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省沅江市2024年中考化学模拟试卷(含答案)_第1页
湖南省沅江市2024年中考化学模拟试卷(含答案)_第2页
湖南省沅江市2024年中考化学模拟试卷(含答案)_第3页
湖南省沅江市2024年中考化学模拟试卷(含答案)_第4页
湖南省沅江市2024年中考化学模拟试卷(含答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湖南省沅江市2024年中考化学模拟试卷姓名: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题号一二三四总分评分一、选择题:本题共15小题,每小题3分,共45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请听厨房中几种物质的“谈话”,其中不包含化学变化的是()A.菜刀:我生锈了 B.燃气:我燃烧了C.料酒瓶:我摔碎了 D.包菜:我腐烂了2.下列图示实验操作中,错误的是()A.取用固体粉末B.倾倒液体C.滴加液体D.加热液体3.构建化学基本观念是学好化学的基础,下列认识正确的是()A.微粒观:构成氯化钠的微粒是氯化钠分子B.结构观:O2和OC.能量观:硝酸铵溶于水吸收热量,溶液温度升高D.守恒观:10g氢气与10g氧气充分反应,生成20g水4.化学元素与人体健康息息相关,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饮用运动饮料补充钠、钾等元素B.服用补铁剂治疗骨质疏松症C.缺锌会影响青少年生长发育D.汞、镉属于对人体有害的元素5.泗湖山镇北港长河建有沅江市最大的太阳能发电站.硅太阳能电池主要材料是高纯硅,如图是硅元素的相关信息和硅原子的结构示意图,下列关于硅的说法错误的是()A.x的数值为4B.硅元素属于非金属元素C.硅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为28.09gD.硅元素位于元素周期表的第三周期6.我们沅江被誉为“洞庭名郡,水城沅江”.下列关于水的说法错误的是()A.肥皂水可以鉴别硬水和软水B.活性炭在净水过程中体现了吸附性C.园林以喷灌和滴灌形式浇灌可节约用水D.禁止使用农药、化肥以减少水体污染7.氯乙烯(丙)是生产环保PVC材料的重要原料,如图是一种合成氯乙烯的反应的微观示意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甲的化学式为CH B.此反应是分解反应C.丙由三种元素组成 D.丙中氢元素的质量分数最高8.下列对实验现象的解释不正确的是()选项实验现象解释①将50mL水和50mL酒精混合,总体积小于100mL分子之间有空隙②向试管中铁钉中加入稀硫酸,产生气泡金属均能与酸反应产生H③将黄铜片和铜片相互刻画,铜片表面有明显划痕合金的硬度往往比其成分金属大④铁丝在空气中不能燃烧,在氧气中可以燃烧氧气的浓度对物质的燃烧有影响A.① B.② C.③ D.④9.如图是自然界中碳、氧循环简图(X为H2CO图一图二A.图一中X溶液显酸性,是形成酸雨的主要原因B.图二转化1实现了无机化合物到有机化合物的转化C.图一、图二对比说明,反应物相同,反应条件不同,产物不同D.碳循环和氧循环有利于维持大气中二氧化碳和氧气含量的相对稳定10.下列关于燃烧与灭火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森林失火时,可将大火蔓延路线前一片树木砍掉,形成隔离带B.煤炉生火时,利用木材引燃煤炭,是为了降低煤炭的着火点C.燃着的酒精灯不慎碰倒,若洒出的酒精燃烧起来,应立刻用湿抹布扑灭D.木柴架空有利于促进燃烧,是因为增大了木柴与氧气的接触面积11.深海鱼油中的DHA(化学式为C22A.DHA分子由碳、氢、氧三种元素构成B.DHA属于有机化合物C.DHA中C、H、O三种元素的质量比为11D.DHA中含有氧分子12.某校化学兴趣活动小组取刚降到地面的雨水水样,每隔几分钟测一次pH,其数据如下:测定时刻5:055:105:155:205:255:305:35pH4.954.944.944.884.864.854.85据表中数据分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在测定期间,雨水的酸性逐渐减弱B.表中数据由pH试纸测得C.该地区所降雨水为酸雨D.该地区一定有一氧化碳排放到空气中13.X、Y、Z三种固体物质(不含结晶水)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三种物质的溶解度由大到小的顺序为:X>Y>ZB.t2°C时,将20gX物质放入50g水中,可得到C.t3°C时,将100gX物质的饱和溶液降温至t2D.t1°C时,分别将X、Y、Z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升温至t14.硫酸和盐酸是工农业生产中重要的两种酸。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①它们都能使紫色石蕊溶液变红②打开盛有浓盐酸的试剂瓶可观察到白雾,说明分子在不断运动③将两瓶浓溶液敞放在空气中,溶液质量都减小④稀硫酸和氯化钡溶液发生复分解及应生成盐酸A.①②③④ B.①②④ C.①②③ D.①③15.密闭容器里有甲、乙、丙、丁四种物质在一定条件下反应,测得反应前及反应过程中的某个时刻各物质的质量分数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b=8B.丁可能是该反应的催化剂C.参加反应的甲和乙的质量比为5D.该反应可以表示工业合成氨:N二、填空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空2分,共30分.)16.用适当的化学用语填空.(1)铝制品表面有一层致密的氧化膜,写出氧化膜的化学式:;(2)三个二氧化氮分子:;(3)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铁的化学方程式:.17.主题式学习是一种重要的学习活动方式.(1)活动一:自制简易净水器用废塑料瓶自制的净水器,其中塑料瓶是由材料制成的,则活性炭的主要作用是;(2)活动二:土壤酸碱性对植物生长的影响大多数农作物适宜在接近中性的土壤中生长.取某农场土壤样品,加水搅拌,静置,取上层清液,测得其pH=5.5,可以用18.水是人类宝贵的自然资源,与人类的生产、生活密切相关.净化水的常用方法有:①消毒杀菌;②过滤;③活性炭吸附;④加明矾吸附沉降.天然水中往往含有许多杂质,要把天然水净化成生活中的自来水,以上净化方法按净化过程排序是(填序号).19.硫元素和人类的生存与发展联系密切,主要用于肥料、火药、润滑剂、杀虫剂和抗真菌剂生产.下图是硫及其化合物的转化流程:(1)上述反应步骤I属于反应(填“氧化”、“置换”或“复分解”)(2)主要由SO2引起的酸雨通常称为“硫酸型酸雨”,请简述酸雨形成的原因(3)绿色化学就是利用化学原理,实现从生产源头减少或消除对环境的污染.某化学小组的同学欲利用单质铜制备硫酸铜,设计了如下甲、乙两个制备实验方案:甲:Cu乙:Cu→△浓硫酸在上述两方案中,更符合绿色化学观念的是(填“甲”或“乙”).若取相同质量的单质铜,分别用上述两方案制备硫酸铜,将两者理论上最多可制备硫酸铜的质量进行比较,结果为(填下列选项序号之一).A.甲方案较多B.乙方案较多C.二者相等20.阅读下列科普短文近年来,为了克服传统材料在性能上的一些缺点,人们运用技术先进技术将不同性能材料优化组合形成复合材料.复合材料的组成包括基体和增强材料两部分,常见基体有金属、陶瓷、树脂、橡胶、玻璃等;增强材料种类繁多,包括玻璃纤维、碳纤维、高分子纤维等.近年我国使用不同增强材料的比例如图1;石墨烯是从石墨中剥离出来的单层碳原子晶体,是一种理想的复合材料增强体.如应用于纺织行业的石墨烯复合纤维,能有效抑制真菌滋生,祛湿透气,同时能瞬间升温,还可防紫外线等.复合纤维中石墨烯含量对紫外线透过率的影响如图2.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更多优异的石墨烯复合材料将会被广泛应用.图1图2依据文章内容回答下列问题:(1)下列属于复合材料的是____.(填选项)A.棉花 B.玻璃钢 C.钛合金 D.塑料(2)由图1可知,近年我国使用最多的增强材料是.(3)石墨和金刚石都是由碳元素组成的单质,但它们的物理性质存在明显差异,原因是.(4)下列说法错误的是____(填选项).A.石墨烯属于化合物B.复合纤维中石墨烯的含量越高,紫外线透过率越高C.在一定条件下,石墨、石墨烯分别在氧气中充分燃烧,产物相同D.石墨烯复合材料将被广泛应用到各个领域三、实验题:本题共2小题,每空2分,共20分.21.硫化氢气体的制备(1)硫化氢(H2S)是一种有毒气体,其密度比空气的密度大,且能溶于水形成的溶液能使紫色石蕊试液变红色,则其溶液的pH(2)实验室通常用块状固体硫化亚铁(FeS)和稀硫酸混合,在常温下通过发生复分解反应制得硫化氢气体.试回答:实验室制取硫化氢的化学方程式为.(3)根据实验装置图回答下列问题.制取硫化氢气体的发生装置可选用;若用C装置收集硫化氢气体,进口应为(填“a”或“b”).22.欲证明“CO2与【实验1】配制溶液(1)用NaOH固体配制20g20%NaOH溶液,不需要用到的玻璃仪器有____(填标号).A.胶头滴管 B.酒精灯 C.量筒 D.烧杯E.玻璃棒(2)【实验2】按如图所示装置进行实验.实验前U型管两端液面相平,将NaOH溶液滴入试管中,恢复到室温后,U型管中的液面左高右低.据此,甲同学得出“CO2与U型管中液面高度发生变化的原因.(3)上述结论的证据不充足,理由是.(4)【实验3】按如图所示装置进行实验.查阅资料:Ⅰ.CaClⅡ.CaC实验步骤如下:①检查装置的气密性,往装置中加入药品;②关闭K1、K2,将注射器中的NaOH溶液缓缓推入A中;③A中物质充分作用后,打开K1,B中无色溶液倒吸入A中,A中产生沉淀且溶液显红色;e④关闭K1,打开K2,将注射器活塞向上拉,C中溶液倒吸入A中.步骤③“产生沉淀”的现象仍不足以证明CO2与NaOH发生了化学反应,理由是(5)步骤④中,若观察到(填现象),证明CO2与NaOH发生了化学反应.CO2与四、计算题:(本大题共1小题,第1问2分,第2问3分,共5分.)23.化学兴趣小组为测定某石灰石样品中碳酸钙的含量,取5.0g石灰石样品粉碎后放入烧杯中,将加入稀盐酸的总质量/816243240生成气体的总质量/0.440.881.321.761.76(1)完全反应后生成气体的质量是g。(2)计算此石灰石样品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写出计算过程)

答案解析部分1.【答案】C【解析】【解答】A、菜刀生锈有新物质铁锈生成,包含化学变化,不符合题意;

B、燃气燃烧有新物质生成,包含化学变化,不符合题意;

C、料酒瓶摔碎只形状的变化,没有新物质铁锈生成,不包含化学变化,符合题意;

D、包菜腐烂有新物质生成,包含化学变化,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分析】根据化学变化是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分析。2.【答案】B3.【答案】B【解析】【解答】A、构成氯化钠的微粒是离子,不符合题意;

B、由分子构成的物质,分子保持物质化学性质,不同种分子化学性质不同,O2和O3的分子构成不相同,化学性质不相同,符合题意;

C、硝酸铵溶于水吸收热量,溶液温度降低,不符合题意;

D、氢气与氧气反应质量比为2:16=1:8,10g氢气不能与10g氧气恰好完全反应,生成水的质量小于20g,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分析】A、根据氯化钠由离子构成分析;

B、根据由分子构成的物质,分子保持物质化学性质,不同种分子化学性质不同分析;

C、根据硝酸铵溶于水吸收热量分析;4.【答案】B【解析】【解答】A.运动后人体中的部分矿物质会随汗液排出,钾离子、钠离子失衡,饮用运动饮料补充钠、钾等元素,故正确,不符合题意;

B.钙是人体骨骼的重要组成元素,服用补钙剂治疗骨质疏松症,故错误,符合题意;

C.缺锌会影响青少年生长发育,会引起食欲不振,生长迟缓,发育不良,故正确,不符合题意;

D.汞、镉属于重金属,对人体有害的元素,故正确,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分析】根据常见化学元素与人体健康的关系分析。

5.【答案】C【解析】【解答】A、x=14-2-8=4,A正确。

B、硅元素是非金属元素,B正确。

C、硅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为28.09,单位不是g,C错误。

D、硅原子核外电子层数是3,位于元素周期表的第三周期,D正确。

故答案为:C。

【分析】A、原子中,核电荷数一核内质子数一核外电子数一原子序数。

B、除汞外,金属元素的名称都带金字旁,非金属元素的名称不带金字旁。

C、相对原子质量是原子的相对质量。

D、元素的原子核外电子层数是几,所处周期就是几。6.【答案】D【解析】【解答】A、加肥皂水观察产生泡沫多少可以鉴别硬水和软水,不符合题意;

B、活性炭在净水过程中体现了吸附性,不符合题意;

C、园林以喷灌和滴灌形式浇灌可节约用水,不符合题意;

D、为不影响作物产量,不能禁止使用农药化肥,合理使用农药、化肥可减少水体污染,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分析】A、根据硬水软水加肥皂水产生泡沫多少不同分析;

B、根据活性炭的吸附性分析;

C、根据节约用水方法分析;

D、根据合理使用农药、化肥可减少水体污染分析。7.【答案】C【解析】【解答】A、甲的化学式为C2H2,不符合题意;

B、此反应是两种物质生成一种物质,属于化合反应,不符合题意;

C、丙由碳、氢、氯三种元素组成,符合题意;

D、丙中碳、氢、氯元素质量比为24:3:35.5,氯元素的质量分数最高,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分析】A、根据图中分子构成确定化学式分析;

B、根据“多变一”的反应为化合反应分析;

C、根据图示丙中元素组成分析;

D、根据元素质量分数=相对原子质量×原子个数/相对分子质量分析。8.【答案】B【解析】【解答】A、将50mL水和50mL酒精混合,总体积小于100mL,是由于分子间存在间隔,不同分子间隔不同,水和酒精混合时会有部分分子进入彼此间隔中,不符合题意;

B、只有在金属活动性顺序中排在氢前的金属能与酸反应产生氢气,排在氢后的金属不能与酸反应,不符合题意;

C、将黄铜片和铜片相互刻画,铜片表面有明显划痕,是由于合金的硬度大于纯金属,不符合题意;

D、铁丝在空气中不能燃烧,在氧气中可以燃烧是由于氧气的浓度不同,对物质的燃烧有影响,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分析】A、根据分子间存在间隔分析;

B、根据在金属活动性顺序中排在氢前的金属能与酸反应产生氢气,排在氢后的金属不能与酸反应分析;

C、根据合金硬度大于纯金属分析;

D、根据空气和氧气中氧气含量不同分析。9.【答案】A【解析】【解答】A、二氧化碳与水反应生成碳酸,碳酸显酸性,但此水溶液的pH约为5.6,而酸雨是指pH小于5.6的雨水,导致酸雨的物质是二氧化硫和氮氧化物,与二氧化碳无关,A错误;

B、在图二转化1中,反应物二氧化碳和水属于无机化合物,生成物C6H12O6是有机化合物,因此图二转化1实现了无机化合物到有机化合物的转化,B正确;

C、图一转化1是二氧化碳与水反应生成碳酸,图二转化1是二氧化碳和水在光照条件下,在叶绿体内反应生成C6H12O6和氧气,由图一、图二对比说明,反应物相同,反应条件不同,产物不同,C正确;

D、由图示可知,碳循环和氧循环有利于维持大气中二氧化碳和氧气含量的相对稳定,D正确。10.【答案】B【解析】【解答】A.森林失火时,可将大火蔓延路线前一片树木砍掉,形成隔离带,故正确,不符合题意;

B.煤炉生火时,利用木材引燃煤炭,是为了升高周围的温度,达到煤炭的着火点,故错误,符合题意;

C.燃着的酒精灯不慎碰倒,若洒出的酒精燃烧起来,应立刻用湿抹布扑灭,故正确,不符合题意;

D.木柴架空有利于促进燃烧,是因为增大了木柴与氧气的接触面积,故正确,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分析】灭火的原理和方法,主要有如下三种:清除可燃物或使可燃物与其他物品隔离;隔绝氧气或空气;使温度降低着火点以下。使燃料充分燃烧的两个条件:要有足够多的空气(氧气);燃料与空气有足够大的接触面积。11.【答案】B【解析】【解答】A、DHA分子由碳、氢、氧三种原子构成,物质由元素组成,不符合题意;

B、DHA为含碳元素的化合物,属于有机化合物,符合题意;

C、DHA中C、H、O三种元素的质量比为(12×11):(1×32):(16×2)=33:8:8,不符合题意;

D、DHA中含有DHA分子,DHA分子中含有氧原子,不含氧分子,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分析】A、根据分子由原子构成,物质由元素组成分析;

B、根据除碳酸钠等之外的含碳化合物为有机物分析;

C、根据元素质量比为相对原子质量×原子个数之比分析;

D、根据一种物质中不含其它物质分子分析。12.【答案】C【解析】【解答】A、在测定期间,雨水的pH逐渐减小,酸性逐渐增强,A错误;

B、pH试纸只能够测定整数值,B错误;

C、该地区所降雨水pH小于5.6,为酸雨,C正确;

D、一氧化碳不能和水反应,不是导致酸雨的物质,D错误。

故答案为:C。

【分析】pH小于5.6的雨水是酸雨。pH小于7时显酸性,pH越小,酸性越强。13.【答案】D【解析】【解答】A、选项说法没有指明温度,不能比较三种物质的溶解度大小,A错误;

B、t2°C时,X的溶解度为30g,t2°C时,将20gX物质放入50g水中,最多能溶解15g,可得到

15g+50g=65g溶液,B错误;

C、t3°C时,X的溶解度为50g,t3°C时,X的溶解度为30g,tC时,将150gX物质的饱和溶液(含有100g水)中含有的溶质质降温至t2°C,可析出20g晶体,则tC时,将100gX物质的饱和溶液降温至tC,析出的晶体质量小于20g,C错误;

D、t1°C时X、Y、Z三种物质的溶解度由大到小的顺序是Y=Z>X,tiC时Y、Z饱和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大于X饱和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将tC时X、Y、Z三种物质饱和溶液的温度升高到tC时,X、Y的溶解度增大,但溶液的组成没有发生改变、溶质质量分数不变;Z的溶解度减小,有Z物质析出,但t1°C时Z的溶解度大于tC时X的溶解度,故tC时Z的饱和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大于t1°C时X的溶质质量分数,故三种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由大到小关系是Y>Z>X,D正确。

故答案为:D。14.【答案】B【解析】【解答】①硫酸和盐酸都呈酸性,都能使紫色石蕊溶液变红,正确;②浓盐酸具有挥发性,打开盛有浓盐酸的试剂瓶可观察到白雾,说明分子在不断运动,正确;③将两瓶浓溶液敞放在空气中,浓盐酸挥发出溶质,溶液质量减小,浓硫酸吸收水,溶液质量增加,错误;④稀硫酸和氯化钡溶液发生复分解及应生成盐酸,正确。

故答案为:B。

【分析】根据盐酸和硫酸的性质分析。15.【答案】C【解析】【解答】A、b=100%-40%-10%-42%=8%,A正确;

B、a=100%-14%-6%-70%=10%,反应前后丁的质量未发生改变,丁可能是该反应的催化剂,B正确;

C、参加反应的甲和乙的质量比为(70%-42%):(14%-8%)=14:3,C错误;

D、该反应中,甲、乙、丙的质量比为(70%-42%):(14%-8%):(40%-6%)=14:3:17,所以该反应可以表示工业合成氮,D正确。

故答案为:C。

【分析】根据反应前及反应过程中的某个时刻各物质的质量分数进行分析。16.【答案】(1)A(2)3N(3)F【解析】【解答】(1)铝制品表面有一层致密的氧化膜,该氧化膜为Al2O3。

(2)三个二氧化氮分子表示为3NO2。

(3)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铁是一氧化碳高温条件下与氧化铁反应生成铁和二氧化碳,方程式为Fe17.【答案】(1)合成或有机合成;吸附作用或吸附色素和异味(2)熟石灰【解析】【解答】(1)塑料瓶是由有机合成材料制成的。活性炭在净水时起吸附作用,除去水中色素和异味。

(2)土壤pH小于7时呈酸性,可利用熟石灰进行改良。

【分析】(1)根据塑料为有耍流氓合成材料,活性炭的吸附性分析;

(2)根据酸性土壤利用熟石灰改良分析。18.【答案】④②③①【解析】【解答】把天然水净化成生活中的自来水,其净化过程为④加明矾吸附沉降;②过滤;③活性炭吸附;①消毒杀菌;

【分析】根据天然水净化成自来水的操作步骤分析。19.【答案】(1)氧化(2)SO(3)甲;C【解析】【解答】(1)由一种单质与一种化合物反应,生成另一种单质与另一种化合物的反应是置换反应;由两种化合物互相交换成分,生成另外两种化合物的反应是复分解反应。硫与氧气点燃反应生成二氧化硫,反应中有氧气参与反应,属于氧化反应,不是置换反应、复分解反应;故答案为:氧化;

(2)二氧化硫和氧气反应产生三氧化硫,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SO2+O2=2SO3;故答案为:SO2与空气中的水和氧气反应生成硫酸;

(3)根据流程可知,甲方案中没有污染环境的物质产生,乙方案产生SO2会污染空气,因此在上述两方案中,更符合绿色化学观念的是甲;由两个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及质量守恒定律可知,Cu完全反应生成

CuSO4,没有损失;取相同质量的单质铜,用上述两方案制备硫酸铜,两者理论上最多可制备硫酸铜的质量相等,故选:C。故答案为:第1空、甲;第2空、C。

【分析】(1)根据氧化反应定义分析;

(2)根据二氧化硫和氧气反应产生三氧化硫进行分析;20.【答案】(1)B(2)玻璃纤维(3)碳原子排列方式不同(4)A;B【解析】【解答】(1)棉花属于天然纤维,属于有机高分子材料;玻璃钢属于复合材料;钛合金属于金属材料;塑料属于合成材料;故答案为:B;

(2)由图1可知,今年我国使用最多的增强材料是玻璃纤维,故答案为:玻璃纤维;

(3)石墨和金刚石都是由碳元素组成的单质,但它们的物理性质存在明显差异,原因是碳原子的排列方式不同,故答案为:碳原子的排列方式不同;

(4)A.石墨烯是由碳元素组成的一种碳单质,A错误;

B.根据图2可知,复合纤维中石墨烯的含量越高,紫外线透过率越低,B错误;

C.石墨烯、石墨都是由碳元素组成的单质,因此在氧气中充分燃烧,生成物都是二氧化碳,C正确;

D.根据题目信息可知,石墨烯复合材料将会被广泛应用,D正确;

故答案为:AB。

【分析】(1)根据材料的分类进行解答;

(2)根据图1的信息进行解答;

(3)根据金刚石和石墨物理性质差异大的原因进行分析;

(4)根据图示信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