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消化内镜活组织检查与病理学检查规范专家共识解读Introduction随着胃肠镜、超声镜及经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ERCP)等各类内镜技术的临床应用的普及,针对各类消化内镜技术的特点,规范地获取和处理标本,才能做出完整、准确且规范的病理学诊断,为此中华医学会消化内镜学分会于2014年7月在厦门组织国内消化内镜专家和病理学专家,讨论并制订了《中国消化内镜活组织检查与病理学检查规范专家共识(草案)》,为消化内镜相关病理学标本的采集和处理提供临床指导。PartI:粘膜活检消化内镜医师行内镜检查过程中在什么情况下需要取活组织检查?怎么取?选择性活检为了明确内镜所见病变的性质,可选择病变处局部黏膜进行活检。隆起性病灶在其顶部(充血、糜烂等)及其基底部(糜烂、凹凸不平、色泽改变)活检;内镜诊断为息肉的隆起性病灶也可完整切除后送检;平坦性病灶在病灶周边或中央、黏膜皱襞中断处活检;溃疡性病灶在溃疡边缘黏膜隆起的顶部或内侧黏膜多点活检;局部黏膜病灶也可根据染色、放大内镜观察的结果,针对最可疑或最典型的病变部位进行活检;定位性活检I为明确病变的性质、分布范围及程度,应在胃肠道黏膜多个固定的部位进行活检。疑为Barrett食管者,应在食管下段黏膜根据内镜所见的病变范围或疑似伴有异型增生的区域进行活检;检测H.pylori感染,应在胃窦小弯侧距幽门5cm(邻近胃角处)或胃窦大弯侧正对胃角处活检取材1~2块,进行尿素酶试验或组织病理学诊断;定位性活检I为明确病变的性质、分布范围及程度,应在胃肠道黏膜多个固定的部位进行活检。疑为萎缩性胃炎者,应在胃角、胃窦距幽门2~3cm的大弯侧和小弯侧,胃体距贲门8cm的大弯侧和小弯侧(胃体中部大小弯),共取材5块进行活检;定位性活检II为明确病变的性质、分布范围及程度,应在胃肠道黏膜多个固定的部位进行活检。疑为自身免疫性胃炎者,应在胃体、胃底,内镜表现为糜烂、溃疡、结节、息肉、肿块等病变处多部位活检;疑为乳糜泻者,应在十二指肠球部和远端十二指肠取活检组织4~6块;为显微镜下结肠炎者,应在升结肠、横结肠、降结肠、乙状结肠各活检取材至少2块;ASGEStandardsofPracticeCommittee,SharafRN,ShergillAK,OdzeRD,etal.Endoscopicmucosaltissuesampling.GastrointestEndosc.2013Aug;78(2):216-24.PartI:粘膜活检消化内镜医师与病理医师之间如何交接?PartI:如何交接内镜医师应向病理医师准确地提供送检标本的部位、数量、内镜所见和简要病史等情况。不同部位的标本必须分瓶保存,详细标记患者姓名、性别、年龄、及标本部位、数量等信息;内镜医师应及时将标本放入4%中性甲醛溶液进行固定,固定液应超过标本体积的10倍以上,标本固定时间为6~48h,固定温度为室温;如为临床疑似乳糜泻的小肠活检标本,可先平铺在滤纸上再立即固定;有蒂的息肉切除标本可直接放入固定液中,但亚蒂或无蒂的息肉可在切缘处用墨汁标记后,再放入固定液中。PartI:粘膜活检病理医师拿到内镜下病理活检组织以后都需要做什么?该怎么做?PartI:病理活检病理医师对黏膜活检标本进行取材前,应仔细核对送检标本的信息,核对无误后,对全部标本均应进行病理学检查。建议在组织包埋过程中,仔细辨认黏膜面,尽量确保包埋方向正确;每个包埋盒内不超过3个标本(同一部位),每个蜡块应切取6~8个切片,行常规HE染色,并根据需要选择其他染色方法。每个蜡块应切取6~8张切片(理论上),每个蜡块常规切取2张切片,1张用于常规HE染色,1张用于特殊染色(实际上)。PartI:取材小肠活检标本切片时尤应注意方向性,避免斜切,以准确观察绒毛的高度、宽度与数量。息肉切除标本的取材,首先应仔细辨认息肉的切缘、有无蒂部,以及蒂部的直径;无蒂息肉可垂直于切缘对标本改刀法;有蒂息肉的直径>2mm,应在距离蒂的中心约1mm处垂直于切缘对标本改刀,再平行此切面,间隔2mm将标本全部取材,但蒂部不要改刀,应将整个蒂做成一个组织块。取材的全部息肉标本需均进行组织病理学评估,其中息肉蒂部和切缘尤需仔细切片观察。PartII:EMR/ESD标本的处理消化内镜医师在把自己精心切下来的标本送病理检查前都需要做什么?怎么做?PartII内镜医师EMR/ESD标本的处理1.充分伸展标本,应保持病灶完整性:在EMR/ESD标本边缘用不锈钢细针将其完整地固定于泡沫塑料或橡胶板上,使整个标本充分展开,暴露病变。需注意:标本伸展的程度应与本身的生理状态相当,不要过分牵拉而破坏标本的完整性;亦不要剐蹭标本的粘膜面,以免影响病理组织学观察;还应注意铁的固定针经甲醛固定液浸泡后会生锈,生锈的物质沉着在黏膜表面,会影响病理组织学观察;较粗的固定针会腐蚀标本边缘,影响切缘病变情况的判断;此外,还应用墨汁在标本周围标记该标本在体内的相对位置。PartII内镜医师EMR/ESD标本的处理2.及时、恰当地固定标本,避免标本干燥:EMR/ESD标本在体外暴露的时间过长会造成黏膜组织过度干燥,黏膜上皮会发生形态学改变,造成病理诊断的偏差;切除的标本应及时浸没于4%中性甲醛溶液中,并将标本固定12~48h,过短或过长的固定时间都会对标本的后续处理造成影响;固定时间过短,标本内水分没有完全脱掉不利于长时间保持;固定时间过长,则组织会变脆,不利于切片。PartII内镜医师EMR/ESD标本的处理3.提供信息齐全的病理学检查申请单:简明扼要的病史、内镜下病变的表现和分型、既往活检的病理诊断等信息有助于病理医师明确检查重点;其中,早期癌的内镜分型均为0型,包括隆起型(0-I型)、浅表型(0-Ⅱ型)、凹陷型(0-Ⅲ型),其中浅表型又分为浅表隆起型(0-Ⅱa型)、浅表平坦型(0-Ⅱb型)及浅表凹陷型(0-Ⅱc型);如果浅表肿瘤的大体表现具有两种或以上类型时,称为混合型。ParticipantsintheParisWorkshop.TheParisendoscopicclassificationofsuperficialneoplasticlesions:esophagus,stomach,andcolon:November30toDecember1,2002.GastrointestEndosc.2003Dec;58(6Suppl):S3-43.TheParisendoscopicclassificationPartII:EMR/ESD标本的病理学处理1.标本摄片:对4%中性甲醛溶液固定后的EMR/ESD标本,应在组织取材、改刀前后分别摄片。标本改刀前的摄片是为了记录病变黏膜与周围正常黏膜的位置关系;改刀后的摄片是为了便于在EMR/ESD标本上标记不同区域病变黏膜的病理诊断、病变的严重程度及空间位置关系。PartII:EMR/ESD标本的病理学处理3.按顺序进行组织包埋:按标本改刀后的相对位置关系进行组织包埋,180°翻转第1块或最后1块标本的黏膜面,在最终的切片上,可确定标本包埋正确的方向,观察到整个黏膜四周的水平切缘状况。PartII:EMR/ESD标本的处理病理医师的病理报告单中都包括哪些内容?各有什么寓意?PartII:规范化的病理学报告1.肉眼分型:参照内镜医师提供的内镜下病变的表现和分型的信息,依据早期癌的内镜分型标准,在EMR/ESD标本摄片时进行观察,并做出判断。PartII:规范化的病理学报告2.组织学分型:按早期胃肠黏膜上皮肿瘤性病变的组织学类型,对EMR/ESD标本的病理诊断可分为以下几类情况,无上皮内瘤变、不确定的上皮内瘤变、低级别上皮内瘤变、高级别上皮内瘤变(包括原位癌、可疑浸润癌、黏膜内浸润癌)和黏膜下浸润癌。SchlemperRJ,RiddellRH,KatoY,etal.TheViennaclassificationofgastrointestinalepithelialneoplasia.Gut.2000Aug;47(2):251-5.PartII:规范化的病理学报告3.标本切缘状态:组织标本的电灼性改变是EMR/ESD标本切缘的标志。切缘干净是指在切除组织的各个水平或垂直电灼缘均未见到肿瘤细胞。切缘阴性,但癌灶距切缘较近,应记录癌灶与切缘最近的距离;水平切缘阳性,应记录阳性切缘的块数;垂直切缘阳性,应记录肿瘤细胞所在的部位(固有层或黏膜下层)。电灼缘的变化会影响对组织结构、细胞及其核的形态的观察,必要时可做免疫组织化学染色帮助判断切缘是否有癌灶残留。PartII:规范化的病理学报告4.肿瘤侵犯深度:肿瘤侵犯深度的判断是以垂直切缘阴性为前提的,黏膜下层的浸润深度还是判断病变是否切除干净的重要指标之一,侵犯黏膜下层越深则淋巴结转移的概率越高。不同的胃肠道部位,EMR/ESD标本可接受的黏膜下层安全的浸润深度也不一样,即SM1和SM2的侵犯深度界定标准不一样。食管、胃和结肠分别以200、500和1000μm为界,不超过者为SM1,超过者为SM2。PartII:规范化的病理学报告4.肿瘤侵犯深度:黏膜下层浸润深度的测量方法,根据肿瘤组织内黏膜肌层的破坏程度不同而不同。若肿瘤组织内尚可见残存的黏膜肌层,则以残存的黏膜肌层下缘为基准,测量至肿瘤浸润前锋的距离。若肿瘤组织内没有任何黏膜肌层,则以肿瘤最表面为基准,测量至肿瘤浸润前锋的距离。PartII:规范化的病理学报告5.脉管有无侵犯:EMR/ESD标本有无淋巴管、血管(静脉)的侵犯是评判是否需要外科治疗的重要因素之一。肿瘤侵犯越深,越应注意有无侵犯脉管的状况。黏膜下浸润的肿瘤组织若进行特殊染色或免疫组织化学染色,常能显示在HE染色中易被忽略的脉管侵犯。PartII:规范化的病理学报告6.有无溃疡和黏膜其他病变:胃的溃疡病灶或溃疡瘢痕可影响EMR/ESD手术及对预后的判断,是病理报告中的一项重要内容。而周围黏膜的非肿瘤性病变,包括炎性反应、萎缩、化生等改变及其严重程度也应有所记录。PartIII超声内镜穿刺标本穿刺针是在超声内镜引导下获取标本的器械,25G、22G或19G的穿刺针主要用来抽吸细胞标本,而Trucut穿刺针可以取得组织标本用于病理学检查。PartIII超声内镜穿刺标本的获取1.超声内镜引导下细针抽吸活检术(EUS-FNA)穿刺针直径的选择;2.EUS-FNA负压吸引和针芯的使用;3.EUS-FNA病灶穿刺部位的选择;4.EUS-FNA现场细胞学检查的作用;5.EUS-FNA穿刺的次数;6.Trucut穿刺针的使用。PartIII超声内镜穿刺标本的处理超声内镜穿刺技术以获取细胞标本为主,部分患者还可获得组织标本。对标本的病理学处理非常重要,除了传统的直接涂片法外,其他方法还包括液基细胞学、细胞块技术、组织碎片的病理检查、PCR、流式细胞学检查等。PartIII超声内镜穿刺标本的处理Trucut穿刺针获得的组织标本,可用细针将其从针道挑出,放在固定液中,与黏膜活检标本的处理相似。经Trucut穿刺针获得的标本长度一般约10mm(2~18mm),其中有1/3可能是组织碎片,提取标本要十分仔细,以免遗失微小的组织碎片。PartIVERCP胆胰管标本在ERCP技术的基础上,刷检法可获取胆胰管黏膜的细胞标本,收集胆汁或胰液也可进行细胞学检查,活检法还可获取胆胰管黏膜的组织标本。PartIV胆胰管标本的获取胆胰管细胞标本:双腔外鞘型细胞刷是最常用的刷检器械。胆胰管组织标本:最简单、常用的操作方法是在十二指肠镜下,把乳头切开后,将活检钳送入胆胰管进行活检。活检部位可以选择胆胰管狭窄部位的中央,也可在狭窄处的边缘。建议至少活检2次以上,活检次数的增加可提高诊断的敏感度。PartIVERCP胆胰管标本的处理1.胆胰管细胞标本:在ERCP现场,从内镜活检孔道取出细胞刷后,将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