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南京市2024-2025学年八年级下学期开学语文试卷(含答案)_第1页
江苏省南京市2024-2025学年八年级下学期开学语文试卷(含答案)_第2页
江苏省南京市2024-2025学年八年级下学期开学语文试卷(含答案)_第3页
江苏省南京市2024-2025学年八年级下学期开学语文试卷(含答案)_第4页
江苏省南京市2024-2025学年八年级下学期开学语文试卷(含答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江苏省南京市2024-2025学年八年级下学期开学语文试卷一、积累与运用(本大题共3小题)1.班级开展“赏金陵折扇,探非遗之美”的主题活动,读下面的开场白,完成下面小题。①金陵折扇是古代文人的身份象征,品质高雅、古pǔ稳重,彰显金陵非遗之美。②金陵折扇制作不是一蹴而就的简单的劳动,民间制扇人,工于扇骨雕镂,精于扇面书画。③小小折扇承载着三千年的历史文化。④让我们拉开活动序mù,瞻仰古代文人的生命格调,探寻金陵折扇的魅力吧。(1)根据拼音写汉字或给加点字注音。(4分)古pǔ()序mù()承载()瞻()仰(2)下列词语中的“工”字与画线字同义的是(

)(3分)A.工艺美术 B.工诗善画 C.异曲同工(3)对下列各句语法知识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A.第②句划线句,句子的主干是“折扇制作是劳动”。B.第③句,句子中“折扇”作主语,“承载”作谓语。C.第④句,这句话是祈使句。D.第④句,句子中的“生命格调”和“金陵折扇”都是偏正短语。2.古诗文名句默写。(8分)①天时不如地利,。(孟子《得道多助,失道寡助》)②采菊东篱下,。(陶渊明《饮酒(其五)》)③,恨别鸟惊心。(杜甫《春望》)④,铜雀春深锁二乔。(杜牧《赤壁》)⑤无可奈何花落去,。(晏殊《浣溪沙》)⑥芳草长堤,。(欧阳修《采桑子》)⑦黑云压城城欲摧,。(李贺《雁门太守行》)⑧,风休住,蓬舟吹取三山去。(李清照《渔家傲》)3.学校拟召开南京板鸭制作工艺非遗申报模拟答辩会,你参与答辩会准备工作。(1)小语想要参加学校的“南京板鸭制作工艺非遗申报模拟答辩会”,担心父亲会认为会影响学习而不同意。请你合理得体地帮小语转述这件事。小语爸爸:您好!(3分)(2)请你根据以下材料,提炼概括“南京板鸭制作工艺”的三条申遗理由。六朝时期的《齐春秋》记载了用大米和鸭子劳军的情形。《冶城话旧》又载:“南京以善制鸭著,盐水鸭、板鸭、酱鸭,名目繁多,买一鸭可以成全席。”民国时期形成了鸭铺行业,最高时全市有156家。南京板鸭使用柴火灶,以松木为燃料,制作历经十八个步骤,坚持“炒盐腌、清卤复、晾得干、煮得足”的传统工艺,让消费者产生信任和舌尖上的依赖,曾被奉为贡鸭。每年庙会(正月十六)南京人都有“看过灯,烧过香,磕过头,买只鸭子喝老酒”的传统。(3分)(3)为在模拟答辩环节更好应对,请拟写评委可能会提的两个问题。(4分)二、阅读(本大题共3小题)4.阅读下面古诗文,完成问题。【甲】谒苏州守刘过①十年狂荡客征途,归为文章未剖符②。引臂欲攀天上月,回身却碍日中乌③。穷愁自是真男子,慷慨须投大丈夫。闻道使鱼鳌海④阔,特将香饵钓姑苏。(选自《龙洲集》,上海古籍出版社1978版)〔注释〕①刘过。南宋词人,生平以功业自许,屡次应考不中,漫游江浙等地。后以布衣终身。②剖符:指授官。③日中乌:古代神话传说中太阳上有三足的神鸟。④鳌海:大海。【乙】东里闾空腹①而好自贤,欲自亲于子顺②。子顺弗下颜③。或曰:“夫君子之交于世士,亦取其一节而已。今东闾子疏达谅直,大丈夫也,求为先生役,而先生无意接之。斯者无乃非周公④之交人乎?”子顺曰:“此吾所以行周公之行也。夫东闾子外质顽拙,有似疏直,然内怀容媚谄魅非大丈夫之节也。若其度骸称肤⑤,面目鬓眉,实美于人,圣人论士不以为贵者无益于德故也。然东闾子中不应外,侮慢世士即所谓愚人而谓人为愚者也。恃其虚状以不德于人,此乃周公之所罪,何交之有?”(选自《孔丛子校释》,中华书局2021版,有删改)[注释]①空腹,指无才无德。②子顺,孔子的六世孙,曾被魏国聘为相。③下颜:和颜悦色。④周公:即周武王的弟弟周公旦,他曾“一饭三吐哨,起以待士”。后人用“周公吐哺”比喻殷勤礼待贤士。⑤度骸称肤:从外表上看。(1)下列对诗歌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本诗是作者在拜见苏州守时所作。虽有求人之意,却充满豪气,有不卑不亢之志。B.首联交代了诗人的经历,一个“客”字点出了其屡考不中、四处源泊游荡的坎坷。C.颔联充满豪气,“天上月”和“日中华”这两个意象都象征诗人心中远大的抱负。D.尾联诗人以“鳌海阔”“钓姑苏”为喻,表明希望能获得太守的提携,施展才华。(2)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字。(4分)①空腹而好自贤②或曰③实美于人④谓人为愚者也(3)按照要求,回答问题。①用“/”给下面句子断句(限两处)。(2分)圣人论士不以之为贵者无益于德故也。②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句子。(3分)此乃周公之所罪,何交之有?(4)以上诗文中,刘过和子顺都提到了“大丈夫”,请分析其用意有何不同。(3分)5.散文阅读。在父亲的菜园之外,喇叭花已不再吹奏李汉荣①父亲转身走远,老家门前的那片菜园,从此荒芜,第二年就被夷为平地了。那些带着父亲的目光、体温和气息的藤藤蔓蔓根根茎茎叶叶芽芽,都被陆续铲除。水泥迅速追过来,以时代的名义,为这片曾经的菜园,钉上了永恒的封条,将田园的记忆,一举封死。②在父亲们的身影里,吹奏了几千年的那些蓝的、紫的、红的、白的喇叭花,在我的老家竟然彻底失踪,音讯全无。③如今,我老家那些一茬茬到来又很快走散的孩子们,再也听不到那古老喇叭水灵灵的演奏了。④所幸在父亲离去前的那年,一天下午我回到老家,在他最后侍弄的菜园里,在那与陶渊明的东篱有着相同结构的篱笆上,我遇见了从杨万里先生诗里飞过来的一只蜻蜓,它当时停在喇叭花的藤蔓上,它是在回忆宋朝的农事或意境?我相信这是一种暗示,一种机缘。当蜻蜓转身离去,我在那轻轻战栗的藤叶上,采下了刚刚被蜻蜓点赞过的那朵喇叭花儿的花籽,夹在我随身带着的《古代田园诗选》里。在安埋了父亲之后,我就带着夹在诗里的种子,回到城里。我想着,一定要把这点农耕的美感和田园的记忆,把父亲菜园里喇叭花残剩的这缕余音,保存并延续下去。⑤可是,在城里我早已无地可耕。我只好将那被我小心保存的种子,种在十八楼我家阳台的几个花盆里。希望在明年春天的某个午后,它能及时醒来,缠绕在钢筋混凝土和不锈钢防盗栏上,缠绕在我女儿常常被雾霾和噪音袭击的窗口,为她擦拭出一小片语文课本里多次描述的湛蓝晴空或碧澄时光,顺便也为我吹奏一首我无比思念、久已荒疏的故乡歌谣。我每天都追着阳光的脚步,按时将花盆放到光线充足的地方,以便让仁慈的太阳看见并多多给它以关照。这对着他深情吹奏了千万年的小小号手,如今已来到离他更近的高海拔,继续对他深情吹奏。在连续的雾霾天里,阳光隐遁了,我就以我热烈的目光代替阳光,一遍遍安慰和照耀它。⑥好不容易,它发芽了,它出土了,它扯藤了,它卷叶子了,它开始制作喇叭了。可是,过了几天,叶子黄了掉了,藤儿蔫了枯了,制作了一半的喇叭和刚刚开始制作的喇叭,纷纷瘪了。⑦我向植物学家和熟悉乡土风情的诗人请教,他们从植物学和诗学的角度,分别给出了答案。他们说,这些植物们,从你父亲那充满雨水和地气的故园里,离乡背井,一下子来到无根的城市和缺氧的环境,它们水土不服,它们头晕目眩,它们心境枯寂烦闷,哪有心思和气力,为你女儿擦拭窗外的天空,何况是那么难以擦拭的雾腾腾的天空?它们哪有心思和气力,找回父亲们带走的田园诗的线索?又哪有心思和气力,为你吹奏失传已久的故园歌谣?⑧作为农耕的后裔,我曾经何其有幸,我有一个熟谙乡风乡俗的父亲,我有一个虽不识字却也在以自己朴实诚恳的耕作延续着陶渊明田园诗意的乡间父亲。作为农耕的后裔,我又是何其不幸,如今,我已没有了一寸可耕之地,没有了一眼可汲之泉,连一个想随时走走的田埂都没有了,我只能在寸草不生的纸上和没有二十四节气滋养而常年发着高烧的网上,种几苗蔬菜,种几缕炊烟,种几声鸟语,种几亩乡愁。⑨作为农耕的后裔,我已没有了一声蛙鸣、一滴露水、一穗稻香。作为农耕的后裔,我之最大不幸和荒凉,是我已经将仅存的那点采自父亲菜园的种子,那水灵灵吹奏了千万年的喇叭,那谷雨一样温润、小满一样丰盈的故乡歌谣,已彻底丢失得不剩一粒了……(选自《李汉荣散文选•外婆的手纹》,有删改)(1)阅读散文要顺着感情的脉络梳理内容。根据提示,完成填空。(4分)行文内容感情脉络父亲去世后,老家菜园荒芜,喇叭花被铲除,永久消失。遗憾父亲去世前,在老家菜园,“我”见到喇叭花,并采下花籽。①②期待③④(2)阅读散文,要品味、欣赏语言,体会作者独特的情感。(4分)A.好不容易,它发芽了,它出土了,它扯藤了,它卷叶子了,它开始制作喇叭了。(品味“了”的妙用)B.本文语言富有诗性。从第④或⑨节中摘录一句富有诗性的语句,并加以赏析。诗性语言的表现①化用诗句,创造画面,营造深远的意境。《春》②调动感官描绘景物,引发美妙的联想与想象。《雨的四季》③语言精粹、凝练,可转化为诗行,押韵。《散文诗二首》④语言精致凝练,富有音乐美。《说和做——记闻一多先生言行片段》⑤选择有特色、有意味的景物,密集组成叠印的画面来抒情。《土地的誓言》……(根据七年级与八上统编版教材助读内容、《教师教学用书》编写)(3)阅读散文,要理解作者对生活的深刻思考。《李汉荣散文选•外婆的手纹》这本书有下列这些主题,你认为本文更适合编排在哪个主题之下?阐述你的理由。(3分)A.亲情B.生命C.自然D.历史选,理由6.组合文本阅读。【材料一】每至秋冬之时,南京就美成了金陵。在梧桐大道走走,在银杏树下拍照,也不要忘记来博物馆逛逛哦!“青砖小瓦马头墙,回廊挂落花格窗”,俗称“九十九间半”的甘熙故居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而它另一个被大家所熟知的身份,就是南京市民俗博物馆。南京市民俗博物馆,也称南京市非物质文化遗产馆,是研究、展示、保护南京民俗文化和南京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专业性博物馆,也是全国首家民俗、非遗“双博馆”。行走在甘熙故居,你可以在一砖一瓦间,感知南京民俗文化的深厚底蕴。例如抓周、立夏称重等传统习俗,这里都能体验到。在这里,传统非遗手艺同样令人叹为观止!秦淮灯彩、南京剪纸、南京绒花、葫芦彩绘、微雕、泥塑、绳结、布艺等南京各级非遗项目齐聚于此,在非遗传承人的手中,这些物件仿佛都有了生命。博物馆的开放时间为每周二至周日9:00﹣17:30(17:00停止售票),周一闭馆。而在每周五、六晚,南京市民俗博物馆会在夜间开放至21:00(20:30停止售票)。大家可以夜游博物馆,借助灯光技术,裸眼5D看尽金陵胜景,感受甘熙故居的戏曲文化和金陵城的韵味。【材料二】史料记载,中国金箔有近两千年历史,最早起源于南京。在南京龙潭、江宁等地,金箔的生产过程至今仍然保留古代传下来的十多道工序,技术要求很高。打箔是其中最为辛苦的,要把一块金“疙瘩”打成0.1微米左右的薄片。两个人面对面打,要打上万次。民间传说,一两黄金打出的金箔能覆盖一亩三分地。经科学测算,943张金箔厚仅1毫米,一万张金箔重仅178.125克,打制技艺之精,可见一斑。葛义根,南京金箔锻造技艺的传承人。自幼跟随父辈学习打箔技艺,被称为“最后一个打箔人”。他打了一辈子金箔,最大的愿望就是能把这门手艺传下去。打箔必须有两个人,一主一辅,互相配合,才能打出好箔,王必生是葛义根的最佳拍档。两个人的锤子是有区别的。葛义根使用的是主锤,7斤重;王必生拿的是辅锤,5斤重。这都是老祖宗留下来的工具,用起来很顺手。在打箔的过程中,他们需要完成七八万次的连续锤打,才能使金箔成型。两位师傅打制出来的金箔,薄如蝉翼,柔似绸缎,轻若鸿毛,成品率高达100%,明显高于现代打箔机约80%的成品率。“被机器打坏的金箔,拿到我手里,靠我亲手敲打、补平砂眼,就能做到起死回生。”葛义根对此很是“得意”。眼下,金箔匠人与专家们联合研制出了可以打锤的机器,能很好地控制速度、力道。这一切的改变,只是因为需求。金箔的需求量不断地上涨,手工锤打的方式,已经不能满足需要,于是人们发明了机械锤打。有人认为,锤打这门手艺,已经没有了用武之地。可是,在王必生看来,有很多工序不能完全交给机械,必须由人与机器配合。机械只是按照设定,一锤一锤地打下来,而操作的师傅,要审时度势,不断地移动包着金箔的纸包,让铁锤均匀地打在这纸包的每一个部分。如果掌握不好,纸包里的金箔,就会成为碎片。人机配合,产量明显提高了,成本也下降了。好的金箔,极绚烂又极平静。在葛义根和王必生眼里,金箔是有生命的,带着人的气息,又充满神性,它们表达着古往今来的永恒,又彰显着不同国度人们共通的美感。人类对美的追求,是那么相似,以至于举世闻名的五大宫殿:北京的故宫、华盛顿的白宫、伦敦的白金汉宫、巴黎的凡尔赛宫和莫斯科的克里姆林宫,都不约而同在外体和内饰上使用了光彩夺目的金箔。这些金箔,绝大部分产自中国,而中国的金箔,又大多出自南京。一尊尊金身菩萨,一件件金线龙袍,一座座金色宫殿,跨越数百年甚至数千年仍熠熠生辉,这是南京的金箔在闪光。南京金箔,让世界充满光彩。而这光彩的背后,是挥出一锤又一锤的有力臂膀。【材料三】面对手工制作与机器生产、保护文化与发展经济、文化丢失与文化再生的矛盾,清醒的学者指出浮躁、功利带给手工技艺的伤害,提出全面抢救手工技艺,复兴手工技艺中蕴藏的中华人文精神。穿越浮躁,放眼长远,智能化生产方兴未艾,人们劳动就业机会势必愈来愈少,人类劳动能力势必愈来愈退化,人类愈来愈迫切需要回归精神家园,愈来愈需要缓慢的、快乐的、陶冶心灵的手工创作,以与高速度缺乏人情味的现代科技制衡。手工技艺不仅能让劳动者恢复劳动能力和创造能力,让劳动者主体找到快乐,同时能创造出富有人格个性的手工艺品。这种富有人格个性的手工艺品,自然会得到劳动者主体和享用者的珍惜,手艺人在创造手艺的同时,自然而然找到自己在生活中的定位。笔者认为,进入“非遗”的手工技艺“不应再是发明机器提高劳动效率扩大产业规模,也不应再是发明自动程序简化工艺流程追求标准化,更不应再是推广化工材料使产品廉价,而应着力于让功能跟上时代,让观念更新,让造型创新。此之谓‘借古开新,守正创新’”。为此,有必要去唤醒手工艺行业的工匠精神,“所谓工匠精神,是指工匠对自己的产品精雕细琢、严谨、敬业的精神理念。它代表着精益求精的专业精神、诚实守信的职业伦理精神和勤于实践、勇于创新的探索精神”。【材料四】(根据《江苏手工艺史》《中国文化报》等材料汇编,有删改)(1)下列对材料的理解和判断,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材料一中,甘熙故居俗称“九十九间半”,它同时也是全国首家民俗、非遗“双博馆”。B.材料二中,划线句运用了打比方、列数字和作比较的说明方法,既生动形象又严谨准确地体现了两位师傅金箔打制技艺精湛。C.材料三中,有学者认为面对浮躁、功利带给手工技艺的伤害,应当复兴手工技艺中蕴藏的中华人文精神。D.材料四中,根据调查显示,游客不购买非遗旅游商品的最主要原因是商品造型单一,缺乏实用性。(2)辰辰想利用寒假参观甘熙故居,充分体验博物馆的活动。请从下列选项中选择最佳入馆时间,并为他设计参观行程。(3分)A.周一上午10点B.周五傍晚4点C.周日下午1点(3)材料二第三自然段和材料三第一自然段在内容上有何异同?(4分)(4)针对材料四中暴露的问题,结合前三则材料和你的生活经验提出解决方案。(4分)三、作文(本大题共1小题)7.作文。(35分)请以“今天是我成为法布尔助手的第一天……”为开头,发挥想象,写一篇文章,题目自拟。要求:(1)将作文题目写在答题卷上。(2)不少于600字。(3)不要出现所在学校、师生的姓名。参考答案1.【答案】(1)朴幕zàizhān(2)B(3)A2.【答案】①地利不如人和②悠然见南山③感时花溅泪④东风不与周郎便⑤似曾相识燕归来⑥隐隐笙歌处处随(注意“笙”的书写)⑦甲光向日金鳞开(注意“鳞”的书写)⑧九万里风鹏正举3.【答案】(1)小语要参加学校组织的“南京板鸭制作工艺非遗申报模拟答辩会”,这个答辩会不仅可以丰富知识储备,还可以锻炼思维能力,不会耽误学习的,您请放心。(2)①鸭子劳军;②一鸭可以成全席;③民国时期形成了鸭铺行业,数量众多;④被奉为贡鸭;⑤庙会买鸭子的传统。(选三个即可)(3)①南京板鸭申遗的原因?②南京板鸭申遗的价值?4.【答案】(1)C(2)①认为……有才②有人③确实,的确④是(3)①圣人论士/不以为贵者/无益于德故也。②这是周公所怪罪谴责的,有什么可值得交往的呢?(4)刘过称苏州太守为“大丈夫”,有赞美崇敬之意,表明投奔之意,希望得到提携助。子顺认为“大丈夫”不能徒有其表,不应虚伪谄媚,应德行高尚,这也是对东里闾的批判。5.【答案】(1)示例:①庆幸②将喇叭花籽种在十八楼“我”家阳台的几个花盆里。③喇叭花的叶子黄了掉了,藤儿蔫了枯了,花骨朵瘪了。④感伤(2)A.示例:连用五个“了”,写出喇叭花发芽、出土、扯藤、卷叶子、长花苞的过程,表现了作者期盼喇叭花开花,将余音保存并延续下去的热切心情。B.示例:作为农耕的后裔,我已没有了一声蛙鸣、一滴露水、一穗稻香。赏析:连用三个句式相同的短句,句式整齐,富有节奏感和韵律美,表达了“我”失去诗意田园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