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主题班会 (9月3日)铭记历史振兴中华-纪念抗日战争胜利79周年主题班会-高中主题班会系列专辑_第1页
高中主题班会 (9月3日)铭记历史振兴中华-纪念抗日战争胜利79周年主题班会-高中主题班会系列专辑_第2页
高中主题班会 (9月3日)铭记历史振兴中华-纪念抗日战争胜利79周年主题班会-高中主题班会系列专辑_第3页
高中主题班会 (9月3日)铭记历史振兴中华-纪念抗日战争胜利79周年主题班会-高中主题班会系列专辑_第4页
高中主题班会 (9月3日)铭记历史振兴中华-纪念抗日战争胜利79周年主题班会-高中主题班会系列专辑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铭记历史振兴中华纪念抗日战争胜利79周年

79年前的今天,经过14年浴血奋战、付出巨大牺牲之后,中国人民取得了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的伟大胜利。3500多万同胞伤亡、血与火不屈不挠的抗争,近代以来中国人民抗击外敌入侵持续时间最长、规模最大、牺牲最多的民族解放战争,第一次取得完全胜利的民族解放战争,成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重要组成部分。9月3日、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纪念日,所有中国人都应当铭记的日子:铭记那段亿万中华儿女奋起抗击的悲壮历史、照亮前行的道路,铭记那段给中华民族带来沉重灾难的历史、不让历史重演!前言目

录壹抗日战争胜利纪念日由来贰抗战胜利背景及意义叁回顾抗战岁月肆铭记抗日英烈抗日战争胜利纪念日由来第一章9月3日,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纪念日,也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纪念日,是所有中国人都必须铭记的日子。1945年8月15日,日本天皇裕仁以广播《终战诏书》的形式宣布遵守波茨坦公告,无条件投降。同年9月2日,日本向盟军投降仪式在东京湾密苏里号战列舰上举行。在包括中国在内的9个受降国代表注视下,日本在投降书上签字。同年9月9日,中国战区日军投降签字仪式在南京举行。中国战区共有16个受降区,其中的1个受降是在越南的河内。这一次受降称之为跨国受降。在经历了14年艰苦卓绝的抗日战争后,中国人民终于迎来了抗日战争的胜利。这是中国近代以来反侵略历史上的第一次全面胜利,也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做出了巨大贡献。抗日战争胜利纪念日由来

在这场战争中,中国军民共伤亡了3500万人,直接经济损失达到了1000多亿美元,间接经济损失达到了5000多亿美元。为了让更多的人能够铭记历史,缅怀先烈,珍爱我们来之不易的和平生活,2014年中国以立法的形式,将9月3日定为了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的纪念日。2024年9月3日,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9周年。抗日战争胜利纪念日由来抗战胜利背景及意义第二章

1945年9月2日,参加对日作战的同盟国代表接受日本投降签字仪式在停泊于日本东京湾的美军军舰“密苏里”号上举行。日本代表在无条件投降书上签字,中、美、英、苏等9国代表相继签字。至此,中国抗日战争胜利结束,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也落下帷幕。

1945年9月3日,中国国民政府下令举国庆祝,放假1天,悬旗3天。同时也是中华民族近代史上第一个值得扬眉吐气的一天,也是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取得最后胜利的日子。有关这个纪念日的历史由来是这样的:1945年8月14日,日本政府照会中、美、英、苏四国政府,接受《波茨坦公告》,无条件投降。重庆夏季时间8月15日晨7时(即北京时间晨7时),四国政府在各自首都——重庆(陪都)、华盛顿、伦敦、莫斯科同时宣布接受日本政府无条件投降。8月21日下午4时中日双方代表在湖南芷江洽降。9月2日,日本签署投降书。抗战胜利背景及意义洗历史背景

1951年8月13日,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政务院发出由周恩来总理签署的通告,确定抗日战争胜利纪念日为9月3日。通告指出:本院在1949年12月23日所公布的统一全国年节和纪念日放假办法中,曾以8月15日为抗日战争胜利日。查日本实行投降,系在1945年9月2日日本政府签字于投降条约以后。故抗日战争胜利纪念日应改定为9月3日。

中国在这一天,曾举办过多次大型庆祝活动。民主党派“九三学社”就是为了纪念这个日子而命名的。

2014年2月27日,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七次会议经表决通过了全国人大常委会关于确定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纪念日的决定,确定每年9月3日为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纪念日。抗战胜利背景及意义洗历史背景日本侵华战争激起中国人民的愤怒和反抗,抗日战争唤起了中华民族的觉醒,改变了过去一盘散沙的状况,增进了民族的团结和凝聚力。唤起民族觉醒中华民族取得近代历史上第一次反对外敌入侵的完全胜利,改变了以往屡战屡财的历史,洗雪了鸦片战争以来的民族耻辱。洗雪百年耻辱中国人民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做出了重要贡献,中国赢得了应有的国际地位,成为26国宣言的四大领衔签字国之一,成为联合国5个党任理事国之一。跻身世界强国抗战胜利背景及意义胜利意义百年来帝国主义强加给中国的各种不平等条约基本上得以废除,收回由于不平等条约而失去的一部分主权,使中国从不平等条约枷锁束缚下解放出来。废除不平等条约被日本通过侵略战争强割50余年的台湾、澎湖列岛等地,重新回到了祖国的怀抱。。收回祖国宝岛台湾抗战胜利背景及意义胜利意义回顾抗战岁月第三章局部抗战(1931年-1937年)1931年9月18日,日本蓄意发动侵华战争,由于当局的“不抵抗”政策,致命日本侵略军迅速占领东北,并炮制伪满洲国;1932年1月28日,日本海军突袭上海闸北,一二八事变(即淞沪抗战)爆发,遏制了日军的嚣张气焰,为全面抗战争取了宝贵的备战时间;1935年8月1日,中国共产党发表《为抗日救国告全体同胞书》,呼吁全国各党派、各阶层、各军队团结起来,停止内战,一致抗日;1936年12月12日,张学良、杨虎城发动西安事变,迫使蒋介石做出了停止“剿共”、联合红军抗日等六项承诺;1937年2月15日,国民党五届三中全会召开,全会基本确定了停止内战,实行国共合作的原则,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初步形成。回顾抗战岁月1战略防御阶段(1937年7月至1938年10月)2战略相持阶段(1938年10月至1943年7月)3战略反攻阶段(1943年7月至1945年9月)1937年7月7日,日本挑起卢沟桥事变,发动全面侵华战争,中国军民奋起抵抗,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正式形成,中国掀起了全民抗战的高潮。全面抗战的三个阶段回顾抗战岁月1931年九一八事变,日本帝国主义侵华的开端1935年一二九抗日救亡运动,促进统一战绩确立1936年西发事变抗日民族统统一战线初步形成1937年七七事变,中华民族全面抗战的起点1937年第二次国共合作,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正式形成1937年平型关大捷,打破日军不可战胜的pyyt1937年南京大屠杀,20万以上中国平民和战俘被日军杀害回顾抗战岁月1938年台儿庄大捷,抗日战争以来取得的最大胜利1939年击毙日军中将被八路军击毙的日军最高级别将领阿部规秀1940年百团大战,抗战中兵力最多规模最大时间最长战果最丰的战役1941年长沙会战,日军受到中国军队的沉重打击1942年中国远征军出师缅甸对日作战1944年豫湘桂战役1945年《波茨坦公告》发表,对日最后通牒式公告回顾抗战岁月1945年1945年8月9日,毛泽东同志发表《对日寇的最后一战》声明,号召中国人民抗日力量对日军发动大规模反攻。1945年1945年8月15日,日本天皇裕仁以发布《终战诏书》的形式,宣布接受《波茨坦公告》。中国人民抗日战争取得最终胜利。1945年1945年10月25日,中国战区台湾省日军投降仪式在台北举行,被日本强占50年的台湾回到祖国怀抱。回顾抗战岁月铭记抗日英烈第四章

湖南醴陵人,黄埔军校一期生,是八路军的高级将领,无产阶级革命家、军事家、中国工农红军。1925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同年12月赴苏联学习;1934年参加长征,参与指挥强渡大渡河、攻打腊子口等战斗。长征到达陕北后,左权率部参加了直罗镇战役和红军东征。1936年,他担任红一军团代理军团长,率部西征并参与指挥山城堡战役。抗日战争爆发后,他协助指挥八路军开赴华北抗日前线,粉碎日伪军"扫荡",发展壮大人民武装力量,取得了百团大战等许多战役、战斗的胜利。1942年5月,日军对太行抗日根据地发动大"扫荡",左权指挥部队掩护中共中央北方局和八路军总部等机关突围转移,不幸牺牲,年仅37岁。牺牲后,延安和太行山根据地为其举行追悼会,并改辽县为左权县。

左权铭记抗日英烈女,汉族,原名李坤泰,又名李一超。四川省宜宾县白花镇人(今四川省翠屏区白花镇)。中国共产党党员,抗日民族英雄,曾就读于莫斯科中山大学,毕业于黄埔军校六期。赵一曼1935年担任东北抗日联军第三军二团政委,在与日寇的斗争中于1936年8月被捕就义。赵一曼留有诗篇《滨江述怀》,其故里宜宾有"赵一曼纪念馆",相关电影有《赵一曼》《我的母亲赵一曼》等。

赵一曼铭记抗日英烈字中民,汉族,广东梅州蕉岭县人。毕业于黄埔军校第四期,历任国军排长、连长、营长、副团长、师参谋、旅参谋主任、团长等职。著名抗日英雄,淞沪会战中率“八百壮士”死守上海四行仓库,鼓舞了人民的抗战热情,被国民政府授予抗战最高荣誉奖章“青天白日章”。1941年4月24日被汪精卫收买的叛徒刺杀身亡。谢晋元遇害的消息传出后,举国震惊。

谢晋元铭记抗日英烈字荩臣,后改荩忱,汉族,山东省聊城市临清人,第五战区右翼集团军兼第三十三集团军总司令,中国国民党上将衔陆军中将,追授二级上将衔,著名抗日将领、民族英雄。1937年至1940年先后参与临沂向城战斗、徐州会战、武汉会战、随枣会战与枣宜会战等。1940年在襄阳与日军战斗中,不幸牺牲。新中国成立后,中国人民政府追认张自忠将军为革命烈士,2009年被评为"100位为新中国成立作出突出贡献的英雄模范人物"。

张自忠铭记抗日英烈1938年10月,以冷云为代表的东北抗日联军8名女战士,在顽强抗击日本侵略军的战斗中弹尽援绝,毅然投入滚滚江水,为国捐躯。她们是东北抗日联军第2路军第5军妇女团的指导员冷云,班长胡秀芝、杨贵珍,战士郭桂琴、黄桂清、王惠民、李凤善和被服厂厂长安顺福。

八女投江铭记抗日英烈八路军晋察冀军区第1军分区1团7连6班,为在河北省保定市易县狼牙山战斗中英勇抗击日军和伪满洲国军的八路军5位英雄,他们是马宝玉、葛振林、宋学义、胡德林、胡福才,他们用生命和鲜血谱写出一首气吞山河的壮丽诗篇。在战斗中他们临危不惧,英勇阻击,子弹打光后,用石块还击,面对步步逼近的敌人,他们宁死不屈,毁掉枪支,义无反顾地纵身跳下数十丈深的悬崖。马宝玉、胡德林、胡福才壮烈殉国;葛振林、宋学义被山腰的树枝挂住,幸免于难;5位战士的壮举,表现了崇高的爱国主义、革命英雄主义精神和坚贞不屈的民族气节,被人民群众誉为“狼牙山五壮士”。

狼牙山五壮士铭记抗日英烈原名马守清,男,回族,河北省献县人,中共党员。冀鲁豫军区第三军分区司令员兼回民支队司令员。抗日战争期间,马本斋领导的以回汉青年为主力的回民支队,共进行大小战斗870余次,被八路军冀中军区誉为“无攻不克,无坚不摧,打不垮、拖不烂的铁军”,更被毛泽东誉为“百战百胜的回民支队”1944年,马本斋病逝于山东莘县。2009年9月,马本斋被中央宣传部、中央组织部等11个部门评选为“100位为新中国成立作出突出贡献的英雄模范人物”。

马本斋铭记抗日英烈著名抗日英雄。原名马尚德,字骥生,汉族,河南省确山县人,中国共产党优秀党员,无产阶级革命家,军事家、著名抗日民族英雄,鄂豫皖苏区及其红军的创始人之一,东北抗日联军的主要创建者和领导人之一,1932年,受命党中央委托到东北组织抗日联军,历任抗日联军总指挥政委等职。率领东北军民与日寇血战于白山黑水之间,他在冰天雪地,弹尽粮绝的紧急情况下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