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菌技术新课件_第1页
无菌技术新课件_第2页
无菌技术新课件_第3页
无菌技术新课件_第4页
无菌技术新课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四节无菌技术主要内容一、有关无菌技术的概念二、无菌技术操作原则三、无菌技术基本操作法教学目标1、掌握无菌技术、无菌物品及无菌区域的定义2、掌握无菌技术操作原则3、掌握无菌技术各项基本操作(六项)无菌区(asepticarea)指经过灭菌处理且未被污染的区域相关概念无菌物品(asepticsupply)指经过物理或化学方法灭菌后保持无菌状态的物品相关概念环境要清洁无菌技术操作原则工作人员操作前,修剪指甲,洗手,戴口罩、帽子无菌物品和非无菌物品分别放置无菌包外应注明物品名称、灭菌日期:7-14天,过期或包布潮湿应重新灭菌取无菌物品须用无菌持物钳。未经消毒的用物、手、臂不可触及无菌物品,跨越无菌区一切无菌操作,均应使用无菌物品一份无菌物品,仅供一位患者使用一次无菌技术操作原则1、无菌容器无菌区:容器内面使用前三查七对不要触及容器内面不用时及时加盖无菌技术基本操作方法1、无菌容器的建立为有盖容器经消毒灭菌处理内盛器械消毒液液面浸没无菌持物钳/镊轴节以上2-3cm或无菌持物镊长度的1/2每个容器内只能放置一把无菌持物钳/镊无菌技术基本操作方法㈠无菌持物钳的使用[目的]取放和传递无菌物品,须随时保持无菌状态[种类]1、镊子(长、短)2、卵圆钳3、三叉钳[保存方式]1、浸泡保存:灭菌后浸泡于盛消毒液的大口有盖的无菌容器内浸泡容器:材料-不锈钢、搪瓷、玻璃瓶口径-不能小于4厘米高度-平镊的3/5高、钳轴上5厘米消毒液:种类-杀菌力强、无腐蚀性、不易挥发的液量-液面浸没镊的1/2、钳轴上2-3厘米

必须随时加盖,容器底部垫无菌纱布,每个容器只泡一把,钳端要打开。纱布2、干式保存(干置):适用于集中治疗时用将高压灭菌后的无菌持物钳(镊)及容器保存在无菌包内,集中治疗前开包取出使用,4-8小时更换一次。提倡一次性无菌持物钳和无菌持物钳的单个包装化1、手持持物钳上1/3处,将钳移至容器中央,使钳端闭合,垂直取出2、用后闭合钳端,立即垂直放回容器,浸泡时轴节松开,使钳端分开持物钳的使用--使用时保持钳端向下,不可平持,更不可

倒转向上--到距离较远处取物时,应将持物钳和容器一起移至操作处,就地使用1、不可用无菌持物钳夹取油纱布,防止凡士林粘于钳端影响消毒效果2、不可用无菌持物钳换药或消毒皮肤,以免被污染3、无菌持物钳一经污染或可疑污染应重新灭菌注意3、无菌溶液无菌区:无菌溶液瓶内面使用前三查七对一看二倒三摇四再看五拧瓶盖是否松动无菌技术基本操作方法不可触及瓶口及瓶塞内面冲洗瓶口:瓶签对手心、不能流淌勿使瓶口接触容器口倒液体时不能溅出、流淌4、无菌包无菌区:无菌包布内面使用前三查七对“十”字形:未使用“一”字形:已打开,未用完无菌技术基本操作方法5、无菌盘无菌区:两层无菌巾之间不要触及无菌巾的内面单层铺盘双层铺盘无菌技术基本操作方法洗手后戴手套,手套破了,怎么办?Thinkingabout?有效时限使用中的无菌容器:7-14天未打开的无菌包:7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