、Oraclc9i数据库系统的安装、数据库创建过程进行介绍。

第2章HP-UNIX

2.1HPUNIX基础知识介绍

2.1.1HPUNIX基本命令

#unamc-a列出系统ID号,OS版本及用户权限等信息

#hostname列出系统网络名称。

#ioscan-fn列出各I/O卡及设备的所有有关信息:如逻辑单元号,硬件地址及设备文作名等。

#ps-ef列出正在运行的所有进程的各类信息:如进程号及进程名等

#mount列出已加载的逻辑卷及其加载位置

#umount录名〉卸载挂在/〈Fl录名》下的逻辑卷

#fuser-cu/v目录名)列出使用/<目录名〉的进程ID及用户名。

#fuser-kc/v目录名>Kill使用/〈Fl录名〉的所有进程。

find

find命令是功能最强的命令之一,但同时也是命令行结构最难以掌握的命令之一。

#find/-print|wc-I显示系统中所有文件与目录的数目

#flnd/-user$LOGNAME-prim显示系统中该用户所有文件与目录。

#find.-execchown$LOGNAME{}\;修改当前目录下的所有文件的用户所属。

#find.-typed-execchmod770|}\;修改当前目录下的所有目录的权限

#find/-sizeI()0-print显示文件大小为I00blocks

#find/-size-100-print显示文件大小小于I(K)blocks

#find/-xdev-size+100-print显示文件大小大于100blocks

#find/-namecore-cxccrm{}\;查找弁删除core文件

#croncron(chronography,计时),每分钟苏醒一次,查看操纵

文件以确定当时是否存在应运行的作业,存在则运行该作业。

#crontabfilename;创建——个cron

#crontab-r;把cron从crontab去掉crontab位于FI录/var/spool/cron/crontabs下,

每个用户的cron文件名是其用户名。

#passwd修改当前用户口令

#swlist列出系统所装软件产品信息。

#tail与head使用tail命令能够查看文件的尾部,head命令则查看文件的

头部。

#tailfilename或者#headfilename

#tail-ffilename使tail不断执行,当文件被写入时显示文件的新行。

#dmesg从系统内存中显示系统状态信息

#fsck文件系统一致性检测及修复。

#init0或者shutdown-y0进入单用户状态。

#whereis〈命令>显示命令路径。

#bdf显示系统剩余空间信息

#du-s〈目录名〉显示〈目录名〉卜所有文件所占空间(以块为单位)

#swapinfo显示系统交换区信息

#pvdisplay-v/dev/dsk/c*t*d*显示磁盘各类信息,如磁盘大小,包含的逻辑卷,设备名称等。

c:controller,与磁盘联接的操纵器有关。

t:target,每个磁盘有•个唯•的target数字,只有磁盘设备本身才能够修改。

d:deviceunitnumber,关于非共享操纵器而言,该值将为0,关于共享操纵器而言,该

值将为磁盘设备单元的内部号。

#vgdisplay-v/dev/vgOO显示逻辑卷组信息,如包含什么逻辑卷及物理盘等

#Ivdisplay-v/dcv/vgOO/lvol1显示逻辑卷各类信息,如包含什么盘,是否有镜像等

#man〈command〉熟悉〈command》命令的说川方法及作用

2.2HPUNIX的设备管理

2.2.1设备的基本概念

UNIX下的设备通常都是通过文件来存取,这些文件称之设备文件,类似于Windows下的驱

动程序,根据设备类型的不一致,有些设备会提供两种不一致类型的设备文件,一种是块设备,

另一种是字符型设备,也叫裸设备,设备名称前有一个字符”广。比如逻辑卷设备就有块设备文件

与字符设备文件,创建文件系统时用的是块设备,而SYBASE数据库通常是直接使用字符设备做

为SYBASE的数据库设备。下列对HPUX下的要紧设备的概念与使用方法做个介绍。

2.2.2磁盘设备

LVM磁盘管理概念

HPUX下的管理是使用LVM(逻辑卷管理)软件来管理,要紧的概念如下:

I、物理卷PhysicalVolume:称之PV:指物埋上硬盘,一个硬盘就是一个PV

2、卷组VolumeGroup:称之VG:一个VG包含一个或者多个PV,可懂得为一个大硬盘

3、逻辑卷LogicalVolume:称之LV:对VG进行逻辑分区,一个VG里可包含若干个LV

三者之间的关系如下图所示:

卜VG

LVM磁盘结构

假如某个硬盘被纳入LVM的管理,则LVM必需对该硬盘进行必要的格式化工作,在每个硬

盘的起始区域划出一块空间用来存放一些结构化信息,该区域也叫超级块。如下图所示:

non-b(M)tablehootable

LIF=LogicalInterchangeFormat

PVRA=PhysicalVolumeReservedArea

BDRA=BootDataReservedArea

VGRA=VolumeGroupReservedArea

某个物理硬盘加入某个VG以后,以上超级块中的信息就会写入相应的信息。

LVM磁盘管理命令

1)创建PV

pvcreate-fZdev/rdsk/cXtXdX

2)查看PV

pvdisplay-vZdev/dsk/cXtXdX

该命令能够查看某个物理硬盘上的逻辑卷的情况,推断上面的空间是否具有使用。

3)删除PV

将某个PV从VG中剔除:

vgreducevg_nameZdev/dsk/cXtXdX

该命令能够用来缩小VG的空间,前提是PV上面的空间没有被分配,能够用命令pvdisplay

查看。

4)创建VG

vgcreatevg_name/dev/dsk/cXtXdX/dev/dsk/c.....

5)查看VG

vgdisplay-vvg_name

6)删除VG

VG删除的方法有两种,vgremove与vgexport

vgremove必需把VG上的所有lv都删除掉以后才能够执行,同时该命令将把磁盘上的超

级块中的信息删除。

vgexport只是把该VG的信息从主机上去掉,不删除超级块中的信息。

建议用vgexport来删除vg的信息,这样能够再次把该vg的信息重新导入到主机中而不至

于丢失信息。

vgexportvg_name

7)激活VG

vgchange-ayvg_name

8)去激活VG

vgchange-anvg_name

9)VG迁移

将VG信息导到到主机文件中:

vgexport-p-s-mZlinp/vgniapfilevg_naine

将VG信息从主机文件中导入

vgiinport-s-inZtmp/vgmapfilevg_name

10)创建LV

Ivcreate-nlv_name-Lsize_ofmegabytesvg_name

11)查看LV

Ivdisplay-v/dev/vgXX/lvXXXX

⑵扩展LV

Ivextend-Lsize_oLniegabytes/dev/vgXX/lvXXX

13)删除LV

Ivremove-f/dev/vgXX/lvXXX

14)VG信息备份

vgcfgbackup[-fpa:h_oLbackup_file]/dev/vgXX

15)VG信息恢复

vgcfgrcstorcl-fpatli_oLbackup_filc]pv_path

16)VG信息扫描

/ctc/ivmtab文件存放有LVM的本地信息,假如该文件损坏会影响很多与LVM有关的命令

的执行,能够用下列命令来恢亚,该命令会重建该文件。

2.2.3磁带设备

磁带机的安装

I)检杳核心参数中是否含有磁带机的驱动,假如没有将磁带驱动加入到核心参数中。

运行sam今KernelConfiguration->Drivers->将参数slape加入核心,重起系统。

2)连接磁带机到主机

3)开机,检查磁带机设备

4)执行ioscan-fnQape查看能否正确识别,

5)假如不能正常检测,执行insf-e后再查看。

磁带机的使用

磁带机通常是用来进行大量的数据备份,能够是操作系统级的备份,也能够是数据库的备份等。

常用的磁带机命令如下:

I)创建磁带档案

tarcvbackup_files

2)增加新的磁带档案

laiaviicw_ba<;kup_filcs

3)查看磁带档案

(artvnew_backup_files

磁带机在操作系统上通常有多个设备与之对应,典型的设备文件如下:

ClassIH/WPathDriverS/WStateH/WTypeDescription

tape00/0/I/0.3.0stapeCLAIMEDDEVICEHPCl537A

/dev/rmt/OmZdev/rmt/cOt3dOBESTn

Zdev/nnt/Onib/dev/rmt/cOt3dOBESTnb

/dcv/rmt/OmnZdev/rmt/c0t3d0DDS

/dev/rmt/Omnb/dev/rmt/cOt3dODDSb

/dev/rmt/cOl3dOBEST/dev/rmt/cOl3dODDSn

/dev/rmt/cOl3dOBESTb/dev/rmt/cOt3dODDSnb

其中:设备文件最后带b的通常是块设备文件,否则是字符设备文件,假如是以n结尾的设备文

件,通常是不自动I可卷的设备文件,否则会自动问卷。一个典型的应用是在SYBASE数据库的备

份中,创建数据库的磁带备份设备时,必需指定非自动问卷的设备文件/dev/rmt/Omn。

2.2.4光驱设备

1)确保光驱已经正确接入到主机,执行ioscan-fnCdisk能否查找到DVD设备,典型设备如

下:

disk10/0/2/1.2.0sdiskCLAIMEDDEVICEHPDVD-ROM305

Zdev/dsk/c3t2dOZdev/rdsk/c3t2dO

2)将光驱挂到某个E录下,执行mount/dev/dsk/c312do/cdrom

3)对/cdrom下的内容进行操作。

2.2.5网络设备

网卡的配置

通过lanscan或者ioscan-fnClan能够查看机器上的网卡的数量与网卡的物理路径,典型的输

出如下:

HardwareStationCrdHdwNet-InterfaceNMMACHP-DLPIDLPI

PathAddressIn#StateNamePPAIDTypeSupportMjr#

0/0/0/0OxOO3O6EOC29DO0UPlanOsnapOIETHERYesH9

0/3/0/00x00306E054F9AIUPIanIsnapI2ETHERYesH9

0/6/0/00x(X)306E056FBC2UPlan2snap23ETHERYesH9

假如机器的网k数量与实际查看到的结果不一致,要查看系统的网k的驱动是否正确安装.

网络配置的基本方法

I)配置IP地址的方法

用ifconfig命令能够对某个网卡进行IP地址的设置,典型的用法是:

ifconfiglanOip_address[newmaskmasklup

能够用命令netstai-in查看网卡上的IP地址的配置情况

2)增加逻辑IP地址的方法

一块网卡上的IP地址能够不止一个,其它的IP叫逻辑IP地址,由于一个网々上的所有

IP地址所对应的MAC地址是相同的,具体的设置方法是:

ifconfigIanO:lip_address[newmaskmask]up

3)路由的配置方法

HP上的路由通常是静态路由,能够用命令netslat-rn来查看网络的路由配置情况,通常

情况下系统都有一个缺省路由,配置方法是:

routeadddefaultroute_ip_addressI

假如发现配置出错,能够通过下列命令来删除:

routedeletedefaultroule_ip_address

假如要删除所有的路由,能够用命令rouie-f来清除所有的路由表信息。

4)网络配置文件

通常情况下,用以上方法修改的网络配置是非永久性的,重起机器后会自动丢失,为了永

久储存,必需将修改的配置写入网络配置文件/etc/rc.config.d/netconf中,该文件中

能够储存所有的网络IP地址与路由的配置信息。典型的如下:

IP配置:

IP_ADDRESSL4]=33

SUBNET_MASK[4]=

INTERFACE_NAME[4]=lanO:3

BROADCAST_ADDRESS[4]=55

INTERFACE_STATE[4]=up

路由配置:

ROUTE_DESTINATION[0]=default

ROUTE_MASK[0]=""

ROUTE_GATEWAY[01="54"

假如用工具sam来配置,会自动更新该文件,就不需要再手工修改该配置了。

网络的跟踪方法

HPUX下能够对TCP与IP层的网络包进行监视,(该方法的使用可能会对网络与磁盘10造成影

响,假如没有特殊的要求,不能擅自使用!!)具体的步骤如下:

I)启动跟踪

#nettl-tnpduinpduout-tm99999-eNS_LS_TCPNS_LS_IP-f/tmp/trcTCPIP

其中:-tn指定开始跟踪

pduinpduout指定跟踪所有进与出的网络包

-tm99999指定跟踪文件的总大小

-eNS_LS_TCPNS_LSJP指定跟踪网络模型中的什么子模块,all表示所有模块

-f/tmp/trcTCPIP指定跟踪结果输出文件,最终的文件会以.TRC0与.TRC1结尾,同时

是循环使用。

2)停止跟踪

#nettl-tf-eall

3)过滤跟踪结果

对跟踪到结果必需通过过滤,才能分析出结果,过滤的方法是:

a)设置过漉文件

用vi编辑一个过滤文件/tmp/filter,内容如下:

filterip_saddrxxx.xxx.xxx.xxx------源地址

fillerip_daddrxxx.xxx.xxx.xxx------目标地址

b)执行过漉

netfmt-N-1-fZtinp/trcTCP.TRCO-c/imp/filter>/tinp/trcTCP.TRCO.out

第3章HP-UNIX群集有关基础知识

3.1什么是MC/ServiceGuard?

MC/ServiceGuard能够创建HP9000800系列计算机的高可用性群集。

MC/ServiceGuard群集是一组联网的HP9000800系列服务器(称之节点的主机系统),具有

软件与硬件的足够冗余,±1此当出现单点故障时不可能明显地中断业务。在MC/ServiceGuard群

集中支持的当前最大节点数是16,而在中兴通讯产品的实施中,通常使用两节点群集,

典型的群集结构如下:

典型群集配置

在此图中,节电1运行包A,节点2运行包各个包都有单独的磁盘与其关联,其中含有

此包的应用程序所需的数据与这些数据的镜像副本。注意,两个节点都与两组镜像磁盘有物理连

接;但是一次只能有一个节点存取给定磁盘组上的数据.上图中,实线表示拥有独占访问权,虚

线表示已经连接,但是没有访问下面磁盘的权限。当节点出现故障,资源切换时,节点对包的操

纵权限将发生改变。如下图所示:

故障转换后的典型群集

3.2群集的冗余以太网结构

如下图所示:

冗余网络

—In。,〕

SUBNETB

**LAM:

2/••

其中对外数据通讯在单节点上使用两块网卡。主网卡需配置对外通讯IP地址,备用网卡不配

置IP地址。当某节点上主用网卡出现故障时,MC/ServiceGuard将执行本地切换,切换到同一节

点上的备用网卡。

冗余心跳由主网络与专用心跳网络提供,他们都负载心跳。专用心跳网卡配置为与对外通讯

不一致的IP子网。

当两节点群集时,MC/ServiceGuard也支持心跳使用串行(RS232)通信配置。结构如下图所

示。

串行(RS232)心跳线

3.3冗余磁盘存储器

群集中的各个节点都有自己的根磁盘,但各个节点还使用其他方式与其他几个磁盘建立物理

连接,这种方式使多个节点都能够获取与此节点配置的包有关联的数据与程序的访问权。这一访

问权由逻辑卷管理器提供,一个磁盘卷组只能由一个节点激活,但移动包时,此卷组能够由代管

节点激活。某个包所拥有的卷组中的所有磁盘都务必连接到原始节点与此包的所有代管节点。磁

盘冗余是通过使用RAID或者者软件镜像实现的。

3,4MC/ServiceGuard的体系结构

MC/ServiceGuard的三个中心组件一一“程序包管理器”、“群集管理器”与“网络管理器”

作为cmcld守候程序的部分运行。

MC/ServiceGuar(l软件组件

程序包Apps/Services/Resources

IPackageManager

MC/ServiceGuardj

组件IClusterManager

INetworkManager

投作系线HP-UX内核(常有LVM)

群集管理器用于初始化群集,监视群集的健康状况,在出现节点故障时加以识别与当节点加

入或者者离开群组时调整群集的重组。

系统管理员设置群集配置参数并进行初始群集启动。群集参数是使用SAM或者通过编辑

ASCII群集配置模板文件输入的。所输入的参数用于建立一个传送给群集中所有节点的二进制配

置文件。此二进制配置文件在群集的所有节点上务必相同。

群集中的每个节点都运行一个程序包管理器实例。通过程序包配置文件分别配置每个程序包,

能够手动或者者通过SAM编辑该文件。该文件为程序包分配一个名称并包含程序包能够在其上

运行的节点列表,此列表按优先级顺序排列(比如,列表中的第一个节点是优先级最高的节点)。

网络管理器的目的是检测网卡与电缆故障并从中恢复,以便网络服务保持对客户的高可用性。

第4章HP-UNIX群集配置与ORACLE的安装

4.1安装流程

I、安装操作系统与补丁。

2、安装MC/ServiceGuard群集软件。

3、安装ORACLE软件。

4、配置磁盘阵列并建ORACLE数据库。

5、配置群集。

6、在群集节点上分发群集的二进制配置文件。

7、创建程序包并配置程序包操纵文件。

4.2HP-UNIX操作系统的安装

卜列安装步骤在两台主机上均需进行

假定;两台主机名分别为scdbsrvl与scdbsrv2

术语:

物理盘physicaldriver

逻辑盘logicaldriver

物理卷physicalvolume

卷组volumegroup

逻辑卷logicalvolume

文件系统filesystem

4.2.1HP-UNIX的安装

HP服务器的启动与关闭

首先打开磁盘阵列与遨带机的电源,等待磁盘阵列操纵面板显示“READY”且磁带机指示灯

显示初始化完成后方可打开主机(host,请与双机系统的主机PrimaryNode与备机SlaveNodc区分)。

关机时则先关闭主机(host)操作系统,等待终端提示能够“Removepower”后关闭主机(host)

电源,然后关闭磁盘阵列(通过磁盘阵列操纵面板的SHUTDOWN菜单,等待操纵面板显示

“SHUTDOWNCOMPLETE"),最后关闭磁盘阵列电源与磁带机电源。

HP-UX操作系统初始安装

1、将HP-UX安装光盘(标记为:HP・UXlLOinstall/update/recovei*y)插入DVD卵动器,重新

启动服务器,当其显示“Todiscontinue,pressanykeywithin10

seconds”时,按任意键中断缺省的启动,出现命令提示符。在命令提示下键入:co

2、接着键入fastboot命令使快速启动开启。

3、犍入sen命令杳找设备,记下光驱对应的设备路径(如P?)”

注释:此命令用于显示当前服务器中已经安装的硬件设等。显示中有两种disks设备。一种SCSI

设备,通常为硬盘。另一种为IDE设备,通常为光盘。

键入bop2命令使机器从光盘引导,这里p2是用sea命令查看到的DVD驱动器对应的设备。

4、出现InteractwithIPL时,键入n。从光盘启动后,当出现安装画面时,选择InstallHP-UX,

回车进入安装过程。

在随后的屏幕中选择Mediaonlyinstallation与AdvancedInstallation两项。

6、当出现系统配置时,要紧设置System页与FileSystem页的内容。

(1)设置System中的Hostname>IP、Time与TimeZone。其中TimeZone时,在Locations中

选择Asia,然后在TimeZone中选择China(EAT-8)o

注意:如今只配置一块网卡(lanO)即可,最好不要对其他的网卡进行配置。

(2)设置FileSystem页时,各文件系统按如下大小规划:(其中size项都选FixedMB)

/140M

/stand150M

/tmp200M

/home200M

/optI024M

/usr1024M

/var1500M

/oracle10000M(其中Vsage项选取VxFS格式。此文件系统为新增加的,用

来安装ORACLE数据库系统与定时备份用户数据)

注:以上参数设置完成后即可按G。开始安装,等待大约40分钟时间。

安装HP-UXHardwareEnnoblementandCriticalPatches

前面的系统安装完成后,机器会自动重启,启动后用root登录。

I、插入标识为HP-UX11.0supportplus的光盘。

2、用ioscan-kfnCdisk命令查看光驱所在的物理设备路径(如/dev/dsk/c3t2d0)。

3、mkdir/cdrom建立光驱挂接点目录。

4、mount/dev/dsk/c3t2do/cdrom将光盘挂接上,这里/dev/dsk/c3t2do通过1.2.1查得。

5、cd/cdrom

6、swinsiall-s/cdrom/XSWHWCR1100,进入SAM形式下的安装界面。

7、在Actions菜单下执行MarkForInstall命令(也能够当光标落在所选项上按空格来代替此命

令),再执行Actions菜单下的Install...命令。此后会出现一些错误信息,可忽略。

注:本过程大概需要30分钟,完成后系统会自动重启。

安装B.11.00

1、确认光驱中存在标识为HP-UX11.0supportplus光盘,用类似中方法挂接光盘。

2、cd/cdrom/DIAGNOSTICS

3、swinstall-sSPWD/B.11.00

4、进入后仅选择OnlineDiag安装

安装100BT/9000PCI与HP-UXInstallationUtilities(Ignite-UX)

I、插入标识为HPApplicationSoftware(1/5)的光盘,用类似的方法挂接光盘。

2、swinstall-s/cdrom

3、选择A5230A与B5725AA两项进行安装,此后可能会出现一些错误信息,可忽略,

注:完成后系统会自动重启。

4.2.2安装Java2SDKforHP-UX(700/800)与MC/ServiceGuard

I、插入标识为HPApplicationSoliware(4/5)的光盘,用类似2.2.I.3的方法挂接光盘。

2、swinstall-s/cdrom

3、到Actions菜单下执行AddnewCodeword命令,在随后的窗口中输入CustomerID与Codeword

(此两项是随机带的重要数据)。然后选择B8110AA与B8111AA与B3935DA三项,执行

Actions菜单下Install...命令进行安装。可能会出现“一个安装包找不到”的错误信息,可忽

略,继续安装。

4.2.3配置网络

#sam

选择NetworkingandCommunications

再选NetworkInterfaceCards

scdbsrvl上进行如下设置:

设置lanO的地址为10.0.L1(心跳用),掩码2S5.2S5.2S5.O,同时加一个别名hpl(群集节点

1使用的心跳网卡)。

设置lanl的地址,这里取51,掩码,随便加个别名。(群集结点1

使用的主网卡)。

scdbsrvl上进行如卜设置:

设置lanO的地址为(心跳用),掩码,同时加一个别名hp2(群集节点

2使用的心跳网卜)。

设置lanl的地址,这里取52,掩码,随便加个别名。(群集结点2

使用的主网卡)。

4.2.4配置/.rhosts、/etc/hosts与/etc/hosts.equiv文件

在两台机器的文件/.rhosts中把双机的主机名加入。如:

scdbsrvl

scdbsrv2

在/etc/hosts文件的末尾加入或者修改为下面两行:

51scdbsrvlscdbsrvl.

52scdbsrv2scdbsrv2.

在/etc/hosts.equiv文件的末尾加入两行:

scdbsrviroot

scdbsrv2root

这样两台主机的root用户能够使用riogin/rcp/rsh等命令。使用rlogin命令验证修改是否正确。

4.3ORACLE应用程序的安装

4.3.1创建oracle用户及隶属的用户组

1、执行sam

2、选择AccountsforUsersandGroups进入

3、选择Groups进入屏A。

4、在Actions菜单下选择Add…回车,随后的屏幕中输入:

GroupName:dba

GroupID:123

OK回车确认

5、再在Actions菜单下选择Add…回车,随后的屏幕中输入:

GroupName:oinstall

GroupID:124

OK回车确认

6、回到屏A,选择Users

7、在Actions菜单下选择Add…回车,随后的屏幕中输入:

LoginName:oracle

UserID(UID):223

HomeDireclory:/oracle(“创建用户目录“项不要选)

PrimaryGroupName...选择dba

8、回到屏A,选择Groups

9、选择oinstall用户组,,在Actions菜单下选择Modify…回车,随后的屏幕中将oracle用户

加入到该组中

10、退出sam

II、执行

#chownoracle:dba/oracle

#chmod775/oracle

4.3.2Oracle8.1.6安装

在scdbsrvl上进行。

安装ORACLE补丁

商用现场要求打补丁,实验环境假如条件不同意的话略过该步不影响后续操作。

假设卜.列文件是从网上下载的补丁文件:

PHCO_23792.txtPHCO_24l48.txtPHKL_246l2.txtPHSS_23803.txt

PHCO_23876.txtPHKL_23955.txtPHNE_24lOO.txtPHSS_23817.txt

PHCO_23963.txtPHKL_24027.txtPHSS_23670.txtPHSS_24381.txt

将它们全放在/oracle/patch目录下,依次运行下列命令

#cd/oracle/patch

#shPHCO_23792.txt

#shPHCO_23876.txt

#shPHCO_23963.txt

#shPHCO_24l48.txt

#shPHKL_23955.txt

#shPHKL24027.txt

#shPHKL_24612.txt

#shPHNE_24100.txt

#shPHSS_23670.txt

#shPHSS_23803.txt

#shPHSS_23817.txt

#shPHSS_24381.txt

然后运行如下命令:

swcopy-sZoracle/patch/PHCO_23792.depotPHCO_23792@/hoine/oracle.depot

swcopy-s/oracle/patch/PHCO_23876.depotPHCO_23876@/home/oracle.depot

swcopy-s/oracle/patch/PHCO_23963.depotPHCO_23963@/home/oracle.depot

swcopy-s/oracle/patch/PHCO_24148.depotPHCO_24148@/home/oracle.depot

swcopy-s/oracle/patch/PHKL_23955.depotPHKL_23955@/home/oracle.depot

swcopy-s/oracle/patch/PHKL_24027.depotPHKL_24C27@/home/oracle.depot

swcopy-s/oracle/patch/PHKL_24612.depo(PHKL_24612@/home/oracle.depot

swcopy-s/oracle/patch/PHNE_241OO.depotPHNE_24100@/home/oracle.depot

swcopy-s/oracle/pa(ch/PHSS_23670.depo(PHSS_23670@/home/oracle.depot

swcopy-s/oracle/patch/PHSS_23803.depotPHSS_23803@/home/oracle.depot

swcopy-s/oracle/patch/PHSS_23817.depotPHSS_238I7@/home/oracle.depot

swcopy-s/oracle/patch/PHSS_24381.depotPHSS_24381@/home/oracle.depot

svvrcg-Idepot/homc/oraclc.dcpot

然后运行

swinstall-s/home/oracle.depot

进入安装界面后,在Actions菜单卜执行MatchWhatTargetHas命令,在随后出现的两个

Automatically选项都选上〉在Actions菜单下执行Install…命令开始安装。

修改系统内核参数

I>在#提示符下打sam命令,进入后选择KernelConfiguration,进入Configurable

Parameters;

2、在Action菜单下选择ApplyTunedParameterSet...;

3、选择GeneralOLTP/DatabaseSeverSystem,OK确认;

4、在Action菜单下的ProcessNewKernel,完成后系统自动重起。

修改配置文件

1、执行su-oracle;

2、在oracle用户下用vi/oracle/.profileIT开文件,在文件末尾加入下列内容:

PATH=/usr/ccs/bin:/usr/bin:$PATH:/sl)in

umask022

ORACLE_BASE=/oracle

ORACLE_HOME=/oracle/products/816

ORACLE_SID=smscdb(根据你想建的数据库SID而定)

ORA_NLS33=$ORACLE_HOME/ocommon/nls/admin/data

NLS_LANG=MSIMPLIFIEDCHINESE_CHINA.ZHS16GBK”

CLASSPz\TH=$ORACLE_HOME/JRE:$ORACLE_HOME/jlib

TNS_ADMIN=$ORz\CLE_HOME/network/admin

exportORACLE-BASEORACLE_HOMEORACLE.SID

exportORA_NIS33NLS_LANGSHIJB_PATHCLASSPATHTNS.ADMIN

exportPATH=$ORACLE_HOME/bin:usr/ccs/bin:/etc:/usr/l)in:$PATH:.

3、在oracle用户卜用vi/oracle/.dtprofile打开文件,修改内容为:

DTSOURCEPROFILE=true

4、用exit退出到root用户;

5、在root用户下,用vi/etc/profile打JF文件,修改其中的PATH内容为:

PATH=/usr/bin:/usr/ccs/bin:/usr/contrib/bin

5、exit退出登录,重新login。确认make、cc与Id命令在当前搜索路径上。

#whichmake

#whichcc

#whichId

4.3.3安装ORACLE

I、用vi/etc/pfs_fslab修改文件内容使系统能识别ORACLE安装光盘格式,内容如下:

/dev/dsk/c312do/cdrompfs-rripxlat=unix10

2^mount数据库安装光盘;

#nohuppfs_mountd&

#nohuppfsd&

#pfs_mount/cdrom(注:卸载文件系统用pfs_umount/cdrom)

#xhost+

3、在CDE终端以oracle用户登录,下列步骤除非特殊说明均在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