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生艺术鉴赏课程故事征文_第1页
中学生艺术鉴赏课程故事征文_第2页
中学生艺术鉴赏课程故事征文_第3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中学生艺术鉴赏课程故事征文TOC\o"1-2"\h\u20770第一章艺术鉴赏课程:开启中学生的艺术之旅 15806第二章走进《呐喊》:鲁迅笔下的社会百态 19200第三章《呐喊》的独特叙事与人物塑造 128652第四章我的震撼与思考:《呐喊》中的人性洞察 218528第五章原文映照:那些直击灵魂的语句 2697第六章艺术鉴赏对中学长的意义 224002第七章从《呐喊》看艺术作品的社会价值 328375第八章艺术鉴赏课程的展望与期待 3第一章艺术鉴赏课程:开启中学生的艺术之旅在中学的学习生活里,艺术鉴赏课程就像是一扇通往奇妙世界的大门。这门课程不像数理化那样充满公式和计算,它充满了色彩、情感与无尽的想象。就拿我们鉴赏绘画作品来说吧,当老师在课堂上展示梵高的《向日葵》时,那明亮而热烈的色彩一下子就抓住了我们的心。画中的向日葵仿佛有了生命,它们向着太阳,充满了蓬勃的生机。老师告诉我们,梵高用他独特的笔触和色彩表达着对生命的热爱。在这门课程里,我们还会欣赏音乐,从贝多芬激昂的《命运交响曲》中感受到与命运抗争的力量。每一次的鉴赏课,都是一次独特的体验,让我们这些中学生开始了一场丰富多彩的艺术之旅。第二章走进《呐喊》:鲁迅笔下的社会百态《呐喊》这本书啊,真的就像一把犀利的手术刀,把当时的社会剖析得清清楚楚。书里有很多故事,就说《孔乙己》吧。孔乙己是一个穿着长衫却站着喝酒的人,他满口之乎者也,却又穷困潦倒。在咸亨酒店里,那些短衣帮们取笑他,掌柜的也只把他当作一个可以打趣、赊账的对象。“窃书不能算偷窃书!读书人的事,能算偷么?”孔乙己的这句话,透着他的迂腐和可怜。他深受封建科举制度的毒害,却又无力改变自己的命运。还有《阿Q正传》里的阿Q,他那种“精神胜利法”,被人打了还说是“儿子打老子”,这反映出当时人们麻木不仁的精神状态。鲁迅通过这些人物,把那个黑暗、病态的社会百态呈现在我们眼前。第三章《呐喊》的独特叙事与人物塑造《呐喊》在叙事和人物塑造方面那可是相当独特的。鲁迅擅长用简洁而有力的语言来讲述故事。就拿《狂人日记》来说,日记体的形式就很新颖。狂人这个人物的塑造特别成功,他的内心世界通过那些看似疯狂的话语展现得淋漓尽致。“我翻开历史一查,这历史没有年代,歪歪斜斜的每页上都写着‘仁义道德’几个字。我横竖睡不着,仔细看了半夜,才从字缝里看出字来,满本都写着两个字是‘吃人’!”这样的描写,既疯狂又深刻。通过狂人这个独特的视角,揭示了封建礼教的本质是“吃人”。而且在描写人物时,鲁迅很少长篇大论地去描述外貌,而是通过人物的言行来展现其性格特点,像孔乙己的“排出九文大钱”,一个“排”字就把他那种既想显示自己的清高,又有些穷酸的样子刻画出来了。第四章我的震撼与思考:《呐喊》中的人性洞察读《呐喊》的时候,我受到了极大的震撼,也有了很多思考。就像《祝福》里的祥林嫂,她的遭遇真的让人心痛。她本是一个勤劳善良的妇女,可是命运却对她如此不公。她被迫改嫁,儿子又被狼吃了,最后在人们的冷漠和封建礼教的压迫下走向了死亡。“我真傻,真的,”祥林嫂反复念叨着这句话,她的痛苦和绝望让人感同身受。从这些人物身上,我看到了人性的复杂。像那些冷漠对待祥林嫂的人,他们的麻木不仁也是一种人性的体现。而鲁迅正是通过这些描写,让我们去思考人性到底是怎么回事,在恶劣的社会环境下,人性会被扭曲成什么样子。第五章原文映照:那些直击灵魂的语句《呐喊》中有太多直击灵魂的语句了。除了前面提到的“我翻开历史一查,这历史没有年代,歪歪斜斜的每页上都写着‘仁义道德’几个字。我横竖睡不着,仔细看了半夜,才从字缝里看出字来,满本都写着两个字是‘吃人’!”还有“不在沉默中爆发,就在沉默中灭亡。”这些语句就像一颗颗重磅炸弹,在我们的心里炸开。当读到这些句子的时候,仿佛有一股力量在冲击着自己的灵魂。它们不仅仅是文字,更是鲁迅对那个社会深刻的批判,对人性的洞察。每一句话都蕴含着无尽的力量,让我们这些中学生深刻地认识到当时社会的黑暗和封建礼教的可怕。第六章艺术鉴赏对中学长的意义艺术鉴赏对我们中学生的成长有着不可忽视的意义。就拿我们鉴赏《呐喊》来说,通过对这本书的深入了解,我们学会了从不同的角度去看待社会和人性。在日常生活中,我们也会遇到各种各样的人和事,有好的,也有不好的。艺术鉴赏让我们能够更加敏锐地洞察这些现象背后的本质。而且,艺术鉴赏还能培养我们的审美能力。当我们欣赏一幅美丽的画作,或者聆听一首动人的音乐时,我们的审美水平就在不断提高。比如,以前我可能觉得一些流行歌曲就只是好听而已,但是通过艺术鉴赏课程,我开始去关注歌曲的旋律、歌词背后的内涵等。艺术鉴赏就像是一个无声的老师,在潜移默化中影响着我们的成长。第七章从《呐喊》看艺术作品的社会价值《呐喊》有着巨大的社会价值。它不仅仅是一本书,更是当时社会的一面镜子。它反映了封建社会末期人们的生活状态、思想观念以及社会的种种弊病。在当时,它就像一声呐喊,唤醒了很多沉睡的人。对于现在来说,它依然有着重要的价值。它让我们了解历史,知道过去的社会是多么的黑暗,从而更加珍惜现在的美好生活。而且,《呐喊》也在提醒我们,社会的进步需要我们每个人都保持清醒的头脑,不要让一些不良的思想和现象再次出现。它激励着我们去为了一个更加美好的社会而努力。就像鲁迅写这本书的初衷一样,他希望通过自己的文字来改变社会,让更多的人觉醒。第八章艺术鉴赏课程的展望与期待对于艺术鉴赏课程,我有着很多的展望和期待。我希望在未来的课程里,能够接触到更多不同类型的艺术作品,不仅仅是文学作品,还有更多的绘画、音乐、舞蹈等艺术形式。比如,我很想深入了解一下西方的古典油画,像达芬奇的《蒙娜丽莎》,想知道它背后的故事和艺术价值。在教学方式上,我希望老师能够采用更多互动性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