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4年甘肃省陇南州中考生物试卷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包括20道题目,每题1.5分,共30分)1.(1.5分)山羊体细胞中有60条染色体,一个山羊体细胞连续分裂3次,得到的一个新细胞中的染色体数目是()A.15条 B.30条 C.60条 D.120条2.(1.5分)人的造血干细胞能产生不同类型的血细胞,这一过程称为()A.细胞分化 B.细胞分裂 C.细胞生长 D.细胞癌变3.(1.5分)在草原生态系统中,牛和羊的关系是()A.捕食 B.竞争 C.寄生 D.共生4.(1.5分)下列选项中,能正确表示食物链的是()A.阳光→水稻→麻雀→鹰 B.水草→鲫鱼→野鸭→细菌 C.青草→蝗虫→青蛙→蛇 D.土壤→青草→绵羊→狼5.(1.5分)槐树、杨树等木本植物的茎能够逐年加粗,原因是茎具有()A.树皮 B.导管 C.筛管 D.形成层6.(1.5分)无土栽培脱离了土壤的限制,扩展了农业生产的空间。配制无土栽培营养液时,需要添加的物质是()A.淀粉 B.蛋白质 C.无机盐 D.维生素7.(1.5分)如下表为人体吸入、呼出的气体成分含量变化,呼出气体中的二氧化碳含量明显增加,这些二氧化碳根本来自于()气体的来源不同气体的含量(%)氮气氧气二氧化碳其他气体(包括水汽)吸入的气体78210.030.97呼出的气体781642A.肺泡 B.血浆 C.呼吸道 D.组织细胞8.(1.5分)用显微镜观察人血永久涂片时,可以观察到的现象是()A.成熟红细胞无细胞核 B.血小板具有细胞核 C.数量最多的是白细胞 D.体积最大的是红细胞9.(1.5分)下列器官中,不属于排泄器官的是()A.肾脏 B.肺 C.肛门 D.皮肤10.(1.5分)下列病症中,是由于激素分泌过多而导致的是()A.白化病 B.糖尿病 C.坏血病 D.巨人症11.(1.5分)近年来由于手机、电脑等电子产品的普及,导致青少年近视率居高不下、不断攀升。下列关于近视及预防的叙述中,错误的是()A.一边走路一边看书不会引起近视 B.近视的原因是物像落在视网膜前方 C.可以通过配戴凹透镜矫正近视眼 D.适时远眺有利于晶状体曲度恢复原状12.(1.5分)2024年国务院政府工作报告指出:“深入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协同推进降碳、减污、扩绿、增长,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美丽中国。”“降碳”是指减少二氧化碳排放量,若不控制二氧化碳排放,会造成的环境问题是()A.酸雨 B.空气污染 C.温室效应增强 D.破坏臭氧层13.(1.5分)蜜蜂采蜜、金鸡报晓等行为是动物生来就有,由遗传物质所决定的行为,称为()A.先天性行为 B.学习行为 C.捕食行为 D.社会行为14.(1.5分)下列关于植物嫁接的叙述中,正确的是()A.嫁接属于有性生殖 B.只能用芽进行嫁接 C.任何两种植物都能进行嫁接 D.要将接穗与砧木的形成层紧密结合15.(1.5分)家蚕吐丝发生在生殖发育过程中的哪一时期()A.卵 B.幼虫 C.蛹 D.成虫16.(1.5分)科研人员选取长翅的雌雄果蝇进行繁殖,子代中既有长翅,也有残翅。若用A、a分别表示控制翅型的基因,子代残翅果蝇的基因组成是()A.AA B.Aa C.aa D.AA或Aa17.(1.5分)我国科学家采用体细胞克隆技术,在世界上首次成功克隆出灵长类动物——猕猴“中中”“华华”。这种生殖方式属于()A.有性生殖 B.无性生殖 C.营养生殖 D.出芽生殖18.(1.5分)我国科学家在辽宁省发现了孔子鸟化石,其翼端有爪,由此推断鸟类的祖先可能是古代的()A.鱼类 B.两栖类 C.爬行类 D.哺乳类19.(1.5分)“牛奶鸡蛋醪糟”是风靡金城兰州的一道美食,其原料之一——醪糟,在发酵过程中所利用的微生物主要是()A.乳酸菌 B.醋酸菌 C.大肠杆菌 D.酵母菌20.(1.5分)下列关于抗生素的叙述中,正确的是()A.青霉素等抗生素由细菌产生B.滥用抗生素会产生超级细菌C.抗生素能治愈各种疾病D.抗生素类药品不会变质失效二、分析说明题(本题包括4道题目,每题5分,共20分)21.(5分)二十四节气是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结晶,蕴含着深厚的文化内涵和历史积淀。请据此分析回答问题。(1)“清明有雨春苗壮,小满有雨麦头齐”,农民常在雨后播种,这说明种子萌发需要。(2)“谷雨麦挺立,立夏麦秀齐”,小麦能够“挺立”的原因是茎内有起支撑作用的组织。(3)“芒种芒种,连收带种”,芒种时节正是北方麦收之时,小麦种子中的营养物质主要储存在中。(4)“立秋无雨水,白露雨来淋”,农作物吸收水分的主要部位是根尖的。(5)“秋分一到,谷场见稻”,收获水稻后需晾晒,以减少种子含水量,降低种子作用强度。22.(5分)今年2月开始,天水麻辣烫凭借“对味的麻、上头的辣、筋道的粉”火爆出圈,吸引了省内外大批游客前来品尝。请据此分析回答问题。(1)麻辣烫中的“灵魂调料”花椒,主要产自陇南。一株花椒在生长过程中,影响其生活的生态因素有。(答出两项即可)(2)小王同学在用餐前,看到面前香气四溢的麻辣烫,不禁咽了咽口水,这一反射过程的结构基础是;在辣椒的作用下,他的呼吸频率加快,当他吸气时,膈肌的状态是。(3)麻辣烫中的手擀粉主要成分是淀粉,其进入消化道后在作用下,最终被消化成才能被人体吸收。23.(5分)祁连山是我国西部重要生态安全屏障,是黄河流域重要水源地。祁连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野生动植物资源丰富,生活有祁连裸鲤、蓑羽鹤、雪豹、白唇鹿、马鹿等动物。请据此分析回答问题。(1)祁连裸鲤生活在河流中,其呼吸器官是;身体呈,可减少游泳阻力。(2)蓑羽鹤的前肢变为翼,体表被。(3)雪豹等哺乳动物的繁殖特征是。(4)上述几种动物中,从分类学角度分析,马鹿和的亲缘关系最密切。24.(5分)流行性感冒是由流感病毒引起的一种传染病,可以通过空气、飞沫等经呼吸道传播,主要症状为打喷嚏、流鼻涕、咳嗽、高烧等。请据此分析回答问题。(1)流感病毒是流行性感冒的;当其侵入人体后,只有寄生在中才能进行生命活动。(2)在流感流行的季节,医生建议保持教室空气流通、定期消毒,这属于传染病预防措施中的。(3)接种流感疫苗后,人体会产生相应的,从而提高对流感的抵抗力。接种流感疫苗后,能否预防肺结核?。
2024年甘肃省陇南州中考生物试卷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包括20道题目,每题1.5分,共30分)1.(1.5分)山羊体细胞中有60条染色体,一个山羊体细胞连续分裂3次,得到的一个新细胞中的染色体数目是()A.15条 B.30条 C.60条 D.120条【分析】细胞分裂就是一个细胞分成两个细胞。分裂时,细胞核先由一个分成两个,随后细胞质分成两份,每份各含有一个细胞核,如果是动物细胞,细胞膜从细胞的中部向凹陷,缢裂为两个细胞。若是植物细胞,则在原来的细胞中央,形成新的细胞膜和新细胞壁。【解答】解:细胞分裂就是一个细胞分成两个细胞的过程,细胞分裂中最重要的变化是细胞核中染色体的变化。在细胞分裂过程中,染色体复制加倍。随着分裂的进行,染色体分成形态和数目相同的两份,分别进入两个新细胞中。这样就保证了通过细胞分裂产生的新细胞与原细胞所含的遗传物质相同。因此,山羊体细胞中有60条染色体,一个山羊体细胞连续分裂3次,得到的一个新体细胞数目是60条。因此C符合题意,ABD不符合题意。故选:C。【点评】本题主要考查细胞的分裂相关知识。2.(1.5分)人的造血干细胞能产生不同类型的血细胞,这一过程称为()A.细胞分化 B.细胞分裂 C.细胞生长 D.细胞癌变【分析】经过细胞分裂产生的新细胞,在遗传物质的作用下,其形态、结构和功能随着细胞的生长出现了差异,这就是细胞分化。【解答】解:经过细胞分裂产生的新细胞,在遗传物质的作用下,其形态、结构和功能随着细胞的生长出现了差异,这就是细胞分化。所以人的造血干细胞能产生不同类型的血细胞,这一过程称为细胞分化。故选:A。【点评】解答此题的关键是明确细胞分裂和分化的相关知识。3.(1.5分)在草原生态系统中,牛和羊的关系是()A.捕食 B.竞争 C.寄生 D.共生【分析】生物之间的关系包括种内关系和种间关系,种内关系又分为种内互助和种内斗争,种间关系有互利共生、寄生、捕食、竞争等。【解答】解:牛和羊都是草食性动物,都通过吃草来获取营养,具有共同的食物需求,可见它们之间是竞争关系,D符合题意。故选:B。【点评】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理解掌握生物之间的关系。4.(1.5分)下列选项中,能正确表示食物链的是()A.阳光→水稻→麻雀→鹰 B.水草→鲫鱼→野鸭→细菌 C.青草→蝗虫→青蛙→蛇 D.土壤→青草→绵羊→狼【分析】食物链:生产者与消费者之间吃与被吃的关系。食物链的写法是:起点是生产者,依次是初级消费者→次级消费者→三级消费者→…终点是最高级别的消费者,中间用箭头连接,箭头总是指向捕食者。【解答】解:AD、食物链的起点是生产者。阳光和土壤属于非生物部分,不能作为食物链的起点,AD错误。B、食物链反应的是生产者与消费者之间吃与被吃的关系。腐生细菌属于分解者,不应该出现在食物链中,B错误。C、青草是生产者,蝗虫吃青草,青蛙吃蝗虫,蛇吃青蛙,反应了生产者与消费者之间吃与被吃的关系,可表示一条完整的食物链,C正确。故选:C。【点评】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理解食物链的概念和组成。5.(1.5分)槐树、杨树等木本植物的茎能够逐年加粗,原因是茎具有()A.树皮 B.导管 C.筛管 D.形成层【分析】木质茎的结构由外向内依次为树皮(包括表皮和韧皮部)、形成层、木质部和髓。【解答】解:木质茎的结构由外向内依次为树皮(包括表皮和韧皮部)、形成层、木质部和髓。表皮起保护作用;韧皮部包括筛管(运输有机物)和韧皮纤维(有韧性);木质部包括导管(运输水和无机盐)和木纤维(坚硬);形成层的细胞能不断地进行分裂,向外形成韧皮部,向内形成木质部。槐树、杨树等木本植物的茎能够逐年加粗,原因是茎具有形成层。故选:D。【点评】此题考查的知识点是木质茎的生长,解答时可以从茎的结构、形成层的功能方面来切入。6.(1.5分)无土栽培脱离了土壤的限制,扩展了农业生产的空间。配制无土栽培营养液时,需要添加的物质是()A.淀粉 B.蛋白质 C.无机盐 D.维生素【分析】(1)无土栽培是指栽培植物不用土壤,而是依据植物生活所需要无机盐的种类和数量的多少,将无机盐按照一定的比例配成营养液,用营养液来培养植物的方法。(2)植物需要无机盐,其中量最多的三种无机盐是含氮、含磷、含钾的无机盐。【解答】解:植物生活需要水和无机盐。无土栽培是指栽培植物不用土壤,而是依据植物生活所需要无机盐的种类和数量的多少,将无机盐按照一定的比例配成营养液,用营养液来培养植物的方法。所以配制无土栽培营养液时,需要添加的物质是无机盐。故选:C。【点评】解答此题的关键是明确植物的生长发育需要水与无机盐和无土栽培的相关知识。7.(1.5分)如下表为人体吸入、呼出的气体成分含量变化,呼出气体中的二氧化碳含量明显增加,这些二氧化碳根本来自于()气体的来源不同气体的含量(%)氮气氧气二氧化碳其他气体(包括水汽)吸入的气体78210.030.97呼出的气体781642A.肺泡 B.血浆 C.呼吸道 D.组织细胞【分析】人体进行呼吸作用的主要场所在组织细胞内,组织细胞把体内的有机物氧化分解,产生二氧化碳和水,并且释放出能量供生命活动需要,少部分用来维持体温。在分解有机物时产生了大量的二氧化碳,故组织细胞内二氧化碳含量最高;【解答】解:呼吸全过程如图:组织细胞是人体生命活动的基本单位,在人体组织细胞内线粒体利用氧,把有机物氧化分解,产生二氧化碳和水,并且释放出能量供生命活动需要,故人体呼出的气体中含有较多的二氧化碳,二氧化碳最终来自于组织细胞,D符合题意,ABC不符合题意。故选:D。【点评】掌握呼吸的全过程是解题的关键。8.(1.5分)用显微镜观察人血永久涂片时,可以观察到的现象是()A.成熟红细胞无细胞核 B.血小板具有细胞核 C.数量最多的是白细胞 D.体积最大的是红细胞【分析】血液的组成包括血浆和血细胞,血浆主要成分是水,血细胞又包括红细胞、白细胞和血小板。在显微镜下,我们看见最多的红细胞,红细胞没有细胞核,呈两面凹的圆饼状;看到最少的血细胞是白细胞,白细胞呈圆球状,有细胞核;看不到的血细胞是血小板,因为血小板个体小,普通显微镜下很难观察的到。【解答】解:AC、血细胞中数量最多的是红细胞,成熟的红细胞没有细胞核,A正确;C错误。B、血小板不具有细胞核,B错误。D、体积最大的血细胞是白细胞,具有细胞核,D错误。故选:A。【点评】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理解掌握血细胞的结构特点以及数量。9.(1.5分)下列器官中,不属于排泄器官的是()A.肾脏 B.肺 C.肛门 D.皮肤【分析】人体将二氧化碳等代谢废物、多余的水和无机盐等物质排出体外的过程叫做排泄。人体的排泄途径有三条:大多数的水、无机盐、尿素等通过肾脏形成尿液排出;少量水、无机盐、尿素等以汗液的形式通过皮肤排出;全部的二氧化碳和少量的水分通过肺以气体的形式排出。【解答】解:人体将二氧化碳等代谢废物、多余的水和无机盐等物质排出体外的过程叫做排泄。人体的排泄途径有三条:大多数的水、无机盐、尿素等通过肾脏形成尿液排出;少量水、无机盐、尿素等以汗液的形式通过皮肤排出;全部的二氧化碳和少量的水分通过肺以气体的形式排出。所以下列器官中,不属于排泄器官的是肛门。故选:C。【点评】解答此题的关键明确排泄的概念、途径和意义。10.(1.5分)下列病症中,是由于激素分泌过多而导致的是()A.白化病 B.糖尿病 C.坏血病 D.巨人症【分析】激素是由内分泌腺的腺细胞所分泌的、对人体有特殊作用的化学物质。它在血液中含量极少,但是对人体的新陈代谢、生长发育和生殖等生理活动,却起着重要的调节作用。激素分泌异常会引起人体患病。【解答】解:A、白化病是一种遗传病,不是激素分泌异常引起的疾病,A错误。B、糖尿病是胰岛素分泌不足引起的,B错误。C、坏血病是缺乏维生素C引起的,不是激素分泌异常引起的疾病,C错误。D、生长激素是由垂体分泌的,生长激素的作用是调节人体的生长发育。幼年时分泌过少会得侏儒症,分泌过多会得巨人症,D正确。故选:D。11.(1.5分)近年来由于手机、电脑等电子产品的普及,导致青少年近视率居高不下、不断攀升。下列关于近视及预防的叙述中,错误的是()A.一边走路一边看书不会引起近视 B.近视的原因是物像落在视网膜前方 C.可以通过配戴凹透镜矫正近视眼 D.适时远眺有利于晶状体曲度恢复原状【分析】眼球的前后径过长或晶状体的曲度过大,所形成的物像落在视网膜的前方,因而看不清远处的物体,造成近视。【解答】解:A、在上学的路上,边走路边抓紧时间看书容易近视,而且还容易发生危险,A错误。BC、如果晶状体的凸度增大或眼球前后径过长,形成的物像就会落在视网膜的前方,形成近视眼,凹透镜对光线具有发散作用,近视眼需要配戴凹透镜进行矫正,BC正确。D、近视眼的主要原因是眼球的前后径过长或晶状体的曲度过大,物体反射的光线落到视网膜的前方,形成近视。为了缓解眼睛的疲劳,要适时远眺放松眼睛,在这个过程中,睫状体由收缩变舒张,晶状体的曲度由小变大,D正确。故选:A。【点评】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理解近视眼的成因和矫正措施。12.(1.5分)2024年国务院政府工作报告指出:“深入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协同推进降碳、减污、扩绿、增长,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美丽中国。”“降碳”是指减少二氧化碳排放量,若不控制二氧化碳排放,会造成的环境问题是()A.酸雨 B.空气污染 C.温室效应增强 D.破坏臭氧层【分析】温室效应主要是由于现代化工业社会过多燃烧煤炭、石油和天然气,大量排放尾气,这些燃料燃烧后放出大量的二氧化碳气体进入大气造成的。二氧化碳气体具有吸热和隔热的功能。它在大气中增多的结果是形成一种无形的玻璃罩,使太阳辐射到地球上的热量无法向外层空间发散,其结果是地球表面变热起来。因此,二氧化碳也被称为温室气体。【解答】解:A.酸雨主要是由大气中的二氧化硫和氮氧化物等污染物与水蒸气反应形成的,与二氧化碳排放无直接关系,A不符合题意。B.空气污染是一个广泛的概念,包括多种污染物,如颗粒物、一氧化碳、硫氧化物、氮氧化物和碳氢化合物等,二氧化碳对环境的影响是温室效应,B不符合题意。C.降碳“是指通过各种措施减少二氧化碳的排放量,二氧化碳是一种主要的温室气体,对全球气候有重要影响,如果不控制二氧化碳排放,会导致大气中二氧化碳浓度增加,从而引起温室效应增强,C符合题意。D.破坏臭氧层主要是由氯氟烃等化学物质引起的,这些物质会破坏大气中平流层的臭氧分子,与二氧化碳排放无直接关系,D不符合题意。故选:C。【点评】本题主要考查生物与环境的关系相关知识。13.(1.5分)蜜蜂采蜜、金鸡报晓等行为是动物生来就有,由遗传物质所决定的行为,称为()A.先天性行为 B.学习行为 C.捕食行为 D.社会行为【分析】(1)先天性行为是动物生来就有的,由动物体内的遗传物质决定的行为,是动物的一种本能,不会丧失。(2)后天学习行为是动物出生后,在动物的成长过程中,通过生活经验和学习逐渐建立起来的新的行为。【解答】解:先天性行为是动物生来就有的,由动物体内的遗传物质决定的行为,是动物的一种本能,不会丧失。蜜蜂采蜜、金鸡报晓等行为是动物生来就有,由遗传物质所决定的行为,因此称为先天性行为。故选:A。【点评】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理解掌握先天性行为和学习行为的特点。14.(1.5分)下列关于植物嫁接的叙述中,正确的是()A.嫁接属于有性生殖 B.只能用芽进行嫁接 C.任何两种植物都能进行嫁接 D.要将接穗与砧木的形成层紧密结合【分析】嫁接是直接把一种植物的枝条或芽,接在另一个植物体上,使接在一起的两部分长成完整的植物体。【解答】解:A、嫁接属于无性生殖,没有经过两性生殖细胞的结合,A错误。B、嫁接分为枝接和芽接,B错误。CD、并不是任何两种植物都可以嫁接,嫁接成活的关键是接穗与砧木的形成层紧密结合,C错误,D正确。故选:D。【点评】明确嫁接能保持嫁接上去的接穗优良性状的稳定是解题的关键。15.(1.5分)家蚕吐丝发生在生殖发育过程中的哪一时期()A.卵 B.幼虫 C.蛹 D.成虫【分析】完全变态发育经过卵、幼虫、蛹和成虫等四个时期,完全变态发育的昆虫幼虫与成虫在形态构造和生活习性上明显不同,差异很大。【解答】解:家蚕的完全变态发育过程包括受精卵、幼虫、蛹和成虫4个时期,经过4次蜕皮后,幼虫停止取食并吐丝结茧,结茧后幼虫化为蛹,ACD不符合题意,B符合题意。故选:B。【点评】掌握家蚕的生殖和发育过程是解答本题的关键。16.(1.5分)科研人员选取长翅的雌雄果蝇进行繁殖,子代中既有长翅,也有残翅。若用A、a分别表示控制翅型的基因,子代残翅果蝇的基因组成是()A.AA B.Aa C.aa D.AA或Aa【分析】(1)生物体的某些性状通常是由成对基因控制的,当细胞内控制某种性状的一对基因都是显性或一个是显性、一个是隐性时,生物体表现出显性基因控制的性状;当控制某种性状的基因都是隐性时,隐性基因控制的性状才会表现出来。(2)在一对相对性状的遗传过程中,子代个体中出现了亲代没有的性状,新出现的性状一定是隐性性状,由一对隐性基因控制,亲代的性状是显性性状,亲代的基因组成是杂合的。【解答】解:科研人员选取长翅的雌雄果蝇进行繁殖,子代中既有长翅,也有残翅。由此可见,长翅是显性性状,残翅是隐性性状,亲代长翅的基因组成是杂合的,即为Aa,遗传图为:由此可见,子代残翅的基因组成是aa。故选:C。【点评】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理解基因的显性与隐性以及基因在亲子间的传递。17.(1.5分)我国科学家采用体细胞克隆技术,在世界上首次成功克隆出灵长类动物——猕猴“中中”“华华”。这种生殖方式属于()A.有性生殖 B.无性生殖 C.营养生殖 D.出芽生殖【分析】1、无性繁殖没有经过精子和卵细胞结合成受精卵的过程,因而后代一般不会出现变异。2、有性生殖是经过精子和卵细胞结合成受精卵的过程,有性生殖加速了进化的进程,子代可以综合双方的优点,有性生殖更有利于生物形成对多变环境的适应性。3、“克隆”的含义是无性繁殖,即由同一个祖先细胞分裂繁殖而形成的纯细胞系,该细胞系中每个细胞的基因彼此相同,因此克隆技术是一种常见的无性生殖的方式,不改变生物基因组成的动物繁殖技术。【解答】解:克隆不经过精卵结合,属于无性生殖。营养生殖指植物通过根茎叶来繁殖,出芽生殖主要指酵母菌、水螅等通过产生芽体来繁殖。因此ACD不符合题意,B符合题意。故选:B。【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克隆技术相关知识。18.(1.5分)我国科学家在辽宁省发现了孔子鸟化石,其翼端有爪,由此推断鸟类的祖先可能是古代的()A.鱼类 B.两栖类 C.爬行类 D.哺乳类【分析】地球上最初没有生命,生命经历了从无到有的发展过程。脊椎动物的进化历程:鱼类→两栖类→爬行类→鸟类、哺乳类。【解答】解:孔子鸟的身体结构既和爬行动物有相似之处,又和鸟类有相同之处,根据以上特征,科学家认为鸟类可能起源于古代的爬行类,ABD不符合题意,C符合题意。故选:C。【点评】本题主要考查生物的进化相关知识。19.(1.5分)“牛奶鸡蛋醪糟”是风靡金城兰州的一道美食,其原料之一——醪糟,在发酵过程中所利用的微生物主要是()A.乳酸菌 B.醋酸菌 C.大肠杆菌 D.酵母菌【分析】微生物的发酵技术在食品、药品的制作中具有重要意义,如制馒头、面包和酿酒要用到酵母菌,制酸奶和泡菜要用到乳酸菌,制醋要用到醋酸杆菌,利用青霉发酵可以提取出青霉素等。【解答】解:A、制作酸奶要用到乳酸菌,在无氧的条件下,乳酸菌发酵产生乳酸,易于消化,具有甜酸风味,A不符合题意。B、制醋用醋酸菌,醋酸菌发酵产生醋酸,B不符合题意。C、大肠杆菌是大肠埃希氏菌的俗称,这是一类在肠道内可以正常存在的细菌,C不符合题意。D、醪糟含有酒精,酵母菌进行有氧呼吸,能将葡萄糖彻底分解产生二氧化碳和水;进行无氧呼吸时,分解葡萄糖产生酒精和二氧化碳,经常被用于酿酒业,D符合题意。故选:D。【点评】关键是掌握常见的发酵技术在食品制作中的作用的例子,并理解其原理。20.(1.5分)下列关于抗生素的叙述中,正确的是()A.青霉素等抗生素由细菌产生B.滥用抗生素会产生超级细菌C.抗生素能治愈各种疾病D.抗生素类药品不会变质失效【分析】滥用抗生素是出现“超级细菌”的原因。在抗生素刚被使用的时候,能够杀死大多数类型的细菌,这是不适者被淘汰;但少数细菌由于变异而具有抵抗抗生素的特性,不能被抗生素杀死而生存下来(这是适者生存),并将这些特性遗传给下一代。因此,下一代就有更多的具有抗药性的个体,经过抗生素的长期选择,使得有些细菌已不再受抗生素的影响了,就出现了所谓的“超级细菌”。【解答】解:A、青霉素是从青霉菌(属于真菌)中提炼出的一种常用的广谱抗生素,通过抑制细菌细胞壁的合成起杀菌作用,A错误。B、结合分析可知,“超级细菌”是一种对绝大多数抗生素不再敏感的细菌,它的产生与人类滥用抗生素有关,B正确。C、抗生素主要用于治疗由细菌引起的疾病,它们通过抑制或杀灭细菌来发挥作用。然而,抗生素并不能治愈所有疾病,特别是那些由病毒、真菌或寄生虫等引起的疾病,C错误。D、抗生素类药品虽然具有一定的稳定性,但并不意味着它们不会变质失效。抗生素的保存条件对其药效有很大影响,如温度、湿度、光照等因素都可能导致抗生素分解、降解或失去活性。此外,抗生素的保质期也是有限的,超过保质期的抗生素可能无法发挥治疗作用,甚至可能产生有害的副作用,D错误。故选:B。二、分析说明题(本题包括4道题目,每题5分,共20分)21.(5分)二十四节气是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结晶,蕴含着深厚的文化内涵和历史积淀。请据此分析回答问题。(1)“清明有雨春苗壮,小满有雨麦头齐”,农民常在雨后播种,这说明种子萌发需要一定的水分。(2)“谷雨麦挺立,立夏麦秀齐”,小麦能够“挺立”的原因是茎内有起支撑作用的机械组织。(3)“芒种芒种,连收带种”,芒种时节正是北方麦收之时,小麦种子中的营养物质主要储存在胚乳中。(4)“立秋无雨水,白露雨来淋”,农作物吸收水分的主要部位是根尖的成熟区。(5)“秋分一到,谷场见稻”,收获水稻后需晾晒,以减少种子含水量,降低种子呼吸作用强度。【分析】1、植物的根尖由根冠、分生区、伸长区、成熟区构成。2、种子的萌发的外界条件为一定的水分、适宜的温度和充足的空气;自身条件是有完整而有活力的胚及胚发育所需的营养物质,且过了休眠期。【解答】解:(1)农民常在雨后播种,这说明种子萌发需要一定的水分。(2)机械组织对植物体主要起支撑和保护作用。故小麦能够“挺立”的原因是茎内有起支撑作用的机械组织。(3)小麦属于单子叶植物,故小麦种子中的营养物质主要储存在胚乳中。(4)根尖的成熟区有大量根毛,能增加吸水的面积,故农作物吸收水分的主要部位是根尖的成熟区。(5)新收获的小麦、水稻等种子内含有较多的水分,呼吸作用旺盛。故收获水稻后需晾晒,以减少种子含水量,降低种子呼吸作用强度。故答案为:(1)一定的水分(2)机械(3)胚乳(4)成熟区(5)呼吸。【点评】掌握根尖结构与功能特点、种子萌发的条件和过程是解答本题的关键。22.(5分)今年2月开始,天水麻辣烫凭借“对味的麻、上头的辣、筋道的粉”火爆出圈,吸引了省内外大批游客前来品尝。请据此分析回答问题。(1)麻辣烫中的“灵魂调料”花椒,主要产自陇南。一株花椒在生长过程中,影响其生活的生态因素有生物因素和非生物因素。(答出两项即可)(2)小王同学在用餐前,看到面前香气四溢的麻辣烫,不禁咽了咽口水,这一反射过程的结构基础是反射弧;在辣椒的作用下,他的呼吸频率加快,当他吸气时,膈肌的状态是收缩。(3)麻辣烫中的手擀粉主要成分是淀粉,其进入消化道后在消化液(或唾液、胰液、肠液;或消化酶)作用下,最终被消化成葡萄糖才能被人体吸收。【分析】(1)食物在消化道里被分解成小分子物质的过程叫消化。淀粉的消化开始于口腔,在口腔中淀粉被唾液淀粉酶分解成麦芽糖,进入小肠后被肠液和胰液彻底分解成葡萄糖。蛋白质的消化开始于胃,在胃中胃液对蛋白质进行初步消化,进入小肠后被肠液和胰液彻底分解成氨基酸。脂肪的消化开始于小肠,脂肪先被胆汁乳化成脂肪微粒,最后被肠液和胰液彻底分解成甘油和脂肪酸。(2)影响生物生活的因素叫做生态因素,生态因素包括生物因素和非生物因素两大类。【解答】解:(1)影响生物生活的因素叫做生态因素,生态因素包括生物因素和非生物因素两大类。所以一株辣椒在生长过程中,影响其生活的生态因素有生物因素和非生物因素。(2)完成反射的神经结构叫做反射弧,所以小王同学在用餐前,看到面前香气四溢的麻辣烫,不禁咽了咽口水,这一反射过程的结构基础是反射弧。吸气时呼吸肌(包括膈肌和肋间肌)收缩,所以在辣椒的作用下,他的呼吸频率加快,当他吸气时,膈肌的状态是收缩。(3)淀粉的消化开始于口腔,在口腔中淀粉被唾液淀粉酶分解成麦芽糖,进入小肠后被肠液和胰液彻底分解成葡萄糖。所以麻辣烫中的手排粉主要成分是淀粉,其进入消化道后在唾液、胰液、肠液作用下,最终被消化成葡萄糖才能被人体吸收。故答案为:(1)生物因素和非生物因素(2)反射弧;收缩(3)消化液(或唾液、胰液、肠液;或消化酶);葡萄糖【点评】解答此题的关键是明确食物的消化过程、环境对生物的影响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光伏发电购销合同标准文本
- 出售不动产房屋合同样本
- 公积金借款合同样本样本
- 入学合同标准文本
- 第18讲 生物的分类和生物的多样性 2025年会考生物学专题练习(含答案)
- ups买卖合同样本
- 2025茶叶区域销售代理合同样本
- 出租合租店铺合同样本
- 人员转运服务合同标准文本
- 减水剂代理合同样本
- 《产业基础创新发展目录(2021年版)》(8.5发布)
- GB/T 31266-2014过磷酸钙中三氯乙醛含量的测定
- GB/T 16422.3-2014塑料实验室光源暴露试验方法第3部分:荧光紫外灯
- 计量器具校准记录
- DB36-T 1694-2022 餐厨垃圾集约化养殖黑水虻技术规程
- 井控培训知识课件
- 技术合同认定登记培训课件
- 双减背景下小学语文作业的有效设计课件
- 十二讲船舶制冷装置课件
- 第12课送你一个书签
- 耳内镜微创外科技术PPT通用课件[通用]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