辐射能的测量课件_第1页
辐射能的测量课件_第2页
辐射能的测量课件_第3页
辐射能的测量课件_第4页
辐射能的测量课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辐射能的测量为什么测量辐射?&10.1概述

辐射的测量Pyranometer总辐射表NetRadiation净辐射表直接辐射表气象辐射测量仪器架设辐射观测仪器的主要技术指标EPPLEYLAB.U.S.A辐射表技术指标

滤光片的特性指标CE318自动跟踪太阳辐射计暗筒式日照计直接辐射观测天空辐射观测&10.2辐射测量的项目一、短波辐射测量

1.太阳短波辐射通量太阳直接辐射S:垂直于太阳入射光的辐射通量。

2.水平面太阳直接辐射

(10.1)

h=太阳高度角z=天顶矩

3.散射辐射通量D

太阳辐射经过大气或云的散射,以短波形式到达地面的辐射通量。

4.总辐射Q

太阳直接辐射S´和天空散射辐射D到达水平面的总量,即:

Q=S+D(10.2)

白天太阳被云遮蔽时,Q=D,夜间Q=05.短波反射辐射Rk

总辐射到达地面后被下垫面(地表)向上反射的那部分短波辐射分量Rk

;下垫面的反射率表示为:

Ak=Rk/Q(10.3)二、地球长波辐射通量

1.大气长波辐射通量L↓,也称大气逆辐射;

(10.4)

a为大气的比辐射率;

斯蒂芬-波尔兹曼常数;为大气温度。

2.地表长波辐射通量L↑

s为地表的比辐射率;

斯蒂芬-波尔兹曼常数;为地表的温度。(10.5)3.全辐射短波辐射和长波辐射之和,称为全辐射。三.净辐射(辐射平衡)向下的短波辐射、长波辐射之和与向上的短波辐射、长波辐射之和的差值,即夜间,短波辐射为0,则:(10.6)(10.7)&10.2辐射表在台站的位置&10.3热电型辐射表的原理当感应面接收到辐射热能,并达到热平衡后,辐照度为:式中:ER为入射辐射;

为感应面的吸收率;

H为传导到冷端的传导系数();

L为传导到空气的传导系数();

f(v)是对流损失的热量;

T1为感热面的温度(热端);

T2为冷端温度;

Ta为空气的温度。(10.8)(10.8)式中右边:第一项为反射损失的热量;第二项为传导到冷端损失的热量;第三项为传导到空气中损失的热量;第四项为对流损失的热量。式(10.8)中略去了感应面长波辐射损失的热量。如果采取感应面加玻璃罩封闭措施,使得罩内风速v=0,则,F(v)=0。并假设T2=Ta,同时H,L,

对一个仪器是固定不变的,(10.8)可改写为:(10.9)此时辐照度R的大小,去决于冷热端的温差(T2-T1)。冷热端温差使n对热电偶产生的电动势为:式中E0为热电转换常数(40v/℃)。将(10.8)代入(10.9)式得:其中,(10.9)(10.10)K称为辐射表的换算系数或灵敏度。(10.10)式表明辐照度越强,辐射表热电堆的温差就越大,输出的电动势也就越大,它们的关系基本上是线性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