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三单元写作《学习描写景物》教学设计2024-2025学年统编版语文八年级上册课题:科目:班级:课时:计划1课时教师:单位:一、教学内容分析1.本节课的主要教学内容:统编版语文八年级上册第三单元写作《学习描写景物》。
2.教学内容与学生已有知识的联系:本节课将引导学生回顾之前学过的景物描写方法,结合实际生活场景,学习如何运用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对景物进行生动细致的描写。这将有助于学生提升写作技巧,丰富作文内容。二、核心素养目标分析本节课旨在培养学生语文核心素养,具体目标如下:1.提升学生的观察力和想象力,增强对自然和生活的敏感度;2.培养学生运用多种修辞手法进行景物描写的技能,提高语言表达的准确性和生动性;3.增强学生的审美能力和文学鉴赏力,培养学生对美好事物的感知和表达能力;4.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合作探究的学习习惯,提高写作的自信心和积极性。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教学重点,
①学会运用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对景物进行描写,使景物形象生动。
②理解并掌握景物描写的顺序,能够按照空间、时间或情感逻辑进行合理布局。
③通过阅读和分析优秀作品,学习借鉴他人的写作技巧,提高自己的写作水平。
2.教学难点,
①如何在有限的篇幅内,通过细致的描写展现出景物的特征和美感。
②如何将个人的情感和体验融入景物描写中,使作品更具感染力。
③学生在面对复杂场景时,如何选择合适的描写角度和修辞手法,避免描写单一、乏味。
④如何引导学生进行有效的景物观察和思考,激发学生的创作灵感。四、教学方法与手段教学方法:
1.讲授法:通过教师的讲解,引导学生理解景物描写的理论知识和技巧。
2.讨论法:组织学生分组讨论,分享对景物描写的不同看法和写作经验,促进思维碰撞。
3.实践法:布置写作任务,让学生实地观察景物,并尝试运用所学技巧进行描写。
教学手段:
1.多媒体展示:利用图片、视频等多媒体资源,直观展示不同景物的特点,激发学生兴趣。
2.教学软件辅助:运用写作软件或在线平台,提供写作指导和反馈,提高写作效率。
3.互动式教学:通过在线问答、实时评价等方式,增强课堂互动,提高学生的参与度。五、教学过程设计导入环节:
1.创设情境:播放一段自然风光的视频,引导学生观察并思考:“你们在观看这段视频时,有哪些感受?请尝试用一句话描述你看到的景象。”(用时5分钟)
2.提出问题:结合视频内容,提出问题:“如何将你所看到的景象用文字描绘出来?描写景物需要注意哪些方面?”(用时3分钟)
讲授新课:
1.教师讲解景物描写的理论基础,如观察方法、修辞手法、描写顺序等。(用时10分钟)
2.举例分析优秀景物描写片段,引导学生学习借鉴。(用时5分钟)
3.分组讨论:将学生分成小组,讨论如何运用所学知识进行景物描写,并选出代表进行分享。(用时10分钟)
巩固练习:
1.学生根据所学知识,尝试独立完成一篇景物描写练习。(用时10分钟)
2.教师巡视指导,解答学生在写作过程中遇到的问题。(用时5分钟)
3.学生展示自己的作品,教师点评并给予指导。(用时10分钟)
课堂提问:
1.提问:“在景物描写中,如何运用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用时3分钟)
2.提问:“如何合理安排景物描写的顺序?”(用时3分钟)
3.提问:“如何将个人情感融入景物描写中?”(用时3分钟)
师生互动环节:
1.教师提问:“你们认为哪些景物最适合进行描写?”(用时3分钟)
2.学生分享自己的看法,教师总结并引导学生深入思考。(用时5分钟)
3.教师提出一个具体的景物描写任务,要求学生现场进行创作。(用时5分钟)
教学创新:
1.利用多媒体展示不同季节、不同地点的景物,让学生感受景物描写的丰富性。(用时3分钟)
2.邀请校外摄影爱好者分享摄影技巧,启发学生在写作中运用视觉元素。(用时5分钟)
教学双边互动:
1.教师通过提问、点评等方式,引导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活动。(用时5分钟)
2.学生在分享作品、讨论问题时,积极表达自己的观点。(用时5分钟)
1.教师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强调景物描写的要点。(用时3分钟)
2.布置课后作业,要求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进行创作。(用时3分钟)
总用时:45分钟六、拓展与延伸1.提供与本节课内容相关的拓展阅读材料:
-《庐山谣》:唐代诗人白居易的《庐山谣》是一篇描写庐山风光的名篇,学生可以通过阅读这首诗,学习如何通过诗句描绘山川景物的特点和意境。
-《春江花月夜》:唐代诗人张若虚的《春江花月夜》描绘了春江月夜的美丽景色,学生可以从中学习如何运用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来增强景物描写的生动性和感染力。
-《登高》:唐代诗人杜甫的《登高》通过描绘登高所见之景,表达了诗人的忧国忧民之情,学生可以分析诗中景物描写与情感表达的关系。
2.鼓励学生进行课后自主学习和探究:
-学生可以选取自己感兴趣的景物,如家乡的山水、校园的四季变化等,进行实地观察和写作练习。
-鼓励学生阅读更多描写自然景物的文学作品,如《红楼梦》中的大观园描写、《水浒传》中的梁山好汉描写等,学习不同作家对景物的描写手法。
-组织学生参与“我的家乡美景”征文活动,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结合个人情感,创作一篇描写家乡美景的作文。
-推荐学生观看自然纪录片,如《舌尖上的中国》中的美食与自然景观的结合,让学生从视觉和味觉的角度体验自然之美,激发写作灵感。
-通过互联网资源,如在线博物馆、自然保护区的介绍等,拓宽学生的视野,了解不同地区的自然景观和生态环境。
3.结合教材知识点,进行综合实践活动:
-组织学生进行“校园植物志”编写活动,让学生通过观察、记录和描绘校园内的植物,提高对自然环境的认识。
-开展“环保小使者”活动,鼓励学生关注环境保护,以景物描写的方式呼吁大家保护自然。
-结合地理学科,让学生了解不同地区的气候特点,分析这些特点对当地景物描写的影响。七、反思改进措施反思改进措施(一)教学特色创新
1.创设情境导入:在导入环节,我尝试通过播放自然风光视频和提出开放式问题,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让他们在轻松愉快的环境中进入学习状态。
2.小组合作学习:在巩固练习环节,我采用了小组讨论的方式,让学生在交流中学习,这不仅提高了他们的合作能力,也让他们在讨论中深化了对景物描写技巧的理解。
反思改进措施(二)存在主要问题
1.教学互动不足:在课堂提问环节,我发现部分学生参与度不高,回答问题的时候有些拘谨,这可能是因为我对课堂氛围的营造还不够,需要更多鼓励和支持。
2.学生写作个性化不足:在写作练习中,我发现学生的描写比较单一,缺乏个性化的表达,这可能是因为我对写作技巧的讲解还不够深入,或者是对学生的写作指导不够细致。
3.评价方式单一:在教学评价方面,我主要依赖学生的作文和课堂表现,缺乏多元化的评价方式,这可能会限制学生对写作的全面认识和发展。
反思改进措施(三)
1.丰富课堂互动:为了提高学生的参与度,我计划在课堂上更多地进行分组讨论和角色扮演,让学生在互动中学习,同时加强对学生的鼓励和肯定,创造一个更加开放和包容的课堂氛围。
2.加强写作个性化指导:在今后的教学中,我将更加注重培养学生的个性化表达,通过个别辅导和写作工作坊的形式,帮助学生找到自己的写作风格和兴趣点。
3.多元化评价方式:我将尝试引入学生互评、自我评价等多种评价方式,让学生在评价中反思自己的写作,同时也学会欣赏和评价他人的作品,从而促进他们的全面发展。八、板书设计①景物描写概述
-景物描写的定义
-景物描写的目的
-景物描写的作用
②观察与感受
-观察方法:视觉、听觉、嗅觉、触觉、味觉
-感受表达:情感、意境、氛围
③描写方法
①空间顺序:远近、高低、前后
②时间顺序:晨昏、四季、日夜
③情感逻辑:情感变化、心情体验
④修辞手法
①比喻:将甲事物比作乙事物
②拟人:赋予事物人的情感、行为
③排比:结构相同或相似,语气一致的句子成串排列
④对比:将两个相反、相对的事物或同一事物相反、相对的两个方面放在一起
⑤设问:自问自答,引发读者思考
⑤语言表达
-生动形象:运用修辞手法,使描写更加形象
-准确简洁:用词准确,句子简洁明了
-情感真挚:表达真挚的情感,感染读者
⑥写作步骤
①观察与感受
②确定描写内容
③选择描写方法
④修辞手法的运用
⑤语言表达
⑥撰写成文课后拓展1.拓展内容:
-阅读材料:《荷塘月色》朱自清
学生可以通过阅读朱自清的《荷塘月色》,学习作者如何运用细腻的笔触描绘荷塘月夜的景色,以及如何将个人情感融入景物描写中。
-视频资源:《中国最美的自然景观》系列视频
观看这些视频,学生可以直观地感受中国不同自然景观的魅力,激发他们对景物描写的兴趣,并从中学习如何捕捉景物的特点。
2.拓展要求:
-阅读朱自清的《荷塘月色》,尝试分析作者在描写中运用了哪些修辞手法,以及这些手法如何增强了景物的表现力。
-观看《中国最美的自然景观》系列视频后,选择一个自己感兴趣的景观,尝试用文字进行描述,注意运用本节课所学的描写技巧。
-学生可以组建学习小组,共同讨论和分析阅读材料和视频中的景物描写,分享各自的见解和感受。
-鼓励学生将个人观察到的景物,如校园的某个角落、家乡的某个景点等,进行写作练习,并尝试在班级内进行分享。
-教师可以提供一些景物描写的范文,供学生参考,并解答学生在阅读和写作过程中遇到的问题。
-学生可以尝试创作一首以自然景观为主题的诗歌,结合自己的情感体验,表达对大自然的热爱和敬畏。
-鼓励学生参与户外活动,如徒步、野营等,亲身体验自然之美,并将这些体验转化为文字,丰富自己的写作素材。
-学生可以尝试将景物描写与绘画、摄影等其他艺术形式结合,通过多种方式表达对自然景观的理解和感受。
-教师可以组织学生进行一次“我的家乡美景”摄影比赛,鼓励学生用镜头捕捉家乡的美,并通过文字进行描述,增强学生的观察力和表达能力。作业布置与反馈作业布置:
1.课后阅读《荷塘月色》,选择文中的一段景物描写进行赏析,分析作者运用的修辞手法及其效果,并撰写一篇不少于300字的读书笔记。
2.观看《中国最美的自然景观》系列视频,挑选一个景观,尝试用文字进行描述,注意运用本节课所学的描写方法,如空间顺序、时间顺序、情感逻辑等,字数不少于400字。
3.选择一个自己熟悉的自然场景,如公园、花园或家乡的某个角落,进行观察和描写,要求运用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使描写生动形象,字数不少于500字。
作业反馈:
1.对学生的作业进行批改,重点关注学生是否掌握了本节课的教学内容,如景物描写的顺序、修辞手法的运用等。
2.对学生的阅读笔记进行评价,检查学生是否能够理解并分析作者的写作技巧,以及是否能够将所学知识应用于自己的写作中。
3.对学生的描写作业进行批改,关注学生的描写是否细致、生动,修辞手法的运用是否恰当,以及是否有自己的独特见解。
4.及时给予学生反馈,对于作业中的优点给予肯定,对于存在的问题提出具体的改进建议,如:
-对于景物描写不够细致的学生,建议他们加强观察,注意细节的捕捉。
-对于修辞手法运用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防水修缮合同范本
- 借款融资居间服务合同范本
- 加梯安装合同范例
- 医生技术股协议合同范本
- 单位灯具购买合同范本
- 修车合同范本模板
- 农村建房买房合同范本
- 农村猪场合同范本
- 人事专员劳务合同范本
- 劳务供销合同范例
- 销售人员商务礼仪培训通用课件
- 全国各省(直辖市、自治区)市(自治州、地区)县(县级市)区名称一览表
- 大学美育导引 课件 第五章 体验人生在世-戏剧
- 大学美育导引 课件 第六章 沉浸光影世界-电影
- 化学品危险物质替代技术
- 医院收费价格注意培训课件
- 临港产业基地污水处理厂提标改造工程设备及安装工程招投标书范本
- 中小学校课外读物负面清单管理措施
- 高精度卫星定位授时系统
- 中医学教学课件经络与穴位
- 第1课+古代亚非【中职专用】《世界历史》(高教版2023基础模块)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