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模块一声学
第1页专题声现象第2页第3页考点一
声音产生与传输
近8年本省中考在年第11题考查了“声音传输需要介质”,年第1题考查了“声音产生”。1.声音产生声音是由物体
振动
产生,正在振动物体叫
声源
。一切发声体都在振动,振动停顿,发声停顿。
考点一考点二考点三考点四第4页考点一考点二考点三考点四2.声音传输(1)传输形式:声音以波形式传输着,我们把它叫做声波。(2)传输条件:声音传输需要物质,物理学中把这么物质叫做
介质
;传声介质既能够是气体、固体,也能够是液体;
真空
不能传声。
(3)声速:声音传输快慢用声速描述,它大小等于声音在每秒内传输距离。声速大小跟介质种类相关,还跟介质温度相关。15℃时空气中声速是340m/s。(4)回声:声音在传输过程中碰到障碍物会发生反射,即回声。当回声和原声时间间隔大于0.1s时,人耳能区分原声与回声。第5页考点一考点二考点三考点四1.声音实质声波是机械波,传输需要介质,介质传输是声源振动形式,声音在传输信息同时伴伴随能量传递。2.健康人耳听到声音需满足三个条件(1)振动声源;(2)传输声音介质;(3)能引发人耳鼓膜振动声波。第6页考点一考点二考点三考点四典例1
(·山东枣庄)以下声现象中,能说明声音传输需要介质是
(
)【解析】蝙蝠发觉昆虫、倒车雷达发觉障碍物均利用了声音反射;听不见真空罩中闹钟发出声音说明声音传输需要介质;超声波清洗机清洗物品利用了声音能够传递能量。【答案】C第7页考点一考点二考点三考点四【类型突破】
常考发声体判断
1.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秋天风吹树叶哗哗响,是
树叶
在振动发声;下雨时雷声,是
空气
在振动发声。
第8页考点一考点二考点三考点四考点二
声音特征
高频考点,考试说明中要求知道乐音三要素,知道音调与频率、响度与振幅关系。预测年中考试题会结合生活实例或试验考查声音音调、响度与音色区分。1.音调(1)定义:声音
高低
称为音调。
(2)频率:物理学中用每秒振动次数——频率来描述物体振动快慢,单位是
赫兹(Hz)
,人耳听觉范围是
20Hz~0Hz
;高于0Hz声叫超声波,低于20Hz声叫次声波。
(3)音调与频率关系:频率越高,音调越
高
。
第9页考点一考点二考点三考点四2.响度(1)定义:物理学中,声音
强弱
叫做响度。
(2)影响响度大小原因:①振幅:物体振动
幅度
;②人耳距发声体远近。
(3)响度单位是分贝,符号是dB。人耳能听到最弱声音强度定为0dB,人正常对话声音约为50dB。3.音色(1)定义:是指声音品质。(2)影响原因:与发声体材料、结构以及发声方式等原因相关,不一样物体发声音色普通不一样。第10页考点一考点二考点三考点四怎样从波形图比较音调、音色、响度比较音调看波形图频率(横向),相同时间内波个数越多,即波越密音调越高,以下列图甲比乙频率高;比较响度看振幅(竖向),以下列图甲比丙振幅大;区分音色时可把波形图放大,不一样音色声波放大后波形上小细纹走向都是不一样,以下列图甲和丁。第11页考点一考点二考点三考点四典例2
(·江苏泰州)如图,在试管中加入少许水,用嘴对着试管口部吹气,使其发声,这是因为管内空气柱正在
,增加试管中水量,吹气时声音音调变
(选填“高”或“低”)。
【解析】用嘴对着试管口吹气,使其发声,这是因为试管内空气柱正在振动;当水量增加时,空气柱长度变短,音调变高。【答案】
振动高第12页考点一考点二考点三考点四【类型突破】
声音特征在生活中实例
【类型突破】声音特征在生活中实例第13页考点一考点二考点三考点四2.在旅游景区,导游常利用扩音器进行讲解,如图所表示。关于扩音器作用,以下说法正确是
(B)A.提升声音音调 B.增大声音响度C.改变声音音色 D.改变声音传输速度【解析】扩音器作用是把音量放大,让声音传得更远,声音经扩音器后响度变大,B项正确。3.(·合肥蜀山区一模)一首歌曲需要填词作曲。作曲者谱写是演唱者唱歌时
音调
(选填“音色”“响度”或“音调”)。
第14页考点三
声利用
近8年本省中考在年第1题考查超声应用。考试说明中要求能依据频率高低对声音进行分类;能举例说明超声波和次声波在实际生活中应用。预测年中考考查本考点可能性较小。1.声音能够传递信息因为超声波含有很好方向性,故可利用超声波定位、通讯、进行地下资源勘察等;次声波监测系统可判断出核爆炸时间、地点,“水母耳”次声预报仪可预测海啸、地震、台风、火山活动等。2.声音能够传递能量利用超声波能够击碎病人体内结石,另外还能够利用超声波把药品击碎成微粒,和空气混合形成“药雾”,让病人吸入治疗肺部疾病。考点一考点二考点三考点四第15页考点一考点二考点三考点四4.(·宣城模拟)某航空企业一架客机在起飞后很快坠入海中。空难发生后,搜救人员利用声呐设备探测坠入大海中飞机残骸。以下说法中错误是
(B)A.声呐设备是利用超声波工作B.声呐设备是利用次声波工作C.超声波在海水中比在空气中传输得快D.声呐设备能够探测出残骸所处位置海水深度【解析】声呐设备是利用超声波工作,B项错误。第16页考点一考点二考点三考点四考点四
噪声危害与控制
近8年本省中考均未包括此考点,考试说明中没有对本部分内容做出明确要求,预测年中考考查本部分知识点可能性很小。1.噪声概念(1)从物理学角度讲,发声体做无规则振动会发出噪声,如图(b)所表示。
(2)从环境保护角度讲,凡是妨碍人们正常休息、学习和工作声音以及对人们要听声音产生干扰声音都属于噪声。第17页考点一考点二考点三考点四2.噪声危害噪声严重影响着人们学习、生活及身心健康,所以噪声是一个污染。3.噪声控制路径(1)预防噪声产生:如给汽车排气管加消声器,中、高考期间禁止鸣笛等。(2)阻断噪声传输:如在靠近市区高速公路旁加隔音墙或植树造林。(3)预防噪声进入耳朵:如工人在噪声较大环境下工作时佩戴耳塞、耳罩、防声头盔等防护工具。第18页考点一考点二考点三考点四5.在医院、学校和科学研究部门附近,有如图所表示禁鸣喇叭标志,在以下方法中,与这种控制噪声方法相同是
(D)A.工人戴上防噪声耳罩B.在道路旁设置隔声板C.上课时关闭教室门窗D.在摩托车上安装消声器【解析】图示含义为禁止鸣笛,禁止鸣笛是在声源处减弱噪声。工人戴上防噪声耳罩,是在人耳处减弱噪声,A项不符合题意;在道路旁设置隔声板,是在传输过程中减弱噪声,B项不符合题意;上课时关闭教室门窗,是在传输过程中减弱噪声,C项不符合题意;在摩托车上安装消声器,是在声源处减弱噪声,D项符合题意。第19页试验一:探究声音传输条件
近8年本省中考在年第11题中考查过。考试说明要求能说明声音为何不能在真空中传输,预测年可能会以试验为背景考查说明声音怎样在介质中传输,题型为选择题,试验题可能性很小。命题点:1.试验现象(伴随空气越来越少,听到声音会越来越弱)2.试验结论(声音传输需要介质或声音不能在真空中传输)第20页1.试验装置:如图所表示(将电铃置于玻璃容器内,不要接触容器壁),导管接抽气机。2.试验操作:给电铃通电,电铃发声。用抽气机不停抽取容器内空气,感受声音大小改变。会发觉空气越来越少,听到声音会越来越弱。3.试验方法:试验与推理相结合。我们不能把容器内抽成真空,但会发觉空气越来越少,听到声音会越来越弱,那么这么下去,假如没有空气,就不能听到声音,进而得出结论:声音不能在真空中传输。
第21页1.暖水瓶瓶胆夹壁中是真空,小明想利用它来探究真空能否传声。他把音乐贺卡里电子发声器放入瓶中,依据听到声音进行判断。在他设计以下几组试验中最合理是
(B)A.塞上瓶塞和不塞瓶塞进行比较B.用一个完好和一个已经漏气瓶胆进行比较C.把瓶胆放在近处和远处进行比较D.将音量大小不一样芯片先后放入瓶胆中进行比较【解析】不塞瓶塞时声音经过空气向外传输,塞上瓶塞时声音经过瓶塞向外传输,探究是固体传声和气体传声,A项错误;完好瓶胆夹壁内部是真空,漏气瓶胆夹壁内部不是真空,能够验证真空能否传声,B项正确;把瓶胆放在近处和远处进行比较,没有控制距离相同,不符合控制变量法思想,C项错误;将音量大小不一样芯片先后放入瓶胆中,没有控制声音响度大小相同,不符合控制变量法思想,D项错误。第22页试验二:探究影响弦乐器音调高低原因
考试说明对本试验未提出明确要求,近8年本省中考均未考查,但本试验中控制变量方法在中考中常包括。命题点:1.试验操作(对变量怎样控制)2.试验数据分析(依据所统计现象相互对比,能得出对应结论)第23页1.试验方法:控制变量法。2.试验装置(能够用二胡、吉他等弦乐器):如图,粗细不一样橡皮筋若干、木条一根、钩码若干。3.试验操作(1)研究弦乐器音调与弦长短关系时,控制弦粗细、松紧不变,改变弦长度,用力弹拨,比较音调高低。
(2)研究弦乐器音调与弦粗细关系时,控制弦长度、松紧不变,改变弦粗细,用力弹拨,比较音调高低。
(3)研究弦乐器音调与弦松紧关系时,控制弦粗细、长度不变,改变弦松紧,用力弹拨,比较音调高低。
4.试验结论:弦乐器音调与弦长度、粗细、松紧相关,弦越紧、越细、长度越短,振动频率越大,音调越高。第24页2.小明在吉他演奏中发觉,琴弦发出音调与弦线长度、粗细和张力相关,于是他想利用琴弦做研究。
(1)如图1所表示,其中a、b、c、d四根弦线张力相同。①若他选择b、d两弦线做试验,则研究目标是探究音调与弦线长度关系。
②若他要探究音调与弦线粗细关系,则应选择
a
和
b
两弦线做试验。
③小明研究后得出结论:在其它条件相同情况下,弦线越长,发出音调越低;弦线越粗,发出音调越低。(2)请你依据图2判断,在张力相同情况下,分别按住A点、B点、C点后拨动琴弦,发出声音音调最高是按住
A
点,最低是按住
B
点。
第25页命题点1:声音产生与传输1.(·安徽第11题)以下各图描述试验中,用来说明声音传输需要介质是
(D)【解析】本题考查声音传输。A项说明声音是由振动产生;B项探究响度和振幅关系;C项探究钢尺伸出长短对声音音调影响;D项空气越少声音越小,说明声音传输需要介质。综上,D项符合题意。第26页2.(·安徽第1题)初春时节,柳树发芽,你能够折一根柳条,把皮和芯拧松,抽出木芯,用刀把嫩皮两端修齐,就制成了“柳笛”。用力吹,柳笛就发出声响。相比较来看,细而短柳笛吹出声音音调较高,该声音是因为空气柱振动而产生。
【解析】本题考查声现象中声音产生。“柳笛”用吹气方式发出声响,靠管内空气柱振动发声。第27页命题点2:声音特征3.(·安徽第1题)在音乐中,中音C调“1”(“do”)频率是262Hz,D调“1”(“do”)频率是294Hz,由此可知,D调“1”比C调“1”音调高(选填乐音三要素)。
【解析】本题考查声音特征。在音乐中,中音C调“1”(“do”)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陕西省渭南市尚德中学2025年校高三第三次模拟历史试题含解析
- 陕西科技大学镐京学院《基础无机化学》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陕西职业技术学院《现代西方哲学(下)》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公司转让招标合同标准文本
- 养殖库房出售合同标准文本
- 供钢材材料合同标准文本
- 养生入股合同标准文本
- 怎样销售行业自我介绍
- 个人订单合同标准文本
- s股东协议合同标准文本
- 煤矿防治水细则释义详解版(一)
- GB/T 44144-2024有声读物
- 《桥本氏甲状腺炎》课件
- 6.3.1化学能转化为电能-高一《化学》同步课堂(苏教版2019必修第二册)
- 2024年重庆市中考语文试卷真题B卷(含答案逐题解析)
- 农机服务运营方案
- 长安汽车使用说明书
- 初一英语完形填空练习(50篇)
- 2024年上海公安机关文职辅警招聘笔试参考题库附带答案详解
- 【SRAM电路设计与版图实现12000字(论文)】
- 《干簧管基础知识》课件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