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14内能、核能、能量转化与守恒(真题过关检测)-中考科学一轮复习(浙江专用)(解析版)_第1页
专题14内能、核能、能量转化与守恒(真题过关检测)-中考科学一轮复习(浙江专用)(解析版)_第2页
专题14内能、核能、能量转化与守恒(真题过关检测)-中考科学一轮复习(浙江专用)(解析版)_第3页
专题14内能、核能、能量转化与守恒(真题过关检测)-中考科学一轮复习(浙江专用)(解析版)_第4页
专题14内能、核能、能量转化与守恒(真题过关检测)-中考科学一轮复习(浙江专用)(解析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专题14内能、核能、能量转化与守恒(真题过关检测)(总分:100分考试时间60分钟)(评分细则:选择题每题2分,填空题每空1分,探究题每空2分,解答题每空2分)一、选择题(共16题;共32分)1.(2020·衢州)将冰块放在泡沫箱中可制成简易“冰箱”,把一瓶饮料放入“冰箱”后,冰块和饮料的温度随时间变化的曲线如图所示,在两物体温度达到相同之前,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甲是冰块 B.乙吸收热量 C.甲内能增加 D.乙内能减少【答案】B【解析】饮料原来的温度高,放出热量,降低温度,因此甲是饮料;冰块原来的温度低,吸收热量,升高温度,因此乙是冰块,故A错误;

乙是冰块,吸收热量,故B正确;

甲是饮料,放出热量,内能减少,故C错误;

乙吸收热量,内能增多,故D错误。故选B。2.(2020·衢州)下列用电器把电能主要转化为机械能的是()A.电风扇 B.电灯 C.电饭煲 D.电熨斗【答案】A【解析】电风扇的主要结构为电动机,而电动机旋转时将电能转化为机械能,故A符合题意;

电灯主要将电能转化为光能,故B不合题意;

电饭煲和电熨斗,将电能转化为内能,故C、D不合题意。故选A。3.如图表示用中子轰击铀-235原子核产生氪核和钡核的模型。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该模型表示的是核聚变B.该反应产生的中子可继续轰击其他铀核形成链式反应C.该反应不会产生放射性物质D.不能用该反应获得能量的方式来发电【答案】B【解析】A.根据图片可知,中子轰击重原子核,然后分解为质量较小的轻核,所以该模型表示的是核裂变,故A错误;

B.该反应产生的中子仍然具有很多能量,可继续轰击其他铀核形成链式反应,故B正确;

C.该反应肯定会产生放射性物质,故C错误;

D.可用该反应中的可控核裂变获得能量的方式来发电,故D错误。故选B。4.(2019·宁波)下列都是教材中的实验,其中为了说明“对物体做功,物体内能增加”的是()A.图甲:手帕摩擦塑料丝后,塑料丝散开B.图乙:缝衣针与磁铁摩擦后,有了磁性C.图丙:加热后,水蒸气把木塞冲出试管D.图丁:迅速下压活塞后,浸过乙醚的棉花燃烧【答案】D【解析】A.图甲:手帕摩擦塑料丝后,塑料丝散开,说明同种电荷相互排斥,故A不合题意;

B.图乙:缝衣针与磁铁摩擦后,有了磁性,这是磁化现象,故B不合题意;

C.图丙:加热后,水蒸气把木塞冲出试管,这是水蒸气对外界做功,内能减少,故C不合题意;

D.图丁:迅速下压活塞后,活塞对里面的空气做功,使乙醚的内能增加,导致浸过乙醚的棉花燃烧,这说明外界对物体做功,物体内能增加,故D符合题意;故选D。5.(2022·宁波)如图是某网友在四月拍摄的某地雪景:积雪初融后,在某停车场上出现了一个个“雪馒头”,甚为奇特。雪堆正下方是方形地砖,每块方形地砖周围是条形砖。气象专家调研发现:四周条形砖比中间方形地砖具有更好的导热性和渗水性。关于形成“雪馒头”景观的解释肯定不合理的是()​​A.空气温度较低是“雪馒头”得以保留的原因之一B.方形地砖导热性差是形成“雪馒头”景观的原因之一C.太阳辐射导效条形砖上方的雪比方形地砖上方的雪更易熔化D.地表热量易通过条形砖及四周缝隙传递,使条形砖上的雪更易熔化【答案】C【解析】根据专家的调研发现:四周条形砖比中间方形地砖具有更好的导热性和渗水性。可知,在太阳的照射下,条形砖由于导热性好,所以吸收太阳辐射的热量后温度升高,再将热量传递给上方的雪,所以雪熔化的快。而中间方形砖由于导性性差太阳照射下热量吸收少所以雪熔化速度慢。所以C选项正确。故答案为:C6.(2022·萧山模拟)我们在学习科学的过程中学到了许多科学方法,如模型法、模拟法、类比法、放大法、科学假说等。下列事例中使用了转化法思路进行研究的是()A.研究声波、电磁波时将声波、电磁波与水波进行联系B.用空气和二氧化氮的扩散实验探究分子不停地运动C.根据宇宙天体都在互相远离的现象提出宇宙大爆炸理论D.燃烧食物,通过受热后水温变化来比较不同食物的热量价【答案】D【解析】A.与水波进行联系为类比法;

B.用空气和二氧化氮的扩散实验探究分子不停地运动为放大法;

C.根据宇宙天体都在互相远离的现象提出宇宙大爆炸理论属于科学假说;

D.通过水温变化判断热量价,为转化法。故答案为:D7.(2023·衢州)下图所示的实验,其改变内能方法与另外三种不同的是()A.水被加热时,内能增大B.空气被压缩时,内能增大C.水蒸气推动塞子冲出时,内能减少D.内燃机压缩冲程【答案】A【解析】A.水被加热时,内能增大,即通过热传递的方式将火焰的内能转移到水中;

B.空气被压缩时,通过做功的方式将机械能转化为内能,则内能增大;

C.水蒸气推动塞子冲出时,通过做功的方向将内能转化为机械能,则内能减少;

D.内燃机压缩冲程中,通过做功的方式将机械能转化为内能。

则与其它三个内能改变方法不同的是A。故选A。8.(2023九下·永康模拟)如图所示,某同学用注射器疏通篮球的气门芯,把针头插入篮球中,发现注射器活塞自动弹出,飞出一段距离。有关说法正确的是()A.该过程中活塞的机械能守恒B.活塞在飞行过程中受到篮球的推力C.该过程中篮球内气体内能增加D.活塞弹出是因为篮球内气压大于外界气压【答案】D【解析】A.活塞在运动过程中存在摩擦,因此存在摩擦力做功,活塞的机械能不守恒。故选项错误。B.活塞飞行过程中受到了重力和空气阻力,并没有受到篮球的推力。故选项错误。C.注射器活塞自动弹出,说明篮球内气体对活塞做功,气体的内能减少。故选项错误。D.活塞弹出是因为篮球内气压大于外界气压,故选项正确。故答案为:D。9.(2023九下·永康模拟)2023年3月31日,我国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使用长征四号丙运载火箭成功将遥感三十四号04星发射升空,卫星顺利进入预定轨道,发射任务获得圆满成功。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喷出气体对火箭的作用力与火箭对喷出气体的作用力是一对相互作用力B.火箭在加速上升过程中仍然具有惯性C.以发射架为参照物,运载火箭是运动的D.火箭上升过程中,燃料的化学能全部转化为火箭的机械能【答案】D【解析】A.喷出气体对火箭的作用力作用在火箭上,方向向上;火箭对喷出气体的作用力作用在喷出的气体上,方向向下,这两个力属于一对相互作用力,故选项正确,不符合题意。B.一切物体都具有惯性,故选项正确,不符合题意。C.以发射架为参照物,火箭和发射架之间的相对位置发生了变化,因此火箭是运动的,故选项正确,不符合题意。D.火箭上升过程中,火箭的燃料燃烧将部分化学能转化为内能,再将部分内能转化为火箭的机械能,不是全部转化,故D错误,符合题意。故答案为:D。10.(2023·杭州模拟)关于内能,有以下四个观点,你认为正确的是()①热机在做功冲程中内能转化为机械能②物体温度越低,内能越小,所以0℃的物体没有内能③两物体相互接触时,热量总是从内能大的物体转移到内能小的物体④改变物体内能的方法有很多,但本质上只有做功和热传递两种方式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答案】C【解析】①热机在做功冲程中内能转化为机械能,故①正确;

②物体温度越低,内能越小,所以0℃的物体有内能,但是内能较少,故②错误;

③两物体相互接触时,热量总是从温度高的物体转移到温度低的物体,故③错误;

④改变物体内能的方法有很多,但本质上只有做功和热传递两种方式,故④正确。

那么正确的是①④。故选C。11.(2023·永嘉模拟)如图为桌球运动员击打白球后,白球撞击黑球的运动轨迹图,其中乙和丁点为两球撞击后的瞬间,最终分别停留在丙点和戊点。假设黑白两球完全一样,桌面粗糙程度相同。下列有关不同点对应小球机械能大小关系错误的是()A.乙>丁 B.乙>丙 C.甲>乙+丁 D.丙=戊【答案】C【解析】A.乙处的白球撞击黑球后,黑球运动,白球继续运动到丙停下来,则乙处白球的能量=丁处黑球的能量+乙球剩余的能量,因此小球的机械能乙>丁,故A正确不合题意;

B.白球从乙到丙时,要克服摩擦做功,将机械能转换为内能,因此机械能乙>丙,故B正确不合题意;

C.白球从甲到乙时,要克服摩擦做功,将机械能转换为内能,则甲的机械能=乙的机械能+摩擦做功。而丁的机械能由乙转化而来,因此丁的机械能肯定小于乙,但是可能大于从甲到乙的摩擦做功,因此机械能可能甲<乙+丁,故C错误符合题意;

D.小球在丙和戊位置时都静止下来,机械能都为零,故D正确不合题意。故选C。12.(2023·衢州)自2022年秋季开始,劳动课成为中小学的一门独立课程。课程要求学生要学会做一些家常菜,如番茄炒蛋。关于炒菜过程中涉及到的知识,下列判断错误的是()A.切西红柿的锋利刀刃可以增大压强B.用铁锅炒菜是因为铁的比热容大C.天然气燃烧时将化学能转化为内能D.炒菜过程中鸡蛋的内能变大【答案】B【解析】A.切西红柿时,锋利的刀刃通过减小受力面积方式增大压强,故A正确不合题意;

B.用铁锅炒菜是因为铁的导热能力强且比热容小,故B错误符合题意;

C.天然气燃烧是化学能转化为内能的过程,故C正确不合题意;

D.炒菜过程中,鸡蛋吸热增加了内能,故D正确不合题意。故选B。13.(2021·金华)为了比较甲、乙两种液体的比热容,晓明进行了如下的实验:用两个完全相同的酒精灯,同时给质量和初温都相同的甲、乙两种液体加热,其他条件相同,分别记录加热的时间和对应的温度,根据记录的数据作出了两种液体的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像,如图所示。下列结论中错误的是()A.加热相同的时间,甲升高的温度高,则甲吸收的热量多B.加热相同的时间,甲升高的温度高,则甲的比热容比乙小C.要使甲、乙升高相同的温度,应给乙加热更长的时间,这说明了乙的吸热能力强D.若已知甲的比热容是1.8×103J/(Kg·℃),则乙的比热容是2.4×103J/(Kg·℃)【答案】A【解析】A.用两个完全相同的酒精灯对液体加热,在相等时间内液体吸收的热量相等,故A错误符合题意;

B.加热相同的时间时,甲、乙吸收的热量相等,根据Q吸=cm(t-t0)可知,甲升高的温度高一些,说明甲的吸热能力小,即甲的比热容较小,故B正确不合题意;

C.由图示图象可知,甲和乙升都升高30℃,温度升到40℃,甲需要的时间是3min,乙需要的时间是4min,即乙需要更长的加热时间,也就是乙吸收更多的热量,这说明了乙的吸热能力强一些,故C正确不合题意;

D.由图示图象可知,用相同的酒精灯加热4min,甲和乙吸收的热量就是相同的,

甲的温度变化值为50℃-10℃=40℃,乙的温度变化值为40℃-10℃=30℃,

由Q吸=cm(t-t0)得:c甲mΔt甲=c乙mΔt乙,

c甲Δt甲=c乙Δt乙,

1.8×103J/(kg•℃)×40℃=c乙×30℃;

解得:c乙=2.4×103J/(kg•℃),故D正确不合题意。故选A。14.(2023·舟山模拟)为全力打造“西湖蓝”,杭州对环境进行了全面整治,如:大力推广使用各类清洁能源、新能源等。目前杭州纯电动公交已占运营车辆的90%左右。下列有关叙述合理的是()A.电能、核能、汽油属于新能源B.用汽油做燃料的汽车排出的废气主要对人体消化道造成严重影响C.大量使用纯电动公交可以减少尾气排放D.纯电动公交在充电过程中将化学能转化为电能【答案】C【解析】A.核能属于新能源,电能和汽油不属于新能源,A错误;

B.用汽油做燃料的汽车排出的废气主要对人体呼吸道造成严重影响,B错误;

C.大量使用纯电动公交可以减少尾气排放,正确;

D.纯电动公交在充电过程中将电能转化为化学能,D错误;故答案为:C.15.(2022·衢州)在社会实践活动中,小温制作了一道糖醋排骨,对烹饪过程中出现的现象解释正确的是()A.锅铲翻动排骨主要目的是通过做功使排骨的内能增加B.排骨上方的“白汽”是水蒸气C.收汁时用锅铲不停搅动,使汤汁受热均匀D.爆炒排骨不盖锅盖有利于减小醋和水的蒸发【答案】C【解析】A.锅铲翻动排骨主要目的是通过热传递使排骨的内能增加,故A错误;

B.排骨上方的“白汽”是水蒸气放热液化而成的小水珠,故B错误;

C.收汁时用锅铲不停搅动,使汤汁受热均匀,故C正确;

D.爆炒排骨不盖锅盖有利于增大醋和水的蒸发,故D错误。故选C。16.(2021·嘉兴模拟)如图所示为我国运动员在2022年第24届冬奥会上参加不同比赛项目时顽强拼搏的英姿。关于这些项目中的情景,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A.跳台滑雪运动员在空中继续滑行是由于具有惯性B.运动员“驾驶”钢架雪车滑行的过程中,运动员相对于雪车是静止的C.在粗糙程度均匀的冰面上,撤去球杆对冰球的推力、冰球在继续运动过程中所受摩擦力大小不变D.运动员将冰壶推出后,因为人不再对冰壶做功,冰壶的机械能保持不变【答案】D【解析】A.跳台滑雪运动员在空中继续滑行是由于具有惯性,故A正确不合题意;

B.运动员“驾驶”钢架雪车滑行的过程中,运动员相对于雪车的位置保持不变,因此是静止的,故B正确不合题意;

C.在粗糙程度均匀的冰面上,撤去球杆对冰球的推力、冰球在继续运动过程中,对冰面的压力和接触面的粗糙程度不变,因此它受到的摩擦力不变,故C正确不合题意;

D.运动员将冰壶推出后,人不再对冰壶做功,但是冰壶与地面摩擦,将机械能转化为内能,即机械能减小,故D错误符合题意。故选D。二、填空题(共8题;共24分)17.(2023·湖州)新能源汽车因绿色低碳逐渐取代燃油汽车,电动汽车是常见的一种新能源汽车。(1)内燃机为燃油车提供动力,其一个工作循环一般包括吸气、压缩、做功、排气四个冲程,其中冲程使汽车获得动力。(2)电动机为电动汽车提供动力。下列实验可以演示电动机工作原理的是。(填选项)【答案】(1)做功(2)乙【解析】(1)内燃机为燃油车提供动力,其一个工作循环一般包括吸气、压缩、做功、排气四个冲程,其中做功冲程使汽车获得动力。

(2)甲:闭合开关后,导体在磁场中做切割磁感线运动时,电流计的指针摆动,产生了感应电流,为发电机的工作原理;

乙:闭合开关后,通过电流的导体在磁场中受力运动,为电动机的工作原理;故选乙。18.(2020·杭州)如图一只瓶子,内装一些铁屑。我们既可以通过振荡,也可以通过加热,使铁屑的温度升高,内能增大。从改变物体内能的方法来看,前者是通过方法,后者是通过方法来增大铁屑的内能。如果你没有看到内能改变的过程,仅凭铁屑温度的改变能否确定釆用了什么方法改变了铁屑的内能?(选填“能”或“不能”),这是因为。【答案】做功;热传递;不能;做功与热传递两种方法对改变物体内能是等效的【解析】(1)从改变物体内能的方法来看,前者是通过做功方法,后者是通过热传递方法来增大铁屑的内能。

(2)如果我没有看到内能改变的过程,仅凭铁屑温度的改变不能确定釆用了什么方法改变了铁屑的内能,这是因为做功与热传递两种方法对改变物体内能是等效的。19.(2018·绍兴)2018年5月14日,川航3U8633航班客机驾驶舱右侧风挡玻璃突然破裂,机长在低压、极寒、缺氧、巨大噪声的恶劣条件下操纵飞机成功降落,被称誉为一次“世界级”的备降。(1)飞机玻璃破裂的瞬间,强大的气流损坏仪器面板,此时气流的方向是(选填“从外界到驾驶舱”或“从驾驶舱到外界”)。(2)此事件中的雷达观察员被媒体称为幕后英雄。太阳活动增强时会影响雷达等短波通讯,常见的太阳活动有太阳黑子、、日珥等,(3)高空中虽然气温极低,但飞机上的空调一般是制冷的。这是因为机外的冷空气吸入飞机后需要压缩,使空气的温度升到50℃以上,这种改变内能的途径属于。【答案】(1)从驾驶舱到外界(2)耀斑(3)做功【解析】(1)在大气层中,气压是随着高度的升高而减小;当飞机在高空中飞行时,飞机内部是标准气压,而外界气压小于1个标准大气压,当玻璃破碎时,空气从高气压流向低气压;故答案为:从驾驶舱到外界;(2)太阳活动主要有太阳黑子、光斑、谱斑、耀斑、日珥和日冕等;故答案为:耀斑;(3)对气体进行压缩时,机械能转化为内能导致气体温度升高;故答案为:做功;20.(2018·湖州)人们常用模型来进行认知,因为这种方式形象直观。如图是水分子、乙炔分子及原子核转变的模型。(1)乙炔中氢元素的化合价为+1价,请结合模型判断乙炔中碳元素的化合价为。(2)请画出“碳和氧气反应生成二氧化碳”的化学反应模型图:(碳原子和氧原子的画法参照上述图例)。(3)右图是(选填“核裂变”或“核聚变”)的示意图。【答案】(1)-1(2)(3)核聚变【解析】(1)氢元素显+1价,设碳元素的化合价是x,2x+(+1)×2=0,则x=﹣1价;碳与氧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O2=21.(2018·衢州)小柯在科技馆看到许多奇思妙想和趣味实验。

(1)奇思妙想一一六冲程引擎。这种引在完成四冲程工作后,会把水注入汽缸,使水瞬间变成水蒸气,从而带动活塞运动,产生第五冲程,为汽车提供动力。第六冲程是让水蒸气进入冷凝器,变成可再次注入汽缸的水。则第五冲程相当于(1)图中四冲程汽油机的(填序号)(2)趣味实验一一静电实验,实验情况如(2)图所示。P1、P2、P3表示将小球B先后悬吊在距离A球远近不同的位置。

①小球偏离竖直方向的原因是。②据图示情景,你还能得出的结论是。【答案】(1)丙(2)同种电荷相互排斥;电荷间相互作用的斥力大小与电荷间的距离有关,距席越近,斥力越大;同种电荷间相互作用力的大小与电荷间的距离有关,距离越近,作用力越大【解析】1)第五冲程让水变为水蒸气从而带动活塞运动为汽车提供动力,属于做功冲程;而甲图中丙为做功冲程;故答案为:丙;由图可知A、B都是带正电荷;由于同种电荷相排斥,B电荷受到A电荷的排斥力导致了B电荷偏离了竖直方向;且由图可知,B电荷距离A电荷越远,B电荷偏离的角度越小;22.(2023·温州模拟)如图所示为我国古代发明的取火器的模型图,把木制推杆迅速推入牛角套筒时,杆前端的艾绒立刻燃烧起来,这是通过的方式,使筒内空气内能,温度升高,达到艾绒的着火点。单缸四冲程汽油机工作过程中“吸气冲程、压缩冲程、做功冲程、排气冲程”的四个冲程,其中冲程与上述套筒内空气温度升高过程中能量的转化是一致的。【答案】做功;增大;压缩冲程【解析】木质推杆往里推时,艾绒燃烧,即外力做功增大了物体的内能,温度升高,艾绒燃烧;在上述过程中是机械能转化为内能的过程,故与压缩冲程的能量转化是一致的。23.(2023·绍兴模拟)小金用如图1所示实验装置,加热试管使水沸腾,发现试管上方的小风车开始不停地转动。由此引出以下问题,请利用所学的知识回答。(1)图1实验中能量转化方式与图2中汽油机的哪个冲程相同?。(2)若某四冲程汽油机的功率为36千瓦,做功冲程每次对外做功800焦耳,则该汽油机的飞轮的转速为转/分。(3)如图3所示的是等质量两种液体吸收的热量与温度变化情况的图象,请根据图中提供的信息,你认为选择液体作为汽车冷却液效果更好。【答案】(1)甲(2)5400(3)乙【解析】(1)由图1可知加热使水沸腾,水蒸气推动小风车做功,即内能转化为机械能,故与甲做功冲程相同(气门关闭,活塞向下运动);

(2)P=36KW=36000W,即每秒做功36000Jn((次数)=24.(2022·舟山模拟)擦窗机器人的质量为2千克,它的“腹部”有吸盘。如图,当擦窗机器人的真空泵将吸盘内的空气向外抽出时,它能牢牢地吸在竖直玻璃上。(1)擦窗机器人通电后,机器内部的电动机高速转动,主要将电能转化能。(2)擦窗机器人工作时,主机内部的气压。(选填“大于”、“等于”、或“小于”)外界大气压,而“吸附”在玻璃上。(3)当擦窗机器人在竖直玻璃板上静止时,若真空泵继续向外抽气,则擦窗机器人受到的摩擦力。(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答案】(1)机械(2)小于(3)不变【解析】(1)擦窗机器人通电后,机器内部的电动机高速转动,主要将电能转化机械能。

(2)擦窗机器人工作时,主机内部的气压小于外界大气压,而“吸附”在玻璃上。

(3)真空泵抽气前后,机器人始终在竖直的玻璃上保持静止状态,则它受到的摩擦力始终等于重力,即机器人受到的摩擦力保持不变。三、实验探究题(共4题;共28分)25.(2021·苍南模拟)热敏电阻的阻值会随温度的改变而改变。小宁同学用图甲所示的电路来探究热敏电阻Rr的阻值与温度的关系。已知M为控温器,电源电压恒为14V,R为电阻箱(一种可以改变并读出阻值的变阻器)。(1)在控温器中应该加入下列哪种液体?____。A.自来水 B.煤油 C.食盐溶液(2)当控温器中液体温度为80℃,电阻箱阻值为120欧时,电流表的示数为0.1A,则该温度下热敏电阻的阻值为欧。(3)依次改变控温器中的液体温度,同时改变电阻箱的阻值,使电流表的示数始终保持在0.1A。通过计算得到相关数据记录如下。从表中可以看出,在一定温度范围内,该热敏电阻的阻值随温度的升高而。温度t(℃)70605040302010……电阻RT(Ω)22283544567394……(4)在科技创新活动中,小宁用该热敏电阻和电压表制成了一支指针式温度计(如图乙)。它可以直接在电压表刻度盘上读出相应温度。若电压表的读数会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则应在图乙中____两端接入一电压表。A.ab B.bc C.ac【答案】(1)B(2)20(3)减小(4)A【解析】(1)在三种液体中,煤油的比热容最小,根据Q=cm△t可知,当三者都吸收相同的热量时,煤油温度升高的更快,更有利于热敏电阻温度的升高,故选B。

(2)此时的总电阻R总=U总I总=14V0.1A=140Ω;

此时热敏电阻的阻值:RT=R总-R=140Ω-120Ω=20Ω。26.(2023·富阳模拟)夏天中午海边的沙子热,海水却很凉;傍晚海边的沙子凉,海水却较暖和。对此,同学们提出如下猜想:可能是沙子吸热升温或放热降温都比水快,两探究小组都设计了如图甲所示的实验去验证。(1)他们在实验前准备了火柴、酒精灯、烧杯、沙子、水、搅棒、铁架台、石棉网,除此之外,还需要的测量工具有;(2)两小组获得的初步实验结论分别如下:①等质量的沙子和水升高相同的温度,加热沙子的时间短;②等质量的沙子和水加热相同的时间,沙子的温度上升得多。你认为(选填“仅是①”、“仅是②”或“①和②”)能够说明实验猜想正确;(3)实验中,是通过比较来间接反映沙子和水吸收热量;分析图像乙,A表示的是___。【答案】(1)温度计、秒表(计时器)、天平(2)①和②(3)加热时间;沙子【解析】(1)根据题意可知,在实验过程中要测量水和沙子的温度,要测量水和沙子的质量,还要控制加热时间,因此需要的测量工具为温度计、秒表和天平。

(2)①根据Q=cm△t可知,等质量的沙子和水升高相同的温度,加热沙子的时间短,说明它吸收的热量少,即沙子的比热容小;

根据Q=cm△t可知,等质量的沙子和水加热相同的时间,即吸收相同的热量,沙子的温度上升得多,即沙子的比热容小。

则我认为①和②都能说明实验猜想正确。

②实验中,是通过比较加热时间来间接反映沙子和水吸收热量。如下图所示,当吸收相同的热量时,A升高的温度大于B,则A的比热容小于B,那么A表示的是沙子。27.如图甲装置所示,探究“做功改变物体内能”,该装置由圆底烧瓶、温度传感器、橡皮塞、橡皮管、打气筒等组成。向圆底烧瓶内注入适量酒精,使用打气筒向烧瓶内打气,根据传感器采集的数据,电脑处理后得到如图乙所示图像。(1)结合乙图分析,描述打气筒打气5秒后出现的实验现象;(2)有同学认为,图乙中BC段对应发生情况与热机中做功冲程相似,请说出相似处:;(3)在用本装置进行实验时能否去掉瓶内的酒精,请判断并说明理由:。【答案】(1)橡皮塞弹出,瓶口冒白雾,温度传感器显示温度下降(2)均为气体对外做功,内能转变为机械能(3)能,通过温度传感器的温度变化可反映内能改变情况【解析】(1)结合乙图分析,描述打气筒打气5秒后出现的实验现象:橡皮塞弹出,瓶口冒白雾,温度传感器显示温度下降;

(2)有同学认为,图乙中BC段对应发生情况与热机中做功冲程相似,请说出相似处:均为气体对外做功,内能转变为机械能;

(3)在用本装置进行实验时能去掉瓶内的酒精,理由是:过温度传感器的温度变化可反映内能改变情况。28.(2018·浙江模拟)如图所示为伽利略曾经做过的一个斜面实验,他用两个相连接的倾斜轨道,使一个小球从一个倾斜轨道的某一高度处滚下,小球在经过轨道最低点后沿轨道上升。(1)小球从左侧轨道上某高度处静止开始运动至右侧轨道最高点的过程中,比较a、b、c三图实验,最高点越来越高但并未达到原初始高度,从力学角度分析,原因是小球与轨道存在。(2)伽利略认为若忽略摩擦力,如图(d)小球上升的高度与释放的高度会相等。若减小右侧斜面的倾斜角度如图(e),小球依然会达到释放时的高度,如果右侧轨道是一个水平光滑轨道如图(f),那么小球为达到“永远也不能达到的初始高度”而在水平面上一直作匀速直线运动。在以上研究中,伽利略采用了实验和相结合的研究方法。(3)下列哪一实验所采用的研究方法与以上相同(选填)。A.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B.研究“液体压强与哪些因素有关”C.研究“真空下不能传播声音”D.探究“杠杆平衡条件”【答案】(1)摩擦力(2)推理(3)C【解析】(1)、根据能量守恒定律,如果轨道光滑的情况下,小球一定会升高到与释放的高度相同的地方,而实验中没有达到,说明轨道不光滑;故答案为:摩擦力;

(2)、实验室中不可能达到无摩擦的情况,因此伽利略的结论得出依靠的是实验加推理的方法完成的;故答案为:推理;

(3)、该实验使用的是实验与推理相结合的方式,只有C实验验证真空不能传声,在实验室中不可能绝对达到的;故答案为:C;四、解答题(共2题;共16分)29.【材料1】近期,我国应对气候变化,发布了《低碳发展蓝皮书:中国碳中和发展报告(2022)》。要达到此目标就需要转变生产方式、调整生产结构、降低碳排放。【材料2】浙江大学“碳中和”研究团队研发的清洁焚烧集成技术,能将垃圾“焚烧”发电,既处理垃圾,又使节能减排的效果达到更佳。经研究表明每焚烧1吨垃圾可放出热量8.4×108J。【材料3】宁波也在积极承担多项碳中和项目,浙江布局的“一湾一带多基地”中的“湾”就是宁波杭州湾新区,正打造国际新能源零部件产业园,为推进新能源汽车发展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