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语文试题研究古诗文积累与阅读专题二文言文阅读第十二篇马说_第1页
中考语文试题研究古诗文积累与阅读专题二文言文阅读第十二篇马说_第2页
中考语文试题研究古诗文积累与阅读专题二文言文阅读第十二篇马说_第3页
中考语文试题研究古诗文积累与阅读专题二文言文阅读第十二篇马说_第4页
中考语文试题研究古诗文积累与阅读专题二文言文阅读第十二篇马说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专题二文言文阅读第十二篇马说第二部分古诗文积累与阅读第1页知识梳理一、重点词语积累1.通假字(1)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____通____

,意思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2)才美不外见____通____

,意思为____________________食饲喂见

现表现,显露(3)食之不能尽其材____通____,意思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4)其真无马邪[F]____通____,意思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材

才才能邪耶表疑问语气,相当于“吗”第2页2.古今异义(1)世有伯乐,然后[F]有千里马古义:______________今义:连词,表示一件事情

之后接着又发生另

一件事情(2)一食或[F]尽粟一石古义:______________今义:用于选择关系关联词(3)是马也,虽[F]有千里之能古义:______________今义:判断词古义:______________今义:即使这么这么之后有时即使第3页3.词类活用(1)形容词作动词①一食或尽[F]粟一石原意为完,在文中意思为________________②祇辱[F]奴隶人之手原意为屈辱,在文中意思为_______________(2)数量词作动词不知其能千里[F]而食也原意为距离或路途遥远,在文中意思为________辱没,受屈辱吃尽日行千里第4页

4.一词多义虽有千里之能[F]

_______________安求其能[F]千里也________________

策之不以其道_________________

执策[F]而临之_________________能能力能够策用鞭子打马鞭子第5页5.重点实词(1)祇辱于奴隶人之手祇:__________________(2)骈死于槽枥之间骈:__________________(3)不以千里称也称:_________________

(4)一食或尽粟一石粟:___________________(5)食不饱,力不足食:___________________(6)且欲与常马等[F]不可得等:_______________(7)安[F]求其能千里也安:__________________只是著称两马并驾吃喂养等同,一样怎么第6页(8)策之不以其道道:_________________(9)食之不能尽其材尽:_________________(10)鸣之而不能通其意通:_________________(11)执策而临之临:_________________正确方法竭尽通晓面对第7页二、内容探究1.“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尽其材,鸣之而不能通其意。”一句对表示主题有何作用?答:三句排比,深刻地再现了“食马者”愚妄浅薄丑态,斥责了“食马者”“不知马”,为下文讽刺作铺垫,也写出了“千里马”受到压制和摧残,揭示了社会黑暗,表示了作者对人才同情,深化了主题。2.作者借“千里马”不遇“伯乐”遭遇,寄托了怎样思想感情?(RJ课后习题)答:抒发了作者怀才不遇愤懑,批判埋没、摧残人才统治者。第8页3.请从形象塑造、写作手法、说明道理三个方面中任选其一,结合文章内容对作品进行评析。(淮安)答:示例:形象塑造:千里马——遭遇悲惨,怀才不遇;食马者——专横残暴,无知狂妄。写作手法:托物言志,以马喻人,正反对比论证,论证环环相扣。说明道理:“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要善于识他人才,重用人才。第9页三、拓展延伸韩愈认为“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你同意这个观点吗?请谈谈理由。(朝阳)答:示例一:不一样意。我们要做自己“伯乐”,主动展示才能,并不停完善自己。示例二:同意。假如“伯乐”没有慧眼,“千里马”就会被埋没。第10页2.当今社会需要什么样人才?怎样才能做到多出人才、人尽其才?这些话题是常谈常新,请你联系现实谈谈自己看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