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34T-光倒刺鲃人工繁育技术规程编制说明_第1页
DB34T-光倒刺鲃人工繁育技术规程编制说明_第2页
DB34T-光倒刺鲃人工繁育技术规程编制说明_第3页
DB34T-光倒刺鲃人工繁育技术规程编制说明_第4页
DB34T-光倒刺鲃人工繁育技术规程编制说明_第5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安徽省地方标准编制说明填写说明标准名称光倒刺鲃人工繁育技术规程任务来源(项目计划号)《安徽省市场监督管理局关于下达2024年第三批安徽省地方标准制修订计划的通知》(皖市监函[2024]377号)文件,计划编号为2024-3-119。负责起草单位(盖章)安徽省水产技术推广总站单位地址合肥市滨湖新区洞庭湖路3355号参加起草单位宁国市民鸿农业科技有限公司、宁国市金鼎家庭农场、旌德县动物疫病预防与控制中心、宣城市农产品质量安全中心、宣城市动物防疫站。标准起草人序号姓名单位职务职称电话1董星宇安徽省水产技术推广总站副科长高级工程师189560486132吴义鸿安徽省水产技术推广总站副站长高级农艺师189560481313李静安徽省农业科学院水产研究所副研究员180956542244王骏俊宣城市动物防疫站兽医师182563326335周伟宣城市农产品质量安全中心高级农艺师181056311866周作友安徽省水产技术推广总站工程师189560485967胡骏宣城市渔业管理服务中心工程师189563028908朱园贞宣城市渔业管理服务中心高级工程师138056316209王美娟宣城市渔业管理服务中心科长高级工程师1895630201610杨伟宁安徽省水产技术推广总站助工1879212286911王云宣城市种植业管理服务中心农艺师1815630096612王端慧宁国市青龙湾原生态旅游度假区管理委员会区管理委员会管管理技术员1835639981713陶兆开宣州区狸桥镇水产站助理工程师19156333303编制情况1、编制过程简介2024年9月2日,安徽省市场监督管理局印发了《安徽省市场监督管理局关于下达2024年第三批安徽省地方标准制修订计划的通知》(皖市监函[2024]377号)文件,安徽省水产技术推广总站会同宁国市金东坊农业开发有限公司,宁国市金鼎家庭农场、省农业科学院水产研究所、宁国市渔业管理服务中心等单位成立标准编制小组,成员有董星宇、李静、胡骏、王美娟等,分工协作,负责资料收集整理,完成本规程的各项技术指标的验证,进行标准制定工作。标准起草过程:2024年3月~2024年5月,标准编制小组制定了起草方案,编制小组对我省光倒刺鲃的养殖和繁育技术进行了调研,掌握了第一手资料。结合编制小组专家及技术人员掌握的经验和技术,系统梳理研究国内外最先进的文献资料,在反复进行实践论证的基础上,2024年9月编制完成标准的讨论稿。2024年10月,标准编制小组在充分征求意见的基础上,召集相关专家进行研讨,再对讨论稿进行数次修改,2024年11月完成了标准征求意见稿。2、制定标准的必要性和意义必要性:光倒刺鲃在我国主要分布于长江以南各个水系,自然资源较为丰富。然而,由于市场经济的发展,原产地生存环境的破坏以及人为活动因素影响,光倒刺鲃野生资源种群遭到了破坏,导致天然种群资源日趋减少;虽然我国长江流域十年禁捕政策的有效落实,光倒刺鲃自然资源得到一定恢复,但市场供应量急剧减少,导致市场供求矛盾骤然加剧,从而促进了光倒刺鲃在人工养殖领域内的快速发展。经过近几年的技术探索,光倒刺鲃的人工养殖技术已逐渐成熟,并不断满足了市场的需求。目前,人工养殖光倒刺鲃在浙江、安徽、广西、广东等地盛行,这不仅有效解决了市场供应问题,而且对光倒刺鲃种质资源的恢复和维护生物多样性有着积极的作用,所以光倒刺鲃的人工养殖不仅具有一定的经济效益,更具有较好的社会和生态效益。意义:光倒刺鲃具有个体大、生长快、食性广、耐低氧、抗病力强、易养殖、经济效益高、市场竞争力强等优点,深受广大养殖户的欢迎。从事光倒刺鲃养殖的发展前景好。因此制定《光倒刺鲃人工繁育技术规程》,不仅对光倒刺鲃产业发展发挥指导性作用,

而且能为全省光倒刺鲃人工繁育提供科学系统的技术指导。单击或点击此处输入文字。3、制定标准的原则和依据,与现行法律、法规、标准的关系,特别是强制性标准的协调性(1)、编制原则本标准的制定工作遵循“统一性、协调性、适用性、一致性、规范性”,按照GB/T1.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给出的规则编写。(2)、编制依据本标准为制定标准,依据编制小组的专家、技术人员在进行了大量的生产性试验和创新研究的基础上,对调研结果进行总结分析汇总,形成系统性技术路线;本标准经过项目试验验证,通过在全省试验示范应用,验证了技术内容和工艺路线。并基于标准的科学性、先进性和可操作性原则完成的。(3)、本标准遵守国家相关法律、法规,遵守执行国家强制性标准及编制规则,与现行法律、法规、标准的关系,特别是强制性标准的协调性。4、主要条款的说明,主要技术指标、参数、试验验证的论述主要条款说明:从事光倒刺鲃养殖的发展前景好。因此制定光倒刺鲃人工繁育技术规程,不仅对光倒刺鲃产业发展发挥指导性作用,

而且能为全省光倒刺鲃人工繁育提供科学系统的技术指导。(1)环境条件:水源水质清新、水量丰富,符合GB11607规定。临近水源,排灌方便、场地平整、环境安静,且水、电、路通畅,符合NY/T5361要求。池水符合NY5051规定。(2)繁育设施:亲鱼池面积以1000㎡~1500㎡为宜;水深为1.5m~2.0m。培育池为水泥池,面积为3㎡~5㎡,水深为50㎝~60㎝,排水口用孔径10目筛绢做防逃网。(3)亲鱼选择:从原种场购买或天然水域中捕捞野生光倒刺鲃培育成亲鱼。要求体质健壮、无病无伤、无畸形,体型完整。雌鱼4龄以上、雄鱼3龄以上,体重≥1.5kg。(4)亲鱼培育:

亲鱼放养:12月至翌年1月,放养150尾/667m2~200尾/667m2,搭配体长15cm~18cm鲢鳙鱼90尾/667m2~100尾/667m2。雌、雄亲鱼的比例为2:1。饲养管理:配合饲料粗蛋白含量36%~38%,符合GB13078的规定。一日2次,上、下午各一次。“定质、定量、定时、定位”投饲,日投喂量为亲鱼体重的3%~5%,每次投饲后以1h内吃完为宜。日常管理:每天早、晚巡池2次,观察水质、摄食及鱼的活动情况。溶解氧低于6㎎/L时,应及时加入新水或采取增氧措施。每隔7d加新水一次。产卵前30d,每隔5d左右冲水,保持水质清新。(5)人工繁殖:雌鱼选择腹部饱满、轻按柔软有弹性,生殖孔稍红且略突出。雄鱼的吻端和颊部有大颗粒的珠星,生殖突出而孔窄,轻压腹部有精液流出。光倒刺鲃的产卵季节为5月~8月。产卵最适水温为24℃~26℃。催产药物采用3mg/kg鲤鱼脑垂体(PG)+3umg/kg促黄体素释放激素类似物(LRH—A2)+3mg/kg多巴胺拮抗物地欧酮(DOM)。雌鱼分两次注射,第一次注射剂量为总剂量的1/3,间隔12h后进行第二次注射,注射剂量为全部余量;雄鱼在雌鱼第二次注射时进行一次性注射,其药物剂量为雌鱼总剂量的1/2。采用胸鳍基部或背部肌肉注射。(6)自然受精与人工授精:

自然受精:产卵池清洗干净,加水至0.6m~0.8m深,亲鱼第二次注射催产剂后放入产卵池,用流水刺激亲鱼产卵,待亲鱼产完卵后捞出受精卵放入孵化桶中流水孵化。人工授精:雌鱼轻压腹部挤出鱼卵,再挤压雄鱼腹部流出的精液倒入盛卵器内充分与卵混合授精。(7)孵化:孵化方式:孵化桶流水孵化,流水能冲起受精卵粒,流速一般≤0.2m/s。孵化环境条件:水质应符合GB11607的规定,其中水体的溶氧量应在6mg/L以上,pH值为7.0~8.2,保持水质清新,孵化用水用30目筛绢过滤。孵化水温范围为18℃~28℃,适宜水温为22℃~26℃。孵化密度:孵化桶中的受精卵密度为300粒/L~400粒/L。孵化时间:受精卵孵化至鱼苗出膜的所需时间见表1。表1水温与鱼苗出膜时间关系(℃)出膜时间(h)18~2060~6521~2248~5523~2842~50孵化管理:观察检查孵化设备、水质、水流情况,鱼卵的飘浮状态;受精卵在孵化桶孵化时一定要避光环境下进行孵化。破膜期间应加强孵化水过滤网的检查与清洗,保持滤水畅通鱼苗培育:放养密度:出膜后约4d,鱼苗平游后放入培育池,放苗密度50尾/m2~75尾/m2。放养温度:放苗适宜水温为20℃~28℃,鱼苗放入培育池时水温差不超过±2℃。符合SC/T1008的规定。饲养管理:培育池应保持流水。待鱼苗卵黄完全吸收,且能自由游动,及时投饲。开始先用蛋黄水液开食,再投喂轮虫,培育成全长为5㎝左右的鱼苗,再转入下一阶段养殖。出池鱼苗质量要求:出池鱼苗的规格应达到5cm。鱼苗规格整齐、游动活泼、体质健壮、体色鲜艳,体表光滑,粘液丰富,无伤、无病、无畸形。(9)病害防治:遵循“以防为主、防治结合”原则,按鱼病常规诊断方法检验及防治,鱼药使用符合NY5071规定。(10)尾水处理:水产养殖尾水处理按照DB/T3657执行;养殖尾水排放标准符合DB344722规定。主要技术指标、参数:(1)繁育设施:亲鱼池面积以1000㎡~1500㎡为宜;水深为1.5m~2.0m。培育池为水泥池,面积为3㎡~5㎡,水深为50㎝~60㎝,排水口用孔径10目筛绢做防逃网。(2)亲鱼放养:12月至翌年1月,放养150尾/667m2~200尾/667m2,搭配体长15cm~18cm鲢鳙鱼90尾/667m2~100尾/667m2。雌、雄亲鱼的比例为2:1。人工繁殖:光倒刺鲃的产卵季节为5月~8月。产卵最适水温为24℃~26℃。催产药物采用3mg/kg鲤鱼脑垂体(PG)+3umg/kg促黄体素释放激素类似物(LRH—A2)+3mg/kg多巴胺拮抗物地欧酮(DOM)。孵化:孵化桶流水孵化,流水能冲起受精卵粒,流速一般≤0.2m/s。水质应符合GB11607的规定,其中水体的溶氧量应在6mg/L以上,pH值为7.0~8.2,保持水质清新,孵化用水用30目筛绢过滤。孵化水温范围为18℃~28℃,适宜水温为22℃~26℃。孵化桶中的受精卵密度为300粒/L~400粒/L。(5)鱼苗培育:出膜后约4d,鱼苗平游后放入培育池,放苗密度50尾/m2~75尾/m2。放苗适宜水温为20℃~28℃,鱼苗放入培育池时水温差不超过±2℃。符合SC/T1008的规定。(6)尾水处理:水产养殖尾水处理按照DB/T3657执行;养殖尾水排放标准符合DB344722规定。试验验证:从本标准计划制定之日起,在宁国市民鸿农业科技有限公司、宁国市金鼎家庭农场、宣城市现代渔业有限公司等企业进行了试验和验证。试验验证的可靠性、稳定性较好,可以作这全省光倒刺鲃人工繁育的共性技术,形成规程,指导生产实践。5、标准中如果涉及专利,应有明确的知识产权说明无6、采用国际标准或国外先进标准的,说明采标程度,以及国内外同类标准水平的对比情况国内的广西壮族自治区颁布省级地方标准、与之相比,我省修订后的标准更为科学、先进,居国内先进水平。7、重大分歧意见的处理经过和依据无8、作为推荐性标准或者强制性标准的建议及其理由该标准作为推荐性标准。因为该规程对我省光倒刺鲃人工繁育技术作了统一的规范,技术方案详实,可操作性强,可以指导我省光倒刺鲃的人工繁殖,促进渔业增产,农民增收,推动我省光唇鱼养殖产业的健康稳定发展。9、贯彻标准的要求和措施建议(包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