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力系统运行与维护作业指导书_第1页
电力系统运行与维护作业指导书_第2页
电力系统运行与维护作业指导书_第3页
电力系统运行与维护作业指导书_第4页
电力系统运行与维护作业指导书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电力系统运行与维护作业指导书TOC\o"1-2"\h\u30256第一章电力系统运行概述 4122691.1电力系统基本概念 4289861.1.1电力系统的定义 497771.1.2电力系统的组成 539431.1.3电力系统的分类 590651.1.4安全第一原则 51661.1.5经济运行原则 5175561.1.6可靠性原则 5121661.1.7环境保护原则 5116291.1.8智能化原则 53763第二章电力系统调度管理 6215991.1.9调度管理体系概述 660381.1.10调度管理体系功能 6243691.1.11调度运行基本原则 7109601.1.12调度运行基本规定 776981.1.13调度运行管理要求 718849第三章变电站运行与维护 7245461.1.14运行原则 760161.1.15运行人员要求 8291701.1.16运行参数监测 8198181.1.17运行维护 8283011.1.18运行记录 8216811.1.19设备维护原则 8227951.1.20设备维护内容 8116111.1.21设备维护管理 8151671.1.22安全管理目标 992901.1.23安全管理制度 9223901.1.24安全风险防控 9163191.1.25安全监督与考核 923403第四章发电机组运行与维护 9156191.1.26运行前的准备工作 991761.1保证发电机组的安装、调试及验收合格。 941451.2检查发电机组的各个部件是否完好,连接是否牢固。 9239471.3检查发电机组控制系统是否正常,各仪表指示是否准确。 980571.4检查发电机组燃油、润滑油、冷却水等各项参数是否符合要求。 9307631.5检查发电机组周围环境,保证通风良好,无杂物、易燃易爆物品。 9320841.5.1启动与运行 9163942.1启动发电机组前,应先启动辅机,检查各辅机运行是否正常。 9167702.2启动发电机组时,应按照制造商提供的操作规程进行,保证启动过程平稳、可靠。 9245132.3发电机组启动后,应密切监控发电机组的运行状态,包括电压、电流、功率、频率等参数。 10242612.4在运行过程中,应定期检查发电机组各部件的运行状况,发觉异常情况及时处理。 10203222.4.1运行中的注意事项 109573.1保持发电机组的运行负荷在规定范围内,避免长时间过载运行。 1098613.2定期对发电机组进行清洁、保养,保证发电机组的运行效率。 10182543.3加强发电机组的防火、防爆措施,保证运行安全。 10121623.4遵循发电机组的运行规程,保证发电机组的正常运行。 1095823.4.1日常维护保养 10198451.1定期检查发电机组的外部,清理灰尘、油污等。 10141731.2检查发电机组各部件的连接是否牢固,如有松动,及时紧固。 1052341.3检查发电机组控制系统,保证各仪表指示准确,控制功能正常。 10108891.4检查发电机组燃油、润滑油、冷却水等各项参数,保证符合要求。 10104131.4.1定期检查与保养 10214282.1按照发电机组的运行周期,定期进行大修、中修和小修。 10282172.2检查发电机组发动机、发电机、变压器等主要部件的运行状况,保证正常运行。 10266372.3更换发电机组的易损件,保证发电机组的运行可靠性。 1025172.4对发电机组进行功能测试,保证发电机组的运行效率。 10297932.4.1故障分类 1030711.1发电机组故障可分为机械故障、电气故障和控制系统故障。 10108991.2机械故障主要包括发动机、发电机、变压器等主要部件的故障。 1074231.3电气故障主要包括发电机组的绝缘故障、短路故障等。 1081771.4控制系统故障主要包括发电机组控制系统的硬件故障和软件故障。 10313431.4.1故障处理流程 10110472.1发觉故障后,立即停止发电机组运行,切断电源。 10230012.2分析故障原因,确定故障类型。 11181452.3根据故障类型,采取相应的处理措施,如更换损坏部件、修复故障部位等。 1185432.4处理完成后,重新启动发电机组,检查运行状态是否正常。 11180062.4.1故障预防与措施 11119143.1做好发电机组的日常维护保养工作,定期检查发电机组的运行状态。 11213333.2加强发电机组的防火、防爆措施,避免因外部原因导致的故障。 11257793.3提高发电机组的运行管理水平,减少人为操作失误导致的故障。 11106323.4定期对发电机组进行功能测试,发觉潜在故障及时处理。 1118346第五章输电线路运行与维护 11248443.4.1运行前的准备工作 11195823.4.2运行中的监视与检查 11272813.4.3日常维护保养 1265463.4.4特殊时期维护保养 12126923.4.5故障分类 12308273.4.6故障处理原则 12157463.4.7故障处理方法 123799第六章配电系统运行与维护 13124743.4.8配电系统运行基本原则 13251801.1保障供电可靠性:配电系统运行应以保障供电可靠性为核心,保证电力设施安全、稳定、高效运行。 13155571.2遵循安全规定:运行人员应严格遵守国家及行业安全规定,保证人员安全和设备完好。 13171.3优化运行方式:根据负荷特性、设备状况和运行环境,优化配电系统运行方式,提高运行效率。 1374931.3.1配电系统运行基本要求 13133922.1运行参数监测:对配电系统运行参数进行实时监测,包括电压、电流、功率、频率等,保证参数在规定范围内。 13305692.2设备巡检:定期对配电设备进行巡检,发觉异常情况及时处理,保证设备安全运行。 13227532.3应急处置:针对突发事件,迅速启动应急预案,采取有效措施,保证电力供应不受影响。 13107242.4信息反馈:及时向上级部门反馈配电系统运行情况,为决策提供依据。 13137062.4.1设备维护原则 13147781.1预防为主:以预防性维护为主,定期对设备进行检查、保养,防止设备故障。 1336341.2全面维护:对配电系统设备进行全面维护,包括高低压设备、变压器、电缆、配电柜等。 13108521.2.1设备维护内容 1448482.1设备清洁:定期对设备进行清洁,清除灰尘、油污等,保证设备正常运行。 14174292.2检查紧固:检查设备连接部位是否牢固,对松动部分进行紧固。 14188782.3检查绝缘:定期对设备绝缘功能进行检查,保证绝缘良好。 1484862.4更换配件:对损坏或老化的设备配件进行更换,保证设备正常运行。 1417132.5保养试验:对设备进行定期保养和试验,保证设备功能稳定。 14255942.5.1故障处理原则 14283721.1快速响应:接到故障报告后,迅速组织人员进行现场处理。 14165931.2安全第一:在故障处理过程中,保证人员安全和设备安全。 1490021.3科学分析:对故障原因进行科学分析,找出问题根源。 1490591.3.1故障处理流程 14236412.1故障报告:运行人员发觉故障后,立即向上级报告。 14138922.2现场勘察:组织人员对故障现场进行勘察,了解故障情况。 14176752.3故障分析:根据故障现象和现场情况,分析故障原因。 145962.4制定方案:根据故障原因,制定故障处理方案。 1441102.5实施处理:按照方案进行故障处理,排除故障。 14201752.6复工验收:故障处理完毕后,进行复工验收,保证设备恢复正常运行。 14288532.7故障总结:对故障处理过程进行总结,提出改进措施,防止类似故障再次发生。 1428340第七章电力系统保护与自动化 1438562.7.1概述 14201302.7.2故障检测 1479112.7.3故障判断 15282512.7.4故障处理 15142452.7.5概述 1529492.7.6继电器 15155142.7.7保护装置 16121402.7.8自动化装置 16246292.7.9概述 1681382.7.10SCADA系统 16251292.7.11远方操作 16294132.7.12故障录波器 17265192.7.13继电保护装置 17188162.7.14其他自动化技术 171461第八章电力系统安全防护 1713962.7.15概述 1767992.7.16安全防护措施内容 17189222.7.17安全防护措施实施要求 18114642.7.18概述 18149892.7.19安全防护设备种类 1847562.7.20安全防护设备使用要求 18228322.7.21概述 18248882.7.22安全防护管理内容 1876092.7.23安全防护管理要求 1929142第九章电力系统节能与环保 195952.7.24概述 19279832.7.25主要节能措施 19200172.7.26概述 2083192.7.27主要环保要求 20315902.7.28概述 2090002.7.29主要节能环保管理措施 2014507第十章电力系统运行与维护培训 21284732.7.30培训内容 21199642.7.31培训方法 21131482.7.32培训对象 2290762.7.33培训要求 22171372.7.34培训效果评价 22255652.7.35培训反馈 22,第一章电力系统运行概述1.1电力系统基本概念1.1.1电力系统的定义电力系统是由发电厂、输电线路、变电所、配电线路和用户组成的统一整体,用于实现电能的产生、传输、分配和消费。电力系统是现代社会的重要基础设施,对国民经济发展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1.1.2电力系统的组成(1)发电厂:负责将水力、火力、核能、风能、太阳能等一次能源转换为电能的场所。(2)输电线路:连接发电厂和变电所,用于长距离输送电能的设施。(3)变电所:负责将高压电能降压或升压,以满足不同电压等级的用电需求的场所。(4)配电线路:连接变电所和用户,用于将电能分配给各类用户的设施。(5)用户:消费电能的终端用户,包括居民、商业、工业等。1.1.3电力系统的分类(1)发电系统:包括各种类型的发电厂,如火力发电、水力发电、核能发电等。(2)输电系统:包括输电线路和变电所,用于实现电能的长距离输送。(3)配电系统:包括配电线路和用户,负责将电能分配给各类用户。(4)调度系统:对电力系统进行实时监控、调度和管理的部门。第二节电力系统运行原则1.1.4安全第一原则电力系统运行过程中,必须始终保证人身安全和设备安全。对于电力系统中的各种设备和工作人员,要严格遵守安全操作规程,防止的发生。1.1.5经济运行原则在保证电力系统安全的前提下,追求经济运行,降低运行成本。通过优化调度、提高设备效率、降低线损等措施,实现电力系统的经济运行。1.1.6可靠性原则电力系统运行应具备高度的可靠性,保证电力供应的连续性和稳定性。对于电力系统中的各种设备和设施,要进行定期检查、维修和更新,以保证电力系统的可靠运行。1.1.7环境保护原则在电力系统运行过程中,要注重环境保护,减少污染物排放。采用清洁能源、优化燃烧过程、加强尾气处理等措施,降低电力系统对环境的影响。1.1.8智能化原则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对电力系统进行智能化改造,提高电力系统的运行效率和管理水平。通过智能化调度、远程监控、故障诊断等手段,实现电力系统的智能化运行。第二章电力系统调度管理第一节调度管理体系1.1.9调度管理体系概述电力系统调度管理体系是指对电力系统的运行进行统一指挥、协调、监督和管理的组织体系。该体系主要包括调度机构、调度人员、调度技术支持系统以及调度管理制度等内容。(1)调度机构:电力系统调度机构分为国家级、省级和地市级调度机构。各级调度机构按照行政级别和业务范围,分别负责电力系统的调度管理工作。(2)调度人员:调度人员是电力系统调度管理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包括调度员、调度工程师、调度助理等。调度人员需具备专业知识、技能和良好的职业道德,以保证电力系统的安全、稳定运行。(3)调度技术支持系统:调度技术支持系统包括调度自动化系统、调度通信系统、调度信息管理系统等,为调度人员提供实时、准确的电力系统信息,辅助调度决策。(4)调度管理制度:调度管理制度是对电力系统调度管理活动进行规范和约束的法规体系,包括调度规程、调度操作规程、调度管理制度等。1.1.10调度管理体系功能(1)统一指挥:调度管理体系对电力系统的运行进行统一指挥,保证电力系统在正常运行、处理等情况下能够迅速、有效地应对。(2)协调优化:调度管理体系对电力系统的运行进行协调优化,实现电力资源的合理配置,提高电力系统的运行效率。(3)监督管理:调度管理体系对电力系统的运行进行监督管理,保证电力系统的安全、稳定运行。(4)应急处置:调度管理体系对电力系统的突发事件进行应急处置,减少损失,尽快恢复电力系统正常运行。第二节调度运行规定1.1.11调度运行基本原则(1)安全第一:调度运行过程中,必须始终坚持安全第一的原则,保证电力系统的安全、稳定运行。(2)经济合理:在保证安全的前提下,合理调整电力系统运行方式,降低运行成本,提高电力系统的经济效益。(3)公平公正:调度运行过程中,遵循公平公正的原则,合理分配电力资源,保障各电力市场主体的合法权益。1.1.12调度运行基本规定(1)调度指令:调度指令是调度机构对电力系统运行进行指挥的重要手段。调度指令应明确、具体,调度人员应严格按照调度指令执行。(2)调度操作:调度操作是指调度人员对电力系统设备进行的操作。调度操作应遵循操作规程,保证操作的正确性和安全性。(3)调度信息:调度信息是调度人员了解电力系统运行状况的重要依据。调度人员应实时掌握电力系统的运行信息,并做好信息记录、分析和报告工作。(4)调度报告:调度报告是调度机构向上级调度机构汇报电力系统运行情况的书面材料。调度报告应真实、准确、及时地反映电力系统的运行状况。1.1.13调度运行管理要求(1)调度管理制度:各级调度机构应建立健全调度管理制度,明确调度运行管理职责、流程和标准。(2)调度人员培训:调度人员应定期参加培训,提高调度业务水平,保证调度运行的安全、高效。(3)调度设施维护:各级调度机构应加强对调度设施的维护保养,保证调度设施的正常运行。(4)调度信息共享:各级调度机构应加强调度信息共享,提高电力系统运行管理的协同效率。第三章变电站运行与维护第一节变电站运行基本要求1.1.14运行原则变电站运行应遵循安全性、可靠性、经济性、环保性的原则,保证电力系统安全、稳定、高效运行。1.1.15运行人员要求(1)变电站运行人员应具备相应的专业技能和素质,熟悉电力系统运行规律及变电站设备功能。(2)运行人员应严格遵守劳动纪律,执行操作规程,保证变电站安全运行。(3)运行人员应定期进行业务培训,提高自身业务水平。1.1.16运行参数监测(1)变电站运行人员应实时监测设备运行参数,包括电压、电流、温度等,发觉异常情况及时处理。(2)对重要设备进行定期检查,保证设备运行正常。1.1.17运行维护(1)变电站运行人员应定期对设备进行巡回检查,发觉隐患及时整改。(2)对设备进行定期保养,保证设备运行功能稳定。1.1.18运行记录(1)运行人员应详细记录设备运行情况,包括运行参数、设备缺陷、维修保养等。(2)定期汇总运行数据,分析设备运行状况,为设备维护提供依据。第二节变电站设备维护1.1.19设备维护原则(1)按照设备维护规程进行维护,保证设备安全、可靠运行。(2)严格执行设备维护计划,保证设备定期维护。(3)对设备缺陷及时进行处理,防止扩大。1.1.20设备维护内容(1)设备清洁:定期对设备进行清洁,保证设备表面无灰尘、油污等。(2)设备检查:对设备进行定期检查,发觉隐患及时整改。(3)设备保养:对设备进行定期保养,包括更换润滑油、紧固螺栓等。(4)设备维修:对设备故障进行维修,保证设备恢复正常运行。1.1.21设备维护管理(1)建立设备维护档案,记录设备维护情况。(2)对设备维护人员进行培训,提高维护技能。(3)加强设备维护过程监督,保证维护质量。第三节变电站安全管理1.1.22安全管理目标保证变电站安全运行,预防电力,保障电力系统稳定。1.1.23安全管理制度(1)制定变电站安全管理规章制度,明确各级人员安全职责。(2)建立健全变电站安全管理体系,实现安全管理的规范化、标准化。(3)定期开展安全培训,提高全体人员的安全意识。1.1.24安全风险防控(1)识别变电站运行中的安全风险,制定风险防控措施。(2)对重要设备进行监控,及时发觉并处理安全隐患。(3)加强变电站应急预案制定与演练,提高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1.1.25安全监督与考核(1)对变电站运行人员进行安全监督,保证操作规程的执行。(2)定期进行安全考核,评估安全管理水平。(3)对安全管理人员进行培训,提高安全管理能力。第四章发电机组运行与维护第一节发电机组运行基本要求1.1.26运行前的准备工作1.1保证发电机组的安装、调试及验收合格。1.2检查发电机组的各个部件是否完好,连接是否牢固。1.3检查发电机组控制系统是否正常,各仪表指示是否准确。1.4检查发电机组燃油、润滑油、冷却水等各项参数是否符合要求。1.5检查发电机组周围环境,保证通风良好,无杂物、易燃易爆物品。1.5.1启动与运行2.1启动发电机组前,应先启动辅机,检查各辅机运行是否正常。2.2启动发电机组时,应按照制造商提供的操作规程进行,保证启动过程平稳、可靠。2.3发电机组启动后,应密切监控发电机组的运行状态,包括电压、电流、功率、频率等参数。2.4在运行过程中,应定期检查发电机组各部件的运行状况,发觉异常情况及时处理。2.4.1运行中的注意事项3.1保持发电机组的运行负荷在规定范围内,避免长时间过载运行。3.2定期对发电机组进行清洁、保养,保证发电机组的运行效率。3.3加强发电机组的防火、防爆措施,保证运行安全。3.4遵循发电机组的运行规程,保证发电机组的正常运行。第二节发电机组维护保养3.4.1日常维护保养1.1定期检查发电机组的外部,清理灰尘、油污等。1.2检查发电机组各部件的连接是否牢固,如有松动,及时紧固。1.3检查发电机组控制系统,保证各仪表指示准确,控制功能正常。1.4检查发电机组燃油、润滑油、冷却水等各项参数,保证符合要求。1.4.1定期检查与保养2.1按照发电机组的运行周期,定期进行大修、中修和小修。2.2检查发电机组发动机、发电机、变压器等主要部件的运行状况,保证正常运行。2.3更换发电机组的易损件,保证发电机组的运行可靠性。2.4对发电机组进行功能测试,保证发电机组的运行效率。第三节发电机组故障处理2.4.1故障分类1.1发电机组故障可分为机械故障、电气故障和控制系统故障。1.2机械故障主要包括发动机、发电机、变压器等主要部件的故障。1.3电气故障主要包括发电机组的绝缘故障、短路故障等。1.4控制系统故障主要包括发电机组控制系统的硬件故障和软件故障。1.4.1故障处理流程2.1发觉故障后,立即停止发电机组运行,切断电源。2.2分析故障原因,确定故障类型。2.3根据故障类型,采取相应的处理措施,如更换损坏部件、修复故障部位等。2.4处理完成后,重新启动发电机组,检查运行状态是否正常。2.4.1故障预防与措施3.1做好发电机组的日常维护保养工作,定期检查发电机组的运行状态。3.2加强发电机组的防火、防爆措施,避免因外部原因导致的故障。3.3提高发电机组的运行管理水平,减少人为操作失误导致的故障。3.4定期对发电机组进行功能测试,发觉潜在故障及时处理。第五章输电线路运行与维护第一节输电线路运行基本要求3.4.1运行前的准备工作输电线路在投入运行前,需要进行全面的检查和试验,保证线路及设备的状态良好。具体要求如下:(1)检查输电线路的杆塔、导线、绝缘子、金具等主要构件的完整性,保证无损坏、变形、裂纹等现象。(2)检查线路通道,保证通道内无障碍物、树木等可能影响线路正常运行的因素。(3)对输电线路的绝缘子、金具进行绝缘电阻测试,保证其满足规定的要求。(4)对线路的接地装置进行检查,保证其接地电阻符合要求。3.4.2运行中的监视与检查输电线路在运行过程中,需要对线路及设备进行实时监视和定期检查,以保证线路安全稳定运行。具体要求如下:(1)监视线路的负载情况,保证不超过线路的额定容量。(2)定期对线路的杆塔、导线、绝缘子、金具等进行检查,发觉异常情况及时处理。(3)对线路的接地装置进行定期检查,保证其接地电阻符合要求。(4)对线路通道进行定期巡查,发觉通道内的障碍物、树木等及时清理。第二节输电线路维护保养3.4.3日常维护保养(1)清洁:定期对输电线路的杆塔、导线、绝缘子等进行清洁,保持其表面清洁,减少污秽闪络的发生。(2)检查:对线路的杆塔、导线、绝缘子、金具等主要构件进行定期检查,发觉异常情况及时处理。(3)润滑:对输电线路的金具、绝缘子等运动部位进行定期润滑,保证其运动灵活。3.4.4特殊时期维护保养(1)雨季前,对输电线路的绝缘子、金具进行重点检查,保证其绝缘功能良好。(2)冰冻季节前,对输电线路的杆塔、导线进行检查,防止因冰冻导致线路损坏。(3)雷雨季节前,对输电线路的接地装置进行检查,保证其接地电阻符合要求。第三节输电线路故障处理3.4.5故障分类输电线路故障可分为以下几类:(1)短路故障:包括单相短路、两相短路、三相短路等。(2)开路故障:包括单相开路、两相开路、三相开路等。(3)接地故障:包括单相接地、两相接地、三相接地等。3.4.6故障处理原则(1)迅速隔离故障点,减少故障对系统的影响。(2)对故障点进行详细检查,找出故障原因。(3)根据故障原因,采取相应的处理措施。(4)及时恢复线路正常运行。3.4.7故障处理方法(1)短路故障处理:根据短路故障的类型,采取相应的隔离措施,如断开故障相的断路器、切换线路等。(2)开路故障处理:查找开路点,对开路点进行处理,如修复导线、更换金具等。(3)接地故障处理:查找接地点,对接地点进行处理,如修复接地装置、更换绝缘子等。(4)对故障点进行详细检查,找出故障原因,采取相应的预防措施,防止类似故障再次发生。第六章配电系统运行与维护第一节配电系统运行基本要求3.4.8配电系统运行基本原则1.1保障供电可靠性:配电系统运行应以保障供电可靠性为核心,保证电力设施安全、稳定、高效运行。1.2遵循安全规定:运行人员应严格遵守国家及行业安全规定,保证人员安全和设备完好。1.3优化运行方式:根据负荷特性、设备状况和运行环境,优化配电系统运行方式,提高运行效率。1.3.1配电系统运行基本要求2.1运行参数监测:对配电系统运行参数进行实时监测,包括电压、电流、功率、频率等,保证参数在规定范围内。2.2设备巡检:定期对配电设备进行巡检,发觉异常情况及时处理,保证设备安全运行。2.3应急处置:针对突发事件,迅速启动应急预案,采取有效措施,保证电力供应不受影响。2.4信息反馈:及时向上级部门反馈配电系统运行情况,为决策提供依据。第二节配电系统设备维护2.4.1设备维护原则1.1预防为主:以预防性维护为主,定期对设备进行检查、保养,防止设备故障。1.2全面维护:对配电系统设备进行全面维护,包括高低压设备、变压器、电缆、配电柜等。1.2.1设备维护内容2.1设备清洁:定期对设备进行清洁,清除灰尘、油污等,保证设备正常运行。2.2检查紧固:检查设备连接部位是否牢固,对松动部分进行紧固。2.3检查绝缘:定期对设备绝缘功能进行检查,保证绝缘良好。2.4更换配件:对损坏或老化的设备配件进行更换,保证设备正常运行。2.5保养试验:对设备进行定期保养和试验,保证设备功能稳定。第三节配电系统故障处理2.5.1故障处理原则1.1快速响应:接到故障报告后,迅速组织人员进行现场处理。1.2安全第一:在故障处理过程中,保证人员安全和设备安全。1.3科学分析:对故障原因进行科学分析,找出问题根源。1.3.1故障处理流程2.1故障报告:运行人员发觉故障后,立即向上级报告。2.2现场勘察:组织人员对故障现场进行勘察,了解故障情况。2.3故障分析:根据故障现象和现场情况,分析故障原因。2.4制定方案:根据故障原因,制定故障处理方案。2.5实施处理:按照方案进行故障处理,排除故障。2.6复工验收:故障处理完毕后,进行复工验收,保证设备恢复正常运行。2.7故障总结:对故障处理过程进行总结,提出改进措施,防止类似故障再次发生。第七章电力系统保护与自动化第一节电力系统保护原理2.7.1概述电力系统保护是保障电力系统安全稳定运行的重要措施,其基本任务是实时监测电力系统的运行状态,发觉并切除故障,防止故障扩大,保证电力系统的可靠性和连续性。电力系统保护原理主要包括故障检测、故障判断和故障处理三个方面。2.7.2故障检测故障检测是指通过各种检测手段,实时监测电力系统的运行状态,发觉异常情况。常用的故障检测方法有:(1)电流、电压检测:通过检测线路的电流、电压值,判断是否存在故障。(2)频率检测:通过检测系统频率的变化,判断是否存在故障。(3)谐波检测:通过检测系统中的谐波含量,判断是否存在故障。(4)采样值检测:通过对电力系统各节点电压、电流的实时采样,分析其变化趋势,判断是否存在故障。2.7.3故障判断故障判断是指在故障检测的基础上,对故障的性质、类型、位置等进行判断。常用的故障判断方法有:(1)比较判断:将检测到的故障信号与正常运行信号进行比较,判断故障类型。(2)模式识别:通过建立故障模式库,对故障信号进行识别,判断故障类型。(3)专家系统:运用人工智能技术,根据故障信号和运行经验,进行故障判断。2.7.4故障处理故障处理是指对已判断的故障进行隔离、切除或恢复运行。常用的故障处理方法有:(1)断路器操作:通过操作断路器,切除故障线路或设备。(2)自动重合闸:在故障切除后,自动恢复故障线路或设备的运行。(3)调度操作:通过调度指令,调整系统运行方式,消除故障影响。第二节电力系统保护装置2.7.5概述电力系统保护装置是实施电力系统保护原理的具体设备,主要包括继电器、保护装置、自动化装置等。本节主要介绍继电器和保护装置。2.7.6继电器继电器是一种电信号转换装置,它将输入信号转换为输出信号,实现对电路的控制。继电器按功能可分为:(1)电流继电器:根据电流大小进行动作的继电器。(2)电压继电器:根据电压大小进行动作的继电器。(3)时间继电器:根据动作时间的长短进行动作的继电器。(4)频率继电器:根据频率大小进行动作的继电器。(5)复合继电器:具有多种功能的继电器。2.7.7保护装置保护装置是指用于检测、判断和切除故障的装置。按保护对象可分为:(1)线路保护:用于保护输电线路的保护装置。(2)变压器保护:用于保护变压器的保护装置。(3)电动机保护:用于保护电动机的保护装置。(4)发电机保护:用于保护发电机的保护装置。(5)母线保护:用于保护母线的保护装置。2.7.8自动化装置自动化装置是指用于实现电力系统自动控制、监测和管理的装置。主要包括:(1)自动重合闸装置:用于自动恢复故障线路的运行。(2)自动调压装置:用于自动调节系统电压。(3)自动切换装置:用于自动切换系统运行方式。(4)监测装置:用于实时监测电力系统运行状态。第三节电力系统自动化技术2.7.9概述电力系统自动化技术是指运用现代电子技术、计算机技术、通信技术和控制技术,实现对电力系统运行状态的实时监测、控制和管理的技术。电力系统自动化技术主要包括SCADA系统、远方操作、故障录波器、继电保护装置等。2.7.10SCADA系统SCADA(SupervisoryControlandDataAcquisition)系统是一种用于实时监测和控制电力系统的自动化系统。它主要包括数据采集、数据处理、监控和控制等功能。2.7.11远方操作远方操作是指通过通信网络,实现对远方电力设备进行操作的技术。远方操作主要包括遥控、遥信、遥测和遥调等功能。2.7.12故障录波器故障录波器是一种用于记录电力系统故障信息的装置。它能在故障发生时,自动记录故障前后的电流、电压等参数,为故障分析提供依据。2.7.13继电保护装置继电保护装置是电力系统自动化技术的重要组成部分。它通过对电力系统运行状态的实时监测,判断故障类型和位置,并发出切除故障的指令。2.7.14其他自动化技术除了上述技术外,电力系统自动化技术还包括:(1)分布式控制系统:通过分布式计算机系统,实现电力系统的分散控制。(2)人工智能技术:运用人工智能算法,实现对电力系统的智能控制和管理。(3)通信技术:通过光纤、无线等通信手段,实现电力系统各节点间的信息传输。(4)大数据分析:运用大数据技术,对电力系统运行数据进行分析,提高电力系统的运行效率。第八章电力系统安全防护第一节安全防护措施2.7.15概述电力系统安全防护是保障电力系统稳定运行的重要环节,涉及电力系统运行中的各个环节。本节主要介绍电力系统安全防护措施,旨在提高电力系统的安全性和可靠性。2.7.16安全防护措施内容(1)防止电力系统过电压:通过安装避雷针、避雷线、氧化锌避雷器等设备,降低电力系统过电压的风险。(2)防止电力系统短路:通过合理配置继电保护装置、自动装置和断路器,快速切除故障电路,降低短路故障对电力系统的影响。(3)防止电力系统过负荷:通过实时监测电力系统负荷,合理调整负荷分配,避免电力系统过负荷运行。(4)防止电力系统绝缘故障:通过定期检测绝缘功能,发觉并处理绝缘故障,保证电力系统绝缘良好。(5)防止电力系统振荡:通过合理配置电力系统参数,提高电力系统稳定性,防止系统振荡。(6)防止电力系统谐波干扰:通过安装滤波器、补偿装置等设备,降低电力系统谐波干扰。2.7.17安全防护措施实施要求(1)安全防护措施应结合电力系统实际情况,合理选择和配置。(2)安全防护措施应严格执行,保证电力系统安全稳定运行。第二节安全防护设备2.7.18概述安全防护设备是保障电力系统安全稳定运行的重要工具。本节主要介绍电力系统安全防护设备的种类、功能及使用方法。2.7.19安全防护设备种类(1)避雷设备:包括避雷针、避雷线、氧化锌避雷器等。(2)继电保护装置:包括过电压保护、过电流保护、短路保护等。(3)自动装置:包括自动重合闸、自动切换、自动补偿等。(4)断路器:包括高压断路器、低压断路器等。(5)绝缘检测设备:包括绝缘电阻测试仪、绝缘检测器等。(6)滤波器:包括有源滤波器、无源滤波器等。2.7.20安全防护设备使用要求(1)安全防护设备应按照国家相关标准进行选用。(2)安全防护设备应定期进行检查、试验,保证设备功能良好。(3)安全防护设备操作人员应具备相应的资质和技能。第三节安全防护管理2.7.21概述安全防护管理是对电力系统安全防护工作的组织、协调、监督和检查。本节主要介绍电力系统安全防护管理的内容、方法和要求。2.7.22安全防护管理内容(1)制定电力系统安全防护规划:根据电力系统实际情况,制定安全防护规划,明确安全防护目标、任务和措施。(2)组织实施安全防护措施:保证安全防护措施得到有效实施,提高电力系统安全功能。(3)监督检查安全防护工作:对电力系统安全防护工作进行监督检查,发觉问题及时整改。(4)安全防护培训与宣传:加强安全防护培训,提高员工安全意识,营造良好的安全氛围。(5)应急处置与救援:建立健全电力系统应急预案,提高应急处置能力。2.7.23安全防护管理要求(1)安全防护管理应遵循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和标准。(2)安全防护管理应结合电力系统实际情况,科学合理地制定管理措施。(3)安全防护管理应注重全员参与,提高安全防护意识。(4)安全防护管理应持续改进,不断提高电力系统安全防护水平。第九章电力系统节能与环保第一节节能措施2.7.24概述电力系统作为我国能源消耗的重要领域,节能工作是降低能源消耗、提高能源利用效率的关键环节。本节主要介绍电力系统运行与维护过程中的节能措施,以实现电力系统的高效、经济运行。2.7.25主要节能措施(1)优化电力系统调度通过合理调整电力系统的负荷分配,优化调度策略,降低线损,提高电力系统的运行效率。(2)提高发电设备效率对发电设备进行技术改造,提高发电效率,降低发电能耗。同时推广高效、节能的发电设备,淘汰高耗能设备。(3)电力系统无功补偿合理配置无功补偿设备,提高电力系统功率因数,降低线损,提高电压质量。(4)优化输电线路布局合理规划输电线路,减少输电损耗,提高输电效率。(5)提高变电设备效率对变电设备进行技术改造,提高变电效率,降低变电能耗。(6)推广节能型电力设备在电力系统运行与维护过程中,推广使用节能型电力设备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