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学汉语语法试题集萃_第1页
语言学汉语语法试题集萃_第2页
语言学汉语语法试题集萃_第3页
语言学汉语语法试题集萃_第4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综合试卷第=PAGE1*2-11页(共=NUMPAGES1*22页) 综合试卷第=PAGE1*22页(共=NUMPAGES1*22页)PAGE①姓名所在地区姓名所在地区身份证号密封线1.请首先在试卷的标封处填写您的姓名,身份证号和所在地区名称。2.请仔细阅读各种题目的回答要求,在规定的位置填写您的答案。3.不要在试卷上乱涂乱画,不要在标封区内填写无关内容。一、填空题1.下列句子中,句子的基本语序是(主谓宾)

2.汉语的词法主要由以下哪几个方面构成(词的形态变化、词的搭配、词的次序)

3.汉语中,形容词的构成方式有(词根语素直接构成、词根语素加上前缀或后缀构成、动词或名词的活用构成)

4.下列哪一项不属于汉语的基本句式(并列句)

5.汉语的语法功能主要有(表达陈述、表达疑问、表达命令、表达感叹、表达祈使)

6.汉语的语法单位可以分为(语素、词、短语、句子)

7.汉语中,否定句的构成方式有(用否定副词,如“不”、“没”、在谓语动词前加“无”或“没有”、在谓语动词前加否定形式)

8.汉语中,副词的位置通常是(句首、句中、句末)

答案及解题思路:

1.答案:主谓宾

解题思路:汉语句子的基本语序为主语谓语宾语,这是最常见和基本的语序结构。

2.答案:词的形态变化、词的搭配、词的次序

解题思路:汉语的词法涉及词的内部结构变化、词与词之间的组合规则以及词在句子中的顺序,这些是构成词法的基础。

3.答案:词根语素直接构成、词根语素加上前缀或后缀构成、动词或名词的活用构成

解题思路:形容词可以由词根语素直接构成,也可以通过添加前缀或后缀来形成,还有通过动词或名词的活用形成。

4.答案:并列句

解题思路:汉语的基本句式包括主谓句、状中句、谓宾句等,并列句不属于这些基本句式。

5.答案:表达陈述、表达疑问、表达命令、表达感叹、表达祈使

解题思路:汉语的语法功能涵盖了句子的各种用途,包括提供信息、提出问题、发出命令、表达情感和提出请求。

6.答案:语素、词、短语、句子

解题思路:汉语的语法单位从小到大依次是语素(最小的语言单位)、词(由一个或多个语素构成)、短语(由词或短语组成)、句子(最小的独立表达单位)。

7.答案:用否定副词,如“不”、“没”、在谓语动词前加“无”或“没有”、在谓语动词前加否定形式

解题思路:汉语否定句的构成可以通过使用否定副词、在谓语动词前加否定词或否定词的变体来实现。

8.答案:句首、句中、句末

解题思路:副词在句子中的位置比较灵活,但通常出现在句首、句中或句末,用于修饰动词、形容词或整个句子。二、选择题1.下列词语中,不属于实词的是()

A.红色

B.优秀

C.鸟儿

D.很

2.汉语中的句子成分不包括()

A.主语

B.谓语

C.宾语

D.涉语

3.下列哪一项是汉语中的介词()

A.是

B.而

C.以

D.在

4.下列句子中,不是被动句的是()

A.他被选为班长。

B.那辆车被我修好了。

C.我们都同意了这件事。

D.这个问题被解决了。

5.汉语中的否定副词主要有()

A.不

B.没有

C.未

D.无

6.下列哪一项不属于汉语中的复合词()

A.草地

B.汉字

C.书桌

D.一本书

7.下列哪一项不是汉语中的句式()

A.陈述句

B.疑问句

C.感叹句

D.条件句

8.下列哪一项是汉语中的量词()

A.只

B.头

C.位

D.个

答案及解题思路:

1.D。解题思路:实词是指具有实际意义的词汇,如名词、动词、形容词等。选项A、B、C都是实词,而D“很”是一个程度副词,属于虚词,所以选D。

2.D。解题思路:汉语句子成分通常包括主语、谓语、宾语等,涉语不属于汉语中的句子成分。

3.C。解题思路:介词用于连接句子中的成分,如“以”用于表示手段、方式等。选项A、B、D分别属于助词、连词、副词。

4.C。解题思路:被动句是指主语不是动作的执行者,而是受动者。选项A、B、D均为被动句,而C“我们都同意了这件事”为主动句。

5.ABCD。解题思路:否定副词用于否定句中,如“不”、“没有”、“未”、“无”等,这些选项均为否定副词。

6.D。解题思路:复合词是指由两个或两个以上单独的词组合而成的词。选项A、B、C均为复合词,而D“一书”是偏正结构,不是复合词。

7.D。解题思路:句式是指句子的结构形式,如陈述句、疑问句、感叹句等。选项A、B、C均为句式,而D“条件句”属于句子的一种形式,但不是句式。

8.ACD。解题思路:量词用于表示事物的数量,如“只”、“位”、“个”等。选项A、C、D均为量词,而B“头”用于表示动物或交通工具的数量,不属于量词。三、判断题1.汉语中,所有名词都是可数名词。(×)

解题思路:在汉语中,名词分为可数名词和不可数名词。例如“书”是可数名词,可以用“一本”、“两本”来修饰;而“水”是不可数名词,不能直接用数量词修饰。因此,并非所有名词都是可数名词。

2.汉语的助词分为两类,分别是助动词和助词。(×)

解题思路:汉语的助词包括助词和助动词两大类。助词包括结构助词(如“的”、“地”、“得”)、时态助词(如“了”、“着”)、语气助词(如“呢”、“吧”)等;而助动词主要包括能愿动词(如“能”、“会”)和情态动词(如“应该”、“可以”)。因此,助词的分类不仅包括助动词。

3.汉语的词法与句法相互独立。(×)

解题思路:汉语的词法和句法是相互关联的。词法规则决定了单个词语的构成和用法,而句法规则则规定了词语如何组合成句子。词法对句法有制约作用,两者并非相互独立。

4.汉语的语法单位中最小的单位是语素。(√)

解题思路:在汉语中,语素是最小的音义结合体,不能进一步分割。例如“大”和“小”都是语素,它们不能再分解成更小的音义结合单位。

5.汉语的副词可以作谓语。(×)

解题思路:在汉语中,副词通常用来修饰动词、形容词或其他副词,表示程度、时间、方式等。副词一般不能单独作为谓语,谓语通常由动词充当。

6.汉语的介词后面只能跟名词或代词。(√)

解题思路:介词通常用来引进动作、行为的时间、处所、原因、目的等,其后面通常紧跟名词或代词,如“在”、“从”、“因为”、“为了”等。

7.汉语中的形容词可以直接作主语或宾语。(√)

解题思路:汉语中的形容词可以直接作主语或宾语。例如“他聪明”中的“聪明”作形容词,作为主语;“这本书厚”中的“厚”作形容词,作为宾语。

8.汉语的疑问句通常用问号结尾。(√)

解题思路:汉语的疑问句通常以问号结尾,这是疑问句的一个基本特征。例如“你吃饭了吗?”就是一个典型的疑问句。四、改错题1.原句:我昨天去看了一场电影,但是我很高兴,因为我很累。

修改后:我昨天去看了一场电影,但是我很高兴,尽管我很累。

2.原句:今天我早上六点钟就起床了,但是我还是没有去上课。

修改后:今天我早上六点钟就起床了,但是我还是没能去上课。

3.原句:这个公园里有很漂亮的花,但是我没有看到任何一只小鸟。

修改后:这个公园里有很漂亮的花,但是我没有看到任何一只小鸟的踪影。

4.原句:昨天我吃了一个苹果,但是我很饱,所以我决定不吃饭。

修改后:昨天我吃了一个苹果,虽然我很饱,但我还是决定吃点饭。

5.原句:这个房间很干净,但是书桌上有很多灰尘。

修改后:这个房间很干净,但书桌上似乎积了一些灰尘。

6.原句:我今天晚上去看了电影,但是我没有带钱,所以我只能回家了。

修改后:我今天晚上去看了电影,但因为没带钱,所以只能中途回家。

7.原句:这个苹果很好吃,但是我已经吃了很多了,所以我不能再吃了。

修改后:这个苹果很好吃,但我已经吃了很多了,所以我不能再吃了。

8.原句:今天我早上起晚了,所以我没有去上班。

修改后:今天我早上起晚了,因此我没有去上班。

答案及解题思路:

答案:

1.修改为“尽管我很累”。

2.修改为“没能去上课”。

3.修改为“我没有看到任何一只小鸟的踪影”。

4.修改为“虽然我很饱,但我还是决定吃点饭”。

5.修改为“但书桌上似乎积了一些灰尘”。

6.修改为“但因为没带钱,所以只能中途回家”。

7.无需修改。

8.修改为“因此我没有去上班”。

解题思路:

1.在句子中加入“尽管”来表示前后两句话之间的让步关系。

2.使用“没能”来强调未能去上课的事实。

3.在“小鸟”后加入“的踪影”来明确指出没有看到小鸟。

4.在“决定不吃饭”前加入“虽然”来表示让步关系,并修改为“吃点饭”来保持逻辑一致性。

5.使用“似乎”来表示灰尘的积聚并非显而易见。

6.在“所以我只能回家了”前加入“因为”来表示原因,并将“所以”改为“所以只能”以保持句子结构的连贯性。

7.句子无误,无需修改。

8.使用“因此”来表示因果关系,使句子结构更加合理。五、翻译题1.我喜欢每个周末都看电影。

解题思路:本句中,“Iliketo”翻译为“我喜欢”,“watchmovies”翻译为“看电影”,“everyweekend”翻译为“每个周末”。

2.她总是把她的房间保持得干净整洁。

解题思路:本句中,“Shealwayskeeps”翻译为“她总是保持”,“herroom”翻译为“她的房间”,“cleanandtidy”翻译为“干净整洁”。

3.我认为在这样的天气里去游泳不是一个好主意。

解题思路:本句中,“Idon’tthink”翻译为“我认为不”,“it’sagoodidea”翻译为“这是一个好主意”,“togoswimming”翻译为“去游泳”,“insuchacoldweather”翻译为“在这样的天气里”。

4.桌上的那本书是关于科学的。

解题思路:本句中,“Thebookonthetable”翻译为“桌上的那本书”,“isabout”翻译为“是关于”,“science”翻译为“科学”。

5.他们通常在晚上7点吃晚饭。

解题思路:本句中,“Theyusuallyhave”翻译为“他们通常有”,“dinner”翻译为“晚饭”,“at7:00pm”翻译为“在晚上7点”。

6.今天天气非常热,所以我们需要喝很多水。

解题思路:本句中,“Theweatherisveryhot”翻译为“天气非常热”,“today”翻译为“今天”,“so”翻译为“所以”,“weneedtodrinkalotofwater”翻译为“我们需要喝很多水”。

7.我今晚不得不加班,所以我可能要很晚才能回家。

解题思路:本句中,“Ihavetoworklate”翻译为“我不得不加班”,“tonight”翻译为“今晚”,“so”翻译为“所以”,“Iwon’tbeabletoebackhomeuntillate”翻译为“我可能要很晚才能回家”。

8.学生们在教室里很安静。

解题思路:本句中,“Thestudentsare”翻译为“学生们是”,“veryquiet”翻译为“很安静”,“intheclassroom”翻译为“在教室里”。六、辨析题1.比较下列两组句子,指出它们的不同之处。

(1)他喜欢看书。(2)他不喜欢看电视。

不同之处:第一句表达了对看书的喜爱,而第二句则表达了对看电视的不喜爱,即情感倾向相反。

2.比较下列两组句子,指出它们的不同之处。

(1)昨天我去图书馆借了一本书。(2)我今天去图书馆借了一本书。

不同之处:第一句描述的是过去发生的事情,而第二句描述的是将来发生的事情,即时间状语不同。

3.比较下列两组句子,指出它们的不同之处。

(1)这本书很重,我拿不动。(2)这本书很轻,我可以拿得动。

不同之处:第一句描述的是书籍的重量大,导致拿不动,而第二句描述的是书籍的重量小,导致可以拿得动,即重量描述相反。

4.比较下列两组句子,指出它们的不同之处。

(1)昨天我去了商场买了很多东西。(2)我今天去了商场买了很多东西。

不同之处:第一句描述的是昨天发生的事情,而第二句描述的是今天发生的事情,即时间状语不同。

5.比较下列两组句子,指出它们的不同之处。

(1)他经常去看电影。(2)他偶尔去看电影。

不同之处:第一句表达的是频繁去看电影,而第二句表达的是偶尔去看电影,即频率描述不同。

6.比较下列两组句子,指出它们的不同之处。

(1)这本书很受欢迎。(2)这本书不太受欢迎。

不同之处:第一句表达的是这本书受到广泛欢迎,而第二句表达的是这本书不太受欢迎,即受欢迎程度描述相反。

7.比较下列两组句子,指出它们的不同之处。

(1)昨天我去了公园散步。(2)昨天我去了公园跑步。

不同之处:第一句描述的是在公园散步的活动,而第二句描述的是在公园跑步的活动,即活动内容不同。

8.比较下列两组句子,指出它们的不同之处。

(1)她总是按时完成作业。(2)她有时按时完成作业。

不同之处:第一句表达的是她总是按时完成作业,即习惯性的行为,而第二句表达的是她有时按时完成作业,即不规律的行为,即频率描述不同。

答案及解题思路:

答案:

1.情感倾向相反。

2.时间状语不同。

3.重量描述相反。

4.时间状语不同。

5.频率描述不同。

6.受欢迎程度描述相反。

7.活动内容不同。

8.频率描述不同。

解题思路:

对于这类辨析题,首先要明确题目要求比较的是句子中的哪些方面,如情感、时间、重量、频率等。逐一分析每组句子,找出它们在这些方面的不同点,最后总结出不同之处。解题时需注意句子中的关键词和语境,以保证准确理解句子的含义。七、应用题1.请用适当的连词或介词,使下列句子意思通顺。

(1)我很想去看电影,然而我很累。

(2)我明天要参加一个会议,因此我需要早点起床。

2.请用适当的助词,使下列句子意思完整。

(1)昨天我曾经去图书馆了。

(2)这本书确实很重,我拿不动。

3.请用适当的量词,使下列句子意思通顺。

(1)昨天我买了一个红苹果。

(2)我有一个大苹果,另一个是梨。

4.请用适当的介词,使下列句子意思通顺。

(1)我在公园里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