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颈椎病中医诊疗方案
颈椎病中医诊疗方案
一、诊断(一)疾病诊断参照2010年中华中医药学会发布的《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中颈椎病的诊断标准。1.颈型颈椎病(1)头、颈、肩疼痛等异常感觉,并伴有相应的压痛点。(2)X线片显示:颈椎生理曲度变直、椎间隙变窄、钩椎关节增生等异常改变。(3)应除外颈部扭伤、落枕、肩周炎、风湿性肌纤维组织炎、神经衰弱及其他非椎间盘退变所致的肩颈部疼痛。2.神经根型颈椎病(1)具有较典型的根性症状(麻木、疼痛),且其范围与颈脊神经所支配的区域相一致。(2)压头试验或臂丛牵拉试验阳性。(3)影像学所见:颈椎生理曲度变直、椎间隙变窄、钩椎关节增生、椎间孔狭窄、椎体后缘骨质增生等,可伴有相应节段的椎间盘退变。(4)痛点封闭无显效(诊断明确者可不作此试验)。(5)除外颈椎外病变(胸廓出口综合征、网球肘、腕管综合征、肘管综合征、肩周炎、肱二头肌长头肌腱炎等)所致以上肢疼痛为主的疾病。3.脊髓型颈椎病(1)临床上出现颈脊髓损害的表现。(2)X线片及CT、MRI等检查显示颈椎退变,椎体后缘骨质增生、钩椎关节增生、椎间隙变窄等,致椎管狭窄,脊髓受压等。(3)应除外肌萎缩性侧索硬化症、脊髓空洞症、脊髓肿瘤、脊髓损伤、继发性粘连性蛛网膜炎、多发性神经炎等。4.交感神经型颈椎病(1)临床表现为头晕、眼花、耳鸣、手麻、心动过速、心前区疼痛等一系列交感神经症状,X线片有失稳或退变,椎动脉造影阴性。(2)排除冠心病、神经官能症、梅尼埃病等。(3)交感神经兴奋试验阳性。5.椎动脉型颈椎病(1)曾有猝倒发作,并伴有颈性眩晕。(2)旋颈试验阳性。(3)X线片显示节段性不稳定或钩椎关节骨质增生。(4)多伴有交感神经症状。(5)除外眼源性、耳源性眩晕。(6)除外椎动脉Ⅰ段(进入颈6横突孔以前的椎动脉段)和椎动脉Ⅲ段(出颈椎进入颅内以前的椎动脉段)受压所引起的基底动脉供血不全。(7)手术前需行椎动脉造影或数字减影椎动脉造影(DSA)。
(二)证候诊断1.风寒痹阻证颈、肩、上肢串痛麻木,以痛为主,头有沉重感,颈部僵硬,恶寒畏风,舌质淡红,苔薄白,脉弦紧。2.痰湿阻络证头晕目眩,头重如裹,肢体沉重,纳呆恶心,颈部酸痛,肩臂麻木不仁,舌苔白腻,脉弦滑。3.气滞血瘀证颈肩部、上肢刺痛,痛处固定,伴有肢体麻木,舌质暗,脉弦涩。4.肝肾不足证眩晕头痛,耳鸣耳聋,失眠多梦,肢体麻木,腰膝酸软,舌红少苔,脉弦细。
二、治疗方法(一)手法治疗1.放松手法患者取坐位或卧位,医者先用揉法、滚法、按法、拿法等手法在颈部及肩部周围肌肉进行放松,时间约1015分钟,以缓解肌肉紧张,改善局部血液循环。2.整复手法(1)颈椎斜扳法:患者头部略向前屈,医者一手抵住患侧头颞部,另一手托住患侧下颌,将头向患侧旋转至最大限度后,两手同时用力,做相反方向的快速扳动,可闻及“喀哒”声,左右各1次。(2)颈椎微调手法:以棘突偏歪为例,患者坐位,医者站于患侧,一手拇指顶按住偏歪棘突的一侧,另一手扶持患者头部,先使患者颈部前屈、侧屈至最大角度,然后向患侧旋转,当旋转到有阻力时,拇指用力向对侧顶推,可纠正棘突偏歪。整复手法应根据患者病情、体质及耐受程度选择应用,操作时要轻柔、准确,避免造成损伤。
(二)针灸治疗1.选穴原则根据辨证选取颈部及相关经络穴位。2.常用穴位颈夹脊、天柱、风池、肩井、曲池、外关、合谷、阿是穴等。3.针刺方法根据穴位特点及病情采用适当的针刺手法,如提插补泻、捻转补泻等。留针2030分钟,期间行针23次。一般隔日1次,10次为1个疗程。
(三)推拿治疗1.治疗原则舒筋通络,理筋整复,改善局部气血运行。2.具体操作先用揉法、滚法、按法等手法在颈部及肩部周围肌肉进行推拿,重点按摩斜方肌、肩胛提肌、冈上肌等肌肉附着点,然后进行颈部关节的微调手法,如拔伸、旋转、侧屈等,以调整颈椎关节的位置,改善关节功能。每次推拿时间约30分钟,每周23次。
(四)中药内服1.风寒痹阻证治法:祛风散寒,通络止痛。方药:葛根汤加减。葛根、麻黄、桂枝、白芍、生姜、大枣、甘草等。2.痰湿阻络证治法:化痰祛湿,通络止痛。方药:半夏白术天麻汤加减。半夏、白术、天麻、茯苓、橘红、甘草、生姜、大枣等。3.气滞血瘀证治法:活血化瘀,通络止痛。方药:通窍活血汤加减。赤芍、川芎、桃仁、红花、老葱、鲜姜、红枣、麝香等。可根据病情适当加减,如疼痛较甚者加延胡索、郁金等;上肢麻木者加桑枝、地龙等。4.肝肾不足证治法:补益肝肾,通络止痛。方药:六味地黄丸合天麻钩藤饮加减。熟地黄、山茱萸、山药、泽泻、茯苓、牡丹皮、天麻、钩藤、石决明、杜仲、牛膝、桑寄生、栀子、黄芩等。
中药每日1剂,水煎分2次服,早晚各1次。
(五)中药熏蒸采用具有活血化瘀、祛风除湿、通络止痛作用的中药,如乳香、没药、木瓜、防风、细辛、生草乌、生川乌等,打碎装入布袋入入锅中蒸30分钟后取出,热敷于颈部疼痛部位,温度以患者能耐受为宜,药凉后取下。每周23次,510次为1个疗程。
(六)康复锻炼1.颈部伸展运动坐位或站立位,双手叉腰,头缓慢向上抬起,至最大限度后保持35秒,然后缓慢放下,重复1015次。2.颈部侧屈运动坐位或站立位,头向一侧弯曲,至最大限度后保持35秒,然后缓慢向另一侧弯曲,重复1015次。3.颈部旋转运动坐位或站立位,头缓慢向一侧旋转,至最大限度后保持35秒,然后缓慢向另一侧旋转,重复1015次。4.米字操头部在空中依次按顺时针、逆时针方向做“米”字运动,每个方向重复510次。
康复锻炼应循序渐进,长期坚持,以增强颈部肌肉力量,改善颈椎稳定性。
三、疗效评价(一)评价标准参照2010年中华中医药学会发布的《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中颈椎病的疗效标准。1.临床痊愈原有各型症状、体征消失,肌力正常,颈椎活动度正常,能恢复正常工作和生活。2.显效原有各型症状、体征明显减轻,肌力基本正常,颈椎活动度明显改善,部分恢复正常工作和生活。3.有效原有各型症状、体征有所减轻,肌力及颈椎活动度有改善。4.无效症状、体征无改善,或加重。
(二)评价方法1.症状体征评分对患者的颈部疼痛、上肢麻木、头晕等症状及颈椎活动度、肌力等体征进行量化评分,治疗前后分别记录,计算症状体征改善率。症状体征改善率(%)=(治疗前积分治疗后积分)/治疗前积分×100%2.影像学评价治疗前后拍摄颈椎X线片、CT或MRI等,观察颈椎生理曲度、椎间隙、椎体骨质增生等情况的变化。
通过以上综合评价方法,全面评估颈椎病的治疗效果,为调整治疗方案提供依据。
四、注意事项1.治疗期间应注意休息,避免长时间低头、伏案工作或使用电子设备,保持正确的颈部姿势。2.颈部保暖,避免受寒、受潮。3.手法治疗、针灸治疗等应选择正规医疗机构由专业医生进行操作,避免不当操作导致损伤。4.中药内服时应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江西省卫生类事业单位竞聘-影像技术类近年考试真题库-含答案解析
- 售票服务礼仪培训
- 2024-2025学年下学期高二英语外研社版同步经典题精练之动词词义辨析
- 平常心态培训
- 大学人生安全教育
- 借条与欠条的相关知识
- 开腹手术围手术期护理
- 产险在线销售-项目经理培训weijh
- 第5章 树和二叉树-25春-250314
- 2025年医药商品储运员职业技能考试题库(含答案)
- 532近代前夜的危机
- 物理人教版(2019)必修第二册5.2运动的合成与分解(共19张ppt)
- 病原微生物实验室生物安全备案专家意见表
- 中国航信离港系统讲义
- 6000m3内浮顶油罐设计
- 食堂管理考核评分表
- (精心整理)朱德熙_说 “的”
- 《雷锋叔叔,你在哪里》说课稿(附优质教案)
- 日语N5阅读理解
- 医院住院病历质量检查评分表
- 板式楼梯计算表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