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课 古代人类的迁徙和区域文化的形成 课件-【知识精研】高中历史统编版(2019)选择性必修三文化交流与传播_第1页
第6课 古代人类的迁徙和区域文化的形成 课件-【知识精研】高中历史统编版(2019)选择性必修三文化交流与传播_第2页
第6课 古代人类的迁徙和区域文化的形成 课件-【知识精研】高中历史统编版(2019)选择性必修三文化交流与传播_第3页
第6课 古代人类的迁徙和区域文化的形成 课件-【知识精研】高中历史统编版(2019)选择性必修三文化交流与传播_第4页
第6课 古代人类的迁徙和区域文化的形成 课件-【知识精研】高中历史统编版(2019)选择性必修三文化交流与传播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古代人类的迁徙和区域文化的形成印欧人的迁徙及其对早期区域文化的影响学习任务1:根据下图,结合课本第34页,说出印欧人的迁徙路线,并概括印欧人迁徙的特点。时间:长期性,持续时间长。方向:全面性,向南方为主。范围:范围广,地跨亚欧大陆的广阔区域印欧人迁徙的特点据地图材料可知:时间:长期性,持续时间长。范围:范围广,地跨亚欧大陆的广阔区域

方向:全面性,向南方为主。据课文补充:方式:武力征服或与被征服者融合原因:复杂性,原因多元过程:伴随着先进技术工具的发展

影响:双重性(形成多种新民族,对早期区域文化发展影响深远。苏美尔人的战车(绘画作品)苏美尔人之间经常争战,他们最早使用战车作战。——《中外历史纲要(下)》埃及雕刻中的赫梯战车和士兵——选必3《文化交流与传播》学习任务2观察两幅图片,你能从中获取哪些与世界古代马拉战车相关的历史信息?赫梯人在哪些方面改良了战车?车轮:实心、木制变为铁质车轴运载:物品变为人(3人)赫梯战车为什么会出现在埃及雕刻中?赫梯战车赫梯文明博物馆馆藏文物

赫梯人从北方草原得到马,又凭借自己的生产技术,生产出铁质车轴战车,使战车增载至三人,赋予战车近战能力。依靠战车优势,赫梯人一度垄断了西亚和北非的贸易通道和自然资源。

公元前2千纪,古代雅利安人从遥远的东欧平原,经过翻山越岭进行集体性迁徙;后进入印度河和恒河流域,征服当地原住民建立自己的文明。这主要得益于()A.马匹及马拉战车的大量使用B.雅利安各种族间的团结协作C.雅利安人拥有先进的铁兵器D.当地原住民还未进入文明社会

印欧种人主要靠畜牲为生,食物的匮乏和来源的不固定使得他们几乎无法在一个地方长久定居,迁徙成为古印欧人最显著的特征。约从公元前3000年末开始,印欧语系各族分批地从他们的故乡向外迁徙,形成一个个规模巨大的、世界性的民族迁徙浪潮。当时印欧人正处于原始社会解体过程中,社会内部已发生了阶级分化,军事首领和贵族的地位和作用逐渐加强。对他们来说,进行掠夺是比劳动更容易获取财富的途径,对财富的追求成了他们迁徙的主要动力。——摘编自麟剑《人类源流史》原因:有利的工具(马车);游牧民族生活特点;民族性格;发达文明的吸引。印欧人迁徙的原因还有哪些?阅读教材第35页,归纳印欧人的迁徙对早期区域文化的影响时间区域影响BC17世纪赫梯帝国一度占领巴比伦城,多次与埃及发生争霸战争,冲击了古文明;传播了马车和铁器BC6世纪波斯帝国历史上第一个地跨亚非欧三洲的大帝国,并数次入侵希腊。在其宽容统治下,西亚和北非文明区首次被统一起来,希腊文明和西亚文明发生了深入、广泛的交流BC2000年古代希腊形成古代的希腊人。古希腊取得辉煌的文化成就,成为西方文明的一个重要源头。BC600年左右古代印度把马和铁带到印度,将印度古文明从印度河流域拓展到恒河流域,并以后者为中心;种姓制度和佛教成为古代印度社会的重要符号,并对周边地区特别是东南亚产生重大影响。④发展生产力①破坏、摧毁了旧文明:如克里特文明、古巴比伦文明、古印度河流域文明等。②融合产生新的族群:如古希腊人、赫梯人、波斯人、雅利安人等。③促进文化交融,产生新的区域文化:如赫梯文明、波斯文明、古希腊文明、古印度文明等。亚欧游牧民族大迁徙对区域文化发展的影响学习任务3:根据亚欧游牧民族大迁徙的概况,说明亚欧游牧民族大迁徙是如何改变亚欧大陆的政治格局的?大月氏西迁建立贵霜帝国西晋崩溃、东晋偏居日耳曼人灭掉西罗马帝国,建立起一系列国家阿拉伯帝国建立学习任务4:据教材第36页图片及关于贵霜帝国铸造钱币的叙述,分析从文字和图片中能得到哪些信息。左边铭文是国王的名字“伽腻色伽”,为伽腻色伽一世(2世纪中期),即贵霜历史上最有名的君主。右边铭文是古希腊语的“诸王之王”,这个称号有点西亚和印度的味道,体现了贵霜国王对其他小王公至高无上的地位。中间人物是贵霜国王伽腻色伽一世。①展现了波斯和希腊文化的整合。②促进了东西方文化间的理解和尊重。③亚欧游牧民族的迁徙加强了文化交流,贵霜帝国发挥了中介作用。④展示了对外来文化的包容和国家权威。⑤通过多元文化钱币提升了国际交易和文化交流的影响力。⑥推动区域文化发展和繁荣。区域文化在碰撞、交往和交融中发生了变化,各民族在吸收其他民族文化的基础上促进了本民族文化的发展。影响1:各个区域文化在碰撞、交融中发生了不同程度的变化:影响2:各民族吸收其他民族文化、促进本民族文化发展:你能举其他例子说明亚欧游牧民族大迁徙对区域文化产生的影响吗?阿拉伯文化融合东西方文化;中古西欧,融合日耳曼因素、罗马因素和基督教因素形成了经院哲学、骑士文学和市民文学;拜占庭文化保存、继承了古代希腊罗马的部分文化遗产等。农耕文明向游牧文明学习:战国时赵武灵王胡服骑射;古埃及人学会使用马和马拉战车游牧民族向农耕文明学习:北魏孝文帝改革及全面汉化;辽、金、西夏学习汉族典章制度,经济生活农耕化等,日耳曼人入主西罗马帝国后接受基督教,学习罗马法和文化;阿拉伯人吸收被征服地文明,创造了全新的阿拉伯文化。

1、P36学思之窗

4世纪中后期,遭到匈奴进攻的西哥特人进入罗马帝国境内,并于410年攻占罗马城。奥罗修斯记载了西哥特人首领阿图尔夫说过的一段话。阿图尔夫这样说道:最初,我强烈要求消除罗马这一名字,使罗马的全部土地成为哥特帝国的领土;我希望用哥特的替代罗马的;我阿图尔夫应成为凯撒奥古斯都。不过,众多的经验告诉我:桀骜不驯的哥特人从不遵守法律,而没有法律的国家将国不成国。因此,我选择了较为安全的道路,希望通过哥特的力量来恢复、增强罗马之荣光。在无法改变帝国形式的情况下,我希望能作为复兴罗马的发起者传诸后世。——摘译自《反异教徒历史七书》问题:指出阿图尔夫对罗马帝国的前后态度,并分析转变的原因。原因:哥特人还处在文明前夜,而罗马的制度、法律及文化有利其巩固对哥特人的统治。亚欧游牧民族大迁徙中的文化认同问题态度:最初希望用哥特风俗取代罗马制度;后来选择接受罗马的文化,以复兴罗马自居。

梁武帝派陈庆之护送北魏北海王元颢回洛阳,在宴会上陈庆之大言不惭:"魏朝甚盛,犹曰五胡。正朔相承,当在江左。”

但是当他护送元颢到达洛阳,亲眼目睹孝文帝改革后洛阳旧貌换新颜,一派欣欣向荣的景象,回到梁朝后对人谈起“正朔”时,观点大变:“自晋、宋以来,号洛阳为荒土。此中谓长江以北,尽是夷狄。昨至洛阳,始知衣冠士族,并在中原,仪富盛,人物殷阜,目所不识,口不能传。”——樊树志《国史十六讲》中华书局,第93页据西晋的史料记载,匈奴族和羯族自认为是夏朝的后裔,鲜卑族自认为是皇帝的后裔,羌族自认为是虞舜的后裔。内迁的少数民族主动认同中原地区的历史和文化说明(

)A.北方地区民族交融进程的完成B.少数民族与汉族祖先本是相同C.各族政权力图确立其正统地位D.丝绸贸易加强了边境商贸往来C

在古代,除游牧民族的迁徙外,农耕民族也会因多种原因迁徙。公元前8—前6世纪,希腊人广泛移民于地中海周边地区;马其顿国王亚历山大征服波斯等地后,大批希腊人和马其顿人向那里移民;罗马共和国时期,众多罗马人去了意大利其他地区和行省。中国古代,大批汉人陆续从北方迁往南方,形成今天分布在江西、福建、广东和台湾等地的客家人。阅读相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