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七的鉴定(中药鉴定技术)_第1页
三七的鉴定(中药鉴定技术)_第2页
三七的鉴定(中药鉴定技术)_第3页
三七的鉴定(中药鉴定技术)_第4页
三七的鉴定(中药鉴定技术)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三七目录CONTENTS1来源2产地4显微特征3性状特征6功效应用5化学成分8其他7易混淆品来源科

品种

药用部位-----------------------------------------------------------------------------------------------------------------------------------------五加科植物三七Panaxnotoginseng(Burk.)F.H.Chen的干燥根及根茎。来源产地与采收加工【产地】主产于云南及广西。多为栽培。【采收加工】秋季花开前采挖,洗净,依主根、根茎(芦头)和支根分开干燥,分别习称“三七头子”、“剪口”、“筋条”。性状特征——三七头子形状大小呈类圆锥形或圆柱形。顶端有茎痕,周围有瘤状突起。表面特征表面灰褐色或灰黄色,具蜡样光泽,习称“铜皮”,有断续的纵皱纹及支根痕。质地体重,质坚实,断面灰绿色、黄绿色或灰白色,木部质硬如铁,习称“铁骨”,微呈放射状排列。气味气微而特异,味苦回甜。性状特征——三七

带剪口三七三七性状特征——三七三七各部位性状特征——筋条、剪口筋条呈圆柱形或圆锥形,长2~6㎝,上端直径约0.8㎝,下端直径约0.3㎝。剪口呈不规则的皱缩块状或条状,表面有数个明显的茎痕和环纹,断面中心灰绿色或白色,边缘深绿色或灰色。显微特征——三七粉末123451.树脂道2.草酸钙簇晶3.导管4.淀粉粒5.木栓细胞化学成分主要有皂苷、黄酮、挥发油、氨基酸、多糖、淀粉、蛋白质等。现行版《中国药典》规定,本品含人参皂苷Rg1、人参皂苷Rb1和三七皂苷R1三者的总量不得少于5.0%。功效应用散瘀止血,消肿定痛。用于咯血,吐血,衄血,便血,崩漏,外伤出血,胸腹刺痛,跌扑肿痛。孕妇慎用易混淆品①名称类似的植物冒充三七,常见有藤三七,是落葵科植物落葵薯藤上的干燥瘤块状珠芽。气微,味微苦。鉴别要点:三七有人参气味,尝之味苦回甜,藤三七气微,味微苦。易混淆品②以其他植物仿造冒充三七的伪品,如莪术,是姜科植物莪术的根茎,和三七质地相似,是最常用来制作伪品三七的原料,通常用刀雕刻成三七的形状来冒充三七。鉴别要点:伪品从颜色和形状上和三七相似,但放大镜下可见刀削痕迹,口尝微麻辣。其他——规格三七的商品规格以药材大小分档,常以“头”计。等级及划分标准如下:等级每500g三七的个数等级每500g三七的个数20头(一等)20个以内80头(五等)60个以上80个以内30头(二等)20个以上30个以内120头(六等)80个以上120个以内40头(三等)30个以上40个以内160头(七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