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一单元单元测试B卷提升训练
【满分:120分】
一、积累与运用(36分)
1.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3分)
A.著名作家吴伯箫的籍贯是山东莱芜人,他的散文大多以小见大,善于从平凡中挖掘出
深刻的内涵。
B.党的十九大会议上,众代表积极讨论并认真听取了李克强总理作的政府工作报告。
C.通过《经典咏流传》节目的播出,让观众在一众唱作歌手的演绎中领略诗词之美。
D.莲花台风景区成为我省继峪恫山、麦积山、敦煌鸣沙山风景区后第四个国家级风景名
胜区。
2.下列句子中加粗字的字音或字形完全正确的一项是()(3分)
A.一出门,便望见月下的平桥内泊(b6)着一支白蓬的航船,大家跳下船,双喜拨前蒿(gd
o),阿发拨后蒿(ga。)。
B.容不得束缚,容不得羁绊(pdn),容不得闭塞。是挣脱了、冲破了、撞开了的那么一股
劲。
C.第一群大雁一旦来到这里,它们便向每一个迁徒(xi)的雁群喧嚷着发出邀请。
D.在山麓、沟壑(h©)、河谷、湖泊、海洋等比较低洼的地方,有许多泥沙不断被留下
来,它们填充着湖泊(P。),垫高了河床。
3.下列加粗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3分)
A.个别人爱占便宜,碰到对自己有好处的事,总是当仁不让,通常不会受到欢迎。
B.第四届世界互联网大会上,“下半场”“人工智能”“人为主体”等脍炙人口的关键
热词成为与会嘉宾讨论的热点。
C.我们既要有对中国传统文化的自信,不妄自菲薄;又要有全球视野,不盲目乐观。
D.尽管计算机是高科技工具,但拥有它并不意味着工作都可以事倍功半。
4.下列句子没有使用修辞手法的一项是()(3分)
A.小孩子喜欢火,喜欢亮光,却仿佛是天性。
B.我爱皎洁的月华,如沸的繁星,同一支夜晚来挑着照路的灯笼。
C.那时自己对人情世故还不懂,好听点说,心还像素丝样纯洁。
D.真的,灯笼的缘结得太多了,记忆的网里挤着的就都是。
5.下列对《灯笼》这篇课文内容分析理解有误的一项是()(3分)
A.本文笔调闲适,情感真挚,意趣优雅,语言活泼。
B.作者行文过程中引用了许多典故,这些典故的运用使得文章优美雅致。
C.作者在文章最后,通过列举历史上保家卫国的名将,表达了自己做“灯笼下的马前
卒”的誓愿。
D.(灯笼)一文,作者以小说的自由笔法,抒写了关于灯笼的记忆。从不同方面表达了灯
笼对于作者乃至民族的重要意义。
6.下列文学常识中有误的一项是()(3分)
A.刘成章,当代诗人、散文家,代表作品《羊想云彩》《安塞腰鼓》《并没有冬天》
B.《安塞腰鼓》这篇文章的体裁是散文。这种体裁的重要特点是形散而神不散。
C.安塞腰鼓是陕北的汉族民俗舞蹈。表演可由几人或上千人一同进行。被称为天下第一
鼓。
D.腰鼓从军事用途逐渐发展为民众析福、祝愿丰收、欢度春节时的一种民俗性舞蹈。
7.选词填空正确的一项是()(3分)
①一条条街道②一座座楼房③一盏盏电灯④一排排绿树
A.①披彩虹②亮又明③宽又平④迎春风
B.①亮又明②披彩虹③宽又平④迎春风
C.①宽又平②迎春风③亮又明④披彩虹
D.①宽又平②披彩虹③亮又明④迎春风
8.下列选项中关于写作手法的运用判断正确的一项是()(3分)
A.白羊肚手巾红腰带,亲人们迎过延河来。(借代)
B.羊羔羔吃奶眼望着妈,小米饭养活我长大。(夸张)
C.千万条腿来千万只眼,也不够我走来也不够我看!(拟人)
D.杜甫川唱来柳林铺笑,红旗飘飘把手招。(比喻)
9.依次填入下面文段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3分)
百十个斜背响鼓的后生,如百十块被强震不断击起的石头,狂舞在你的面前。骤雨一
样,;旋风一样,;乱蛙一样,;火花一样,;斗虎一样,
o黄土高原上,爆出一场多么壮阔、多么豪放、多么火烈的舞蹈哇一一安塞腰鼓!
①是蹦跳的脚步②是强健的风姿③是急促的鼓点④是飞扬的流苏⑤是闪射的
瞳仁
A.③⑤④①②B.④①②③⑤C.③④①⑤②D.④③①②⑤
10.下列句子中加粗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3分)
A.隔水远望,山石重叠,嶙峋参差,宫殿巍峨,丹碧辉映,珠帘画栋,波光倒影,疑是
仙山楼阁,蓬莱胜境。
B.诵读经典对提升学生修养、陶冶学生性情的作用是不容置疑的。
C.狂风骤起,深蓝色的海面卷起阵阵巨浪,滔滔不绝地涌向岸边。
D.月下的松树林里不时传来怪鸟的哀啼,令人不寒而栗。
11.对下列各句运用的修辞手法判断有误的一项是()(3分)
A.我的很重的心忽而轻松了,身体也似乎舒展到说不出的大。(夸张)
B.月还没有落,仿佛看戏也并不很久似的,而一离赵庄,月光又显得格外的皎洁。(比喻)
C.这时候,小朋友们便不再原谅我会读“秩秩斯干”,却全都嘲笑起来了。(借代)
D.回望戏台在灯火光中,却又如初来未到时候一般,又漂渺得像一座仙山楼阁,满被红
霞罩着了。(比喻)
12.下列各句中加粗词语的解释有误的一项是()(3分)
A.满心话登时说不出来登时:立刻,立即
B.脑畔上还响着脚步声脑畔上:头上
C.我梦见鸡毛信来鸡毛信:一种粘附有鸡毛以表示
需要迅速传递的紧急信件
D.天南海北想着你天南海北:形容距离遥远,地方
又各不相同
二、名句默写(5分)
13.亲人见了亲人面,o
14.满窑里围得不透风,o
15.,再回延安看母亲!
16.,红旗飘飘把手招。
三、综合性学习(5分)
17.学习了《社戏》后,同学们一致认为,作为新时代的中学生有责任把中国传统戏曲发
扬光大。为此,他们决定举行一次以“拯救戏曲”为主题的班会。
1.【设计开场白】请你为本次班会设计一段开场白。(2分)
2.【认识脸谱】这次班会中,特以中国传统艺术一一脸谱,作为欣赏对象,请你写出下
列脸谱的行当。(1分)
3.【戏剧我辩论】黄梅戏是“中国五大戏曲剧种”之一,随着时代发展,有人尝试将黄
梅戏的戏曲元素融入现代生活。对此,有人赞成,有人反对,请谈谈你的看法。(2分)
四、阅读(24分)
(一)阅读下面的诗歌,回答文后的问题。(10分)
三门峡歌
三门峡一一梳妆台
贺敬之
望三门,三门开:
“黄河之水天上来!”
神门险,鬼门窄,
人门以上百丈崖。
黄水劈门千声雷,
狂风万里走东海。
望三门,三门开:
黄河东去不回来。
昆仑山高邙山矮,
禹王马蹄长青苔。
马去“门”开不见家,
门旁空留“梳妆台”。
梳妆台呵,千万载,
梳妆台上何人在?
乌云遮明镜,
黄水吞金钗。
但见那:辈辈艄工洒泪去,
却不见:黄河女儿梳妆来。
梳妆来呵,梳妆来!
----黄河女儿头发白。
挽断“白发三千丈”,
愁杀黄河万年灾!
登三门,向东海:
问我青春何时来?
何时来呵,何时来?……
——盘古生我新一代!
举红旗,天地开,
史书万卷脚下踩。
大笔大字写新篇:
社会主义一一我们来!
我们来呵,我们来,
昆仑山惊邙山呆:
展我治黄万里图,
先扎黄河腰中带一一
神门平,鬼门削,
人门三声化尘埃!
望三门,门不在,
明日要看水闸开。
责令李白改诗句:
“黄河之水’手中'来!”
银河星光落天下,
清水清风走东海。
走东海,去又来,
讨回黄河万年债!
黄河女儿容颜改,
为你重整梳妆台。
青天悬明镜,
湖水映光彩—
黄河女儿梳妆来!
梳妆来呵,梳妆来!
百花任你戴,
春光任你采,
万里锦绣任你裁!
三门闸工正年少,
幸福闸门为你开。
并肩挽手唱高歌呵,
无限青春向未来!
18.全诗共有9节,可分为两大部分。请概括每一部分的内容。这两部分是通过什么艺术
形象连接起来的呢?(3分)
19.“乌云遮明镜,黄水吞金钗”具有双重含义,试加以说明。请从诗中找出与之相对比的
句子。(3分)
20.写出下列诗句所运用的修辞手法。(4分)
①百花任你戴,春光任你采,万里锦绣任你裁。
②昆仑山惊邙山呆。
③青天悬明镜,湖水映光彩。
④望三门,三门开:“黄河之水天上来!”
(二)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下题。(14分)
故乡
梁孟伟
①故乡,是一座精神的殿堂。
②儿时的故乡,留给我更多的是一份苦涩的记忆。冬天,穿着用人力车外胎做成的“皮
草鞋”,鞋面用几根皮条串联,双脚常常被冻得僵硬麻木,捂上一层稻草,才会感到暖和一
点。夏天,圆月在天时,我们就得起床,打稻挑谷直到中午田水发烫;下午挑粪插秧种出满
田星星。“嗡嗡”的蚊子“亲吻”着肌肤,蚂蟆总是在腿上吃得滚圆……缺吃少穿、终年劳
累的生活压得我直不起腰背。我曾一次次爬上高高的山顶,久久眺望山外的世界;一次次诅
咒贫穷的故乡,发誓要找一个幸福快乐的地方。
③恢复高考的第一年,我逃难似的离开了故乡,终于完成了乡下人到城里人的身份转
换。除了探望父母回家小住几天外,我很少回去。故乡的山水日渐模糊,故乡的乡音日益陌
生。
④记得有一年,因病休养期间,儿时的玩伴把我接回故乡小住了一段时间。乡亲们用古
铜色的脊背,背我走过村前的木桥,张家大妈王家阿婶端来飘香的饭菜,董家大叔吕家兄弟
送来欢声笑语……啊,在温馨甜蜜的故乡,我的每个毛孔都自由地舒张,每个细胞都享受着
抚爱;我的灵魂得到了洗濯,心胸变得澄澈。
⑤于是,我发现,尽管我已身为城里人,但对故乡依然有一种挥之不去的留恋,而且,
这种留恋一直深藏心底,不仅没有随时间流逝而消失,反而越来越清晰,越来越深刻。静静
的村庄、浩瀚的蓝天、悠悠的白云、潺潺的小溪、窄窄的小桥构成了故乡诗意的轮廓,也构
成了我的精神家园。
⑥我梦想着退休后回归故乡,安享与乡亲们“把酒话桑麻”的田园生活。正当我为建房
选址、设计忙得不亦乐乎时,却传来故乡要修筑水库的消息,网上甚至传出了库区的三维地
图。忽然,我有一阵被掏空般的晕眩、一种被连根拔起的痛感。原来,故乡的根已经深深扎
入我的心田。我曾走过一个又一个城市,换了一个又一个岗位,心里却一直茫然:梦还有多
久?路还有多远?短暂停留,回头凝望,这才发现,唯有故乡的方向能让我内心踏实,安
定。
⑦为此,我特地回了趟故乡。一路上我在想,故土难离是国人的传统,安土重迁更是国
人的习惯。在乡亲们的心底,故乡的脐带真能一刀剪断?
⑧可奇怪的是,乡亲们表现得比我想象中要平静得多。不过,偶尔也会感受到两种不同
的心境:老人们还幻想着修建水库的选址可以更改;年轻人却关心着水库什么时候开建……
⑨天近黄昏,我在村头流连。四周是那样恬静:暖风吹拂发丝,花草散发芬芳,沿着小
径,慢慢地、慢慢地走……一种说不清道不明的依恋,就像暮霭一样越来越浓,直到月华照
亮了我的泪眼。
⑩故乡是一首诗,一首越吟越舒心、越吟越思念的诗。而明天,故乡就要变成一片泽
国;而明天,乡亲们也将要搬离这片曾经生养自己的土地。
⑪今后,我只能梦回乡关!
(有删改)
21.第③段在文中有什么作用?请简要分析。(3分)
22.请结合全文赏析第⑦段中画横线的句子。(3分)
在乡亲们的心底,故乡的脐带真能一刀剪断?(4分)
23.面对故乡即将被淹的现实,老人和年轻人为什么会表现出不同的心境?请结合文章谈
谈你的理解。
24.文章开始写“我”一次又一次诅咒故乡,后面又写“我”因故乡建水库将被淹而痛
苦,这样的安排却并不矛盾,为什么?(4分)
五、写作(50分)
25.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写作。
熟悉和陌生其实是一种感觉。有时,熟悉和陌生会在某一刻转换:对熟悉的地方感到陌生,
也许是因为某种事物在悄然变化,漂亮给我们看;对陌生的地方感到热悉,也许是那里的人和事
感动、温暖了我们。世界在变,我们的认知也在变,许多人物是怎样的美,许多事物是怎样的
独特,需要我们以自己的行动来触摸世界的陌生与熟悉,升华自己的灵魂与理性……
以上材料触发了你怎样的思考和感悟?请根据生活体验或见闻,写一篇记叙性文章。
要求:(1)自选角度,自拟标题;(2)不少于600字。(3)不得抄袭,不得套作,不得泄露
个人信息。
答案以及解析
1.答案:D
解析:A.搭配不当,应该为:著名作家吴伯箫是山东莱芜人,他的散文大多以小见大,
善于从平凡中挖掘出深刻的内涵。B.语序颠倒,应把“讨论并听取”给为“听取并讨论”。C.
缺少主语,应删去“通过”或“让”。故选D。
2.答案:D
解析:A.有误,“白蓬”的“蓬”应写作“篷”,“拨”应写作“拔”,“蒿”应写作
“篙”;B.有误,“羁绊”的“绊”应读作“bdn”;C.有误,“迁徒”的“徒”应写作
“徙”;D.正确。故选D。
3.答案:C
解析:A.当仁不让:遇到应该做的事就积极主动去做,不推让。从感情色彩上看属于褒
义词,用在此处是感情色彩不当;B.脍炙人口:比喻美好的诗文或事物人人赞美传诵。用在
此处是语义不当;C.妄自菲薄:形容过分看轻自己,形容自卑心理。使用正确;D.望文生
义:事倍功半形容花费的气力大,收到的成效小。使用语境错误;故选C。
4.答案:A
解析:其他三项都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
5.答案:D
解析:本题考查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D.《灯笼》是一篇散文,“作者以小说的自
由笔法”说法错误;故选D。
6.答案:A
解析:《并没有冬天》是近代贺敬之撰新诗集,收二十首。不是刘成章的作品,故选
Ao
7.答案:D
解析:如“一条条街道宽又平,一座座楼房披彩虹”;“一盏盏电灯亮又明,一排排绿树迎
春风”。此处极言延安发展变化后的崭新面貌。
8.答案:A
解析:B.比兴。C.夸张。D.拟人。
9.答案:C
解析:本题考查排序。根据横线前的词语和选项的搭配习惯逐一做出判断即可;由“骤
雨”击打地面的特点联想到急促的鼓点;由“旋风”联想到风吹得“流苏”飞扬;由“乱
蛙”的特点联想到蹦跳的脚步;“火花”应搭配“闪射”;由“斗虎”可联想到“强健”;
故先后填入:③④①⑤②;故选C。
10.答案:c
解析:“滔滔不绝”意思是像流水那样毫不间断。指话很多,说起来没完。不能用来修
饰海浪。
n.答案:B
解析:“仿佛”“似的”在这里都不是比喻词,只表示猜测。
12.答案:B
解析:“脑畔上”在本诗中是指“窑洞的顶上”。
13.答案:欢喜的眼泪眼眶里转
14.答案:脑畔上还响着脚步声
15.答案:身长翅膀吧脚生云
16.答案:杜甫川唱来柳林铺笑
17.答案:
1.同学们,中国的戏曲源远流长,有着鲜明的民族风格,是人们喜闻乐见的文艺形式。
这次班会可以让我们更加了解中国戏曲,继而保护中国戏曲,把中国戏曲艺术发扬光大!
2.答案:小旦;老生
3.答案:(示例1)我赞成这种做法。艺术应随着时代的发展而不断创新,传统艺术融
入现代生活才能更好地被大众所接受,从而得到进一步发展。
(示例2)我反对这种做法。传统艺术的诞生往往有特定的时代和地域因素,对其传承
与发展应保持理性,尽可能保持其原有状态,盲目创新往往是“画虎不成反类犬”。
18.答案:答案:1.第一部分(1〜4节),写黄河的旧貌及它给人们带来的灾难;第二部分
(5〜9节),写黄河的新颜,新时代对黄河的治理而带来的巨变,展望黄河未来的前景。诗人巧
妙地运用“黄河女儿”这一形象将黄河的过去、现在及未来连接起来。
解析:全诗共九节分两个部分。一至四节为第一部分,写黄河的悠久历史和黄河的千古之
灾。这是自古以来旧社会的黄河的旧貌。五至九节为第二部分,写黄河的彻底根治和黄河对人
类的贡献。这是自新中国建立以来黄河的新颜。诗人紧承“梳妆台”的设喻,以拟人化的手法,
出人意外地以理没了青春的不幸象征中华民族在旧社会的深重灾难。
19.答案:这两句既是指梳妆台上的“明镜”被乌云所遮,不能透出光明,梳妆台前的少女
为黄水所吞没;又是指黑暗统治暗无天日,黄水滔滔,泛滥大地,给世世代代劳动人民带来了巨
大灾难。第8小节中“青天悬明镜,湖水映光彩”与之形成对比。
解析:“乌云遮明镜,黄水吞金钗”两个工整的对句::形象化地点明是黑暗、腐朽、反动
的社会制度破坏了黄河,使他不能平如湖、明如镜。不仅不能增添少女的美容,反而使少女象
征着青春的“金钗”湮埋进黄水浊流之试想这千年空寂,万载凄怆的梳妆中,有谁能去那里梳
妆打扮呢?于是“但见台,辈辈艄工洒泪去”“却不见:黄河女儿梳妆来。”至此抒情主人心潮
起落,回肠九结,低沉之感郁积于胸。然而,一种不可遏抑的悲壮之情又在强烈地鼓荡着激昂之
态,使感情的潮水波澜拥迭。致使诗人在第四节以“梳妆来呵,梳妆来!”的强劲呼唤,把感情
的波澜推向高潮。第8小节中“青天悬明镜,湖水映光彩”与之形成对比。
20.答案:排比;拟人;对偶;引用
解析:①句中三个“任你”是使用了排比的修辞;②句中“山,惊呆”使用拟人的修辞;③
句“青天悬明镜,湖水映光彩”是对偶;④句引用“黄河之水天上来”。
21.答案:内容上:交代了自己“远离”故乡的途径与时间,及成为城里人后对故乡日渐
陌生的情况;与后文对故乡的留恋形成对比。结构上:承上启下。承接上文“我”诅咒故
乡、发誓离开的情节;引出下文'‘我"重回故乡及心理变化的叙写。
22.答案:①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将乡亲们与家乡的联系比作脐带,生动形象地表明故
乡与乡亲们有着难以割舍的关系。②运用反问的修辞手法,表明自己不希望也不相信乡亲们
会隔断与故乡的联系,同时表达了对故乡的不舍与眷恋之情。
23.答案:老人:生于故乡,长于故乡,已经习惯了故乡的生活。对搬离之后的未知生活
心怀担忧,加之故土难离、安土重迁的传统观念,所以不希望离开。(情感、观念)
年轻人:认为这是一个机会,一可改变家乡贫穷落后的面貌;二可借此机会,走出乡
村,改变现状。(改变故乡、改变自己的机会)
24.答案:这样的安排,体现出“我”随着时间的推移,对故乡的认知与情感也发生了改
变。诅咒故乡,是因为故乡的贫瘠,让儿时的“我”备尝艰辛;感到痛苦,是因为自己依恋
的故乡(精神家园),即将被淹没,以后只能梦回乡关。
25.答案:【例文】
最熟悉的陌生人
舟山一考生
据一项统计,我们一生会遇到8263563人,但是,能留在记忆中的,又有多少呢?
----题记
“卖农家鸡蛋咯!五元钱一斤!”
呵,看来卖鸡蛋的老伯又来了。每周五回家的路上,我都会听到这熟悉的叫卖声。
从我搬到这儿来,每周五都会看到这位老伯来这里卖鸡蛋。他常穿着淡蓝色的衬衫和黑
色的长裤坐在草地上,面前放着一个篮子,里面装着鸡蛋。他看起来六十岁的样子,可眉宇
间透着一股精气神儿。
我也不知道他在这里卖鸡蛋卖了多少年了,只知道养鸡、卖鸡蛋便是他的生活方式。
老伯待人很友好,做生意也很实诚。他不会刻意地说自己的鸡蛋有多好,作为农家鸡蛋
有多么地道,只是每每有人一脸质疑地问:“是不是真的农家鸡蛋啊?才几元钱一斤?”老
伯都是一脸的实诚,憨憨地笑笑说:“当然咯,俺自个在村里养着的鸡生的。只是俺觉得这
个价钱够生活了便好。人,总应懂得知足啊……”
这一刻,老人那背光的身影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工业涂料行业发展趋势与市场机会分析
- 半导体分立器件行业发展趋势与市场前景解析
- 员工拒绝调岗回复函范本
- 银行三八活动方案
- 教学成果展示与分享计划
- 激励机制在团队管理中的应用计划
- 如何有效引导团队创新计划
- 部编版九年级语文下册蒲柳人家课件
- 中国传统文化与美术教学计划
- 银行采购流程优化试题及答案
- 发热病人中医护理
- 捕鼠公司合同协议
- 工程审计面试题及答案
- 2025-2030中国煤化工行业发展分析及投资风险与战略研究报告
- 病历书写规范2025版
- 2025春季学期国开电大本科《人文英语3》一平台在线形考综合测试(形考任务)试题及答案
- 洗涤机械生产过程质量控制考核试卷
- 画龙点睛成语故事
- 湖北省武汉市七一华源中学2024-2025学年九年级下学期第二次月考化学试题(含答案)
- GB/T 25020.1-2025电气化铁路接触网支柱第1部分:钢支柱
- 广西壮族自治区2025届高三下学期开学考试化学试题(含答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