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春初中历史七年级下册课时练习 第7课 辽、西夏与北宋的并立_第1页
2025年春初中历史七年级下册课时练习 第7课 辽、西夏与北宋的并立_第2页
2025年春初中历史七年级下册课时练习 第7课 辽、西夏与北宋的并立_第3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7课辽、西夏与北宋的并立一、选择题1.下图中的文字为契丹文字。它由几个音符叠成契丹语的一个音级,在形体上仿汉字合成一个方块字。这说明契丹族和中原民族之间存在()A.政治对立 B.文化交流C.经济往来 D.军事冲突2.1040年,范仲淹因直谏触怒皇帝,被贬到陕西地区,参与宋朝西北边防事务。他当时的军事对手是()A.契丹 B.大夏 C.大金 D.蒙古3.契丹是我国北方古老的民族之一。契丹人过着逐水草而居的游牧生活:“行营到处即为家,一卓穹庐数乘车。千里山川无土著,四时畋猎是生涯。”下列哪一政权是由契丹人建立的()A.西夏 B.辽 C.金 D.元4.下列古钱币的形制与铸币文字蕴含着丰富的历史信息。这最适合用来研究,中国古代()A.民族交融的加强 B.冶铁技术的进步C.抑商政策的演变 D.征税方式的变化二、非选择题5.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大一统”思想源远流长……汉代的“大一统”思想包含两方面的意义,其一是统一思想,建立国家意识形态,通过文化的一统实现政治的一统;其二是维护中华民族领土的统一,通过地域的一统实现民族的一统……都是形成共同民族认同的重要前提。中学历史教学园地版权所有——摘编自刘文剑《“大一统”思想发微》材料二(1)据材料一,概括汉代的“大一统”思想包含的内容。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汉武帝时期实现“文化的一统”的做法。(2)图片往往蕴含着丰富的历史内涵。依据材料二,按要求完成以下问题:①图片从不同方面印证了我国古代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发展状况。其中,体现辽宋夏金元时期民族交融的有___________和__________。印证清朝时期我国统一多民族国家得到巩固的有__________和__________。(填写字母即可)②仿照示例,写出图片F所示内容的历史内涵。示例:图片所示的“秦朝的政治建制示意图”,既能反映当时的政治建制状况,也能反映当时中央集权制度的创立。(3)综合上述材料,简析我国古代统一多民族国家不断巩固和发展的原因。

参考答案1234BBBA5.【答案】(1)内容:统一思想,建立国家意识形态;维护中华民族领土的统一。做法:“罢黜百家,尊崇儒术”(“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兴办太学等。(2)①体现辽宋夏金元时期民族交融:AE印证清朝时期我国统一多民族国家得到巩固:CD②图片F所示的《步辇图》既能反映唐朝的绘画成就,也能反映唐朝的民族交融。(3)原因:“大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