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省长春市九台区2020年中考语文模拟试题二_第1页
吉林省长春市九台区2020年中考语文模拟试题二_第2页
吉林省长春市九台区2020年中考语文模拟试题二_第3页
吉林省长春市九台区2020年中考语文模拟试题二_第4页
吉林省长春市九台区2020年中考语文模拟试题二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Page9九台区2020年中考语文模拟试题二一.积累与运用1.下面加点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名讳(huì) 湘妃竹(fēi) 气吞斗牛(dòu) 越俎代庖(zǔ)B.社稷(jì) 花朝节(zhāo) 苦心孤诣(yì) 五行缺土(háng)C.案牍(dú) 脂粉奁(lián) 关关雎鸠(jūjiū) 度德量力(dù)D.篆章(zhuàn) 廿二日(niàn) 鲜为人知(xiǎn) 蒹葭苍苍(jiānjiā)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字的一项是()A.藩篱口头蝉滚瓜烂熟蛛丝马迹B.门楣城隍庙长吁短叹不容置疑C.缄默里程碑消声匿迹顾名思义D.愧怍中轴线语无伦次因地治宜3.阅读下面一段文字,回答问题。韶光流转,岁月迁移,我们已经慢慢忽略了太多值得珍惜的东西。我们要拥有善良,它是心间绽放的花,它仿佛是一首云淡风轻的小诗A又如一曲蓝天碧水的梵音。当心怀善良时,便四围yíngrào()馨香,生活会一寸一寸地灿烂开来。我们又mòrán()发现,如若没有一份美丽的心情,也犹如在沙土上建高塔,一切都无从谈起。美丽的心情,可以蕴涵人生B(千头万绪/林林总总)的苦难,它是稳健向上的。美丽的心情,覆盖生命中每一个清晨与夜晚,让心灵保持明净,并且憧憬着一种确实而永恒的安宁。让我们的心念意境,时常保持清朗明畅,我们的生命,因此广博须xuànlàn()!(1)阅读上面文字,根据拼音用正楷依次写出相应的汉字。(2)语段A处的标点符号应为号。(3)从括号中选择恰当的成语填入B处。(4)画浪线的部分有语病,请写出修改意见。4.在下面语段的空白处填入恰当的语句,正确的一项是()。映日荷花,接天莲叶,亭亭莲蓬,柔嫩玉藕,无不牵惹诗情,引人遐思。让我们学做荷花的事业吧,__________;让我们学做莲叶的事业吧,_____________;让我们学做莲子的事业吧,___________;让我们学做莲藕的事业吧,_____________。①把寂寞留给自己②把芬芳献给他人③以苦心孕育未来④以宽阔拥护生活A.②④③①B.①④③②C.②①④③D.③②④①5.下列文学常识表述有误的一项是()A.《风筝》选自《朝花夕拾》。作者是鲁迅,原名周树人,字豫才,我国著名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B.《论语》是记录孔子和他的弟子言行的一部书,共20篇,是儒家经典著作之一。C.《傅雷家书两则》选自《傅雷家书》,作者傅雷,我国当代翻译家,文艺评论家。D.刘禹锡,唐代文学家、哲学家,其名句“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出自《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深寓哲理,脍炙人口。6.根据课文默写古诗文。(1)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周敦颐《爱莲说》)(2)晨兴理荒秽,。(陶渊明《归园田居(其三)》)(3)渡远荆门外,来从楚国游。,。(李白《渡荆门送别》)(4)杜甫在《望岳》一诗中,运用虚实结合的手法,描写泰山神奇秀丽、巍峨高大的诗句是:,。(5)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崔颢《黄鹤楼》)7.专题与语文实践活动。书的世界是一个多彩的世界,与书为伴是人生最大的幸事。每一次读书,我们的心灵都得到一次净化;每一次读书,我们都会有丰厚的收获。“泰州大阅读”活动正如火如荼地开展,作为参与者,有以下任务等着你去完成。(1)任务一:拟写标语示例:读书点燃智慧,知识照耀人生。(2)任务二:规划方案活动一:开展“好书大家读”活动活动二:开展“书香小组”评选活动活动三:活动四:(3)任务三:探究材料阅读以下两则材料,写出你的探究结果。材料一:在手机的时代,指尖上的世界里,尤其是学生、上班族,他们走路、坐车、吃饭、聊天,几乎机不离手;有了这种莫名其妙的被强迫的惯性,他们热衷用手机来看电子书,上百万字的书转化成了几M,拷贝进入手机里轻松得跟没事发生一样,读起来也轻松得跟没读一样。材料二:书籍所承载的知识和思想信息,远远超出图片影像的有限范围。好的书籍给人的精神影响,在广度和深度上更是影像材料所无法企及的。多少个世纪积累下来的印刷文本,它的价值和蕴含的智慧,不是技术化的影像能够承载的。处于思想成长期的青年学子,多闻一闻油墨香,多从好的书籍中汲取精神营养,一定会比沉迷于读图快感的人多一份思想的力量探究结果:二.阅读(一).古诗词赏析泊秦淮烟笼寒水月笼沙,夜泊秦淮近酒家。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8.这首诗歌描写了哪些景物?整体来说具有怎样的特点?4分答:9.“隔江犹唱后庭花”的“犹”大有深意,说说你的理解。4分答:(二)。文言文阅读阅读下面选文,完成下列各题。【甲】十年春,齐师伐我。公将战,曹刿请见。其乡人曰:“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刿曰:“肉食者鄙,未能远谋。”乃入见。问:“何以战?”公曰:“衣食所安,弗敢专也,必以分人。”对曰:“小惠未徧,民弗从也。”公曰:“牺牲玉帛,弗敢加也,必以信。”对曰:“小信未孚,神弗福也。”公曰:“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对曰:“忠之属也。可以一战。战则请从。”【乙】齐桓公伐鲁。鲁人不敢轻战,去鲁国①五十里而封②之。鲁请比关内侯以听③,桓公许之。曹刿谓鲁庄公曰:“听臣之言,国必广大,身必安乐;不听臣之言,国必灭亡,身必危辱。”庄公曰:“请从。”于是明日将盟,庄公与曹刿皆怀剑至于坛上。庄公左搏桓公,右抽剑以自承④,曰:“鲁国去境数百里。今去境五十里,亦无生矣。均其死也,戮于君前。”管仲、鲍叔进,曹刿按剑当两陛⑤之间,曰:“且二君将改图,毋或进者!”庄公曰:“封于汶则可,不则请死。”管仲曰:“以地卫君,非以君卫地。君其许之!”乃遂封于汶南,与之盟。【注释】①国:都城。②封:封土为界。③鲁请比关内侯以听:鲁国请求像齐国封邑大臣一样服从齐国,即做齐国的附属国。比,比照。关,国家的关隘。④自承:把剑冲着自己。⑤陛:殿或坛的台阶。10.选出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意思和用法相同的一项()A.eq\b\lc\{(\a\vs4\al\co1(又何间焉,曹刿按剑当两陛之间))B.eq\b\lc\{(\a\vs4\al\co1(战则请从,庄公曰:“请从。”))C.eq\b\lc\{(\a\vs4\al\co1(可以一战,以地卫君,非以君卫地))D.eq\b\lc\{(\a\vs4\al\co1(必以分人,身必安乐))11.将选文中画线语句翻译成现代汉语。(1)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答:(2)于是明日将盟,庄公与曹刿皆怀剑至于坛上。答:12.从甲文可知战争取胜的先决条件是什么?答:13.从甲、乙两文中,可以看出鲁庄公是一个怎样的人?答:(三)抒情性文体阅读南方的冬天①半片黄叶落下,我听到一丝生命枯萎的声音。是的,雁子又要南飞了,树杈上又只剩下了枯枝,泉水渐渐干涸,寒意悄然袭来,这一切都告诉我,冬天到了。②在我看来,冬天是最不浪漫的季节,特别是南方的冬天,它看不到北方的银装素裹,冰天雪地;也看不到西部的万里荒漠,悄无人声。南方的冬天永远都只是一片萧条之色。天很冷很冷,却不带一丝湿润,浸入骨髓的冰凉仿佛要把身体的所有温暖都抽去,只留下如干絮般散漫的冷一团一团地塞在胸肺间。在这样的季节里,人的思维都会被冻住,什么情感、浪漫会在刹那间被抛之九霄云外。在这样的境况下,难以提起一丝好兴致,哪怕偶尔有所愿望,也会很快被扔到记忆的角落里。③站在户外,轻轻地呼一口气,一团白雾裹着一份温暖袅袅升空,在半空中伸展,氤氲,半晌又汇入了干冷的空气。刚刚燃起的一点希望又破灭了,消失得轻悄而又平静,仿佛从来就不曾有过,又恍惚有过这么一份特别的湿润。小树长成大树,到了冬天便成了老树,老树枝丫交错,只有几片稀稀落落的叶子点缀着生命的痕迹。树皮微现焦黄,仿佛在火上烤了许久,煎熬得失了神采,半卷曲着好像随时都会坠地。④夏日里花叶田田的荷塘,此时都只剩下了根根枯管,片片残叶。早已没了衔露含珠的风韵。寒风轻摇,枯荷残叶,仿佛悄悄地诉说着昔日美艳,又仿佛轻轻暗泣着如今没落。倘若再来一场冷雨,更催花落,倒符了李义山留得残荷听雨声的心境。⑤南方的山向来不如北方的高大巍峨,到了冬日更失了往日的润朗,只留下了略带灰蒙的身影悄然耸立于天地间,默守着一份寂静。倘若在北方,来一场大雪,将群山覆盖上一层苍茫的白色,那又是一幅磅礴的好图景,微茫间孕育着新的希望。只可惜南方无雪,如同土丘半散漫开的小山零零落落地点缀在辽阔的江汉平原上,山间便只剩下松柏苍翠的影子,但这绿色都如同带着一层霜,淡绿中隐隐地泛出青灰。远望去仿佛被飞扬的尘土覆住了。⑥站在江边,这才发现昔日里的天堑而今只剩下了窄窄的一道灰链,昔日里浪拍千石的江畔现下已是波澜不兴。江水仿佛被冻住了,连东注的流速都似乎被停住了,一切都现着一片死寂。⑦是的,南方的冬天便只能用死寂来形容,看不到一丝生命的动感。天地间唯存单一的灰蒙。这种萧条的氛围充斥了万物,一点一点地抽走了它们生命的活力。⑧身于此,只有寄情于窗前,遥送上一瓣心香,盼望能有一丝新绿破土,寄来春的希望。(选自《经典美文选摘》2013年第2期)14.请你在文中找出词语概括南方冬天的特点,并说出该词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2分)答15.作者要表现的是南方的冬天,文中为什么几次提到北国的冬天?(2分)答16.文中的语言精妙传神,耐人寻味,请你选择你喜欢的句子加以品味。(2分)答17.有人认为,最后一段即使去掉也不会影响文章的完整性,你同意这种看法吗?为什么?(2分)答(四)议论性文体阅读底线冯骥才①一次,一位开锁厂的老板说,他的买卖很兴旺,日进斗金。我问他何以如此发达他答曰:“现在的人富了,有钱有物,自然要加锁买锁;再有,我的锁科技含量高,一般技术很难打开,而且,技术不断更新,所以,市场总在我手里。”②我笑道:“我的一位好朋友说,世界上他最不喜欢的东西就是锁,因为,锁是对人不信任,是用来防人的。”③锁厂老板眉毛一挑说:“不防人防谁?我赚的就是防人的钱。你以为,这个世上,真有夜不闭户的地方吗?”④我说:“上世纪50年代真有。到了70年代,我住在一座房子的顶楼,门上只有个挂钩,没锁。白天上班,把门一关钩一挂,从来没被人偷过。”⑤锁厂老板笑道“那是什么时候,现在早没影儿了,不信你敞开门试试。”⑥我笑了笑没再说,我信他的话。一个物欲的时代和一个非物欲的时代,人的底线是不同的。社会的底线也在下降。在商业博弈中,谎话欺骗全成了“智慧”;在社会利益竞争中,损人利己成了普遍的、可以获利的现实;诚信有时候非但无从兑现,甚至成为一种商业的吆喝或陷阱。在这样的社会形态中,人的底线不知不觉在下降。⑦人总得有自己做人做事的底线。其买,这底线原本是十分清楚的。比如,人不能“见利忘义”“卖友求荣”,不能“虐待父母”“以强凌弱”等等。这些古来世人皆知的底线,也是处世为人的标准,似有被全线突破的忧虑。⑧底线无形地存在于两个地方。一在社会中,一在每个人心里。如果人们都降低自己的底线,社会的底线一定下降。社会失去共同遵守的底线,世道人伦一正败坏。如果人人守住底线,社会便拥有一条美丽的水准线——文明。⑨然而,这两个底线又相互影响。关键是在碰到低于你的底线的人和事时,究竟是降低自己的底线,随波逐流,还是坚守自己,洁身自好,坚持一己做人做事的原则?有人说在物欲和功利的社会里,这底线是脆弱的。其实,即使社会的底线很脆弱,人的底线依旧可以像钢铁长城,任凭炮火肆虐,依旧牢不可破。⑩人的自信是建立在底线上的。一个人只有守住底线,才能获得成功的自我与成功的人生。(选自《杂文选刊》2013年第7期,有改动)18.选文1-5段举开锁厂老板的事例有什么作用?(2分)答19.选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2分)答20-.选文第⑨段画线句子运用了什么论证方法?有什么作用?(2分)答21.结合本文,联系生活实际,说一说你对“守住底线”的感悟。(2分)答(五)。名著阅读【甲】A,多么体面的A,变成个又瘦又脏的低等车夫。脸,身体,衣服,他都不洗,头发有时候一个多月不剃一回。他的车也不讲究了,什么新车旧车的,只要车份儿小就好。拉上买卖,稍微有点甜头,他就中途倒出去。坐车的不答应,他会瞪眼,打起架来,到警区去住两天才不算一回事!独自拉着车,他走得很慢,他心疼自己的汗。及至走上帮儿车,要是高兴的话,他还肯跑一气,专为把别人落在后面。在这种时候,他也很会掏坏,什么横切别的车,什么故意拐硬弯,什么别扭着后面的车,什么抽冷子搡前面的车一把,他都会。原先他以为拉车是拉着条人命,一不小心便有摔死人的危险。现在,他故意的耍坏;摔死谁也没有大关系,人都该死!【乙】B双手抱着头,陷入了痛苦的沉思。他的一生,从童年到最近,一幕一幕地在他眼前闪现。这二十四年究竟过得好还是不好?他在头脑里一年又一年地回想着,像一位铁面无私的法官,逐年加以审查,结果他非常满意:他这短暂的一生过得还不算坏。他也犯过不少错误,其原因或是由于愚蠢,或是由于年轻,然而大半还是由于自己的无知。然而他一生中最主要的事,在火热斗争的日子里他没有睡大觉;在争夺政权的严酷搏斗中他找到了自己的岗位;在那革命的红旗上也有他的几滴鲜血。他在全部精力耗尽以前没有离开过队伍。现在,他被病魔击倒,不能坚守前沿阵地,他只剩下一条路——进后方医院。22.两个选段分别出自哪部作品?其中的人物是谁?(文学常识)(1)【甲】出自《》,其中的“A”是。(2)【乙】出自《》,其中的“B”是。23.【甲】【乙】两个文段中人物的命运如何?试分析造成他们命运的原因。(情节概述、体验看法)示例:答24.有人说,社会是一个大染缸,近朱者赤,近墨者黑;可也有人说,要出淤泥而不染。社会对于人的成长到底有着怎样的作用呢?读了以上两部名著,谈谈你对这一问题的看法。(150字之内)(体验看法)答三.作文25.生活是丰富多彩的,幸福常常伴随着我们。当父母用慈爱的伞为你撑起一方晴空时,你会感到“有家真好”;当同学用贴心的话安抚你孤独的心境时,你会感到“有朋友真好”;当欢歌笑语飞出课堂洒在山间野外时,你会感到“有这样的活动真好”;当知识帮你打开智慧的大门时,你会感到“有书真好”;当理想为你插上腾飞的翅膀时,你会感到“有梦真好”……“真好”是一种心灵的体验,“真好”是一种幸福的感觉。请结合自己的切身体验,以“有真好”为题,写一篇文章。要求:(1)先将题目补充完整,写一篇记叙文。(2)不少于600字。(3)书写工整规范。参考答案一.积累与运用1.D【解析】本题考查对字音的辨析能力。A项,“气吞斗牛”的“斗”应读“dǒu”;B项,“五行缺土”的“行”应读“xíng”;C项,“度德量力”的“度”应读“duó”。2.B【解析】本题考查对字形的辨析能力。A项,“口头蝉”改为“口头禅”;C项,“消声匿迹”改为“销声匿迹”;D项,“因地治宜”改为“因地制宜”。3.(1)萦绕蓦然绚烂(2),(3)林林总总(4)在“便”前加“我们”4.【答案】A【解析】试题分析:了解“莲花”“莲叶”“莲子”“莲藕”的特点,据此比较各项内容判断答案。花是香的,所以第一空填②句,排除BD两项,以此类推再判断AC两项,即可得出答案A。5.【答案】A【解析】A项,《风筝》选自《野草》。所以A项不对。6.答案】(1)濯清涟而不妖(2)带月荷锄归(3)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4)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5)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7.【答案】(1)示例:交流读书心得,分享读书喜悦。(2)示例:开展“书香伴我行”征文活动定期召开读书报告会等。(活动设计合理,具有一定逻辑性,表述清楚即可)(3)要重视阅读书籍,而不是一味沉迷于手机阅读和电子图书阅读。二.阅答案】(1)烟雾、水、月、秦淮河,酒家;景色优美,而渲染了忧伤的情调。(2)有“不应该”的意思,表达了诗人对封建官僚不顾国家衰亡依然花天酒地的悲愤之情。【解析】试题分析:(1)从诗中找到相关的字词,点明“景物”,包括自然景物和社会场景,联系三四句来理解写景的特点和作用。(2)分析诗人乐与悲对比的写法,紧紧抓住“亡国恨”三字来理解诗人用一个“还”字所表达的情感。考点:鉴赏诗歌的语言。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D。评价诗歌的思想内容或作者的情感态度。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D。(二)。文言文阅10.(D)【解析】A项第一个“间”是动词“参与”,第二个“间”是名词“中间”的意思;B项第一个“从”是动词“跟从”,第二个“从”是动词“听从、服从”的意思;C项第一个“以”是“凭借”,第二个“以”为介词“用”;D项两个“必”都是“一定、必定”的意思。11.将选文中画线语句翻译成现代汉语。(1)大大小小的案件,即使不能一一明察,也一定按照实情去处理。(2)于是第二天将要盟会时,庄公与曹刿都怀揣着剑到了盟会的土坛上。12.取信于民。【解析】本题考查学生根据题干信息,用原文回答问题的能力。首先,必须弄清文本的主要内容,感知文本;其次,确定答题区间,精读相关语句;最后,选取最符合题意的句子作答即可。齐桓公提出的前两个战争的条件都被曹刿一一否定,只有第三个条件“取信于民”得到了曹刿的肯定。13.目光短浅、勇敢无畏、善于纳谏。【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分析人物形象的能力。关键要结合对人物的各种描写确定人物形象。甲文鲁庄公与曹刿的“三问三答”和乙文“请从”的语言描写,写出了鲁庄公善于纳谏的特点。从两文的具体事件看,鲁庄公就事论事,目光短浅。长勺之战,鲁庄公亲自指挥;盟坛之上,鲁庄公“左搏,右抽”,两处都展现鲁庄公的英勇无畏。【参考译文】齐桓公攻打鲁国。鲁国不敢轻易迎战,在距离都城五十里的地方划定了边界。鲁国请求比照附庸国来听从齐国,齐桓公答应了。曹刿对鲁庄公说:“听从我的建议,国土必将扩大,您自身必将安定快乐;不听从我的建议,国家必定灭亡,您自身必将危险受辱。”庄公说:“请让我听从你。”于是第二天将要盟会时,庄公与曹刿都怀藏宝剑到了盟会的土坛上。庄公左手抓住齐桓公,右手拔出剑来架在自己脖子上,说道:“鲁国国都原本距边境几百里,现在离边境只有五十里,没法活了。估量着大概要死,就让我在您面前自杀。”管仲、鲍叔要进前,曹刿按剑挡在两个台阶中间,说:“在说两位要改变国界,谁也不要前进。”庄公说:“以汶水为界才行,不然请让我死吧。”管仲说:“用土地保护国君,而不是用国君保护土地,请君王答应他。”于是在汶水之南划定了疆界,与庄公盟誓缔约。(三)抒情性文体阅读14.请你在文中找出词语概括南方冬天的特点,并说出该词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2分)【答案】萧条。表达了作者对南方的冬天的极度失望、厌倦之情。【解析】试题分析:此题考查对有效信息的筛选和作者情感的把握。南方冬天的特点可以从“南方的冬天永远都只是一片萧条之色”“这种萧条的氛围充斥了万物”等语句中筛选词语作答;结合全文可以体会出表达了作者对南方的冬天的极度失望、厌倦之情。考点: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概括作品抒发的感情。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15.作者要表现的是南方的冬天,文中为什么几次提到北国的冬天?(2分)【答案】为了与南方的冬天形成鲜明的对比,以北国冬天的壮美来突出南方冬天的死寂、萧条和了无生机。【解析】试题分析:此题考查对写作手法的理解。从对比的角度来分析南方的冬天和北国的冬天不同的特点。考点: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16.文中的语言精妙传神,耐人寻味,请你选择你喜欢的句子加以品味。(2分)【答案】示例:语句:树皮微现焦黄,仿佛在火上烤了许久,煎熬得失了神采,半卷曲着好像随时都会坠地。【解析】考点:体会重要语句的含意,品味语言表达艺术。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D。17.有人认为,最后一段即使去掉也不会影响文章的完整性,你同意这种看法吗?为什么?(2分)【答案】示例:不同意。虽然去掉后不影响文章的完整性,但它含蓄地表达了作者对未来的美好向往与希望,使全文的感情基调由灰暗走向光明,能给人以信心。如果去掉就没有这种效果了。【解析】试题分析:此题考查对文段作用的把握。结合文章的感情基调体会最后一段的作用。考点:理解文中重要语段的作用。能力层级为理解B。(四)议论性文体阅读18.选文1-5段举开锁厂老板的事例有什么作用?(2分)【答案】引出论题,引起读者阅读兴趣,引发读者思考。【解析】试题分析:议论文以事例开头,其作用一般可以从提出主话题引发议论、充当论据、激发阅读兴趣等方面来概括。考点:分析议论文的结构和思路。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19.选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2分)【答案】一个人只有守住底线,才能获得成功的自我与成功的人生。【解析】考点:分析概括议论文的主要观点。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20-.选文第⑨段画线句子运用了什么论证方法?有什么作用?(2分)【答案】比喻论证。把“人的底线”比作“钢铁长城”,形象生动地论证了“人的底线可以牢不可破”的观点,将抽象的道理具体化。【解析】试题分析:首先要了解议论文有哪些论证方法及它们的特征,论证方法除了举例论证外,在讲道理方面还有比喻证论、引用证论、类比论证以及正反论证等。根据具体内容判断。论证方法的作用联系全文的中心论点和本论证方法所在文段中的分论点来说明论证方法的作用,即说明了什么问题,论证了什么观点。根据不同的论证方法用评价语,如“有力地证明”“形象生动地说明”等。考点:分析常见的论证方法及其作用。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21.结合本文,联系生活实际,说一说你对“守住底线”的感悟。(2分)【答案】示例:为人做事要坚持原则,遵守社会底线,坚守心灵底线,生活中要遵纪守法-洁身自好,诚实守信,孝敬父母,团结友爱,不要见利忘义,以强凌弱.只有这样才能获得成功。【解析】考点:对作品进行个性化阅读和有创意的解读。能力层级为探究F。(五)。名著阅读22.两个选段分别出自哪部作品?其中的人物是谁?(文学常识)(1)【甲】出自《》,其中的“A”是。(2)【乙】出自《》,其中的“B”是。骆驼祥子祥子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保尔·柯察金23.【甲】【乙】两个文段中人物的命运如何?试分析造成他们命运的原因。(情节概述、体验看法)示例:【甲】段中的人物命运悲惨,被磨灭了奋斗的意志,自甘堕落。【乙】段中的人物不屈服于命运,不断地反抗社会、反抗命运,虽然生活艰苦但实现了自我的价值。

【甲】【乙】两段中的人物命运截然不同,造成他们不同命运的原因,是社会现实,也有个人因素。祥子处于黑暗腐朽的社会,看不到希望,所有的反抗都归于失败,于是颓唐消沉。但保尔正好处于社会变革时期,虽然社会依旧黑暗腐朽,但是有一群人敢于站起来反抗,能够指引保尔前进,帮助保尔摆脱困境,保尔参加革命,并最终取得成功。24.有人说,社会是一个大染缸,近朱者赤,近墨者黑;可也有人说,要出淤泥而不染。社会对于人的成长到底有着怎样的作用呢?读了以上两部名著,谈谈你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