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初中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一章机械运动考点总结_第1页
人教版初中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一章机械运动考点总结_第2页
人教版初中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一章机械运动考点总结_第3页
人教版初中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一章机械运动考点总结_第4页
人教版初中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一章机械运动考点总结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单选题1、小红参加了学校组织的远足活动,全程6km。

她行走前一半路程的平均速度是6km/h,行走后一半路程的平均速度4km/h,则她通过全程的平均速度是(

)A.4km/hB.4.8km/hC.5km/hD.6km/h答案:B她行走前一半路程的时间行走后一半路程的时间她通过全程的平均速度是故B符合题意,ACD不符合题意。故选B。2、小明来到武乡八路军总部纪念馆,参加“丹心向党·红色研学”活动。如图所示,是他在体验活动中,身着八路军军服庄严地吹响“冲锋号”的情景。根据图片信息,请你估测“冲锋号”的长度约为(

)A.20cmB.50cmC.120cmD.150cm答案:B由图可知,冲锋号的长度与人的胳膊的长度大约相等,而人的胳膊的长度约为50cm,所以估测“冲锋号”的长度约为50cm,故B符合题意,ACD不符合题意。故选B。3、无风的天气,小虹和同学一起用机械停表和刻度尺测量乒乓球下落的平均速度,他们让乒乓球从三楼由静止竖直落到地面。对于实验有关的操作和分析,正确的是()A.该实验很简单,不必注意操作的安全B.选择量程为1米的刻度尺来测量路程C.使用停表前,要先观察停表是否调零D.所测速度表示乒乓球每一时刻的快慢答案:CA.乒乓球从三楼由静止竖直下落,快达到地面时,速度较大,动能较大,如果落到人的头上,可能对人造成伤害,故A错误;B.一层楼高约为3m,乒乓球从三楼落下,高度约6m,选择量程为1米的刻度尺来测量高度,刻度尺的量程过小,故B错误;C.使用停表前,要先观察停表是否调零,如果不调零,测量的时间不准确,误差较大,故C正确;D.测量的平均速度表示乒乓球从三楼到地面这段路程的平均快慢程度,故D错误。故选C。4、小明坐在行驶的小车中,看到路边的树木、房屋、行人都向后运动,他选择的参照物是()A.乘坐的小车B.路边的树木C.路边的房屋D.路边的行人答案:AA.小明坐在行驶的小车中,只有相对于小车而言,路边的树木、房屋、行人都向后运动,故小明选择自己所乘坐的小车作为参照物,故A正确;B

C

D.路边的树木、房屋、行人都向后运动,这是研究的对象,而若以树木为参照物,则树木静止,同理路边的房屋、行人都是如此,以谁作为参照物,谁就静止,不可能向后运动,故BCD错误。故选A。5、a、b两辆小车从同一地点同方向出发,沿水平地面做直线运动,它们运动v-t图像如图所示,由图像可知0~60s过程中(

)A.两小车在40s时相遇B.40s时、a、b两小车相距最远C.40s时,小车b在小车a的前方D.两小车在20~40s内都做匀速直线运动,且va>vb答案:BA.由图像可知,两小车在40s时有相同的速度,并不表示相遇,故A不符合题意;B.两辆小车从同一地点同方向出发,由图像可知,40s之前a车速度一直比b车速度大,所以两车相距越来越远,在40s时有相同的速度,此后a车的速度小于b车的速度,此时a、b两小车相距最远,故B符合题意;C.两辆小车从同一地点同方向出发,由图像可知,40s之前a车速度一直比b车速度大,小车b在小车a的后方,故C不符合题意;D.由图像可知,20~40s内a车速度保持40m/s做匀速直线运动,b车速度越来越大做加速运动,故D不符合题意。故选B。6、下列现象中不是机械运动的是()A.植物开花结果B.奔驰的骏马C.划破夜空的流星D.地球绕太阳公转答案:AA.机械运动指的是物体位置的变化,如汽车开动,田径等,不管是有生命的还是无生命的都可以做机械运动,简单点来说机械运动就是宏观上的,肉眼可以看的见的,植物的开花结果属于微观,故不属于机械运动,故A符合题意;B.奔驰的骏马是机械运动,故B不符合题意;C.划破夜空的流星是机械运动,故C不符合题意;D.地球绕太阳公转是机械运动,故D不符合题意;故选A。7、图是常见的成人口罩,其中18是指口罩的长度,单位应为(

)A.mmB.nmC.cmD.dm答案:C由图中可知,该口罩的长度与成年人的手掌长度差不多,约为18cm,故其单位应为cm,则ABD不符合题意,C符合题意。故选C。8、受新冠病毒疫情影响,广州白云区疫情管控地区各大公共场所停止营业,各小区控制外来人员出入。这些都是由于2019年12月出现的一种病毒——2019新型冠状病毒(2019-novel

coronavirus,2019-nCoV)产生变异导致。在电子显微镜下观察2019新型冠状病毒一般呈球形(如图所示),直径约60~200(

)A.mmB.cmC.nmD.μm答案:C新型冠状病毒不能用肉眼直接观察到,需要借助于电子显微镜,说明其直径很小,其直径约为60~200nm,故C符合题意,ABD不符合题意。故选C。9、观察图中的烟和小旗,关于甲、乙两车相对于房子运动情况,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甲、乙两车一定向左运动B.甲车一定向右运动,乙车一定向左运动C.甲车一定静止,乙车一定向左运动D.甲车可能静止,乙车一定向左运动答案:D由图中的信息可以判断出:因为房子的烟向左飘,所以风是向左吹,所以甲车运动状态有三种可能:1、向右运动

2、静止

3、向左运动,但运动速度小于风速;因为乙车上的小旗向右飘,所以乙车只能向左运动,且速度要大于风的速度;综上分析可知,ABC错误,D正确。故选D。10、如图是某单位组织党日活动时的合影,根据照片信息可判断出他们所用党旗的规格是()A.长96cm,宽64cmB.长144cm,宽96cmC.长192cm,宽128cmD.长288cm,宽192cm答案:C从图片所给信息可以看出成年人身高都在100cm以上200cm以下,而图中党旗的宽度与人的身高相对比C选项符合规格。故选C。多选题11、甲、乙两物体沿同一方向做直线运动,其s-t图像如图所示,其中甲的图线为直线,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A.甲、乙两物体是从同一地点出发的B.以乙物体为参照物,甲物体一直在运动C.4~19s甲和乙的平均速度相等D.整个过程中甲的速度总是大于乙的速度答案:ACA.由图可知甲、乙均是从纵坐标s=0m开始运动,因此甲、乙两物体是从同一地点出发的,故A正确;BD.由图可知第24s以前,甲、乙之间的距离一直在发生变化,则以乙物体为参照物,甲物体一直在运动,但24s后两物体的s-t图象是一组平行线,两物体之间的距离不变,即两物体运动的速度相等,此时以乙物体为参照物,甲物体静止,故BD错误;C.由图可知在4~19s内甲、乙通过的路程相等,所用时间相同,由可知甲、乙在这段时间内的平均速度相同,故C正确。故选AC。12、如图是甲、乙两车从同一地点沿同一方向运动的s—t

图像,由图像可知(

)A.0~5s,甲车的速度比乙车的速度大B.0~15s,甲、乙两车平均速度相等C.0~15s,甲、乙两车路程相等D.乙车从

10s

开始处于静止状态答案:BCA.根据图像可知0~5s内,两车均做匀速直线运动,其中乙车运动20m,则乙车的速度甲车运动10m,则甲车的速度故0~5s,甲车的速度比乙车的速度小,故A不符合题意;BC.根据图像可知,在15s内甲车通过的路程为30m,乙车通过的路程也为30m,所以两车在15s内的平均速度相等,运动的路程也相等,故BC符合题意;D.由图像可知,从7.5s

开始,乙车的s—t图像是一条平行于时间轴的直线,即乙车处于静止状态,故D不符合题意。故选BC。13、有些国家的交通管理部门为了交通安全,特别规定了死亡加速度为500g(g=10m/s2),以警告世人,意思是如果行车加速度超过此值将有生命危险。同时按照相关规定,卡车在市区行驶的速度不得超过40km/h,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以36

km/h的速度行驶的汽车撞向障碍物停下,碰撞时间0.001s,驾驶员有生命危险B.以36km/h的速度行驶的汽车撞向障碍物停下,碰撞时间为0.01s,驾驶员有生命危险C.一卡车的刹车过程在路面擦过的痕迹为9m,刹车后经1.5s停止,则该卡车超速D.一卡车的刹车过程在路面擦过的痕迹为5m,刹车后经1.5s停止,则该卡车超速答案:ACA.已知

,则车碰撞时驾驶员的加速度大小为因此摩托车驾驶员有生命危险,故A正确;B.同理可得,当碰撞时间是0.01s时,驾驶员的加速度为因此摩托车驾驶员没有生命危险。故B错误;C.根据公式可得则该卡车超速,故C正确;D.同理根据公式可得则该卡车未超速,故D错误。故选AC。14、甲、乙两同学从同一地点同时向相同方向做直线运动,他们通过的路程随时间变化的图像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在0~10s内,乙同学比甲同学运动得快B.两同学在距离出发点100m处相遇C.前20s内,乙同学的平均速度更大D.甲、乙两同学全程均做匀速直线运动答案:ABA.由图像可知,前10s内乙通过的路程比甲通过的路程大,所以乙运动得快,故A正确;B.由图像可知,15s时,甲、乙到达距离出发点100m处,表明二者相遇,故B正确;C.由图像可知,前20s内甲通过的路程大于乙通过的路程,则甲的平均速度大于乙的平均速度,故C错误;D.由图像可知,甲通过的路程与时间成正比,表明甲做匀速直线运动,乙先做匀速直线运动,后静止10s,后再做匀速直线运动,故D错误。故选AB。15、随着经济发展,我国的国防事业得到了相应的发展,如图所示,我国空军战机空中加油的情景,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以地面为参照物,加油机是静止的B.以加油机为参照物,战机是运动的C.以地面为参照物,加油机和战机都是运动的D.以战机为参照物,加油机是静止的答案:CDAC.以地面为参照物,加油机相对地面发生了位置的变化,所以加油机是运动的。战机相对地面也发生了位置的变化,所以战机是运动的。故A错误,C正确;B.以加油机为参照物,战机相对于加油机没有发生位置的变化,所以战机是静止的。故B错误;D.以战机为参照物,加油机相对于战机没有发生位置的变化,所以加油机是静止的。故D正确。故选CD。16、图中可以表示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的是()A.甲B.乙C.丙D.丁答案:BCA.如图甲所示,当时间增加时,路程保持不变,则物体处于静止状态,故A不符合题意;B.如图乙所示,路程与时间的图像为过原点的斜向上的直线,为正比例函数关系,路程与时间比为定值,所以可以表示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故B符合题意;C.如图丙所示,当时间增加时,速度保持不变,即物体为匀速直线运动,故C符合题意;D.如图丁所示,当时间增加时,速度不断增加,即物体为加速运动,故D不符合题意。故选BC。17、声波在海水中传播衰减程度远小于电磁波。声呐就是利用声波在水中的传播特点来对物体进行定位和测速的,如图是一艘静止在水中的潜水艇,其声呐向海水中某一固定方向发出两次短促的超声波信号,遇到一个不明物体被反射回来,第一次发出信号到接收到信号用时t1=20s,第二次发出信号到接收到信号用时t2=19.6s,若两次发出信号的间隔是5s,海水中的声速为1500m/s,不明物体是沿直线正对着潜水艇匀速行驶,则(

)A.不明物体第二次与超声波信号相遇时,距潜水艇距离为29.4kmB.不明物体与两次信号相遇的时间间隔为4.6sC.不明物体的行驶速度为62.5m/sD.若t1小于t2,则不明物体在远离潜水艇答案:CDA.不明物体第二次与超声波信号相遇时,距潜水艇距离为故A不符合题意;B.不明物体与两次信号相遇的时间间隔为故B不符合题意;C.不明物体与两次信号相遇的时间间隔内行驶的路程为不明物体的行驶速度为故C符合题意;D.若t1小于t2,说明第二次信号与潜水艇相遇时不明物到潜水艇的距离大于第一次信号与潜水艇相遇时不明物到潜水艇的距离,则不明物体在远离潜水艇,故D符合题意。故选CD。18、甲、乙两辆车沿着同一方向做直线运动时,它们行驶的路程s随时间t变化的图像如图所示。根据图像提供的信息,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乙车在做匀速直线运动B.前3s内,甲车的速度小于乙车的速度C.当t=3s时,乙车通过的路程是90mD.当t=6s时,甲、乙两车相距60m答案:ADA.

乙车运动的路程与时间的图像为一次函数,即通过的路程与时间的比是一个定值,所以乙在做匀速直线运动,故A正确;BC.

当t=3s时,乙车通过的路程是所以乙边的速度为前3s内,甲车的速度为所以甲的速度大于乙的速度,故BC错误;D.

当t=3s时,甲、乙两车相遇,当t=6s时,甲、乙两车相遇后又各行驶了3秒,则相遇后行驶的路程分别为甲、乙两车相距的距离为故D正确。故选AD。19、如图所示为某汽车行驶时的v-t图象,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A.第7分钟,汽车紧急刹车B.第3~7分钟,汽车匀速行驶C.第0~10分钟,汽车的最大速度为60

km/hD.第3~10分钟,汽车的平均速度为60

km/h答案:ABCA.由图像知道,第7分钟时,图像纵坐标对应的汽车的速度突然减小,说明是紧急刹车,故A正确;B.由图像知道,第3~7分钟的图像平行横轴,说明汽车的速度保持不变,即汽车匀速行驶,故B正确;C.由图像知道,在0~10分钟内,图像纵坐标对应的最大值是60,汽车的最大速度为60

km/h,故C正确;D.由图像知道,第3~7分钟,汽车速度保持60

km/h不变,做匀速直线运动,7~10分钟,汽车运动的最大速度是40

km/h,所以,在第3~10分钟内,汽车的平均速度不可能达到60

km/h,故D错误。故选ABC。20、某物体从地面上某一点出发沿直线运动,其s−t图像如图所示。对物体的运动情况进行分析,得出结论正确的是(

)A.物体在6s内运动的路程为15mB.物体在前2s内做匀速直线运动C.物体在前2s内和后2s内的速度相等D.物体在6s内的平均速度为2.5m/s答案:ABDA.由s-t图像可知,当t=6s时,路程s=15m,即物体在6s内运动的路程为15m,故A正确;B.由s-t图像可知,在前2s内,物体通过的路程与运动时间成正比,即做匀速直线运动,故B正确;C.物体在前2s内运动的路程为5m,后2s内运动的路程为15m-5m=10m即在相等时间内物体运动的路程不相等,根据v=可知,则物体在前2s内和后2s内的速度不相等,故C错误;D.物体在6s内的平均速度v=m/s=2.5m/s故D正确。故选:ABD。填空题21、小新同学用毫米刻度尺测量一元硬币的直径,为了减小______,他用同一把刻度尺的不同部位对硬币的直径测量了4次,测量的数据为2.47cm、2.48cm、2.69cm、2.49cm,其中错误的数据是______。除去错误的数据后,硬币的直径应为______。答案:

误差

2.69cm

2.48cm[1]测量值

与真实值之间的差异叫做误差,多次测量可以减小误差。[2]观察4个测量值数据可知,数据2.69cm与其余3次记录的数值中的准确值不同,偏差太大,此测量数据是错误,要把该数据去掉。[3]物体的长度为22、如图所示,物块的长度为______cm;图中,秒表的读数为______s。答案:

3.25

337.5[1]刻度尺上1cm之间有10个小格,所以一个小格代表1mm,即刻度尺的分度值为1mm;物体左侧与2.00cm对齐,右侧与5.25cm对齐,所以物体的长度为l=5.25cm-2.00cm=3.25cm[2]在秒表的中间表盘上,1min中间有两个小格,所以一个小格代表0.5min,指针在5和6之间,偏向6一侧,所以分针指示的时间为5min;在秒表的大表盘上,1s之间有10个小格,所以一个小格代表0.1s,指针在37.5s处,所以秒针指示的时间为37.5s,即秒表的读数为t=5min37.5s=337.5s23、有甲、乙、丙、丁、戊五位同学测同一支钢笔的长度,测得的结果分别是12.82cm、12.83cm、12.8cm、14.82cm、12.80cm。(1)

根据测量结果显示,存在明显错误操作的是丁同学,这个是______(选填“可以”或“不可以”)避免的;(2)

剔除明显错误的数据后,若剩下的四位同学在测量时都没有出现错误,则其中一位的结果仍然与其他三位存在明显不同,其原因是这位同学所用的刻度尺的分度值是______;(3)

在这次测量中用分度值为1mm的刻度尺多次测量,终测得钢笔的长度应该是______cm;(4)

一条纸带厚薄均匀,他把纸带紧密地环绕在圆柱形铅笔上,直至恰好能套进一个圆环中,如图所示,纸带环绕了n圈,则纸带厚度是______(选填“A”或“B”)。A.

B.答案:

可以

1厘米

12.82

B(1)[1]观察五位同学的测量结果可知,丁同学的测量结果是14.82cm,其他同学的测量结果都在12.80cm左右,所以丁同学的测量明显出现错误,测量错误是可以避免的。(2)[2]读数时,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