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腹膜后腹腔镜肾囊肿去顶术课件_第1页
经腹膜后腹腔镜肾囊肿去顶术课件_第2页
经腹膜后腹腔镜肾囊肿去顶术课件_第3页
经腹膜后腹腔镜肾囊肿去顶术课件_第4页
经腹膜后腹腔镜肾囊肿去顶术课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经腹膜后腹腔镜肾囊肿去顶术的手术配合

近十余年来,随着微创外科手术技术在临床的开展应用,腹腔镜肾囊肿去顶术巳在国内逐步开展,其疗效与开放手术相似,但手术创伤与并发症要少得多,体现出微创手术的优点。1986年Bosniak以CT表现为基础,将肾囊性肿物分为四级:I级-单纯性囊肿,良性。CT表现:①类圆形,无壁;②均匀水样密度灶(CT值0~20HU);③边界清晰,边缘光滑锐利;④增强扫描无强化。II级-轻微复杂性囊肿,良性(包括分隔性囊肿、微小钙化囊肿、感染性囊肿、高密度囊肿)。CT表现:①囊壁薄而均匀,分隔少(<2)而细小(<1mm)且规则。②囊壁或分隔可有细小钙化。③囊壁或分隔可有轻微强化。III级-较复杂性囊肿,不定性,包括良性及恶性(如:多房囊性肾瘤、复杂分隔性囊肿、慢性感染性囊肿、钙化性囊肿;囊性肾癌)。CT表现:①囊壁或分隔厚(>1mm)且不规则。②分隔增多(≥3个)。③囊壁或分隔可有钙化,钙化较多,囊壁可有较小的实性成份。④分隔或囊壁强化明显。⑤一部分是良性病变IV级-明确的恶性囊性肿物,主要是囊性肾癌。CT表现:①具有III级囊肿的特点。②邻近囊壁或分隔有独立存在的软组织成份。I、II级为良性,无须手术及随访,III、IV级需要手术切除。I、IV级CT表现相对特异,诊断容易,但有部分病灶不能准确划分为II级或III级。为此,Bosniak于1993年提出中等复杂囊肿IIF级(F-fallowup随访)CT诊断标准:①囊壁及分隔均匀增厚。②钙化增多。③囊壁及分隔可有轻度强化。④直径≥3cm的并且完全位于肾实质内的高密度囊肿。即病灶同时具备II级和III级的部分特征,但又不满足II级和III级的诊断标准,需要随访以明确其生物学行为手术配合:术前核对患者姓名、特别是手术部位、手术方式、了解病情及有无传染疾病,掌握配合要点、物品准备。开无菌手术包、备齐台上用物。提前20min洗手上台整理清点器械、敷料数目。器械用物的清点注意:缝针、X-纱块、长条、以及器械的完整性。正确配合手术入路步骤:铺无菌巾,递酒精纱块消毒皮肤,递手术贴膜,干长条协助贴膜。连接和固定好吸引、光纤、气腹管等。递11#刀片由腋中线肋下至髂脊连线中点做第一个切口,切口长10mm切开皮肤皮下组织。递弯钳撑开,钝性分离肌层至腹膜后间隙,并递甲勾牵开术野。递球囊扩张器置入腹膜后间隙,向球囊灌入生理盐水500ml左右撑开间隙,停留5min吸出液体,取出球囊扩张器。递10mm穿刺器置入,如穿刺器松,递角针7#缩小切口,连接气腹管,注入二氧化碳气体。置入镜头观察腹膜后腔,在内镜的监视下做第二、三个切口,递11#刀分别在腋前线与肋下交界处、肋腰点做5mm切口和穿刺器。递分离钳和超声刀分离肾周围脂肪,递超声刀分离肾周筋膜,暴露肾囊肿,超声刀在距肾实质约5mm处戳穿囊肿,吸引器将囊内液体吸净。分离钳将囊壁组织提出体外。电刀逐层切开腰背筋膜,推开腹膜,切断腹外斜肌、腹内斜肌、腹横肌,弯钳协助钳夹止血,必要时4#丝线结扎。递薄剪剪开腰肋韧带递2长条和中号胸撑显露肾周筋膜。巡回:术前了解病情,安装延长头板,备好吸引器装置、高频电刀主机、侧卧体位架减压垫暖风机等、检查无影灯功能状态,术间物品的补充。术日术前认真核对患者资料、手腕带,手术部位等医嘱和检验单资料。做好心理护理,脱下患者上衣,开通右手静脉,确保输液输血通畅、病人安全,根据患者身材高矮对好腰桥轴线,调节空调盖被子做好患者保暖工作。协助麻醉,保护病人安全。麻醉时,松开裤带,扶住患者手臂,注意患者生命体征,观察有无麻醉药物过敏,及时遵医嘱给抗过敏药。与洗手护士清点术中用物并登记手术护理记录单上。并给洗手护士确认数目。遵医嘱留置尿管(双腔14#尿管)、询问麻醉师遵医嘱静脉滴注抗菌素。与麻醉师、手术医生一起摆好左侧卧位,盖好暖风被,2型安尔碘消毒皮肤。与麻醉师、手术医生三人timeout核对签名帮医生穿手术衣,连接吸引电烧,协助医生上无影灯把。提供台上所需物品、监督无菌操作并确保仪器的运行,密切观察病人情况。管理好参观人员保持手术区域距离和人数不超过4人。术毕与器械护士点数、统计手术出入量,协助包扎伤口,检查皮肤状况填写手术护理记录单,送病人到手术室门口,与手术医生做好交班。整理手术间、补充手术用物、手术收费,做好手术通知单的登记工作。肾脏手术左侧卧位体位摆放:患者肾区要对准腰桥,将患者左侧卧90°,肾区下方垫一小圆枕上放一减压垫。下侧上肢外展放于托手架上,腋下10cm放一腋枕,防止上臂受压损伤腋神经。外展不得超过90°,以免损伤臂丛神经。上侧上肢平肩关节放于托手架上,肩关节、肘关节适当内收。扶住患者,先头高脚低,再头低,至手术医生调好适当的脊柱生理轴线。约束带固定双上肢,头下枕一约20cm高的枕垫,使上臂三角肌群留有空隙,防止三角肌受压。骨盆固定架固定骨盆两侧,骨盆处皮肤与固定架间垫一薄垫。上侧下肢伸直,下侧下肢屈曲90°有利于固定和放松腿部,两腿之间放一大长方形软垫,保护膝及骨突处。1.2

手术方法经气管插管全麻,患者取健侧卧位,于腋后线肋缘下作1.5~2.0cm小切口,钝性分离各肌层,打开腰背筋膜,进入腹膜后间隙,稍作分离,放入自制气囊,注气500~800ml,压迫3~5分钟后退出气囊,在手指引导下分别于腋前线12肋缘下,腋中线髂嵴上2cm处作小切口,分别放置5mm和10mm套管,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