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1章第4节地球的公转(新教学设计)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上册地理(星球版)授课内容授课时数授课班级授课人数授课地点授课时间设计思路本节课以“地球的公转”为主题,结合七年级上册地理(星球版)教材内容,通过实际观察、动手操作、小组讨论等方式,引导学生理解地球公转的规律及其产生的地理现象。课程设计注重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实践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旨在提高学生对地球运动规律的认识和应用能力。核心素养目标分析本节课旨在培养学生地理学科的核心素养,包括:1)培养学生对地球运动的观察与探究能力,理解地球公转的基本规律;2)提高学生运用地理知识解释自然现象的能力;3)增强学生的空间观念,理解地球公转对季节变化的影响;4)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交流能力,通过小组讨论分享学习成果。学习者分析1.学生已经掌握了哪些相关知识:
学生在进入七年级之前,对地球的运动已有初步的了解,可能接触过日食、月食等自然现象,并对昼夜更替有一定的认知。然而,对地球公转的具体规律和产生的地理现象的理解可能较为浅显。
2.学生的学习兴趣、能力和学习风格:
七年级学生对自然界和宇宙现象充满好奇心,对地理学科的学习兴趣较高。学生的认知能力处于发展阶段,能够通过观察、实验等方式学习新知识。学习风格上,部分学生可能更倾向于动手操作和直观体验,而另一部分学生则可能更擅长通过阅读和思考来学习。
3.学生可能遇到的困难和挑战:
学生在理解地球公转的规律时可能遇到以下困难:一是对地球公转轨迹的想象和理解;二是公转周期与季节变化之间的关系;三是不同纬度地区太阳高度角变化的差异。此外,学生在小组讨论和合作学习时可能面临沟通不畅、分工不均等问题。教学资源准备1.教材:确保每位学生都有《七年级上册地理(星球版)》教材,以便查阅相关内容。
2.辅助材料:准备地球公转轨迹图、季节变化图表、地球自转与公转对比视频等多媒体资源,以增强直观教学效果。
3.实验器材:准备地球仪、指南针等,供学生进行模拟地球公转实验。
4.教室布置:设置分组讨论区,布置实验操作台,确保教学环境整洁、安全。教学流程一、导入新课(5分钟)
详细内容:教师以提问的方式引入课题,如:“同学们,你们知道为什么会有四季的变化吗?为什么白天和黑夜会交替出现?”引导学生思考地球的运动对地球生活的影响,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为后续学习地球公转知识做好铺垫。
二、新课讲授(15分钟)
1.地球公转的定义和周期(5分钟)
详细内容:通过多媒体展示地球公转的轨迹图,讲解地球公转的定义和周期,引导学生了解地球围绕太阳的运动。
2.地球公转产生的地理现象(5分钟)
详细内容:结合图片和视频,讲解地球公转产生的地理现象,如昼夜长短变化、正午太阳高度角变化、四季更替等。
3.地球公转与五带划分(5分钟)
详细内容:介绍五带的划分依据,通过实例分析五带地区的气候特点,引导学生理解地球公转对气候的影响。
三、实践活动(10分钟)
1.地球仪操作(3分钟)
详细内容:指导学生使用地球仪模拟地球公转,观察地球自转和公转产生的地理现象。
2.小组讨论(3分钟)
详细内容:分组讨论地球公转对生活的影响,如农业生产、建筑设计等。
3.制作季节变化卡片(4分钟)
详细内容:引导学生制作四季变化卡片,通过观察卡片上的季节变化,加深对地球公转规律的理解。
四、学生小组讨论(10分钟)
1.地球公转产生的地理现象有哪些?(举例回答:昼夜长短变化、正午太阳高度角变化、四季更替等)
2.地球公转对五带划分有何影响?(举例回答:五带地区的气候特点、农业生产等)
3.地球公转对人类生活有哪些影响?(举例回答:建筑设计、农业种植等)
五、总结回顾(5分钟)
详细内容:教师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强调地球公转的规律及其产生的地理现象,并提出以下问题引导学生思考:
1.地球公转的周期是多少?
2.地球公转产生的地理现象有哪些?
3.地球公转对我们的生活有哪些影响?
本节课用时共计45分钟,重难点体现在学生对地球公转规律的理解和运用。通过实践活动和小组讨论,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实践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学生学习效果学生学习效果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知识掌握:
学生通过本节课的学习,能够掌握地球公转的基本概念、周期、轨道以及地球公转产生的地理现象,如昼夜长短变化、正午太阳高度角变化、四季更替等。学生对五带划分及其气候特点的理解也更加深入,能够将理论知识与实际生活相结合。
2.观察能力:
通过观察地球仪和多媒体展示的地球公转轨迹,学生能够提高自己的观察能力,学会从动态变化中捕捉信息,为后续学习地球自转、月球运动等知识打下基础。
3.实践操作能力:
在实践活动环节,学生通过动手制作季节变化卡片、操作地球仪等,锻炼了自己的实践操作能力。这些活动不仅巩固了课堂所学知识,还培养了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造力。
4.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在小组讨论中,学生需要分析地球公转对生活的影响,如农业生产、建筑设计等,这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学生通过分享自己的观点和实例,学会了如何从多角度思考问题。
5.合作交流能力:
小组讨论和合作学习过程中,学生需要与同伴沟通交流,共同完成任务。这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合作交流能力,学会倾听、尊重他人意见,并在团队中发挥自己的作用。
6.空间观念:
通过学习地球公转和五带划分,学生的空间观念得到增强。他们能够更好地理解地球在宇宙中的位置,以及地球表面不同地区的气候、地理环境差异。
7.学习兴趣和动力:
本节课通过丰富的教学资源和实践活动,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学生对地球运动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为后续学习地球科学知识奠定了基础。
8.环保意识:
学生在学习地球公转对气候的影响时,能够认识到人类活动对地球生态环境的影响。这有助于提高学生的环保意识,为将来参与环保行动做好准备。反思改进措施反思改进措施(一)教学特色创新
1.多媒体教学融合:在课堂教学中,我尝试将多媒体技术与传统教学手段相结合,通过图片、视频等多媒体资源,使抽象的地球公转现象变得直观易懂,增强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2.实践活动丰富化:为了让学生更好地理解地球公转的规律,我设计了制作季节变化卡片、地球仪操作等实践活动,让学生在动手操作中感受地球运动的魅力。
反思改进措施(二)存在主要问题
1.教学组织方面:在小组讨论环节,我发现部分学生参与度不高,可能是由于分组不合理或者讨论内容不够吸引人。
2.教学方法方面:在讲解地球公转产生的地理现象时,我发现学生对于正午太阳高度角变化的理解存在困难,可能是由于教学方法不够生动或者讲解不够深入。
3.教学评价方面:对于学生的课堂表现和作业完成情况,评价方式较为单一,未能全面反映学生的学习效果。
反思改进措施(三)
1.优化教学组织:在分组讨论时,我将根据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能力进行合理分组,确保每个小组都有积极参与的学生。同时,我会设计更具吸引力的讨论话题,激发学生的讨论热情。
2.改进教学方法:针对正午太阳高度角变化这一难点,我将采用多种教学方法,如角色扮演、案例分析等,帮助学生深入理解这一概念。此外,我会结合实际生活中的例子,让学生更容易掌握相关知识。
3.丰富教学评价:为了更全面地评价学生的学习效果,我将采用多元化的评价方式,包括课堂表现、小组讨论、作业完成情况、实践操作等,确保评价的公正性和全面性。同时,我会鼓励学生进行自我评价和同伴评价,提高他们的反思能力。典型例题讲解1.例题:地球在公转过程中,下列哪个时刻北半球的正午太阳高度角最大?
A.春分
B.夏至
C.秋分
D.冬至
答案:B
解析:夏至时,太阳直射点位于北回归线上,北半球的白昼最长,正午太阳高度角达到一年中的最大值。
2.例题:地球公转一周的时间是多少?
A.24小时
B.48小时
C.365天
D.365.25天
答案:D
解析:地球公转一周的时间即一个回归年,为365.25天,这是地球围绕太阳公转一周所需的时间。
3.例题:地球公转产生的地理现象中,下列哪个现象是由于地球公转产生的?
A.昼夜更替
B.四季更替
C.日食
D.月食
答案:B
解析:四季更替是由于地球公转导致太阳直射点在地球表面的移动,进而影响不同地区的太阳辐射和气候。
4.例题:地球公转产生的五带中,下列哪个带位于南回归线与赤道之间?
A.北温带
B.北寒带
C.南温带
D.南寒带
答案:C
解析:南温带位于南回归线与赤道之间,这个区域的气候特点是四季分明,夏季温暖湿润,冬季温和干燥。
5.例题:地球公转对农业生产有何影响?
A.促进作物生长
B.影响作物生长周期
C.提高作物产量
D.降低作物产量
答案:B
解析:地球公转导致季节变化,进而影响作物的生长周期。不同季节的光照和温度条件不同,直接影响作物的生长和成熟。内容逻辑关系①本文重点知识点:
-地球公转的定义和周期
-地球公转的轨道和方向
-地球公转产生的地理现象(昼夜长短变化、正午太阳高度角变化、四季更替)
-五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加装空调工程合同范本
- 购房合同有购房合同范本
- 单位合伙建房合同范例
- 关于独家合同范本
- 医药会议合同范本
- 单位给买车合同范本
- 化工项目整体承建合同范本
- 产品总经销合同范本
- 医院加盟合同范本
- 亲子服务合同范本模板
- 工业和信息化部装备工业发展中心2025年上半年应届毕业生招聘易考易错模拟试题(共500题)试卷后附参考答案
- 2025年温州市瓯海旅游投资集团有限公司下属子公司招聘笔试参考题库附带答案详解
- 2025年天津三源电力集团有限公司招聘笔试参考题库含答案解析
- 2025年上半年浙江嘉兴桐乡市水务集团限公司招聘10人易考易错模拟试题(共500题)试卷后附参考答案
- 2025年腹腔穿刺术课件 (1)2
- 重庆市2024-2025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联考生物试卷(含答案)
- (八省联考)2025年高考综合改革适应性演练 物理试卷合集(含答案逐题解析)
- 2025年度智能仓储管理系统软件开发合同6篇
- 紧急疏散逃生方法
- 羊水栓塞护理应急预案
- 2024年医师定期考核临床类考试题库及答案(共500题)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