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湖南省娄底市涟源市2024年中考一模化学试题姓名: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题号一二三四总分评分一、选择题(每小题有且只有一个答案,每小题3分,共计45分)1.2023年4月,淄博烧烤在全国走红.下列是制作烤肉的部分过程,其中发生化学变化的是()A.清洗肉块 B.将肉切片C.用铁签串成肉串 D.点燃木炭烧烤2.空气中含量最多且化学性质不活泼的气体是()A.O2 B.CO2 C.He D.N23.规范的操作方法是获取可靠实验结论的基本保证。下列有关化学实验操作的图示中不正确的是()A.加热试管中液体B.分离固液混合物C.稀释浓硫酸D.熄灭酒精灯4.下列对实验现象的描述不正确的是()A.镁条在空气中燃烧,发出耀眼白光B.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火星四射,生成黑色固体C.蜡烛在空气中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和水D.氢气在空气中燃烧,产生淡蓝色火焰5.有一次,妈妈炒菜时不慎使油锅里的油着火了,她迅速将瓶中冷的植物油全部倒入锅中,锅中的火熄灭了,其原因是()A.食用油的着火点升高 B.降低温度到着火点以下C.减少了空气中的氧气含量 D.瓶内食用油不是可燃物6.2023年9月23日至10月8日第19届亚运会在杭州成功举办。“绿色、智能、节俭、文明”是杭州亚运会的举办理念。下列做法与此理念不相符的是()A.为节约水资源,农业上采用喷灌或滴灌B.生活污水集中收集处理达标后再排放C.为防止疾病传输,提倡使用一次性碗筷D.少开私家车,大力发展公共交通7.下列实验中玻璃棒不是用来搅拌的是()A.稀释浓硫酸 B.测定溶液pHC.蒸发食盐水 D.溶解蔗糖8.C60是1985年科学家发现的一种物质,下列关于它的叙述中,正确的是()①每个C60分子由60个碳原子构成②每个C60分子由60个碳元素组成③C60是一种单质④C60是一种化合物A.①③ B.②④ C.②③ D.①④9.下列有关叙述对应的化学方程式书写正确的是()A.用氢氧化铝治疗胃酸过多AlB.细铁丝在氧气中燃烧Fe+C.铝与硫酸铜溶液反应Al+CuSD.二氧化碳与澄清石灰水反应C10.《吕氏春秋》记载“金(即铜单质)柔锡(即锡单质)柔,合两柔则刚(即坚硬)”。这句话说明合金具有的特性是()A.合金的熔点一般比其组分低B.合金的硬度一般比其组分大C.合金的抗腐蚀性一般比其组分强D.合金的耐磨性一般比其组分好11.下列化学知识归纳完全正确的是()选项内容举例A化学反应与能量(1)化学反应不仅有新物质生成,还伴随能量的变化(2)电动汽车充电时是电能转变为化学能B俗语中的化学(1)钻木取火:使可燃物的着火点升高(2)真金不怕火炼:描述的是金的物理性质C化学常识(1)“绿色食品”指颜色是绿色且无污染的食物(2)“白色污染”指白颜色垃圾造成的污染D化学实验安全(1)点燃可燃性气体前需要验纯(2)鉴别化学药品可以品尝A.A B.B C.C D.D12.下列除杂方法中,不能达到目的的是()选项物质杂质除杂方法ACCO通过足量的NaOH溶液BHClH加入适量的BaCCCuFe加入过量稀盐酸,过滤DKNNaCl溶解,加热浓缩,降温结晶,过滤A.A B.B C.C D.D13.下列关于CO2的实验室制取及检验的说法A.制COB.发生装置C.收集方法D.检验CA.A B.B C.C D.D14.现有以下曲线,与之对应的叙述正确的是()A.图①是给氯酸钾和二氧化锰的混合物加热B.图②是向一定温度下的饱和氢氧化钙溶液中不断加入氧化钙固体C.图③是向pH=1的酸溶液中不断加水D.图④是向一定质量的过氧化氢溶液中不断加入二氧化锰固体15.将一定量的铁粉加入到含有Cu(NO3)2和AgNO3的废液中,充分反应后过滤,向滤渣中加入稀盐酸,无气泡产生。下列判断正确的是()A.滤渣中一定含有Ag和Cu,滤液中一定含有Fe(NO3)2B.滤渣中一定不含Fe,滤液中一定含有Fe(NO3)2和Cu(NO3)2C.滤渣中一定含有Ag,滤液中可能含有Cu(NO3)2和AgNO3D.滤渣中一定含有Ag和Cu,滤液中可能含有Cu(NO3)2和AgNO3二、填空题(共5道题,每空2分,共计30分)16.化学就在我们身边。请从下列物质中选择适当的物质填空(填字母序号)。A.硝酸铵B.氢氧化铝C.干冰D.熟石灰(1)可用于治疗胃酸过多的碱是。(2)易升华吸收大量热的是。(3)溶于水温度降低的是。17.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生态文明建设,他曾对垃圾分类做出过重要工作指示,湖南也正在积极探索垃圾分类新模式,让生活垃圾不再“一包扔”,助力绿色、健康、可持续发展。(1)下列图标中,表示垃圾可回收可循环使用标志的是____(字母序号)。A. B.C. D.(2)在农村垃圾也不允许乱丢乱扔,人们把秸秆、杂草、人畜粪便等废弃物放在密闭的池中发酵可获得沼气,用作燃料,请写出沼气的主要成分甲烷(CH4)燃烧的化学方程式(3)我们生活的城市涟源城区没有大江大河,也属于比较缺水的城市,请写一条保护水资源的具体措施。18.甲、乙、丙三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请回答下列问题。(1)P点表示的含义是。(2)t3℃时,甲、乙、丙三种物质的溶解度由小到大的顺序是(3)t3℃时,将等质量的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降温到tA.丙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不变B.溶剂的质量关系是:甲=乙>丙C.溶液的质量关系是:丙>乙>甲D.t119.莲花味精、娃哈哈纯净水、鸿星尔克运动服、华为手机等被誉为“国货之光”,但谣言差一点使莲花味精濒临倒闭,味精真不能吃吗?真有毒吗?味精是常用的增鲜调味品,主要成分为谷氨酸钠(C5H8依据文章内容,回答下列问题(1)谷氨酸钠的物理性质有(两条即可)(2)3个月内乳母和婴幼儿的菜肴不要加入味精,其原因是。(3)根据文中的描述,少量食用味精对人体没有危害,你觉得炒菜如果要加味精是炒菜时加入好还是快出锅时再加好,请先做出选择然后再说明理由。20.绿色化学的核心是要从源头上控制污染物的产生,为了防止环境污染,工厂废液需经过处理达标后才能排放。某电镀厂为了减少对水的污染并节约成本,从排放的废液(主要含ZnSO4、FeSO(1)步骤Ⅰ中分离固体A和溶液C的操作名称是。(2)请写出步骤Ⅲ中生成Fe的化学反应方程式。(3)请写一条保护金属资源的有效途径。三、实验与科学探究题(共计2道大题,每空2分,共计20分)21.如图所示是实验室制取气体常用的发生装置和收集装置,结合图示,回答下列问题:(1)图中仪器甲的名称是。(2)若用D装置收集氧气,如何检验氧气是否已经收满。(3)若实验室用大理石和稀盐酸制取二氧化碳,选择BD为制取和收集装置组合,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若改用装置F收集气体,应从(填“m”或“n”)端通入。(4)用固体加热制取气体都可以选择发生装置A,如实验室用加热氯化铵(NH4Cl)固体和氢氧化钙固体混合物的方法来制取氨气(N22.化学课外兴趣小组的同学在探究中和反应时,向盛有氢氧化钠溶液的烧杯中滴加稀盐酸后发现忘了滴加酸碱指示剂。同学们对反应后溶液中含有哪些溶质展开了探究。【提出问题】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NaOH+HCl=NaCl+H【进行猜想】(1)猜想一:溶质是NaCl;猜想二:溶质是NaCl和NaOH;猜想三:溶质是。(2)【查阅资料】NaCl溶液呈中性。【实验探究】该小组设计了如下实验方案:方法步骤实验现象实验结论方案一取少量烧杯中的溶液于洁净的试管中,滴入几滴无色酚酞溶液酚酞溶液不变红色猜想一正确猜想二不正确方案二取少量烧杯中的溶液于洁净的试管中,加入少量的红色Fe粉末溶解,溶液由无色变黄色正确(3)【方案评价】同学们对上述实验方案讨论后认为:①方案一不能证明猜想一是正确的,理由是。②同学们经过讨论,一致认为方案二能够证明猜想三是正确的,你认为还可以向烧杯中的溶液中加入下列物质中的进行证明(多选)。A.K2CO(4)【实验反思】在分析化学反应后所得物质成分时,除考虑生成物外,还需考虑。四、计算题23.铜锌合金又叫黄铜,外观酷似黄金,极易以假乱真。某化学兴趣小组用图I所示装置测定黄铜中锌的含量。将足量的稀硫酸全部加入锥形瓶中,充分反应后天平示数的变化如图Ⅱ所示。请计算:(1)生成氢气g。(2)黄铜样品中锌的质量分数。(写出计算过程)
答案解析部分1.【答案】D【解析】【解答】A、清洗肉块的过程中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故A不符合题意;
B、将肉切片的过程中只有形状发生变化,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故B不符合题意;
C、用铁签串成肉串的过程中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故C不符合题意;
D、点燃木炭烧烤的过程中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故D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分析】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属于化学变化。2.【答案】D【解析】【解答】空气中含量最多是氮气,氮气的化学性质不活泼的气体。
故答案为:D。
【分析】根据空气的成分,氮气的性质分析。3.【答案】D【解析】【解答】A.给试管中的液体加热时,用酒精灯的外焰加热试管里的液体,且液体体积不能超过试管容积的三分之一,故正确,不符合题意;
B.过滤时,要注意“一贴、二低、三靠”的原则,故正确,不符合题意;
C.稀释浓硫酸时,要把浓硫酸慢慢地沿器壁注入水中,同时用玻璃棒不断搅拌,以使热量及时的扩散;一定不能把水注入浓硫酸中,以防止酸液飞溅,故正确,不符合题意;
D.使用酒精灯时要注意“两查、两禁、一不可”,熄灭酒精灯时,不能用嘴吹灭酒精灯,应用灯帽盖灭,故错误,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分析】A、根据给试管中的液体加热的操作分析。
B、根据过滤时要注意“一贴、二低、三靠”的原则分析。
C、根据浓硫酸的稀释方法分析。
D、根据使用酒精灯时要注意“两查、两禁、一不可”分析。4.【答案】C【解析】【解答】A.镁条在空气中燃烧,发出耀眼白光,故正确,不符合题意;
B.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火星四射,生成黑色固体,故正确,不符合题意;
C.蜡烛在空气中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和水属于实验结论,故错误,符合题意;
D.氢气在空气中燃烧,产生淡蓝色火焰,故正确,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分析】在描述物质燃烧的现象时,要尊重客观事实,需要注意光和火焰、烟和雾、实验结论和实验现象的区别,不能出现生成物的名称。5.【答案】B【解析】【解答】炒菜时不慎油锅着火,迅速将瓶中的食用油倒入锅中,锅中的火熄灭了,主要原理是冷的食用油吸热,可使温度降低到食用油的着火点以下。
故答案为:B。
【分析】根据灭火的方法:与空气(或氧气)隔绝,降温到可燃物的着火点以下,撤走可燃物分析。6.【答案】C【解析】【解答】A.为节约水资源,农业上采用喷灌或滴灌,故正确,不符合题意;
B.生活污水集中收集处理达标后再排放,故正确,不符合题意;
C.为防止疾病传输,提倡使用一次性碗筷,会浪费木材,故错误,符合题意;
D.少开私家车,大力发展公共交通,故正确,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分析】根据保护环境的措施分析。7.【答案】B【解析】【解答】A.稀释浓硫酸时使用玻璃棒搅拌,加快散热,防止水沸腾使浓硫酸溅出,故A不符合题意;B.测溶液的pH时使用玻璃棒蘸取待测溶液滴到试纸上,再与标准比色卡对比,故B符合题意;C.蒸发食盐水时使用玻璃棒搅拌,防止液体局部受热造成液滴飞溅,故C不符合题意;D.溶解蔗糖时使用玻璃棒搅拌,可加快蔗糖的溶解,故D不符合题意。故答案为:B。
【分析】根据玻璃棒在实验中作用,进行分析。8.【答案】A【解析】【解答】①每个C60分子由60个碳原子构成,故正确;
②每个C60分子由60个碳原子构成的,故错误;
③C60是一种单质,故正确;
④C60是由一种元素组成的,属于单质,故错误;
故答案为:A。
【分析】化学式,在宏观上表示一种物质,还表示物质是由什么元素组成的;
微观上,表示一个分子,还表示一个分子是由几个什么原子构成的。9.【答案】A【解析】【解答】A.胃酸主要成分是盐酸,氢氧化铝与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铝和水,化学式正确,化学方程式也配平了,故正确;
B.铁在氧气中燃烧会生成四氧化三铁,化学方程式没有配平,故错误;
C.硫酸铝的化学式为Al2(SO4)3,化学方程式没有配平,故错误;
D.二氧化碳与氢氧化钙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和水,碳酸钙没有加“↓”,故错误;
故答案为:A。
【分析】判断一个化学方程式是否正确:1、反应物与生成物是否遵守客观事实;2、反应条件是否正确;3、气体符号及沉淀符号使用是否正确;4、化学方程式是否配平。10.【答案】B【解析】【解答】合金与其组分相比:硬度大、熔点低、抗腐蚀性增强,“金(即铜单质)柔锡(即锡单质)柔,合两柔则刚(即坚硬)”这里说的是合金的硬度大。故答案为:B。
【分析】根据合金的性质分析,合金有良好的抗腐蚀性、耐磨性,硬度比纯金属大,熔点比纯金属低分析,题中所提到的合两柔则刚即指硬度大。11.【答案】A【解析】【解答】A.(1)化学反应不仅有新物质生成,还伴随能量的变化;(2)电动汽车充电时是电能转变为化学能,故说法均正确,符合题意;
B.(1)钻木取火是使可燃物的温度达到可燃物的着火点,并不是改变着火点;(2)真金不怕火炼描述的是金的化学性质稳定,故说法均错误,不符合题意;
C.(1)绿色食品是指在无污染的条件下种植、养殖,经权威机构认定并食用专门标志的安全、优质、营养类食品的统称。与颜色是否是绿色无关,所以“绿色食品”是指安全、无公害的营养食品;(2)白色污染是人们对难降解的塑料垃圾(多指塑料袋)污染环境现象的一种形象称谓,故说法均错误,不符合题意;
D.(2)鉴别化学药品不能用品尝的方法,以防发生中毒,故不完全正确,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分析】A、根据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分析。
B、根据物质燃烧的条件,金的性质分析。
C、根据化学常识分析。
D、根据化学实验安全知识分析。12.【答案】A【解析】【解答】A.CO2能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生成碳酸钠和水,CO不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反而会把原物质除去,不符合除杂原则,故方法错误,符合题意;
B.H2SO4能与适量的BaCl2反应生成硫酸钡沉淀和盐酸,再过滤,能除去杂质且没有引入新的杂质,符合除杂原则,故方法正确,不符合题意;
C.Fe能与过量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亚铁溶液和氢气,Cu不与过量稀盐酸反应,再过滤,能除去杂质且没有引入新的杂质,符合除杂原则,故方法正确,不符合题意;
D.KNO3和NaCl的溶解度受温度的影响不同,硝酸钾溶解度受温度影响较大,而氯化钠受温度影响较小,所以可采取加热水溶解配成饱和溶液、加热浓缩、降温结晶使KNO3先结晶出来、再过滤的方法,故方法正确,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分析】除杂的原则:1、除杂剂只能与杂质反应,不能与欲保留的物质反应;2、不能引入新杂质;3、最佳的除杂方法是除杂剂与杂质反应生成欲保留的物质。13.【答案】C【解析】【解答】A.实验室常用大理石(或石灰石)和稀盐酸反应制取二氧化碳,故正确,不符合题意;
B.实验室常用大理石(或石灰石)和稀盐酸反应制取二氧化碳,属于固液常温型反应,可用此装置作为制取二氧化碳的发生装置,故正确,不符合题意;
C.二氧化碳的密度比空气大,可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故错误,符合题意;
D.二氧化碳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二氧化碳和澄清石灰水中氢氧化钙反应生成碳酸钙白色沉淀和水,可用澄清石灰水检验二氧化碳,故正确,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分析】根据实验室制取的二氧化碳的反应原理,装置的特点,收集操作,检验方法分析。14.【答案】C【解析】【解答】A、给氯酸钾和二氧化锰的混合物加热,二氧化锰作催化剂,二氧化锰作催化剂,反应前后质量不变,A不符合题意;B、向一定温度下的饱和氢氧化钙溶液中不断加入氧化钙固体,氧化钙与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钙,水的质量不断减少,有氢氧化钙析出,溶质的质量不断减少,B不符合题意;C、向pH=1的酸溶液中不断加水,酸性逐渐变弱,pH逐渐增大,但溶液始终显酸性,C符合题意;D、过氧化氢在二氧化锰的催化作用下生成水和氧气,完全反应后溶液的质量为0,D不符合题意。故答案为:C。【分析】A、根据催化剂的概念分析
B、根据氧化钙和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钙且放出热量分析
C、根据稀释酸的过程中酸性越弱,pH越大,但是不能超过7分析
D、根据过氧化氢在二氧化锰的催化下生成水和氧气分析15.【答案】C【解析】【解答】向含有Cu(NO3)2和AgNO3的废液中加入一定量的铁粉,由于金属的活泼性是铁>铜>银。则铁粉首先与硝酸银反应生成硝酸亚铁和银,硝酸银全部参加反应后硝酸铜与铁反应。滤渣中加入稀盐酸,没有气泡产生,则滤渣中一定没有Fe,一定有Ag,可能有Cu.滤液中一定有Fe(NO3)2,可能含有AgNO3、Cu(NO3)2。故答案为:C。【分析】根据金属活动性顺序可知,排在前面的金属可以把排在后面的金属从其盐溶液中置换出来。根据优先原则,金属活动性相差越大的,越容易反应。
再根据题意分析每一句话,得出结论。
滤渣中加入稀盐酸,没有气泡产生,则滤渣中一定没有Fe,一定有Ag,不能确定Cu的存在。16.【答案】(1)B(2)C(3)A【解析】【解答】(1)可用于治疗胃酸过多的碱是氢氧化铝,胃酸主要成分是盐酸,盐酸与氢氧化铝反应生成氯化铝和水。
故答案为:B。
(2)易升华吸收大量热的是干冰,干冰是二氧化碳的固态。
故答案为:C。
(3)硝酸铵溶于水,会吸热,温度会降低的。
故答案为:A。
【分析】(1)根据胃酸主要成分是盐酸,盐酸与氢氧化铝反应生成氯化铝和水分析。
(2)根据干冰易升华,会吸收大量热分析。
(3)根据硝酸铵溶于水,会吸热分析。17.【答案】(1)C(2)C(3)洗菜水浇花等(合理即可)【解析】【解答】(1)A、该图标是禁止吸烟标志,故不符合题意;
B、该图标是禁止鸣笛标志,故不符合题意;
C、该图标是塑料包装制品回收标志,故符合题意;
D、该图标是是节约用水标志,故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2)在点燃的条件下,甲烷与氧气反应生成二氧化碳和水,化学方程式为CH4+2O2=点燃CO2+218.【答案】(1)t1(2)丙<乙<甲(3)A;C【解析】【解答】(1)P点表示的含义是t1℃时,乙和丙两种物质的溶解度相等。
(2)t3℃时,甲、乙、丙三种物质的溶解度由小到大的顺序是丙<乙<甲。
(3)A.丙变成不饱和溶液,丙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不变,故正确。
B.t3℃时,等质量的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中溶剂质量关系是丙>乙>甲,降温后溶剂质量都不变,溶剂的质量关系是丙>乙>甲,故错误。
C.溶液的质量关系是:丙>乙>甲,故正确。
D.t1℃时,将甲的不饱和溶液,转化为该温度下饱和溶液有增加溶质、降温等方法,故错误。
故答案为:AC。
【分析】溶解度曲线上的点有三个方面的作用:根据已知温度查出有关物质的溶解度;根据物质的溶解度查出对应的温度;比较相同温度下不同物质溶解度的大小或者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的大小。19.【答案】(1)白色柱状晶体,熔点是232℃,易溶于水(两条即可)(2)味精能造成婴幼儿缺锌(3)快出锅时再加味精好,因为味精受热后会变成焦谷氨酸钠,且加热时间越长,受热温度越高,焦谷氨酸钠的含量就越大【解析】【解答】(1)谷氨酸钠的物理性质有白色柱状晶体,熔点是232℃,易溶于水等。
(2)3个月内乳母和婴幼儿的菜肴不要加入味精,其原因是味精能造成婴幼儿缺锌。
(3)根据文中的描述,少量食用味精对人体没有危害,快出锅时再加味精好,因为味精受热后会变成焦谷氨酸钠,且加热时间越长,受热温度越高,焦谷氨酸钠的含量就越大。
【分析】(1)物质不需要发生化学变化就表现出来的性质,叫做物理性质。
(2)根据3个月内乳母和婴幼儿的菜肴加入味精,其味精能造成婴幼儿缺锌分析。
(3)根据文中的描述,味精受热后会变成焦谷氨酸钠,且加热时间越长,受热温度越高,焦谷氨酸钠的含量就越大分析。20.【答案】(1)过滤(2)Zn+FeS(3)合理开采金属矿物或防止金属腐蚀或回收利用金属或寻找金属的代用品等【解析】【解答】(1)步骤Ⅰ中分离固体A和溶液C的操作名称是过滤。
(2)步骤Ⅲ中生成Fe,是因为锌和硫酸亚铁反应生成硫酸锌和铁,化学反应方程式:Zn+FeSO4═ZnSO4+Fe。
(3)保护金属资源的有效途径:合理开采金属矿物;防止金属腐蚀;回收利用金属;寻找金属的代用品。
【分析】(1)根据过滤能够除去不溶于水的物质分析。
(2)锌和硫酸亚铁反应生成硫酸锌和铁,和硫酸铜反应生成硫酸锌和铜。
(3)根据保护金属资源的措施分析。21.【答案】(1)长颈漏斗(2)把一根带火星的木条放在集气瓶口,如果木条复燃,则氧气已经收满(3)CaCO(4)2N【解析】【解答】(1)图中仪器甲的名称是长颈漏斗。
(2)氧气的密度比空气的密度大,具有助燃性,若用D装置收集氧气,验满的方法是:把一根带火星的木条放在集气瓶口,如果木条复燃,则氧气已经收满。
(3)大理石的主要成分是碳酸钙,碳酸钙和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钙、水和二氧化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aCO3+2HCl=CaCl2+H2O+CO2↑。
二氧化碳的密度比空气的密度大,若改用装置F收集气体,应从m端通入,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