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课 全球航路的开辟 课后提升训练 -2024-2025学年高一统编版2019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下册_第1页
第6课 全球航路的开辟 课后提升训练 -2024-2025学年高一统编版2019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下册_第2页
第6课 全球航路的开辟 课后提升训练 -2024-2025学年高一统编版2019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下册_第3页
第6课 全球航路的开辟 课后提升训练 -2024-2025学年高一统编版2019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下册_第4页
第6课 全球航路的开辟 课后提升训练 -2024-2025学年高一统编版2019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下册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三单元第6课全球航路的开辟【基础巩固】1.“15世纪以后,西欧各国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萌芽已经产生并初步发展。货币作为商品交换的媒介,不仅取代土地日益成为社会财富的主要象征,而且成为衡量社会地位和权力的重要标志。”这一变化促进了()A.欧洲人探寻新航路的热潮B.航海技术不断进步C.欧洲传统商路关税的上涨D.西欧人口迅速增长2.《马可·波罗行纪》记载,亚洲大陆的东部并未被广袤的沼泽地封锁,它的东部边缘是海岸,可以乘船泛海到达。1459年,西欧人在此基础上绘制出了东亚的海岸线。由此可知,《马可·波罗行纪》()A.揭示了全球航路开辟的可能性B.奠定了地理大发现的思想基础C.对东方的描述真实可信D.推动了欧洲的思想解放3.15世纪80年代,一名航海家率领船队离开里斯本进行探险活动。他们一直向南航行,离海岸线越来越远,结果遇到了风暴,险些全队覆没。船队回国后,国王为非洲最南端的岬角命名。这名航海家是()A.迪亚士 B.达·伽马C.哥伦布 D.麦哲伦4.1498年5月的一天,他们的船队到达了印度西南海岸的中心港口——卡里库特港。当地居民问他们:“你们为什么要远离故乡到这里来呢?”他们答复:“我们来找香料。”材料中的“他们的船队”是指()A.迪亚士船队 B.达·伽马船队C.哥伦布船队 D.麦哲伦船队5.16世纪,葡萄牙著名诗人卡蒙斯曾这样深情地描绘他的祖国:“大陆,在这里是尽头;大海,在这里才开头。”诗句表明诗人为他的祖国感到自豪的原因是葡萄牙()A.出版了《马可·波罗行纪》B.垄断欧亚之间的贸易C.率先开辟新航路D.处于欧洲商业中心地位6.新航路的开辟打破了各个文明区域间孤立、分散、隔绝的状态。最早开辟从欧洲到达美洲航线的欧洲航海家是()A.迪亚士 B.达·伽马C.哥伦布 D.麦哲伦7.15世纪初,古希腊天文学家、地理学家托勒密的《地理学指南》被翻译成拉丁文,地圆学说逐渐流行开来。用实际行动证明了这一学说的正确性的航海船队是()A.迪亚士船队 B.麦哲伦船队C.哥伦布船队 D.达·伽马船队8.18世纪中后期,英国库克船长在航海活动中掌握了南太平洋的水文、信风等信息和北太平洋的航海规律。与此同时,法国也派遣船队前往太平洋深处进行航路探索、文明发掘和科学研究等活动。这些探险活动()A.引发了欧洲的经济危机B.开阔了人类认识世界的视野C.推动了西欧城市的兴起D.彻底摧毁了欧洲的封建制度【能力提升】9.有学者指出:“在中古时期的最后两百年,无论硬币流通怎样快,欧洲仍经受货币供应不足之苦,到15世纪晚期……西欧市场在接受了中欧银矿的‘输血’后,仍然无法消化日益增多的各种商品。”该学者旨在说明,欧洲中古晚期()A.商业繁荣引发价格革命B.具有海外扩张的经济根源C.汇聚了世界各地的商品D.货币短缺导致了经济停滞10.有英国学者认为:“近代欧洲矿业和金属的各项技术发展,得益于科学者无几,但很有助于科学。但是开辟全世界的历次重要远洋航行,情形就不然了,这些是为光荣和利益服务而有意识地最初运用天文和地理科学而获得的成果。”该学者意在说明,当时欧洲()A.科学和技术尚未真正地结合B.技术发展促进了科学的进步C.远航顺应了追求利益的共识D.科学发展助力远洋航行成功11.15世纪中叶诞生于巴塞罗那的《康梭拉多海商法典》规定:“如果一名引航员不了解当地水域,却声称自己非常了解而又无法提供他所承诺的引航服务,那么他就应该立即被斩首,对他不需要有任何怜悯和仁慈。”对以上材料理解正确的是()A.航海活动伴随暴力冲突B.航海立法有利于新航路开辟C.地理知识获得较大突破D.欧洲引航员的水平普遍较低12.由于西方早期殖民国家将航海贸易确定为国家的基本海洋政策,所以哥伦布、达·伽马、麦哲伦等人的航海活动得到专制国家的全力支持和肯定,他们成为人们心目中的英雄,从而推动了整个世界大航海时代的到来。材料反映了()A.航海贸易给殖民地带去西方文明B.航海家成为各国人民心中的英雄C.航海家的活动受到国家政策限制D.国家力量推动大航海时代的到来13.欧洲人认为哥伦布到达美洲使美洲“走出原始的野蛮状态,进入文明时代”;拉美人民认为哥伦布到达美洲是“苦难的开始”;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则认为这是“两个大陆相遇”。据此可知,以上对哥伦布到达美洲的认识()A.因受主观立场影响而不够全面理性B.随着时代发展而逐渐趋于全面客观C.其各种观点都需要新的史料佐证D.其主流的观点是促进了文明交融14.据统计,麦哲伦船队的船员来自十几个国家和地区,其中葡萄牙人37人,意大利人约30人,法国人19人左右,此外还有佛兰德(今属比利时)人、德国人、英国人等。这表明当时()A.葡意法成为航海活动的领导者B.各国间加强了航海方面的合作C.航海活动具有一定的社会基础D.地圆学说的科学性已得到证实15.哥伦布是热那亚人,在葡萄牙学习航海技术,最终为西班牙人服务。麦哲伦是葡萄牙人,他的航海技术主要是跟随葡萄牙军队在东方的殖民活动中学会的,最终为西班牙人服务。麦哲伦船队出发进行环球航行时有260多人,来自十几个国家和地区。这说明,西欧远洋探险活动中()A.葡萄牙的技术最为先进B.西班牙吸收人才最多C.受航海技术的交流推动D.具有灵活的用人机制16.1553年,英国派船队前往北极地区进行探险活动。1594—1597年,荷兰航海家巴伦支三次航行北冰洋地区。17世纪初,效力于荷兰的英国人哈得逊积极探索经北冰洋通往亚洲的航路。18世纪上半叶,俄国制定了北极探险计划。据此可知,北极地区的探险开发()A.激发了与西葡两国的商路竞争B.形成共同开发与和平利用的国际准则C.确立了由俄国主导的开发模式D.是基于国家政治经济双重利益的需求17.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16世纪的西欧是新兴资产阶级遍历世界的游侠时代。“不断扩大产品销路的需求,驱使资产阶级奔走于全球各地,它必然到处落户、到处创业、到处建立联系。”即使是九死一生的险途,也遏不住他们对黄金炽热的渴望。西欧社会各式各样的亡命之徒,漂洋过海,纷纷涌向新世界。甚至连妇女和儿童也敢冒风涛之险,趋之若鹜。其中贫穷破落而又贪婪残忍的骑士小贵族是这些人的中坚。富商大贾和新兴资产阶级常常是远洋航行的资助者,罗马教皇也参与了西葡两国瓜分世界条约的签订。西方航海家们乃是时代的产儿,在时代精神的鼓舞下,他们渴望机遇,辗转求告,最后与君主签署协定,扬帆远航,这既有实施王命的重任,又具有分成占有所得财富、谋取个人利益的权利。——摘编自李隆庆《十五至十六世纪中西航海不同结局的原因初探》(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新航路开辟的特点。(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新航路开辟的原因。参考答案【基础巩固】1.【答案】A【解析】根据所学知识可知,西欧商品经济的发展和资本主义萌芽的出现是西欧国家开辟新航路的经济根源,故选A项。2.【答案】A【解析】根据材料可知,西欧人在《马可·波罗行纪》所记载的内容的基础上绘制出了东亚的海岸线,这说明《马可·波罗行纪》揭示了全球航路开辟的可能性,故A项正确;人文主义是地理大发现的思想基础,排除B项;《马可·波罗行纪》的描述并非都真实可靠,排除C项;材料与推动欧洲思想解放无关,排除D项。3.【答案】A【解析】1488年,葡萄牙航海家迪亚士率船队到达了非洲最南端的好望角,故选A项。4.【答案】B【解析】根据所学知识可知,1498年,葡萄牙航海家达·伽马率领船队到达印度,故选B项。5.【答案】C【解析】根据材料中“16世纪”“葡萄牙”“大陆,在这里是尽头;大海,在这里才开头”等关键信息,可以看出使诗人为他的祖国感到自豪的原因是葡萄牙率先开辟了新航路,故选C项。6.【答案】C【解析】哥伦布最早开辟了从欧洲到达美洲的航线,故选C项。7.【答案】B【解析】根据所学知识可知,麦哲伦船队完成了人类历史上第一次环球航行,证明了地圆学说的正确性,故选B项。8.【答案】B【解析】18世纪,英国和法国在太平洋的航海探险活动进一步丰富了人类的地理知识,开阔了人类认识世界的视野,故选B项。【能力提升】9.【答案】B【解析】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中古晚期,欧洲商品经济发展,硬币供应难以满足商品流通的需要,这成为日后欧洲开辟新航路的重要经济根源,故B项正确;价格革命出现在新航路开辟后,排除A项;C项在材料中无法体现,排除;材料强调欧洲中古晚期货币短缺,无法满足商品经济发展的需求,而非导致经济停滞,排除D项。10.【答案】D【解析】根据材料“这些是为光荣和利益服务而有意识地最初运用天文和地理科学而获得的成果”可知,该学者意在说明当时欧洲科学发展助力远洋航行成功,故选D项。11.【答案】B【解析】根据材料可知,《康梭拉多海商法典》强调引航员在航行中的职责,这有利于推动航海事业的发展,从而为新航路的开辟创造了有利条件,故选B项。12.【答案】D【解析】根据材料“由于西方早期殖民国家将航海贸易确定为国家的基本海洋政策,所以哥伦布、达·伽马、麦哲伦等人的航海活动得到专制国家的全力支持和肯定”可知,当时的航海活动得到国家力量的支持,从而推动了大航海时代的到来,故D项正确;材料强调国家力量推动新航路的开辟,A项与材料主旨不符,排除;欧洲的航海家在本国被视为英雄,但在被殖民国家却被视为殖民者、掠夺者,排除B项;当时的国家政策激励了航海家的航海活动,排除C项。13.【答案】A【解析】根据材料可知,不同的人因立场不同,对哥伦布到达美洲这一事件的认识则不同,这些认识都不够全面理性,故选A项。14.【答案】C【解析】根据材料可知,麦哲伦船队的船员来自欧洲多个国家和地区,表明航海探险活动被多个国家和地区的人所接受,即航海活动具备了一定的社会基础,故选C项。15.【答案】D【解析】根据材料可知,西班牙在新航路开辟的过程中,选用了多国的航海人才为其服务,表明西欧的远洋探险活动具有灵活的用人机制,故选D项。16.【答案】D【解析】根据材料可知,16—18世纪,英国、荷兰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