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崇明县陈家镇
CMS15-0308
单元
F-1(滨江
5
号)地块法定代表人:
丁明渊院长:
盛
磊技术总负责人:
张继红项目总负责人:
虞
卫建筑工程设计资格证书:
甲级A131002301上海中房建筑设计有限公司2018
年
12
月目
录Co
n
t
e
n
t
sChapterChapterChapterChapterChapter1
设计条件篇2
总体规划篇3
效果展示篇4
设计说明篇5
技术图纸篇C1hapter设计条件篇设
计
条
件
篇区位分析项目位于于上海北部的长江口,是我国的第三大岛和世界最大的河口冲击岛屿,面积约为
1200
平方公里。岛内地形平坦,河汊纵横,具有“水清、土洁、气净”的优越生态环境和丰富的滩涂、湿地、森林资源,素有上海市域“最后的净土”之称。基地位于崇明区陈家镇板块。陈家镇板块位于上海一小时经济圈内,未来北沿江高铁、轨交崇明线将设站与陈家镇,基于生态宜居的规划理念,发展潜力较大。海上桃花源崇明岛SITE设
计
条
件
篇交通分析项目位于崇明区陈家镇板块核心区,距离规划地铁站“陈家镇”站点
5km,经沪陕高速与主城区连接,至绕城高速
30km,外环
36km1、目前项目周边岛内公共交通以公交线路为主,崇明东滩
2
路
-
凯越金茂酒店站距离项目
700
米2、申崇线共有
9
条公交线路,可到达浦东区、静安区、杨浦区等3、根据崇明区
2017-2035
规划,崇明区规划建设联通市区的轨交崇明线、沪崇高速、铁路沪崇线(城际线),以及服务本区域的局域1号线4、规划轨交崇明线预计
2019
年开工,规划陈家镇站距离本项目约
5km,轨交的贯通将大大减少本项目至浦东、金桥、长兴岛等的通勤时间设
计
条
件
篇周边现状马球场
上海外国语大
社区服务中心
小学学人文学院SITE游艇码头滨江公园
金茂凯悦酒店高尔夫俱乐部设
计
条
件
篇规划要点规划范围:崇明区陈家镇CMS15-0308单元F-1(滨江5号)地块,宗地的平面界限为东至纵二河,西至规划支三路,南至规划中心河,北至揽海路。崇明冶铁材料厂25M规划条件:5M总地总面积:85590.3平方米建筑容积率:1.01建筑限高15米,沿揽海路不超过13米。保障房住宅比例5%基地总面积:85590.3平方米建筑退让揽海路道路红线25米,退让规划支三路道路红线不小于5米,其他按《上海市城市规划管理技术规定》控制。2M金茂悦公馆6M未开发用地用地红线建筑退界线C2hapter总图规划篇总
图
规
划
篇总平面图总
图
规
划
篇经
济
技
术
指
标面积备注用地面积85590.30.62总FAR总建筑面积总计容面积地上FAR78384.0152774.210.50地上计容面积42795.151746.4200.5配套居委会业委会30.3治安联防站物业管理便利店/商业商业20160.5100.03120其中物资回收站文化活动室老年康体活动室变电站50120320其中433.9510.5配电间垃圾站60.37服务站120.2541048.75住宅经适房2056.27
地面住宅5%配置38992.489979.19361.3其中计容联排住宅地下计容面积其中地下工具间非机动车库617.8地下非计容面积25609.8
含人防约1.7万其中非计容车库25609.8占地面积建筑密度绿地面积绿地率24987.27929.2%29956.635.0%总户数258联排住宅户数经适房户数23424其中总人口车位数825.6
按每户3.2人计算474
停车当量10
总停车数2%464地面无障碍车位数地下其中非机动车数178总
图
规
划
篇景观分析景观节点水轴环路景观总
图
规
划
篇场地剖面总
图
规
划
篇间距分析总
图
规
划
篇交通分析垃圾车流线日常车行流线区内消防道路城市道路地库出入口位置地面停车位置回车点总
图
规
划
篇消防分析消防道路城市道路总
图
规
划
篇人
行
流
线
分
析宅间路人行主干道地库出地面楼梯总
图
规
划
篇配套分析社区服务与会所配电站垃圾房总
图
规
划
篇户型落位150
北入户150
南入户200
北入户200
南入户经济适用房总
图
规
划
篇绿地分析总
绿
地
面
积:29956.61
平方米绿地率:35%8071.26
平方米16113.51
平方米4075.93
平方米1695.89
平方米总
图
规
划
篇景观墙分布总
图
规
划
篇地库分析标准车位子母车位小型车位总
图
规
划
篇地
库
流
线
分
析车行流线地库出入口C3hapter效果展示篇效
果
展
示
篇鸟瞰图效
果
展
示
篇低
层
住
宅
人
视
图效
果
展
示
篇低
层
住
宅
人
视
图效
果
展
示
篇配
套
用
房
人
视
图效
果
展
示
篇配
套
用
房
人
视
图效
果
展
示
篇配
套
用
房
人
视
图效
果
展
示
篇配
套
用
房
人
视
图效
果
展
示
篇配
套
用
房
人
视
图效
果
展
示
篇配
套
用
房
人
视
图C4hapter设计说明篇“崇明县陈家镇
CMS15-0308
单元
F-1(滨江
5号)地块”设计说明第一部分:建筑设计1.1
概述《城市居住地区和居住区公共服务设施设置标准》DGJ08-55-2006DGJ08-7-2014《建筑工程交通设计及停车库(场)设置标准》《上海市城市规划管理技术规定》(2011
年修改版)《汽车库、修车库、停车场设计防火规范》《民用建筑设计通则》(一)工程概况工程名称:崇明陈家镇项目总用地面积:85590.3
平方米总建筑面积:78136.22
平方米GB50067-2014GB50352-2005《建筑工程建筑面积计算规范》GB/T50353-2013DG/TJ08-205-2015DGJ08-107-2015其中:《居住建筑节能设计标准》地上计容建筑面积:
42795.15
平方米地下计容建筑面积:9979.1
平方米地下非计容建筑面积:25609.8
平方米建筑层数:地上
1~4
层,地下
1-2
层结构形式:现浇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标准》《建筑外门窗气密、水密、抗风压性能分级及检测方法》
GB/T
7106-2008现状条件项目地块位于上海市崇明区揽海路以南。基地北侧为现状揽海路,西侧为规划道路,南侧为规划河道中心河,东侧为规划河道纵二河。基地周边环境优美,水资源丰富。(二)设计依据基地内用地平坦,北侧揽海路道路标高大约为
4.5-4.7
米。《城市居住区规划设计规范》《住宅设计规范》GB50180-93(2016
年版)GB50096-2011GB503686-2005DGJ08-20-20131.2
设计理念《住宅建筑规范》本区块旨在项目整体风格为现代风格联排住宅,项目自身整体风格协调一致,上海市《住宅设计标准》《建筑设计防火规范》《无障碍设计规范》同时具有自身建筑性格和特征的精品住宅项目,并且符合崇明岛整体海岛特色及江GB50016-2014南风貌。GB50763-2012设计目标和原则:1本项目力图体现建筑优雅尊贵气质的同时,还在建筑品质和居住环境方面进一步提升和优化。为达成以上目标,设计过程中贯彻着一下设计理念和原则。1.
以“人”为本项目用地整体为南偏西约
21°,所有建筑沿此朝向展开。基地整体略呈现梯形,其中南北侧两边平行。北侧建筑控制线后退揽海路一侧红线约
25
米,其间为大量绿化带。居住者是营造过程的最终检验者,住居设计的关键在于如何把人的考虑和关怀最终转化为具体的规划与建筑设计方案,既对于生活需求和细节的考量,从而由使用与空间两个层面提升社区的整体品质。对于本项目来讲,关键在于在满足居住者生理与心理需求的同时,使景观空间与建筑环境水乳交融,营造“家”之氛围。为了延续城市肌理,形成和谐、有机的城市空间形态,打破单调的行列式住宅模式,形成安定、和谐、完整的内向式居住空间,设计中充分运用建筑形体的变化和低层建筑体量形成组团式空间。将机动车交通设置在出入口处及地下,获得完整的地面内部步行空间。建筑整体布局部分引入水体,并结合水体形成南北向及东西向轴线体系。利用通行巷道的环绕形成建筑组团及组团庭院。主要户型类型为
2
层高联排住宅,中间隔以巷道,形成连续空间。沿揽海路中部为
1-2
层的小区配套用房。基地西南角有一栋
4层高的经济适用房,其高度不超过
13
米。2.
“环境”先行“环境”是影响一个社区品质的决定性因素。本项目利用内部景观巷道和庭院两大景观要素贯穿全区,通过主次分明、动静分区的景观框架体系组织建筑外部空间,创造项目特色,提升居住空间品质。整个小区规划强化了空间的对称式布局,丰富了城市的建筑天际轮廓线,建筑获得了丰富的群体表情。3.
整体性与丰富性讲究对称与韵律的整体形象庄严大气;从居住与生活的角度,则需要丰富细腻的建筑与环境细节,从而提高居住的适应性、舒适性与社区的整体品质。4.
均好性2.道路交通体系与竖向设计、地库人防小区整体地面以步行为主,除中央一条环状的消防道路可供紧急状态消防车及急救车通行外,基地内部并无车行道路,强化了组团的围合感与私密感。。基地于北侧揽海路中间部位设置主要出入口,地下车库两条车道及少量无障碍车位均设置在此处。于西侧规划道路中部设置一次要出入口,主要供紧急状态消防车及日常垃圾车的使用。于西南角设置一次要人行出入口,主要供经适房人群日常使用。地下车库设置在基地中心区域,分整体式大地库和夹层,共两层。其中夹层为地下车库仓储,大地库为机动车停车库。其中夹层仓储层高
3
米,大地库(含人防地库)设计中力求通过交通组织和景观设置消除地块内的死角,尽可能使每处住宅都能拥有良好的环境景观条件,提高空间的价值与潜力。1.3
总平面设计根据以上的设计理念和原则,从而确定了本案的总体布局框架:1.总体布局:层高
4.45
米。地下车库设置两个双向车道的坡道出入口,两出入口起点距离约
50米。非机动车库设置在经适房地下室范围内。间距。6.小区绿化景观设计:地下车库含
16564
平方米甲类附建式六级人防,其中含还建人防
12283.99
平方米,本期建筑需建人防面积
4280.01
平方米。景观设计配合建筑风格,以庄重凝练的集合对称为主,局部辅以灵活变化,强调景观的对称性和序列感,有机组织庭院生活,凝聚住户的归属感和认同感。局部区块讲究景观层次性:第一层次为中央的大尺度庭院,移步换景的园林效果;第二层次为交流庭院,尺度宜人,是邻里交流的最佳场所。在绿化种植配置上,根据崇明当地的气候特点,体现植栽品种多样化,色彩协调并具有层次感,与建筑整体形成和谐优雅的景观氛围。绿地率达到
35%3.停车系统设计机动车停车:本项目按照用地条件要求,140
以上面积段户型
1.6
个/户;且大于140
的面积按照每
100
平米一辆执行。经适房按
0.8
个/户执行。配套设施按每
100
平米一辆执行。总停车数为
474
辆,其中,地面无障碍停车位约为
10
辆,其余
464
辆位于地下。住宅非机动车停车:设置在经适房地下范围内,
配建标准为
140
以上面积段户型0.5
个/户,经适房
1.1
个/户,配套用房
0.75
个/户。7.无障碍设计(1)道路系统的无障碍设计4.配套服务设施说明1.设计范围包括:小区路的人行道、组团路的人行道、宅间小路人行道。2.居住区各级道路的人行道纵坡不大于
2.5%,在人行步道中设置台阶,应同时设轮配套用房有物业管理、居委会、治安联防站、便利店、餐饮、物资回收站、文化活动室、老年康体活动室、垃圾房、变电站、服务站等。配套用房建成后部分交给政府,部分自持经营。椅坡道和扶手。3.人行道设置盲道,盲道位置、走向、材质、标识严格按照规范。(2)公共绿地的无障碍设计除垃圾房与变电站独立设置外,其余配套设施集中设置,位于小区主要出入口处。变电站分三处设置,1
个
K
站,两个
P
站,服务半径约
150
米。垃圾房约
60
平米位于基地西侧中部,下风向位置,单独设置出入口。5.日照间距:1.设计范围包括:中心绿化区、组团中心绿化区、儿童/老年活动场地;2.各级公共绿地的入口与道路及休息凉亭等设施的平面应平缓防滑;地面有高差时,应设路椅坡道和扶手;根据日照分析和空间尺度关系调整楼间距离,及《上海市城市规划管理技术规定》中对居住建筑及非居住建筑间距的要求,所有低多层建筑均满足
1:1.2
的日照3.在休息坐椅旁应设轮椅停留位置;4.绿地内台阶、坡道和其他无障碍设施位置提示盲道。(3)建筑物的无障碍设计良好的景观视线,提高生活舒适型。1.建筑无障碍入口室外地面坡度不大于
1:50。3.立面设计2.走道和门、电梯轿厢、候梯厅、公共卫生间等按无障碍规范设置符合无障碍要求。3.配套用房附近设置残疾人专用停车位。(一)建筑风格采用现代风格,强调现代元素。色彩上,建筑以端庄素雅的整体形象出现,以石材及金属线条为主要材料,力图展现现代建筑的简洁明快的时代感。(二)建筑细部及材料4.住宅户型有改造为无障碍户型的可能,可根据用户需要改造为无障碍住宅。1.4
建筑单体设计1.建筑布局立面细部为现代建筑风格,强调细部的谐调与比例,以及建造材料及建筑构造,运用铝合金线条来勾勒建筑细节;运用干净整洁的石材描绘大面积的墙面,并结合现代的建筑技术,满足现代化的居住和生活要求。4.竖向设计项目用地整体为南偏西
21°,所有建筑沿此朝向展开。配套建筑沿北侧揽海路居中设置。经适房为
4
层单体,位于基地西南角。垃圾房位于基地西侧中部,与住宅建筑间距大于
10
米,与变电站间距大于
6
米。主要户型以低层联排住宅为主,中间隔以
5.5
米-9
米宽的巷道,形成连续且整体的院落空间。所有院落空间设置开口,为非封闭的公共性院落。2.户型设计基地内基本平整,北侧揽海路标高大约为
4.5-4.7
米。基地内道路场地标高为5.00
米。建筑层高:本项目住宅产品分为低层联排住宅和经适房两类。其中联排住宅户型为
155
平方米及
200
平米面积段户型,约占总住宅面积的
95%;经适房为
90
平米以内户型,约占住宅面积的
5%。联排住宅底层层高为
3.6
米,二层高均为
3.0
米,地下室层高
3.0
米。门户区配套用房为单层,层高
3.6
米。变电站建筑层高按电力部分要求设置。所有建筑室内外高差均为0.45米,室内底层0.000标高相当于绝对标高5.450米。户型设计上以实用方正为主,决不产生无谓的空间浪费,强调住宅的可延续性,大部分户型都具有一定的空间自由度,留有自行改造的组合空间的余地,每户都具有良好的朝向,采光通风良好,房间大小适度,主次有分,在功能上动静分区,洁污分区,空间组织上以人为本,考虑到家用电器的摆放以及居民的生活习惯。在边套设计上强调了景观的利用和引入,采用了落地窗的设计形式,简单实用,尽可能的使每户人家都具有地下室夹层层高
3
米,大地库层高
4.45
米,覆土深度
1.5
米。中国建筑科学院
PKPM
工程部编制的“SATWE(V3.1.6)”多、高层建筑结构三维分析设计软件第二部分:结构设计一、
工程概况2.3
其它依据本地块位于上海市崇明区陈家镇。项目由多栋
2~4
层低多层住宅及配套公建组成。以上部分建筑与地下车库(地下一层)组成大底盘结构,其余楼栋均无地下室。建筑图纸及其它与本工程相关的资料、文件等。三、主要参数二、
设计依据3.1
设计使用年限、设计基准期等2.1
国家及上海市主要设计规范、规程:本工程建筑物结构设计使用年限为
50
年;各号房安全等级为二级,结构重要性系数γ0=1.0;桩基基础设计等级为甲级,地基基础设计等级为甲级。3.2
风荷载规范或文件名称规范或文件编号GB
50153-2008GB/T50083-97GB50009-2012GB/T50105-2010GB/T17742-2008GB50223-2008GB50011-2010GB50010-2010GB50007-2011GB50021-2001GB50038-2005GB50108-2008GB50017-2017JGJ94-2008《工程结构可靠性设计统一标准》《建筑结构设计术语和符号标准》《建筑结构荷载规范》按规范取用
50
年重现期的基本风压
0.55kN/㎡,地面粗糙度为
B
类。荷载体型系数、风压高度变化系数和风振系数将按有关标准考虑。3.3
地震作用《建筑结构制图标准》《中国地震烈度表》《建筑工程抗震设防分类标准》《建筑抗震设计规范》(2016年版)《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2015年版)《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1>
地震作用按抗震设防烈度为
7度,设计地震分组为第二组,设计的地震加速度值为
0.10g,场地特征周期和场地类别以地勘报告为准。<2>抗震设防类别为丙类建筑;各号房均按
A
级高度建筑确定抗震等级。<3>
抗震计算采用考虑扭转耦连作用的振型分解反应谱法,保证质量参与系数大于90%。《岩土工程勘察规范》(2009年版)《人民防空地下室设计规范》《地下工程防水技术规范》《钢结构设计标准》《建筑桩基技术规范》《高层建筑混凝土结构技术规程》《建筑抗震设计规程》(JGJ
3-2010)(DGJ08-9-2013)(DGJ08-11-2010)沪建交[2009]1243号<4>
计算地震作用时,采用的重力荷载代表值取为:100%恒载+50%活载。3.4
雪荷载《地基基础设计规范》《上海市超限高层建筑工程抗震设计指南(第
2版
)》与本设计相关的国家、行业现行规范、规程、规定。按照
GB50009-2012,上海市
50
年一遇基本雪压
0.20kPa。2.2
计算软件北京盈建科软件股份有限公司编制的盈建科建筑结构计算软件
YJK-A(1.8.3
版)本工程地下室属于超长结构,按规范应设置一定数量的伸缩缝。但由于建筑功能上的使用要求,不设置永久缝。对超长结构采取以下技术措施:<1>
分块施工3.5
主要荷载取值预留装修吊顶及功能分区及楼面用途活荷载荷载(铺面)设备管线由于施工现场基坑开挖和地面交通的需要施工必须分块实施,将大地下室分成多块,可以大大缩短地下室在一个方向上的实际施工长度,从而减小因结构超长而带来的裂缝危害。各个块内每隔
70
米左右设置施工伸缩后浇带,施工后浇带内每隔
35
米设置分仓跳打施工缝。厨房卫生间(有浴缸)阳台(人员密集情况)储藏3.02.5(3.5)2.5(3.5)5.0地砖按恒荷载考虑------------------------------------地砖按恒荷载考虑地砖按恒荷载考虑------------------------消防疏散楼梯上人屋面3.52.0<2>
改善砼材料的抗裂性能不上人屋面0.5除了用施工措施抗裂外,针对砼材料本身固有的缺陷,采用
40~60
天强度的砼,减少混凝土水化热。同时在地下室中的砼中添加建筑抗裂纤维及对抗收缩有利的砼外加剂,以提高砼自身的抗裂性,从而进一步减小砼自身伸缩引起裂缝的可能。<3>
严防干缩,加强养护设备用房10.0(按实考虑)2.0卧室、办公门厅、走廊(人员密集情况)消防车道2.51.00.535.0(单向板)20.0(双向板)1.01.00.50.5超长结构的裂缝问题,部分是由于砼在其初凝后的某个阶段水分流失过快造成干缩而引起。因此本工程在砼拆模停止浇水养护后拟及时采用砼表面封闭锁水的技术措施对易失水的外墙外侧及地下室顶板等部位进行处理。混凝土浇筑完后,采用延缓拆模时间、覆盖草包、薄膜等方法,同时定期喷水养护使砼构件表面始终处于保温状态,减少由于砼构件由于内外温差和表面干缩引起的裂缝。四、基础形式考虑场地自然地坪标高、施工可行性、实施顺序、时间周期、成本控制,基础方案选型如下:本工程拟采用预制空心方桩;地库外的主楼拟采用桩+承台基础,地下车库、配套公建及地库范围内主楼拟采用桩基柱墩加筏板基础。六、
上部结构概况6.1
低多层住宅:五、
地下室概况住宅为异形柱框架结构,现浇框架抗震等级为三级。车库上的号房部分柱子不能落地,在号房地下室夹层标高形成转换,转换梁柱按照规范采取相应加强措施。号有地下室号房地下室顶板作为上部结构嵌固面,顶板厚取为
180mm,车库地下室顶板厚取为
250mm。剪力墙厚度一般为
250~300mm。房地上部分超出规范长度的单体设抗震缝分成两个单体,保证长度不超规范限值。6.2
配套公建及地下车库:配套公建及地下车库拟采用框架结构。框架抗震等级为三级(车库在主塔楼及相关范围抗震等级同塔楼)。砼强度等级
C30~C35;剪力墙厚度一般为
200~300mm;框架柱截面尺寸一般为400~600mm。一般楼层板厚度取
120mm
,小开间厨卫及阳台板厚取
100mm,屋面、露台板厚取
130mm,大开间板厚一般按单向板
1/30
跨度、双向板
1/40
跨度的原则选取。七、
其它遇上部结构面宽、外凸、凹口等超限时,通过合理的加强措施,如设置抗震缝、伸缩缝将结构划分成若干独立结构单元、增加连接梁板等使其符合国家及地方的有关设计规范、规程之规定。第三部分:给排水设计给水系统三、一、
设计依据:1)水源:本基地由周边市政道路分别引入两路供水管,作为地块内生活、消防的用水水源。二路供水管在基地内连成
DN200
的环状供水管网;引入管管径均1、建筑等专业提供的设计资料及甲方提供的室外市政综合管线资料;2、《建筑给排水设计规范》GB50015-2003(2009
版)3、《民用建筑节水设计标准》GB50555-20104、《城镇给水排水技术规范》GB50788-20125、《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16-2014为
DN200,且市政管网的供水压力不小于
0.16Mpa。2)生活用水量:(详见附表
1)最高日用水量为
324.1m3/d,
最大时用水量为
36.6m3/h,平均时用水量20.8m3/h;(注:每户住宅平均以
3.5
人计,本基地共
258
户;)6、《消防给水及消火栓系统技术规范》GB50974-20147、《自动喷水灭火系统设计规范》GB50084-20178、《汽车库、修车库、停车场设计防火规范》GB50067-20149、《建筑灭火器配置设计规范》GB50140-200510、《民用建筑水灭火系统设计规程》DGJ08-94-200711、《绿色建筑评价标准》GB/T50378-201412、《上海市建筑节能条例》附表
1
(本基地的用水量表):用
水
量分
序类
号名
称用水量标准单位最高日最大时(M
3/h)22.3平均时(M
3/h)8.9备注(M
3/d)1住宅230
L/人.d8
L/M
2.d8
L/M
2.d931
cap1659
M
2500
M
2214.1K=
3
T=
24K=
2
T=
8K=
2
T=
10生2配套13.34.02.51.73商业0.60.4活45用67小
计绿化及道路地下一层车库小
计231.425.411.0水81.5
L/M
2.天
29957
M
22
L/M
2.次
9163
M
244.95.65.6K=
1
T=
8K=
1
T=
8918.363.32.37.92.37.9其他1013、《室外给水设计规范》
GB50013-2006合计
11
未预见水量10%
计29.53.31.91213141516合
计室内消火栓室外消火栓自动喷水小
计324.1108.0180.0108.0396.0720.136.620.854.090.0消防用水15
L/s25
L/s30
L/s54.0K=
1
T=
2K=
1
T=
290.014、《室外排水设计规范》
GB50014-2006(2016
年版)15、其他国家和上海市有关规范标准及有关部门的各项要求;二、
设计内容108.0252.0288.6108.0
K=
1
T=
1252.0总计272.83)供水方式:1.
各建筑单体的室内给水、热水、排水、雨水和消防系统的设计;2.室外消防系统及排水工程的设计;在本地块内,沿主道路边敷设市政给水干管,并连成
DN200
的环状供水管网;给水管道敷设在道路旁绿化带下,覆土深度
0.9-1.1m,如与其它管道交叉可作适当调整;给水管采用内搪水泥的球墨铸铁管,橡胶圈接口;3.
室外给水管网由专业公司负责设计,本次设计仅供参考。1-2
层商业、配套公建、2
层住宅等及地下车库,均采用市政管网直接供水;3
层及以上住宅采用生活水池和变频水泵的直接供水方式,最不利点的供水压力不小于0.10MPa,底部住户的入户压力超过
0.20MPa
时,设支管减压阀减压后供水;生活水池的蓄水量不小于(服务范围内)最高日用水量的
40%。雨水管道或河道;发生重现期不大于
3
年的暴雨时,雨水管道能够及时排除地面径流,地面不积水。4)雨水量计算:5544(P0.3-0.42)暴雨强度公式:
q=
———————————(t+10+7lgP)(0.82+0.07lgP)本基地的地下车库内设
1
座集中生活泵房,供本基地的
3
层及以上住宅使用;水泵房内每套变频供水设备的供水面积不宜大于
4
万平米,供水户数不宜大于
400
户;四、热水系统式中:q—暴雨强度(l/ha.s);1、本基地内住宅均设置机械循环的分散式太阳能热水系统,即每户各自对应
1
套太阳能热水系统;每户的太阳能集热板积约为
3.0m2,设于庭院内;加热及储热水罐(每户均为
120L)设于每户的设备平台上;每户的太阳能热水系统均采用燃气辅助加热方式,住宅每人每日(60°C)热水用量为
40(L)。P—设计重现期,取
3
年;t—降雨历时(min),取
10min;得出该项目所在区域的暴雨强度为:
354.0(l/ha.s)雨水流量公式:Q=qFΨ2、其余商业、配套公建及地下车库内,均不考虑热水系统。式中:五、排水系统:Q—雨水设计流量(l/s)采用雨、污水分流制;q—设计暴雨强度(l/ha.s)1)室内采用污、废分流,室外采用污、废水合流,雨、污分流制。室外污水收集后经格栅监测井后排至市政污水管网;地下车库地面冲洗废水和公共厨房的含油废水,均经隔油处理后排至市政污水管网;格栅井、排水检查井、给水阀门、井管道的定位及F—汇水面积(ha)Ψ—径流系数,取
0.50得出场地内雨水重现期按
3
年计算得雨水量为:1515
L/s;5)管网布置及管材标高等,待总图施工图设计时再确定。2)污水量(1)污水排出管:
拟设
2
根
De300
的污水排出管,排放至市政污水管网。雨水:
拟设
5
根
De600
的雨水排出管,排入周边河道或市政管网。(2)管材:
室外污水和雨水管均采用
HDPE
管,橡胶圈接口。本地块的生活污水排水总量为
291.7m3/d,平均时
18.7m3/h;3)雨水排放按分散、就近原则,除部分用作回用水的水源外,其余部分均排入市政(3)基础:
车型道下采用
C15
混凝土基础,其余采用砂石基础。动,并从消防水池吸水供给。初期火灾的喷淋用水由屋顶高位消防水箱内供给;六、
消防给水系统2)自动喷头的动作温度除厨房内为93°C外,其余均为68°C。商业、配套公建的每层地下车库的每个防火分区的水平总干管上,均设一组水流指示器及监控阀。在集中消防泵房的室外设置相应数量的地上式水泵接合器与室内自动喷水灭火系统相连接。湿式报警阀组设于地下车库的专用设备间或集中消防水泵房内。4、其他灭火装置1、室外消火栓给水系统室外消防管网与生活管网合用,
于室外布置消火栓及喷淋用水泵接合器及室外消火栓,室外消火栓间距
120m。距离消防水泵接合器
15
米至
40
米范围内需设室外消火栓。室内消火栓用水量为
15L/s;室外消火栓用水量为
25L/s;自动喷淋用水量为
30L/s;1)为提高初期灭火能力,按规范要求在多层住宅的公共部位和商业、配套公建及地下汽车库的室内,按轻、中危险级并以不超过最大保护距离,配置一定数量的(1A)、(2A)或(55B)级磷酸铵盐型手提式干粉灭火器,并尽量放置在消火栓组合箱内或周围的地方。2、室内消火栓给水系统本基地设
1套共用的临时高压消火栓供水系统,并在基地的最高位置设置有效容积为
18m3
的高位消防水箱;在地下车库内设集中消防泵房及一座储水量为
216
立方米的消防水池,供本地块的室内消防用水;商业、配套公建等及地下车库的室内消火栓用水由消防泵房内共用室内消火栓给水泵供给,
室内消火栓给水泵由设在消火栓泵出水干管上的压力开关或屋顶消防水箱出水管上的流量开关直接开启启动;室内消火栓系统用水由消防水泵从消防水池吸水供给,初期火灾用水由屋顶高位消防水箱内供给;室内消火栓供水管道系统均成环状布置;消火栓均设置在消防箱内,其中公建及地库的消防箱内应配置消防软管卷盘;多层建筑及车库的不小于
10
米;当室内消火栓出口处的动压大于0.5MPa
时,采用减压稳压型消火栓;在住宅、商业、配套公建及地下车库的周围,均设置相应的地面式消防水泵接合器,
服务于室内共用消火栓系统。动力篇1、设计依据(1)上海市《城市煤气、天然气管道工程技术规程》
(DBJ08-10-2004)(2)《住宅建筑规范》(3)《住宅设计标准》(4)《城镇燃气设计规范》2、设计计算流量(GB50368-2005)DGJ08-20-2013(GB50028-2006)1)本设计根据上海市标准《城市燃气、天然气管道工程技术规程》DBJ08-10-2004中的规定,
住宅每户安装一只两眼灶和一台燃气热水器,天然气计算流量为
2.4m3/h;2)本基地的总户数为
258
户,天然气最高日用量:524.2
m3/d;计算流量为:52.4m3/h;3、自动喷淋给水系统1)商业等公建及地下车库内设置自动喷水灭火系统,地库按中危险级Ⅱ级设计,
用水量30L/S;商业等公建用房按中危险级1级设计,用水量21L/S;喷淋系统用水由地下车库集中消防泵房内共用喷淋给水泵供给;喷淋给水泵由湿式报警阀组的压力开关直接启(考虑
10%的未预见量,已包含公建的用气量。)满足环卫车的进出要求。3、本项目在靠近(敷设有中压燃气管)市政道路处设箱式燃气调压站
1
座,由市政燃气中压管道接入燃气调压站,经调压减压为低压后,供应本地块的用户;(三)、卫生防疫:1、给水(1)、生活水箱及水池采用不锈钢水箱,以保证水质。(2)、餐饮、食品生产部门采取消毒,灭菌设备,保证饮食卫生。2、排水环境保护与卫生防疫篇(一)、环境保护1、污水排出的生活污水,不含有毒物质。生活污水经格栅井后排入市政管网后,排入污水处理厂,达到排放标准后排放水体。地下车库含油生活废水经隔油沉砂池处理后,由潜水排污泵提升至市政污水管网。(1)、厨房、餐厅生活水池上方不设卫生间或采用同层排水方式,无污水管穿越。(2)、生活污水、生产废水及屋面雨水系统采用分流质。(3)、生活污、废水系统设置专用通气立管。(4)、地下室废水均采用潜污泵压力排放,检修方便,避免倒流。(5)、水池溢流水管采用孔径为
10mm,孔距为
20mm,长
200mm
的花管。在花管外,用
18
目不锈钢丝网包扎。公共厨房含油废水经隔油池处理后,排入小区污水管网。2、废气车库内废气结合绿地小品排向空中。3、噪声(四)设备节能(1)、选用振动小、噪音低的水泵;(2)、设备基础采用隔震处理;为节约供水能耗,大楼生活给水系统低区考虑由城市供水管网直接供水,以充分利用市政管网的供水余能。(3)、管道与设备接口采用软接头;(4)、对产生较大噪声的机房,采用隔音门、吸声墙和吊顶;(5)、水泵房远离居住建筑;卫生洁具采用建设主管部门认可的节水型产品以节约用水。洁具配套的五金配件采用优质品牌以减少产品质量引起的漏水损耗。室外给水管材采用优质供水管材及可靠的管道连接方式以最大限度地减少因管网(受压)破损及管道接口漏水造成的水量损失。每户设计量水表。(二)、环卫1、垃圾收集方式为分散管理,集中收集。2、每幢住宅楼都有垃圾收集点,有专人收集后送小区内的垃圾站,垃圾站的位置节能专篇2、节水用水量一、节水节能本基地的生活用水节水用水量计算表1、设置水表,采用计量收费,
水表出户。用
水
量
定
用水天数
用水量(m
³)序号
用水部位
使用数量备注2、生活给水系统充分利用城市自来水压直接供水,节省能量。3、采用变频恒压供水设备,选用高效节能的泵,对水泵的密封采用机械密封。4、减少管道内阻力系数。额(d/a)平均日全年160L/cap.1住宅商业931.0cap500m2365149.054370.4天5、所有水池、水箱采用超高水位报警功能,
防止进水管阀门故障时,水池、水箱长26L/m2.天
3656L/m2.天
3653.0101095时间溢流排水。3配套公建
1659
m236506、卫生间洁具采用节水型;公共场所所有洁具采用定量冲洗、感应控制,避免接触合计16259115.4疾病传染。洁具的角阀、冲洗阀、水龙头的阀芯采用陶瓷阀芯。采用一次冲水量不大于5L
的大便器;3、节水系统7、控制超压出流。1)地下室(含车库、人防)及
1-2
层商业、住宅、配套公建等的生活给水,均由市政供水管直接供水,充分利用市政供水的压力;8、多层住宅均利用太阳能制备生活热水。二、节水专篇2)给水、热水系统供水压力大于
0.35MPa
时进行分区供水,每户的配水支管处供水压力大于
0.2MPa
时,均设支管减压阀减压后供水,控制各用水点处水压不超过0.2MPa;1、工程概况和用水水源1)本地块设有住宅、商业、配套公建、地下汽车库。本基地共有
258
户住宅,总建筑面积
78136.22
㎡;3)给水、热水采用相同供水分区,保证冷、热水供水压力的平衡。4)浇洒绿地用水均采用微喷或滴灌等节水灌溉方式;2)用水人数详见给水系统章节中的用水量表。3)用水水源为市政自来水管网,由
2
路市政管网引入
(DN200)给水管,在地块5)本基地的雨水系统采用合理规划地表与屋面雨水径流途径,降低地面径流,并与建筑专业密切配合选用透水性强的路面作法,增加雨水渗透量,降低雨水的径流系数以达到控制本基地雨水外排总量的要求;内形成DN200的上水环状管网,供基地内消防用水、生活用水等
(总表处设计低阻力倒流防止器),供水压力不小于
0.16MPa;6)通过经济技术比较,合理确定雨水集蓄及利用方案。初步方案是采用本基地内部分雨水作为回用水的水源,经收集处理后用于本基地的日常绿化浇洒、道路广场冲洗的用水;4、节水设施1)卫生器具及配件:(1)住宅采用带两档式冲水阀的
5L
水箱坐便器;(2)公共建筑卫生间的大便器、小便器均采用自闭式(公共卫生间宜采用脚踏自闭式)或感应式冲洗阀;(3)洗脸盆、洗手盆、洗涤池(盆)采用陶瓷片等密封耐用、性能优良的水嘴,公共卫生问的水龙头采用自动感应式控制;(4)所有水池、水箱采用超高水位报警功能,
防止进水管阀门故障时,水池、水箱长时间溢流排水。2)住宅、配套办公及各用水点,给水入户管上均设专用水表计量。3)绿化浇灌、道路浇洒等用水管上,同样均设专用水表计量。第四部分:电气设计--电力供配电系统1.
设计依据--照明系统1.1
国家及地方现行的有关规范、规程及相关行业标准:--防雷保护、安全措施及接地--火灾自动报警系统和消防联动控制系统--通信网络系统系统--有线电视接收系统--安全防范系统--《供配电系统设计规范》--《低压配电设计规范》--《建筑物防雷设计规范》GB50052-2009GB50054-2011GB50057-2010--《建筑物电子信息系统防雷技术规范》
GB50343-2012--《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16-2014GB50034-2013GB50116-2013--访客对讲系统--《建筑照明设计标准》3.
供电电源--《火灾自动报警系统设计规范》3.1
负荷等级--《汽车库修车库、停车场设计防火规范》
GB50067-2014消防用电设备、弱电系统用电设备、生活泵、潜水泵等为一、二级负荷,其他用电--《民用建筑电气设计规范》--《电力工程电缆设计规范》--《住宅设计标准》JGJ16-2008设备均为三级负荷。3.2
负荷计算及变配电站设置3.2.1
用电负荷GB50217-2007DGJ08-20-2013DGJ08-2048-2016DGJ08-205-2015GB50314-2015;--《民用建筑电气防火设计规程》--《居住建筑节能设计标准》--《智能建筑设计标准》住宅41136m29471m21280m2500m2100W/m2100W/m2100W/m2150W/m225
W/m27KW/个4114KW948KW128KW75KW住宅地下室配套公建会所--《上海市电力公司新建住宅区供电配套工程技术导则》
(2014
版)--《住宅小区安全技术防范系统要求》(DB31/T294-2018)1.2
相关专业提供的设计资料。车库24335m248
个608KW336KW50KW充电桩其他2.
设计范围本工程用电负荷总工作容量为
6259kW。5.2
安全措施3.2.2
根据本项目用电负荷统计,在地面设电业
K
型
10KV
变配电站一座(2X800KVA/座),在地面设电业
P
型
10KV
变配电站两座(2X800KVA/座)。3.3
计量5.2.1
为防止雷电波入侵,所有进出建筑物的电缆的金属外皮及金属管道在进出处与环型接地体联结,强、弱电竖井内的接地干线及将建筑物内各种竖向金属管道每三层与楼板钢筋作等电位连接。地下车库设置
PML1
型计量柜,公用设备及配套公建等在计量柜上设表计量,住宅5.2.2
各住宅楼雷击电磁脉冲防护等级为
C
级,各进线电源处、屋顶(室外)用电设备的分配电处、电梯设备及弱电系统的供电系统上设置电涌保护器。5.2.3
通信系统、有线电视、安全防范等弱电系统的线路经过不同防雷区设置信号电涌保护器。电表分户设在住宅外墙或设在一层公共部位。4.
供配电系统4.1
各一、二级负荷均采用双电源供电,其中重要负荷均在末端自动切换。4.2
消防电源的主干线、消防水泵、消防控制室、防烟和排烟风机、消防电梯的主干线缆及电源线路均应采用矿物绝缘类不燃性电缆,其他消防设备分支配电线路均采用阻燃低烟无卤耐火型电缆或导线,低压配电间所有出线电缆均采用低烟无卤阻燃型电缆,明敷及应急及疏散照明配电导线采用无卤低烟阻燃交联聚乙烯绝缘导线,其余配电导线采用
BV
型绝缘导线。5.2.4
中性线和保护地线(PE)在接地点后严格分开,凡正常不带电而当绝缘破坏有可能呈现电压的一切电气设备金属外壳均应可靠接地。5.2.5
设备用房、带洗浴设备的卫生间等处设局部等电位联结。5.2.6
低压配电系统接地型式采用
TN-C-S
系统。5.2.7
本工程保护接地和防雷接地采用共用接地装置,接地电阻
R≤1
欧姆。6.消防5.
防雷保护、安全措施及接地系统:5.1
防雷保护6.1
地下车库设一套火灾自动报警系统,系统采用集中报警系统,设置与城市
1195.1.1
本工程住宅楼按三类防雷建筑物设防。报警中心联网接口。5.1.2
在建筑物顶部四周装设接闪带,利用建筑物结构柱子内的主筋作引下线,利用结构基础内钢筋网作接地体。6.2
消防控制室设在地下一层,设置直通室外的安全出口,其入口处设置明显的标志;消防控制室内设火灾报警控制器、消防联动控制台、应急广播设备、中央电脑、CRT
显示器、打印机、消防专用电话总机、消防电源监控器、防火门监控器、UPS
电源设备等;消防控制室内设有直接报警的外线电话。5.1.3
设置环形接地连接体,作总等电位联结,环形接地连接体利用基础底板内主钢筋沿建筑物桩台板外圈作环形敷设,
环形接地连接线需与所经过的结构桩内两根主筋焊接,建筑物上部所有接地引下装置均与环型接地体联结。6.3
火灾自动报警系统6.3.1
地下车库设置感烟或感温火灾探测器。电源,变配电室、防排烟机房、消防控制室、通信机房等处连续供电时间不小于
180
分钟,
其余场所灯具连续供电时间不小于
60
分钟。6.3.2
各层主要出入口、疏散楼梯口及人员通道上适当位置设置手动报警按钮及消防对讲电话插口。6.10
疏散走道应急照明的地面最低照度不低于
1lx,楼梯间、前室或合用前室的应急照明的地面最低照度不低于
5lx;人员密集场所的应急照明的地面最低照度不低于
3lx;应急备用照明的照度值按不低于正常照明照度值设置。6.3.3
火灾自动报警控制器可接收感烟、感温探测器火灾报警信号及水流指示器、检修阀、湿式报警阀、手动报警按钮、消火栓按钮、排烟阀、加压阀等消防设备动作信号及消防水箱水位报警信号。7.
通信系统6.3.4
地下车库各防火分区设置火灾区域显示器。7.1
设通信机房及移动通信机房,机房设在地下室内。6.4
消防联动控制
:火灾自动报警系统报警及控制设备均设在消防控制室内;消防控制室内设置联动控制台,其控制方式分为自动\手动控制、手动专线直接控制。通过联动控制台,可实现对消火栓系统、自动喷淋系统、消防防排烟系统等的监视及控制。火灾发生时可自动切断非消防电源、打开全楼的消防声光报警器及消防广播、关闭防火卷帘门、点亮各应急照明灯、将所有电梯迫降首层。7.2
通信电缆由通信机房采用电缆沿电缆桥架或经室外埋地引至各住户。7.3
通信光纤敷设采用
FTTH
方式,光纤敷设到住宅住户信息配线箱。8.
有线电视接收系统8.1
设有线电视接收系统,有线电视机房设在地下室内。8.2
有线电视接收系统采用
860MHz
全频双向传输,用户电平要求
68±3dB。8.3
有线电视信号通过分配网络引入住宅住户信息配线箱。9.
安全防范系统6.5
在消防控制室内设置消防专用直通对讲电话总机;除在手动报警按钮上设置消防专用电话塞孔外,在变配电站、防排烟风机房、各弱电机房、电梯轿厢、管理值班室等场所还设有消防专用电话分机;消防专用电话网络为独立的消防通信系统。6.6
设防火门监控系统,疏散通道上各防火门的开启,关闭及故障状态信号反馈至设在消防控制室内的防火门监控器。9.1
安全防范系统由闭路电视监控系统、防盗报警系统、无线巡更系统等组成;本工程安防监控机房结合消防控制室统一设置;消防安保控制室预留有与外部公安部门的联网接口。6.7
设消防电源监控系统,系统能监控各消防设备电源工作状态,在电源发生过压、欠压、过流、缺相等故障时能发出报警信号。9.2
闭路电视监控系统6.8
地下车库等场所设置疏散照明和疏散指示标志。9.2.1
闭路电视监控系统采用彩色数字式摄像机,对各建筑内重要公共场所进行监控。9.2.2
系统主要监视范围包括:各出入口及收费亭、地下车库、安防监控机房、住6.9
应急照明采用专用回路双电源配电;所有应急照明灯具还设镍镉电池作为备用宅楼各单元楼的首层及地下各层出入口等重要场所。9.3
防盗报警系统配电间200lx300lx30lx6W/m28W/m21.8W/m22W/m2弱电机房9.3.1
报警主机设置在安防监控机房内,对主要的通道门、水泵房、变配电房等重要场所采用多种探测手段组成防入侵报警系统。9.3.2
住宅安装住户报警系统,其主要设备由住户报警主机、紧急报警求助按钮及幕帘红外探测器等组成。住宅地下汽车库走道,楼梯间50lx10.2
各照明均尽量采用高光效、高功率因数灯具,其中住宅走廊、楼梯等公共部位照明光源采用发光二极管。9.3.3
小区周界安装周界入侵探测装置。10.3
人员长期工作和停留的房间和场所,照明光源的显色指数不小于
80;照明设计中严格控制光污染,眩光限制等均应满足国家标准《建筑照明设计标准》GB50034-2013
的相关规定。9.4
保安巡更系统9.4.1
保安巡更系统为无线操作系统。9.4.2
在地下停车库、室外周界及主要通道设置巡更点,巡更点的安装位置及巡更路线的设置需配合本项目的保安管理确定。10.4
各处照明尽量采用节能控制方式,住宅楼除电梯厅、自行车库、汽车库外的住宅公共部位照明采用声光控节能自熄开关;室外及夜景效果灯设自动控制装置。10.5
各变电站均尽量位于负荷中心,变电站低压供电半径不大于
150
米。10.6
各
10KV
变配电站采用低压集中自动补偿方式,在变配电站低压侧设功率因数自动补偿装置,要求补偿后的变压器电源侧功率因数在
0.90
以上。10.7
采用
SC-11
型低损耗高效率的节能型变压器,变压器均采用
D,Yn11
结线组别。9.5
楼宇对讲访客系统9.5.1
住宅楼首层入口设置对讲门口机,每户一个对讲话机。9.5.2
住宅楼地下各层入口设置仅带对讲功能的门口机。9.5.3
住宅楼地下各层及底层设电动控制门。9.5.4
对讲访客系统管理机设在小区安防监控机房内,与整个可视对讲系统联网。10.
节能设计10.8
配电设计时使三相负荷尽量达到平衡;照明系统最大相负荷不超过三相负荷平均值的
115%,最小相负荷不小于三相负荷平均值的
85%。10.1
照度及照明功率密度值(LPD)标准:按现行国家标准《建筑照明设计标准》GB50034-2013
目标值执行,标准如下门厅100lx100lx3.5W/m23.5W/m2一般设备用房第五部分:暖通设计2.2.1
住宅及配套公建采用分体空调或多联机系统由小业主自理,暖通专业配合建筑专业预留空调外机平台,配合电专业预留插座,配合水专业设置冷凝水管。2.2.2
地下非机动车库的通风及排烟设计一、设计依据《建筑设计防火规范》
(GB50016-2014)(2018
年版)《汽车库、修车库、停车场设计防火规范》
(GB50067-2014)《建筑防烟排烟系统技术标准》(DB51251-2017)《民用建筑供暖通风与空气调节设计规范》
(GB50736-2012)《车库建筑设计规范》
(JGJ100-2015)2.2.3
地下汽车库通风及排烟设计2.2.4
配套公建的通风设计三、通风系统设计1.
地下汽车库按防火分区设有机械排风(兼排烟)系统
,
车库排风量按稀释
CO
浓度法及
4
次/h
的换气次数法分别计算后取大值。补风采用车道自然补风,无法自然补风的防火分区采用机械补风。《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标准》
(GB50189-2015)《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标准》
(DGJ08-107-2015)《绿色建筑评价标准》(GB/T50378-2014)2.
水泵房设有机械排风,自然进风的通风系统,换气次数按
4
次/h
设计。3.
地下非机动车库设置机械排风,排风量按照
3
次/h
设计。4.
变电站设有机械进排风系统,通风量按发热量确定。5.
配套商业的预留厨房排油烟土建条件。《公共建筑绿色设计标准》(DGJ08-2143-2014)《机动车停车场(库)环境保护设计规程》
(DGJ08-98-2014)《餐饮业油烟排放标准》(DB31/844-2014)《全国民用建筑工程设计技术措施---暖通空调动力》
(2009
版)其它一些可适用的国家及地方性规范、规定和标准等业主提供的设计要求及建筑专业提供的相关图纸和技术指标二、工程概况及设计范围6.
本项目地上房间均采用自然通风方式。7.
垃圾房设置机械排风,排风量按照
20
次/h
设计。8.
各机电、工艺用房等设机械通风系统,详见下表:房间类型配电间水泵房变电站垃圾站换气次数(次/h)2.1
工程概况:本工程总建筑面积
78136.22
平方米。包括住宅建筑(住宅建筑层数为
2-4
层的联排和经适房),住宅相关配套公建(物业管理用房、居委会、商业、老年活动室、配电室和服务站等)以及地下车库等。2.2
设计范围54按发热量确定20非机动车库汽车库341.
通风、排烟风管均采用镀锌钢板加工制作,其厚度按现行的《通风与空调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43-2016)执行。四、防排烟设计和消防措施六、节能设计1.
本项目的汽车库设机械排烟(兼排风)系统,每个防烟火分区排烟量不小于31500m3/h
设计。补风采用车道自然补风,防火分区无自然补风的设有机械补风,补风量不小于排烟时风量的
50%。1.
通风系统中的各类设备均选用效率高、能耗小的产品。2.
平时使用通风机的单位风量耗功率
Ws
均不大于
0.27。3.
地下汽车库设置
CO
探测器,与排风机联动。2.
地下汽车库防烟分区按面积不大于
2000m2。七、环保设计3.
车库排烟风机按防烟分区设置,每台风机负担一个防烟分区。4.
地下非机动车库设置机械排烟,排烟量按照
60m3/h.
m2
的指标设计,且排烟量不小于
15000m3/h,通过自行车坡道自然补风。
通风系统的噪声传播至使用房间和周围环境的噪声级符合国家现行标准的有关规定,采用措施如下:选用的风机等均为低噪声设备。
常用风机安装时,设置消声器或消防静压箱。5.
在排烟/排风风机入口的排风总管设有排烟防火阀(FDH),当烟气温度超过
280℃时能自动关闭,该阀与排烟风机连锁,当该阀关闭时,排烟风机停止运转。排烟风机能在
280℃环境条件下连续工作不少于
30min。
常用风机采取减振隔振措施。
所有通风机进出口均设非燃型软管接头。1.
地下汽车库排风经管井高出室外地面
2.5
米排放,且排风口尽量远离环境敏感目标。6.
各防烟分区中的任一处到该防烟分区最近的排烟口的水平距离不大于
30m。7.
风管穿机房墙体处设排烟防火阀或防火风口;风管管材均采用不燃材料,其耐火极限不小于
0.5h。2.
厨房排油烟系统采用厨房专用油烟净化机组对厨房油烟进行净化处理和排出,其油烟排放浓度不大于
1.0mg/m3。8.
本项目住宅楼梯间地上部位每五层设有不小于
2
m2
的有效开窗面积,且顶层设有不小于
1.0m2
的固定窗;地下楼梯间设置机械加压送风系统。9.
配套公建的封闭楼梯间的最高层设置面积不小于
1.0
㎡的可开启外窗。10.
本项目消防风机均设置在独立的风机房内。3.
垃圾房设置带电极高效过滤器(纳米光子净化)的除味吸收装置的排风系统。八、绿建设计1.
地下车库排风量大于补风量,避免污染无串入其他空间;2.
通风系统风机的单位风量耗功率均不大于
0.27;3.
住宅过渡季采用开窗方式通风降温。五、管材第六部分:消防设计外楼梯。地下室每个防火分区里不少于
2
个封闭楼梯间,楼梯间的门均为甲级一、设计依据防火门,开向疏散方向。《建筑设计防火规范》
(GB50016-2014)(2018
年版)《汽车库、修车库、停车场设计防火规范》
(GB50067-2014)《建筑防烟排烟系统技术标准》(DB51251-2017)二、
总平面消防设计四、
给水消防1、室外消火栓给水系统室外消防管网与生活管网合用,
于室外布置消火栓及喷淋用水泵接合器及室外消火栓,室外消火栓间距
120m。距离消防水泵接合器
15
米至
40
米范围内需设室外消火栓。室内消火栓用水量为
15L/s;室外消火栓用水量为
25L/s;自动喷淋用水量为
30L/s;1.
本工程为低多层住宅项目,主要建筑单体均为二层联排住宅,另有一栋经适房住宅为
4层。2层的配套建筑沿北侧揽海路居中设置。此外有垃圾房
1栋、电站
2栋,均为
1
层。2、室内消火栓给水系统本基地设
1套共用的临时高压消火栓供水系统,并在基地的最高位置设置有效容积为
18m3
的高位消防水箱;在地下车库内设集中消防泵房及一座储水量为
216
立方米的消防水池,供本地块的室内消防用水;商业、配套公建等及地下车库的室内消火栓用水由消防泵房内共用室内消火栓给水泵供给,
室内消火栓给水泵由设在消火栓泵出水干管上的压力开关或屋顶消防水箱出水管上的流量开关直接开启启动;室内消火栓系统用水由消防水泵从消防水池吸水供给,初期火灾用水由屋顶高位消防水箱内供给;室内消火栓供水管道系统均成环状布置;消火栓均设置在消防箱内,其中公建及地库的消防箱内应配置消防软管卷盘;多层建筑及车库的不小于
10
米;当室内消火栓出口处的动压大于0.5MPa
时,采用减压稳压型消火栓;在住宅、商业、配套公建及地下车库的周围,均设置相应的地面式消防水泵接合器,
服务于室内共用消火栓系统。2.
基地在北侧揽海路和西侧规划支三路设可通行消防车的出入口,内部设消防环路。消防车道宽度
4
米,转弯半径
9
米。消防车的停靠点距离低多层建筑均不超过
80米。3.
各低多层建筑的间距不小于
6
米。三、
建筑单体设计1、
防火等级:地上住宅建筑、配套建筑的耐火等级均为二级;地下室耐火等级为一级。2、
防火分区:低层住宅地上每栋为一个防火分区,面积小于
2500
平方米。地下室汽车库按小于
4000
平方米划分防火分区,设有自动报警和灭火系统,相邻防火分区以防火墙、甲级防火门、防火卷帘分隔;地下自行车库按不大于
500平方米划分防火分区。3、自动喷淋给水系统1)商业等公建及地下车库内设置自动喷水灭火系统,地库按中危险级Ⅱ级设计,
用水量30L/S;商业等公建用房按中危险级1级设计,用水量21L/S;喷淋系统用水由地下车库集中消防泵房内共用喷淋给水泵供给;喷淋给水泵由湿式报警阀组的压力开关直接启3、
安全疏散:2
层联排住宅每户设一部套内楼梯;4
层的经适房每单元设一部室动,并从消防水池吸水供给。初期火灾的喷淋用水由屋顶高位消防水箱内供给;3.3
火灾自动报警控制器可接收感烟、感温探测器火灾报警信号及水流指示器、检修阀、湿式报警阀、手动报警按钮、消火栓按钮、排烟阀、加压阀等消防设备动作信号及消防水箱水位报警信号。2)自动喷头的动作温度除厨房内为93°C外,其余均为68°C。商业、配套公建的每层地下车库的每个防火分区的水平总干管上,均设一组水流指示器及监控阀。在集中消防泵房的室外设置相应数量的地上式水泵接合器与室内自动喷水灭火系统相连接。湿式报警阀组设于地下车库的专用设备间或集中消防水泵房内。4、其他灭火装置3.4
地下车库各防火分区设置火灾区域显示器。4.
消防联动控制
:火灾自动报警系统报警及控制设备均设在消防控制室内;消防控制室内设置联动控制台,其控制方式分为自动\手动控制、手动专线直接控制。通过联动控制台,可实现对消火栓系统、自动喷淋系统、消防防排烟系统等的监视及控制。火灾发生时可自动切断非消防电源、打开全楼的消防声光报警器及消防广播、关闭防火卷帘门、点亮各应急照明灯、将所有电梯迫降首层。1)为提高初期灭火能力,按规范要求在多层住宅的公共部位和配套公建及地下汽车库的室内,按轻、中危险级并以不超过最大保护距离,配置一定数量的(1A)、(2A)或(55B)级磷酸铵盐型手提式干粉灭火器,并尽量放置在消火栓组合箱内或周围的地方。5.
在消防控制室内设置消防专用直通对讲电话总机;除在手动报警按钮上设置消防专用电话塞孔外,在变配电站、防排烟风机房、各弱电机房、电梯轿厢、管理值班室等场所还设有消防专用电话分机;消防专用电话网络为独立的消防通信系统。6.
设防火门监控系统,疏散通道上各防火门的开启,关闭及故障状态信号反馈至设在消防控制室内的防火门监控器。五、
电气消防1.
地下车库设一套火灾自动报警系统,系统采用集中报警系统,设置与城市
119报警中心联网接口。2.
消防控制室设在地下一层,设置直通室外的安全出口,其入口处设置明显的标志;消防控制室内设火灾报警控制器、消防联动控制台、应急广播设备、中央电脑、CRT
显示器、打印机、消防专用电话总机、消防电源监控器、防火门监控器、UPS
电源设备等;消防控制室内设有直接报警的外线电话。7.
设消防电源监控系统,系统能监控各消防设备电源工作状态,在电源发生过压、欠压、过流、缺相等故障时能发出报警信号。8.
地下车库等场所设置疏散照明和疏散指示标志。3.
火灾自动报警系统9.
应急照明采用专用回路双电源配电;所有应急照明灯具还设镍镉电池作为备用电源,变配电室、防排烟机房、消防控制室、通信机房等处连续供电时间不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GB/T 25246-2025畜禽粪肥还田技术规范
- 2025年常德c1货运从业资格证考试内容
- 儿童桌子采购合同范本
- 乡镇饭店转让合同范本
- 公司房租转租合同范本
- 仓库装修合同范本版
- 上海厂房出售合同范本
- 茶器定制合同范本
- 中标咨询合同范本
- 农村订购混泥土合同范本
- 知识图谱可视化-Neo4j(windows)
- 尾矿库安全检查表
- 光伏电站作业危险点分析及预控措施手册
- 2021年深圳实验学校初中部七年级入学分班考试数学试卷及答案解析
- 水文流量测验
- 合作共赢商务合作PPT模板(基础教育)
- 铝的阳极氧化和着色
- (新版)传染病防治监督试题库(含答案)
- 信用社(银行)清产核资实施方案
- 模板拉杆加固计算
- 市场营销》教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