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人综合能力评估承德护理职业王烨54课件_第1页
老年人综合能力评估承德护理职业王烨54课件_第2页
老年人综合能力评估承德护理职业王烨54课件_第3页
老年人综合能力评估承德护理职业王烨54课件_第4页
老年人综合能力评估承德护理职业王烨54课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老年人综合能力评估承德护理职业学院

王烨第二章

一般医学评估第二节

神经系统评估老年人常见神经系统疾病的临床表现老年人常见神经系统的评估内容、评估工具老年人神经系统生理变化及常见疾病的病理学改变熟悉了解掌握学习目标第二节

神经系统评估中枢神经功能评估第二节

神经系统评估第二节

神经系统评估脑组织萎缩,神经细胞数目减少认知功能衰退感觉系统改变第二节

神经系统评估(一)老年人中枢神经系统结构与功能改变的特点第二节

神经系统评估神经系统老化表现1、进入老年阶段,神经系统衰退速度明显加快。以中枢神经

系统为著,其中最重要的是脑的老化表现。2、脑萎缩(大脑皮质变薄、脑沟变宽、脑回缩小)、神经细

胞减少3、随增龄、记忆力减退、运动能力下降(精细动作变慢、步

态不稳、肌力对称性减退)、内脏感觉减退、反射迟钝、

自主神经功能减退(血压不稳、对温度适应能力差)4、疾病早期常无典型症状和体征5、常有多系统、多脏器损伤6、病情重、并发症多、病程长触觉痛觉温度觉位置觉振动觉内脏感觉一般感觉器官特殊感觉器官视觉听觉嗅觉味觉感觉系统改变第二节

神经系统评估第二节

神经系统评估感觉障碍:指机体对各种形式刺激(痛、温度、触、压、位置

振动等)的感觉缺失减退或异常。人体感觉分为内脏感觉、特殊感觉和一般感觉。一般感觉:包括浅感觉、深感觉和复合感觉。浅感觉障碍:包括皮肤粘膜痛觉障碍、温度觉障碍和触觉障

碍。深感觉障碍:包括运动觉障碍、位置觉障碍和振动觉障碍复合感觉障碍:包括两点辨别觉障碍、实体觉障碍及图形觉

障碍等。第二节

神经系统评估询问既往史;询问病人有无情绪激动、睡眠不足、过度疲劳、不合作、意识不清、暗示等诱发因素。临床表现(1)感觉障碍的特点:1)抑制性症状2)刺激性症状(2)定位诊断:1)末梢型:袜子或手套型2)节段型:受累节段的感觉缺失3)传导束型:感觉缺失、感觉分离4)交叉型:脑干病变5)皮质型:精细性感觉障碍(3)全身表现病因评估第二节

神经系统评估感觉障碍分布示意图(二)意识障碍评估意识:是指个体对周围环境及自身状态的感知能力。意识障碍分为觉醒度下降和意识内容变化两方面,前者表现为嗜睡、昏睡、昏迷,后者表现为意识模糊和谵妄等。第二节

神经系统评估

1.意识水平下降

•嗜睡

•昏睡

•昏迷:浅昏迷、中度昏

迷、深昏迷

2.意识内容改变

•意识模糊

•谵妄状态

•类昏迷状态第二节

神经系统评估老年人处于较深睡眠,一般外界刺激不能被唤醒,不能对答,较强烈刺激可有短时意识清醒,醒后可简短回答提问,刺激减弱后很快进入睡眠状态。意识活动完全丧失,对外界各种刺激或自身内部的需要不能感知。可有无意识的活动,任何刺激均不能被唤醒。意识障碍的早期表现,老年人经常入睡,能被唤醒,醒来后意识基本正常,停止刺激后继续入睡。中度昏迷

深昏迷

昏迷

昏睡

嗜睡意识水平下降浅昏迷第二节

神经系统评估这些行为状态主要包括:闭锁综合征(又称失传出状态)、持久性植物状态、无动性缄默症、意志缺乏症、紧张症、假昏迷。对客观环境的认识能力及反应能力均有下降,注意力涣散,定向障碍,言语增多,思维不连贯,多伴有觉醒-睡眠周期紊乱。时间、空间及人物定向明显障碍,思维不连贯,常答非所问,错觉为突出表现,幻觉少见,情感淡漠。

类昏迷状态

意识模糊

谵妄状态意识内容改变第二节

神经系统评估第二节

神经系统评估Glasgow昏迷评定量表检查项目临床表现评分项目检查临床表现评分A.睁眼反应自动睁眼4C.运动反应能按指令动作6

呼之睁眼3

对针痛能定位5

疼痛引起睁眼2

对针痛能躲避4

不睁眼1

刺痛肢体屈曲反应3B.言语反应定向正常5

刺痛肢体过伸反应2

应答错误4

无动作1

言语错乱3

言语难辨2

不语1

(三)中枢神经系统疾病评估1.短暂性脑缺

血发作3.蛛网膜下腔

出血4.脑出血2.脑梗死第二节

神经系统评估1.依症状持续时间

2.依病理性质

3.依发病急缓

分类短暂性脑缺血发作:临床症状一般不超

过1h,最长不超过24h脑卒中出血性脑卒中缺血性脑卒中急性脑血管疾病慢性脑血管疾病第二节

神经系统评估年龄、性别、性格、种族、遗传第二节

神经系统评估危险因素高血压、高血脂、糖尿病、心脏病、高同型半胱氨酸症、吸烟、酗酒、体力活动少、高盐饮食、感染、超重等不可干预因素可干预因素第二节

神经系统评估

预防病因抗血小板聚集治疗TIA防止脑卒中后认知障碍预防二级预防一级预防

防治高血压防治心脏病防治糖尿病防治血脂异常戒烟限酒其他1.短暂性脑缺血发作

(TIA)TIA是由于颅内外血管及视网膜血管病变造成的短暂的脑、脊髓及视网膜的缺血症状,在相关的神经影像上未见到任何相关病灶,通常在30min内完全恢复,超过2h常遗留轻微神经功能缺损表现或者CT和MRI显示脑组织缺血征象,多与动脉粥样硬化有关,也可以是脑梗死的前驱症状。第二节

神经系统评估第二节

神经系统评估病因评估评估前要详细询问病人的既往史;了解病人是否有动脉硬化、高血压、高血脂症、糖尿病、心脏瓣膜病、心律失常、颈椎病、红细胞增多症等病史以及类似TIA发作的病史。其他检查①全血细胞计数②血生化③凝血酶原时间④血脂心脏检查:心电图、超声心动图、心肌酶、心肌蛋白。影像学检查:头颅CT、磁共振、血管超声。椎-基底动脉系统TIA(1)临床表现评估

(2)辅助检查评估

短暂性单眼盲

颈动脉系统TIA第二节

神经系统评估项目评估内容分数年龄血压临床特点

≥60岁收缩压≥140mmHg和/或舒张压≥90mmHg一侧无力、不伴无力的言语障碍

其他

11210症状持续时间

≥60min10~59min<10min

2

10(3)预后风险评估ABCD评分第二节

神经系统评估ABCD分数风险

(%)≤3042.2516.3635.57天卒中风险第二节

神经系统评估2.脑梗死第二节

神经系统评估脑梗死(CI):又称缺血性脑卒中,是指各种原因所致脑部血

液供应障碍,导致局部脑组织缺血、缺氧性坏

死,而出现相应神经功能缺损的一类临床综合

征。占全部脑卒中的70%~80%。

脑梗死分为三种主要病理生理学类型:脑血栓形成(CT)、

脑栓塞和血流动力学机制所致的脑梗死。临床最常见类型有脑血栓形成和脑栓塞。第二节

神经系统评估病因1、脑血栓形成的病因:脑动脉粥样硬化、动脉炎2、脑栓塞的病因:心源性--心房纤颤、心脏瓣膜病;

非心源性及来源不明。

评估时要详细询问有无与脑梗死有关的病因及有无提重物、用力排便、咳嗽、打喷嚏、剧烈运动等诱因;是否遵医嘱正确服用降压、降糖、抗凝及抗血小板聚集药。其他检查①全血细胞计数②血生化③凝血酶原时间④血脂心脏检查:心电图、

超声心动图影像学检查:头颅CT、磁共振、血管超声

腔隙性脑梗死(1)临床表现评估(2)辅助检查评估颈动脉系统脑梗死

椎-基底动脉系统

脑梗死第二节

神经系统评估第二节

神经系统评估3.蛛网膜下腔出血第二节

神经系统评估蛛网膜下腔出血(SAH):是多种病因致脑底部或脑表面的

血管破裂,血液流入蛛网膜下腔引起的一种

临床综合征。SAH约占急性脑卒中的10%;年发病率约为(6~20)∕10万。第二节

神经系统评估病因病因颅内动脉瘤脑血管畸形其他常见诱因:重体力劳动情绪激动吸烟饮酒过量等头颅CT扫描头颅MRI扫描脑脊液检查脑血管造影(DSA)三主征:剧烈头痛、呕吐、脑膜刺激征

辅助检

查评估

临床表

现评估第二节

神经系统评估4.脑出血第二节

神经系统评估脑出血:指原发性非外伤性脑实质内出血,也称自发性脑出

血,占急性脑血管病的20%~30%。-年发病率为(60~80)/10万人-急性期病死率为30%~40%

-是病死率最高的脑卒中类型。80%为大脑半球出血,脑干

和小脑出血约占20%。第二节

神经系统评估病因评估1、高血压并发细、小动脉硬化是脑出血最常见的病因。其次

为动-静脉血管畸形、脑淀粉样血管病变、血液病、抗凝

或溶栓治疗等。2、评估时要询问病人及家属有无与脑出血有关的病因和诱因;3、了解病人生活习惯、性格特点与饮食结构;4、是否遵医嘱进行降压、抗凝治疗和治疗效果及目前用药情况。意识障碍颅内压增高

癫痫发作

发病形式脑膜刺激征发生于10%老年人临床表现评估大量出血及周围水肿可出现颅内压增高表现急性起病,一般起病1~2h内出血停止出现颈部强直和Kernig征是最重要的症状之一大多数有不同程度意识障碍头痛和恶心、呕吐第二节

神经系统评估CT检查对急性出血高度敏感,可以作为“金标准”;磁共振对慢性期和陈旧性出血敏感性高于CT检查;经颅多普勒超声检查是监测脑血流动力学的重要方法;脑脊液检查可见压力增高,为均匀血性脑脊液。(2)辅助检查评估第二节

神经系统评估壳核出血丘脑出血第二节

神经系统评估老年人周围神经的改变表现为有髓及无髓神经纤维数量减少,轴索肿胀或萎缩,节段性脱髓鞘,亦可见有神经纤维再生和髓鞘化,50岁以后可见神经营养血管狭窄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